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的背影》是一本由韩昇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盛唐的背影》精选点评:●有点浅,新意不多。“唐朝抗战”,“敌后战场”这样的随意比附
《盛唐的背影》是一本由韩昇著作,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书局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盛唐的背影》精选点评:
●有点浅,新意不多。“唐朝抗战”,“敌后战场”这样的随意比附不时让人出戏。开头强调安史之乱在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然而之后并没有展开分析,有点遗憾
●通俗易懂,有理有据。盛唐一直是我历史的空白点,看得大快朵颐。
●这个月读过的好书不少,但这是第一个五星。
●详详细细新的介绍了“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但是总觉得安史之乱某些不为人知细枝末节已经随着时间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安史之乱,何止八年!浓缩了中国人的奴性与恶性!值得反复咀嚼!
●语言太俗,但是是我自己偷懒看百家讲坛的也没办法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这不是偶然,唐朝是突出但不是唯一的例子
●安史之乱的历史、现实意义。
●盛世唐朝,文化璀璨绚烂,社会繁华。但玄宗朝廷过度人治、制度破坏,党羽势力斗争,宦官专权…盛世之下的问题集中爆发造就了公元755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出身突厥,通过大将张守珪,宰相李林甫助力,加上见风使舵处事狡猾与玄宗交为挚友,升官为三大节度使。宰相李林甫精通权术独揽大权,用恩宠、震慑和利诱联合安禄山,与其合力对付异己者,但被心狠手辣的宰相杨国忠打倒,进一步独裁。终于安史之乱爆发。 面对敌人,长期松懈的军队加上唯利是图的官员作梗,军队疯狂败溃。最深刻的是封常清与高仙芝的冤死,百余名将士的集体申冤。哥舒翰兵败潼关后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被处死杨国忠被砍杀,肃宗即位。 安禄山遭被严庄怂恿的儿子安庆绪刺杀,叛军内斗,其后史思明遭儿子史朝义刺杀。郭子仪李光弼曲曲折折,安史之乱终于以史朝义自尽结束。
●安史之乱,民族之殇
《盛唐的背影》读后感(一):盛唐之后安有完卵
本书真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比较详尽的安史之乱,其中让我们看到了盛唐的结束并非完全亡于李林甫,而是亡于这个社会制度中的唐玄宗。当时唐朝的强大使得他越来越内心空虚,无数外来打工者的出现带来了各种文化上的冲突和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良好制度的保证,安禄山之辈的出现就不足为奇,安史之乱的乱不只是安禄山和儿子、史思明和儿子,是整个王朝的乱,唐军乱,朝廷乱,叛军乱,平叛队伍乱,怎一个乱字了得。这本书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安史之乱如果你对于这段历史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但是看到后来就有点自己乱了。这个符合百家讲坛的讲师们出书的特点,前面很精彩剖析的很好,后面就开始大段跳跃、而且文笔也乱了、心也乱,后来这本书我没有完完全全读完,因为我也乱了。
《盛唐的背影》读后感(二):唐朝的兴盛与衰颓(618~763)
唐前期五次政变:玄武门之变(627)是最缺乏舆情支持和政治合法性的。不过经过贞观-永徽之治(627李世民上台~655武则天被李治立为后),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唐舆情,都拜倒在其脚下。705年(神龙政变),707年(太子重俊政变),710年(唐隆政变),713年(李隆基诛太平党政变)的四次政变连接了李治-武则天时代(655~705)与开天盛世(713~755),阵痛后的成长使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改革的红利凸显,帝国在李隆基君臣的经营下走向全盛。
到了755年年底,唐朝爆发了空前未有的大动乱,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公开叛乱,率20万雄兵大举南下,不到一年后攻陷长安,李隆基仓皇出逃,唐朝权威扫地。李隆基心爱的杨玉环香消玉殒,身边的高力士被放逐;儿子李亨称帝,自己被迫退位。761年,李隆基在孤独与被软禁中死去,13天后,他的儿子李亨也死去;两年后,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被唐廷平定。这场历时8年的战乱将烽火烧遍了中国北方,其间,以张巡为代表的一批将领誓死捍卫唐廷,拖住了安史叛军的脚步,使唐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安史之乱使整个华北大地从高度繁华一下子倒退数百年,花团锦簇的繁华世界转眼之间成为悠远的追忆。
国家繁荣、经济蓬勃发展、人才辈出、佳作迭传的大唐,遭遇突如其来的大动乱,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以史为鉴,才能知兴替,以安史之乱为鉴,才能知道盛世兴亡。
《盛唐的背影》读后感(三):读史最佳入门书!
