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2 09:43: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是一本由唐朝著作,精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一):一个从猩猩进化成人的历程这几天加班加点看完了巴芒演义,老唐最近的一篇推文讲的是他自己的读书历程,其实老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100字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是一本由唐朝著作,精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一):一个从猩猩进化成人的历程

  这几天加班加点看完了巴芒演义,老唐最近的一篇推文讲的是他自己的读书历程,其实老唐的读书史大多数七八十年代的人应该都经历过,我小时候也是到了连牙膏包装上的字都要读一下的地步,只是后来人渐渐长大,物质生活的丰富让我逐渐把读书这件事情丢到一边了,要不是后来手上有点闲钱,在金钱的召唤下进入资本市场,可能我都不会再次开始读书。书越读越多,越读越杂,现在想来还有点后怕,如果我没有进入投资领域,没有读书,那个在平行世界的我基本上大概可以想象的样子,将会是一个脑满肠肥,粗俗无比的土大款形象。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但是内心却无比安宁。今年因为疫情,宅家读了大概40本书,所以立了个今年读100本书的flag。读了老唐的巴芒演义,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抵100本投资类的书籍。换句话说,如果你读过一百本投资类书籍,那你就可以不用读巴芒演义,如果你读懂了巴芒演义,那你就可以不用再读投资类的书籍。其实在我看来,老唐的书,和书房的文章,都是反反复复把正确的投资理念掰开了揉碎了交付给读者,甚至恨不得一口一口的喂给你吃,其良苦用心不可谓不深。虽然这本书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如何正确的看待股价的波动。但要真正读懂这句话,我觉得这是从猩猩进化成人的艰难历程,我没有天赋异禀,所以我读了很多书才算略微的领悟一点,至于精髓,还要再接再厉。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哪怕是读过100本投资类书籍,巴芒演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每一次阅读,都是从猩猩到人的一次缓慢前行。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二):一部价值投资编年史——评《巴芒演义》

  我从小就听说过巴菲特的名字,但是直到上大学以前,对他的印象也仅限于道听途说的标签——股神,世界首富,抠门的富豪,等等。

  2019年,我从图书馆借了《穷查理宝典》。那时候我还在读本科,正是塑造自己认知体系的年龄,不难想象当年我阅读这本智慧箴言录时的兴奋和震撼。我领教了查理芒格颠覆性的思维模式。他的思想就像种子,在我尚且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查理芒格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而沃伦·巴菲特,自然是这新世界里最精彩的主角。

  一年后,我读完了厚厚的《滚雪球》。那时我还没有投资的意图,只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和兴趣,阅读人物传记。现在回想来,很多细节还在脑海里电影一般闪回。巴菲特的许多经典案例,和隐含在背后的价值投资理念,那时就无声地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2019年初,我偶然了解到“唐书房”公众号。书房的文章让我又找到了当初读《穷查理宝典》的感觉。彼时我炒股已经快4年了,起起落落却成绩平平,既没有认知积累,也没有财富增长。我马上买了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一种逻辑自洽、成绩可证的投资体系。此前从没有人像老唐一样,如此清晰、形象地把投资的道理条分缕析。我是一个物理学者,物理学最高级的优美,就是像E=mc²一样,把复杂的问题拆解,得到最简单的本质。唐朝的“投资三板斧”,明白而深刻,把我领进了价值投资的殿堂。

  后来我陆续又读了唐朝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2》,杨天南翻译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也看了很多巴菲特的股东信原文和演讲实录,以及唐书房的每篇文章。唐朝和巴菲特对我来说,就像素未谋面,但熟识已久的老友。因为我在海外,一直无缘阅读《巴芒演义》全本。感谢朋友小喆替我买了一本,专门扫描成电子版发给我,这才让我在这周末彻底大饱“眼福”。

  言归正传,在我来看,《巴芒演义》的价值是多维度的。

  首先,这是一本有所侧重的巴菲特传记。本书的参考文献有72本,相信唐朝为了写作这本书,阅读的资料远远不止这些。书中很多细节和历史溯源,都是首次见诸文字。如果想要全面、立体地了解沃伦·巴菲特,我觉得《巴芒演义》是必读的一本书。《巴芒演义》着重回顾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对于早年经历和个人生活,本书着墨不多。正如副标题所言,这本书追求的是研究“可复制的价值投资”。

