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飞宇《小说课》

发布时间: 2021-05-01 22:52:3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0

中国当代作家里我最爱看毕飞宇和苏童,高中的时候忙里偷闲,借阅过当摆设的图书馆里一本被翻的很旧(也许上一次流动到学生手里还是十年前...

读毕飞宇《小说课》

中国当代作家里我最爱看毕飞宇和苏童,高中的时候忙里偷闲,借阅过当摆设的图书馆里一本被翻的很旧(也许上一次流动到学生手里还是十年前的事)的《玉米》。由于不是写玉米三姐妹的故事的书评,在这里不展开描述我读后的心情,说回到这本书,一本文学老师的“教案”。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让我感觉以前看书都是白看,语文课也等于白上。从来只觉得自己念大学之前语文成绩较为不错,作文不费力也能拿50以上,就颇觉得自己有点文学素养。又哄骗自己说爱看书,结果看外国中国名著看完能把情节记一阵,就自认很了不得,人名更别说,看完就是忘。

举个例子是看到王熙凤教训贾瑞叫贾蓉来,我没想过不对:他们关系何曾这么好?看过毕老师分析笃定是过度解释,结果回头一翻才品出似乎真有这么一回私交在里头(当然,我坚持认为并非私情)。又看从前总有人说什么书自己反复看过好多遍,心想情节都烂熟于心了再看有什么意思?如今想想反而正是我自己读书太浅薄了。

当然,我这浅薄纯是因为自己是“为读而读”,或许是为了书架上的书都已经读过的那一种优越感。我看书分外的快,吹嘘自己是一目十行都不过分;而毕老师说自己读《时间简史》,读爱因斯坦的著作,读,读不懂,读很多遍依然读不懂,这种“浅薄”是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境界,即不抱着功利心去看书(而毕飞宇的文学成就已经没必要再拥有我这种外行人的虚荣了)。我作为法学本科生,要读的要看的太多,注定没有时间“浪费在”纯粹欣赏看得懂看不懂的文字之美上。或许平时也看很多快餐文学,但那种愉悦却比欣赏文字本味来的脚踏实地得多,这也是我尚且没达到读书更高境界的证明。

再说回这本书上来,从毕老师作为一个读者欣赏出来的内涵组成的文章的层面上,实在已经无可指摘了。大家当然还抱有怀疑过度解读的权利,一本小说的解释权并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阅读他的每一个人,从这个角度上说,任何一位理解能力正常的读者的解读都不会是错误的。但为何又在此说其他的读者的解读无可指摘呢?我个人认为,毕老师收录进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解读都做到了相对极致,并且没有掺杂再创作的痕迹,这样让人阅读起来的观感是非常舒服的,即:只理解,不夹带私货。我个人的观点是,读者大可以尽情理解,但不能越过创作的雷池去增设一些自己臆想中的设定。

夸赞了很多,也斗胆提一下个人认为本书的不足之处:流行文字的时效性问题。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几爿数年前网络或者口头流行的词句,而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后浪推前浪,很多说法都已经被革除了,这就使书在发表时能让人捧腹的某些段落在七八年后看来不合时宜,有些尴尬。2021-2021年左右发表的书很多都有这个问题:很多梗当时看着是作者跟上了读者的潮流,现在却又显得落后而跟不上时代。这些过时的流行语不致使整本书大打折扣,但在语言的美感上多少会减色。不过鉴于此书的“讲座”属性,本身也并不是完全严肃的书面文章,这点只是白璧微瑕,并且也只是在我这里,可能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读者。

本文标题: 读毕飞宇《小说课》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3902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小城三月》读后感《为什么是英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