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懂知识:五分钟带你了解欧洲西部说道欧洲西部,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可能会说那里的白人非常的多,并且是高纬地区,而且还有阿...
地理必懂知识:五分钟带你了解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还有一个非常强的国家,那就是英国,英国曾经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并且还有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那么英国是如何崛起的呢?而到了现在,又为何只剩下这一片很小的地方的呢?现在我们一起走入欧洲西部。
我们现在先来看一下地之理,请大家观察一下下面这幅图。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通过观察,你可以发现欧洲大体可以划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而欧洲东部的地形主要是以平原为主的,他的名字叫做东欧平原,而欧洲西部的地形相对来说就比较的复杂,因为它的北部和南部有非常多的岛屿和半岛,北部的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分别是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之前半岛的地形都是以山地为主的,中部的大陆是以平原为主,分为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南部横贯的是欧洲最高的山脉,阿尔卑斯山。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欧洲西部的气候。欧洲西部的气候主要是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它的特点就是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分配均匀,当然,在它的南边还有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还有一大片区域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在中间的那个部分,有一片高原山地气候,在最北部,还有两片寒带气候。
那么现在当我们了解了欧洲西部这些基本的情况之后,我们就要进入人之文的板块了,那么欧洲西部地区的平原地区早期先民们可能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并且会选择在哪一片地方生存呢?
我们首先先来看一下北部,首先我认为北部这里就可以直接的排除,因为这里的纬度过于高,非常的寒冷,八戒是过于寒冷,肯定不适合人类的发展,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中部,如果选择在中部生活的话,这里的阳光会非常的不足,会非常的不适合农耕,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南部,首先在地形上,他是以山地为主的,纬度是30度到40度之间,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湿润,而这里他是有阳光,有平原,也有河流,所以综合来看,肯定是南部更适合于发展,那么欧洲的南部地区可能会在哪里诞生出文明呢。
南部这里其实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半岛,也就是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通过观察地图,你可以发现巴尔干半岛,他有平原也有河流,适合发展农业,最重要的它是距离中东地区非常近的,相比于其他半岛来说,更靠近于中东,而在当时中东的文化是非常的强盛的,所以这些文化你就可以传到巴尔干,中东的文化传到这里,形成欧洲的文化,而这伴随的也就是希腊的成立。
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半岛,这里有非常多的海岛屿,山峦重重,平原较少一些,并不太适合农耕,但是这一片地方却盛产橄榄和葡萄,所以如果他们想要发展的话,也就可以拿这些和别人交换食物,而正好他们旁边也就是中东和埃及,所以他们就要通过海运去交易。所以他们的发展其实也就是商业,但是正是这样的模式,使他们的事业会非常的广阔,这样的生活就会给希腊带来中东的文化,这是非常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所以那些人对于自然的现象就会有很多的探索的欲望,这样也就会产生一大批有钱的闲人,他们就会聚在一起聊八卦,但是这种八卦并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这样,他们是追求智慧的精神,那些艺术文化哲学,最希腊人的文化在这些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就像有那么多的哲学家,而想要成为这样的,就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那就是惊异、闲暇和自由,所以这时候的希腊一度成为了地中海世界的文化中心。
