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14 09:43: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5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是一本由爱德华·哈洛韦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童年,人生幸福之源》精选点评:●kindle样章,一般,不买。●20191029【畅读纪】第35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锦集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是一本由爱德华·哈洛韦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图书,本书定价:39.90元,页数:201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精选点评:

  ●kindle样章,一般,不买。

  ●20191029【畅读纪】第35本。目前畅读过的最好一本书,对我有很大启发,做了很多笔记。我循序书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与孩子相处,感觉他变得更加愿意跟我粘在一起。全书一直围绕“联结感-玩耍-练习-精通-认同”五步循环法介绍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永恒快乐从而获得幸福未来的方法,我比较认同,很多地方对比我小时候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对某个人事物产生感情联结,用玩耍培养兴趣,经过艰难的练习、不放弃达到精通,获得自我与他人的双重认同和由此而发的自尊感,最后产生更紧密的联结感。我说的有点绕,推荐看书吧。

  ●作者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安全的联结,让孩子在玩耍中体会到快乐,在联系中提高,在精通后获得认同,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为幸福人生打下好的基础。西方心理学界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与论证,现在一致认为安全的联结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需要的,在安全的联结下,父母鼓励孩子努力去探索世界,学习技能,发展人格。

  ●必须给满分啊!五步循环法说的很不错,笔记做了不少大收获

  ●在推娃路上一路攀爬的父母们估计不会喜欢这本书了,但作者却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让我很是喜欢。不仅在于他真切地袒露了自己在育儿道路上遇到过的困难和挫折,更在于他的个人经历让人在如此残酷的社会中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会历经顺境逆境,发现并收到个人经历中那些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们指引的人却并不多见,而这才是真正造就人才的重要因素。看了这本书,焦虑依旧,但症状确实减轻不少,毕竟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看到的是一个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朝着自己目标和兴趣成长下去的孩子。

  ●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理论,作为父母很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理念,只是此书翻译实在太烂。

  ●一般般吧,追随内心。自己先想明白了,然后再和孩子互动。

  ●精通和成就的区别,过度追求目标给孩子的伤害,礼物的限度

  ●偶然发现的教育书,只读了前两章就读不下去了

  ●乐观很重要,但关键是如何培养乐观?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一):童年与联结感

  爱德华.哈洛韦尔认为父母应该要帮助孩子建立与人(家庭,朋友,团体,自我)的联结。然后从陪同孩子玩耍入手感受心无旁待的"心流",坚持督促孩子练习,从而达到精通让孩子得到内驱力。紧接着得到与之联结的人的认同,从而再次加强联结。 作者做为一个童年不幸福的人,根据学术讨论和自省得出的一套理论。所以书中大多数的例子都是基于童年的回忆和自我分析,和三个孩子养育的过程。感觉实例有些片面。但中间有些关于帮助小孩与外界联结的方法,还是值得参考的。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二):育儿驭己

  我希望他们:内心乐观、有安全感、掌控感和自控力、擅长数学和体育,敏感而自由。 这是一篇需要长期维护的笔记,主题是教育。大概包括这些方面的阅读和思考:希望子女具备哪些性格特质,培养这些特质的方法是什么;在教育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这些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面对未来的社会,需要着重强调哪些技能和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该如何培养?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35562869/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三):持续一生的幸福始于童年

  不知道中文版为何改变了原书的目录,英文版的目录有15章,但中文给糅合成了10章,不知目的究竟何在。

  另外,对于书的关键的内容,即那5个步骤,按照作者的解释如下:

  1、CONNECT: create layers of social connections for kids, starting at home, then at school and in the neighborhood.

  2、PLAY: allow kids to use their creativity to explore, create and ask questions. Children need to have their humor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ir imaginations, fostered and supported.

  3、PRACTICE: once children have found an area to explore, they must learn the discipline from practicing and wanting to do well at the things that interest them.

  4、ACHIEVE MASTERY: from practice children learn that they want to master something. Mastery is a powerful motivator that teaches confidence and a sense of “getting hooked on life.”

