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患的深远影响读后感(口若悬河读后感50字的)

发布时间: 2024-06-28 01:40:2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3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后感50字这节语文课,我们上了一篇和“中国的‘摇篮’”有关的课文.你知道吗,中国的“摇篮”——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流域内...

黄河水患的深远影响读后感(口若悬河读后感50字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后感50字

这节语文课,我们上了一篇和“中国的‘摇篮’”有关的课文.
你知道吗,中国的“摇篮”——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流域内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所以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因此,黄河也就成为了中化民族的发源地.现在,黄河变了,温顺的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回头看看它两千年来的“表现”,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黄河,不再是“摇篮”,它成了两岸人民的忧患.每到涨潮的时节,它发发“脾气”,不知冲毁了多少农田,冲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读到这里,我被这惊人的数目弄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问号在我脑袋中旋转着:这什么它会变得凶猛暴烈?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
原来,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所以造成水土流失.二是人们无节制地放牧、砍伐,破坏了森林植被,使得黄河成为一只咆哮的“野兽”.
当读到怎样让黄河变好的方案时,我想:我们小学生虽然不能修筑水利,但我们可以多植树、写倡议,为建设“摇篮”出份力.
下课了,我恋恋不舍地合上课本,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真深!

我国古代黄河水患的特点

黄河水患一直是北宋政府非常棘手的问题。从汉代起,黄河在几次比较大的泛滥和改道后,经过王景的治理,在以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相对安流的局面[1]。而到了北宋,据不完全统计,黄河及其支流共泛溢154次,平均每年约0.92次。 仅黄河主干长时间大范围泛滥甚至改道有近80次,范围波及到淮河和御河流域的许多地区,对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统计数字见附表)面对汉唐间800余年的安流,北宋的统治者也只有慨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了。
一 北宋黄河泛滥频繁的原因及特点
灾害不独是自然现象,人为破坏也是引起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宋代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尚不发达,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人类加载给自然界的破坏还不足以让自然在相对短的周期里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当祖先们对自然无节制地破坏性开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的时候,它就会以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而北宋恰恰处在这一阶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人更多地承担了自己和先辈们无知的恶果。
中国古代的几次长时间、大规模的分裂割据都发生在宋代以前。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五代十国,军阀割据的斗争造成的影响,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是导致了黄河周围地区植被与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引起了灾害频繁发生。其二,它又再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然所带来的伤害,自然灾害极有可能在“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原则的指导下,被述史者轻描淡写地一笔代过。即使有所记载,也早已被无情的战火所吞噬。宋代以后,中原地区军阀混战、长期割据的局面不复出现,更多的典籍得以留存,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代,史籍的数量也倍于前朝。这就在对自然灾害记载的数量上有了超过前代的可能。
唐代中后期,由于全国经济中心向东南方向转移,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交通、水利等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已经不能负担起全国政治中心的需要。从五代十国起,交通条件优越、漕运发达的河南开封成为了全国的中心。北宋的都城开封位于黄河中游,这就是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它附近的地区。
