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边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7-03 09:45:0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5

《自我边界》是一本由【澳】乔治·戴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自我边界》精选点评:●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其实

自我边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自我边界》是一本由【澳】乔治·戴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边界》精选点评: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其实归根结底,有了边界意识,才能做“心里有数”的人。好书,值得推荐。

  ●“如果童年时的环境是令人愉快的,并没有过重的负担,而且比较简单,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平和安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杏仁体不那么活跃,这样,我们的神经元才会发育出来,大脑的潜能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如果孩子的生长环境充满变数,或者孩子总是被父母责骂,总是挨打(或者想一想一个在矛盾冲突不断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小孩子的大脑里就会出现很多压力荷尔蒙,这样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激动,非常害羞,个性内向,或者我们能够通过他们肾上腺素的释放方式,判断他们是容易树敌的人。”—简单平和愉快的生长环境更助于大脑潜能的发展,我自己大概就属于压力荷尔蒙从小分泌过多。

  ●“关系密切”与“自我边界”并不冲突。人际关系中,双方都应分清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边界,将真正的爱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成长。

  ●理论挺好的 有帮助 就是有点绕 绕来绕去最后还有点懵

  ●探索边界、认清边界、尊重边界

  ●如果你很容易被一件事或者别人的一句话影响到情绪,可以看看这本书。

  ●新壶装旧酒,还是老一套,就标题看着吸睛

  ●抽象的概念比较多,读起来有些缺乏趣味,读过以后发现边界理论和心学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客观事物经过自身认识或者体验才会出现或抽象或具体的认知,我们需要区分认知和存在的边界,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边界。

  ●心情好很多 又提起精神去反抗啦!

  ●虽然没有太多新鲜的信息,倒是也温故了很多心理学小tips ; 重新理解了前不久别人对我说的“你让我感觉很有压力”这句话 。 也深刻理解到心理学知识总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自我合理化与个人边界的存在。所以如何把握“识时务”和“亲密有间”呢?这个可能得去其他书找答案。

  《自我边界》读后感(一):书籍缺乏逻辑性

  感觉书的前几章部分(三脑原理)和后面内容关系不大。同时,书的逻辑性比较混乱,章节之间缺乏系统性。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想写的内容太多,感觉既没有说清侵犯边界的行为与改善方法,也没有说清被侵犯者的应对和改变方法。

  对三脑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阅读,对于想要学习如何捍卫边界的人,真的不推荐。

  《自我边界》读后感(二):守住边界,发现自我

  用一个朋友的归类来说,这是一本心理学的通俗读物,想理解它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而且就算不理解,也没什么,至少看了这本书,也要学会尊重讲述者,遵守彼此的边界,更应该从欣赏的角度去看。 对我而言,因为个人经常会混乱彼此的边界,莫名的认为自己对他人的情绪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会让我会阶段性的感到疲惫。虽然这个毛病自认为有点传统的东方式的普遍问题,但是我越来越发现,现在社会已经习惯性的减少了自己对他人承担的义务,也减少了交往的很多负担,因此,不能同样有这个界限感的人,更容易产生社交的不适应,表现出无所适从甚至有点排斥。 焦虑,抑郁的情绪可能每个人都有体验过,只是有的人更容易陷进去,有的人比较容易摆脱,有点心烦意乱,想去降服那个混乱又麻烦的感觉,反而却被想去降服的这个愿望紧紧抓住,最后不仅没有缓解心烦,反而雪上加霜。和朋友,亲人,爱人争论,经常忘了最初的原因,而反而因为争论时的态度语气展开更多攻击。这些常见的问题,作者都有很好的解释。从这个角度说的话,这是一本不错的调整自己的书。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这书的配图,直白实用且丑,但是还是好看的,最近比较忙,还是在6月的最后一天完成了这本书,还好,还好。

  《自我边界》读后感(三):了解边界,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自我边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认真了解了这么一种基于边界的思考方向,对很难拒绝别人的讨好型人格、经常因为边界问题而痛苦的中国人来说,私以为确实能解决人生里的很多问题—特指情绪问题。

  首先,愿意看这本书因为慢慢不想成为一个丝毫不愿意设计自己生活的人,不想成为活在一个洗衣机里,不清楚谁在按下启动键停止键的浪漫主义的人,想稍微地对人生有掌控感了。

  一. 什么是边界,就是分清楚哪些是你的问题,是遇到问题时先自我脑海中问自己一遍,这是你的问题吗?