  本书虽然以巴菲特为主线,但覆盖了先后登上美国资本舞台的许多重量级人物:格雷厄姆、沃尔特·施洛斯、爱德华·索普、彼得·林奇、蔡至勇、桑迪·威尔、约翰·博格、香农、凯恩斯……就像我本文的标题一样,这本书是一部价值投资编年史。这样的叙事方式,带给读者的是前所未有的立体式阅读的感觉。原来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或多或少地跟巴菲特发生过交集。真实世界不是电影,巴菲特也不是始终笼罩着主角光环。唐朝还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同样光辉闪耀的投资大师。无论是举世闻名的巴菲特、戴维斯、格雷厄姆,还是“外行”的香农、萨缪尔森、凯恩斯,最终都在价值投资这条路上挖掘到了巨额的财富。原来价值投资不是伯克希尔的专利,原来价值投资确实可以复制。

  第三,《巴芒演义》可读性很强。老唐的文字功力扎实,叙事活泼又不失严谨。阅读这本书,完全没有啃大部头的艰涩感,反而有一种读小说时的酣畅淋漓。对我来说,真的是手不释“屏幕”。

  第四,《巴芒演义》不只是对历史的叙述,更沉淀了唐朝自己的思考。对于巴菲特在很多经典案例中的操作,比如当年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厂,比如可口可乐的买与“不卖”,比如对布法罗晚报和所罗门公司的“力挽狂澜”,老唐在不是单纯复述巴菲特的行为,而是拿出当年的资料和报表,放弃“上帝视角”,穿越回当初的时间点,完整而细致地复盘这些案例,揣测、分析每个操作背后的逻辑。写出有趣的历史性文字,可能只需要扎实的文笔和详实的调研;但对案例的深刻思考,如果没有深厚的投资功力和丰富的投资经验,则完全不可能做到。透过这些复盘和思考,读者也可以领教到唐朝深厚的投资“内功”。

  第五,《巴芒演义》拓展了我对伯克希尔的了解。“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是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价值投资者,对自己的公司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我自己不光是巴菲特的信徒,也是伯克希尔的股东。《巴芒演义》这本书,也让我更完整、更全面地认识、了解了伯克希尔。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唐替我弄清楚了伯克希尔近十几年表现“不佳”的原因——规模太大、投资受限。前者我是知道的,后者我此前却并不了解。原来巴菲特从2000起,就被“绑住了手脚”,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低调地买买买了。

  读完本书、写下这篇文章的周末,正好是我自己持仓组合迎来新高的日子(我每周末更新一次实盘净值)。回溯过往,很多当时漫不经心的寻常经历,回头看时却发现已是人生的转折,比如中学时的奥林匹克竞赛、大学的计算机、经济学知识,如今的价值投资,都是我通过阅读和自学积累下来的。价值投资对我来说,不只是一种财富增值的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套认知体系,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一种信仰。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是我伟大的人生导师,更是投资路上的卓越领袖。唐朝先生也是我价值投资的领路人。我衷心感谢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教给我的人生智慧和投资理念,也衷心感谢唐朝写出了《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巴芒演义》这样精彩的作品。

  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所有价值投资者,尤其是所有唐书房的读者,都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愿所有唐书房读者,都可以日拱一卒,不期而至。愿所有价值投资者,都能在投资的事业和人生的道路上,得偿所愿。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三):巴芒演义 读后感以及书评

  由于这篇文章发表在豆瓣,无论你是通过查看豆瓣高分、财经书籍分类、还是通过搜索看到的这篇读后感,大概率你不知道唐朝为何人,可能听过一点巴菲特的名字,对价值投资有一定的兴趣,看书评和读后感主要是想提前了解一下书的内容以及品质。

  没错,这篇读后感就是写给你的。

  读完全书我的第一感觉,这并不是一本我们平常理解中的演义。如果你理解的演义跟我原来头脑里的演义一样,是那种李元霸使八百斤神锤,关二爷显圣吓死吕蒙 的演义。不要被标题中的演义所“蒙骗”了,可能也会有少部分的读者也曾经跟我一样看过大量的巴芒官方传记和文稿甚至youtube视频,你会发现这本书中几乎不存在”演绎“的成分,除了极少部分例如巴菲特的一些内心转变,老唐也直接在书中说明了此处皆是自己的推测。其余部分全部依靠老唐超乎常人的资料搜集能力、在繁复的资料中抽丝剥茧的能力形成的价值投资”正史“,光附列中的参考书籍就高达72本之多。(如果对老唐不了解的,强烈推荐关注他的公众号“唐书房”,看看他写的财报点杀部分,如果要着重了解老唐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特别推荐《茅台篇》和《涪陵榨菜篇》。)