但是这样的城邦一定就是完美的吗?其实并不是他们现在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他们对于那些城邦的统治力并不是非常的强,军事的控制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文化鼎盛,但是却不凝聚的现象,而最后他们也是因为战争也逐渐的走向了衰弱。
就在希腊走向衰弱的时候,此时此刻,亚平宁半岛也逐渐地发展起来,而他们刚好和这些希腊的人相反,他们的军事实力是非常的强,而且有很多的帝王,比如说凯撒这些大地,罗马帝国席卷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欧非三个大洲,这就是他们军事上的大成功,但是他们也需要面临一些问题,因为他们的疆域过于广阔,地形也多样,民族之间也会有很多的差异,那么面对于这些广大的相遇,他们应该怎样的管理呢?他们的方法就是派人到各地去管理行省制度,一个行省派驻总督代替中央去管理,但是这样子也太过于麻烦了,所以也就创造了罗马法,让他们使法又创造了拉丁字母,他们的信仰就是基督教,这也就是从中东传播到地中海。
所以在这个时候,罗马帝国的势力变得非常的大,自身的实力极为强大,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可是后来罗马皇帝却一个比一个昏庸,所以实力下滑也走向了堕落,享乐,最后罗马也分裂了,一分为二,基督教也分裂了。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那就是当时令人闻风丧胆的日耳曼人,他们最终也是灭掉了罗马,成为新一代的统治者,但是它们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权,因为没文化,你可能现在也就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所以虽然统一,但是后来却分裂成了大量的小地方国家,这也就是一个统一的商业大帝国,成了众多的封建小王国。
那么欧洲西部的混沌期如何才可以重新的唤醒呢?首先,社会秩序一定是要稳定的,不能再有平凡的入侵,希腊罗马法信仰的基督教,农业技术也需要进步,然后也就是文艺复兴了,之后欧洲西部进入了生机勃勃,充满竞争的一个的时代,那么谁才是下一个佼佼者呢?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大板块,也就是英国,传说中的日不落帝国,它是欧洲西北部的大西洋上的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有英吉利海峡相隔,地形上面分析是北部有很多的山地,南部地势低平,气候上面来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有木,相对来说是高纬度的,光照少一点,寒冷,人口稀少,文明落后很多,并且也离地中海文明圈远一点。
当时欧洲大陆个王国取代了古罗马帝国,也就是地中海文明,大不列颠岛也逐渐受到了欧洲大陆文明的影响,所以逐渐也有了文明的主体,形成了英格兰王国,作为一个岛国,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他有什么办法呢?首先第一个办法就是向欧洲大陆学习,但是现在的欧洲大陆简直是太乱了,有那么多的小国家,其次,第二个办法就是扩张领地,于是也就有了与法兰西争夺领地的战争,百年英法战争,通过武力征服欧洲大陆,能不能成功呢?一定是不能的,因为现在英国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最终也是败了,那么英国该何去何从呢?
现在还有另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去征服外界,发现外部,比如说亚洲,当时的亚洲物资非常的丰富,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那么他们想要过去,该怎么到达亚洲呢?东方财富的诱惑,首先第一个办法就是从路上过去呗,但是当时却被奥斯曼帝国挡住了,又在那中间的地方,全部都是奥斯曼帝国,根本过不去,所以路上的山路也就受阻了,那么你就可以探索新的航路,历史悠久的西班牙开始向西航行,而他们发现了很多的群岛,但是也找到了大量的物资,英国也乘着大航船向海外扩张,而他们找到了,但是他们真的找到了吗?其实并没有他们找到的,其实是北美洲,而不是真正的亚洲,但是这里也有非常多的物资,比如说有什么钻石什么的,于是他们就要在这里发展,开始种植一些烟草,他们是非常高明的,因为他们会从非洲运来一些黑奴出来干活,而这也就是劳动力,而美洲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原料产地,种植园,而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向外贸易,这一就是三角贸易,那么既然现在已经得到了一些原料,那么如何该进一步的发展呢?