  举个例子,我们做了某件事后,总是希望别人做出我们所预期的那种反应。如果别人没有这样做,我们就会责备自己或他人,结果导致双方的矛盾。这是一个典型的边界模糊问题。因为对方怎么反应是他的问题。我们总希望别人了解我们,我们任何的情绪都是我们基于自己的记忆和经历的独特的反应,属于右脑控制,而言语是左脑控制,所以我们一般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我们自己都没办法说清楚,又怎么能要求别人了解呢?

  二、情绪

  另一个吸引我的观点是。我们日常的压力、恐惧焦虑其实是我们不言放弃的动力,那么是怎么来的呢?

  不可预见性+没有控制权(无论是真正的还是你所认为的)=压力。简而言之,这就意味着,我们越能够预测自己的命运,我们对发生的事情进行控制的程度就越高,那么我们感受到的生理压力也就越小。威胁→压力=能量→情绪(都是通过行为表达和释放)

  压力是我们做出行为的驱动力,也是我们发泄情绪的基础。事实上,压力是我们的身体用于衡量我们的生存安全的可测反应。但情绪越占据我们对身体,我们越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真正的成熟,也是我们追求的是懂得如何与情绪为友。小孩子因被误解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认为自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感到沮丧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往地上扔东西。

  这些情绪是由下丘脑主导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活动是大脑的边缘系统控制的,这样,他们既不会思考,也不会进行分析,而且没有时间观念。试着告诉这样的孩子现在离圣诞节还有两天!你还不如不说呢。

  但作为成年人只有我们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发展,我们才能用特定的观点来看待发生的事件,这时候我们才能够忍受所出现的状况,而不会感到焦虑。

  情绪与理智是对立的两面,而且有时,我们表达情绪的方式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会不理会自己的情绪,除非我们丧失了人性,它们是我们为人的一个部分,没有它们,我们就与机器人无异了。

  尊重“边界”就意味着,我接受“我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这一事实。相反,我不能控制他人,他人也不能决定我的感受。我不能让他人为我的感受负责,也不能为他人的反应负责。有这样的思路梦最大程度避免因为别人的问题给我们带来压力。

  任何因为人际关系产生的问题真正出现时,就回顾最基本的原则——我只为自己的行为反应负责,我不能控制自身以外的其他任何事物。这将提醒你认识自己,以客观的态度重新看待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问题。

  三、和自己交流

  我们表达想法之前首先要深入和自己交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人内心,能避免很多误会。说话之前要思考,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说话之前要先弄明白自己的想法。

  与自己认真交流的另一作用可能是,认真地进行自我交流,能决定你的观点的质量。就是说,你认真地与自己交流得出来的观点,别人也就容易接受。这种交流的质量不仅反映了你与自己交流的质量,也反映了与你交谈的人与自己交流的质量。

  同时诚实地表达自己很重要,而不要因为怕别人不容易等等,而说谎。这样留到身边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点很难做到。

  文章还发散地说了很多观点,只记录这些对我触动的。最重要的还是提出了一种思考方向,书里也说明边界思想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靠每个人去努力寻找答案。有个方向也是不错的。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边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边界。

  《自我边界》读后感(四):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竟然是亲密有间

  最近,阿文偶然在网上看到张很有意思的图片——茂密森林里仰望高空,树与树之间存在着清晰的界限。这让阿文百思不得其解,树与树之间不是应该抢夺领地,获取更多的光照和生存空间,什么时候变成相互礼让了?

  原来,这种现象叫做“树冠羞避”。树冠羞避是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树种中会出现这种景象,即使空间非常拥挤,大树们的树冠仍然会羞涩的保持一定距离,彼此礼让地生长,彼此间留下一条清晰的“界线”。

  对应到人类社会,边界这个概念也清晰存在,比如国家边界、种族分群等,甚至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清晰的边界。在提及个人的“边界”时,特别是新时代个体边界意识的觉醒,它被强行贴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标签,似乎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存在边界。

  然而,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并非亲密无间,而应该是亲密有间。

01 万物有界,才保证系统不混乱

  我们在空白纸上画两个闭合、不交叉的圆,你会发现每个圆的外围,都有条区分于周围的线,这个线就是圆的“边界”。当圆无限大时,这条线也会无限向外扩展,但它一直存在,否则,我们画的圆就不存在了。

  有朋友问,水没有形状,它的“边界”在哪儿呢?

