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柏林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02 15:41:4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别了,柏林》是一本由[美]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别了,柏林》精选点评:●1930年代的小确丧下笔好流畅和自然啊●虽然我对这个译本也不是很满意吧但是

别了,柏林经典读后感有感

  《别了,柏林》是一本由[美]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了,柏林》精选点评:

  ●1930年代的小确丧 下笔好流畅和自然啊

  ●虽然我对这个译本也不是很满意吧但是isherwood总体感觉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对应上的中文系统。所以推荐有点英文基础的可以去读原文,不是特别困难,那种文字很难翻成中文的所以里面很多本该有幽默的地方在中文里是体会不出的……另外上译能不能请个好校对,到底是彼得还是彼德想清楚了再决定行不行= =

  ●和电影相比简直索然无味难以卒读……翻译也糟,压根没有魏玛时代的末世狂欢感。白期待那么久。去重看神作Cabaret一百遍。

  ●伊舍伍德在柏林结识了一个犹太富商,第一次见面对方就邀他深夜会谈,第四次见面就带他去自家豪华别墅半夜诉衷情谈人生,两人既矛盾对立又惺惺相惜,既《故园风雨后》又《盖茨比》,元首上台后富商邀他一起逃亡天朝,他没当回事富商就略过不提,过了几年他听说富商死了,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了的BE……

  ●现在看来音乐剧和电影真的是给原著做了相当的升华呢……

  ●混乱的年代

  ●标准美式小说,二流的

  ●前半部分听着《单身男子》的bgm看完的。

  ●2019年228本:伊舍伍德白描人物的功力令人惊叹,30年代从默片时代出来的柏林人物, 施罗德小姐每天早晨都要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固定的地方,让它们站在那里。它们仿佛就是她的宣言,她对资本、社会、宗教和性问题永不妥协的宣言。 她总在探索我,但也只像头母牛,虽然把脑袋往栅栏门的栏杆间懒洋洋地挤,却并不太需要开门

  ●对最后两章触动最深,纳粹上台前夕的柏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排犹政策,“黄衫军”充当政治警察等社会乱象。

  《别了,柏林》读后感(一):写成了碎片,更好。

  柏林日记,笔力不俗,寓妙趣于世俗中。萨莉·鲍尔斯,经典,有趣,80年前的故事,德国经济正陷入危机,可故事似乎就发生在当下,在你身边,放纵的青春,是除了童年外,我们回忆的无尽的源泉。吕根岛上,第三方眼里彼得和奥托的失败的同性恋故事,在纳粹逐渐得势的日子里,空虚无聊依然浸润着有精神障碍的富家子彼得。诺瓦克一家,也就是奥托一家,万万想不到奥托,你知道的一个男人,会这么说彼得;诺瓦克夫人,多么真实的多个子女的母亲,真实的好像在你身边的母亲;诺瓦克先生,战场上回来的老兵,普通男人在两次大战之间的琐碎艰难的生活。至此,顺带提到的人物,都让人印象深刻,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举重若轻,挥洒自如。安道尔一家,反犹开始了,逐渐到顶峰,这些是若隐若现的背景,巨富子弟伯恩哈德,现实又超脱,语出惊人,与之相比,娜塔莉娅倒成了陪衬。

  《别了,柏林》读后感(二):沉香几炉是浮生

  看了[克里斯托弗和同党]、[歌厅]、[单身男子]意犹未尽,然后买了实体书,萨莉的部分电影改编的程度范围很好,完完全全的体现出了萨莉这个角色的醉生梦死光影流离,读到文字里描写萨莉语句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那晶亮闪闪的大眼睛,天真烂漫又糜烂于烟火,结局倒是电影版减取的更好,当一切种种最后放手的高潮迭起,本书的结局更多了一些时间摩挲的犹豫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彼得和奥托的部分里有大段的风景描写和内心活动,原谅我在读此刻熊熊燃烧的腐之魂~彼得跟奥托真真是相爱想杀,情侣之间的小矛盾日益积累彼此都认为低头是对自己尊严人格的践踏,写的真好,有点[放射海]的慵懒味道又有点[夏威夷]、[莫里斯和他的情人]的意思 ,拿到现在来改编电影的话又是一个好题材:一个心理有缺陷的英国绅士同他同性伴侣之间的爱恨情仇,风风雨雨之后的不再见,各种猜忌不忠出轨之后的两相忘。要爆炸的节奏啊:-D~

