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留德十年》精选点评:●看过之后心里很沉静,知道了另外一种年代另外一些人的生活,也很有意思。●季老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不应该买
《留德十年》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留德十年》精选点评:
●看过之后心里很沉静,知道了另外一种年代另外一些人的生活,也很有意思。
●季老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不应该买这个版本
●季羡林
●今年5月份读完的纸质书,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开始有些遗忘书的内容了,更别说感受了,暂时先记录现在的感受,等重温一遍后再重写一个短书评。
●从德国旅行回来,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季老笔下的德国风貌,和现下仍有共同之处。
●大概是年纪大了,看人絮絮叨叨讲生平也觉得有趣。前半部比较好看,后半部略为流水账了。
●20190320 20190322
●这十年,作者在德国学各种语言、专研各种学问、结识各种牛逼人物。可我却不经意联想起在中国战乱中他的亲人,维持家计的婶母、小学文化的妻子、一岁左右父亲赴德留学的儿女。时代、社会,真让人无奈。
●季先生的留德经历对我的激励是很大的。
●也许是自己一直对国外生活有一种向往,很喜欢这本书中对德国一些人和事的描写。同事,也被季老一心回国所经历的点滴,打动。
《留德十年》读后感(一):对《留德十年》只言片语
下午在家,看完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凭着季老的记忆描述了从中国启程出发去德国,再经过二战后辗转回到祖国怀抱的经历。
这期间经历了各种坎坷,季老年轻时是个穷书生,尤其是在德国经历二战期间,挨了不少饿,按着他的说法,在最饿的时候眼前有个火球他也愿意吞下,我虽未经历,但也足以可见出季羡林是十足的饥饿了,这也是二战后期德国人民的普遍现象吧。不过,这期间季羡林也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认识了很多有身份地位的知识分子,这我是很羡慕的。给季老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这十年跟友人相处得来的情感了,哥廷根大学的老师们、女房东、博恩克一家、伊姆加德小姐,等等这些对季羡林也怀有深厚感情的人;还有季老在困苦时期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之前也看过季老的其他四本书,不乏对亲友的怀念叙述,足可见季老是一个珍重感情之人。
季老的文笔朴实、真挚感人,文章中小事记录详细,栩栩生动,过往现象如在眼前。除了描述写真手法高超外,也可见季老的记忆力不错,脑力应是优于常人很多,毕竟学会了那么多国的语言。而我现在是手机不离身,整日在大脑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大脑的记忆都混乱、不中用了。
这一周,是又看完了一本书,这是读过的季老的第五本书。季老的过往生平,所集成的文字让我感动。
《留德十年》读后感(二):小见解
很平淡无奇的小事,从渴望留学,到留学,到旅程,到学习,战乱,到回国,种草了哈尔滨和西伯利亚,俄罗斯,哥廷根旅途风光,在读这本书之前觉得大师就是大师,高不可攀,读完之后才发现大师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会软弱会脆弱,会想要投机取巧,会为了肚子活命而忍辱负重,之前已经看过了二战史,季羡林所说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体会到,整个过程自己还是有架构的,季羡林整个时间跨度整个时期是非常有意思的,从清朝到近代,到抗战,到国共,也觉得他是幸运的国内那么饥荒马乱的时间他竟然已经投过了
1感觉就算是出国了就算是留学了其实因为每个人视野有限,万千之中的一个点,他所有的见识和了解的东西都只是小小的一方面而已,所以还是不应该把留学妖魔化神圣化了,
2当时觉得季羡林说他准备博士论文的时候,请一个姑娘帮她打字,因为梵人很难写所以他要呆在他身边,当时我就觉得藉口他肯定是喜欢她,后来他果然承认了,附图一张
3觉得在整个过程中他对其妻子儿女的关心还是很少很少很少的
4在那样一个年代他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心扑在求学上面而且很刻苦很努力这点也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他一路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和同学,虽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所以这么幸运肯定是和他的努力分不开的,但确实也说明德国那里有一个很好的环境。
《留德十年》读后感(三):他乡与故乡
一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说实话,这仅仅是一部个人生活日记而已,只不过它发生在德国,而且是正值二战时期的德国。季先生留德不仅给自身镀了金,也给这本回忆镀了金。
动荡不安的社会赋予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独一无二的气质,无论是书中提起的闻一多还是乔冠华,他们都怀有一颗对国家的赤子之心,家国天下事,事事关心。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刺杀,乔冠华是外交部长,对于乔冠华的最初印象就是高中历史上中国加入联合国大会上那一张仰天大笑的照片。那时候的知识分子不同于现在,但是从这本书中我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看法有所改观。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会对政治有着只盛不衰的热情。
