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感》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5-14 09:42: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第七感》是一本由丹尼尔·西格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52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第七感》精选点评:●人际神经生物学的科普读物,大脑是硬件,心理是软件,人际关系是自我世界的延伸和拓展●原生家庭

《第七感》读后感摘抄

  《第七感》是一本由丹尼尔·西格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52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七感》精选点评:

  ●人际神经生物学的科普读物,大脑是硬件,心理是软件,人际关系是自我世界的延伸和拓展

  ●原生家庭太重要了

  ●临床质量与神经科学的完美结合,后面的每一章节都是一个有趣的case,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基于神经科学的治疗方法是未来的趋势。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神经元生长的关键是接触新奇事物、集中注意力,还要做有氧运动。Siegel教授让我明白头脑中的神经回路是可以被改变的,也让我深知自己还需很多努力。

  ●非常好的一本书。 之前一直对脑神经不了解,感觉是既枯燥又复杂的知识。虽然一直在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但一直不愿意去接触脑神经的知识。 在江博的课程中,我第1次听说了这本书,找来阅读,果然受益匪浅。 作者并不是简单的介绍脑神经的知识,而是把脑神经知识和家庭治疗、个体治疗的方法,以及案例故事整合在一起去讲述。这种叙述方法非常的生动好读,又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支撑,脑科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又清晰的角色。 可以说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很享受的。作者介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整合大脑功能、个人感受的方法,同时借由几个重要的主题,通过案例去讲解这些方法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无论是对自我学习、成长,还是工作实践,都很有帮助。 五星推荐⭐⭐⭐⭐⭐

  ●很像《情感依附》的叙事,范围更广。值得学习。

  ●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新瓶旧酒

  ●翻译成观心更合适。

  ●作者反复旁征博引,给出无趣单调的医学术语或是老生常谈的陈旧理论。在告知何为第七感,以及如何可操作地获得它的写作上,罗列大量病例,但从病例中获得第七感似乎是缘木求鱼。很令人失望的一本书。

  ●世界是个浩瀚的宇宙,无所不在的联结构成了我们的地图。

  《第七感》读后感(一):营销做的好,但书的质量真的一般

  给湛庐的书籍一个总体评价吧:一方面积极引进美国的畅销类书籍,这点上功德无量;另一方面吧,过渡包装,商业涂抹过于厚重,经常是看了推荐,觉得不明觉厉,非买不可;要是买回来呢,有的时候发现最精华的部分看书评足够,有点后悔,不只是价格的问题,而是时间。说真的,在这个节奏的社会里,能抽空读书的时间太少了,然后还被人忽悠了10个小时,还是有些不快的。

  这本书就是这种情况,过渡包装,实际上的内容并非有如此精彩,一家之言吧。

  《第七感》读后感(二):重点笔记记录

  chapter 1:

  幸福三角形:

  心理 大脑

  人际关系

  幸福三角形揭示了生活的三个面向:人际关系、心理和大脑。

  这三个面向构成了幸福三角形中相互影响的三个点。

  chapter 2:

  情绪失控的机体原因:

  前额叶皮层中部是大脑中高度整合的区域包括位于前额后面的前定部分(包括前扣带回、眼窝前额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腹侧前额叶皮层入前额叶的整合纤维连接着整个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脑干.躯体神经.甚至还连接着另一个社交系统。前额叶共有9项功能分别为D调节机体;2)协调沟通;3)平衡情绪;4)灵活回应;5)平复恐惧6)产生共情;7)洞察能力;前各项功能的完好是充8)道德意识;9)直觉。这9项功能涵盖了很细究者和满爱的安全型亲子关系治疗师所罗列的情绪健康的要素。在我失去理智时.正是的保障这9项功能不起作用。