  引用一句原话:[现在想起来似乎觉得奇怪——我们最初遇见的时候,我还以为会跟他一起过一辈子呢]

  诺瓦克一家的部分讲的是奥托一家,刚开始读我是拒绝的!被电影[克里斯托弗和同党]先入为主,这电影几乎把这部分给改完了,海因兹的原型居然是奥托,哭晕在厕所,还我小海!笑哭,海因兹和克里斯托弗的感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跑题了,抛开电影耐着性子读下去,也很值得,工人阶级的五口之家挤在拥挤的小房子里还要空出一张床来出租以维持生计,疯狂,压抑,暴怒,伤痛,又似乎有微茫的希望。

  最后的兰道尔印象最深的是伯恩哈德,他像是[同党]里兰道尔家族大商人和[歌厅]里伯爵克莱尔两个人物的糅合(本书第一个故事里伯爵克莱尔有出现,这里说的是电影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致命的神秘与格格不入的傲慢,更有一丝东方韵味,“我”和他的关系肯定很好~笑:-D

  本书缺点也有,不知是何时翻译的缘故,本书孙法理先生的翻译有些字眼读过的感受不高,部分对话枯燥无味,当然坚持啃下去的感受依然不错

  就是这样了,第一次写书评,乱糟糟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别了,柏林》读后感(三):巴比伦

  一种日光消逝的悲凉感弥漫着伊舍伍德所写下的在柏林的故事。他所能感受到的,就是人们在这个将要到达,已经到达混乱的顶峰,又即将屈服于新的、冰冷的恐怖的秩序的时刻。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很悲伤,他所遇见的每一个人,乃至他自己皆是如此。人们开始时沉浸于无意义的生活当中,金钱与作乐成了唯一的内容,没人想真的工作,因为工作早已显得虚无(这是否也是今天许多人的感受?)对于日子,伊舍伍德的朋友们多是有着强烈的厌倦情绪,那是资本主义以其机械化形式发展到一个尽头的必然,人不愿成为机械世界的奴隶,却连抗争的力气也没了半分,早已成为那慵懒的、行将就木的世界的一份子。那就是死气沉沉的硝烟味道,而最终引来的也只剩气息奄奄之际回光返照一般的疯狂。共产主义的可说是近乎幻想一般的极端形态,和资产民主的倒塌与溃坝,让人们在绝望中倒向了秩序,毁灭与恐怖。希特勒的上台浇灌了新的阳光,带着恐怖与死亡交织出的笑意的光明与希望却让人更加不寒而栗。这就是欧洲的末日景象。

  作者平淡而又细腻的笔触塑造出了那种极具感染力的氛围感。我最喜欢的是兰道尔一家的故事,关于伯恩哈德的困惑,纸醉金迷的飘摇与对生命的放弃,也正是那个时代里你能感受到的一切之核心。生命力的缺失与在此之下种种扭曲的反映是两战之间的欧洲中最本质的问题。伯恩哈德是希望伊舍伍德能够把他从中救出的,但伊舍伍德自己又何尝不是这其中的一员(虽然他至少试图逃离且成功到了新世界),他和作家那种隐隐的对抗式的恨意也在于此,伊舍伍德拥有他已经不再拥有的那些生活下去的能力,而他却已经在伤痛和压抑中失去自我。

