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是不是已经死亡了

发布时间: 2022-04-30 09:59: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13

张继蕊:诗意渐逝,诗人何为是这样的冬虹鸟的翼翅缠满乌云的水草浑身漆黑如夜如一块凝固的冷石虹的园呢?那些花潮,青草,蓝海,河流?几...

中国诗歌是不是已经死亡了

张继蕊:诗意渐逝,诗人何为

是这样的冬
虹鸟的翼翅缠满乌云的水草
浑身漆黑如夜
如一块凝固的冷石
虹的园呢?
那些花潮 青草 蓝海 河流?
几粒狼的眼睛 飘着明明灭灭的血腥

虹鸟打点诗的白骨 向上飞腾
为幽幽魂魄担当天堂之路
死去的诗人从午夜复出
遗世而独立 冷而不朽
复活之夜
整个天空滴血之心冲刷弥漫的阴霾
腾飞的火舌卷溶乌云
放飞的牧歌让天地辽阔
星星的泪水滴成天河
——冰虹的诗《复活之夜》

这是一个诗意渐逝走向消亡的时代。继尼采提出“上帝死了”后,罗兰·巴特提出“作者死了”,而后米歇尔·福柯又喊出“人死了”,艺坛上“文学死了”“诗歌死了”等等话语相继被提出、被拥护或被批驳。诗歌有没有死?我是一名喜欢读诗的人,比较喜欢读现代诗,尤其是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诗歌,比如北岛、顾城、舒婷,当代诗歌却读得少而且不会反复读,但是冰虹的诗歌却是一个例外。初读冰虹的诗,便为她诗歌中的真诚、善良与美好所打动,喜欢到她的虹园中安歇,观赏她的九色彩虹,向往她的绿色小筑。从她的《时间的芭蕾》《手握一束光》到《海的牧歌》再到新作《夏水九叠》,这几部诗集不仅展现了诗人冰虹个人成长历程,也是一个人从天真到沧桑,从懵懂无知到历尽沧桑,从热血澎湃到成熟稳重的历程的展现。她的诗歌有异于同时代的诗人,这里的特色不是指冰虹那充满张力的诗歌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高超绝妙的修辞手法等,而是她的每一首诗都蕴藏着诗歌的力量——对真善美的永恒不懈追求,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复活之夜》这首诗是冰虹的新作,初读心里很是震撼,我想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一定会吃惊竟然是一个如此美丽柔弱的女子创作了它,难以想象一个女子竟然有如此肆意横行的想象与高超的语言技巧,而震撼我的则是诗中的生命关怀与悲世悯人情怀。“是这样的冬/虹鸟的翼翅缠满乌云的水草/浑身漆黑如夜/如一块凝固的冷石/虹的园呢?/那些花潮 青草 蓝海 河流?/几粒狼的眼睛/飘着明明灭灭的血腥 ”。“乌云的水草”“凝固的冷石”“血腥的狼眼”无不揭示着污淖世界中人(包括诗人自身)的生存困境、诗歌的生存困厄处境。世人的困境在于诗意渐逝甚至死亡,信仰的崩塌、精神的不可寄托、对名利物质的急功近利的追求,熙熙攘攘间世人如动物般混混噩噩地活着。这个世界仿佛遍处是诗句,街角的咖啡店、个性的广告牌、精美的服饰妆容,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好像都用诗句做广告,就算吃饭的碗、喝水的杯子都会有。而实际上这个世界最最缺乏的就是诗意,因为消费时代下的庸庸大众已经没有了“慢慢走慢慢赏”的心境。在闲暇时间不打开电脑看综艺节目或者电视电影,而品一杯茶看一本书的白领有几个,大学的中文系中能读完中国四大名著的学生有几人?