推荐一本历史书《盛唐的背影》,很好的入门级历史读物,我一口气读了两遍。 什么叫入门读物?在我看来,就是易懂、有趣。易懂让你有获得感,有趣吸引你读下去。这样就有一个好的开端。学习任何科目,其实都是这个道理。大多爱好的开端也都是从由吸引开始的。你喜欢打篮球,一定不是上来就报班训练,而是篮球进框的过程、打场子一攻一守的过程等等让你着迷,你才慢慢喜欢的。之后,发现自己技术不行,就想强化自己,以期上场能大放异彩,胜过别人。慢慢,打的次数多了,爱好也就培养起来了。读书也是这样。 在此,也非常感谢一位好友,这本书是受他推荐开始读的。2020立志要读2-3本历史书,我自己选择的一本是《中国通史》。读100页左右后(全书约500页),实在读不下去了。这本书的写法和初高中的历史教科书类似,对于新手而言,枯燥乏味。机缘巧合之下,恰好朋友此时推荐了这本书,我也很喜欢。 《盛唐的背影》主要讲的是唐朝“安史之乱”这段历史,“安史”其实是“安禄山”与“史思明”的简称,全书讲了:安禄山是如何崛起的?如何被逼反叛的?唐玄宗执政盛世是如何衰落的?安禄山死后,史思明又是如何与唐朝斗争的?最终是如何结尾的? 读完这段历史,我开始对这几方面感兴趣:
一、唐太宗是如何上位的?又是如何治国的?因为书中涉及到了一些唐太宗的事:唐太宗设立的人事制度,为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唐玄宗又是如何上位的?如何治国的?三、唐朝是如何开始的?唐朝又是如何结束的?这就是好的入门书的作用,让你读懂一段历史之后,再勾起你已有的兴趣,你也就知道接下来该看些什么了。 两遍读完,我做了十几页的笔记,并不能全部写在这里。写三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 一、我对人事制度与权力这一段十分感兴趣。从前以为皇帝就能为所欲为,其实不然。越是身居高位,越需要以身作则,遵守制度,不然就会酿成灾难。“安史之乱”的根因其实就是唐玄宗的“怠政”。摘录一段全书我所认为的最精辟的分析:
唐玄宗上台当政,就是从大力整顿组织制度开始的,从根本上抓,从源头制止腐败,取得了大唐盛世的辉煌成就。但是,到他晚年,长期高高在上,加上足以夸耀的成就,使得玄宗自己过度陶醉了,开始越过制度任意用人。特别是李林甫建议大量任用目不识丁的胡族军人充任高级官职,唐朝严格的组织制度再次受到破坏。李林甫当然有他的一套理由,按制度选拔的未必是能人,所以应该打破制度限制用人。很多人没有想得那么深。制度首先是一种规则,好的制度会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任何一种规则都有代价,它往往会牺牲个别的特异人才,这是维护公平的代价,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个例而破坏整体。然而,古今中外的阴谋家无不是通过夸大个体的牺牲,编织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破坏规则。他谋求的就是乱,在混乱中整死好人,整垮正气,最大限度地抓权,实现专制。如果不是玄宗自己带头破坏选任官员的制度,怎么会有对安禄山完全不符合制度规定的破格任用呢?二、“清君侧”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概念。原来听说过但不懂,这次算弄明白了。其实“清”意为“清除、除掉”,君指“皇帝”,“侧”意为“周边的人或近臣”。总体意为“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犯上作乱总需要个理由,士兵们也是有思想的人,也知道反叛不好,但只要用合理的理由给动乱开个头,那么大家就都上了一条贼船,回不了头了。“清君侧”便是很好的理由。当时,唐玄宗身边的宰相杨国忠是一大奸臣,天下皆知。安禄山便打着“清君侧”旗号发起了动乱。
三、安禄山与史思明都是利欲熏心、暴虐成性,到最后竟然都是被自己的儿子杀害的,真不知这是巧合,还是规律的必然。另外,安史之乱其实可以很早就结束的,但皇帝听信谗言,不断地用人失误,且注重短期利益,导致“安史之乱”无限延长。其中“小人陷害贤臣”的事让人愤恨。 这本书是百家讲坛《盛唐的背影》节目的文字版,不免有些口语化。也是本书的一点瑕疵。但在我看来,也正因口语化,让这本书变得浅析易懂。且也因为是节目,全书结构清晰:一共二十六讲,每一讲是个小主题,每个主题都是个故事。