  水虽无形,但装水的“容器”有形,容器就是水的边界。小则手中杯,大则江河湖海,是它们在塑造着水的边界。可以想象下,如果水没了边界将是多么恐怖——滔天巨浪席卷城市、淹没万物,生灵毁灭,系统破坏,这不正是灾难电影常用的套路吗?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内的万物各自有边界,才能完成协调、有序的高难度运行。当我们打破事物的边界时,带给人类自己的,很可能是系统性毁灭。比如,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面临的气候变暖、流行病传播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边界遭到破坏。

  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边界,“我”和“你”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你与他人的“边界”。

  每个圆圈代表的不仅是特定的人和实物,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问题和情景。正是万物有边界,世界这个系统才不会陷入混乱。

02 “边界”应被尊重,而非无视

  近期热播剧《安家》中,有段剧情让人觉得剧中人实在无耻。

  房似锦跟着徐文昌学做老洋房生意,带客户看房却被老太太一家赶了出来。房子所有人龚先生赶到现场,却被老太太指责他背着自己一家卖房,叫嚣着房子他们有份,卖房得他们一家同意。

  龚先生无奈离开后,老太太嘱咐儿子、儿媳和孙子,以后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到老洋房,阻止龚先生偷偷卖房。

  原来,老太太只是龚先生的表姑太奶奶,当年哭着跑来龚家寻事做,龚家太爷爷见他们可怜,就在院子里给他们搭个小院子住。原本想等表姑太奶奶生活稳定,就让他们搬出去住,谁知一住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们家买了新房子,表姑太奶奶才搬出去。

  虽然表姑太奶奶一家买房钱,还是龚家太爷爷出的,但一听说要龚家要卖老洋房,他们又纷纷跑回来想分点钱。

  老太太一家的无耻是显而易见,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恰是“边界”被无视的表现。当边界被无视时,心自然就黑了。

  如果说《安家》的这段剧情是社会个例,那父母对孩子“边界”的无视,恐怕是普遍现象了。一些父母总是强迫孩子,去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在另一部热播剧《小欢喜》中,不少观众对英子的遭遇深感心疼,因为她像条在玻璃鱼缸的金鱼,一直被监视着。

  为了时刻知道孩子在做什么,英子妈妈将英子卧室的那堵墙改成透明玻璃窗,让卧室看起来就像个审讯室,英子在卧室里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英子妈妈看到。玻璃窗方便了英子妈妈对女儿学习状态的监控,却是对英子边界的深深侵犯,可想而知,她们母女的关系并不好。

  在情侣关系上,著名作家纪伯伦说过,“在一起的时候要给彼此保留空间——橡树和雪松并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长。”两人相爱并不意味着两个人能相互融合,彼此既有共享区域,又有明确边界,这样的伴侣关系才长久。

  不管是亲子关系、亲戚关系,亦或是情侣关系,两个相交的圆代表着一段关系,中间重叠的部分代表着我们跟对方交流的理由,它是我们各自让渡的一部分“边界”组成的。作为人类,“边界”让我们认识他人,也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彼此的“边界”应该得到尊重。

  尊重“边界”,意味着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思想、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和感觉。这种尊重虽让人不太喜欢,却尤为必要。

03 有界即止,并非坏事

  有人说,划分边界容易让关系疏离,非也,划分边界不仅仅是对他人的保护,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自我边界》这本书提到一个小故事,一位站在街边的老者恳求你的施舍,你因慷慨大方给了他20美元,离开后你突然发现,对方带着你的钱换了杯40度的酒,你会有什么的感受?

  恼怒?后悔?失望?或许,这些情绪都会出现。

  书中对此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他恳求了,你施舍了,那就应该到此结束了。”

  作者认为,你应该以给钱为事情的结束,这是你“边界”的终点。至于被施舍者怎么花这笔钱,这就是他的事情。如果施舍他人,要么无条件施舍,要么明确提出条件,而且他人也要接受。

  这个小故事带给我们不少警醒,我们经常因为自己的“施舍者”身份,而对被帮助者指手画脚,其实,这也是一种对边界的跨越。

  当别人向我们征求意见时,我们总认为自己的意见会被采纳,因此希望获得回报,希望被帮助者尊重并认可自己的建议,还要心怀感激。正如街边老者这个故事,当我们为他人提供建议时,也应该以提出建议为止,不再做过多的干涉。

