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1 10:54: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是一本由许进雄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2,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一):汉字,既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很早就有所谓“四大文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1000字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是一本由许进雄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2,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一):汉字,既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很早就有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说,也即诞生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位于南亚)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位于东亚)。而作为原生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也只有“中国”的前面没有“古”这个前缀。知道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吗?那是因为,中华文明从未断流,传统一直在延续,故事一直在续写。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有文字的。古巴比伦有楔形文字,公元前3400年两河流域还没有国家形态的时候楔形文字的雏形就产生了;古埃及的文字则经历了象形文字、祭祀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四个阶段的演变;古印度的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而中国,甲骨文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系统的文字,但也有人认为,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了,在甲骨文之前应该还经历了一个起源与发展的阶段——甲骨文至今也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的“后来”大不一样,除中国的文字外,其他文字随着国家的消亡相继成为了“死”文字,只有中国的文字是“活”的,一直延用到现在,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着。

  文字是怎么来的呢?对于汉字来说,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了几句话很值得玩味:“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抄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能愈多而德愈薄矣。故周鼎著倕,使衔其指,以明大巧之不可为也。”说得虽然神乎其神,其实不需要过于在意,而只需要知道其意在于劝诫过分的智巧不可取的道理就足够了。

  作为汉语的记录符号,汉字的发展到底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过程,迄今为止的研究已经非常明了。研究汉字,就不能不说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不过许慎写《说文解字》的时候,恐怕还不知道甲骨文的存在,充其量只有“金文”,稍后是西周时的大篆,再到春秋战国时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各国文字,直到秦朝一统天下之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官方文字统一为小篆;随后,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汉字一步步由笔画连续婉转的形态发展为横平竖直,直到今天这个纯粹的方块字的模样,从便于刻画到今天更便于书写,既是一种内容的记录,更是一种历史的记忆、文化的凝固。等到清末发展甲骨文,随着研究的深入,汉字的发展变迁似乎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了——但正如一开始所言,甲骨文过于成熟和系统了,这不符合文字的发展规律,就像婴儿不可能一开始就眼耳口鼻手样样俱全、而必须始自开始阶段的受精卵一样。所以,虽然至今没有还没有找到甲骨文之前的中国文字究竟长什么样,但这个认识还是有的——譬如半坡遗址陶器上刻划的符号,譬如良渚遗址那些刻字方式和笔顺已经比较规范且初具系统的文字符号……

  既然有如此漫长的发展史,追古溯源,甲骨文、金文或者说籀文,或者刻在龟甲兽骨上,或者刻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其实只是文字载体的不同,或者因为刻划的难易才有所区别,本质上或许并没有今天想象中存在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吧。

  而要想获知随着文明、文化的发展变迁,汉字到底经历和演绎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更好的办法,就是从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就像甲骨文权威学者许进雄教授一样。许进雄教授即认为,文物的“名称、功能、材质、年代、制造、装饰等信息”不止承载着历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其“背后所隐含的生活与社会意义”可能更为重要。换言之,一部汉字的发展变迁史,其实就是汉字之初,它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产生的;汉字的的本义与衍生义之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许慎讲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其实就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汉字的实用功能。每一个汉字最初的由来都是因为有用而产生的。

  由此,许进雄教授关于汉字的故事,就通过他对一种种文物、一件件文物的介绍“油然”而生,很贴切,且不突兀,而且看起来也的确就是这样——比如,甲骨文的“尽”字,作一只手拿着一把有毛的刷子在清洗一件器皿之状,象征着用刷子就可以完全清洗干净之意;而甲骨文的“宣”字,其实是表示屋子里有回旋图案的装饰状。当然,今天的汉字里,“尽”和“宣”字已不复存在甲骨文里“尽”和“宣”字的最初意义,确实不禁让人大开眼界。

  许进雄教授对汉字与文物之间的研究,体现于他的一套四册的《汉字与文物故事》之中。其中,《紫禁城外一抹清脆》关注的是瓷器;《战国重金属之歌》关注的是青铜器,《回到石器时代》关注的是石器,而《返来长安过一天》关注的是陶俑等。文物对汉字的记载显然是更为准确、第一手的;解读却是今人的事情,未必准确,却无疑正在一步步接近真相。而这所有的“谜底”,汇聚而成的,谁说,不正是这部浩浩荡荡的中华文明史呢!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二):擦亮汉字的文化内涵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 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全球使用时间最长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字。汉字是古人象形表意造字唯一传承至今并硕果仅存的文字,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

  文物,则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如建筑、碑刻、壁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承载的信息极具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当古老的汉字遇见历史的文物,又会擦拭出怎样的火花呢?就让我们翻开这套《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与许进雄老师一起,回到中国古代,发掘不为人知的古文化,揭开隐藏其中的文字奥秘,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以及著作的创作过程。

  许进雄老师,194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高三那年准备大学联考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激发了他对中国文字浓厚的兴趣,从此踏上了研究中国文字奥妙之路。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就学时,他师从多位老师,开始研读甲骨学。

