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是一本由赫尔曼•沃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精选点评:●这群刚从奥斯维辛的废墟中爬起的人,用了短短十几年的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是一本由赫尔曼•沃克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4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精选点评:
●这群刚从奥斯维辛的废墟中爬起的人,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完成了过去两千年都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绝对算得上20世纪的一大奇迹,200万犹太人面对7000万虎视眈眈的阿拉伯人却能不断地取得胜利,支撑他们的就是对复国的希望和不胜利毋宁死的信念。
●2000年重返旧城,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以色列后期确认军事强国的路程,强敌环绕依然立而不倒…
●原意是给4.5星
●读完,觉得一般。似乎不太值得花时间。
●直到现在我还是扼腕叹息 以色列两次送走了西奈
●20年前曾经很热衷犹太复国主义的书,记得是上海三联出了一套好几本板砖,跟风看过,现在全忘了,还得靠《中东史》来补习小说背景。。。
●赫尔曼·沃克作为一位犹太裔的美国作家,写战争小说的能手,自称的"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的这本书饱含激情而充满严肃,史实撑起而笔法娴熟。特别是第四部《六日》(这一卷的下部)。
●相较于第一部,以色列建国之战和英法一道进行的,充满争吵和混乱的战争相比,这是已经成长起来的犹太国主动出击,面对以苏联为后盾的众阿拉伯国家的一次可称之为现代战争,所以更为好看和精彩。原本很讨厌夹杂其中的儿女私情,我现在反而觉得这种花絮也是一种紧张战斗之中的调剂。然而可悲的是,以色列战斗的最终目的是胜利之后不被大国的政治博弈过于轻易的击败。这是犹太人,也是以色列作为一个小国家永远无法改变的结局。打算买后两本书一起再看看。
●反映以色列奠定中东强国历程的小说。尤其“六日战争”部分,虽然早已知晓,但沃克笔下更显荡气回肠。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读后感(一):虚构与现实交织
最近一周读的最好的一本书。说实话的,地铁到站了,也坚持在地铁站里读完最后的结尾。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人是“唐吉诃德”,喜欢他的坚韧、果断、热血与热爱。第二喜欢的是耶尔的哥哥,那个飞行员。
这本书,描写的六日战争,感觉让人荡气回肠。同样,这本书虚构的穿插的爱情,也展现对于人性的思考。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读后感(二):沃克的这两卷本,都阅读完,非常喜欢
因为阅读的随笔已经发在第一卷那边,这里就说两句吧
第一卷的精彩在于巴拉克对以色列战争的审视思考,还有他到第一次美国之旅,让我们看到所谓的贵妇人们是如何做慈善的。。很有讽刺问道。
再者,耶尔、约西、夏娜都非常有意思。。超级喜欢夏娜,非常小清新。。。嘿嘿 耶尔就是一个熟的果子,确实惊艳。。。。。
第二卷最精彩的,是巴拉克第二次美国之旅,他和情报员的女儿艾米莉的感情,非常有趣。艾米莉恋爱几次,竟然还是个处女。。她将之留给巴拉克,在嘿咻小屋中的情景。。。有点好笑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读后感(三):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阐述,以及主人翁的分化
本书是这套《希望》小说的最后一册,主要讲述的是“六五战争”(或六日战争)的历史。全书从从苏伊士运河之战(中东第二次战争)后到六五战争(中东第三次战争)之间的历史。
总体来说这套书籍还是算不错的,作者赫尔曼·沃克作为一个犹太人来讲述以色列建国和崛起的历史就难免有些立场的偏颇。
原来刚买的时候以为这套书是一套正史,也就是严肃历史,但是书到了后才发觉是一套小说。有点小失望,可能与本人不太愿意掏钱买小说的惯例有关,但是第一册看完了觉得还不错,所以也就上来说说自己对于这套书的一点看法。
其实相信很多读友跟我一样对于以色列及中东很感兴趣,但是脑子里面对于这些却又是乱作一团的,这套书也就讲解了以色列的建国史,当然是从以色列方面来讲的,而且是通过一个叫巴拉克这个以军军官来讲述的,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美国的犹太作家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的。主题上还是站在以色列的立场来讲述从1948年到1967年间的历史,以色列人民筚路蓝缕创国艰辛。至于内容我就不想做过多的描述,免得剧透了,也就没什么意思。
但是自己在看书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问题,现在列下来,给喜欢中东历史的朋友一起思考一下。
1、犹太人信奉什么?