  5、RECOGNITION: once a child has achieved mastery, it takes social recognition to close the loop again to connections. Also, recognition teaches a child that they are part of a larger social group, so it teaches a sense of a social morality of being “part of something.”

  可对照理解,仅供参考。

  但书还是值得推荐的,这种类型的书在国外已经是10几年出版的,引入国内确实太迟了。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四):如何让孩子(自己)幸福快乐?

  这一篇就是一些读后的随想,借着书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法。

  ------------------------------------------------------------------------------------

  让孩子幸福快乐,不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吗?是的。但是,什么是幸福快乐?怎样才能幸福快乐?如何得到幸福快乐?每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很多人觉得成功会带来幸福快乐,因为成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别人和社会的认可。成功就像爬山,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若是终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慰平生,这是怎样的舒畅。但是问题是:1. 如果现实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取得登顶的结果,那么就没有理由得到幸福快乐了吗? 2. 爬完一座山之后呢,如果发现还有别的更高的山,是不是也默默的收起笑脸?再或者发现确实已经在最高的山上,是不是快乐就到此为止呢? 3. 山有很多,有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就已经开始了爬山之旅,却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爬这个山,或许另外的一座山更适合自己,在或许根本自己最适合的就不是爬山而是游泳呢?

  总而言之,成功或许会带来幸福快乐,但是成功,并不是幸福和快乐之源。幸福之源乃是爱,快乐之源乃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这件事,但是在社会压力和自身欲望驱使之下,会十分容易的忘记这件更本质的事情,转而去追求表面的东西。

  所以,说是让孩子幸福快乐,先问问自己,什么是幸福快乐。然后抛去表面的快乐,坚守住本源的幸福。坚守本源的幸福并不容易,人们往往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幸福而迷茫,又因为害怕得不到幸福而焦虑,还因为追求幸福而不得而气愤。迷茫、焦虑、气愤的时候提醒自己,爱才是幸福之源,而快乐必定是内心的创造。

  -------------------------------------------------------------------

  书中作者提出了 “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同” 五步法来创造快乐, 下面是书中的一些句子:

  “快乐不是从天而降,快乐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快乐的成人依赖两样重要的技能:应对逆境的能力和创造永恒快乐的能力。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的幸福感与4个因素紧密相关:乐观、外向、生活主控感、自尊,这些因素根植于一个人的儿童期。

  我曾经问过他,人生的幸福之源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无条件的爱。”

  父母有条件的爱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必须了解父母会爱自己,不管是现在、将来还是永远。

  他还说:“人生光有快乐是不够的,一个人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才能。一个孩子什么都不做,光是快乐地活着,长大后也不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成就是一个衡量标准,而精通是一种感受。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五):纸上谈兵话教育

  

零、引言

育儿圈流行一句话:开个车都必须考驾照,为人父母却不需要持证上岗。我觉得此话颇有些道理,这么大的责任,既无专业的培训,也没统一的标准,经验还严重不足,难道只有随波逐流或者全凭本能行事么?

  这种没着没落的局面让我十分不适应,犹如置身于一座陌生的城市,要去往一个陌生的地点,手边却没有任何导航设备。于是我读了一些书、做了一点调研,算是勉强拼凑出了一幅关于教育问题的简陋地图。

  本文的内容大量综合了文末所列的参考文献。首先要声明的是,这套“混合理论”里所有的观点都不是我原创的,我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验证其正确性。我之所以选择相信这些观点,主要是基于作者背景靠谱,论述逻辑自洽,或者暗合了我心中的“常识”。

  毕竟育儿这项工程,一旦上了生产线,就再也无法暂停或者取消。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我们就出发吧。

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也就是说你想“培养”出一个(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我调研的结论是:我希望他们内心乐观、有安全感、掌控感和自控力,“擅长”数学和体育,敏感而自由。

  在展开阐述之前,我要先抛出另一个可以让家长们长舒一口大气(或者倒吸一口凉气)的结论:重要的不是你教了孩子些什么,而是你本身是什么样的人,言传远不如身教。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写到:依恋学习是人类学习过程中最奇妙的一点。依恋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是学习的过程跟随情感依恋。人生活在一个复杂世界中,小孩子如何筛选和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源?答案就是,小孩子给自己的依恋对象赋予极高的权重。《宝宝也是哲学家》一书里也提到:模仿亲密的人的行为是儿童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除非你能彻底改变自己,或者故意疏远亲身骨肉,否则留给我们操作的空间其实不大。你的小孩基本上就是在copy你。