也就是把那些原料加工成工制品,也就是生产工具,手工制品到工制品,技术的改造,也就是工业的转化,而这正好也就是工业时代的来临,但是英国也是有需求量的,并且他们也是有资金才可以发展,他们也并不像西班牙一样,拿到了那些原料就直接转化成钱,这样资金是没有流动起来的,而他们就非常的不一样,拉开了工业革命,那么他们得到的这些东西,最终要卖给谁呢?这些大量的产品如何转化为财富呢?哪里有广大的市场?很显然,亚洲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比如说中国,印度,那么这些地方会欢迎英国的商船吗?,也就是说,他们会接受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这样也会让生产力下降,因为每个人都有制造好的产品,那么自己国家的生产力肯定也就会下降,可是英国却强迫让这两个地方打开他们的大门,最终印度也是被殖民了,这个时候英国开始四处殖民,实力也是那个时候的整个世界的第一,占据了整个世界1/4的土地,所以也就有了日不落帝国这个称号,因为每一天,每时每刻太阳都会撒在英国的土地上,那么英国这轮太阳会永不落吗?当然是不会的。
因为英国的改变,欧洲西部那些大部分国家也渐渐走向了工业,欧洲西部难道就会这样的其乐融融吗?一起走向共同富裕吗?当然是不会的,因为发展工业是需要殖民地的,工业革命晚的国家就会没有殖民地了,当时殖民地较大的国家有英国,西班牙,德国是最小的,那么没有殖民地的国家怎么办呢?那就会发生战争啊!所以这也就是一战的产生,后来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列强中逐渐形成了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所以这也就是多国联盟发动战争,所以资本就是现代战争之母,资本为了战争提供了资源,资本也扩张了,为战争提供了目标,欧洲也就是资本主义体系的,扩张最大的受益者,其实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但是后来同盟国却失败了,但是他们却不甘心,于是也就发动了二战,而武器也肯定是更加的先进了,但是面对的却是伤亡,数以千计几千万大量的人都死亡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欧洲会有什么影响呢?战火频发,经济破坏各地的殖民地都纷纷的独立,对英国也产生了巨大的损伤啊!于是英国渐渐的走向了没落。
而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和苏联却崛起了,美国成为了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成为了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那么西欧的这些国家怎么办呢?难道是继续战争吗?这条路一定是走不通的,所以他们需要建设一个能够避免战争的欧洲,这其实就是二战之后,欧洲每一个人的共同的愿望,他们想要和平,渴望和平,那么他们该如何继续的发展呢?
也就是统一,欧洲西部也逐渐的走向统一,联合这种走向统一的欧洲西部会给欧洲各国发展带来什么呢?首先,内部的市场会变得更大,安全的发展环境,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但是在2021年底,历时四年的英国脱欧总算是尘埃落定,欧盟这么好,为什么英国还要脱欧呢?其实这是有很多原因的,因为当一切顺利的时候,欧盟肯定就是好的,但是如果有困难的时候,有难的时候就会有问题,欧洲他和中东是连在一起的,中东他是世界的热点,所以这种频繁的战争肯定也会有很多的难民,那么当难民逃离到这里的时候,到底接不接受难民呢?这一定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不接受的话,就会违反人道,但是如果接收的话,那么也就会有巨大的社会冲击财政的压力,社会治安的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当时希腊陷入了债务的危机,希腊也是欧盟之一呀,那么欧盟到底帮不帮呢?所以当这些问题不断的面临,而英国也就选择了脱欧。当时的投票同意脱欧和不同意脱欧的票数是49%比51%,票数是非常的接近的,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呢?
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欧洲西部的发展,简直太过于戏剧化,每一个节点都是非常的精彩,那么到了现在,英国脱欧以后,未来又会如何呢?欧洲又会怎样的发展呢?用时间的脚步去见证吧!
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率先在英国爆发而不是其他国家呢?