  说完了演义,我们说说副标题,可复制的价值投资。

  这里所指的价值投资,如果你是投资圈内的人,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明白这里指代的是什么。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小白来说,“价值投资”这个四个字可能跟废话差不多。 就像我跟我的朋友介绍这本书的时候,我说这本书是讲价值投资的,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价值投资?” “难道这世界上还有非价值投资吗?投资于没有价值的东西?” 这时候你要是再抛出,例如黄金就不是价值投资的论断,他们光用口水就能把你淹死。

  正是因为大部分人直接采用字面意思理解“价值投资”的原因,所以你看所有基金经理在发售基金的时候,往往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价值投资,你直接将任一你认识的没出事的基金经理的名字加上“价值投资”四个字放百度里搜索,大概率你都能得到他们谈论价值投资的文章。更夸张的是,我由于一些工作的原因接触到一些币圈的大佬,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也是“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有时候就是一把政治正确的大榔头。

  这一本书讲的价值投资,并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字面意思理解的投资于价值的投资方法,而是特指由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和多德教授首先提出来,由他的学生巴菲特和芒格发扬光大的基于证券的一种投资方法。巴菲特使用这种方法孜孜不倦投资赚钱曾登顶美国首富,也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这里聊的价值投资跟微博荐股专家口中的“价值投资”还是有点区别的。

  如果读到这里,你还是有兴趣读一读这一本书的话,恭喜你,你走在了投资最轻松的路上。

  就像段永平所说的,投资有很多条路,但是巴菲特的东西好学,索罗斯的不好学。

  我在上大学那会,就已经知道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是巴菲特,并且有意的想学巴菲特的东西,于是我买了《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穷查理宝典》,巴菲特各种传记等等,甚至还买了巴菲特推荐的《人性的弱点》芒格推荐的《影响力》等等。但是说实话,看完这所有的书籍真正到自己分析企业准备投资的时候,又犯了难,看茅台吧,好似乎巴菲特不买这么高市盈率的股票,看腾讯吧,巴菲特从不买高科技股票。就是你粗略的看这些传记、文章,最后得到的是一大堆零碎的教条和一些看起来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就是串不起来作为一个真正的投资体系。不过看了那么多的传记、采访、和语录,终于现在派上了一点用武之处,那就是我知道这本叫巴芒演义的书里讲的98%的内容都是真实可考的。这一点还不是最炸的,最炸的是老唐根据自己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远超过像我这种渣渣浮于表面的阅读体量,总结提炼了价值投资的四种实操投资体系,就像武侠门派的四种兵器招式,各位学徒可各自捡用。

  你是远比我幸运的,现在可以直接从巴芒演义入手,先了解清楚价值投资演进的脉络,而且这个学习过程的容易程度和趣味性会超出你的想象。这有点像我们在大学里学的导论课,而且是十分优秀的导论课,让我想起我曾经在大学时代看过的最好的公开课都来自导论课,一门是哈佛大学的CS50,一门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我发现最优秀的导论课往往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充满趣味性,而老唐采用充满八卦和细节的茶馆评书风格、章回体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高了财经类书籍的趣味性,就拿我最近看过的一本在豆瓣也特别受欢迎的大作《随机漫步的傻瓜》来说吧,《傻瓜》一书也采用了部分故事的叙述手法,但是如果《傻瓜》一书的易读性打个7.8分的话,我觉得《巴芒》大概应该可以打80分。

  关于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读完这本书,如果你对投资还是充满热切的兴趣,强烈建议你再关注老唐的微信公众号,相当于本书附带的一本永远更新的价值投资习题集。

  总结起来就三点,看这本书是正确的学习道路、内容翔实可靠、易读性高,非常容易读完。推荐对投资有兴趣的入手,读之。

  如果这书你读完之后,发现并没有我吹的那么牛逼,并且这本书还只是你读过的少数几本投资书籍之一,那我建议你可以广涉猎一些投资书籍过个几年再来看看,很可能是你没走过弯路,容易的路来的太过容易。

  感谢老唐,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书籍!