  中文研究所毕业后,他受聘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进修博物馆学,整理馆藏的甲骨。在博物馆研究阶段,得到重要发现——“以甲骨上的钻凿形态作为断代的新标准”,此一发现影响文字学界甚巨。被安阳博物馆甲骨展览厅评为“对甲骨学最有贡献的二十五名学者”之一。

  1996年老师接受台湾大学中文系聘约,教授中国文字学、古代社会与文物等课程。他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激发了同学们极大兴趣的同时,也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于是,他将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完善,虽然经历了波折,可最终还是得与广大读者见面,这就是这套《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的由来。

  其次,为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精彩内容。

  这套丛书共分为四册,分别为《回到石器时代》《战国重金属之歌》《返来长安过一天》《紫禁城外一抹清脆》。时间跨度从二三百万前的石器时代,历经春秋战国,秦皇汉武,直到唐宋元明清,文物包含石器、青铜器、陶俑、明器、瓷器等等。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片,一个个清晰易懂的故事,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补缀“洪荒莫传”的历史,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城市风景,演绎“车辚辚,马萧萧”的壮烈场面,解读“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无穷奥妙,体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

  01 回到石器时代

  二三百万年前,当人类晓得利用敲打石块的方式来制作工具时,就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之后,当人们学会“使用石头摩擦石头”制作更方便有效的工具时,就来到了新石器时代。老师经过严谨的研究和考证,为我们重新揭开古文化的面貌,推敲现代汉字原始的起源,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例如,石头是远古时代重要的生活器具,而在尚未发明青铜器以前,使用最频繁的工具就是石头制成的斤与斧。切割面呈现为横向的,称作“斤”;切割面呈现为直向的,称作“斧”。“斧”字原先的字形是“父”字,甲骨文字形作一只手拿着石斧的样子 ,斧头已简化成一条直线。

  父字后来被用来称呼“父亲”,为了区别“石斧”的本义,就在石斧的字形(父)加上“斤”,成为“斧”字。石斧的形象被用来称呼父亲,有人认为这是含有特殊意义,用来表示男性对于女性,或父亲对儿女的权威。而经老师的考证,它可能只是表示源自新石器时代的两性职业分工。

  因为石斧是那个时代作为砍树、锄地的主要工具,甚至到了青铜时代早期,它仍然是男子工作时使用的主要工具。即便在母系氏族的社会,由于婚姻的不对等,母亲的多位伴侣或兄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成员,孩子才称呼他们为父亲,并不含有特别的亲近或敬畏的感情,更谈不上权威。而到了商代也还没有父亲与叔、伯、舅等分别的称呼,一律都称之为父。直至周代,更周全的人伦称呼才逐渐确立起来。

  02 战国重金属之歌

  冶金术的发明使人们走出漫长的石器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商周时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进入全新境界,“青铜器”成为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当时许多的文字,也围绕着青铜生活而出现。每一件商周文物都有它隐藏的趣味,每一个汉文字都有它演变的智慧。

  例如,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是利用光线反射的原理来让人们能见到自己的影像。静止的水面也是可用的反射体,远古的人们在河边汲水捕鱼时,相信就发现了这种现象而懂得加以利用。等到陶器发明后,就有人以水盆盛水,就近照容,不必再出门了。所以镜子起先叫做“鉴”,其字的原形是“监”。甲骨文的“监”字,就看作一个人弯腰向盆里观看自己影像的样子。

  而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是一个成熟和大发展的时期,按现在的考古证据显示,中国于公元前2000年的齐家文化就已有铜镜,表面平滑,背部有图案装饰,且有纽可穿绳持拿,与后世的形状相同。铜在铸冶的初期因为材料昂贵且需求不大,所以数量非常少;战国时代开始因为铁兵器的问世,才有多余的铜可以铸镜,所以存世非常多。大的要放在架子上使用,超小型的不到3厘米,方便女士们随身携带,方便她们随时拿出来顾盼整妆。

  03 返来长安过一天

  汉唐时代则是历史上最多元、最开放,也最充满逸趣的时代。当时传入许多新的思维,激发了人们的想象,萌生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文化、艺术与工艺,从而让汉唐时代的文物与文字,都焕发出与商周时期大为不同的光彩。新的字应运而生,旧的字也产生变化。

  例如,众所周知的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殉人制度的衰落,陶俑替代了殉人陪葬。陶制明器的盛期在汉代至唐代。汉代大概因为是太平之世,属于军卒仪仗的明器不多。而到了唐代,明器之制更为严格,不但种类,连陪葬的数量也有规定。制作也非常讲究,一改汉代以来的素胎或单彩釉陶,常在一件器物上施用黄、绿、褐、蓝等斑斓多彩的不同色釉,即为唐三彩。宋以后不再流行,明代虽然恢复盛况,但形制刻板,远不如唐代的姿态万千。