2、为什么犹太人屡遭迫害?
3、犹太人复国是什么原因?在什么样的历史前提下?
4、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是什么关系?
5、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为什么那么深?
6、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为什么仇杀不止?什么原因?
7、中东关系为什么这么复杂?
当然看这套书还需要一张以色列的地图,中间几次中东战争战争会用到的。
另外想说的一点的是,这套书和另外一套讲述中东和以色列的历史的书籍很像,但是另一套更加的精彩就是《出埃及记》,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参照的读一下,发现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个人认为《出埃及记》更加的出彩。
最后,发现现在的书是越来越贵,印制越来越好,纸张也越来越好,但是价格也扶摇直上,都快买不起了,上次买了几套书都700大洋了,希望出版社也出一些平装版本,给我们这些喜欢读书之人,降低读书成本吧。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读后感(四):马基雅维利的世界
第二本比第一本还要更精彩,这时候已经不再是开国草创之时,以色列已经用实力和诚意为自己打出小小的一片天地,因而不再像开国之时那样处于几乎完全的孤立状态,而是参与到了大国政治的牌桌之中。
而这本书在描写这场大牌局的每一个侧面,都实在精彩无比,第一个侧面,是以色列与美国外交中的谈判、沟通、博弈、交易,把许多事件和方法写的详尽入微、让人身临其境,简直可以作为一本高级外交术参考教材来阅读。
第二个侧面,则是以色列军人们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战争时的心理、选择、重担,同样刻画得非常出色,把他们凡人的家庭烦恼、军人的职责重负、犹太光复者的深厚感情这几重身份和感受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三个侧面则是联合国会议的虚伪滑稽,尔虞我诈,几乎所有人都是在那里信口开河,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两个超级大国早就在会议之外送出无数军火,在联合国会议上却又每个人都主张着和平和平——当然,他们表面的华丽辞藻之下都只想要对自己有利的和平。两个超级大国各怀鬼胎,法国政府无足轻重的代表像个小丑一样说什么“四个超级大国”如何如何,而其他小国要么是美苏双方受到授意的马前卒,要么就只是想说些好听的废话在国际上挣点儿面子,至于阿拉伯国家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外交谈判桌上都再度表现得低能可耻。
事情实际的发展几乎和这些虚伪的小丑剧完全没有关系,战争的决定不在这里做出,和平的成果也不是在这里取得的,联合国的作用实际上是一个“相对体面”(比起殖民时代那些少数几国的秘密瓜分会议而言)的牌桌,赢家可以在这里把自己的成果经过虚伪辞藻包装缓冲之后扔到桌面上而不会引起爆炸,而输家可以在虚以委蛇的和平呼声中相对体面地认输退场,而不至于太下不来台。
好吧,如果小丑戏能缓解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那这小丑戏毕竟还是值得演下去的,但是我们可得切记,小丑戏本身是无法依靠的,这里甚至不是真正的决策者们相互摊牌的地方,而仅仅是做给大家看的。所有真正的成果都是在这之外取得的。
另外达扬在这本书中的表现根本不是个真正的英雄,而是个装成英雄的篡位者,实际上所有的战争计划在他上任前早已由拉宾他们准备完毕,他所作的就是跳出来在民众面前进行英雄鼓舞士气的表演,然后将一切荣誉收归自己。而且为了确保自己的演出效果万无一失,他对实际作战的方针极其保守,他为了玩这个游戏,差点儿让以色列错失推进到苏伊士运河、夺回犹太旧城、拿下戈兰高地三大战果(他坚决反对这三件事,为了不让自己的凯旋演出有蒙上任何污点的风险,而到了必须打的时候,他又糊弄和支开别人自己行动,冒着造成混乱的危险也要独占功劳),幸亏以色列的民主体制还有人能够制衡和节制他。关于达扬的这一段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从古希腊时代以来的那些军事僭主们一贯是如何玩这个权力游戏的。
《希望2·1958-1967六日战争》读后感(五):希望在哪里?