  *维基百科上value investing的定义,也就是价值投资也是有独特的指代的,特指由格雷厄姆和多德发展而来投资流派。

  *《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前半部分很好理解,可是到了后半部分大量关于数学啊概率的讨论,实在是让人头疼,这本书完全没有,有少部分的关于财报的内容,比较简单。

  *趣味性和易学性因人而异,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愿意学。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四):巴芒演义

  巴菲特并不是天赋异禀,也不是突然醒悟。他也是从普通人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也犯过大多数普通人会犯的错误,走过大多数普通人走过的弯路。

  这些投资对象也不是买下后就可以坐等收钱,巴菲特同样经历过犹豫徘徊甚至大额浮亏,遇到过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然后被迫去努力解决问题,一点点修正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决策流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步变成了“股神”。

  知道巴菲特是“股神”,对我们其实没有多大价值,但知道他如何从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股神”,却有可能成为引导我们成长的目标。

  施洛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想惹麻烦,喜欢和数字而不是人打交道。巴菲特则完全不同,他很难接受被人坑。

  对于施洛斯来说,花时间去检验每一个烟蒂的成色是没有必要的。只要通过分散法则,保证这些烟蒂大多数都还能免费吸一口就好。通过低估和分散,淡然接受“踩到屎是不必不可少的成本”。踩到狗屎没关系,认赔就是,只要总体下来,免费吸一口的战果大于踩狗屎的损失就好。

  没有什么成功是无需代价的。施洛斯的选择,需要面对的是寂寞、琐碎和无情。根据斯洛斯的描述,自己就是个弯腰捡破烂的驼背者。投资极度分散,永远和枯燥的报表数据打交道,所有的工作就是缩在一个“壁橱”里按计算器。

  施洛斯认为一切都在数字里。投资者和管理层交流,可能受到管理层的影响甚至误导。不过,沃伦可以。沃伦分析能力很强,而且不会被情绪左右。就算对方说的再好听,戏演的再好,沃伦也可以冷静分析实际情况。这是他的长处,我觉得我没有这个能力。(这是一项罕见的能力)

  对自己性格优劣势的清醒认识,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圈,甚至是更重要的能力圈。从这个意义上讲,施洛斯是真正的大师,是能力圈原则的忠实拥趸,是自我认知的典范。他将格雷诺姆提出的原则在其中一个具体方向上进化到极致。尤其是在收益率持续几十年超越市场的现实下,依然坚持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最简单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统计工作,完全没有自我膨胀。这种自我认识自我约束的能力,恐怕才是一种真正罕见的能力。(这是一种更罕见的能力)

  我们留在市场里,但不预测市场会怎么样,这样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但我持有股票比持有现金睡的安稳。

  我愿意持有股票。通货膨胀会影响所有的债券,到最后,投资债券的人也就是收回本金外加一点点利息。你看,很少有人靠持有债券发家。但股票可以让你发家,只要你体系正确,你就会很成功。

  施洛斯每年的平均换手率在25%左右,即平均持股周期约4年。所以施洛斯父子1997年宣布基金封闭,到2002年才彻底卖光股票并宣布清盘。

  由于烟蒂股模式本身可以容纳的资金量有限,加上对投资者个人精力占用比较大,所以施洛斯管理的资金规模和所获利润总额,是无法与巴菲特相提并论的。两人同样以10万美元起步,施洛斯开始的时间比巴菲特早两年,至2002年施洛斯父子清盘基金时,基金规模约1.3亿美元——这是年年大比例分红,刻意控制基金小规模运营的结果。

  只要使用了杠杆,就相当于将命运交给了市场上最疯和最蠢的人。

  伯克希尔就像刺猬,只会一招,就是寻找成本低于3%的浮存金,然后把它投向能产生13%回报的企业。

  安然事件后,美国通过新的《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又称《萨班斯法案》)。法案规定:公司CEO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宣誓;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最高处500万美元罚款或20年监禁;篡改文件最高处20年监禁;对举报造假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最高处10年监禁。美国证监会还设立了对财务欺诈行为的举报奖,举报者可获得最终罚款金额的10%~30%。

  好企业和差企业的区别在于,在好企业里,你会做出一个接一个的轻松决定,而差企业的决定常常是在不同的痛苦之间做选择。

  复杂资本1959年、1960年、1961年的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50%,同期道琼斯指数涨幅为20%、-6.2%、22.4%,巴菲特同期的投资业绩分别为25.9%、22.8%、45.9%。

  1945年,富达基金管理规模仅300万美元。到1965年,蔡智勇管理资金的规模突破10亿美元,整个富达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上升到40亿美元,成为全美国最大的基金公司。1965年底,巴菲特管理资金总额约3700万美元。