说白了,这本书只是季羡林先生留德的一本流水账而已。那个时候,德国二战,我们并没有从书中感受到与那些传统教科书中的书中不一样的二战下的德国。无非就是些战争之下,他是如何忍受饥饿和轰炸和继续学习研究和攻克学位而已。书中只提到这一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它的开端和结尾都比较平淡无奇。这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学生来说,重新认识到原来战争有时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是口口相传无人亲眼见证的一场事件。可能是因为我太过于想了解关于二战下的德国,恰好书中提到的二战并不多,所以我才会对它有些许失望。
季羡林先生的语言有着老一辈读书人的气质,但他讲的故事也有老一辈读书人共有的弊端。虽然他写了德国的房东太太,还有许多老师,不过也只是写出来而已,他们的形象并不明显。但我能看出来,季先生对德国的人和事怀有强烈的感情。离开德国,朋友、恩师都不复相见,离别也成了永别。后半部分的人物篇章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怀念之情。书中都是一些琐碎的事件,可能季老追求的只是真实,所有的讲故事手法可以统统不要。
可能我一个普通的读者这样评价季羡林大师的书有些信口雌黄不足以服众。但我相信看过这本书的都会觉得这本书真的可以看的非常快。不像张爱玲的书一样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否则你根本不知道她在讲些什么。季老书中谈论的事情太过于浅层次。也是我为什么读的这么快的原因。
抛家舍子十年留德,独自一人深处千里之外的异乡,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恐怕也是一个学者面对学术应该有的姿态。无论怎样,季老恐怕不是一个善于说故事的大家,但是一个优秀学者。有时候想想,像他那样十年不曾踏上故土,整日在异乡漂泊,身边没有一个体己贴心的亲人,漫漫长夜,该如何熬过来。做学问需要的就是能够忍受黑暗和枯燥。他在书中曾说:留德十年成一梦,客树回看成故乡。十年生活的地方,最终也不过成了他乡。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全力支持,无论怎样,季羡林先生是我很尊重的一位学者,我本人也是山东人。欢迎探讨者,喷子勿扰。
《留德十年》读后感(四):“偶像失格”季羡林
1884年春天,恩格斯在终其一生的观察和思考后,写了一本名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书,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著作。这本书出版半个世纪后,1935年,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季羡林,坐火车从“满洲国”穿越西伯利亚,几经辗转踏上德国的土地求学。阴差阳错,一待就是十年。又过了半个世纪,他将这段经历撰写成散文自传《留德十年》。
翻这本书前我对季羡林的印象是一个语言学大师,翻完后,一个家务作业差生。季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时间,从哥廷根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如果给他的游学生涯打分,绝对是优秀,甚至是满分,但如果给他的家庭责任打分,恐怕要不及格或者0分。他在书中是这么回忆离家时的情景的:“临离家时,我思绪万端。叔父、婶母、德华(妻子),女儿婉如牵着德华的手,才出生几个月的延宗酣睡在母亲怀中,都送我到大门口。娇女还不知道什么叫离别,也许还觉得好玩。双亲和德华是完全理解的。我眼里含着泪,硬把大量的眼泪压在肚子里,没有敢再看他们一眼——我相信,他们眼里也一定噙着眼泪——扭头上了洋车,只有大门楼上残砖败瓦的影子在我眼里一闪。”也就是说,季先生出国前是已婚已育状态,除了是他自己外,还是一位丈夫和父亲。所以他的留德十年也是其妻子丧偶式独自养娃的十年,也是两个孩子缺失父亲陪伴,单亲成长的十年。
那么季先生在德国的十年,到底过得如何呢?彼时发起战争的德国早已采用物资严格配给模式,经济上和同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拮据,但至少精神上是很轻松的,恰同学少年,风流倜傥,仿佛一个没有家室的单身汉。甚至还跟Meyer家的大小姐Irmgard一边用打字机打印博士论文,一边谈起了风花雪月的恋爱。季羡林找出了自己的日记原文,1945年9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吃过晚饭,七点半到Meyer家去,同Irmgard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我很喜欢的美剧《广告狂人》大结局里,男主人公获知前妻身患癌症不久将离世时,信誓旦旦地承诺未来,说他会照顾三个孩子,而深知他劣性的前妻冷静地拒绝了,她说我只希望一切都保持原来的样子,他们会住在原来的家里,你的缺席也是原来的一部分。如果仔细比较,身为父亲,季先生做得更为差劲。萨特有言:“我们逃脱不了自由”。意思是并没有上帝或命运这回事,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这个角度看,季先生不仅是家庭义务与责任的甩手掌柜,也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一个失职的父亲。他没有根据自己的身份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约束行为,堪称近代家庭意义的“偶像失格”。