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自然灾害更是作为一种手段或约束力,被广泛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因此,人们更加重视对灾害的论述和记录。这样不仅保留了大量的有关灾害的珍贵材料,而且还为我们研究宋人乃至古人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荒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北宋时期黄河水患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受灾面积广,水灾爆发次数频繁。几乎涵盖了现在黄河中下游河南、山东,北至河北中部海河流域,南到淮河流域江苏、安徽的许多地区。几乎黄河的历史上所有泛溢过的地方,北宋时期均有河决的记载。另外,黄河泛溢也十分频繁,在北宋的167年里,就有54个爆发年份,平均每3年一次。
其次,灾情严重,造成黄河多次改道和分流。造成改道的决溢在北宋一共有7次,分别出现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天禧三年(1019)、天禧四年(1020)、景祐元年(1034)、庆历八年(1048)、熙宁十年(1077)以及元丰四年(1081)。黄河如此频繁地大规模地改道,在整个黄河灾害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其中熙宁十年爆发的是这一时期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三十八万户流离失所,三十万顷良田被淹没,四十五个州县受灾,“濮、齐、郓、徐尤甚”[2](卷二十,三十二页)
第三,受灾地点集中,河北地区尤罹重患。河北位于黄河下游,北宋时期,黄河的大部分决溢都波及到这一地区,是这一地区成为当时主要的黄泛区。
河北路与辽国接壤,北宋初期的对辽策略,多数与这里有关。仁宗时,宋廷的战略重点转移到西北,黄河下游逐渐成为北宋政府对辽采取消极防守的心里屏障。随着女真族在北方的崛起和西夏、辽国国力的不断削弱,宋廷的战略再次偏向黄河下游的河北地区。可以说,黄河的安流与泛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北宋的总体军事部署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二 黄河与北宋的对外战略部署
从总体上看,北宋的对外战略部署随着对外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立国之初到仁宗宝元二年(1039),这一时期的主要外患是地处北宋北部的辽国。建国伊始,宋太祖和太宗通过一系列的战争,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从建隆元年(960)平定李筠叛乱开始,北宋就与契丹人建立的这个国家不断发生冲突。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收复太原后,即挥师北上想一举消灭辽国,想实现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统一帝国的梦想,结果以失败而告终。雍熙三年(984)太宗皇帝再次亲征契丹,在巨马河又遭败绩。这次战役是宋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北宋对辽的优势丧失殆尽,两者在军事力量上基本处于均势。澶渊之盟后,北宋对辽在军事上完全处于了守势。两国边界基本维持在今河北中部天津市御河流域以及山西、陕西的中部。
这一时期北宋的军事部署主要在河北和河东地区,其中,河北的定州、镇州、高阳关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屯有重兵。并且“修蒲阴为祁州,则高阳关会兵之路;由井陉至常山,则河东道进师之所;沧州至海口百六十里,即平州界。至淳化后,顺安军东有塘水隔限敌骑;莫州屯兵以护堤道;保州一路平川旷野,利敌骑驰突,置沿边巡徼兵;北平路置兵马一司,断西山之路;登州隶京东,海路抵女真契丹界,置水师隶巡检司。全魏之地,河朔根本。内则屏蔽王畿,外张三路之援。又置北京路兵官,令保边寨。咸以兵马为务,亦罕任文吏。防秋捍寇,为他路之剧。”[3](卷十六上,一页)军队部署均在当时黄河以北地区。
第二阶段,从仁宗宝元二年(1039)起,至哲宗元符二年(1099),这一时期北宋主要是与地处西北的西夏作战。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与西夏相邻的陕西路和与辽国、西夏都相毗连的河东路的兵力开始增多。为了防止腹背受敌,仁宗仍在河北地区增加了兵力。[4](卷一八七,四五七四页)然而,此时在河北地区对辽国的防御,更多地是依赖黄河作为天然的屏障来阻挡可能会出现的辽国的入侵。
其实,自澶渊之盟以后,就出现了依靠黄河作为屏障的建议。大中祥符八年(1015),著作佐郎李垂的《导河形胜书》中就提到了这一点。景德元年(1004)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是黄河决口的高发期,九年间有五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并导致了澶州徙州治于信阳。李垂根据《尚书•禹贡》中的记载,建议从“大伾、上阳、太行三山之间,复西河故渎,北注大名西、馆陶南,东北合赤河而至于海。”并从大名府魏县(今河北大名附近)向北开渠,经邢州、洺州“稍东注易水、合百济、会朝河而至于海。大伾而下,黄、御混流,薄山障堤,势不能远。如是则载之高地而北行,百姓获利,而契丹不能南侵矣。”[4](卷四十四,二二六一页)这种论调不免有些迂阔,但却开了神哲时期“黄河御敌论”的先河,在黄河不断决口、改道、泛溢的威胁下,甚至一度成为朝廷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部署的焦点问题。从神宗熙宁元年开始,司马光、文彦博、吕大防、安焘、苏辙、曾肇、范百禄等朝廷重臣都参与到其中。听任黄河北流与回黄河以故道东流入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主张回河者以“河不东,则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为由,而反对者却认为“自景德至今八九十年,通好如一家,设险何与焉?不然,如石晋末耶律德光犯阙,岂无黄河为阻,况今河流未必便冲过北界耶?”[4](卷四十五,二二九一页)以此看来,这一时期北宋黄河以北的对外防线基本形同虚设,仁宗宝元二年的增兵,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若非如此,这些宰执参政怎会对自己的军队没有信心,而把防御的想法都集中到黄河上呢?
