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年》是一本由扬之水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读书》十年》精选点评:●所以抛开饮食和书单,我们能欣赏的部分也就不是很多了。●好读书之人呐●休憩75th,早晨被编辑态度
《《读书》十年》是一本由扬之水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书》十年》精选点评:
●所以抛开饮食和书单,我们能欣赏的部分也就不是很多了。
●好读书之人呐
●休憩75th,早晨被编辑态度很不好接受的对待了,心情阴沉低落,信手翻开这本书然后得到了救赎,这本书只说了三件事,她读的书买的书,她和名家们的交流,她都吃了啥,看见读过没读过的书名在眼前川流而过,心情莫名其妙的就好了起来,昂扬上进。之前一直不喜欢扬之水,原因只是因为她的书价总是那么虚高,下意识的不喜欢她,而今天我突然发现她是一个很勤劳很诚恳的人,而且做了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我想今天的猹姐三十年后也是这个样子吧,而我要为这阴沉一日中拔我心情出苦水而向她致谢,路多坎坷,莫要心急,莫要怀疑,只要坚持前行,走的慢点也无妨,没停下就好
●除了对作者本人,真觉得没啥意思。
●至纯之人。
●仰慕扬之水读过的书。
●很好讀,內容豐富,很多細節,值得玩味,簡直不擺了。
●他们咋这么有钱,吃个饭动不动就一两百,人均二三十,八十年代哪!
●29.二读,细节更多了。
●扬之水的日记,篇幅尽短小,宜睡前闲翻,因此颇读了一段日子。估计出版前删减幅度不小,除却一干故人的一点点轶事,多为流水记,价值一般。
《《读书》十年》读后感(一):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啊
虽然查中华书局的网站中没有此书,但此消息应该准确。目前只见到吴彬的一篇序,不知具体何时正式出版上市,非常期待。不知此前在《无轨列车》、《人间世》、《东方早报》《梵澄先生》等书刊上的内容是否会一并收入。
《《读书》十年》读后感(二):补白一则
一九九0年一月廿五日,记录徐梵澄论“发了一篇捧xxx”的文章,并称其“毕生只是一位哲学教授,称不上哲学家,更称不上哲人”,且“他到了‘文革’时,是一点也不‘哲’了。”此处文章指《融合中西,自成一格》,庞万里文,论张岱年。
《《读书》十年》读后感(三):共同的回忆
这其实不是扬之水一个人的回忆,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的回忆。我很羡慕她,在读书界全面开放的十年里读了那么多的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接触了那么多的大师。书中写到的与梵澄、赵萝蕤、杨绛、张中行等先生的交往很是精彩。一个内心充实,纯净的读书人的形象通过日记真是很清晰,很动人.
《《读书》十年》读后感(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抛开作者记述的某些生活细节,书中大量地反映了开放之初,我国老一代和新生代人文学者的学术行止、性格特点和相互间的评价,读之非常有趣。其中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如何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最终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社科院研究员的成长历程。作者的好读书及广交师友令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证实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至理明言。
《《读书》十年》读后感(五):亲历《读书》十年变迁,记录八十年代风雨历程
1986—1996,中国社会非同寻常的关键十年,中国思想学术界历尽了兴奋、挫折与彷徨的十年。
《读书》,三十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人文思想杂志,见证了八十年代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历程与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
当年那些可爱的老先生:张中行,徐梵澄,金克木,冯亦代,范用……已陆续凋落,
编辑部里往来的年轻人:赵越胜,陈平原,甘阳,周国平……如今各成名家。
小小的《读书》编辑部如何折射中国读书人的梦想与追求,困境与反思?书中有哪些似乎不宜公开的月旦人物的“私语”?那个时代人们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
请看扬之水《〈读书〉十年》第一集:1986—1990。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