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30 09:45: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金瓶梅》是一本由孙述宇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金瓶梅》精选点评:●真是好书●用四个字形容,不是“拍案叫绝”,而是“荡气回肠”。●Nice●很薄的小册子,解读得还算到

《金瓶梅》的读后感大全

  《金瓶梅》是一本由孙述宇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瓶梅》精选点评:

  ●真是好书

  ●用四个字形容,不是“拍案叫绝”,而是“荡气回肠”。

  ●Nice

  ●很薄的小册子,解读得还算到位,但比起田晓菲的就要粗糙许多。

  ●论正,也有点迂

  ●能有个人聊聊这种看完不知道该说什么的书真好。如果让各国评一部名著,英国的《哈姆雷特》,俄国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那中国呢? 而关于《金瓶梅》的书市面上都看不到,这次还是看的盗版,真的傻逼

  ●对于文学批评著作,是否能上升到哲学的层面是一个关键。而能通融中西,并与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横向的对比,就更是难能可贵了。本书角度读到,随处可见作者的思想火花,非学涉中西者而不能为也。

  ●作者中西学养都深,因此非常能“搔到痒处”。大部分观点都很认同作者,再读《金瓶梅》的确感到其深沉之处,「怨愤不平固然没有,轻佻的优越感大抵也不会多,有的是那种看到了人生尽头的难过,而且多少有些好像什么话也不想说」

  ●金瓶/水浒/红楼: 为人生而艺术,为行动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孙认为《金瓶》一书是对“水浒”英雄主题和“黄粱梦”度脱模式的嘲讽,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偷懒的读书法

  《金瓶梅》读后感(一):韩信将兵

  金瓶梅在中国人心中的印象很怪,貌似一提淫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金瓶梅。金瓶梅我曾略翻过一下,虽不得起要旨,但其内容大概还是有些了解的。有种说法说没有金瓶梅就产生不了红楼梦,对这种文学继承论的观点吾虽不敢苟同,但也可见金瓶梅之伟大处。若说红楼所写是一幅贵族的画卷,那么金瓶梅则是一幅世俗画卷。我记得作者在书中提到红楼故事未免矫揉而金瓶梅于叙事则更为合理,但其二者中之人物处于不同之环境,如此一概而论未免草率,但此也可看到金瓶梅写作技法之高妙。金瓶梅的叙事都是从生活琐事入手,并以此来构建人物,虽读之枯燥但深思则觉其浑然。孙的这本小书综论了书中的主要人物,对其事迹、思想进行了扼要的描述,笔法娴熟,读之令人击节。金瓶梅是一个大画卷,人物是其重要的部分,而人物的思想又是指导人物的关键,又各阶层人物之思想是社会风气之浓缩,金瓶梅所写的人物之多,足以反映一时之风气。由此观之,兰陵笑笑生之于人物之驾驭是多么的得心应手了。据说金瓶梅中人物五百有余,红楼中则近千,由此而观兰陵乃刘邦之才,雪芹乃韩信也,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矣。

  《金瓶梅》读后感(二):值得一版再版

  孙述宇教授早期简历:

  孙述宇,一九三四年出生广州,原籍中山。在中国大陆时主修自然科学,来香港后转入文科。香港新亚书院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博士。曾任美国 IOWA University 远东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英文及翻译系教授;台湾成功大学英文系教授。在中国小说方面著有《<金瓶梅>的艺术》及《<水浒传>的来历与艺术》两书。

  《<金瓶梅>的艺术》,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78年出版,又香港明报出版部一九八三年九月再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今年出版的《<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剧》,我上百度看了看目录,发觉其跟教授78年大作是完全一样的,而《平凡人的宗教剧》只是其中一章节的题目而已。上古今年又另有一种孙先生《水浒传怎样的强盗书》出版,忖度后怕是其《水浒》评论的再版吧。

  孙教授鉴赏《金瓶梅》,尽管是三十年前的旧作,视角和着力点与长在红旗下的大陆文人差别很大,高明和深沉处就是同今日各种金评相比也一目了然,教授的解读是多么的地道。原因无它,我们当下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大背景还是暂时提供不了人性化读解金瓶的土壤,这本文学评论的力作很值得一版再版。

  可是为什么书来到大陆,名字就得没有传承和一致得改一改?