  如果我们对结果太过于期待,就会忘记“边界”,忽视我们的底线和他人的底线,那双方的关系一定会经受考验。

  边界并非全是坏事。2020年,因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影响,中国14亿人索居在家,也正是这种物理边界的存在,打破了疫情的传播链条,让中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

  小到人际关系处理,大到全球性流行病的遏制,边界产生的作用非同小可,我们不应忽视。

04 这些日常“越界”行为,你也有过

  人类是种非常奇怪的动物,他们既想保证自己的边界不被侵犯,又经常试探他人的边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越界”行为,而且是极易发生的。《自我边界》书中就提到了几种常见“越界”行为。

  归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将不同人以共性划分,通常会导致侵犯“边界”的行为。为他人分类,实际是以自己的认知去评判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带着某种目的,去人为划分,丧失了对他人独特性的尊重。

  控制

  我们都喜欢控制别人,即使是讲一个任何类型的故事,都想别人能表达出与自己同样的感受。即便是自己请教别人问题,我们也总希望对方的回答,正是自己想听到的答案。

  期望

  期望让我们认为,某种行为是可预见的一定发生。当这种可预见不能成真时,我们就会感到不安,从而让自己和他人产生压力。我们对结果太多期待,以致忘记彼此“边界”,忘记自己与他人的底线。

  建议与赠与

  当我们提供建议和赠与时,总是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行动。实际上,人与人彼此是不同的个体,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行为,他人也无法控制我们的思想。在帮助与被帮助之间,我们应在无偿赠予和有条件、有代价的帮助间画条清晰的界线。

  运气

  运气也是另一种侵犯“边界”的观念,人们经常提及运气好坏,而且乐于挑选特殊事例,将其与另一事例联系起来,以此证明运气好坏的作用。实际上,这两件事例并无特殊关联。所以,运气好坏的观念并不重要。

  你对他人的看法

  当你看到他人行为、言辞时,会不自觉的代入自身经历、价值观和期待。于是,我们对他人的任何评价,都打上了自己的记忆标签,所作出的评判自然有失公允。

05

  水无界,则世间处于汪洋之中,万物俱损。

  水有界,则系统稳固,万物生长。

  “边界”让我们认识他人,不跨过边界,人与人之间不会产生交流,人类就会变成机器人。经双方一致同意的跨越“边界”行为,会让两个人变得亲密,而且有空间。

  亲密有间,这种关系才是最舒适的人际关系。

自我边界7.9【澳】乔治·戴德 / 2019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自我边界》读后感(五):认清自我边界,其实没有人能让你难过。

  我们很多问题的源头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妈妈的唠叨?朋友的意见不合?工作上的批评?另一半的要求?或反过来,他人没有接受你的意见,或事情与你所期待的相反方向发展?

  当发生这些问题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愤怒?焦虑?还是恐慌?

  是否会在心中呐喊,这是我的事情,你为什么要管我?为什么要唠叨我?为什么不能相信我的意见?为什么现实与理想总是背道而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抓住“边界”这个理念也就抓住了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元凶,自我的力量与情绪释放之间的关系,是边界心理学的基础。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没有边界的概念,当我们不尊重他人对问题的所有权,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我们就是完全弱化了他人的存在,而把自己当成了主角。

  其背后真正想法是:你不能照顾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我就该为你解决掉。”

  《自我边界》一书是心理学家乔治*戴德以边界心理学理论为主,结合治疗实践的经验所写,全书分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边界的概念,大脑的基本构造与组织方式,第二部分让我们发现自我的力量,认识到不堪重负的日常情景中情绪化的反应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有效树立边界,提出了一些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建议。

1,“边界”混乱是生活中所有问题和矛盾的核心。

  什么是边界?“我”和“你”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你与他人的“边界”,认清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边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有了这些对边界的理解和认识,一旦遇到困境,我们就能够区分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而不会产生内疚感。这一差别就是边界的核心内容,称之为“边界焦点”。

  我们最早的互动模式就来源于家庭,如果我们在儿童时期没有获得正常与足够的关爱时,容易过度的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讨好对方。虽然我们长大后有能力照顾自己不需要再靠讨好来获取成长的有意环境,但这种旧有的互动模式会一直延续到成年。