二、性格黄金

  撒切尔夫人有句名言:习惯塑造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对孩子技能和学业的培养属于细节层面而且不可控因素太多,我觉得你给五岁的儿子报一个珠心算班,这对他今后人生道路的帮助应该为…零。唯有习惯和性格才是家长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

  而乐观、安全感和掌控感就是能带来长期幸福的性格黄金。

1、乐观

  乐观性格的核心是形成一种“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解释风格来应对挫折。相反的,要防止形成一种“永久性、普遍性、个人化”的悲观思维模式。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对此有过阐述:

  永久性是指,悲观的人认为坏事发生的原因是永远存在的,相反乐观的孩子相信导致坏事发生的原因只是暂时的。比如悲观的孩子认为“永远没有人愿意和我作朋友”,乐观的孩子则认为“当你转学时,需要一段时间来交新朋友”。

  普遍性是指,悲观的人认为失败是对自己的完全否定,乐观的人则认为导致失败只是因为局部原因。比如落选足球队,悲观的孩子认为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所以注定一事无成。乐观的孩子的解释是自己在这方面的运动能力不够好。形成了普遍性解释风格的孩子容易一遇到失败就完全放弃。

  个人化是指,当坏事发生时孩子是怪罪自己还是外部因素。这里就涉及到批评和表扬的原则以及成长型心智和固定型心智对孩子的影响。成长型心智的孩子乐于迎接挑战、遇到困难也不放弃,而固定型心智的孩子害怕挑战、遇到困难会轻易放弃。而家长正确的表扬和批评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成长型的心智模式。

  当孩子犯错时,批评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个性,家长要做到不贴标签,对事不对人。要让孩子明白每个问题背后都有原因,自己导致的问题自己要负责,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则不用责怪自己。

  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表扬努力,而不是天赋,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或者说表扬要基于事实,以及由事实引申出的“品质”,而不是引申出的“特点”。特点是可以“扮演”的,而品质则很难假装。比如,“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合格的表扬,而“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则不是。因为诚实是一种品质,聪明不是。孩子可以通过偷看答案来显得聪明。而通过故意犯错然后承认来显得诚实,好像有点…太新颖了吧。

  另外,奖励孩子虽然可能会短暂增加他的行为,但是也可能会杀死他长久的热情。当孩子愿意主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要降低给他的物质奖励,而给孩子更多关于他喜欢的事情的信息。其实还是同样的道理,提供信息是把注意力聚焦在事情上,而提供奖励是把注意力转移到“金钱”上。如果孩子对数学感兴趣,你就多陪他解难题,而不是考了满分就给他买变形金刚。孩子本来喜欢的是数学,又不是变形金刚。

  结合“言传远不如身教”的教育零号定理,“永久性”和“普遍性”其实是要求我们在面对事实时做到“实事求是”,“个人化”是要求我们在发表观点时做到“就事论事”。

  我自己一贯都比较“消极”,尤其反感过于阳光的鸡汤教育。你不能先告诉孩子“有志者事竟成”,最后没成又安慰他“everyone is a winner”,或者直接翻脸怪人家怎么“一无是处”,外加未来“一事无成”的祝福。大多数的事情,不努力肯定成不了,努力了也很可能不成,我们聚焦在努力的过程就行了,最后如果输了就是输了,也许我们收获了经验,也许纯粹只是遭受了损失,也许可以总结教训再试一次,也许应该就此放弃另做打算,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安全感

  童年时期家庭内部及同伴之间的相处模式是个人成年后能获得内心安全感的源泉。

  在幼儿阶段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但无条件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自由和自律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孩子实际上喜欢大人给他们立规矩,规则为自由提供了条件,越有规矩的孩子越快乐。