非常适合像我这种新手级别的读史“玩家”
《盛唐的背影》读后感(四):你能分清好人、坏人吗?—从“安史之乱”看“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刘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上中学,读到这句话时,我心里很困惑:“坏蛋和好人难道皇帝还分不清吗?这很难做到吗?我都能一眼看清啊!”这个疑问直到最近读完“安史之乱”才解开。
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大多时候,你只要能做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够了。至于“亲贤臣,远小人”,我们根本体会不了。一是我们没有这个机会按这个道理做,二是好人对我们的帮助还没有特别明显,坏人对我们的影响也没有特别严重。
当你是平民百姓,你的决策只涉及你个人的安危;而当你处于权力巅峰,你的任何决策都事关天下苍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生灵涂炭。
这一切在“安史之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处在权力顶峰位置,责任重大,接触到的享乐资源与权力诱惑也要比常人多得多。每个人提给他的建议,每个在他身边说话的人,都会对治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时,做到“亲贤臣、远小人”是极难的。为什么呢?
一、贤臣提出的建议基于国家百姓,多是要皇帝工作的,是“逆耳”的;小人提出的建议基于个人私利,迎合皇帝的欲望,多是要皇帝放松的,以期达到个人诉求。 人性弱点爱听好话、喜安逸、爱享乐。特别是功成名就、有所建树后,内心会膨胀、自满。
唐玄宗执政期间,前期励精图治,将唐朝推向盛世。但中后期骄傲自满,开始贪图安逸、享乐,厌倦朝政。皇帝的权力是极大的,贪玩起来,那可不得了。这时,身边的大臣开始劝谏:一类是耿直忠臣,说您这样不好,会影响社会风气的,要勤俭节约,要励精图治,要不国家可能出问题。另一类是奸佞近臣,说您整日操劳,日理万机,当今国家已经强盛,该放松就放松,不用听他们的,都是顽固老臣,繁琐事情,我帮您处理。你是皇帝,你听从哪个? 在这个情境中,并不好理解,因为资源不同,所处情境不同,人很难做到换位思考。那么换个情境。
比如,你最近正在准备考研,还有一个月要考研,你已经辛辛苦苦准备两个月了,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了,想休息几天,研友告诉你:不能这样,你的目标是某某名牌大学,离目标还很远,还要继续努力,不能懈怠,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另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告诉你:哎呀,你已经做这么好了,休息几天吧,没关系的,这几天又不影响什么,走,我们一起去唱K。当然,影响你决策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单从人性的弱点来讲,你可能更容易听从第二个朋友。
二、小人常是皇帝的亲人好友,人很难看清自己至亲好友的缺点坏处。再加上,小人总爱迎合皇帝欲望,皇帝更愿意相信他们。听从贤臣建议,却要克服个人私欲与偏见。
唐肃宗上任,清理“安史之乱”。李泌是其军师,为其出谋划策,收复山河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从小也和唐肃宗一起长大,可说是“发小”。李辅国是太监,日夜伺候在皇帝身边,忠心,不离不弃,与其感情极好。张良娣是唐肃宗的妃子,在肃宗还是太子时,对其很好,两人感情极深。这两人与肃宗朝夕相处,关系可说是亲人,但他们没什么真实才干,权利欲望却极高。两人嫉妒贤臣才能,常在肃宗身边进谗言,借此清除威胁自己地位的人。 李泌上书,劝谏皇帝:要警惕身边小人,并也说出一些他们的卑劣事迹。你是皇帝,你会如何处理?