工业革命的爆发,有诸多因素,只有英国率先敲开了现代社会的大门,解决了所有阻碍工业发展的因素,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一.英西海战,英国初步成为海洋强国
16世纪的英国,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内的国家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海洋贸易的重要性,开始在海上冒险,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用实际行动从西班牙老牌强国面前虎口夺食,而这无疑侵犯西班牙的利益。最终,忍无可忍的西班牙选择对英战争,1588年,西班牙派出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2万名士兵的无敌舰队,浩浩荡荡地前往并试图控制英吉利海峡,遏制英国的海洋野心。
经过几天的激战,西班牙的舰队损失一半,英国取得了对西班牙的胜利。这是一次以弱胜强的战争,标志着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英国正式成为了一个新的海上强国。
二.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专制统治
1625年继位的查理一世是迷恋权威的一位君主,为了填补国库空虚,他绕过议会向商人征税,而当时征税的权力属于议会。于是,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激烈较量开始了,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在1642年爆发了战争,史称英国内战,最终以国王查理一世的失败而画上句号。
1649年1月30日,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欧洲的宫廷。因为当时的多数欧洲国家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下。偏居一隅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宣告英国走出了中世纪。
1685年,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试图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情况之下。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这次英国人通过和平的方式,由议会确立了新国王,并规定从此议会高于王权,该事件被后世称之为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使英国摆脱了专制的统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敲开现代大门的国家。
此后的百年间,英国不断释放出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英国人口大量增长,海外贸易的需求激增,英国争夺海洋霸权的决心愈发增强。在打败西班牙后,历经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将”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也赶下了海上霸主的宝座。此时,英国近一半的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的贸易,以手工工厂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英国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
在巩固了海洋霸权,完善了国家制度问题后,英国拥有了发生工业革命的熔炉,也有对生产力提高的迫切需求。但同时,英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科学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也在不断改善,这些才是爆发工业革命的原料。
三.英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觉醒
发明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几乎无一不知,晚年的瓦特生活非常富裕,但是他的财富来源却不是来自于制造蒸汽机的工厂,而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机的发明专利。英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全民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和发明的狂热之中。而在当时被称为工厂主,今天我们称之为企业家的新兴阶层对此表现得最为虔诚。
其实瓦特年轻的时候曾经遭遇过生活的重大变故,陷入谷底的他曾经想要前往俄国,但是一位名叫马修•博尔顿的工厂主盛情挽留了他,这位工厂主的工厂在伯明翰,主要生产小五金器械,但是博尔顿非常有眼光,他看到英国的工业正在兴起,大量新工厂需要机器和新的动力,于是开始转产蒸汽机和加工机器。
四.科学的发展和商业环境的改善
在瓦特之前,其实英国的工匠们已经制造出了蒸汽机,但耗能巨大,瓦特对蒸汽机做出了大量改进,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改造,瓦特曾专门钻研过力学,化学,数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这一切都基于英国当时的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当时的英国以艾萨克•牛顿等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为代表,已经走出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主义,进入了科学的时代。
有科学作为垫脚石,有企业家博尔顿为瓦特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其可以大展身手,最终发明出了适应工业革命的万能蒸汽机。
同时,英国人商业环境乃至英国社会的思维也在发生着变化。1776年,一本叫作《国富论》的著作出版了,作者名叫亚当斯密,一个对人性却有极其深刻洞察力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对英国的政策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英国逐步形成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该经济模式不仅深刻影响了英国自己,也影响了后世。
在制度,需求,硬件和商业环境的全面加持下,最终英国率先爆发了工业革命。
那么英国爆发工业革命时,其他国家的在做什么呢?此时的中国,还处于乾隆皇帝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时期,法国即将爆发大革命,德国和意大利还没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国家,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美国正在为自己的独立而抗争,俄国依然处于沙皇的专制统治下,并不彻底的农奴制改革还在一百年之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不是被殖民就是未开发。只有英国,率先拿到了启动工业革命的钥匙,成为了世界第一个走向工业化的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生活的时代和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要太复杂的,但希望大家能快点回答,急用经济上: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将亚、非、美、澳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开始成为潮流, 自由资本主义成为主流特征;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霸主、世界经济中心。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出现,列强倾销工业品和搜购廉价原料使中国开始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半殖民化开始。
政治上:
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改革、革命,英、法、美等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俄、德、意、日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开始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中国两次被外国打败,丧失一系列国家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开始学习西方,大规模近代化运动开始;民间反封建反殖民化运动发展,出现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局面。
国际关系上: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新式扩张,争夺世界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供应基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式扩张和旧式扩张形成尖锐冲突,爆发局部战争;“东方”国家出现反抗“西方”国家新式扩张的高潮,即“亚洲革命风暴”。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同外国交往,两次鸦片战争后才展开主动外交,但清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
