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最后的小孩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5 13:22: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本由理查德·洛夫(RichardLouv)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45.00,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林间最后的小孩》精选点评:●有点啰嗦咩,自然疗法应该也不是第一个提出,具体策略不

林间最后的小孩的读后感大全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一本由理查德·洛夫 (Richard Louv)著作,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间最后的小孩》精选点评:

  ●有点啰嗦咩,自然疗法应该也不是第一个提出,具体策略不够新了,不过加德纳能加上自然能力这一维度是真的厉害! 所以作为童年因果说来看,自然缺失的幼儿长大都有某种人格不完整咩??让我们get close to it 让我们爱上 the wildness of sweets.

  ●很有名的书,但是有些偏于理想,不够务实

  ●理论和情怀性太强,涉及法律部分,及时性,社会环境,均同国情有分别。有症无医。

  ●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說:我還是呆在屋子裏,有插座。

  ●书中说到的情况和大部分例子都发生在美国——一些城市中的孩子因为长期远离大自然而引发了一些“缺失症”,反观中国目前是否是这样?未来是否会成为这样?我持怀疑态度。如果可能发生,那只有北上广深吧。而国内正在做自然教育这方面的人,大多打着“亲子活动”的旗号,变成了他们的赚钱工具?希望他们没有忘了教育的责任。

  ●非常同意书中的观点,儿童自然缺失症,很大部分原因是儿童都留在安静舒适有空调有手机有平板的室内运动,不去外面亲亲大自然,看看周围的世界,导致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精神,做事无法静下心来,急功近利浮躁。但还是先从家长做起吧,家长远离这种环境自然就会带动孩子了。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在一个炎炎夏日的小村庄里,有山有水,还有很多小朋友。

  ●孩子首先是自然之子,然后才是社会之子。先学会感受,再学会理性。没有经历过自然浇灌的孩子,内心对自然、生命缺少敬畏。

  ●描述了现象,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建议。但是三者的逻辑链条并不是很严密。还是偏于文学和理想,少了一些理性和务实。

  ●理想且宏观的一部探讨儿童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书。关于自然教育的理论著作,值得阅读和参考。。。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一):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在中国,大部分孩子都是自然缺失症儿童,他们鲜少接触自然,因疏远自然而产生了各种表现,如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生理和心理疾病高发等。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得自然缺失症的呢?有自然环境的减少,过度开发的影响,善意的环保规章以及长辈的安全担忧,生怕孩子被擦伤或是沾上泥土等等。作者提倡体验式接触自然,新兴的科学证据表明,和自然接触可以减少小儿多动症,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培养创造力,抵抗负面情绪压和抑郁。作者深入解剖了自然缺失的原因以及对人的影响,让我们了解自然对于儿童生理、认知和精神等有哪些益处。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虽然与我国的情况有些不同,但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

  摘抄:

  一个对博物学一无所知的人,漫步在乡村或海边,就如同一个无知的人走在艺术展览馆里,虽然艺术品琳琅满目,他看到的只不过是面墙。——托马斯•赫胥黎

  儿童和自然运动受到这一基本观念的支持:在自然界中的儿童现在已经是濒危物种了,儿童的健康和地球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二):把孩子还给自然

  嗯, 这是个人很推荐的一本书,意外的阅读享受。第一是因为个人对自然教育的热爱,可能我自己就是典型的“自然缺失症”患者,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可是我真的非常喜欢在林间散步。所以我也想把这样的体验推荐给我身边的家长朋友们,甚至说服和推动更多自然教育项目的建立。因而我很期待从书中找到原因、方法和措施。 它也真的回答了我的问题,系统地梳理了自然缺失症的成因,带来的危害,自然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可以做出哪些努力。但是它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述。它是一本出乎意料地“好读”的书,文字流畅,那些案例是那么生动而打动人心。 当然这里的有些具体内容有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未必适合我们直接使用,但是它找寻问题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都值得我们借鉴