换位思考很难做到,但你可以这样想,一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整天帮你很多忙,一个是你亲生父母,朝夕相处,与你感情极深。你朋友对你说:你身边亲近的人很危险,你一定要警惕。你能听进去吗?就算听进去,你能做出妥善处理吗?即便立下大功劳的军师李泌以辞官来劝谏唐肃宗,唐肃宗多少听懂了,但还是“无为”。于是,李泌走了,“安史之乱”一定程度也因此延长。 《大学》中言“人莫知其子之恶”,人很难看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坏处。也可以说是,人很难看到至亲的缺点坏处。确实如此。
三、小人与贤臣难以分辨。皇帝本人就没有做到“正心诚意”,自己内心有偏见,更倾向于将其偏见放大。
皇帝不论听信任何人,其实都是在放大内心已有的念头。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话糙理不糙。你内心没有作恶的念头,小人不会找到可乘之机。你内心有了这个苗头,也不完全是小人的原因,小人只是把它扩大了而已。
张九龄在唐玄宗执政期间的宰相,耿直正义,敢于劝谏,做事为国为民。唐玄宗对其尊重有加。唐玄宗执政前期,励精图治,还可以和张九龄相处得很好。到了中后期,唐玄宗安于现状,沉迷于享乐,对张九龄的“逆耳之言”渐渐不满。一次,唐玄宗要用升官来奖励一个人的功绩,其实工作做好只是这个人的本分,用不着奖励。皇帝只是一时兴起,想这样做而已。张九龄劝谏:不可,可以用珠宝奖励,但不能用官职。官职是用来服务国家和民众,若把官职当成奖品,权力就变质了。这拂了唐玄宗的本意。回头,皇帝的近臣宦官李林甫对唐玄宗谗言道:皇帝你用人还用遵循什么制度吗,天下都是你的,还听他胡扯干嘛。玄宗早已对张九龄不满,借此机会,将其罢黜。
我们不用看蜀国历史,仅从上面的逻辑来分析就能知道,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也是白写。刘后主压根没有“诚心正意”,在他看来,迎合他个人私欲的人都是“贤臣”,提出治国之策的人都是“小人”。他没有治国之志,只有享乐之欲。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为什么一眼就能分清忠奸?根本原因是:我们处在上帝视角中,故事情节全部知道,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看电视剧似的,我们知道谁是忠、谁是奸,因为两者做的事我们都知道。其二,我们很难做到换位思考,如前所言,资源不同,所处情境不同。并且,在此事中,我们没有利益相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重要原因也在此。听信A或者B,对我们丝毫没有影响。那我们在思考时,也完全不在乎后果,反正想来想去,天下也总是皇帝的,成不了我们的。
《盛唐的背影》读后感(五):需要不需要看完整本书,看完这篇就足够了解【超精华部分】
从中国历史来看,唐朝走到了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当然对于这个结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唐朝并不是中国最鼎盛的时期,后面的王朝比如说明朝、清朝都超过了唐朝,因为这两个朝代的GDP远远超过了唐朝。单从GDP衡量的话,唐朝以后的王朝都超过唐朝,我们今天更是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GDP的发展一定是后面超过前面的,我觉得这并不是具有很大的意义。所谓的盛世它必须是政治清明,它更重要的是要让全社会的老百姓活得非常的舒心,活得非常的坦然,而且这个盛世是不需要解释的,它只要走向世界,很简单地告诉人家我是唐朝人,人家立马就对你投以非常尊敬的眼光,像这样的时代才能称为盛世,那毫无疑问,在中国这个盛世的出现就是唐朝。
唐朝走向鼎盛,我们可以看出是从唐太宗奠的基,一步一步发展,到了唐玄宗,把唐朝完全了推向了一个盛世。但是我就觉得这个盛世非常可惜,在中国,这个盛世出现的时间过于短暂,从开元二十几年加上天宝动乱十四年,加起来我们才过了三十来年舒心的日子,我们才让世界敬仰中国三十来年,它怎么就动乱了?这个盛世怎么突然就停止了,它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个背影了呢?因此,把“安史之乱”应该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乱。所以我们必须去思考第一个问题,唐朝为什么会走向盛世,为什么会鼎盛?