第三阶段,徽钦时期。西夏的臣服与联金灭辽,使北宋的战略重点再次回到河北、河东一带。由于上一阶段这些地区军队久不经战事,朝廷重臣过分倚重黄河的对北境外国的限制,北宋政府并没有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对北方边境的兵力部署作出及时调整,致使日渐强大的金国军队,得以长驱直入,从而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三 黄河水患与北宋军队的后勤保障
军队后勤是指军队筹划和运用人力、物理、财力,从物资、技术、医疗、运输等方面居对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各项专业勤务的统称。[5](第299页)后勤是军队取得胜利的保障,是国家经济实力在战争中的反映。
继承了唐代后期出现的募兵制,从寓兵于农转变成为国家出钱养兵,北宋已经摆脱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随处抢夺的混乱的后勤机制,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军事后勤保障体系。军队保障制度的形成,对于整个军事史来说,无疑是一个进步。[6](第284页)但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运输能力等的影响下,专门的后勤保障对于北宋来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有时甚至会成为制约部队流动能力的瓶颈。从实际效果上看,北宋的敌国契丹没有后勤供应,辽国的兵制规定:“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处抄掠以供之。”[7](卷三十四,第六三九页)而具备相当条件后勤保障的北宋军队,在依靠抢掠才能够维持的辽国军队面前,并没有优势可言,战争也往往处于劣势。除了北宋主体战略思想、具体指挥失误外,后勤问题也是北宋军事力量孱弱的一个重要原因,黄河水患恰巧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交通滞后,北宋的军事后勤供给十分困难。亲历过对西夏战争的沈括对补给情况进行过统计,“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糖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长。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人,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准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问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8](卷十一,九十六页)可见,军需供应在当时非常艰难,往往花费甚多,而收效甚微。运夫在为军队运送粮草的同时,也许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非兵士消耗基本与兵士消耗相同。一场有一定规模的战争,仅消耗的物资粮草一项,便是非常巨大的开销。因此,要想军需充足,就必须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一点在北宋时期不是没有可能做到,前提之一便是没有灾害发生。黄河水患在北宋时期爆发的诸多灾害中,破坏性以及对北宋社会经济的影响居各类灾害之首。并且,黄河位于北宋的中北部,北宋的主要敌对势力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黄河的安流与泛滥对北宋的战略部署、军需保障等方面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黄河水患频繁发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除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外,伴随水灾发生的饥馑、疫病,使北宋政府损失了大量财力,由此引发的盗贼横行,也牵扯着北宋政府更多的精力。据苏轼统计熙宁八年两浙地区旱灾造成的损失,“放税米一百三十万石,酒税亏减六十七万余贯,略计所失,共计三百余万石,其余耗散,不可悉数”加上转运司截拨上供米一百二十三万石,仅税米和上供米两项,损失就达四百余万石。以致于转运司在五六年内“贫乏不能举手”[9](卷五十七,二十九页),这还不算地方常平、广惠和义仓的所耗费用。
水灾甚于旱灾者,是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漂荡人口、财务、庐舍、田苗等等,加上蠲免和赈救费用,损失当比旱灾成倍增长。以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决口南流为例,《九朝编年备要》载:此次水灾“坏郡县四十五,官亭、民舍数三十八万家,田三十万顷。”依照材料所示,受灾的四十五个州县,应在河北西路的卫州、怀州;河北东路的澶州;京东西路的濮州、济州、郓州、徐州以及京东东路的齐州。这些州在元丰初期的主客户户数是这样的,卫州47,716;怀州32,916;澶州56,911,濮州59,836,济州55,498;郓州134,037户;齐州户数不详。不算齐州,共计3,806,914户。[10](第141页)这个数字当是熙宁十年水灾后所剩的主客户数。 按照当事人的统计方法,“以中户计之,户为十人,壮者六人,……幼者四人”[11](卷九,十八页)。以此可算出当时受灾人数当是3800000人左右。以四六划分大人孩子,成人的数目是2280000万,未成年人熙宁十年,北宋政府的赈济标准是“日给口食米,十五岁以上一升(半),以下一升;五岁以下半升,至二十岁止。”[12](食货五十七之八)只按一人一天1.2升米计算,日所耗米就达4560000升,折合45600石,不出三个月,只赈济放粮一项就超过了旱灾放税和截拨上供米数的总和。而在七月爆发水灾,田苗积储全部被毁的情况下,从恢复生产到有所收益至少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
无论是军需保障,还是赈救灾荒,所投入的财物都是巨大的。如此庞大的开支,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如果黄河决口发生在某次战役爆发之前或过程中,将会对军队的补给造成巨大影响。应该看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和当年九月发生在澶州的黄河决口不无关系,作为北宋的最高领导者,宋真宗是不会不考虑黄河决口给自己部队带来的影响,军需问题到还其次,若因饥馑导致内乱,则会陷北宋与腹背受敌的境地。以此看来,在战争形势占优的情况下,如此慌张地与敌人签约,以致于听到与契丹谈判回来的曹利用说岁币之数是三十万时,居然会“不觉喜甚”,而曹利用也因此“被赏甚厚”,[13](卷五十八,十七页)以致于后来飞黄腾达,澶州河决的因素必然在真宗的总体规划之中。