  [北趁]第七期阅读营41人加圈764篇日记去看看赞评论分享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的评论是对他人最好的鼓励!相关推荐

  鲍鹏山04-25 21:24:26·已打卡1天·3626次浏览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三):颜色的名字

  走在每天经过的藤本园路上,我会遇到什么颜色呢?芒果黄,落日橙,九里香白,马兜铃紫,菠萝蜜黄就跟一只猫一样,上面趴着松鼠灰,正一口一口的啃早餐。这是林间最后的小孩里,一个妈妈和女儿在野外散步时玩的游戏,就叫给颜色取个名字,颜色可以这样玩,声音也可以,比如在狂风暴雨之中小小的喷泉声,或者11点的夜里,蛙声之中汩汩的增氧水的声音,蓝喉拟啄木低落时嘟~嘟~嘟~的叫声,以及,一片树叶掉下来,轻飘飘的听不见的声音。气味也可以,每天夜晚回去的时候,路过照夜白迷幻蘑菇的香气,菠萝蜜熟透的酒香,素馨清冷的香,路程虽短,回想起来总是很丰富。

  这本书讲了很多东西,但是最触动我的部分,还是这样不经意间提到的小游戏。妈妈和小孩,走在野地里,也许在夕阳下,也许在阴天,你一句我一句的给颜色取名字,这是非常美的体验。之所以觉得美,是因为这个情景很从容,没有观光旅游的那种紧迫感和太多的新鲜感,只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

  这本书所讲的,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失去了这样从容而美的体验,和怎样回到这样的体验中去,并把这样的体验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但是这个题目太大了,所以显得杂而乱。整本书有一个以边疆概念为核心的框架,但是我对这个概念很陌生,所以看了好几遍才勉强理清大概结构。但是瑕不掩瑜,整本书里随处都是掉落的珍珠,很多关于自然教育和儿童教育的疑问,在书里有让人会心的见解。

  还一个遗憾是参考资料没有在书里具体的把相关的地方标出,因此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想要查证很要费一些工夫,或者遇到感兴趣的想要扩展阅读下也有些麻烦。

  这本书应该会重读一遍原版,内容太多了,一时消化不完,待有时间,再细细的整理一个读书报告吧。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四):我想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培养一种魔力(未完成)

  知道这本书是在伊萨的《儿童早期教育导论》(第六版)这本美国学前教育专业教材里。书中介绍了本书——译作《失去山林的孩子(应该译得有误)》——“自然缺失症”这个概念以及其对孩子带来的注意力下降等方面的问题。这跟我的教育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很吻合。于是我顺藤摸瓜,找到了这本书。

  这个概念并不是医学诊断(P30),只是一种尚未被证实的疏远自然与各种生理及心理疾病之间的联系(这是我总结的)。

  这本书的亮点仅止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它的思辩性不强,实证性更弱。在思辩性方面,每一个章节之前的内在联系不强,我常常找不到之前看到哪里。我总认为,思想到了最高点,就不再是艰深的语言,而会像高山上的湖泊一样,陡然转化为可吟咏的诗篇。(例子不胜枚举,譬如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让人登高望远,一马平川。然而,我发现这本书我划出来美好的句子,偏偏都是作者的引用——如“她想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培养一种魔力”P148;“大城市中的生存直觉”P159。这只能遗憾地说明,作者擅于左引右捻,却没能顾及思辩的深度。

  另一方面,在自然缺失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可称道的、纵向的实证研究。作者提到另一个有意思的假设是“亲生物性”,相对于“亲社会性”,然而它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很多有趣的概念都只是蜻蜓点水。例如P43和P158两个相关性研究,似乎中间变量太多,使这个研究结果有太多可质疑之处。