  对孩子抱有合理的高期待,询问孩子在校的表现,检查孩子的作业,全家人一起吃饭,这些关注和陪伴的行为都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感。另外,给孩子清楚的安全警告,比如打针之前明确告诉孩子会痛,但只是一下下,出差之前明确告诉孩子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但不久就会回来,而不是骗孩子或者偷偷溜走。这些都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从十三岁开始,孩子对同辈人的重视,就超过了对父母的重视,他们开始追求自己在集体中的社会地位。而一个人在中学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简单来说,做一个“被接受”的人是一种好选择。“被接受”是指,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和你相处得不错,不是认为你很酷,也不是怕你,而是喜欢你 。你的孩子不必去争当团队中的明星,更要避免成为集体中的另类。他应该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有小伙伴能一起愉快地玩耍。

  十三岁是人生的关键一年,从此之后我们开始追求自己在同辈人之间的社会地位。那些主要愿望是外在愿望的人,比如追逐名望、权力、极度的财富和美貌,更多的感觉是不满、焦虑和抑郁。要让孩子享受赞美,但不能把赞美当成唯一目的。为了取悦别人去做事,容易压抑自我。这种情况在学术界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哈佛谬误。就是指高成就的人因为缺乏自我认同反而不快乐。对比之下,那些有强烈内在愿望、希望拥有更亲密的关系、追求个人内在进步的人,获得了长久的幸福。

  总结起来,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自然而然就会带给幼儿安全感。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之后家长能做的就很少了,也就是鼓励他请好朋友来家里做客,还有如果发现孩子被孤立霸陵了及时干预。最后家长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成长,避免过度地向外对比,拒绝“虚荣”,活得“朴素”一些。

3、掌控感

  一项针对英国公务员的跟踪调研显示,底层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都不如高层官员,尽管后者的工作强度要远高于前者。关键在于前者没有控制权,只能对周围事物做出被动反应。所以如果想当个快乐的、健康的人,就要时刻争取主动权。虽然世上的大多数人只能被管,但掌控感的获得其实不取决于社会地位,而来源于思维模式。

  培养孩子的掌控感,要重视孩子的内在自我体验,不过于重视结果。形成一种“二分法”的认知模式,重点关注“内在目标”,而非“外在目标”。比如参加比赛,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而不是能不能赢得比赛。喜欢某个人,想获得对方的爱,对方怎么对待你是你无法控制的,但你能控制的是呈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由于设定的是内部目标,那么对于不能控制的最后结果,就没有什么可焦虑的。相反如果把重心放到外在目标上,就容易出现各种焦虑不安的情绪。

  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体验到精通某事所带来的喜悦,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小事逐步增强孩子的掌控感。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教练而不是拉拉队,要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客观的评价,而不是无条件的称赞。自尊是实际行为的副产品,而坏情绪和挫折也是学习乐观与逃避无助的必要过程。事实上,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既不高估也不自卑,是很重要的元认知能力。

  教育理论里用一个术语来表述这种状态: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能获得的成就有真实的感知,既不夸大也不低估;指这个人能认识到,即便一开始不成功,再试一下,可能就会取得进步。自我效能不同于自尊,自尊指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或意义。自尊对自我效能有影响,但自我效能的形成基础是工作,以及看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成功。很大程度上,自我效能的建立取决于童年时期反复试错的机会,这就是“童年”给一个成长中的人带来的人生价值。

  当孩子出现坏情绪时,第一步,引导他描述情绪,现在你是在生气么,还是很伤心呢?第二步,引导他分析情绪,发掘情绪的来源;第三步,引导他反思情绪,认识到负面情绪对解决问题无帮助。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发生的源头,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情绪和理智才能整合得更好。

  孩子的发脾气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操作型发脾气和气质型发脾气。操作型发脾气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不买玩具我就在满地打滚”的行为;气质型发脾气指的则是孩子正常的负面情绪表达,比如鞋子不合脚,让他感觉不舒服而发脾气。面对气质型发脾气,家长需要先做到充分的共情,表达自己对孩子这种难受的感觉可以理解,然后尽可能地想办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操作型发脾气,处理手段就要复杂得多了,但本质上的原则还是只有一条:家长对孩子应该做到坚定而不强硬。

