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1-04-27 20:52: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109

拿到同事送的书读了几十页后,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之前以为像《原则》这个书名,配上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受用终身的教诲、傅盛...

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拿到同事送的书读了几十页后,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之前以为像《原则》这个书名,配上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受用终身的教诲、傅盛引用并盛赞,简直就是只差把书名直接改成《成功的原则》《我的原则可以复制》了。我的印象以为这是一本成功学、或者像《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那样为大型企业中标准中产基层雇员受众准备的挠痒痒棒,但我错了。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原则》并不是那种贩卖愉悦获得感的普通畅销书,比如那些书里的常见套路:直白的左右逢源的核心观点、巧妙得修改引述内容且不列其出处、不写任何令读者情绪不适的词句等,它们让你阅读愉悦,若有所得,而《原则》里统统不屑使用。有跟我一样担忧和成见的朋友大可放心,《原则》是一本有自己原则的好书。

《原则》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达利欧的个人经历简介,作者认为通过叙述他的真实故事,可以便于读者判断书中的原则多大程度上适于读者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思想的形成,将自己受益匪浅的所知所感、痛苦和挣扎的纠结都一一陈述,拾起珍珠串成项链,最终构建出了这些让人信服的原则。第二部分是作者的生活原则。其实达利欧的初衷是写一本工作原则的书,但在写书的过程中发现他在桥水实行的工作原则背后的基础是他的生活原则,两者是无法分开的。所以在最终的这本书中,生活原则部分是整本书的“真正的核心,因为他将说明为何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将这些原则应用于任何事情”。 第三部分是桥水的工作原则。其实这些工作原则只是生活的原则在集体中的自然推倒。它们遵循生活原则的基础,描述的是认同这些生活原则的人如何在集体中达成1+1>2的效果。

现在出版的这整本《原则》实际上是作者计划中的上半卷,随后会有经济原则和投资原则组成下半卷。然后还会有桥水公司开发的各种辅助实践书中原则的工具APP发布。完成之后的整本书就是他的“终极回馈”(《千面英雄》中指英雄们在自己终年时候对社会的回赠),那时他也将归隐田园。

不论是书的内容,还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位传奇人物的坦诚、通达带来的感染力,都值得一读。

书的核心部分,就像作者在序言中就给读者的忠告: 一本不讲why的书,基本只是一本说他人故事的小说。读者需要穿起这些的脉络,才能建立起与自己生活的链接,《原则》一书的关键链接就在序言中的四句话:

自己思考!你想要什么?事实是什么?如何行动?

简单?并不简单。仅仅自己思考四个字就已经足够难。毕竟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不论一个人知道多少,甚至不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知道多少,不知道的总是比知道的更多。那么我们一生中能取得的任何成就,都主要跟如何处理未知有关,而处理未知只能自己思考。但考虑到大脑神经的复杂、意识与潜意识的纠葛,仅仅定义“自己思考”都不是一件那么有把握的事情。但,我思故我在,不能放弃思考,一切都要自己思考。这是原则存在的基础。

作者的第一个思考就是“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也就是生活原则的第一条“接受现实、拥抱现实”。注意不只是一个现实的人,而是一个超级现实的人。这意味着宗教、虚拟世界、“毒品”等能给人的安全感、归属感、快感等,都应该并且必须从现实世界获取,现实世界中获取的这些会更持久也更美妙。这个结论并不困难,但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者对某个方面做妥协。(当然如同作者所说,这第一个思考也可能是错的。宗教背后对终极价值得追寻等都可以做证。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踏出第一步。这里作者踏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进行了第一个思考。)

因为不知道的总是比知道的多,所以思考任何事情,其实都是一种赌博。很不甘心么?但这是事实。

由于没有人是全知的,我们的成就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未知,我们无法每一次都穷经皓首收集所有信息进行思考,我们必须用原则思考。

原则是人生算法。算法可能会犯错,可能不够高效,但没有算法是更大的灾难。每个人的原则是人类可能无法适应真正混沌的现实的那个思维载体之野兽大脑天生的追求,是每个人在降生后的混沌中对自身之锚定的渴望。

也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的意思。这是原则存在的必要。

下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不是一句简单的回答,如何确定你的“想要”是真正的想要?我先引用《幸福的方法》书中的一张图来解释

我们永远只能做"我能做的",而我们做最想做的事情潜伏在潜意识中,作为核心的动机在驱动每一天的生活,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活着。但它们会被一层一层从动机到行动间的条条框框影响,不断地在被重新解释,重新表达,权宜行动,行动又反过来改变我们认知的摄入内容,最终那个潜意识中最想做的核心变得越来越面目模糊。辨明这些需要智慧。--“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