  《金瓶梅》读后感(三):作者的慈悲心与文字的生命力

  应伯爵

  1.A:“吃过没有”

  :“吃过了”

  A:“哥你没猜着”

  2.喜欢说笑话-不住有新奇的表现(莎士比亚笔下夏洛克的形象,并非单一负面形象)

  3.他本是读书人,家败而沦落如此。作者的同情是隐含着的,比如奶妈如意儿。无论什么卑下的事情都肯做来讨好西门庆;后面借潘金莲口提到如意儿的隐私,因为是生计困难。

  宋惠莲

  1.《金瓶梅》很了不起,作者尽管嘲讽,但并不因此失去同情心,对人生始终有尊重的态度。

  2.作者用活泼的讽刺文体写了她自以为飞上枝头的洋洋得意状;元宵夜,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参加主人家妇女的生活。

  3.宋惠莲在来旺被流放后,上吊寻死。被就下来之后,再不和西门庆睡,也不要他东西。

  4.宋惠莲死时,作者说“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5.女人的天然等级往往是以容貌来划分的,惠莲是命不好,以致她本分的东西都会成为分外的贪婪奢望,要做人所不齿的事才能取得到。

  庞春梅

  1.庞春梅有一种天然的尊贵,作者用清晰利落的几笔,把她的特色有力的勾画出来。瞧不起同来的学弹唱的,不贪吃好玩,没好衣服不出门。有身价感;

  2.永福寺再与吴月娘,不废旧礼,拜见月娘。

  3.《金瓶梅》写死亡想来很动人,宋惠莲、李瓶儿、潘金莲死都用了万钧之力;庞春梅死作者只用了寥寥百十数字;

  4.《卡拉马佐夫兄弟》。卡家兄弟中,神父向卡家老大深深鞠了一躬,不是老大的德行好,而是他的情和欲很强,人生道路会是很苦的;

  写实艺术

  1.《水浒传》比较写实,何九叔是一个很懂人情世故的小吏,一方面为西门庆遮掩,另一方面捡起几块骨头来应付武松;

  2.《金瓶梅》作者有比较生动的幽默感,有异常的生命力,表现为对世界和人生的无限兴趣,觉得生活很值得写;

  3.他对人性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对人的心灵的各种反应都极感兴趣。

  4.对书中的饮食写作不但次数多,而且详细而且生动;

  5.作者觉得这个世界是很可恋的;他的小说的主题是人生很苦,但尽管如此,悲苦人生的背景是个美好的世界。

  各种真假缺点

  1.《金瓶梅》的首尾比中间差许多,小说从二十回到八十回是精华所在;

  2.小说的缺点,来自作者劝善的作风。读完全书,觉得作者一点都不伪善。感觉潘金莲不真实。

  余论:布局与成就

  1.《金瓶梅》的作者认为人生苦得很,主要是贪嗔痴三毒在心中扎下的根。若要得救,就要讲德行和修持。

  2.这本书和真实的人生一样琐碎。到了年纪稍长,血气沉下来而耐心增长了一些,便渐能欣赏这本书了。

  3.《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外的事,是从《金瓶梅》学来的。写得比《金瓶梅》整洁,但往往矫揉造作,在深度气力方面远逊了;

  4.作者另一大资本,是他异乎寻常的生命力。他觉得周遭当时当地的世界,五光十色,林林总总,处处都足以动人。山东一个土财主的故事,写了几十万字;

  作者笔下百十个人物,没有一个是单调肤浅的概念化人物,原因是他对人性存在极强烈的好奇,一般世俗浅见不能令他满意。

  德行:吴月娘与武松

  1.吴月娘这个形象:德和智不兼容

  2.金瓶梅里面,潘金莲死的很不堪;武大的女儿迎儿,武松也不管;

  《金瓶梅》读后感(四):人性与本能,纵使市侩,却也真实。

  自己开了一个公众号,都是读书笔记,写着玩

  ID:xicowebi(夏虫问冰)

  打小就知道《金瓶梅》的故事,却从未看过原著,也从未萌生过要一睹庐山真面目的欲望,只道是一部淫书。

  今天随手拿了孙述宇的《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剧》来读,一本三十多年前评论《金瓶梅》的著作。斋读此书已经让人大呼过瘾,于是难以释卷,一口气读完。

  《金瓶梅》讲的是饮食男女,贪嗔痴爱。“金”“瓶”“梅”乃分别指潘金莲、李瓶儿与庞春梅,当然,西门大官人的妻妾情人数量之多,远不止此三人,只不过可能因为这三人具有特别的含义。西方有七宗罪,佛家也有三毒:贪、嗔、痴,贪为贪欲,嗔为嗔怒,痴为愚痴,《金瓶梅》则可以在三毒后加上个“爱”作为第四毒。

  其实,《金瓶梅》的价值,更在于其故事生动、深刻地反映出宋代社会的浮生百态。

  若如孙书中所言,虽然不少人专门挑拣《金》中对房事的描写来看,但其实《金》中对房事的描写甚少。《金》一直以来被人们称是中国古代第一淫书,不免有点冤。孙说道,《金》书中经常将床事一句话带过,如“西门庆在潘金莲处歇了,当夜荒淫无度”,看似并不珍惜这个大写特写的机会,然而,真正的淫书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处对床事的描写的。