  《第七感》读后感(三):我听《第七感》

  前两周用喜马拉雅听完了一整本《第七感》,当时也是灵机一动,看到这个APP有如此多的资源,想找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试试看,一找居然找到了,利用上下班坐公交车,中午休息和走路的时间听,感觉挺好,这本书的质量自然不用说,念书的郭春华老师也念得挺好,速度很慢,也比较温和。这本书值得一读,因为它提供了很多了解自己大脑和心理的科学知识,而这些科学知识,是我以前完全不了解的,或者在读书的时候老师提到过一些概念但其实都是非常笼统的,作者通过一个个精选案例的解读,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大脑和心理的运作方式,听完我真的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我读的大多是小说,因为小说故事性丰富,有情节,吸引人,但最近因为看育儿书籍和调节自己情绪的需要,我开始接触一些科学类知识类的书籍,突然发现了一个新的领域。哪怕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是由自己过去的经验塑造的,我也是新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我们的过去通过塑造我们现在的样子在决定着我们的未来——这句话是我自己改编的,我开始明白,自己过往的经历,体验怎么样在决定着现在的自己,而现在的自己又怎么样在决定着将来的自己。在临近三十岁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已经趋于稳定了,但是还有很多东西能够改变我们的大脑,包括专注,新的体验和有氧运动,这些概念的获得,给了我一种新的感受,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不是失控的或者混乱的,我由过往的我塑造而成,我在今天这个地方,成为现在的自己,不是偶然的因素,是一点一点累积造成的,没有什么好或者不好,明白了这些,我突然就会觉得很释然。而知道了什么在重塑自己的大脑,我也可以去按照这些原则去试行,去更加专注的做一些事情,去运动,与尝试一些有益的新的事情,虽然未必能够全部做到,但至少了解了,也觉得是一件好事。

  作者在治疗中频繁地运用到了冥想的方式,我虽然没有长时间地尝试过冥想,每次最多也不过观察呼吸几分钟,但我最近的确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了解的尝试,感知到自己的愤怒,伤心或者郁闷本身,就是这些情绪开始远离的开始,这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虽然不是每次都会成功,但当我有时候脾气不好的时候,我回过头来就会反思,而不会任由这些糟糕的情绪去破坏我的生活。

  《第七感》读后感(四):第七感-人际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混搭

  这本书作者 丹尼尔.西格尔是美国著名儿童积极心理学家 ,读这本书读的感觉一般,是 人际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混搭,所以感觉不能完全读懂。 从概念上将,第七感确实是一个很独创的概念,但作者对这个第七感的定义:“”第七感是发展情商和社交商的重要基础, 它是一种专注的注意力, 使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应该就是所谓的自我觉察。 从整个书的内容来看,描述的第七感不仅是指 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应该指我们能体会到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从整个书的结构来看,在"获得第七感章节",太多的病人诊断的描述和分析,使本书显得非常零碎和不系统。先分享一下思维导图:

第七感思维导图

  比较经典的内容应该是作者对于脑部神经的研究: 1)前额叶皮层的功能的研究: 前额叶就是协调、平衡来自多个区域的神经放电模式, 因此它是高度整合的。 前额叶皮层中部是大脑中高度整合的区域,包括位于前额后面的前额叶的特定部分(包括前扣带回、眼窝前额皮层、内侧前额叶皮层和腹侧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的整合纤维连接着整个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脑干、躯体神经,甚至还连接着另一个社交系统。 它通过监督脑干的活动来影响机体过程,使我们在行动前暂停下来,并能够洞察事物,具有共情能力,作出道德判断。 2)青少年前额叶的发育问题 青少年的大脑本身也处在变化之中。前额叶,包括前额叶的中部,在25岁左右前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大脑不仅要经受显著的激素环境的改变,还要经历由基因决定的“神经修建狂潮”,即删除一些神经连接,以精简各种神经回路。保留使用过的神经连接,舍弃未使用的神经连接,从而让大脑变得更专精、更有效率。 3)压力会加剧正常的大脑重塑过程。在这个脆弱的时期,压力会使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或是引发某些问题。这使得前额叶中部的9项功能,包括调节恐惧、共情能力以及道德意识等,多少变得不可预测。因此,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情绪的自我调节可能会很有挑战性前 所以脑部的正常发育是心理正常,第七感正常的物理基础。 当前额叶受损,不仅是健康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道德都会出现问题。

  《第七感》读后感(五):探索第七感

  昨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见到了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J. Siegel),并和他进行了2个小时的对话,还意犹末尽地共进了晚餐。

  丹尼尔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儿科和青少年精神治疗专科训练。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一直致力于人际神经生物学(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研究,凭借应用积极心理学技术——专念(Mindfulness)来解决人际关系和儿童教育问题享誉世界。目前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临床精神医学教授。他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仅“湛庐文化”就岀版了他三本著作,即著名的西格尔教养三部曲:《第七感》、《全脑教养法》、《由内而外的教养》。同时,他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学者,为此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第七感研究院(Mindsight Institute)。他应该算是积极心理学专念研究领域享有世界声望的学者。

  短暂的对话,就把他创造的满意人际关系的实践效果轻松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由于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所提出的“第七感”,因此,我们的对话主要集中探讨了——“什么是第七感?它的科学基础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等方面。

  什么是“第七感”?