  其中最为世界所熟知的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成千上万比真人还高,姿态各异,服装和表情都不同,非常写实的陶塑像出土,井井有条地排列在坑道中,组成了一支雄武的军队,令人叹为观止。并且这些写实的塑像还可以让我们对秦代的衣冠形制有了更加确实的依据,可以印证文献的记载。

  04 紫禁城外一抹清脆

  宋元明清时代,景泰蓝、青花瓷、景德镇等着中国瓷器享誉国际。大气恢弘的帝国文化,催生出奇颖巧艺;深厚的人文素养,透过文字一一展现。老师带着我们穿梭在宋元明清的富丽宫廷,体验窑场间百花齐放的妙思灵想,分享生活与艺术的自然结合,品味文物与汉字的精巧美丽。

  例如,众所周知的江西景德镇,从五代时期起就开始烧造陶瓷器,并且因为烧制瓷器著名,于北宋景德年间改以年号命名这个地方。商业的契机使得景德镇的工匠不断研发烧造的技术和新品种。虽然出现了很多的仿制品,可是因为特殊的瓷土质地,让各地的陶工纷至沓来,业务之盛,整个市镇连黑夜也火光熊熊如同白昼。尤其是元代兴起的青花,颜色鲜艳,装饰在白色瓷上的对比效果更好。就这样,因为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成熟的技术和广大的市场,即使外地的窑场都逐渐没落,但景德镇的制瓷业仍然一枝独秀,一直到民国时期,更是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

  而其中作为景德镇瓷器主要产品的影青瓷更是声名远播。因为这类瓷器的胎体洁白细密,釉彩的颜色只有一点点泛青,在釉层较薄的地方只见白色,在较厚的地方才见一些青绿的色彩,所以有这样的名称,被誉为中国陶瓷的艺术珍品。

  最后,交流一些自己的思考

  看完之后,很难想象,古代的工匠是如何锻炼出那一把把埋藏两千多年依然锋芒如新的宝剑,烧制出那一件件举世无双的绝美瓷器。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周代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国好故事的讲述者,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折射出中国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我们选择与古老历史对话,正是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一种历史敬畏。

  从过去的“曲高和寡”甚至“乏人问津”,到如今的“风靡大众”,越来越多的文博展览正在成为各个城市最亮丽的文化风景。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之瑰宝所唤醒出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正展现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许进雄老师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文化告诉后人”。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的洗礼,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珍存走近普通人之中,才能让中国的汉字、中国的文化走向未来、 走向世界。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相信,离我们不会遥远。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三):重器妙音,字在曼舞,当汉字遇到文物,竟变成一场奇妙的文化盛宴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01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罗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哲学家之一。1921年,罗素曾应邀来华讲学,在此期间,他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解读,并提出很多新颖且极富启发性的观点。

  罗素认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与以符号构成的汉字有着极大的关系。换句话说,汉字本身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决定了中国文化当中的某些重要特征。

  在罗素看来,由于中国文字是由表意符号构成,和由字母构成的西方文字相比,“会带来许多不方便之处”。例如,学写汉字时,必须先学会各式各样的偏旁部首,不像英文只要学会26个字母就行。

  但同时罗素也指出:汉字作为全世界非常少见的表意文字,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英语、法语等字母文字,都是一字代表一音,而汉字却是一字代表一义。因此,虽然中国各地的方言有很大区别,但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读懂汉字,不会产生沟通障碍。而且,借助汉字的表意功能,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可以读懂古老的经典,并从中获取宝贵的历史经验。

  罗素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延绵不绝,足以让后人追根溯源,“就是由于使用了汉字”。他还援引了中国学者李济的一段话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汉字虽然没有字母文字的种种便利之处,但是它所体现的简朴和终极真理却牢不可破,不受狂风暴雨和艰难时日的侵袭,保护了中国文化达四千年之久。它坚固、方正而优美,恰如它所代表的精神!”

  从上古时代的甲骨文开始,古老的汉字历经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一路来到今天,时光的演进与历史的积淀,让汉字成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无论是思想、文学,还是历史、艺术,都仰赖于汉字才能传承有序。正如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那样:“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那么,在我们熟视无睹的汉字背后,究竟藏着哪些有趣的历史秘密呢?