  相比之下,《金》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对饮食的描写更为看重,写吃喝比写床事要来劲得多,这倒是个惊喜。

  纵观几部古代名著,《水浒》讲得是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日本古代《源氏物语》虽说地位甚高,能与《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其对家长里短的描写却远远比不上《红楼梦》,单单是《红楼梦》中对饮食的描写就足够中国人骄傲上千年的了。曾经有一位秃头和尚给薛宝钗开了一味治热病的药,名为“冷香丸”,冷香丸的做法是采下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两,再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两煎汤送服一丸即可。这还只是《红楼梦》中食疗篇幅的冰山一角。但是,孙述宇认为《红楼梦》的饮食太过矫情与故作高深,只能让读者仰视,体会刘姥姥的尴尬。

  有生活情趣的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都会提及一些饮食风情,就算是金庸写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也不忘通过黄蓉之口,细致地描写了几道上好小菜的做法与讲究,让黄蓉成为极善烹调的好女子,并且凭借精致的拿手小菜将贪吃的洪七公哄得妥妥的。洪七公最后将降龙十八掌尽数教给郭靖,除了看在郭靖人品好之外,多少看在吃了黄蓉的菜的份上,要知道丐帮的长老也只学得降龙十八掌中的一掌。

  《金》是一部很市侩酸辣的讽刺小说,而在很多时候,“市侩”有另一个同义词——“真实”。诚然,非生于古代,不可能知道小说所写的家长里短是否真实,但人的本性确是千百年来循环难变的。所以,说其市侩,更多地是指小说大胆地表现人性。

  根据孙的分析,在读《金》的时候可以略窥作者兰陵笑笑生的写作心态,一开始承接《水浒》中王婆唆使西门庆勾引潘金莲的故事,让西门庆逃过武松的追杀,多活了几年,《金》写的便是西门庆这几年的富贵生活。故事在第十回左右才跳出《水浒》的脉络,开始精彩起来,但作者写完西门庆逝世后,显现出意兴阑珊的模样,后几回故事又凋零下去。作者对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是有一定的尊重与同情的,他深知人无绝对好坏,西门庆身边成群的娼妓,谁不是出于生计的苦衷而争风呷醋、算计他人。即便是西门庆,也并非绝对的大恶人,他只是一个平庸的浪荡公子,有时候也会动了真情,甚至在李瓶儿死后,他还少有地悲痛欲绝,丝毫不避邪,抱着瓶儿丑恶的尸身大哭、亲吻,三天三夜不吃饭。

  《水浒》让西门庆死在武松手下,虽大快人心,但未免有失真实,原因是宋末虽乱,但杀一个人的代价还是很大的。兰陵笑笑生让西门庆多活几年,最终死在自己手里,也是种因果循环的报应。

  人生而不平等,一般认为,底层人民比较丑陋,上流社会比较道德。其实,只是底层人民更多地流露出真性情,更自由地释放人性与本能。上流人士很高尚?也许只是因为他们养尊处优,还没遇到考验人性的关头,也许是他们资源足够,可以掩饰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然而,在要紧的利益关头、生死关头面前,人心中真正的道德本质自会见分晓。

  《金瓶梅》读后感(五):作于2019年3月2日的书评

  这是我于2019年3月2日所写的一篇书评,未改一字,一方面因为懒惰,另一方面觉得有保持写作时的原有心境与作品原貌的必要,现记录下来,作为存档。

  寂寞的时候晒晒思想,也算是略微提升一下生活品质的方式。

  这已经属于去年的事了,具体时间已记不太清。最后还是依靠度娘,搜出了确切日期。2019年2月21日,高晓松在微博晒出五版〈金瓶梅〉,并言称已被读到破皮。当时让我疑惑又好奇,这本素来被冠以”淫“字当头的禁书,为何会让才气逼人的高晓松如此情有独钟并大力推崇呢?我不否认出身显赫清华世家,真正的书香门第,声称”硕士在他家基本就等于文盲“,且在多领域翻云覆雨、玩转才华的“大咖级”人物的一丝玩味,但是我还是能察觉出他百分之九十九的真意。

  于是,赶紧登录嘉兴图书馆读者网络服务系统进行书目检索,遗憾的是,翻遍整个嘉兴图书馆也找不到一本原著版,只有各类名家的点评本。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这本对性与情欲有赤裸裸描写章节的“禁书”“奇书”,不能公之于众乃合乎情理之事。为了满足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少年路南湖图书馆随意选了一本原香港中文教授孙述宇先生著的解读本〈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剧〉。后来从多方获得的信息证明我的选择是幸运的,这是对〈金瓶梅〉最地道的解读本之一,实质是孙先生成于78年的旧作,三十年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再次出版,内容基本一成不变,只是书名略有改动。管中窥豹,由此书我从侧面了解了〈金瓶梅〉的真面目,真相出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金梅瓶〉的署名是“兰陵笑笑生”,但这只是笔名,作者的真实情况已无法考证,据说是明嘉靖年间一大名士。之所以取名〈金瓶梅〉,因全书以金莲、瓶儿、春梅三位女性的故事为主线。作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认为现实中以西门庆的权势根本不可能被只是英雄好汉的武松扳倒,反而是武松获罪流放,潘金莲嫁与西门庆为妾,由此转入小说主体,开始描述西门庆家庭奢侈罪恶又活色生香的生活。