唐朝所有的强盛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首先是立国思想。一个没有思想指导下面的王朝,它一定会走向利益之争,大家围绕着利益来转,围绕着政绩来转,这样,我们会踏入一条欲望的河,我们会走不出来的。唐太宗在立国当中他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他前面中国有了一个历史上最长的分裂,将近四百年的分裂,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因为我们没有很冷静去思考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并不是一个太大的事情,改朝换代这个进程非常得快,几年、十几年,就完成一个王朝的更替,但是为什么就在魏晋这个时期它会分裂四百年,新的王朝出不来?因为汉朝崩溃的时候,它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崩溃了。当一个意识形态崩溃,大家都不相信国家,不相信这个社会有道德、有正义、有功德,什么都不相信了,大家相信的只有利益,这个利益的底线就是拳头。因此大家都在发展军事,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所有国家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建成一个无比强大的军事国家,建到隋朝。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强大,它的军队,从它立国当初就横扫世界,但是结果怎么样,三十七年,只有三十七年,所以军事越强大,这个具体的GDP发展得越快,它灭亡得越早。所以唐太宗认为,国家不是一个暴力的机器,国家应该是一种文化精神,国家是一种凝聚力,国家不能把人心凝聚在一起,这个国家是不成立的。因此他建立了一个立国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他把它简单地归纳起来,可以说以德治国。以德治国表现在哪里?藏富于民。唐太宗大量地让税,大致上我算了,让掉了三分之二的税,让到民间去,这就是他恩泽利国、藏富于民的政策。
第二个,这种政策要得到保证就必须有人事制度的保证,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人才选拔制度。所以唐太宗建立了一个完全要根据你的政绩来提拔干部的选拔体制,无论是科举制度也好,干部的考核制度也好,还是干部的升迁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制度,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也是唐朝成功的经验。现在反过来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明显把整个人事制度给破坏了,他完全按照自己的喜怒来施政。所以一个政治到了两个关头,一个是说如果围绕利益而转,一个就是最高统治者根据自己的喜怒来用人,那么这个社会已经在走向了危机了。这一点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所以大家把它偶然当作一场闹剧,其实它并不是个闹剧。但是这两个方面还没有真正揭示到“安史之乱”最深刻的背景,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唐太宗他立国的时候,他是适合中国北方的农业社会,因此他要把整个的社会凝固化,用农业的一套来管理社会,实行全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所谓的均田制。国家按人口比例分给老百姓一块田地,你向国家交税,那么这个制度就维持着一个社会的稳定,让大家可以有一块土地安居乐业。在农民中间他又选拔出一批身强力壮的人,把他作为军人,点入服兵制的兵府里面去,这些军人是世袭的,你世世代代都要当兵,子子孙孙都要当兵,这块地国家给你,你就不用要交租税了,你只要为国家当兵。于是问题在哪里呢?这种制度在动乱的时期它非常适合。动乱的时候,人和土地是分离的,百姓流离失所,你可以通过国家权力的强制手段,把人和土地强制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国家可以把它圈过来,土地用了国家可以送给你。但是到了和平时期,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让资源集中而不是让资源分散,所以市场必定要促使资源的集中,资源一集中,两个问题就出来了:一个是土地的大量兼并集中;第二个国家手头所拥有的可以分配的土地没有了。这样唐朝就面临一个巨大的转型,整个国有体制崩溃,而新的体制在建立。在这个时候,唐朝非常需要有一个能够领导社会转型的领袖出来,你必须有眼界,你要知道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了,回不去了,经济的发展是在朝前走。那么既然回不去,我们要适应这个新的社会,国有土地崩溃以后,私有土地制度出来了,私有土地制度又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扩张。非常可惜的是,唐玄宗他没有起到这个作用,他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变化最深刻的原因以及要怎么去领导它。所以唐玄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设官,所以设了几百种、上千种的官,专门用来收税的,只要你上市场去卖菜,我就弄了一个收市场卖菜的税种,就去收卖菜的税;你弄一个手工业的,我就设一个官来收税,这种收税的官五花八门,与民争利。