  许进雄先生是国际知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他提出的“以甲骨上的钻凿形态作为断代的新标准”这个发现,曾在文字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先生年轻时,偶然读到清人王念孙所写的《广雅疏证》,其中提到:“古、昔、先、创、方、作、造、朔、萌、芽、本、根、蘖、鼃、昌、孟、鼻、业等这些字,都有‘开始’的意思。”

  这个有趣的发现,让许进雄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考入台湾大学甲骨文专业,从此踏上了研究中国文字奥妙的旅程。

  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后,许进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精炼出来,并打磨成《汉字与文物的故事》这套书。在书中,许进雄别出心裁地将文字与文物结合起来,按照历史年代及类型,将各种文物进行分类汇总,并向我们讲述了文物背后的汉字故事:

  《回到石器时代》讲述的是包括石器、玉器及日常用具在内的史前文物,《战国重金属之歌》讲述了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返来长安过一天》侧重于讲述汉唐时期的陶器、漆器、瓷器、雕像等,至于《紫禁城外一抹清脆》,则讲述了宋元明清时期最为典型的文物,例如瓷器、景泰蓝以及其他奇珍异宝。

02

  假如你想知道汉字的笔划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就需要回到石器时代的生活现场,从石器时代先人的生活器具中,推敲现代汉字原始的起源,解开古器物的来历与现代汉字的身世之谜。

  就拿“父”字来说吧。在青铜器尚未被发明出来之前,先民们使用最频繁的工具,是以石头制作的斤与斧,其中,切割面呈现为横向的,称作“斤”,而切割面呈现为直向的,则称作“斧”。

  “斧”字最初的字形是“父”字,在甲骨文中,这个字的形状是一只手拿着石斧的样子,而金文的字形就更加传神了,斧头被画成上面尖锐、下方圆弧的形状,对侧面的厚度加以描画,因为只有剖面达到这种厚度,才能发挥斧头的效能。

  “父”字后来经过演化,用来指代和称呼“父亲”,因此,为了区别“石斧”的本义,就在“斧”的字形“父”下面加上“斤”,就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用的“斧”字。

  为什么用石斧的形象来称呼父亲呢,有人认为,这是表示男性对女性、父亲对儿女的权威。不过,在许进雄看来,它可能只是表示源自新石器时代的两性职业分工。因为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养育孩子的责任主要由母亲担负,男子的地位并不像后来那么尊贵,更谈不上权威了。在商代,父亲与叔、伯、舅一律都被称为“父”,到了周代以后,才逐渐确立起更周全的人伦称呼。

  还有“磬”这个字,磬是一种用扁平状石板制成的敲打乐器。在甲骨文中,它的字形就是手拿木槌,敲击悬挂着的石磬的形象。在江淹的《别赋》中有这样一句:“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这里的“石”字就是指“石磬”。

  在上古时期,当敌人入侵部落时,首领就会敲击石磬,发出示警,因此,甲骨文里“攻”字的形状,就是一个人手持乐槌,敲打一件悬吊着的长方形石磬。

  由于拥有石磬的人,大都是王公贵族,所以,磬也被看作是位高权重者的象征。在《礼记·乐记》中就有“君子听磬声,则思封疆之臣”的说法。你看,古人听到石磬的声音,就会联想到镇守边境的官吏,足可见磬的地位之尊崇。

  由于“磬”字的读音与“庆”相同,因此早在商代,先民们就特意把石磬雕刻成鱼的形状,用来表示“余庆”的好兆头。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一件商代鱼形石磬上,还装饰着雕工精致且图案悦目的“阳起虎纹”。在钻凿工具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这种复杂的纹路,就代表着雕琢玉材的最高工艺。

03

  到了商周时代,中国的工艺技术进入全新境界,冶金术的发明使人们走出漫长的石器时代,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青铜器成为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而当时的文字也围绕着青铜生活而造形。

  可以说,每一件商周文物都有它隐藏的趣味,每一个汉文字都有它演变的智慧。

  在河南洛阳附近的一处古墓,曾经出土过一个造型精致的酒壶,五道环绕又密集的相互纠缠的龙纹,盘旋在这个制造于东周时期的青铜酒壶上,龙纹之间以凹下的环带相隔。在壶颈上,刻有50个字的铭文,上曰:

  “唯十年四月吉日,命瓜君嗣子乍铸尊壶,柬柬兽兽,康乐我家。迟迟康叔,承受屯德,祈无疆至于万亿年,子之子,孙之孙,其永用之。”

  这段铭文中的“命瓜”应当读作“令狐”,整段铭文的意思是希望令狐家族能够康乐,长官康叔能受厚德,家族的传承能时代绵延下去。因此,这个青铜酒壶被称为“令狐君嗣子铜壶”。

  我们知道,中国的酒是用谷物酿造的,因此酒体中含有大量酒渣。在祭祀中使用的酒,必须是把渣滓滤掉之后,得到的品质更好的清酒。只有如此,才能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虔敬之情。

  在《左传》中,齐相管仲细数楚国所犯的大罪,其中就有“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之罪。这句话是说,楚王向周王室进贡的酒,是未经过滤的粗酒。此举是对周天子的大不敬,因此齐国以此为由,发兵讨伐楚国。

  古人过滤酒的方法,是把香茅放在酒壶上面,然后往上倒酒,酒就从香茅的缝隙间滴入壶中。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滤去酒中的渣滓,还能让酒体沾染香草的芬芳。因此,在甲骨文中,“茜”字的字形就是两手拿着一束茅草放在酒壶旁边,表示用香茅滤酒之意。