季先生晚年曾在《我的妻子》一文中表达过对妻子的赞誉,他说,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幼女,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换做是我,如果有丈夫为我生育并抚养子女,任劳任怨,体贴照顾我一生,我不仅会感恩戴德,我还会为他著书立作,立为后世范本。与配偶的牺牲和付出相比,动动嘴皮子,说两句漂亮话再简单不过了。
季先生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掌握十几种语言的大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称为“国宝”、“学界泰斗”,而妻子只有小学文化。季先生在《我的妻子》中还说了,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一套玩意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没有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的语言。男人为什么总能飞得更高,根据恩格斯的观点,是因为掠夺了女人的翅膀。恩格斯在开头提到的那本书中,深刻洞察到一夫一妻制的不平等,从人类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剖析了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根源——女性社会劳动的缺失,原因是女性过度奉献于家务劳动,而这些家务劳动又不被社会所认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你想象不到,一位男性能实现多大的成就。为什么没有共同语言,因为你去接受教育的时候她在替你照顾家庭啊。被尊为各种“大师”的季先生似乎连这点也没能意识到。
在德国度过的数个无眠深夜,相信季先生内心肯定也挣扎过,也就自由与责任的关系陷入过克尔凯郭尔式的“自由的眩晕”。但就事实而论,与其说是自私战胜了博爱,不如说是对自己的爱战胜了对他人的爱,与其说自由战胜了责任,不如说是责任向自由做出了妥协。人臣服于共同的制度,正如林达在形容美国的立宪经历时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是一个伟大的妥协。意思是只要你情我愿,尽管是前人演过的剧情,就依旧可以继续翻拍下去。
很显然,季先生追忆的德国跟我眼前的德国是不一样的,昨天的中国跟今天的中国也截然不同。我们赶走了侵略者,养育了后代,重建了家园,让麦地实现丰收,令荒芜开出花朵,我们改天换地,我们焕然一新,我们歌颂成就,赞美改革……但在另一些方面,我们或许还在一遍又一遍复刻昨天。
带着郁闷的心情合上书,季先生写到“怀着矛盾的心情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就戛然而止了,这就好比紧张刺激的电影正看到高潮突然黑屏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你倒是说清楚呀,除了荣归故里光宗耀祖外,撒手十年不管不问的家还在吗?有注意到妻子变老了吗?女儿还记得你吗?儿子根本就不认识你吧……
《留德十年》读后感(五):跟着《留德十年》学习“词汇”和“景色描写”
《留德十年》是借了同事的书来看的,不想一借就是一年半,才算是通读了一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疏于阅读了,惭愧。
通读完此书,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吧。
第一感受:实事求是=真实感+平淡感!
前面说了,我搁置了很久才通读一遍,要说我为什么这么久才能把它读完,我想也不能全部怪我,文章比较平淡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吧。季羡林先生提过,他写传记,“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精神”。秉持着这样的精神,季老回顾了留德前后与留德十年间的人和事物,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记录。由于特别强调“实事求是”,所以,情感是比较薄弱的,行文也是淡淡的,并不会给人带来很强烈的观感。
第二感受:震惊!早在1935年前后,留学就已经很热门了
季老于1935年8月1日启程前往留学之路。他在书中提到了,毕业前后,“一股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其声势之大绝不亚于今天”。而他本人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通过母校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DDAD) 签订的合同,得到的赴德留学的机会。留学期间,食宿费有补贴,而路费等则自付。那么留学生是否都是认真求学呢?从季老先生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留学生是“富家子弟”,终日浑噩度日而已。
这些现象是不是并不陌生?感觉与现在无异吧。季老家庭经济不算宽裕,仍然能下定决心去求学,也算挺有想法了。这么一想,早在1920年就随父游历欧洲,1924年与梁思成一同去美国留学就读宾州大学美术学院的林徽因,不但超前,且是真正的财力雄厚的白富美啊…果然财富是机遇的敲砖石。
第三感受:从本文感受到的季老其人
前面说过了,文章写得十分真实平淡,然而在平淡的行文中,还是能一窥作者的性情。从对旅途第一站的松花江上的“白俄摆渡盲童”中的念念不忘,从对莫斯科观光的导游小姐的吐槽,从对清华园的景色的细腻描写,从对房东女主人以及对导师的追思怀缅,从学业的选择及学习方面的回忆,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善良、可爱、细腻、敦实、自律与高要求等品质。
第四感受:哇塞!有挺多没见过的词汇!学起来!