另外,北宋前期主要战略部署在河北和河东地区,这一地区是黄泛区,河水的泛溢直接影响着军事补给的实施。而在对西北党项的军事行动中,由于当地的农业水平相对低下,军事补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内地来支援。
除了水患本身造成的影响外,北宋对黄河水患的赈救策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军队的后勤保障,主要体现在常平仓制度和其他一些赈救手段上。
常平仓制度从汉代开始便一直是古代中央政府赈济灾荒、救助贫下的主要办法,宋承前制与太宗淳化二年(991)开始设立,并逐渐遍及全境。[12](食货五三之六)但是,常平仓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粮食贮藏。在北宋的贮藏设备和条件下,如果没有灾害,不及时更新,几年之内粮食就会化成泥土。北宋政府的处理办法是贮藏两年没有支用就更换新粟,而以替换下来的陈粮供给军队。“常平仓斛斗,若经二年,即支作军粮,以新者给还。”[12](食货五三之六)而且,纳粟拜官本为增加军粮储备,“苟遇军须阙乏,不欲科率人民,权许兼并之家进纳,诱以官爵,盖备一时缓急之用”。而由于赈灾的需要,纳粟拜官做法,也被用到了常平仓制度的施行中,并且比缴纳军粮的数目少得多。出现了“豪民见常平仓纳物不多,见得恩泽,一向只就常平仓进纳,更无进纳军储之人”[14](卷一百十七,四十一页)的情况。
另外,招募受灾饥民当兵,也是北宋水灾赈救的一种手段。《宋史•兵志》(卷一八七,四五八〇页)载:元符元年,“河北大名府等二十二州共创置马军广威、步军保捷,以河北大水,招刺流民故也。”
陈旧的粮食,临时招募的士兵,在没有军需保障和正规军事训练的情况下,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北宋末年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的辽国军队,仍然能将宋军打得溃不成军,黄河水患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 结语
如上所述,黄河的决口和泛溢,影响着北宋政府的思维和总体军事部署,对黄河的依赖,是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水灾所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到军队的粮食供给,一些救荒策略也影响到军队的作战能力。
黄河水患在很大程度上对北宋的政治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北宋军事力量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把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和孱弱的军事力量完全归咎于黄河水灾以及其他的自然灾害,造成这种局面有其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当今的学者已有不少论述。但是,不可否认,北宋时期的黄河水患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后感

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骤然收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泻千里。
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象征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势力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所以,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
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无私的、神奇的……我希望黄河能够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象征;我希望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望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模样,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这节语文课,我们上了一篇和“中国的‘摇篮’”有关的课文。
你知道吗,中国的“摇篮”——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流域内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所以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因此,黄河也就成为了中化民族的发源地。现在,黄河变了,温顺的它,变得凶猛暴烈起来。回头看看它两千年来的“表现”,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黄河,不再是“摇篮”,它成了两岸人民的忧患。每到涨潮的时节,它发发“脾气”,不知冲毁了多少农田,冲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读到这里,我被这惊人的数目弄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问号在我脑袋中旋转着:这什么它会变得凶猛暴烈?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
原来,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所以造成水土流失。二是人们无节制地放牧、砍伐,破坏了森林植被,使得黄河成为一只咆哮的“野兽”。
当读到怎样让黄河变好的方案时,我想:我们小学生虽然不能修筑水利,但我们可以多植树、写倡议,为建设“摇篮”出份力。
下课了,我恋恋不舍地合上课本,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真深!