世人看到美或者美的东西,再无欣赏之心,而是想着怎样才能占有美,怎样才能尽快的占有那些跑车、美女、名宅……现代化进程中的诟病被冰虹展示的淋漓尽致,就如何勇在其作品《垃圾场》中唱到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人们在这里你争我抢”。中国的当代诗歌是在1986年深圳诗歌大展之后从最高点跌落,从辉煌走向衰退,第三代诗歌、身体写作诗派、梨花体、咆哮体等等各种打着现代或后现代主义名义的诗歌流派将诗歌一步步地推向死亡的祭坛,宏大叙事与有着生命终极关怀的诗歌先后被语言解构,诗歌的意义被身体写作消解,被日常具体的细节所分裂。诗人们也迷失了自己,在尘世中开始追名逐利、沽名钓誉,以身体写作诗派最为突出,他们的写作目的仅仅是为了最快的出名。而优秀的诗人都关注人的生存,既有屈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生存状态,又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世情怀,也有鲁迅“冷眼看世界”的观察方式,“遗世而独立/冷而不朽”。所以不凡的诗人都有一颗敏感而不妥协的心,敏感是因为诗人总是比常人提前体会到并且更能体会到痛苦,不妥协则是因为诗人心中的入世心态,总是抑制不住自己去观照世人的痛苦,所以有了对生存困境的感知与预见。
有人说,诗人总是喜欢夸大困境,实际没有那么严重。而说这些话的人恰恰忘记了优秀诗人的特点,对于人类未来困境的预见,当世人沉醉于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便利的时候,哲学家和诗人已经看到了现代化的另一面影响,于是开始彷徨为世人焦灼地寻求出路,于是才有了海德格尔的“诗意的生存”,有了金斯堡的嚎叫,有了北岛的《这也是一切》……当世人品尝到痛苦时,因悲世悯人情怀而更加痛苦的诗人则一边鞭辟入里地鞭挞黑暗,以便给世人点起希望的明灯,指引世人走出迷茫走向光明。所以冰虹在《复活之夜》的第二段则是点起了明灯——用死去诗人的骸骨铺就天堂之路,来拯救精神无处皈依的“幽幽魂魂”。诗人之死是为生而死,诗人的生就是向死而生。死去的诗人其实一直没有死,我认为这句话有三种意思,一是诗人的悲世悯人情怀不死;二是诗歌的力量不死,相对于小说、散文等文体来讲,诗歌是更加能够抒情和传播的文体;三是诗人所作的经典诗歌不死,譬如《相信未来》等作品。
《复活之夜》的最后部分则是诗人冰虹对于世人摆脱困境、诗歌走出困厄处境的希望。她相信诗歌的力量,坚信处于困厄状态的诗歌终有一天会重新迸发出力量,诗歌总会有一天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并且预见到诗人复活后的美好场景,冲破“弥漫的阴霾”“乌云”,天地辽阔,星星滴泪成河。冰虹是一个很美妙的诗人,你阅读她的小说与散文时,会觉得她的小说与散文也是诗。自中学便发表诗歌而从未间断过诗歌创作的冰虹,她本人就是一个如同她的诗歌般真善美的人。诗歌给予尘世中的冰虹一个伊甸园——虹园,即诗歌王国中的花园。园中有红花绿叶清风流云,还有她这只爱唱歌的虹鸟,由美丽的彩虹化成的虹鸟。她在虹园里栖息吟唱,疗伤,让她得以精神的寄托与安歇。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唯有情深才能虔诚,而唯有虔诚才能创作出给人以力量的诗歌,诗歌才得以永恒。沧桑人世又有几人能够有幸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又有几个能够这么坚定地信仰并且身体力行的精神之路,又有几人能够推己而及人,能够想着为世人的精神解脱而努力?冰虹让我看到:虽然诗意渐逝,但是,诗人仍然大有所为!