在这种情况下,在这个社会大转型中间,最容易出问题。所以玄宗忘记了唐朝有一个很重要的宰相,他曾经上了一道奏折给唐太宗,这个奏折我读了以后永远忘不了,这个宰相叫做马周。马周很有趣,是一个愤青,非常年轻的愤青,他怀才不遇,自己跑到京城来,其实首都是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多一个愤青根本对首都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马周命很好,他因为是愤青,给政府提批评意见,这个批评意见竟然被唐太宗读到了,唐太宗任用他,和他谈话,谈了一次话,发现这个是人才,立马说你不要当愤青了,马上到国务院上班去,第二年又让他当监察部的司长,后来又提为监察部副部长。马周副部长干了六年,这时候写了一个奏折,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奏折,这个奏折里面向唐太宗提了一个问题:他说你上台的时候,年年灾荒,国家刚刚建立,非常贫穷,非常破败,国家没有钱赈灾,发生灾荒就让老百姓到各地自谋生路,自己出去要饭。但是这三年,老百姓对国家毫无怨言,都愿意跟着您走,等到灾荒过去了,老百姓自己又都回来了,就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就发展起来了,发展到十几年以后,社会非常富裕了,大家都有钱了,有饭吃了,有积蓄了。这个时候他说,皇上你注意到了没有,现在老百姓对我们是怨声载道,每个人都有怨气,他觉得这个政府离他们远了,他觉得政府不关心老百姓了,政府成了老百姓的对立面,因此如果我们不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不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政府不和老百姓走到一起就要出动乱。马周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唐朝至少还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我们不要以为说我们的发展,经济是一个主旋律,其实经济不会是一个主旋律,老百姓他口袋的钱多了,他并不见得对这个社会就满意了,因为老百姓更需要的是你政府给他创造一个环境。我们的政府不是去办公司,政府不是去盈利,再去发钱给老百姓,而是我们要做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最重要的是法制和公平,你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而且要透明的,这样有了这么样的一个法制的环境,才能促进让该做公司的人去做公司,该发展经济的人去发展经济。而这种公正、公平是必须由国家来做的。我在书里面我也讲到,以德治国是所有统治者都提的,但是如果你不能把它变成一种政策,变成一种可实行的政策,那你就是落空,就是一个虚的东西。你怎么把它做实?那么德在社会上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唐太宗认为要从诚信做起。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诚信,什么都做不成。中国古人早就说了,你作为领导人,你作为单个人,你比任何人都聪明。但是因为你聪明,你就用聪明去治国,你要知道你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民众,他加起来比你聪明,你要让民众不要想把头脑都用在钻政策的空子上面,你就要去做诚信,诚信除了国家谁都做不了。因为我个人我可以讲诚信,我可以做好人,我老是到处去鼓吹诚信,人家就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听你的话,我诚信了,可是我周围的人都不诚信了,最后倒霉的就是我。那就说明诚信必须让国家来做,国家能做吗?国家必须做。像唐太宗他一开始就做了这个事,贞观元年即位当初,就有人向他提出一个问题,说现在是动乱以后,治乱是用重典,这个说法被唐太宗当场就给否掉了。魏征出来坚决反对,治乱用重典是最无能的人说的,因为什么叫做重典?就是超越法律,乱干一气,用一种高压的威慑,高压的威慑是不可持久的,是不能治乱用重典,而是要日常坚持不懈。唐朝提出的整个治国政策是:“法规疏而要禁”,法律不要那么严密,要疏,但是坏事能禁得住。处罚,“法规清而必行”,处罚不要重,不要动不动就杀头,这样做是不对的,法要轻,但是必行,你犯法一定会落到你的头上。所以我就觉得,其实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并不是很多,老百姓要求有一个合理的发展的空间,有一个能施展他才能的地方,这个空间、这个地方是你应该给他的,你怎么给他,政府做的就是还给。你看唐朝它官吏的考核,具体部门的层级做得再好,你都拿不到几个,它最重要是四条全部是对官员的道德的要求,你必须这四条道德的要求至少能拿到一条,你才能能达到及格。所以唐朝不鼓励具体部门以业绩提干,而且用这个四条道德标准来约束你,而且你就算考了一个优等,也不提干,加工资给你,他的官员都要求在同一个级别不同岗位上转,转好几个岗位。你去看唐代官员的转有几个特点,你看不到像爬楼梯一样一节一节爬上去的,都是在一个级别里面转几个岗位再上去,他要你有这个视野,你有这个工作经验,有这个人脉,才能上去,你才领导得了,同时它也防止上得过快,官员浮躁是带动全社会浮躁的根本原因,所以要让官员沉得住气,社会才不会浮躁,社会不会浮躁诚信才能做得起来。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唐太宗注意到了,但是玄宗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玄宗时期,张九龄他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结果被罢免了。用了李林甫,用了杨国忠,一代不如一代,结果就因为这样的转型中间国家不能适应这个转型,不能领导这个转型。另一个方面,在制度上,在人事上,在整个立国的理念上都出了偏差,这个偏差各种矛盾集合在一起才爆发了“安史之乱”。