黄河的现状及现实意义

我要办手抄报 如果有用 我再加付10财富值 3小时内加20财富 快把!!!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大破坏为代价的。
十一、黄土高原森林第三次受大损
唐朝立国之初,励精图治,经济迅速恢复。由于其经济贸易外交 的中心皆偏于西北,因而西北地区的屯田垦殖搞得有声有色。黄土高 原的林牧区开辟了大片农田,垦田数十万亩。每丁耕田有二三百亩, 广种薄收,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
唐代定都黄土地的中心城市-长安。盛唐气象,国力达到顶峰, 都城的规模当然前无古人,耗用木材无数。仅就长安附近而言,唐代除了在宝鸡、眉县、周至、户县等邻近山中采伐外,还远到岐山、陇山和当时岚州(今岚县)、盛州(今内蒙额尔多斯高原一带)采办。
十二、黄土高原森林第四次受大损
宋代建都开封,因为洛阳附近黄河南北的山岭早被砍伐一空了, 不得不远去吕梁山采伐,当时渭河上游林区也横遭暴劫。史载北宋刚 刚立国,就在秦陇之间大肆采伐。陕西秦岭、子午岭、罗山,宁夏贺 兰山、大盘山,甘肃沼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到破坏。宋朝官商 每年仅从陕甘间的陇山就采得大木万株以上,竟使当时开封城内良木堆积如山,私商采卖木材更是不计其数。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十六、呜呼!黄河!
呜呼!千百年来,我们就这样在刀斧和战火中毁灭了黄河中下游的 天然植被。可叹伐尽林木营造的无数恢宏殿宇,而今安在哉?
黄土地是深厚的,也是脆弱的。因为它土质疏松,颗粒细腻,植被 一经破坏,水土流失就极其严重。很快我们就听到了哀婉的叹息:"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十七、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沟壑纵深
目前高原上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沟壑有30多万条,1公里以下的 支沟、毛沟更是不计其数。一道道沟壑最终的归宿都是黄河,它们不停 地切割着黄土高原,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十八、黄土高原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今非昔比
走在我们今天称之为黄土高原的莽原之上,满眼是嶙峋干裂、支离 破碎的黄土,没有树,甚至没有草,多少人曾深深感叹:人类的先民们, 怎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发出如此灿烂的文明?
它们没有意识到的是,直到6000年前,绿色还是这里的主色调, 那时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9%。
十九、一场暴雨地形巨变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下降,高原上河流沟壑强烈下切,在向上延伸的同 时,两侧也在拓宽,并且发展出支沟,支沟又发展成毛沟。这样的变化, 往往只需要数年、数月、数天甚至一场暴雨过后就能完成,因此黄土高原 也被称作世界上地形改变最为迅速的地区。
二十、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
每年倾泻16亿吨泥沙,90%来自黄土高原这些沟壑。每年流失的 16亿吨泥土,绝不仅仅是把一条河染成触目惊心的黄色。它随水而下, 淤塞了湖泊,冲决了丘陵,抬高了河床,涤荡了平原。
二十一、三年两决口,百年大改道
黄河一天天暴虐起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母亲河 终于成了"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中原大地上生死存 亡的头等大事。
二十二、守着黄河缺水,郑州可为中游一例
郑州本来因水而兴,它依傍黄河,还有贾鲁河、熊耳河、金水河从 城中流过。但随着工农业的巨大发展,污染日趋加重,引水渠道纵横交错,三条曾经流淌不尽的河流先后枯竭。至70年代,郑州已完全依赖 黄河供水。
二十三、山东缺水,越近黄河越缺水
山东的水资源情况更加紧张,人口和耕地分别占到全国的7.2% 和7.3%,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2%。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3.3%。每公顷耕地占有水量4560立方米,是全国的17.3%。是越接近黄河水资源越短缺, 到黄河一带径流深降到只有60毫米,到鲁西北的临清、冠县一带竟只 有25毫米。

口若悬河读后感50字的