杀了诗喂猪,中国诗歌怎么了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在体式、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一)前论
西方一些比较文学的研究者曾经指出: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确有所反映,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也没有可能)完全隔绝。
我们从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现代诗歌说起,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对西方的影响从汉诗英译开始。
从埃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和一些英美译者的翻译作品来看,中国诗的意境逐渐渗入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中国诗歌文字简洁,意义深刻的特点逐渐为他们所接受,而且也逐渐为他们所学习。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学中发现一个“新希腊”,从而发动了一场新的“文艺复兴”。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影响他们的创作,还影响着他们的诗歌创作理论。
由于古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尾变化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样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表达上不如西方语言那么精确,因此汉语更具有模糊性,更加含蓄。艾米·洛威尔曾经说过:“含蓄是我们从东方学来的东西之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显著特点就显现在简洁具体。这要求诗人必须具有行文简洁和表达含蓄的才能。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生动的意象和诗中有画也融入了他们的创作中。这种借鉴的结果就是“汉风诗”的出现。英美译者翻译最多的是我国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李贺的诗和李清照、柳永、李煜的词,他们的创作手法对英美现代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流传的佛老思想、逃避现实、完善自身的思想也深入他们诗歌的创作中。勃莱一首名为《想到》的诗,就是受白居易的启发而写的。他的朋友赖特走得更远,他曾经给自己的一首诗加上这样的一个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昆虫来作伴。”这种白描方法明显是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
(二)相似之处
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这至少可以证明中西方文化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两首诗所表达的飘逸、洒脱的意境在古典诗词和英美现代诗歌都是屡见不鲜的,从李白“笑而不答心自闲”到杜甫“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还有更多的例子举不胜举,而英美现代诗歌中不乏其例,如T·S·艾略特著名诗歌《荒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充分表现了这样的意境。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两者也有许多共同点。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有中国的那么美,那么让人富于想象。诗歌很形象地再现了那些漂亮的面庞在人流中涌现的情景,但缺乏了一个让人思绪飞扬的空间,语言上也欠缺了美感。这与中西方的思维形式不同有关,本文将在后面论述。
(三)不同之处
比较可以看出共性,也可以看出个性。中西诗歌虽然在渊源上能找到一定的源头或能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影响,但在比较之中我们还是不难地发现两者的差异。存在这种巨大的差异是由其本质不同、思维形式不同带来的。
中国诗词善于写景抒情,以写景烘托气氛或造出意境,而英美诗歌则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从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是由两者不同的思维模式造成的差异。中国人注重表现,西方人注重再现,这种思维模式指挥下发展而来的诗歌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自然大不相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形成了意境说、教化说,西方则形成了典型说,因此中国的诗词更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这种诗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即使到了现在,中国人写诗歌依然追求意境的营造,如果说得太白了,就没有意思了,当然当代一些新新人类作家的作品追求一种直白,则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些人并不代表中国诗歌创作的主流。
中国诗词讲究含蓄,以淡为美,而英美诗歌则比较奔放,以感情激越为胜。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方面,中西方的诗歌特点在此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
另外,中国诗词多以歌颂为主,而英美现代诗歌多以揭露为主。中国诗词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永远把诗人的情感埋藏于诗词之中,只有通过“感悟”才可能感觉出其美,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他几乎没有用一个表达感情的词语,只是把“枯藤” 、“老树” 、“昏鸦”简单地排列在一起,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凄凉寂寥的景象,后面两句把七种静物列在一处,却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寂寞、惨淡的气氛,“夕阳西下”更是给整幅画面涂上了一层昏黄的颜色,最后一笔带出“断肠人在天涯” ,感觉上前后好像并无直接联系,但感情是连贯的,思路也是连贯的,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仿佛自己
追问:
就是诗人所描绘的画中的游子,引起强烈的共鸣。然而十种静物的并列,虽然没有任何的主观感情,却比再多的语言都要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英美现代诗歌强调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畸零人的心理,比较直率地把诗人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出来,直抒胸臆,而毫无造作,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这样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
(四)相异的分析
上文中曾经提及中西的思维形式不同造成文化的相异,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思维的相异,这是一个连科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笔者实在无法回答,只能从表面分析思维差异的表现。
