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是一本由【美】埃伦•兰格(EllenJ.Langer)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精选点评:●嗯衰老化是被灌输的概念说的很好去标签化去刻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是一本由【美】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精选点评:
●嗯 衰老化是被灌输的概念说的很好 去标签化去刻板印象 发现可能性 做个主动的人 不要放弃选择权 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科学研究也是具有时效性的
●在某个我很颓丧的时刻,它的某些话警醒了我。很棒,就算是一碗鸡汤,我也干了。
●辩证看生命。给老年人创造能自理的生活环境的观点很不错。
●有一些观点是以前有感而无理性认知的 有意思 浅显开山 有待深挖~
●写的实在是没有调理&全都废话
●好像get到了让自己变年轻的秘诀
●可能心理学的著作。
●推翻很多既有的固化的观念,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告诉我们真相。有时候,眼见的未必是实,耳听的也未必是虚,要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推翻。
●衰老有时候是社会性的,生理上并不衰老的年轻人有时候就是被社会的年龄定义限制了活力和自我创造力。
●对标题和书名充满期待,整本书看下来感觉就是一伪心理学,专念,拿不出科学的东西来解释。 读完给我最大的感受,心态决定健康。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外因与内在
拿到这本书时还以为是讲“健康、疾病和衰老”的医学书籍。没想到涉及积极心理学,作者提到“专念”一词,≈专注力+细心的观察力
专念健康讲述的是摆脱并突破这些思维定势如“人老了就健忘了迟钝了”等给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设定的极限。
刷新了我对“老人”和“疾病”的固有观念。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专念,细心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
我们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人,都不应该是“非黑即白”的,那么我们对待身体也不应该有“要么健康、要么有病(非此即彼)”的观念。即使你被诊断有某病,你不能认为自己真的病了而全权依赖医生和药物,而是要用积极地心理去对待。很多时候身体其实没病而是心理精神病了。而积极的心理可以帮助你让身体快速恢复。
面对老人,我们的错误思维会加速他们的老化,所以请正确了解老人其实和年轻人一样,只是所处的阶段不同了、方式不一样,但老人的衰老不代表他不行了不中用了。同样的,当年轻的你老了的时候,你也需要正确地看待老年的自己。
最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每一个阶段的自己。[愉快]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案例,告诉你可以怎么想怎么做。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二):让专念帮我们获得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我们的身体也能倒退到20年前。”
这样的论断是否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古往今来,多少帝王追求长生不老,却都免不了终有一死的结局啊。
在我们的常识里,女人过了25岁衰老速度就加快,人老了记忆力、行为能力都显著下降,被诊断为癌症就意味着时日无多了……诸多此类的论断还有很多,对此我们深信不疑,因为大量的研究结果都在向我们传达这些信息。
可是,“生理即命运”吗?时光真的无法倒流吗?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埃伦•兰格提出了“可能心理学”的概念:我们怀有的期待和信仰,接受的心理暗示,刻板印象和医学标签,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机能如何发挥作用,疗愈乃至老去。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心理会影响身体。比如,看到老虎的恐惧心理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失去亲人的悲伤心理会让我们的多巴胺分泌减少。
不过,“可能心理学”的内涵可不仅仅止于此,《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关于健康、疾病和衰老,你必须知道的真相》一书引导我们去追求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生命奇遇。
1.让身体年轻20岁的奥秘
作者和她的研究团队并非否定医生和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关注那些“常识”以外的个例。比如放在今天,那些80岁仍然健步如飞的老人、那些被宣判癌症后还多活了一二十年的奇迹,基本都在兰格的研究范围之内。
好莱坞电影《逆时针》的原型,著名的“逆时针研究”就发现:让80岁的老人不断用“年轻20岁”的心态暗示自己,并承担更多责任,有更多自主权,他们真的就能年轻起来,而且充满力量感。(具体研究过程大家有兴趣建议去看原文哦~)
要问其中的奥秘何在?其实这个实验研究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专注于照料一盆盆栽,使老人的“信仰和心理暗示”得以改变。
以前,他们穿衣、吃饭有护理人员照顾,没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整天漫不经心地等待死去。现在,怎么照顾盆栽、何时做什么事情,这样的选择帮助他们更专念于自己的生活。而专念,本身就是对健康有利的。
2.专念让你更健康
是的,贯穿全书的核心点就是2个字——“专念”。专念的本质是留意事物,留意变化。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时,就会有专念的感觉。
身体状态从来都不只有“健康”和“疾病”2种划分,疾病通常都是从健康状态缓慢演变而成的,我们称为“亚健康”。而专念健康学主张的就是抛弃血压值、血糖值、心率值等数字指标,专念于自己具体而复杂的身体状况。
同样是疼痛,每个人疼痛的程度和原因都是不同的,你只有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才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在“疾病”到来前采取措施。而这正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要点。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2种实现专念的方法:
写日记:如果你生了一点儿小病,那你可以每隔2-3小时感受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然后记录下你的症状。坚持下来,你不仅能觉察到症状与环境、所服药物的关系,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你还能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是患病,大部分时间也是无症状的。所以,不能因为你某个部位有症状就把自己定义为“病人”,这种自己尚可控制的心理可促进我们的康复。
此外,写日记能使我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研究表明,专念地写东西可以从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缓解压力、增强免疫系统、让心情变好等。这可能就跟很多老师提到的“日记本自省”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我最近生了一次感冒,症状来得很突然,第一天下午先是感觉嗓子发干,很快声音变哑,跟爸妈视频都要扯着嗓子喊才能发出声,很吃力。第二天嗓子开始疼痛,由轻逐渐加重,到后来,不用吞咽口水都能觉察到火辣辣的疼痛感,只得想办法分散注意力。第三天起床,嗓子不痛了,转而开始咳嗽,先是偶尔干咳一下,慢慢开始变得密集,渐渐地有痰,痰越来越多……
我如此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症状并非没有用处,它让我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准确叙述自己的症状的病程,店员听完后很快对症拿药,没有多余的不相干的感冒药,就只针对我现在的咳嗽治疗。钱少花了不少,感冒也很快好起来了。
而我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地觉察到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还真的要得益于每天的2遍日记,我早上写晨思手记,晚上写自省日记,日记让我更专念,亲测有效,亲测有效哦~
冥想:瑜伽、禅坐之类的冥想也能产生类似专念的积极效果。这种方法我没试过,所以不便多讲。有经验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告诉我,让我们一同进步哦。
生活并非只能漫不经心地一天天过,我们需要留心细微的变化,将医生当作顾问,做自己身体的主人,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追求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就像我很喜欢这书中的一句话说得好——
“只有敢于追求不可能,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可能性!”
:本书评同步发表在简书“怡然小朱”
让专念帮我们获得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三):生命的另一种可能之十月Pro
(美)埃伦兰格;「卡片作者」孙茜
本书内容简介
如果我们能将心理时钟调到过去,也能将生理时钟调到过去吗?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埃伦:兰格给出了答案:打开心灵,迎接所有的可能性,不要预先假定什么是不可能的,这将引导我们进入更健康的状态——不管你处于哪个年龄。
可能心理学发现,我们怀有的期望和信仰,接受的心理暗示、刻板印象和医学标签,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机能如何发挥作用、疗愈乃至老去。兰格告诉我们,只要变得专念、觉察改变,我们就能调整这些因素,改变那些看似根深蒂固的行为,而不是盲目地听从专家意见、放弃对自己身心独特的体验和判断、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等待死亡到来,因为正是这些漫不经心的行为让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将活力从我们的生命中抽走。
作者简介
埃伦:兰格,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幸福课导师本沙哈尔极推崇的心理学家、历史上第1位获得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女性。因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主持过众多具有开创性的实验, 《纽约时报》曾将她的经历载入“年度思想”特刊。作为一位传奇性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改变美国的伟大女性,她的个人经历已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逆时针》,由知名影星詹妮弗安妮斯顿主演。
阅读方法介绍
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可能心理学,探讨的又是心理对身体的影响。在探讨奇妙的身心关系的旅途中,作者做了大量较为客观严谨的实验研究,同时也做了大胆的推理假设;心理现象是客观的,但同时也是缥缈的,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对严谨的实验还是大胆的推理,我们都要怀着一种大胆假设、谨慎求证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既可以实现作者的初衷——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又不会陷入空想主义的偏路。
再者本书中有大量的言论涉及质疑医生、反对权威,但是需要提醒的大家的是,作者的本意并非鼓励大家完全否认医生,因为专业的医生和先进的技术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身体,作者只是倡导我们要怀有一种辩证、多元、专念的态度去面对医生的诊断,切忌矫枉过正。
1.做选择能帮助这些老人进入一种专念的状态,区别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漫不经心的状态一不关注、不思考、无选择、无责任。非物质的心灵和物质的身体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心理真的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吗?如果可以,心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身体呢?
看到老虎,我们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肾.上激素分泌增加;失去亲人,我们感到悲伤,血压升高,多巴胺分泌降低;看到恶心的事物,我们也会生理性呕吐。这种种现象都表现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理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
心理对身体的影响除了研究中发现的积极效果外,也存在着一些我们无法否认的消极影响。我们普遍认为当我们年纪大了,我们的视力、听力、智力等一定会变差;我们的身体状态一定会变得很糟糕;很多慢性疾病会慢慢显现出来,心脏病、高血压、高血糖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无法打破这一定势吗?