  另外,它更容易受“自然之友”这类环境至上主义者的认可,我甚至可以想象他们心悦诚服地频频点头的样子。这本书如鸡汤般的喋喋不休正好迎合了他们不需要被警醒,而需要被逢迎的品味。但这本书所否定的,没准也是“自然之友”的里面的一些人。P259“即使是‘自然值得保护’这一观点也是人提出来的,不是自然自己。……我们可以过理智的生活,……也可以过非理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母亲就会填充人类留下的空白。”

  但是,如果问这本书是否值得被推荐,我仍是肯定的。它的很多联想性的暗示,能给予我们启发。

  《林间最后的小孩》读后感(五):作者理查德•洛夫在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问答记录

  在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林间最后的小孩》作者、美国儿童与自然网络发起人理查德•洛夫先生主题发言后的提问环节,有很多问题因时间所限,未能现场回应,论坛结束后,洛夫先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回应。

  1、 美国在自然教育这个领域上,哪一种机构类型比较多?是商业,公益,政府机构?商业的话盈利状况好吗?

  非盈利或政府支持的自然教育机构在美国明显是较多的,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在日渐增多。这也包括了基于自然的幼儿园、荒野疗法营地和组织(wilderness therapy camps and organizations)等等。在美国,我主张“绿色工作”的定义应该更广泛,目前“绿色工作”仅仅局限在能源效应方面,我认为也应该包括把人与自然通过不同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工作和创业公司。

  2、 如何对农村的孩子做自然教育,他们在自然中较多,但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教导他们脱离土地离开村庄?

  我们在美国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许多年轻人离开了农场和小镇。这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鼓励他们离开,而是因为工业化发展以及农场和牧场合并的原因。但是你可以通过读考特尼•怀特(Courtney White)在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看到一个相反的趋势。我在介绍这篇文章时写到:“新自然运动以许多形式呈现。考特尼•怀特是支持新平均地权论的领导者之一,他认为平均地权论反映了‘对本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可持续的食物、纺织品和燃料生产的日益关注——包括城市里、城市附近和城市外的所有地方’。我请考特尼描述一下年轻人是如何发展这项运动的。他着重讲述了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天生的青年领袖的故事。

  博文地址:http://blog.childrenandnature.org/2019/08/26/rise-of-the-greenhorns-in-cities-and-rural-areas-young-agrarians-are-transforming-agriculture/

  3、 童子军这样的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在自然教育的认识?

  童子军和女童军都在努力保持他们的人数。童子军的公众形象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反同性恋政策而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也在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减少歧视)。但是话说回来,童子军在将男孩们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女童军也一样。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到了童子军活动,特别是女童军。

  4、 美国都开展了怎样的自然教育,如何开展的?如果要去学习,您推荐哪些项目?

  非常好的问题,我也希望我有一个更好的回答。虽然现在大学对自然教育以及对自然教育研究的兴趣越来越大,跟其他教育学领域比较,自然教育仍旧处在一个次要的位置。

  5、 对孩子的自然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大原则是?

  请看下一个问题的答案。

  6、 理查德先生刚才所说,“家庭国家公园”。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美好的希冀,但在发展以及后来的存在形式方面,并不清晰。越来越剥离的自然和人类之间,我们该怎样去找回最初的回归自然,而非利用占有太多的状况?

  第五和第六个问题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宽泛,所以我无法简洁地回答。这就是为什么我就这个题目写出了两本书。我的第二本书《自然法则》更加针对第六个问题。我希望有一天《自然法则》能够有中文版。

  7、 新书《自然法则》简体中文版何时出版,与哪个出版社联系?

  好吧,我应该在我回答前一个问题之前先看到这个问题!

  非常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有两家出版社出版了“林间最后的小孩”,最近的一个是帮我赶着在你们的会议之前印刷的中国发展出版社。所以可能可以找他们问问。中文版的链接是:http://richardlouv.com/books/last-child/international-editions/

  我在美国的出版方,Algonquin,负责涉外版权业务。你可以联系Kendra Poster([email protected])来了解更多信息。

  注:新世界出版社已经购买了《自然法则》在中国的版权,正在翻译出版过程中。

  8、 你认为东西方的文化/自然观,宗教等对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上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吗?