与西方商业性、开放性社会所形成的重视概念、范畴内涵的明确性,分析、归纳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早在先秦已经形成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前者持“天人相分”的哲学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故努力明确事物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后者持“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偏重于统一,偏重整体、直观的把握,而忽视了精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归纳,是一种典型的“以物观物”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西方的“以我观物” 的方式。这样一来造成了语义含糊,难以进行分析研究,只能靠感悟来理解其中的意思,没有精确的尺度去衡量其中的含义。例如《老子》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直以来“道”的含义备受争议,在翻译中更找不出合适的能表达其意思的词,只好用“dao”来表示,这是直觉思维下的典型产物。这种直觉式的思维上升为理性后,仍不离感性。当它运用于文学,特别是诗歌创作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特有的概念,如风骨、风雅、阳刚等等。也就不像西方那样先对概念作明确的界定,经过推理过程,然后才建构理论体系。它起源于感性体验,经过感悟,后又约定俗成,在前后沿用中逐步发展完善,具有具体与抽象、体验与概括结合的特点。②
中国在长期的认识活动中,又形成了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观察事物的传统,以及相应的辩证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学上就是既重视并揭示文学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也能够揭示文学自身的规律。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之下,中国的诗歌创作特别强调一个“悟”字,“顿悟”成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悟”往往带来神来一笔,它不一定与上文有直接逻辑的联系,但感情上具有连贯性,这种写作方式是直觉思维方式的产物,它铸造了中国诗歌特有的美丽。杜甫有一首诗很能突出这个特点。
舟月对驿近寺
(唐)杜甫
更深不假烛,月郎白明船。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城乌啼眇眇,野鹭宿娟娟。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
虽然全诗只有最后两句表达诗人的感情,但前面的景物为后面感情的连贯做好了铺垫,渲染了气氛,使诗人的感情的流露在诗歌有一气呵成,不会产生唐突之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些作品比比皆是,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色。而反观西方诗歌则很少采用这种方式,究其原因是中西的思维模式不同引起的。
(五)后论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和费伊阿本德提出了一条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原则,认为科学史上的各个链条之间不可通约,即几乎不存在约数。这个原则用于现代人类文化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面对的是不同的世界,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经验,提出和解决的又是不同的问题。③我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不同文化土壤,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中产生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在比较中不应确立一个所谓的中立标准去判断其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文化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清楚认识问题和提高完善自己,而不是为了推倒一方、否定一方。
交流中还存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地位的问题。
中西审美习性及倾向不同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与各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民族思维有关。任何一种其他民族的东西在进入一个陌生的民族内部时,不可能完全不发生变异,这种变异既是其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必要条件,也是自身发展吸收的结果。而这种变异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消灭其他文化,特别是落后民族的文化,一是两者的结合,最后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古代前一种现象经常发生,而到了近现代,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沉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一种情况司空见惯,而且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客观上也要求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文化融合是不以消灭一方文化为代价的,毕竟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消灭文化的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文化一体化的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文化存在的不可通约性决定了文化的个性。偏激一点,我们不妨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文化一体化等于没文化,消灭文化。我们实在很难想象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只共同拥有一种文化那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甚至灭亡都有客观规律的支配,如果以非客观手段强行消灭一种文化必然会受到惩罚。在中外历史上这种教训不是不深刻。因此我们并不能提出单纯的融合要求,中西的交流不能以消灭一种文化为目的,否则后悔的必然是我们自己,我们的民族。
通过中西诗歌的比较,我们不可能得出谁好谁不好的结论,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我们的诗歌在很长时期内有令我们甚至子孙后代骄傲的地方,但诗歌的发展不以人为的意志转移,值得骄傲并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文学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最后,以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结束本文,这也寄托笔者对世界文学的展望——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子之后再无诗坛

