《吾意独怜才》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81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9-11-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吾意独怜才》精选点评:●虽然这家伙自大又一根筋但是他讲的做学问读书的方法真的很受用!●五一假期读完,准备再选读
《吾意独怜才》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381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9-11-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吾意独怜才》精选点评:
●虽然这家伙自大又一根筋但是他讲的做学问读书的方法真的很受用!
●五一假期读完,准备再选读部分文章。
●学文史的更不妨一看
●张五常讲话又夸张又狂傲,有时候也有那么一番道理。
●经验之谈
●张五常的随笔一向是很好看的,典型的香港专栏文字。彻底地摒弃考试,不可谓不大胆。对于应试教育的批判相当犀利。方法论却很传统,实实在在。对于语文与英文的关系,一边提倡英语教育,一边鼓励学习古文,将两个矛盾统一起来竟也有道理。可惜没有看到对数学的评论。
●可惜没有收录《求学的方法》。曾经在《视野》杂志读到这文章的上半部分,深受激励。 而这本书有大半部分除了谈方法,也谈教育的问题。有些文章比较早了。
●人贵要有自知之明
●吾意独怜才:五常谈教育 G40-53/Z366
●一个经济学家对教育的种种看法,有自身的学习方法分享,也有对香港教育制度的拷问,因为是结合了自身经历在讲,所以很多槽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还有关于教育的一些美好的设想,即使不能亲历,也应该读读一清耳目。
《吾意独怜才》读后感(一):学问
张五常:学问要从兴趣入手,在重点出击。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而攻之所花的时间应该比读的时间长。读不是信,而是考虑,所以每有会意,就要停下来细想。
《吾意独怜才》读后感(二):一书三人读
三人非只指三个人,而是指的学子、老师、官员。
于学子言,读5篇即可,尤其是第一部分,里面的东西都让我深有同感,心存戚戚焉。
于老师言,读5~10篇以知何以谓教
于官员言,希望你们能回去把这里面文章抄一遍
《吾意独怜才》读后感(三):书摘笔记小录
读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以理解代替记忆,不要狂抄笔记。理解有深有浅,但是不能理解却真是不必要抄笔记了。
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于跟一个平庸的人学得十之八九。
读书的时间不需要多,但要连贯,如果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里就不应该读书。
思考的过程中,要多用例子,例子要简单而贴切,最好还要新奇有趣。
要写出有趣的文章,第一法门是不要心存"磨斧“,不要有报复和砍杀的心态,第二法门是适当地运用”闲话“,第三是多用例子,第四是文章要有幽默感。
愉快的生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我认为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性,学生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想“
在语文文化的教育上,在童年记忆力特别强的日子里,求学应该多些背诵。
”我这个非教育专家的所谓教育,就几句话,学问要从兴趣入手,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值得读的书不多,要认真挑选。“
求学是长途赛跑,在中学时最蠢的是跑在前头,考试成绩最好是保持在中上的位置。
”女儿的经验,使我意识到当今之世,在知识投资上回报率最高的是语言。”
书可以不读就千万不要多读,这是求学的黄金定律,世界上的书读之不尽,我们要选择那些非读不可的。
任何造诣,从事者如果没有受到相当严格的基础训练,不可能有成就。
《吾意独怜才》读后感(四):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今年是龙年,我生肖犯冲,所以在下午5-7点交节气的这个时辰在家一个人躲春。期间有把《吾意独怜才》的前四章又仔细看了下。前言、第一章的《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均反复看了三遍。常读常新,再次受益。
《读书的方法》中讲读书要贯通、要彻底,信哉。
要贯通——是指空间上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彻底——是指时间上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还讲了三个坏习惯:狂记笔记、割裂看书、追求授课形式
其中第二条我感触尤深。P35 “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愈精,所知的就愈基本。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不得其门而入。”
构建型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根据学科固有的知识结构去构建或重组学生脑海里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从计算机科学角度来说,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树状和网络三种。其中最复杂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应该是网络型的结构,离散里的图论就是研究这东西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重在新知和旧知的融合,如何才能让新知识进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关节。
临界、边界、分野的地方总是出事,总是有文章。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分界点在是多少人或企业?
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分界点到底是10的负多少次方?
历史分期的重大意义和相关的反复不休的争论。
新三论中的“突变论”
《吾意独怜才》读后感(五):一些启发
上课听讲重在理解,不同科目要融会贯通。读书先快读,读大意;再慢读,读懂不明白的地方;最后选读,选出重点。例子比数学更能帮助推理进行下去,举例子一要简单贴切,需要包含全部重要特征而忽略枝节;二要分真假,实例最佳;三要新奇,容易引起新的启发;四要一般化,使理论更一般化。学习要从假设大师是对的入手。读书要一堆一堆读,同类的一堆书,相互比较,选出最好的读。对于一流之作,要细读,反复读,在精不在多。不管中英文,文章都讲文气,文气最容易从经典中习得。英文坚持背经典,中文多背《古诗源》。不把思想写出来,不可能清楚自己想的是什么,这就是写作的重大公用之一。读书可以不读就不要读,要去读那些非读不可的书。天才三步走:把有关的技术和只是搞的融会贯通;在思想上能够走进四顾无人的原野;来无影、去无踪的创意层出不穷(不可强求)。注:斜体为摘抄,正常的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