  丹尼尔首先介绍了他的第七感理论。他认为第七感是发展情商和社会智力最基本的技巧;它能让我们看到和分享自己内在的心理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也有助于我们感知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记忆,并能帮助我们产生具体的心理力量改变这种流动,从而摆脱根深蒂固的行为以及习惯性的反应,远离可能会陷入其中被动的情绪循环。

  于是,我就问了他:如何去达到他所说的这种“第七感”?他提出,可以通过整合过程来实现,包括区分各种能量和信息的差异,以及发现他们之间的一种联系。

  对此,我特别提出文化影响这个概念的可能性。如佛祖释迦摩尼就曾经反复强调:历尽劫数终成佛,源自观心;而Mindsight直译其实就是观心。因此,二者是非常贴近和相似的。但是,丹尼尔不以为然,这可能是他对文化差异不够敏感,也可能是有所防备的原因。因为美国文化向来排斥宗教对科学的影响,所以,这使得他不太想承认中国传统佛学的观心思想和他的概念是相通的。

  而在Mindsight概念里,还有一些有待考证和加以区分的地方。所以,我又问了他有关“语义”在第七感修练过程中的作用。毕竟在很多情况下,词汇对我们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因此,很多他所提到的整合技术的效果,有可能是语言词汇的作用,也可能是情绪影响的结果。丹尼尔回答说:“不是所有的整合过程都用到了语言,也不是所有的整合情绪都是积极的,有很多的整合是在中性或者无情绪的情况下实现的。”

  我还问了他:“‘第七感’与‘专念’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第七感是我创造的一个概念;希望以此为基础,将人类的自然科学(如数学和神经科学的理论)引入到心理学中来。专念是第七感的一部分,它是培养第七感的一种方法;专念让我们有可能看到我们的内在有什么,然后接纳它,并在接纳中放下,最后转化它”。

  “第七感”的核心机理

  丹尼尔使用了大量的神经科学和数学概念来描述他的第七感理论。我个人认为,很多神经科学的研究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只不过强调了大脑的前额叶、边缘系统在整合过程的变化情况;还远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神经生化过程和大脑区域的影响作用。

  关于最核心的第七感的测量问题,丹尼尔提出,只能从第七感的三大基础,也就是顿悟(insight)、同理(empathy)、整合(integration)来阐述。而这些维度的测量,现在看来唯一可靠和准确的,可能还是对整合(integration)的测量。很多年前,我的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同事菲利普斯·泰特莱克(Phillips Tetlck)创立了整合复杂性个体差异的量表,我们曾经根据这种量表分析了有无海外经历的企业管理人员在整合复杂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有过海外经历的人,整合能力很强;而没有海外经历的人,整合能力显得比较弱。因此,这是比较可靠的测量方法。丹尼尔对我们的研究也非常感兴趣,很认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

  如何培养“第七感”?

  我特别询问了丹尼尔关于“第七感”的培养问题。他给出四个建议:

  第一个是专注于注意力(Focus Yourself Attention),也就是专念的基本训练方法。

  第二个是平衡情绪(Balance of Emotion),强调的是我们情绪的平衡。在这个问题上,他非常欣赏并应用了我曾经从事的辩证情绪的工作,因为辩证情绪高的个体,很容易接受人类各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不是一味地追求快乐、积极,同时也需要体验人类的负面情绪活动。这种平衡能力是我们人类了解自己内心活动非常重要的方面,一味地关注情绪的一端,而忽视它的平衡,很容易让我们丧失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能力。

  第三种方法是调控行为(Regulate Behavior)。这方面最重要的工作其实还是米歇尔当年所做的延迟满足实验,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我们人能够培养、控制、调节自己控制自己的倾向性行为。这些能力和我们大脑前额叶的发达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也跟我们的家庭关系、家庭背景、家庭教养和生存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特别是和我们的心理力量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第四个方法就是他提出的身体、大脑和行为的全身心整合训练。这个训练正是他在研究院所从事的工作。

  总的感觉,丹尼尔是一位优秀的作家,特别善于把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整合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下,他所用的技术还是积极心理学非常核心的专念技术,这个技术和丹尼尔的理论结合起来,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和魅力。他巧妙地借用第七感这个概念,使得我们人类在欣赏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和第六感之外,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和意识。

  但我个人觉得这方面还有待深入地开展研究,特别是第七感这个概念还缺乏实证科学的证明。它尽管能够帮助我们密切地、深入地、细致地检视我们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行为的过程,并且能够重新塑造、重新定义内在的经验,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创造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未来的可能。只是目前,它还不能成为心理学学科一个已经可以接受的概念。

  来自彭凯平教授的微信公共号,本文是彭凯平教授参加湛庐文化组织的“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创新之旅,与丹尼尔·西格尔对话之后的文章。

本文标题: 《第七感》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8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白月光记搜刮被生活藏起来的温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