  书中对性的细节描写,不足2.5%,且多写引起贪欲的性,表现人物是如何因自己的贪欲一步步滑向深渊的,对于故意挑逗读者的情欲则并不感兴趣。作者对市井人物的描写活力充沛,且不带成型的世俗偏见,既写他们的聪明智慧,也写他们的纵欲堕落。〈金瓶梅〉是一本警世小说,也是一部高度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作者尽管嘲讽,却始终尊重人生,对人物抱有珍贵的同情心理,具有悲悯情怀。

  作者为何要写此书,篇前序言中有东吴弄珠客认为“作者亦自有意,盖为世诫,非为世劝也。“

  为何会有此书呢?我的表达能力有限,即使能说个大概,也根本无法与古文言简意赅的寓意与韵味相媲美。现将原著篇前篇后的序、跋、闲话、笔记中的原话摘录如下,不求甚解,只要能意会就行。“〈金瓶梅〉,何为而有此书也哉?曰:此仁人志士、孝子悌弟不得于时,上不能问诸天,下不能告诸人,悲愤鸣悒,而作秽言以泄其愤也。”“作者不幸,身遭其难,吐之不能,吞之不可,搔抓不得,悲号无益,借此以自泄。其志可悲,其心可悯矣。”大意就是说作者乃仁人志士,孝敬父母、尊长爱幼之人,但是抑郁不得志,因社会黑暗腐朽,孝道无法尽,连想去尊敬兄长、爱护弟弟的机会都没有(可能暗指父子、兄弟之隔阂),上不能问天,下不能告诸他人,只有把社会的罪恶淋漓尽致地揭露出来以发泄自己的满腔愤恨。其志向可悲,其心让人怜悯。

  作者认为是佛教中所谓的三毒“贪、嗔、痴”使信仰堕落时代的众生从生活、纵欲乃至走向死亡。贪,就是贪念,由对事物的喜爱而产生的无厌足的追求、占有心理。嗔,即嗔怒,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的愤恨、恼怒心理。痴,就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颠倒妄取,愚痴,我执。佛教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贪欲心、怒心、和愚痴心,即所谓“三毒”。

  贪与嗔都好理解,所谓的痴就较玄奥。我觉得用于一些女性身上就再适宜不过。在我所知道的故事中,最愚痴者莫过于艳星陈宝莲,认台湾风云人物黄任中为干爹,后两人产生私情。黄任中风流成性,周旋于众女子中间,陈宝莲为此争风吃醋,寻衅滋事,多次自杀与自残。最终未婚怀孕,生下一子后,从上海24楼寓所跳楼身亡,终年29岁。遗下的刚满月的儿子后由王菲的经纪人抚养。陈宝莲的遗书是写给黄任中的,透露出她的偏执与绝望:“妈咪请替我打电话给少年(黄任中的昵称),告诉他'宝莲去了,要好好保重身体!宝莲临死仍一直爱着他。”如今,那小孩已长成少年,相貌酷似黄任中。

  〈金瓶梅〉的作者让富有权势的西门庆从宣扬英雄传奇式浪漫的〈水浒传〉中安然逃生,多活了几年,最终又安排他死于自作孽——纵欲过度。在西门庆撒手人寰时,嫡妻吴月娘的儿子“孝哥儿”出生了,作者此举有“以卒欲令其回头,受我度脱”之意。这样的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与对众生的悲悯情怀。西门庆之死并非〈金瓶梅〉的终结,其后还有孝哥儿为父赎罪的章节。

  竹坡笔记如此说:“〈金梅瓶〉倘他当日发心不做此一篇市井的文字,他必能另出韵笔,作花娇月媚如〈西厢〉等文字也。”作者却立志“发秽言以泄其愤”,曲尽人间丑态,把明代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曝露得淋漓尽致,中间又处处埋伏因果,显露其大慈悲,用讽刺笔法写尽人类自身“贪嗔痴”的可厌,有时又笔锋一转,对人性中尚未泯灭的一丝高贵进行生命写真。我想,这就是〈金瓶梅〉的真正价值所在。可惜的是,这么一部充分体现作者写作意图之泣血真挚的作品,却因对现实社会罪恶过于忠实的描写而难登大雅之堂。

本文标题: 《金瓶梅》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6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黄晓明baby:顶流离婚三部曲?风筝和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