为什么中国诗歌已死?

因为现在的诗人大都是功利的俘奴,诗心已被铜臭污染。写出的诗也就相应的变成次品,这也是诗歌的悲哀。其实我们谁都不想听到这来自世俗的丧钟,但有谁能力挽狂澜呢?
应为你对女孩的心已死,你爱诗歌,是因为你爱女孩,你不爱女孩了,心就死了。
你认为死了就死了,你认为没死就没死。这一切都要看你自己怎么去看。我认为中国的诗歌,杰出的还是大有人在。中国诗歌不会死、永远不会。
诺贝尔文学奖或许会告诉你
因为这是没有信仰的时代,扫了文盲,没扫美盲

诗歌 在现今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还是我们无知到被它抛弃了,好多年都有没诗人了,

  现在诗人还是有的,但是与古代之诗人,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的诗歌,目前仍然在苟延残喘着,说她过时,她没有,无数人标榜着才子诗家;说她没有过时,她却又有着病入膏肓一般的现状——旧、闲、全、固,外加个人主义。
  中国现在的许多所谓的“诗人”仍未从古体诗中走出。虽说自称写的是现代诗,可是诗歌中的意象仍旧抄袭古人;早就听闻城市里的学生已分不清韭菜和麦苗;古时的景物大多遗失,又何来感触?
  ——所谓旧,就是诗歌和时代的脱节。
  中国的专家和权威究竟太多,无怪乎中国的诗歌一团乱麻。我在一位教授的博客里看到,说中国第一位写诗的是个女人。的确是件好笑的事,中国人向来喜欢研究文人和偶像,不过却是拿文人的私生活和出身来作谈质。
  ——所谓闲,就是中国许多专家和权威大多无聊。
  中国的国粹向来很多,诗歌也大抵如此。在百度搜索诗歌,动不动就是《300年来诗歌全集》;此外还有下半身诗歌,口水诗等等,还要抄录一些代表作以示后人。“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是一句废话,给年轻诗人带来许多弯路。
  ——所谓全,就是中国诗人和编撰诗集的文人没有精华意识。
  网络的发展实为诗歌的宣传作出巨大贡献。可是近来有些人倒要占山为王,建立圈子和群论坛,自己发表的文章毫无疑问是精华;只是和相好的朋友相互吹捧,大多爱好诗歌的圈友究竟随人俯仰。
  ——所谓固,就是新人得不到发展,诗歌不能够创新。
  当代的“诗人”大多聚集在文学论坛和文学圈子,高级文学组有中国作家学会。诗人写诗,诗人和诗人谈诗;这是诗歌发展的一个怪现象。完全使诗歌脱离群众,完全忘却诗歌的社会功用。一切和群众脱离的诗歌都不能称为好的诗歌。
  ——所谓个人主义,就是诗人完全忘却诗歌的诗歌的社会功用。诗歌是用来揭露恶和提倡美好的道德和品格。
  诗歌未死,诗人仍在,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余晖仍在眷顾着我们,但是若一直这样下去,总有一天,真会像楼主说的那样——“我们会无知到被诗歌抛弃,好多好多年也不会出现一个诗人”。那时,将是我全体国人的悲哀,将是几千年诗歌文化的悲哀。
关键看是什么诗,古体诗、律诗、近体诗?
现在写诗的人很多,大多是乱写,所谓自由体。
现代人写不出好的古诗的原因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有关音律、韵律的教育,古时候的孩子又不用学数理化,从小就学蒙学系列的书,从韵律到对仗,一辈子就学这些东西。
我们现在的孩子都学了些什么?能出诗人才怪!
后者的可能性大些...
什么意思