  然而,我个人对那时的柏林极为着迷。有钱人和舞女们在灯红酒绿的夜总会里浮生若梦,红色阵线的工人们走上街头,而纳粹分子则在街角窥视着等待他们成为那世界的主人,如此的混乱和迷乱,那是毁灭的死亡之美,和最后的仅存的生命颓废的挣扎。(不知怎的我觉得中国的民国时代和其有一定类似之处)

  有时候我们很难判断出今天的世界在同样的困境里是更糟糕了还是更好了。生活在一个后-纳粹,或者更准确地说也许是后-冷战时代里,人们早就放弃寻找意义了。我们比任何时候看起来都被无情的机械化,高楼大厦的现代生活掩藏不了那之下理性主宰的世界里人们异常的情感空虚,时常让人觉得我们的世界便是末日后无可救药的新世界。我们不再压抑或寒冷,我们就只是走向了……空无一物。太多物质充斥了每一片空间,往往让人心生窒息之感,而曾经的那些反抗的尝试似乎在这样的资本主义面前走向了失败。也许反倒还不如就让原野如苍茫大海般爬进城市,让自然和活着的感知再次触及我们那破碎的灵魂,给予钢铁和数字构建的大都会们一丝来自土地和海水的清新气息。

  至于在评论说本书废话连篇的读者,我实在难以理解。若是不能用心去感受本书所描绘的真实,所表达的情感,还莫不如不去读它。撇开深意与感觉不说,伊舍伍德至少在描写上绝对相当出彩,也许只能有些尖酸刻薄地说可能书只在那些真心想读它的人面前,才会呈现真正的自我。

  《别了,柏林》读后感(四):时代选择下我们的选择

  断断续续的用一个月看完这本书,幸好书的篇章不是太长和前后章节的逻辑性不是太强,不然像我每次重新看一个章节都会忘记主人公叫什么名字的人来说,绝对坚持不下来。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集中力衰退,以前看《百年孤独》,看一个月都不觉得累,现在看个两三页就情不自禁地翻后面的章节看还有多少页才看完这一章去睡觉QAQ

  作者是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书本的主人公直接用了作者的名字,所以很容易让人想到书中的经历的事情就是作者亲身遇到的事情。书中描写了二战之前夕纳粹取得德国政权的这几年,德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书中以一个章节一个故事,描写了来德国淘金的舞女,有精神障碍的产业继承者,社会地下层的一家,百货公司的犹太人总经理。作者都是用第三者的视角描述,没有太多的引导对方的意志,更多的是旁观者的的身份。

  其中我对奥拓的印象最深刻。

  奥拓第一次出现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在皮特身边,精力充沛,有行动力,幽默,交际宠儿,除了穷了一点,一切都好。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是一名很正面形象的人物。然后到了下一章,讲到奥拓的家庭,他的精力充沛,他的行动力,他的幽默,他的交际宠儿,都是建立在一家人挨死挨活的基础下做出来的,他一天最重要的,就是边说话边倒立,保持良好的外形,然后可以去舞会,到凌晨,每天,不间断。他没有固定的工作,也不打算有固定的工作,嘲笑每天做着苦力工资不高的哥哥,嘲笑长的肥胖的妹妹,嘴上说非常担心母亲的身体,却从不做家务分担一些最基本劳累。

  看着奥拓,有种最喜欢的班花给隔壁老王家的猪拱了的感觉,而且是班花主动追着让猪拱的。

  不好受。

  我不知道在当时的德国,怎样的生活才算是政治正确。是潇洒的奥拓,还是猥琐的哥哥。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工作,大家都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每天的生活都像青春偶像剧里面一样,谈情说爱就是一整天。

  无忧无虑谁不想,所以我特别敬佩那些可以活得自由自在的人们,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足够我仰仗一辈子了。这种情况有两种,一个是你完全不需要物质上的享受,享受哲学家般的精神自由,这种大多都会活得很穷,但是精神自由高于一切;第二种在有物质生活,但不是以物质生活为最终目的的,无论外界发生什么,他们都能接受。