  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我在《自然法则》中有提到一些。比如,我写到了 “自然文化能力(natural cultural capacity)”,这是各个文化中已经有的但是很少分享的,独特的关于自然连接的一系列的知识。另外,在我称为“人-自然社会资本”的语境中——在定义现在我们所说的社会资本的时候,考虑到所有的物种,而不仅仅是人类——我在《自然法则》中,写了这样一段:

  西方对文明的定义太过狭隘了。中国古代对文明的理解的核心是“文”的概念,这个字最根本的意思是图案或纹理,就像是盘绕在一起的树枝所形成的图案,或者鸟的羽毛和树皮的图案。(“文”也有文化或者文学价值的意思,这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词,尤其对于从公元960到1279年,宋朝时期的政府统治非常重要。)自然通过这些图案做了自我解释。从“文”,有了以下这些词汇:

  wen-ren — the civil and literate person 文人

  wen-xue — literature 文学wen-ya — refinement 文雅wen-hua — culture 文化

  wen-ming — civilization 文明

  我们现在文明的概念来源于词语“公民”和“城市”,和人造的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文明则来源于自然。(这个古老哲学的起源,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就比其他国家的城市更加自然友好。在中国,以及其他的现代文化中,通过自然来使城市生活更加文明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会看到,建设人/自然社会资本有许多益处,这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工作都更高效;和邻居或者同样对城市荒野或城市农业有相同兴趣的人群建立新的或更深层次的关系;和其他物种的社会关系,使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恢复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我们也恢复了我们的社区——还有我们的家庭。一个警告:仅仅靠自然,不能使我们文明。只有在个人、社会和经济公正的情境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加更多的自然,才能提高我们的文明。

  9、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西方哲学是非常不同的,您觉得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从自然中获得内在的灵性成长?

  首先,我觉得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哲学。尽管我很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正如我前面所描述的,但是我还需要更多地学习。

  10、 您提到的办公室周围可以种菜和水果的这种景象让我十分着迷。想知道要到达这个未来,我们需要怎么去做?

  现在有一种新设计,叫做“亲生命设计”,关于这个我在《自然法则》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我推荐你去了解一个机构,叫做“亲生命城市”,在弗吉尼亚州。这个机构的网站是:http://biophiliccities.org。我也非常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中国在这些方面有哪些进展。

  11、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对于本来就生活在自然中却很不喜欢自然的15~18岁小孩,该如何重建他们和自然的联结呢?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教授介绍一下儿童医院是怎么进行自然疗法的?

  下面是一些我写的或者编辑的文章/博文,都在“儿童与自然网络”的网站上,可能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这些文章的链接应该就在下面的标题中,如果没有的话,请到“儿童与自然网络”的网站,到博客部分查找(http://blog.childrenandnature.org)

  TIME FOR YOUR VITAMIN ‘N’: Ten great ways pediatricians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can promote health and wellness – by Richard Louv

  《该补充维他命“N“啦:儿科医生和其他健康专家促进健康的十大方法》,作者:理查德•洛夫

  WHY I PRESCRIBE NATURE - by Robert Zarr, M.D.

  《为什么我开的药是“自然”》,作者:Robert Zarr医生

  VITAMIN “N” and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by Mary Brown, MD

  《维生素“N“和美国儿科学会》,作者:玛丽•布朗医生

  THE WHOLE CHILD: A Pediatrician Recommends the Nature Prescription by Larry Rosen, MD

  《整全儿童:一位儿科医生推荐自然处方》,作者:Larry Rosen医生

  GROW OUTSIDE! Richard Louv’s Keynote Address to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在户外成长!”理查德•洛夫在美国儿科学会大会主题发言》