  在小说《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一杯奶茶》中,母亲临终前留了一封给儿子的信,信中写了如下内容,“我想着你能进牛津或剑桥,家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进入这两座学府,也许你能成为第一个。”“你要关爱社会,给予爱心,与他人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你一定会帮助爸爸的,他需要你的帮助。”“塔拉会非常需要你,你们要尽力互相帮助,去了解彼此所需。”

  《圣经》中说,“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这位妈妈不知不觉中给了自己儿子一杯毒酒,这杯酒装满了她自己的期望和梦想。这些话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像没什么,但对于从小生活在充满情感障碍的家庭,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让他的心理障碍更加严重。最终他去了并不喜欢的牛津,做着自己认为毫无意义的论文,在完成论文后终于丧失生存的勇气,打开窗户,爬上窗户,跳下去,头着地。

  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的压力,我们就愿意去接受它,并挑战它。但如果压力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也就是边界问题混乱的时候,我们就可能产生相反的情绪,因为我们会将之视为对我们的威胁,我们会认为这样的压力让我们缺乏安全感,对我们的生存产生风险。

  当你因为他人的要求产生边界混乱时也许你会问,“我有什么做得不够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没有什么不好。

  首先,如果你的焦虑和恐惧事出有因,那么请先处理这个“源头”。

  了解你的恐惧缘由是很重要的,但屈服于这种情绪感觉并不总是对你有利的,甚至可能导致问题,因为受害者会只关注自己的焦虑情绪,让问题变得无法挽回。试想为什么你总是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是恐惧对方受伤,另一种是恐惧失去关系。

  《红楼梦》中处处充满了边界混乱,秦可卿早已托梦给王熙凤,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但王熙凤害怕贾母无法承担贾府的实际财务的真相,吃穿用度依旧是按原来的样子来,最后导致只有一个空壳样子。但当贾母了解真实财务情况时,不仅冷静对待,还立马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分配好。其实对方没有那么脆弱,关系也没那么脆弱。不要担心他人的想法,只要控制你自己,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评判他人,这是你能够控制的东西,其他人对你的看法则不是你能控制的。

  对“边界”的确立并不是警告人们不要跟他人建立关系,

  相反,当我们坦然为自己负责,也尊重彼此的时候,才能让关系健康发展,

  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彼此责备,埋怨,也不会推卸责任。

2,如何设立自己的边界?

  处于“我”的边界内的事情是:只为自己和自己的言行负责,而不为这些言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负责。

  (1)为自己负责,如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位,是否学习新技能,要不要结婚生子,这些都是我们的问题,虽然别人也会提出意见建议,有时还强制把他们的一部分要求附加上,但是父母只能养育18年,伴侣会分分合合甚至告别,孩子会长大离家有自己的生活,工作朋友会变动,最终承担后果走完全程的是你自己。

  认识到“边界”会让我们开始分清他人和自己的需求,他人眼中要求的理想的你与现实世界的你。

  当我们意识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成长方式时,会让我们更诚实地面对自己,分析所接收的信息、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交流方式,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路,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说话之前弄清楚自己的想法。

  日剧《坡道上的家》女主角最后的自我觉察让我触动,“今天我才明白,贬低、伤害、控制对方,以求把对方圈在自己身边,有些人只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爱,为什么我没有发现如此简单的事实呢?原因在于我没有动脑思考,原因在于我任由别人为我的幸福做主,原因在于遵照别人的价值观生活无比轻松。”

  我们都渴望省去人生中冲锋陷阵的危机时刻,直接进入稳定收获的高光时刻,但看上去铺满鲜花别人为你包办人生的,设置好的人生梦想却不一定是条美好的路。轻率的为讨好别人按他人的要求去做,那你一定会陷入困境的。也许一时没有体现出来,但情绪却会日积月累直到能量太大爆发让你无法忽视,你会丧失动力去做一切。

  当我们说别人让我们感到烦恼时,首先要做的是分清楚这件事情的界限,这是别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如果这件事是我的,那么我做好就可以,表达出我的行动意见与看法。而别人的评价其实不再重要,我们也无法控制他人的反应。

  也许你会说,那家人的唠叨会让我感到痛苦啊。是否痛苦还是快乐,按下这些情绪按钮的是我们自己。你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喜好决定了你会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反应。