所以这个“安史之乱”我们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背景来看,如果这么一看,它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这个“安史之乱”维持了八年不是一般的事情,我们看到什么?不要看中国的记载,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很多记载都是唐朝当时官方写的。我们还看到在国外,当时和唐朝有交往的朝鲜、日本他们都有使节在唐朝,他们给自己本国写的报告,这个是相当客观的,没有什么立场的问题,他只向他本国告诉他说,现在唐朝发生什么事。他的报告里面就讲唐朝很腐败,河北人拥护史思明。所以说这个“安史之乱”其实在河北地区是拥有一定民众基础的,这就是民众对国家不能领导这个社会的转型,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他们有意见,他们有不满,这就是“安史之乱”的一个社会基础。但是这个基础被“安史之乱”给破坏掉了,因为安禄山也好,史思明也好,这两个人是没有政治抱负的,这两个人借着民众的不满,来进行推翻政府的活动。中国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起来以后,因为没有政治抱负,对整个社会进行烧杀抢掠,这一抢把民心都给抢没了。因此唐朝的老百姓就需要做一个相当痛苦的选择,就是说你要选安禄山这个叛乱的军队,还是恢复秩序跟中央,如果不恢复秩序,那么这个社会的战乱就没个尽头,于是天平又转向了唐朝,是在这个情况下,唐朝才能把“安史之乱”给平定下去。所以这个平定从这些方面,它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它不仅是唐朝的一个巨大的转折,而且它给唐朝后来带来了很多的深刻影响和启发。
比如说,在这之前,唐朝有着国有制度的基础,朝廷发号施令,一个命令直接贯彻到下面。“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已经做不到了,地方都强大了,所谓的藩镇割据,一个一个的地方势力都很大,这个时候中国开始明白了原来中央和地方是要妥协的,这并不是说地方就要反中央,它还是中央下面的地方,还是地方有地方的利益,地方和中央是要有一个利益的妥协,利益的分配,所以唐朝必须建立起这么一套机制,这一套机制建立其实也就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的体制在建,通过这种斗争和妥协去建。
另一个问题呢,从“安史之乱”以后对中国来说是走向了萎缩。唐朝为什么能够走向盛世?我们一般的教科书提了两个最基本的成就:一个是用人,一个是纳谏。而我认为,这两条的总结等于没有总结,任何一个精明的强盛的王朝肯定都是用人和纳谏,你如果能套用到各个王朝去那就等于没有了。治百病的药那就是空气和水,它什么都能用。那么唐朝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我觉得一个是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开放;第二个是多民族造成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你就必须承认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安史之乱”改变了这个局面。唐朝后面在总结“安史之乱”的时候,它没有很好地客观地总结自己的原因,它认为这是因为胡人作乱,非我族人其心必异,因此“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就开始走向了排外,走向排外,一路走下去走到宋朝,宋朝这个排外性比唐朝强烈多了,宋朝不相信这些外国胡族文化。因此宋人写文章,他一讲到唐朝,说唐人满身胡臭,狐臭用的是我们生理上的狐臭,满身狐臭,但是它用的字是胡人的胡,满身胡臭,唐人根本不是汉人,都是胡人。在宋人的眼里呢,唐人就是胡人,就说明宋朝在走向一个比较纯粹的汉族,也就是它走向一种排外。可是一旦走向排外,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它那种张力、那种蓬勃向上的张力就在萎缩,这个萎缩就成了中国历史后半段的一个主旋律,后来越来越萎缩。你看中国人以唐朝为界发生一个大的变化,到唐朝为止中国人是非常阳刚的,非常张扬的、非常有张力的。到了它排外以后,眼睛都向内看,慢慢走向内耗、内斗,一直走到我们教科书说的,到了明朝所谓专制主义的加强。所以后面这个历史如果很不恰当地去比喻它,我觉得它基本上是从一种唐朝阳刚走向宋朝阴柔,再走向明朝的阴毒,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所以这一个对外的排斥,这种开放和多元精神的萎缩,对中国的影响非常的致命。
我试图去看“安史之乱”,我觉得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是唐朝的转折点,就是盛唐的背影,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的位置上来看。我们刚才在讲整个中国的历史到这个“安史之乱”以后它也发生一个大转折,从这里我们来认识“安史之乱”,从“安史之乱”我们来认识唐朝社会这些深刻变化的根源,我们会获得很多的启示,读史能够明智,就明在这里。
根据韩昇老师《盛唐的背影》新书发布会演讲内容整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