文化上:
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经典科学体系正式形成;启蒙思想日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法、美等国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英、法、美在中国的侵略活动客观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意识形态;以林则徐、魏源和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运用外国科学技术、宗教、资本主义制度等提出改造中国的新方案。
二、重要问题分析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经济发展或者滞后的原因,主要从制度、资本、原料、劳动力、科技、市场、环境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先用这七个因素来分析英国为什么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制度:英国比美国和法国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很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而更早的是荷兰之所以滞后,就要从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经济政策进行分析:荷兰以商业立国,政策上多倾向于促进国际贸易;英国也注重商业,但政策更倾向于工业,因此,从制度层面上来讲,英国更有利于工业的科技创新。
资本:英国在国内推行圈地运动,大牧场、大农场很早兴起,个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通过创办企业、经营商业,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资本;通过税收、在宗教改革中没收教会财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拍卖王室和旧贵族财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积累了大量资本。在国际上,英国也推行重商主义、支持海盗式抢劫、殖民掠夺、贩卖黑人、贩卖鸦片、进行殖民战争,到工业革命前夕的七年战争,英国成为殖民霸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积累了巨额资本。因而,英国用于工业革命扩大再生产和科技创新的资本比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
原料:英国的煤铁储藏量非常丰富,并处于宜于建设工厂的地理位置;圈地运动导致的大牧业、大农业又提供了充足的人工原料;再加上殖民地最多,国际原料来源也最丰富、最廉价。
劳动力:圈地运动不断推行,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大批农民成为流民;国会又进行血腥立法,强迫流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工作,这就使得劳动力非常廉价。
科技: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到法国大革命前夕的一个半世纪,科学中心在英国,尤其牛顿的物理学革命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准备了理论;而英国的纺织业、采矿业、冶炼业、金属加工业等行业相当发达,积累了丰富的技术。
市场:在国内,圈地运动使农民和土地分离,这些农民变成被雇佣者之后,什么都要购买,扩大了内需;农场主、牧场主、工厂主为提高生产效率,纷纷采用机械,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场主、牧场主、工厂主、商人赚钱更多,购买力就更强,国内市场也就越大。在国外,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最大,殖民地人口最多,因此独占的国际市场很大;英国海外军事力量最强,夺取的共同市场也就最大。再加上英国人民当时时兴穿棉织品,国家政策限制棉布进口,人为扩大了国内市场。
环境:英国地理位置优越,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战争从未波及本土;英国执行欧洲均势外交政策,以国家利益为攸归,扶植弱小,打击强大,有效维护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国际利益。
从这七个方面来说,英国都优于其他国家,因而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发生。
法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仅次于英国,之所以未能超越英国,一是政权变化太快,政局动荡;二是信贷资本多,产业资本相对匮乏;三是小农业导致人工原料;四是小农业使农民未能从农村转移出来,且启蒙思想深入民心,劳动力价格较高;五是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中小企业多,先进科技不易采用和推广;六是小农业、小企业购买力低,殖民地少,国际市场份额很小;七是拿破仑战败赔款,维也纳体系的限制,国际环境不好。
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于英法,一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斗争激烈,政局动荡不安;二是美国独立前是殖民地、资本积累远远赶不上英法,且南部种植园奴隶主占用了大量资金;三是南部种植园出产的人工原料都卖给了英国;四是南部种植园束缚了大量黑人劳动力;五是南部种植园奴隶主贩进大批价廉物美的英国工业品,降低关税,外国商品占领了美国市场。这就是内战爆发的经济原因。
德国、意大利因为分裂,中国、日本因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俄国因为封建专制,这些国家在七个方面都不如以上三国,因而落后于英法美三国。
我们运用这七个方面,还可以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什么美国、德国超过英国、法国,英法为什么相对落后,俄国、日本为什么发展速度很快而又为什么没能赶上超过以上四国,中国为什么工业革命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可以分析20世纪美国为什么始终领先,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德国为什么会超过英国、法国。
2.如何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
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经济;自由资本主义兴起;对外经济关系由原来的赤裸裸掠夺的资本原始积累,转变为依靠商品的科技含量进行不等价交换获取高额利润;国际贸易由以亚洲为中心转变为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社会生活发生根本变化。
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改造社会的能力增强,推动资产阶级改革、革命,完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初步形成;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的斗争开始转变为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追求本阶级利益而斗争。
国际关系上,工业革命影响下的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具备了改造世界的能力,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加紧抢占世界市场、廉价原料产地,迫使亚、非、拉美、澳从属于它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国际资产阶级开始联合对付工人运动,各国工人阶级开始团结起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文化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典科学正式形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最终形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等思想纷纷出现,提供了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列强的新式扩张客观上在世界各地传播资本主义思想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都可以运用这一模式来分析。
3.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掠夺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评价