  别人也只能控制他们自己的言行,而不能通过他们的行为来控制你的情绪。相应的,他们也有对你行为的反应,接受他们表现的与预期不符正是尊重他人界限的表现。

  不知你是否和我有过同样的经历?过年买了珍珠项链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两位妈妈,我妈妈很开心,因为她喜欢珍珠,立马开心的把项链戴起来了。我婆婆则不喜欢珍珠说我浪费钱,说这个东西没金子值钱,我老公生气地说道,“你不喜欢那就扔了吧。”我婆婆当时就很难堪。我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与经历,可以喜欢或不喜欢,于是对婆婆说,那下次送的话我就送金的给你。后来我送礼物也会提前父母沟通问她们喜欢什么。

  正如李雪的《有限责任家庭》一书中所说,结实的父母就是接纳真实情感的人,才会孕育出结实的家庭关系。说出彼此真实的想法,并且让对方如自己所想表达的那样,其实关系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对方没那么脆弱,我们也没那么脆弱。

  边界”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实体的人和事物,也适用于个人“空间”的划分。

  有一次参加心理学家陈海贤老师的讲座,他说道一个例子,上初中的孩子被妈妈监督做作业,他讨厌被监督,所以妈妈在的时候他都不认真做作业。陈海贤老师问现场的观众,如果你是孩子你该怎么办呢?有人说换爸爸来,有人说让妈妈不要进来。而陈海贤老师说,其实只需要一个动作,那就是自己把门关上。你先把门关上,妈妈就进不来了。

  什么时候都别忘记了,你还可以关门。无论是情绪之门还是房间之门。

  (2)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怎么算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对你的言行做出的反应,你对别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从而导致他人的误解,对你产生的影响。对这类事情你应当做出解释或回答。

  说完之后,这个问题就不是你的了,别人相不相信你,对你的话有什么样的感受,这就是他们的问题了,而你无法解决。

  在《仅三天可见》节目中周一围说从不解释,因为一句难以顶一万句。但事实上,如果是自己造成的误会,自己解释清楚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到底一句是不是难以顶一万句。那属于无法掌控的其他人的反应。

  (3)如果有人有事征求你的意见或求助时,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的问题吗?我真的想要回答吗?”

  作者谈到很多来心理咨询的人,就是因为没有问自己这个问题,而被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脱身。他们似乎无法避免别人将问题推给他们,只有在自己承受的压力过重时才会想到,这个问题自己可以不管。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女生因为父母的要求而成为扶弟魔,被要求拿出大部分工资去给弟弟存钱买房子,结果姐姐过得紧衣缩食,不舍得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而被照顾的弟弟却花钱如流水,请客吃饭大讲排场。女生一方面苦不堪言,却无法从心理上分清自我与他人的边界,生怕父母的责怪,但实际上我们都有拒绝的权利,都有最后决定如何做的权利。

  网络上不乏伸手党,有时我在网络上发布看的书,连书名都发好了,有人还要问你这是什么书?

  在帮助一个人之前,你要先弄明白他为什么身处困境。不应该先假设他是不公正和剥削的无辜受害者,因为这往往是最不符合实际的解释。更多的时候是他们的懒惰与懒得思考使他们深陷困境。

  有次读大学妹妹决定开始写周复盘,问我怎么写。我问她,你读过相关内容的书、文章、帖子么?她说没有,我回道,遇到问题第一个想法应该是自己去搜集资料,了解最基本的内容。如果有详细操作里不清楚的再来问我,而不是第一个念头就想着依赖别人给出答案。我只是恰好是你姐姐,如果我不是你姐姐呢?你这个问题就不打算解决了么?

  她当下有点无语,但是还是开始动手自己去先了解,后来所做的复盘也更详细有深度。

  《人生十二法则》一书中谈到“拯救他人是高尚还是虚荣”,面对深陷困境寻求帮助的人,要区分他是真的需要帮助还是想要借此利用提供帮助的人并不是意见容易的事,而拯救一个人的想法,除了天真,还出于虚荣和自恋。也许你会反对,帮助他人怎么会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呢?但你又怎么能确定自己对他人的拯救不会让他们更加堕落?

3,如何尊重他人的边界?