  周朝末年,王室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约束力,于是便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随后,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多元、最开放,也最充满逸趣的汉唐时代。

  随着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萌生出许多不同于前代的文化、艺术与工艺,因此,汉唐时代的文物与文字,焕发出与商周时期大为不同的光彩。新的字应运而生,旧的字也产生变化,无论是鬼斧神工的艺术巧思,还是与时俱进的汉字趣味,都让人啧啧惊艳。

  到了宋元明清时代,景泰蓝、青花瓷、景德镇等瓷器享誉国际。大气恢弘的帝国文化,催生出神奇的技艺,其中蕴藏的人文素养,也透过文字一一展现。

  汉字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是连接文物与文化的最佳纽带。通过古老的汉字,我们才得以窥见遥远而神秘的华夏文明,倾听文物与历史背后的故事。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而文物与汉字就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信仰!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四):汉字究竟有多美?看看这些文物就知道了

  在人类文明史上,汉字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早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埃及、希腊、中国分别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如今却只有汉字一直流传了下来,发展成为简洁的文字。

  而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还有汉字的美感,鲁迅曾说,中国文字有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在于书法,不同的书写风格让汉字有了不同的味道,或苍劲洒脱,或柔弱无骨。音美在于聆听,同一个汉字对应着不同的方言,带着浓浓的地方情味。意美在于感心,光有感官的刺激还不够,深入心底的文字才真正具有力量。

  有一个高中生叫许进雄,也为这份汉字之美折服,决定报考中文系,探寻汉字的深意。而当他细细品读汉字的味道时,他发现汉字背后的创意来自最早的、可被称作“文字”的符号——甲骨文。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甲骨文,发现了文字的创意同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字的形是简笔画的物体,汉字的意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承。

  我们总以为汉字就是汉字,文物就是文物,没曾想汉字与文物有着最美的故事,而这一切都被这位曾经的高中生,也是如今的国际甲骨文学者许进雄写进了《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中。

  全套书一共有4册,时间横跨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沿着品鉴历史文物的轨迹,探寻汉字最美的力量。

汉字字形是无限想象力和生活智慧的结晶

  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非常多,有神话也有传说,不过大同小异,都和图画脱不了关系。

《说文解字·序》里面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宇。

  仓颉初造文字,是照着事物画出其形体,所以叫做“文”(文的本义是纹理、花纹);随后又造出会意字、形声字,增加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字”的本义是生孩子的意思)。换句话说“文”是最初的象形字,“字”就像这些象形字所生的孩子。所以每一个汉字都同我们的日常生活脱不开关系。

  比如石器时代,人们学会如何制作石器,种植作物,农业和畜牧业得以发展,更是诞生了陶器这般的高级器物。从当时的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反映石器时代文明的甲骨文字形,十分契合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凝结了他们的生存智慧。

“石”字

  石头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具,甲骨文形状也非常简单,就是有着锐利边缘的岩石一角,重在表示当时人们使用的石器很锐利,能够铲土,耕地,砍树枝,还能当作攻击武器,防御猛兽袭击。

  而石头做的工具用于收割农作物,就派生出不一样的甲骨文,当时的米也要去壳,最早用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一次只能磨很少的谷粒,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将谷粒放在臼中,两只手拿着杵,加快脱壳的进度。

“舂”字

  而甲骨文“舂”的字形恰恰就是这一高效率磨米过程的形象描述。

  有了农作物,有了火,人们又想着该有个容器烧饭,陶器应运而生。

“陶”字

  而“陶”字的甲骨文也是别有风趣,一个蹲坐着的人儿,手里拿着制陶工具,在一块黏土上塑型。

“具”字

  而用来煮饭的陶鼎,和表示“准备”之意的“具”竟然是一家,甲骨文“具”就是双手自鼎提起或从下捧着举一个鼎的样子。

  最早人们的烹饪方式类似于现代烧烤,烤肉倒是美味,烤起蔬菜则会成为一团黑漆漆的黑暗料理。于是人们想了个法子,把滚烫的石头放进盛有蔬菜和水的容器中,靠着石头的温度慢慢地把菜汤烫熟。

“庶”字

  而这种用石头煮食的方法也表现在甲骨文的“庶”字中,表示当时平民大众用的煮食方法。

  甲骨文多是象形字,画面感非常强,通过字形可以大致揣摩出汉字的意思,而石器时代这些同器物相关的甲骨文,恰恰显示出古人极佳的生存智慧。

文字中的信仰和历史温度

  甲骨文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最早出土的甲骨文位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国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礼制也更为鲜明。人们在生活器物上实现了基本的需求,这一时期也在陶器的基础上诞生了青铜器,不过最令人感到兴奋的还是当时的占卜和礼仪文化。

  这一时期的甲骨文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记事类刻辞和占卜类刻辞,前者记录历史事件,后者记录占卜事件。

  记事类刻辞往往与社会习俗、规章制度、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古代帝王战争胜利也有所谓的“纪念品”,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具底部就有武王征商的刻辞。