《希望》是普利策文学奖赫尔曼·沃克于1993年推出的长篇巨著,译成中文后1、2册共计近七十万字。这部小说以以色列建国初期的几次战争为背景,从独立战争到6日战争都有所涉及。因为有了这样的叙事背景,小说的气势倒也不能不说宏大。从前线的隆隆炮声到洛杉矶的演讲,纷繁复杂轰轰烈烈,让人目不暇接。
《希望1》的封面宣传上有“全景式展现最真实的以色列建国历程”和“一本书看懂以色列建国史”的字样,而在《希望2》的封面上则有“全景式展现巴以的由来与演变”和“一本书看懂巴以冲突”的字样,但是实际上,《希望》系列只是历史小说而已,并不是一套关于以色列建国的史料。换句话说,如果你以为这是一本《三国志》,其实它只是《三国演义》。本书作者在书的最后《历史注解》中声称这是一部“艺术创作”,并援引了《韦代词典(第九版)》中关于“艺术创作”的定义:“偏离事实……美术家或作家为了获得效果而施行。”因此作者还声明:“故事中的人物并不代表现实中的人,任何对虚构角色的‘真实’身份猜测纯属八卦式的无意义行为。”看到这句话我感到汗颜,因为我在读完《希望1》之后还试图百度过“兹夫·巴拉克”,结果出来的相关网页都同时和《希望》相关。当然,小说中也出现了戴维·本-古里安、摩西·达扬等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不过作者让他们的出场都很随意:本-古里安这位“以色列之父”,时任总理的人物,作者直接把他扔在了为了鸡蛋而碎碎叨叨的女主妇旁边。
当然,这毕竟还是一部以以色列建国为背景的小说,其主要背景和情节还是基本忠实于史实的,作者在《历史注解》中对于哪些是史实都有所标注。独立战争和六日战争的基本面还是真实而准确的。当然,这些战争在小说里往往是一种戏剧化的表现,“堂吉诃德”约西·尼灿总是那么勇猛,并且用他的勇猛而宣告着种种胜利。小说中对以色列与美国的外交事宜也基本符合事实,“约翰·肯尼迪总统对果尔达·梅厄的保证是有记录可查的,小说中逐字逐句地援引了原文”,只不过,作者在讲述以色列与美国周旋的时候穿插了大量以色列武官和美国美少女之间的浪漫故事,这种穿插更适合习惯于好莱坞战争片中一定要有一些浪漫爱情元素的读者。
人物也好,史实也罢,一部历史小说最重要的是写出当时人的心境,或者干脆说是表达出一种态度。这一点我觉得本书做得还不错。整部小说当中,以色列人没有人喜欢战争,不论是军人的妻子娜哈玛还是战斗英雄约西,但是战争一旦开始,以色列人就开始盼望以至夺取战争的胜利。在小说中,六日战争的结果似乎就取决于双方的士气:以色列是为自己的生存而战,而阿拉伯国家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为苏联而战,至少是认为有苏联给他们撑腰而不必太用心。结果,不论是小说中展现出来的情景还是真实的历史,六日战争的结果还是取决于以色列部队的速度,比如对埃及空军的偷袭,几乎就是在埃及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的。以色列早就将态势视为战争状态,而埃及则直到战机尚未起飞就被摧毁的那一刻才意识到战争的真正来临。
以色列的建国得益于美国的帮助,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小说中对这一点也表述得相对清楚。至于美国为什么会帮助以色列,逻辑很简单:美国的敌人帮助了以色列的敌人,所以负负得正,美国要帮以色列。有人说六日战争的根源在克里姆林宫,小说中对这一说法倒没有涉及——因为小说基本只写了以色列这一方,而没怎么涉及“对方人”。现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但六日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仍在持续,巴以冲突、阿拉伯难民等问题仍然并将继续存在。本书作者认为“当且仅当”以色列国防军一直强大下去,“中东的和解才会来临”。作为六日战争的绝对胜利者,以色列当然可以认为很有“希望”,但沦为难民的阿拉伯人却不知道属于他们的“希望”在哪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