文中季老特别喜欢引用诗词。另外,季老在描写景色方面也很不错,特别的有画面感。虽然没有拜读过季老翻译的作品(不过印度文咱也不懂,也不看不出翻译的好歹来),相信深厚的国文功底对于翻译还是很有助益的。学到老学到老,没有见过的词汇可以学起来了,优美的景色描写片段也可以保存起来以供以后翻阅。在此进行摘录:
英国人常说什么“往日的可爱的时光”,实有会于我心。往日的时光,回忆起来,确实感到美妙可爱。这里的“有会于心”,貌似是借鉴“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谴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饮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白话译为“听到鸟啼,见到花落,心中有所领悟而感到十分欢喜,立刻教小僮带着酒瓮买回白酒,以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马上取来诗卷,迅速地读过,当作下酒的美味,这时胸中清爽快意,仿佛不在人间”。
已经活到了将近耄耋之年,古稀之年早已甩在背后了。耄耋读作mao die,指八九十岁。
官费留学呢,当时只送理工科学生,社会科学受到歧视。今天歧视社会科学,源远流长,我们社会科学者运交华盖,只好怨我们命苦了。运交华盖:指运气不好。华盖,星座名,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鲁迅有诗也曾提过这个词:“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此时正值暑假,学生机会都离校回家了。诺大一个清华园,静悄悄的。但是风光却更加旖旎,高树蔽天,浓荫匝地,花开绿丛,蝉鸣高枝;荷塘里的荷花正迎风怒放,西山的紫气依旧奇幻。这一段描写清华园的景色,特别喜欢”高树蔽天,浓荫匝地“这一句。
于时新月当空,万籁无声。明月倒映河塘中,比天上那一个似乎更加圆明皎洁。在月光下,荷叶和荷花都失去色彩,变成了灰蒙蒙的一个颜色。但是缕缕荷香直逼鼻管,使我仿佛能看到翠绿的荷叶和红艳的荷花。荷叶丛中闪熠着点点的火花,是早出的萤火虫。小小的火点动荡不安,忽隐忽现,仿佛要同天上和水中的那个大火点争光比辉。此时,宇宙间仿佛只剩下我一个人。这一段的荷塘夜色描写,私以为可以与朱自清的<<荷塘夜色>>媲美了。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加尔湖。我们的火车绕行了这个湖的一多半,用了将近半天的时间。山洞一个接一个,不知道究竟钻过几个山洞。山上丛林密布,一翠到顶。铁路就修在岸边上,从火车上俯视湖水,了若指掌。湖水碧绿,靠岸处清可见底,渐到湖心,则转成深绿色,或者近乎黑色,下面深不可测。真是天下奇景,直到今天,我一闭眼睛,就能见到这是一段在火车上对沿途景色的描写,超级有画面感了。特别喜欢“一翠到顶”这个描写。随着无心法师1的片头曲<<贝加尔湖畔>>的传播,大家都对贝加尔湖这个名称熟悉了起来。去贝加尔湖旅行的也不乏少数。没想到那么久之前季老就已目睹其风采,美景果然不论过多久都能征服人心啊。
山川信美非吾土,漂泊天涯胡不归想表达思念/回归祖国(家乡)的时候可以借用这句。
哥廷根的山林就是小夜曲。德国的冬天不冷,草几乎是全年碧绿。冬天雪很多,在白雪覆盖下,青草也没有睡觉,只要吧上面的雪一扒拉,青翠欲滴的草立即显露出来。每到冬春之交时,有白色的小花,德国人管它叫“雪钟儿”,破雪而出,成为报春的象征。到了夏天,雨季来临,哥廷根的雨非常多.....雨中的山林更别有一番风味。连绵不断的雨丝,同浓绿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神奇、迷茫的大网。我就常常孤身一人,不带什么伞,也不穿什么雨衣,在这一张覆盖天地的大网中,踽踽独行....哥廷根的秋天是美的,美到神秘的境地,令人说不出,也根本想不到去说。有谁见过未来派的画没有?这小城东面的一片山林在秋天就是一幅未来派的画。你抬眼就看到一片耀眼的绚烂。只说黄色,就数不清有多少等级,从淡黄一直到接近棕色的深黄,参差地抹在一片秋林的梢上,里面杂了冬青树的浓绿,这里那里还点缀上一星星鲜红,给这惨淡的秋色涂上一片凄艳。一到冬天,山林经常为大雪所覆盖。由于温度不低,所以覆盖不会太久就融化了;又由于经常下雪,所以总是有雪覆盖着。上面的山林,一部分依然是绿的;雪下面的小草也仍旧碧绿。上下都有生命运行着。哥廷根的生命活力似乎从来没有停息过,即使是在冬天,情况也依然如此。等到冬天一转入春天,生命活力没有什么覆盖了,于是就彰明昭著地腾跃于天地之间了哥廷根的四季,都描写得特别美。
最后做一下简要的笔记:
季羡林(1911.8.6~2009.7.11),1935年~1945年德国留学,在柏林呆了一阵子之后,就去哥廷根(1935.10.31)大学,主要学习了梵文、巴利文、英国语言学,吐火罗文。在留学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了,近距离地目击了二战下德国国内的人民生活状态。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