  正面有两扇门,右扇门上有个右脚受过刖刑的守门人, 刖(yuè )刑就是用一只手拿着锯子,锯掉一个人脚胫的样子。

“刖”字

  而占卜类刻辞同殷商时期的占卜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时的人们相信骨头中有神灵,能够预知未来。为了驱灾辟邪,他们大事小事都要占卜。

  那么占卜的流程如何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烧灼特别处理过的骨头,骨头上会显现出特殊的纹路(兆纹),根据兆纹的走向判断吉凶即可。我们今天所见的甲骨文上的卜辞,上面详细记载了占卜的流程,包括叙辞(前辞或序辞)、命辞、占辞、验辞。命辞又称贞辞,占辞又称果辞。 叙辞记录占卜的日期和占卜人的名字; 命辞记录占卜的事项; 占辞是由卜兆做出的吉凶判断或推测,包括商王的观点; 验辞是记录日后和占卜结果相应验的事实,属于补刻。

“祝”字

  甲骨文中的“祝”字,就是人对着神主开口祈祷的样子。 这份祝祷的心意,在占卜兴起之时就已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千年依旧熠熠生辉。

文字装点的生活,将文化推向巅峰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自于生活,甲骨文的“鱼”字就是最真实的鱼的模样,“木”字是树枝的形状。一开始汉字的出现是因为真实存在的事物,并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派生出新的字义。

“免”字

  “免”字原本是一个戴有弯角装饰的头盔形状,是武士作战时用来保护头部的,所以“免”引申出避免、免却等意思。后来武士走上朝堂,走向权力中心,戴上了冠冕,“免”又派生出“冕”这个字。

  而自汉字诞生以来,汉字的影响也慢慢渗透到器物之中,与我们的生活相辅相成。这一过程中,器具的制作除了考虑实用性,还参考了汉字的字义,拥有了特别的内涵。

  其中,利用谐音字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流行起来。

  “鱼”的谐音“余”,自商代以来用于表示有余的愿望,因而铜洗的底部就铸有鱼的纹饰,象征富贵有余。

  古人用的陶枕,常见男孩手持莲叶的图案,“莲”同“连”,含有“连子”的意思,即世代有男性子孙。或是男孩旁边有只鸭子,鸭子谐音“甲”,即“子连甲”,希望子孙接连登上进士的榜甲。

  汉字诞生之前,我们通过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而文字诞生后,以文字形态保存历史信息,在大量器物上出现了刻文。可在之后,文字的作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文字通过谐音寄托了美好寓意,而用优美文字描述的器物,刺激着我们的大脑,平添了几分器物之美。

北宋王辟之形容犀牛角杯:或如日星,或如云月,或如葩花,或如山水,或成飞走,或成龙鱼,或成神仙,或成宫殿,至有衣冠、眉目、杖履、毛羽、鳞角完具,若绘画然。

  若没有这段文字,看到这只莲花形犀角杯,我们或许感受不到那份惊艳,可这段文字让我们感觉到杯子实在是太美了。

  如果说甲骨文诞生之际是靠着实物才能得到字形,那么到了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汉字的读音和字义又反过来影响了器物的创作。

追根溯源,识汉字更要懂汉字

  我们在呱呱坠地之时并不认得汉字,但是懂得模仿大人的声音。而认字似乎也不用教,看电视、读绘本、认商标等等,耳濡目染就能识得部分汉字。可这时的汉字在我们的脑海中仅仅是一个形状,还远远没到达理解的层面。

  真正地理解汉字,除了记住汉字的字形,还要理解汉字的字意。这听起来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循着汉字的源头,字形和字义的记忆都会变得非常简单。

  比如汉字“盥”字,甲骨文时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手,一个是盆,可是手放在盆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不出来,继续看演变成的金文,分成三部分,两只手,水和一个盆,可不就是洗手的意思吗?

  没错,这个字就是洗手的意思,而知晓了汉字的由来,“盥”的现代写法也非常好记,底下是盛水的器皿,上方可不就是“手”字截成两半,中间流着水的样子?

  还有,古代中国有所谓的石磬,那么“磬”字该如何记忆呢?