  12、 想请Richard进一步阐述他说的创造虚拟和真实的自然体验,尤其是虚拟的自然体验。

  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想问的在美国叫做 “科技化自然”。在这个领域,Peter Kahn做了很重要的工作,还有生态心理学家Patricia Hasbach为我们写了一篇和这个问题有关的文章。她是Kahn的同事:

  http://blog.childrenandnature.org/2019/08/15/nature-on-demand-a-leading-ecopsychologist-compares-real-nature-to-tech-nature/

  13、 城市里的人工自然和真正的自然已完全不同,比如带孩子露营,准备花费不菲,是少数人的活动,您觉得有必要吗?您怎么看动物园?

  我想,有很多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建立孩子和大人与自然的连接的方法,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信息的话,他们自己就可以做到——这也是自然教育者们能够提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服务。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的后面,有一个章节就是给家庭、教师和社区的活动方案。我正在就这个部分增加更多的内容,明年将会以一本电子书的方式跟大家见面。如果你愿意,可以读一下2008版《林间最后的小孩》中“实践工作指南(Field Guide)”这一章,如果你对于在中国的文化情境下,适合做些什么样的活动有什么想法的话,请发给我,我将会不胜感激。我希望能够提供更多元的例子,让整个连接儿童与自然的运动都便得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说到动物园,我的感觉比较复杂;但是现在很多动物园在为动物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跨越动物园的范围承担一定的自然保育和自然教育的角色方面,都有些不错的进步。

  14、 请问美国的自然教育与有机农业是如何相互支持促进的?

  有一些交叉,但是应该还有更多。有时候,我会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农场应该成为新的校园。”就像我在回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提到的,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15、 请问有没有什么心理学上的标准来诊断自然缺失症?

  目前没有,我也不确定是否应该有。作为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至少我创造它的意图,是作为一个隐喻,而不是对一个孩子或成人的诊断。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更像是对一个社会问题(societal disorder)的诊断,而这样的社会问题对人类健康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16、 您认为年轻人可以从自然体验或者自然学习中获得什么呢?

  我可以写很多页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身体、心理、甚至精神健康的角度来讲。但是我觉得这最终都归于一个目标:帮助人类去感觉和充满活力(To help human beings feel and be fully alive)。

  17、 关于混合思维,能否多说一些,是找寻室内电子生活和室外自然生活的平衡吗?

  我最近写得的一篇文章可以回答你的问题。这篇文章取材于我的书以及我今年在波士顿“学习和大脑”年会上的演讲:

  http://blog.childrenandnature.org/?s=they+hybrid+mind&x=-1044&y=-1

  18、 洛夫老师好,在看了您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之后受益匪浅,但觉得老师讲的更多是现象而少了些理论研究,想请问下老师目前美国对自然缺失症的理论研究状况。

  我建议你去看看“儿童与自然网络(C&NN)”网站上的研究版块的内容。目前,这里有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摘要和研究报告的最完整的收集。我们正在努力地寻找更多的资源,来让C&NN研究和资源中心更加发展壮大。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能把这些资源翻译成其他语言,包括中文,就像我们和“自然之道”合作翻译了《家庭自然俱乐部百宝箱(the Family Nature Club toolkit)》:

  http://www.childrenandnature.org/movement/naturalfamiliesreg/ch/?utm_source=nfn&utm_medium=textlink&utm_content=french&utm_campaign=worldwide2019f

  C&NN研究中心:http://www.childrenandnature.org/documents/C118/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以及提出这些非常好的问题。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之前有机会交流,希望我们下次还能有机会进行这样的交流。同时,如果就中国可以如何帮助发展儿童与自然运动,您有什么想法,新点子和古老的传统方法都可以,非常欢迎您发给我们。

  理查德

  翻译:何雯婕(MCF实习生);审校:闫保华

  感谢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对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的资助支持!

  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组委会

  2019年9月16日

本文标题: 林间最后的小孩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1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经典读后感有感《政治的神学》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