  这两种都是我所敬佩需要我去学习的。但是,这两种都有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就是不能连累别人。

  如果因为你要去跳舞,而要患病的母亲省下钱给你去跳舞,那就过分了。

  故事的最后,奥拓找到的有钱人的女儿,直接就勾搭上了,过上的幸福愉快的生活。很现实,也很魔幻。我不知道怎么评价。大概可以用这个素材写很多的鸡汤文字吧,什么“你的视野决定你的上限”,“我成功了,因为我从小就不一样”,“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这些我都懂,但我不喜欢。

  写到这里,想起书里面很多的人都是靠认识了一个有钱人,然后过上好日子的。像萨莉想找个有钱人攀上去,像皮特继承的舅舅的家业,自己却没工作,像奥拓,噢,对了,书里面好像有一个是靠自己的能力工作生活,但他最终的结果是死了,公司也给被人直接抢了,下场最不好的一个。

  归根到底,没有一种活法是需要别人去喜欢的,也没有一个别人能够评价自己的生活。我们要做的只是,不断的用自己的行动去为自己的选择证明。

  某一个时代可能会更加适合某一种活法,但都无所谓,如果你选择的是靠能力去赢回物质的享受,精神的自由,那么你就要付出跟别人跳舞一样的代价

  共勉。

  《别了,柏林》读后感(五):纳粹阴影下的柏林众生相

  对伊舍伍德有所了解,是在读了他与奥登合著的那本《战地行记》之后。上世纪30年代,卢沟桥事变引发中国全面抗战,伊舍伍德携手好友奥登来到中国作了5个月的战地旅行,合作写下了《战地行纪》,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遭遇的战争困难与不屈的民族精神,充满人道主义的情怀。伊舍伍德的小说集《别了,柏林》依然与奥登有关。1929年,伊舍伍德随奥登前往柏林,在这里生活了四年,见证了希特勒纳粹在德国的兴起,他将这段动荡岁月的生活写进了《别了,柏林》之中。 《别了,柏林》由《柏林日记》(一九三0年秋)、《萨莉•鲍尔斯》、《吕根岛上》(一九三一年夏)、《诺瓦克一家》、《兰道尔一家》、《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等六篇小说组成。每篇小说各自独立,但小说中的人物又会在别的篇章中出现,“我”则贯穿六篇小说的始终。用作家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部快门常开的相机”,随时随地会将所见所闻“拍摄”下来,因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素材,然后,他对这些素材像对电影胶卷一样进行裁减和剪接,最终便成了具有蒙太奇效应和戏剧性的六篇小说。它们没有虚构、没有渲染,客观呈现一九三0至一九三三年柏林社会生活。不过,伊舍伍德勾勒的那个动荡、衰败、阴暗的柏林社会,有一个共同的时代背景,即希特勒纳粹的兴起及其反犹思潮。 《柏林日记》(一九三0年秋)中施罗德小姐家的房客美尔小姐是个卖唱的歌手,同时是个狂热的纳粹分子。另一位房客、犹太人格兰妲内克嫌她唱得难听,说不如听猫去叫。这下惹得美尔小姐火冒三丈,发誓要回击这个犹太女人对全体德国妇女的侮辱。《萨莉•鲍尔斯》中,施罗德小姐为结识了女歌星萨莉而沾沾自喜,但她的兴奋劲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战争即将爆发的谣言让银行倒闭了,储户们面临破产的危险;而纳粹记者在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写的文章,又煽动起了德国人的仇法情绪。《吕根岛上》彼得与奥托认识的那位医生毫不掩饰自己对犹太人的厌恶,说“见到真正的北欧日耳曼人就是一种快乐”。在餐馆里与彼得辩论的小青年宣称希特勒并不希望战争,而是维护和平,接着无限神往地说道:”战争可以是美好的,你知道!想一想古代的希腊人吧!” 《诺瓦克一家》里奥托的哥哥、好学勤劳的诺塔也迷上了法西斯主义,一有空就与他的那帮纳粹朋友混在一起,让他的母亲诺瓦克太太忧心忡忡。