  石磬是由不同大小的石头组成的,下面是石,而上部分则是一只手“又”拿一个木槌“几”在敲击石磬,发出声音的场景。

  像这样,很多难写的字其实追根溯源,了解了背后的意义,我们就很容易识记。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全套四册书中,故事到清朝为止,但汉字的故事还在继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字义也在发生变化,只是到那时,还会有什么样的精彩等着我们呢?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五):藏在汉字与文物里的中国史

  殷墟是中国古代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甲骨文的出土,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向前推进至商朝,并随之产生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甲骨展厅,曾评选出全世界对甲骨学贡献最突出的25名学者。其中一人,是台湾学者许进雄。

殷墟甲骨文碑林

  许进雄先生一生致力于甲骨学、文字学、文物学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1960年,许进雄怀揣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考入台湾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他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对甲骨文进行学习研究。硕士毕业时,他得到了前往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任职的机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十分有名,可以说是除中国外,中国文物藏品最丰富的十大收藏地之一,更藏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中国文物。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那段时间,许进雄一边承担着筹划博物馆多种多样的展览主题的工作,一边继续在多伦多大学的东亚学系进修博士学位,整理研究学校收藏的甲骨材料。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对汉字与文物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新体验。1996年,许进雄重回台湾,先后在台湾大学、世新大学任教,教材是他亲自编写的一部关于中国文物的通识。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正是由这部教材重新编撰而来。这套书一共四本,以甲骨汉字为主线,将世界级博物馆典藏的中国文物分为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四部分。从珍贵文物着手,结合汉字的起源,重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文化。

  汉字与文物的相互印证

  想要探究一种文明,自然绕不开它的起源。文字的出现,就是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古文字学的开山之作《说文解字》中,许慎就整理过前人对汉字起源的看法。书中记载,汉字起源分为几个阶段:

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背着“河图”从黄河出现,有神龟背着“洛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据此作八卦(表意符号)。随后,神农氏利用结绳记事。黄帝的史官仓颉,又受到鸟兽蹄印的启发,创造了文字、契刻两种记事方法。在三王五帝的过程中,汉字不断发展变化,即“改易殊体”。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由图画逐渐演化而来。先民根据实物勾勒出图画,创作出古文字的形体结构。而古文字就像“活化石”,真实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通过古文字与文物的相互印证,人们就能推测出文字产生的年代。

  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战国重金属之歌》中,许进雄先生提到了青铜酒器“爵”。甲骨文中,“爵”字有几个特征:有流,流上有柱;空腹,腹旁有耳或把手,腹下有支脚。而这样的爵,常出现在二里头文化或者商代早期的文物中,在商代晚期就已经几乎消失。可以推测,“爵”字很可能出现在二里头时期,一直沿用在商代甲骨文之中。

  此外,在仰韶、大汶口、龙山、良渚等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带有刻画符合的文物,也是追寻汉字起源的重要资料。

  文物的背后,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

  许进雄先生曾说,许多介绍中国文物的著作大多专注于文物的基本信息,但是他更希望人们能更多地了解文物背后所隐含的生活和社会意义。比如,从大汶口的象牙梳子,谈到甲骨文“姬”字,再谈到贵族身份;从唐代墓葬中的伏羲女娲绢画,谈到中国鹿皮和婚礼的习俗,以及古时候台湾居民与汉族的关系等等。《汉字与文物的故事》从多种角度切入,做出综合性的诠释,为读者展开一幅绚丽多彩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

  1.最早的崇拜与信仰

  现存的很多石器、陶器、青铜器、岩画等文物,有很多纹饰图案与图腾崇拜有关,可以说这种崇拜就是人类祖先最早的信仰。

  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回到石器时代》中,讲述了以石头作为原料制作工具的远古时代。红山文化遗址曾出土过一件动物玉雕,形状很像玉玦。这个动物的形象很奇特,头部像猪,身形像龙。但是在甲骨文中,“龙”字头部和尾部一定是相反的方向。而这个玉雕却是头尾相向,身体卷曲,与甲骨文中的“肙”字相似。

  甲骨卜辞中有“有疾身,不其肙”,意思是“身体得了疾病,不能去除吗?”其实,“肙”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是蚊子的幼虫。古人认为,蚊子吸血不仅会痛,还会传染疾病,且不容易扑灭,最好在幼虫时消灭它才行。久而久之,“肙”就有了“消除”的含义。当时的人们佩戴这块玉雕,正是为了祈求吉祥护身。

  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过一个鸟型的玉雕,这个鸟图腾代表着医治疾病。有趣的是,我们的文化中也有着鸟身人面的扁鹊医术高超的传说。将这种玉雕佩戴在身上,也是表达了古人祈求健康的心愿。

  2.阶级差别下的陪葬制度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角色越发复杂。在分辨古代社会的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文物则是界定的重要标志。

  居无定所、渔猎为生的远古人,没有什么财物,自然也不会有陪葬的概念。当社会出现阶级差别之后,人们希望能够继续享受生前的财富与地位,于是会用生前喜爱的物品陪葬。而斥巨资制作陪葬品,也是主人彰显炫耀自己的一种方式。

  商周时期,陪葬制度很普遍,陪葬物大多是模仿礼器、日用品、人物和家畜等等。当时,鼎是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的日用品。但青铜鼎却是祭祀鬼神的高贵礼器,也是贵族权利地位的象征。在周代的随葬制度中,就明确界定了国君享九鼎八簋,诸侯享七鼎六簋,大夫享五鼎四簋,士享三鼎二簋。

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郑国公的九鼎八簋”