  当孩子遭受挫败时,父母不要否定负面事件,但也不用泛化负面事件,而是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上。让孩子明白自己同情并理解他,对孩子遭遇的困境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孩子坚强主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骗孩子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要你努力就能成功,更不应该直接越俎代庖,这样相当于告诉他当遇到挫折时,你就放弃然后等别人来解救你。简单地说,孩子掌控感的建立来自你和他一起经历的一次次成功与挫折,以及你们应对成功与挫折的方式。

三、核心能力:自控力

  前面说过,教育这件事,除了以身作则,留给家长的操作空间其实不多。越落到具体的环节,确定性就越差、不可控因素也越多。不过,有一项能力的培养我倾向于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它就是自控力。

  一说起自控力就不得不提到棉花糖实验。其实我对这个实验的可重复性非常怀疑,吃不吃那颗棉花糖本身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不过,我对从中引申出的结论有种莫名的认同:自控力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最核心的素质。儿童早期的自控力对于之后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我只是朴素地觉得,你没法让狗自愿忽略眼前的骨头,而人却能够为了长期目标屏蔽短期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自控力赋予了人“时间旅行”的能力,而动物只能“活在当下”。

  万维钢老师的专栏里曾经讲到:自控力来源于人脑的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也负责人的理性认知,它发育得十分缓慢,在孩子上小学的前几年才会逐渐变得活跃,直到 20 多岁完全发育成熟。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多巴胺 D2 受体,它是接受多巴胺,获得满足感的关键。D2 减少,人会更不容易满足,自控能力会下降。压力和过度满足都会损害前额叶皮层,减少 D2,形成恶性循环。压力持续的时间越长,认知能力受损就会越严重。这里说的压力主要指生存压力,比如社会地位低下导致的贫困和无助感。工作太忙之类的不算。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甚至自控力是不是天生的,能不能后天培养,我没找到特别确定的结论。总结起来,家长能做的大概有以下这些方面:

  1、避免孩子承受长期物质匮乏的压力,这条在今日社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相反,要什么给什么的小孩不见得幸福。因为他的满足感阈值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

  2、在外部环境上降低冲动的诱发条件,比如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当孩子专注于某事时不要去打扰他。一个不够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他的大人。

  3、用“如果 - 那么”计划来建立起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提前强调规则。比如,如果看完一集动画片,那么就去刷牙。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产生“家长说了不听”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你说的那个规则,其实孩子并没有参与制订。一个让人守规矩的好方法就是让他来立规矩。

  4、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信任感的环境,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这种信任感的培养对孩子自控力非常重要。

  5、当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时候,可以从“情绪——认知——行为”链条中寻找孩子冲动的原因。比如,孩子为了吃冰淇淋大哭大闹。在情绪端,要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现在正在“生气”,控制负面情绪的前提是能识别出负面情绪。在认知端,告诉他“控制甜食,保持健康”的意义。最后落实到行为端就是不买冰淇淋。以我的经验,后两步的成功率并不高。但是第一步的操作性还可以,所以简化的版本就是:先引导孩子识别出负面情绪,然后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他的要求。

  6、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玩假装游戏,让孩子想象如果他崇拜的英雄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当他们是从第三视角来看待问题时,会更加冷静、理性,也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面的脑科学原理是,不管你是假装的坚持不懈,还是你本来就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这两种行为共用同一个大脑网络。

  7、过度控制很可能会破坏了孩子自控力的发育,父母要注意鼓励孩子自主解决问题。

  8、和孩子一起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9、体育锻炼可以显注提高人的执行能力。

四、习得技能:数学和体育

  到了智力开发和学业辅导这个层面,问题已经非常个人化,不具备普适的指导意义了,而且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并不太重要。但这块好像反而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地方:我该给孩子报些什么班?