犹太裁缝很会做生意,诺瓦克太太忍不住对他的妒忌,便说:“希特勒来了就会给犹太人一点颜色看看。那时他的脸皮就不会那么厚了。” 《兰道尔一家》中,“我”应犹太商人伯恩哈德•兰道尔邀请,去他的乡间别墅参加一个晚会,“我”发现参加晚会的人貌似在玩,实际上心不在焉,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客人在悄悄地议论着严肃的政治话题。晚会结束时,人们还不肯离去,默默地等待着。终于,“电话边沉重的谛听的面孔松弛成了微笑。政府安全了,电话告诉我们。几个客人欢呼起来,带了一半的玩笑,但毕竟放下了心”。原来,伯恩哈德他们在守候总统竞选的开票结果,选举的结果关系着德国的命运,尤其是德国犹太人的命运,而在场的伯恩哈德等许多人正是犹太人。难怪兴登堡蝉联总统的结果出来后,伯恩哈德开了句玩笑:“资本主义再一次得救了。”而在《柏林日记》(一九三二年冬——一九三三)中,希特勒已经上台,纳粹更加猖獗。穿褐色制服的冲锋队员抓住一个犹太青年,就用旗杆的金属尖头戳得他满脸是血,半个左眼被戳了出来,而在附近的警察则视而不见。纳粹分子甚至公开袭击了一家宣扬和平主义的出版社,让人想起了德国著名犹太诗人海涅的名言:“谁要是烧了书,谁最后就得烧人。”历史不幸证实了海涅的预言,希特勒从公开烧书到用焚化炉大规模地焚烧犹太人,前后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 美国著名学者德鲁克在他的成名之作《经济人的末日——极权主义的起源》有这样一段话,纳粹主义“将希望化为绝望,以魔幻代替理性,而人们的信仰将会化成恐惧、疯狂、嗜血和暴力”。弥漫在《别了,柏林》中的,正是纳粹和反犹主义带给人们的恐惧、压抑、疯狂和暴力。该书用纪实的手法、简练而生动的叙事,讲述了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柏林人贫困、灰暗、苦涩乃至病态的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大战爆发前的柏林众生相。施罗德小姐曾经有过小康的生活,家务事都由保姆做,夏天可以去海滨度假,但如今已经沦落到自己打扫家庭卫生、靠出租房屋聊以度日的境地;奥托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套小房里,但还要腾出一张床来出租补贴家用,诺瓦克夫人为操持这个贫穷的家庭而心力交瘁,常常大发脾气;萨莉是个从英国来到柏林淘金的女歌手,她三天两头向人炫耀自己新换的情人,事实是男人们只跟萨莉逢场作戏,最终她被一个冒充美国好莱坞电影人的波兰小混混骗走了钱财,让人哭笑不得;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伯恩哈德。他是个成功的犹太商人,为人谦和,深邃多思。他常常对自己的生命和前途生出一种离奇的虚无感,曾对“我”吐露内心的惶惑:“我们那公司,那座从地板到天花板都塞满了我们积累的财富的庞大建筑,除了在我的想象里,还有没有真实的存在?”最后,他死于莫名其妙的“心力衰竭”,公司的所有财产被纳粹没收。 小说中有一段“我”和伯恩哈德夜里乘车赶路的描写:“无线电塔楼的微光在黑暗里闪动。漆黑笔直的路向我们扑来,好像扑向毁灭。在有垫褥的车里的伯恩哈德拍着膝头上的狗。它在黑暗里感到不安了。”这段描写极富象征意味,它是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德国人被黑暗与灭亡的命运一步步吞噬的形象写照。

  (此系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或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本文标题: 别了,柏林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4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杀戮目标》读后感锦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