  到了秦汉时期,陪葬制度更为流行。许多模型的明器都可以凭个人财力来任意购买,但是像车舆、马骑、武士等有阶级属性的明器,就需要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1974年,陕西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遗址就震惊了全世界。比真人还高的士兵,服饰表情各异,有序地排列在坑道中,重现了秦国的威武之师,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唐代的明器,制作更加考究。不像之前的素胎、单彩釉陶,唐代人在一件明器上会施用黄、绿、褐、蓝等多种斑斓色彩,所以唐代明器也被人们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类型丰富多样,形象生动逼真,不但充满艺术气息,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许多社会风貌。

  3.先民居地记忆

  因随葬制度保留下来的珍贵物品,也是一种先民居地记忆的痕迹。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返来长安过》一书中,许进雄先生重点介绍了秦汉唐的陶俑明器。

  中国文物的人物塑造,与西方不同。西方常以英雄人物为主题进行塑造,而中国文物塑造的形象大多是下层阶级的人物。而秦始皇作为帝王,是最高阶级,所以秦始皇兵马俑中出现了地位很高的将军形象,以及高级武士、步兵、骑兵、车兵、弩兵等各种形象。

  这些士兵形象,可以让我们对秦代的衣冠形制有进一步了解。这些兵佣的衣服有多层下摆,我们可以推测里面穿着厚重温暖的齐膝长袍,外面罩着短战袍,最后套上用甲片密密缀缝的铠甲。而甲骨文中,“卒”字正是用很多甲片连缀起来的衣服的样子。西周之前,只有高级军官可以穿着甲胄,但是之后甲胄逐渐成为士兵的普遍装备,而“卒”字的意义也转变为称呼普通的士兵。

  到了汉代,陶俑逐渐转为生活场景居多。比如,在两汉魏晋时期人们喜爱玩六博游戏。这是一种简单的走棋游戏,人们通过掷骰子,按点数依线路行走,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取胜。而出土的汉代六博陶俑,也是手舞足蹈、兴奋不已的样子。这种陶俑,也表达了汉代人祈求欢愉、长寿的意义。

  汉代人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所以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有飞剑、马戏、寻撞、投壶、杂技等等。比如杂技,属于百戏之一,重在力与巧的配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杂技人会在人群聚集的水井边表演,而随时会掉落井中的危险,又为观众添加了一份刺激感。古人希望把这项喜爱的娱乐节目带去来世继续享受,于是塑造了杂技俑,也让今天的人们有机会一睹他们的风采。

  4.古人智慧的彰显

  英文中,瓷器(china)和中国(China)同为一词,可见瓷器的精美绝伦足以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而瓷器也彰显了中国祖先的聪明智慧。早在商代中期就曾出现瓷器,但是当时工艺尚且粗糙。直到宋代,瓷业迎来了最繁荣的时期。随着瓷器的质量大为提高,西方人将从宋代开始的瓷器,才算作真瓷器。《汉字与文物的故事:紫禁城外一抹清脆》就聚焦在宋、元、明、清的精美瓷器。

  宋代有五大名窑。定窑,以象牙白的颜色为主,在胎体上印花是它的一大特色。定窑工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支圈覆烧法,但是这样烧制的瓷器口沿上是无釉的,也被称为“芒口”。因为“定瓷有芒,不堪用”,北宋宫廷改用汝窑。不过,定窑工匠随后想到一个新办法,在芒口包镶上一圈金银,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使瓷器更有格调。

  汝窑,大多是天青的釉色,就像雨后天空一般,瓷器的釉面上常有细小的开片。汝窑的工匠为了提高瓷器颜值,会将瓷器底部尽量全部上釉色,然后用细小支钉撑住底部,烧成后再敲掉支钉。这样,瓷器底部会留下芝麻大小的断痕。

  官窑,是北宋灭亡、皇室南迁后应运而生的。官窑的釉色,与汝窑相似,有张牙舞爪的大开片。同时,瓷器的底足颜色较深,像铁一样,口沿处有隐隐的紫色,所以又称“紫口铁足”。

  钧窑,与其他窑的最大不同在于颜色。其中,紫红釉色最为独特。钧窑的工匠会在蓝釉层上再涂一些红釉,这样在烧制时两种颜色会流淌交融,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样子。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哥窑,虽然有名,但是文献中却鲜有记载,十分神秘。这里产出的瓷器开片粗细深浅不同,粗的呈黑色,细的呈金色,因此被称为“金丝铁线”或“文武片”。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就像架起了一座中华文物的初学桥梁,帮助我们多角度透视,探究文物背后的深意。从文物的铭文,来研究制作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以物鉴史;从鼎的作用,延伸至金属成分,挖掘当时的金属工艺;从不同的纹饰造型,来分析当时人们的艺术审美。可以说,中国文物不仅是我们祖先智慧与精神的实物见证,背后承载的故事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本文标题: 《汉字与文物的故事(4本套装)》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72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穿透式学习读后感精选现代哈萨克年轻人的酒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