  我基本的观点是:对于幼儿教育,越是底层的原则,赋予的权重应该越高。乐观、安全感、掌控感的性格养成在最底层,应该给予最多的关注。往上是中观层面的自控力培养。再往上才是微观层面的具体技能学习。

  就算只看最上面这层,也是同样的逻辑。每个家庭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资源应该多花在练“基本功”上。在这个阶段,修道远胜于炼术。我实在看不出训练珠心算这种雕虫小技的意义何在。甚至英语学习的地位也被摆得过高了。小主持培训?那不就是报幕员么?舌灿莲花的基础是对思想和知识的掌握,不是对口腔和声带的控制。如此这般、林林总总,不过是江湖术士、舍本逐末罢了。

  我个人最看重的基本功是数学和体育。数学≠算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前面讨论的那些“大道”是相通的,比如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认知方式。至于体育,好处太多了。运动对大脑发育、性格养成、意志力培养等几乎所有能力都大有帮助,而且没有门槛,你无需走专业化的道路,多带孩子去户外锻炼就已经能收益满满。

  必须再次声明,上面这几段内容纯粹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完全不保证正确性。实际上,我自己就经常被批评为思维偏激、情商低劣、属于家教失败的产物。我最想表达的是,如果孩子有兴趣或者表现出了明显的天赋,家长肯定(其实也不一定)应该全力支持。否则,泛泛而谈,幼儿(甚至一直到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都是给孩子保留未来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好比大学选专业,先上个数学系,以后可以往计算机、金融、自动化等等多个领域转。用不着一上来就直奔会计学。

  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总结起来就两点:

  1、对于学龄前的儿童,给他全方位的刺激。你想让他学什么,就多让他看、多给他讲、多带他体验。

  2、对于学龄后的孩子,要反复刻意练习。每次练习须保质保量,不能一直在舒适区里低水平的重复。刻意练习不好玩,寓教于乐是扯淡。吴军老师说过:学习肯定会很辛苦,但不一定要痛苦。

五、解锁技能:敏感和自由

  这个层级已经超越了我的认知和实践水平,可以看作是解决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刚需之后的“贵族能力”。不过养孩子不就是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么?

  敏感度是人文主义者的自我修养。敏感度低的人,他可以是个好人,也可以拥有很厉害的专业技能,但是他本质还是个粗人。敏感度是可以学的,理论、概念、艺术和严肃文学等都可以帮助训练敏感度。但是敏感度高也有问题,可能会过度解读。因此在提升敏感度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忽略,只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度,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放松敏感度。

  那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罗斯福夫人的名言:“伟大的头脑谈论想法,中等的头脑谈论事件,弱小的头脑谈论人。”对应了三种人:“让事情发生的人,看着事情发生的人,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人。”

  以上内容全部摘录自万维钢老师的文章,作为自身的短板,我也没法再多补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搜索“自由技艺”和“博雅教育”。

六、做权威型的家长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里把家长按照“要求”和“回应”两个维度,分成了四类:

  1、对孩子低要求、低回应,是“忽略型”的家长,俗话叫“管生不管养”。

  2、低要求、高回应是“放纵型”,惯儿婆。

  3、高要求、低回应的是“虎妈”。

  4、系统推荐的是最后一种类型:高要求、高回应的“权威型”家长。“这类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并坚持目标的达成。同时他们也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学习的目的,他们跟孩子讲道理,与他们平等沟通。他们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哪里是在“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与君共勉吧。

  最后还是要回到“言传不如身教”的零号定理。教育这事儿吧,虽然重要,但其实也用不着焦虑。孩子不是被你雕刻出来的,你也不是在主持探月工程。如果硬要打比方,养孩子有点像是办公司,你首先要让自己足够优秀能进入董事会,从而能够向他分享资源、提供指导、发表意见…你当然希望公司茁壮成长,但是归根结底你只是一个小股东,只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永远是孩子他自己。

  祝大家业绩长虹。

参考文献:

  1. 艾莉森·高普尼克《宝宝也是哲学家》

  2. 郝景芳 王立铭 童行学院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3. 爱德华·哈洛韦尔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

  4. 马丁·塞利格曼 《教出乐观的孩子》

  5. 沃尔特·米歇尔 《棉花糖实验》

  6. 万维钢 《精英日课》

  7. 魏坤琳 《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

  8.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9.叶壮 《21招,让孩子独立》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周工讲理》:用理工科思维生活育儿。

本文标题: 《童年,人生幸福之源》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8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征服英俊少男》读后感1000字圣徒永恒的安息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