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预测分析之后,我们现在我们要进行实战准备,也就是从现在到五月,进行有目的的准备资料。三个月的准备,不可能从基础从语文素养...
在进行了预测分析之后,我们现在我们要进行实战准备,也就是从现在到五月,进行有目的的准备资料。三个月的准备,不可能从基础从语文素养从阅读提高来准备,只能从有目的的押题并按照题目方向来准备。
按照我前面论述的作文结构思路,我们的材料准备应该着重几个方面(后续专栏做简单举例说明,详细材料私信):
1,作文开头
2,书面语对一些概念的解释、各类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后续讲义做简单介绍)
3,作文结尾
1、3我们在后面章节做论述,先对2的材料准备做一些具体的举例。很多同学不会对一些熟知的知识做书面语言的概括,也不会灵活运用一些材料,看一下如下的论述: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如果我们在论述有关人类社会的论点中引用到这样的语句,既体现了严谨又体现了逻辑,对文明这一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定义,这是逻辑性最重要体现,肯定会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都知道统一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如果你这样组织语句:唐宋时期我们的GDP占到世界的7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很早就在意识形态上达成统一的国家,历史上西汉时期就已达成这种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也相对成熟得非常早。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没有受到太多外来者的侵占和攻击。因此,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一个意识形态相对统一、政治经济体制相对稳定的大格局。这样一来,中国很快形成一个大而不强、稳定但又相对脆弱的帝国形态。这段话只要稍加变化,可以应用在很多论点的阐述:中外文化的对比、科技强国的论述、学习外来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千年文明的意义等等。
所以,我们几个月材料的准备,不是为了一个论点,要学会化,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再举一个例子:一名学生曾经问了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标志?很多学生们猜想的答案是鱼钩、石器、火等等;然而米德的回答超出所有人的猜想,她说,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我们发现了“一块折断之后又愈合的股骨”。人类文明出现的标志,米德进一步解释说——大腿骨骨折在动物界如果被折断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如果动物摔断大腿,这其实意味着死亡,因为它无法逃避危险、不能去河边喝水或狩猎食物,它很快会被四处游荡的野兽吃掉;而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最后米德意味深长地总结说——从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这个故事文字稍加组织修改,可以用在很多论点的论述上:文明、拒绝恶性竞争、道德社会现象、从恶性竞争到广义的文明、人与人的信任和互信、善良是文明的基础等等等等。
再用大家身边眼见不惯的事物举例:淘宝、微信、支付宝、滴滴......大家想到什么?是不是大家会想,这种现象举例,会不会显得作文太LOW?那么看老师的这段论述 - 这是一个混乱、极度不确定性的时代,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在哪里:移动最大的对手根本不是联通,而是腾讯、银行的真正对手,不是彼此,而是支付宝和微信、出租车行业的真正对手,不是公共交通,也不是黑车,而是滴滴、打败尼康的不是索尼、佳能,而是“前后2000像素”的智能手机……这段话是不是很有深度?这段话可以论证什么论点?很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成功与失败、面对竞争......论点一:因此,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去试错,不断扩大自己的护城河。论点二:我们这一生很短,我们终将会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次梦,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未来没有答案未来没有一定未来没有百分百的承诺。因为在任何一项探索中,没有人会预料它是否会成功。如果不去试,就没有任何反馈,连失败的可能也没有。论点三:如何对抗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尝试,尝试当然可能失败但这些精彩的失败,往往比成功的意义更大。因为比起一帆风顺的成功,面对精彩的失败,要处理的情况更复杂,也更容易触发深度成长。所以要从简单的身边的社会现象中拔高,给出深度的分析和论点,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就看你会不会活学活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