黄河下游800公里的地上悬河(又简称地上河)堪称世界之最,悬河河床高度,相对于两岸河堤之外的平原,现已高出3-5米,有的河段达10米,究其原因,乃是黄河夹沙量大,每年约16亿吨泥沙的四分之一堆积在这一段坡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床之中,河底逐年淤垫所致。
这种情况,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只要翻开历史考查一下它的原委,便可以知道并非自有河患以来即是如此。非但先秦至隋代时期不是如此,唐宋时期也非如此。在那漫长的岁月中,黄河下游基本上还是改道频繁的河流,入海之处或北或东或南,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以北流入渤海为主。自南宋初年即 1128年(建炎二年)在战乱之中,为了阻止金兵南下。末开封守将社充决开黄河以阻金兵,才是黄河长期南泛夺淮人海的开始。而南泛的黄河,自 1128年以后至元代的结束,明代的前期,并没有稳定的河床,只是分成多股的黄流,泛滥于豫中到鲁西南的广泛平原之上,或分或合,直至明代后期的隆庆、万历年间,出于保证运河的漕运畅通和每年江南数百万石粮食安全运抵京师北京的需要,必须稳定黄河河床,使运河在徐州以南得以“引黄济运”,徐州以北又不受到黄河决口、改道后对运河的冲击和破坏,又要使徐州以南黄水入运河不致淤浅,阻碍漕运。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将治黄治运联系起来的方针。明代万历年间的治黄专家、河道总理万恭(匕匕叫 592)在他的专著《治水鉴蹄》一书说得很清楚:“治黄河,即所以治运河”,“若不为饷道计,而徒欲去河之害,以复禹故道,则从河南铜瓦厢一决之,使东趋东海,。则河南、徐、邓永绝水患,是居高建领水也,而可乎?”就是说,指黄河就是为了治运河,使运道畅通,若不为将江南的粮食运到北京,仅仅是为了免除黄河之害,只要河南铜瓦厢把黄河北岸决开,使黄河东走渤海,则河南、徐州、邳州一带就会永远没有黄河水患了。因为这是高屋建瓴之势,非常容易达到的单纯治黄的目的,那样做行吗!能解漕运问题吗?
这种观点完全改变了以往治黄治运不相联系的传统方针,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进步的吧。
要达到这样一种围绕治运而治黄的目的,采取的措施必须达到两个要求:即要黄河不危害运河,又要利用黄河之水补充运河。其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第一步要在黄河两岸坚筑堤防,固定黄河河床,第二步要利用黄河之水力冲刷河床的积沙,使之不淤垫河床。反过来两岸的巩固堤防又成了来水攻沙的工具.但实际运用中,由于黄河下游的河道平缓,并不能完全解决攻沙的问题,于是黄河河床还是不断地在逐年增高,于是两岸的河堤也在逐年增高,经过从明朝晚期到清朝晚期300余年的积累,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也就形成了。明代晚期这种“固定河床,束水攻沙”的方针提出并开始实行之时,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反对的意见,如当时的另一担任过总理河道的杨一魁便指出过束水攻沙有加强地上悬河的潜在危险。他认为“善治水者,以疏不以障,年来堤上加提,水高凌空,不啻过颡,滨河城郭,决水可灌。”与他同时的王立胜也指出:“自徐(州)而下,河县日高,而为堤以束之,堤与徐(州)城等。堤增河益高,根本大可虑也。”还有人指出“固堤束水,
未收剧沙之利,而反致冲决。”或指出“先因黄河迁徙无常,设遥缕堤束水归槽。及水过沙停,河县日高,徐部以下,居民尽在水底。”但是由于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来治黄保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行了几百年,其结果是地上悬河越是越高,一旦决口,黄河之水天上来,给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悲惨的景象直到解放以前,历演不衰。悬河的威慑力量,有如达摩克里斯(Democles)之剑,其阴影至今仍未消除.虽然黄河确实已在 1855年(清咸丰五年)于铜瓦厢决口,东趋渤海;而南北大运河的酒运任务早已解除,我们治黄的方针、措施、要求等等,是否还有遵循明清时代遗留给我们的方向继续走下去的必要呢?
本文标题: 黄河水患的深远影响读后感(口若悬河读后感50字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8259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学课文一只小鸟读后感(一只小鸟读后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