逆时针实验让作者开始探索衰老的逆转,她认为,我们需要尝试一种更专念的办法,来打破我们对有关衰老和身体健康的定势思维。专念健康,并非教授你如何合理饮食、如何锻炼身体、如何进行医学治疗,也不是教你去对抗现有的医学和科学已证实的健康生活方式,而是指导你去摆脱我们有关健康的思维定式,只要突破固化、刻板的思维定式,打破我们所认为的生命极限,我们就可以改变。
2.心理定势
心理学家伯尼斯诺嘉顿提出了一个社会时钟的概念:社会中存在一套内隐信念来度量生命,每个年龄段都有着与其相符合的态度和行为。就像我们平时常常听到的:“20岁的人要有20岁的样子,50岁的人要有50岁的样子。”社会时钟的理论认为我们的寿命和身体状态会更倾向于我们模仿的人,而非同龄人。按照社会时钟的假定,我们配偶的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调节我们的身体状态。
3.身心关系是协调统一的,我们的心理可以影响我们的身体。
4.我们可以打破年龄和衰老的极限,年龄的增长绝不意味着衰老与疾病。
5.我们倾向于漫不经心地、被动地完全接纳医生的诊断,而从没有试图去质疑它,试图去打破传统的心理定式。信念可以显著影响到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就应该学会改变自己的信念,相信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健康。即便无法成功,我们也在试图做出努力,只有敢于追求不可能,我们才能获得更大可能性。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于漠视自己的体验,不假思索地接受现有结论。
6.对衰老的态度是影响我们寿命的主要因素。
7.可能心理学更积极、不做评价、过程导向性更强。
8.仅仅由于这两句话中都包含了"因为”,人们便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种请求,而无视这个理由本身是多么荒谬或是毫无道理。事实上,当我们面对医生的诊断时,我们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是医生,我们便刻板地认为他们是权威,于是就不假思索地、不加质疑地接受对方的所有诊断和意见。
这并不是说医生不值得相信,也不是要求你质疑医学界,毕竟医生有着比普通患者要专业得多的知识和经验,作者建议的是,你要对自己的健康更为负责,对医生的诊断持一种理性的、辩证的态度。
9.错误的心理定势
绝对化的思维:我们的身体要么是健康的,要么是不健康的,我们总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做确定性的诊断。
医学界是无所不知的:大众倾向于认为医生总是比我们当事人知道得更多,我们必须完全接受医生的所有诊断与建议。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读后感(四):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
在岁月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年,有可能吗?
在这里,心理学将为我们发现这种“可能”。
可能心理学
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教授今年63岁,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
兰格教授用一词之差来解释她的研究与传统心理学之间的差异: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而她研究的是“可能是什么”。
她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而是寻找个别的可能性。
兰格教授热爱网球。年轻的时候,她摔断了脚踝,医生说她从此会瘸腿,再也不能打网球了。但现在她双腿健康,仍然在打网球。30多年“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践,使这位心理学家将身体和心灵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度过了一段非凡的岁月。
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别人告诉她“不”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
什么是专念
“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观、惯例、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或者认知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兰格教授做过一个“复印机”实验:几个人在排队复印东西,实验者问前面的人能不能让他先复印。只要这个实验者给出了理由,人们通常都允许他插队。有趣的是,这个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却并不重要。无论你说“对不起,我赶时间”,或者“对不起,我想复印文件”,人们的反应是一样的。
“并不是他们没听见你说什么。”兰格教授说,“而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你说了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像是在复印机实验里的那种“自动”状态下做出的。所以,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在某个情境下是怎么反应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反应?还有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专念”。在她的学术生涯中,这是一个核心概念。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专念”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实践——留意新事物,积极寻找差异。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通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很多时候,情境已经变化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从这个角度而言,“专念”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兰格教授认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完美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比如癌症、抑郁症等。”
“现代人应该对‘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现实从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返老还童的可能性
在一部已经开拍的好莱坞电影《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兰格教授,电影主线是她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兰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讨论卡斯特罗在古巴的军事行动,美国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的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的是过去时——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他们刚出现在朗格的办公室时,大都是家人陪着来的,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一个星期后,他们的视力、听力、记忆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压降低了,平均体重增加了3磅,步态、体力和握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过,相比之下,实验组,即“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局外人被请来看他们实验前后的照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毕竟,这是一个田野实验,因为缺乏实验室的控制,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事实上,直到今天,兰格教授仍然难以解释,那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的大脑和身体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交互。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为了维持时间感,那些“活在1959年”的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专注力”,即更有意识的“活在当下”,因此他们的改善更明显。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
“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她接着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关于衰老的很多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人老了,记忆一定会衰退吗?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他们在短期记忆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应差于年轻人。那么,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根据兰格教授的分析,这是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年轻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与此同时,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已步入老年,这种思维定势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
事实上,很多心理实验都证实,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与环境暗示很有关系。与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结婚,往往长寿;相反,与一个比自己年老的人结婚,往往短寿。社会经常规定了,什么样的年龄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否则就是为老不尊。因此一个经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显老,因为制服没有老少之分,没有年龄暗示。
“如果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遗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好处。”
在20多年前的一个养老院的实验中,她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比如他能决定在哪里招待客人,玩什么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更爱社交,记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问兰格教授,是否想过让自己回到30年前?
她笑着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念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