  伯克希尔的秘诀就是永久资本。它至关重要,我认为它就是巴菲特放弃合伙公司的原因。你需要永久资本,否则在危机关头,人们会跑掉。

  在格雷厄姆看来,股票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明显的向上动力,或者说它们的长期趋势是看涨的。一个正常社会,因为人的努力、分工的细化、贸易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法币时代必然的通胀属性,等等,都会推动经济自然增长。在这个增长中,企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载体,必然长期看涨。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五):目前看到的关于巴菲特最好的一本书

  目前看到的关于巴菲特最好的一本书!不吝赞美之辞。当然,除了巴菲特,还有很多投资大师出场。

  之前看的关于巴菲特的书(其他投资大师的也一样),都是截取的一个片段,这本书对投资理念的形成和转变、时代背景、策略的实际表现等都呈现的非常完整。巴菲特前后一些“矛盾”的说法和做法也都说的很清楚了,投资案例的成败也很鲜明,不像其他很多书“为尊者讳”,对投资中的失败和痛苦轻描淡写。

  以下是印象深刻的一些总结,有些加了自己的评论。

  1、格雷厄姆的思想遗产有三条线。(1)烟蒂股投资。主要传人是施洛斯。(2)说不清楚的盖可保险投资。其实是优秀企业。(3)指数投资。晚年否定证券分析(收益没法覆盖成本),给出了类似自行构建低估值指数的量化选股方法。

  2、巴菲特1969年解散合伙企业的原因。(1)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标的。(2)市场短期火爆,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影响资金的长期性质。(3)基金行业出现丑闻。

  3、巴菲特和芒格生活态度上有很大差异。巴菲特除了投资挣钱没有别的啥兴趣,生活上完全没有情趣,苏珊还出轨了,孩子上学也不太好,现在每人给了点儿钱打理慈善基金。芒格从一开始就很享受生活,也乐于探索各种可能性,为了造条船能自己开个工厂,造好以后妥善解散。

  4、芒格对巴菲特的帮助是巨大的。(1)从投资思想上,帮助巴菲特实现了从捡烟蒂到投资优秀企业的转变,捡烟蒂要不断的和烂人烂事打交道,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人则自己解决问题,还能吸引到优秀的人一起做事;(2)通过人脉关系提供了很多投资机会(蓝筹印花、喜诗糖果等);(3)提供专业上的帮助,法律咨询和打官司(维斯科金融复杂股权调查、所罗门等),其实这个不仅仅是专业,很多也是靠的人脉。

  5、关系投资。看看巴菲特这些主要的投资案例,也看看芒格的家庭背景,人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巴菲特成名以后声誉也有很大的影响。《奥马哈之雾》里试图辩解这个不重要,我觉得说服力不大。当论证一个观点很吃力的时候,往反方向看一看,会豁然开朗。关系投资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可能也影响了及时卖出。

  6、可口可乐:作者猜测买入可口可乐的催化剂是,可口可乐推出新口味失败证明了可口可乐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没有在大幅高估的时候及时卖出,可能有几个原因:对未来过于乐观,芒格在一篇演讲中对可口可乐的未来进行了非常乐观的预测,截至2019年远远没有达到预测水平,单价也没有体现出来多好的抵御通胀的价值;巴菲特曾经立下了“死了都不卖”的flag,有些创始人因为各种原因出让股权但不想放弃经营权,巴菲特“不卖”是好买的前提。立下之后食言被怼过,1988年以后就不再提“死了都不卖”了。从1998-2019,可口可乐年化回报3%。

  7、企业管理。巴菲特管理那么大一个集团,自己做的工作主要是资产配置,具体的运营CEO负责。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巴菲特不管的时候,是因为企业运行在预想的轨道上,一旦偏离,就是雷霆手段。《商界局外人》里边讲的8个案例(包括巴菲特),也都是通过资产配置来实现企业价值大幅提升的,虽然具体做法各异,企业运营另有人负责。

  8、巴菲特的非典型投资之路。提起投资,一般讨论的其实是二级市场股票投资(一级市场那些有不同的逻辑),巴菲特之道其实并不典型。一则收购了很多未上市的企业,这些都是直接控制经营了。二则上市企业持股比例大,可以进董事会影响经营了。投资理念还是相通的,不过二级市场投资更多的还是用脚投票。还有另一点很重要,通过保险的浮存金加杠杆了,这个有利的位置是很难占到的。