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给出的他的第二个生活原则“五步法”来尝试接近一下答案: 明确目标->列出问题->诊断->规划方案->解决。就是想说明,如果想要,那么写满这五个步骤,证明你真的想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考虑每一步时候,不因为未来的下一步你有某种“答案”而影响前一步的判断。只有做前一步时候不管后一步去梳理出的一个人的“想要”才是真正的想要,困难才是真的困难,办法才是真的办法,而不是逃避或妄想。

然后“事实是什么?”,要知道现实是什么,就意味着注重真相,不管真相对你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分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不论真相让你几百万年前遗传至今的基因如何抵抗。但真相就是真相,如同罪犯可以抹灭证据却无法忘记犯罪的记忆,真相最终会伴随你的余生,尤其在一个个独处的深夜。头脑需要极度开放、需要懂得人与人的不同,不断进化升级自己的认知,这些都会帮助你获得对现实越来越全面的了解。

作者在极度求真这点上,不止于对那些研究主体与客体不同的信息彻底的求真。在研究主体与客体相同的心理,生理的范畴,他也敢于大胆实验,所以在桥水建立了离经叛道,一点儿也不“政治正确”的文化和原则。他这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给书里留下了大量易让读者心情不适的内容。

最后“如何行动?”,就是作者第五条生活原则“注重决策”中列出的一些经验,利用可信度加权去做衡量优劣等,以及最重要的不断循环迭代的做事方法。

关于这个迭代循环,看着有些“平平无奇”,因为难得不是知道要这样做。而是能始终以真实为准,让目标是真的目标,执行是在主动自觉的执行,碰到问题是真的问题,诊断和设计以事实为准以目标为目标,而不是陷入自己的情绪和妄想。因为人往往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包括任何恶心的疯狂的无效的重复的自残的各种事。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五个步骤:

    有明确的目标什么问题支撑和阻碍了实现目标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任务,做一切必要的事情去践行

其实也是OKR(object key result 目标-关键结果)思维里的:

    O:追问自己目标是什么,要叩问自己的心。要明确。要先有目标而不是先有一些喜欢的或容易的KR反求目标,甚至是先从ToDo里倒找最接近的目标这样自欺欺人。思考KR:目标如何实现。考验你对客观世界的这个O的认知。思考KR:我需要补足什么能力。考验你对自己是否足够坦诚,是否有清晰的自我理解,和对世界变化的潜力、撬动世界的杠杆点的识别。制定KR:连接两者的战略路径取舍,这是世界和你的互动,是你的核心决策,考验的有智慧更是魄力。因为战略往往开弓没有回头箭,失去与得到并存,战略往往是做减法,需要专注与极致。制定任务:KR拆解到ToDo任务,不断根据反馈去迭代这些任务,重新拆解重新决策实现路径,坚毅的执行完成任务。

这五步法和OKR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感兴趣的话资料很多。而浑浑噩噩的人可能终其一生只在跟随感觉和情绪在做最后一步的条件反射似的执行,而且还不够坚毅。回想我们很多人选专业选学校,工作跳槽,娶妻生子,都只是随波逐流,没进行过系统化的考虑。五步法和OKR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框架帮助我们考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回到原则继续本书剩下关于如何决策其实占据了书本最大得文字篇幅,但如果诚心实意的接受前面的原则,如何决策也就是作者带你做一次顺理成章的游览。反之,恐怕他的管理和决策的手段也就并没那么有用。

举例一些如下:

追求极度透明,为每一场会议录音,任何人可随时了解为每个员工做心理测验,性格分类每一次决策每个参与人的投票结果都会记录根据决策运行的效果来为投票的每个人打分加权形成信誉度每次投票决策的结果会是根据每个人得信誉度加权和这些加权会细分到各个不同领域和模式特征,以运用不同的模型来计算决策所有这些都会被制作进每个员工的棒球卡随时供任何人查看以上这些会议决策流程和计算都已做在计算机程序里,人就负责输入其他的还有:达利欧在书中摘了一封初级级别员工公开批评他一次具体会议上具体用词错误的邮件全文,表明公司对原则的支持。还有,在大家都推崇扁平管理的现在,达利欧是严格的金字塔型管理。等等。

乍听这些的感觉可能会是幼稚、胡闹、不尊重人性、不切实际、耸人听闻。它们配上桥水的成功,正是证实了原则的魅力。

本文标题: 瑞·达利欧的《原则》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384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读书笔记 | 你对工作有多尊重,未来就能走多远(毅冰)过去读科普书的感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