  每次带孩子回到我妈妈家,她就开始给孩子喂饭,她担心孩子吃不饱长不高。这背后其实就是她并不相信孩子能够为自己的感觉做主,连吃没吃饱这件事都要用她的标准。

  我们忍不住就想控制别人。想要伴侣因为自己好笑的笑话而笑,想要父母因为自己所送的礼物开心,想要孩子按自己给出的课外班去学习。哪怕是问别人问题,我们心中也预设好了我们想听的回答。

  (1)付出的建议和物品,你不再对它们有所有权。

  著名学者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说:“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正确。”

  无论你付出的是建议还是真实的物品,就像是你卖掉了它们一样,你不再对它们有所有权。这是给予的本质。作为回报,你收获的是分享你的好运的温暖感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会大大提升幸福感,但如果一定要别人接受自己的好意就成了界限侵犯。

  建议的本质就是他人可接受也可不接受,一定要接受的那种叫命令。

  那些让孩子不断上辅导班的父母,不断逼迫另一半去学习的伴侣,催婚的父母。他们原本是关心,但他们为了得到符合预期的结果,将对方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产生焦虑,衍生出各种威胁,逼迫,利诱的方式。让对方自我怀疑喘不过气最后只能矛盾重重。

  无论是亲情和爱情中,你永远无法找到一个按照你要求的方式爱你的人。即使你能找到这样的人,你也会害怕他在未来死去或者离开你,或者不像以前那样爱你,你仍然会感到非常焦虑。

  (2)要求他人做不愿的事情就是跨越了边界。

  看重你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但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和你是一样的。不要将你的问题当作别人的问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宝钗第一次翻脸就在于薛宝钗劝贾宝玉收心读书,从仕途之道。

  对他人提出要求,让他们做他们可能不愿做的事,或者阻止他们做想做的事,这剥夺了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跨越了他们的“边界”,是对他们“边界”的侵犯。

  如果对方并没有对我们做出伤害行为,我们也就无权对他人提任何要求。

4,如何排解边界混乱引发的情绪

  也许你会说,过往的边界混乱的情况中让们产生内疚、仇恨、恼怒等消极情绪该如何排解呢?

  对于这些情绪我们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释放出来,其二是自己消化,你可以依靠自己或他人来消解这些情绪。

  (1)运动

  慢跑、快步走、长跑、骑自行车、游泳、拳击、跳舞都可以。

  (2)想象、

  如果不想运动,也可以独处,写作,这期间你不用与他人交谈,没有电话要回,也没有人需要你照顾,没有人向你提问。可以做梦、思考、想象,除了释放让你感觉良好的内啡肽之外,你还可以选择处理焦虑情绪。可以生气,并在心中想象策划报复行动让情绪得以释放。

  (3)深呼吸与放松训练

  从胸式呼吸变成了腹式呼吸,减少了体内的氧气含量,重新确定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平衡,氧气越少就意味着供给的能量越少,改变呼吸频率,你就能放松下来了。睡前拉伸与冥想。让身体放松更容易入睡。

  (4)思维训练

  想法无法伤害你,当你夜晚因为某个问题来袭而无法入睡时,对自己说,

  “我现在不想思考这个问题,我将在明天‘我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在白天的时候,你的理性大脑在工作,再去想一想,你处理问题的时候,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在《虽然很想哭,但更想喝杯奶茶》一书中用了冲浪与划船的比喻来形容情绪的来袭与痊愈的速度,“悲伤如波涛般涌来,而痊愈以毫厘计算。”情绪会不断反复涌现,这个时候你只要感受接纳而不要想着应不应该有。调整好心理预期,我们才能将自己拉出情绪的风暴中。

  最后总结:

  1,边界混乱是人际关系矛盾的核心,儿童与父母的早期互动关系决定了边界的稳定性。

  2,如何设立自己的界限?

  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为自己的言行影响负责。

  当他人给予意见时,我们可以考虑决定是否接纳。最后的决定权在于我们自己手上。

  3,如何尊重他人的界限?

  对于他人的事情,给予意见后要像送出的礼物一样任他人处理。

  不要轻易干涉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你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

  4,如何处理过往边界混乱产生的情绪?释放与消化。

  《自我边界》一书让我认识了边界的定义,不仅包含心理边界还包含空间边界。

  不存在理想中边界确立,但希望我们都能抵达一种平衡状态,对自己虽不是百分百自我满意却确信自己能够独立成长,给予他人关爱但不过分介入。拥有情绪的感受力又不被其淹没。

  正如李雪《有限责任家庭》一书中写道,“一个真正自信、活出自我的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你好,我也好”,双方彼此陪伴,同时又各自精彩,或许从外在成就上看有高低之分,但依然彼此尊重、欣赏,都能够绽放自己的活力。 ”

本文标题: 自我边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4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青山入旧年读后感锦集《理智与情感》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