  9、巴菲特的投资收益要分段来看。(1)按照投资主体,合伙企业1957-1969,13年年化回报率29.5%,伯克希尔1965-2019,55年年化回报18.9%,股票年化回报20.3%。(2)按照投资理念,以喜诗糖果为界限,烟蒂股体系1957-1971,15年年化回报28.1%。优质企业阶段以2000年为界,再分为2段:1972-1999,28年净资产年化增长26.1%,股票回报26.5%,至此没有出现过年度亏损。2000-2019,20年年化回报10.1%,股价年涨幅9.4%,年度最高收益率明显降低,出现了2次年度亏损。最近20年的巴菲特没有学习价值。

  10、2000年以后收益率显著下降,一是钱太多了,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所以退而求其次,能源、航空、金融都投了;二是2000年以后不能再享受信息披露豁免,不能在低位买到足够的量了。

  11、(这一段是我瞎猜的)巴菲特为什么不分红?巴菲特是通过积累财富来构筑讲台的,财富越多讲台越高,可以向更多的人布道(施洛斯比较反对,别人都知道投资方法了影响自己的收益啊),这是巴菲特的兴趣所在。这个其实和公司管理者希望掌控更多资源,而不是完全从股东角度考虑把钱分掉有点儿像。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说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了,也确实投资了很多很烂的项目,手里握有大把现金,为什么不分掉呢?

  12、所有的投资收益都要分段来看的。一个是前后不同阶段年化收益率的差异,前高后低的情况非常多;另一个是前后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可能存在根本区别,像巴菲特这种进化当然是好的,也有可能前期有很大的投机和运气因素,后来做大了开始用一些高大上的理念来包装。对投资者来说,自己持有阶段的收益率才有意义。

  13、提到投资分段,说一下彼得林奇。(1)因为退休早,投资生涯只有13年,而且赶上了大牛市,参考性就下降了。(2)13年收益率29%,前4年40%,后9年23%,前面资金量小的时候收益高,后面资金量大的时候收益低。(3)调研方式对个人精力要求太高。

  14、凯利公式。凯利公式的下注策略,可以保证不损失全部本金。但是,亏损的概率仍然是很高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平均数)的概率更高。而且很多概率和赔率也都是主管评估的。

  15、神奇公式。逻辑是选择低估值的优秀企业(ROE、PE双因素选股)。格林布拉特在弄出分散投资的神奇公式以前,通过集中持股获得了很高的收益。但是,自己抗波动的能力比较差,迫于压力才转向分散的神奇公司策略。但是,采用该策略以后他们公司的产品业绩也就是围绕指数波动而已,所以目前神奇公式的威力还停留在书本里的回测上。

  16、投资的康庄大道有四条。(1)指数基金。格雷厄姆晚年转向了这个,巴菲特(对普通人的建议)也从有保留的推荐转向了全力推荐(一开始还强调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选股,后来不提了),还有博格等人全力推崇。(2)套利。格雷厄姆、巴菲特都做过,“战胜一切市场的人”索普主要做的是这个。其实倒掉的长期资本做的也是这个。长期资本倒掉以前和索普的投资收益率特征很像,稳定收益,回撤极小。长期资本倒掉一是低估了市场非理性的时间长度,二是低估了不同类别资产短期的相关性。不同资产短期相关性大于长期相关性,短期可能受相同的外部冲击影响,之后还是各自延续自己的走势。(3)烟蒂模式。这个又分为2种,一种是巴菲特用过的,买到控股,清算实现价值,另一种是施洛斯的,分散买入,持有等待价值回归。《投资要义》的刘诚是彻头彻尾的施洛斯模式。(4)伴随优秀企业一起成长。这是巴菲特后来的模式,也是现在最流行的价值投资方式。

  写完以后,又想起来两个有意思的点,增补一下:

  17、选股标准要随着市况有所变化,找不到格雷厄姆标准的绝对低估以后,施洛斯找的是相对低估。

  18、现在流行的私募基金提成方式,早在格雷厄姆时候就存在了。遭遇大萧条熊市以后,基金净值开始反弹,但要首先弥补损失以后才能提成。很多人干脆把旧基金清盘,发新基金,现在也有这样的做法。格雷厄姆则是和投资人重新谈,不必弥补亏损了,降低提成比例。

本文标题: 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7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犹”智的思维的读后感大全刻骨铭心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