中国的诗歌是不是正在死亡?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诗歌。诗歌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传统讲究文史知识,所以一般文人都以诗文为进身之本,以诗文显示其价值所在。  中国诗坛在文人的统治下,其发展似乎有着显著的中国特色或周期问题。《诗经》为中国诗歌开了个好头。《诗经》思想内容丰富,艺术风格朴素,自然,表现手法也很好,时至今日还受人吟诵。好风带头,随后出现的先秦散文和楚辞等都健康刚劲,辉煌于中国文学史册;进入两汉,一些文人开始刻意追求文学的形式和技巧,出现了汉赋。汉赋也可看作是诗的一种形式。汉赋可能滥觞于宋玉。汉赋也确实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形式,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但因为它后来为艺术而艺术,忽视社会内容,以炫博斗奇为能事,竟为宏丽浮夸之词,作者滥用变态思维,使得道路越走越窄。这种风气统治文坛几百年时间。到了东汉末,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一些优秀诗人,开始注重诗歌的社会内容,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奋起扫荡那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了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这就是有名的“建安风骨”。这期间作品的确优秀。但是,好景不长,西晋以后,一部分人又走上了只追求形式美的形式主义道路,脱离读者,脱离现实,把诗歌作为自我娱乐的工具。这期间的代表人物是陆机等。与此同时,此时还出现了玄言诗,诗人念念有词,读者不知所云;虽然此时有着山水诗和陶渊明等大诗人,但诗坛基本上被空洞绮丽浮夸玄言的诗风所笼罩。这种诗风又笼罩中国诗坛几百年,好诗很少。一直到了唐朝初年,才由陈子昂等人带头清扫破除。陈子昂行等人旗帜鲜明地反对 “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高倡“汉魏风骨”,上追建安,下开盛唐,一手拉着屈原,一手拉着李白,在六朝的荆榛丛中踏出了一条大道,通向强烈的政治性、崇高的思想性和爽朗遒劲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诗歌境界。正因如此,中国才产生了这一时期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也出现了煌煌于世的唐诗。可是到了晚唐,情况又开始变化,诗坛上又出现了以温庭筠等为代表的忽视社会政治内容,诗色浓艳,词藻华丽,近似南朝宫体的唯美主义诗风。这些香而软,充满脂粉气,诗人被称为花间诗人。花间诗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麦地诗人。这种诗风笼罩中国诗坛又是几百年时间。北宋初,再加上西昆体的影响,诗界出现了千人一面、一窝蜂的现象,由堆砌雕琢发展到诡异险怪。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以欧阳修为代表的诗人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诗文革新的巨大成就是破除了晚唐以来的文风,使诗坛又重新重视起社会思想内容。于是,诗界的新时代又开始了,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伟大诗人出现了。这时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进步,而且发展了词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上了宋词的光辉一页。可惜的是,似乎历史轮回已成规律,南宋后期,诗坛上又少了那种慷慨激昂的声音,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派别,什么四灵派、江湖派、江西诗派等等。这些诗派对现实采取消极态度,有的流连光景,抒发个人的离愁别恨;有的追求形式技巧,注重辞藻音律; 有的粉饰现实,歌颂当时的政治统治。这种现象统治中国诗坛又是数百年。到了元代,诗歌路子越走越窄,内容越来越狭窄,最后诗歌这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学形式彻底衰落,其主流地位被新兴的杂剧、小说等“俗文学”所取代。有明一代好诗很少,诗人入流的也很少,但诗的流派却很多,很象当今的情况,什么吴诗派、越诗派、闽诗派、江右诗派、茶陵诗派、粤诗派、台阁体等等,这些诗派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不久就被读者遗忘。以后,前后七子发起了对这些诗派和诗风的扫荡,推崇民歌,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于是又出现了如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具有革新意义的诗派。在这些诗派的推动下,明末诗文作家还敢于正视现实,积极关心政治,作品包涵着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社会内容,具有昂扬奋发,慷慨激昂的战斗风格。清朝初期诗文继承明末传统,出现了一些好诗和优秀作家,但康熙以后,诗况一天不如一天,而诗派又繁多,什么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阳羡派、宋诗派……热闹非凡但成就不大,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近代。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改良派提倡“诗界革命”,架起了旧诗向白话诗过渡的桥梁,为诗歌的新生注入了生机。  
从古旧诗到白话诗的过渡确实是一次意义深刻的革命。从出现白话诗至今还不到一百年时间,在诗歌的历史上只是短短的一瞬。刚出现的白话诗正如襁褓中的婴儿,软塌塌地可笑。现在我们翻看郭沫若、鲁迅等文学大师的白话诗就有这样的感觉。但是只要是婴儿,喂养得当是会健康成长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诗没有发育成熟就被引入了歧途,这正如中国古代诗歌产生不久就被骈化,陷入空洞、华美、形式主义的圈子里一陷就是几百年一样。
我不是诗人,但我热爱诗歌,有时也乱涂几句,但终不成篇,究其原因,是一种畏惧!一种对诗歌的畏惧!怕玷污了几千年来诗歌的美。

现在中国的新诗正处在迷茫期,诗不像诗,话不像话,更多的是一种感情的做作。现在很多诗歌和诗人包括梨花体的确给人一种"诗在民间的幻觉",不再押韵,顺着人的情感写,客观地再现了生活,可给人的还是诗不诗话不话的感觉。这样的诗歌不但侮辱了中国的诗歌,而且也是对自己感情的一种亵渎!

顺着人的情感写,是要用感情来掌握诗歌的节奏,那样的诗歌有一种内在节奏,无韵胜有韵,说白了还是押韵了,只是没外现而已,那是一种境界,但我想包括梨花体在内的当代中国诗人和诗种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而且有一种南辕北辙的趋势,并且两者越离越远。

诗在民间,的确,纵观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种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是劳动创造了艺术,这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说诗就干干脆脆的来自民间,赤裸裸的不加修饰的来自民间。我承认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诗人,每个人都可以诗意的生活。但这不是说每个人就是业已的诗人,而是说是生活给了每个人成为诗人的土壤,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长成诗的秧苗。就像佛家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佛一样,关键在后天的修行!
中国的诗歌的确不敢苟同,大部分所谓诗歌简直是糟蹋文字!

中国的诗歌何时才能再创辉煌啊.............
诗歌并没有死亡,只是写诗歌的人差不多了,懂我意思吗
差不多了,现在的那些诗人简直就是垃圾,做的那叫诗?连顺口溜都不如,每天还自诩艺术家招摇撞骗,恶心
本文标题: 中国诗歌是不是已经死亡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713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初二,写这样的诗,心理正常吗 我需要继续写下去吗有哪些洒脱一点的文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