工业革命前,西方国家的商业资产阶级占优势,资本主义生产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还不能用机器制造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同东方的商品竞争,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传统商品仍在欧洲市场上畅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掠夺方式是:依靠暴力公开抢掠、垄断贸易、走私鸦片、贩卖黑人等,其掠夺带有明显的资本原始积累特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等国工业革命也陆续进入高潮,迫切要求强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殖民者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用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了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把这些国家变成倾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产地,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瓦解,从而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对列强的扩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扩张,不论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或是文化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掠夺,就其性质来说,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
(2)亚、非、拉广大地区在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得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从而客观上起到在世界范围加速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3)资本主义列强把广大地区变为本国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属,而绝非要在这些地区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作为被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奴役的民族只有奋起抗争、探索,才能使自身得到真正的发展。
4.主要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及其影响
英国:16世纪,英国开始了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量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之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掌权的资产阶级公开合法地大规模展开圈地运动,到18世纪后,英国农村中的封建生产关系被彻底扫除,自耕农经济也被消灭,农村的土地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大农业的方式经营的。英国的方式一方面残酷地剥夺农民土地,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但是,英国的方式特别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法国:大革命初期,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取消农奴制度,取消封建义务,但是,基本上没有改变革命前的土地所有关系。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为了动员人民应付危机,国民公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分期10年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公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了农村中的土地问题。但是,法国建立起来的只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没有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大规模经营。这样,不仅使农业自身发展缓慢,而且在市场、劳动力、原料、资本等方面对19世纪后期法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美国:南北战争前,种植园奴隶制盛行于南方地区,这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这种制度阻碍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的胜利导致种植园奴隶制的废除。美国实际上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式解决农村中的自由资本主义经营方式问题。美国种植园奴隶制的废除和自由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村中的确立,从劳动力、市场、原料、资本等方面对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的迅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俄国:俄国的社会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改革前俄国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农民没有人身自由。农奴制度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来解决农村中的生产方式问题,是俄国的特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通过赎买方式得到一块土地。通过这一改革,俄国初步建立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获得土地的农奴成为个体小农,并不能迅速推动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市场、农村资本转移、农业出产的工业原料等方面严重制约了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这是俄国落后于英、法、美、德的主要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前盛行封建领主制度,土地不属于私人所有,不能买卖。但有不少富农、商人以种种方式获得土地的控制权,成为新兴地主。然而新兴地主缺乏土地所有权,并且受到封建领主的压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受到阻碍。在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买卖土地的禁令,从法律上保证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农村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虽然日本农业的自给程度非常高,但是在原料、市场、资本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是日本特别积极对外扩张的原因,也是日本落后于其它列强的原因。
5.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三股进步历史潮流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为19世纪三大历史潮流,其中自由主义是主流,处于中心地位。这三大历史潮流构成了19世纪历史的基本内容。
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潮,形成于17、18世纪,19世纪开始成为主要政治思潮。自由主义者主张在政治上采取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折衷态度。对社会问题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主张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应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无论是国家的、教会的,还是社会习俗的、舆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是公民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国家应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国家为保护公民权应实行法治与分权。自由主义者期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主张改革、反对保守主义,也反对激进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作为19世纪主流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活动,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的革命,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与比利时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废除农奴制、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奥匈帝国成立、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等,都是这股历史潮流的突出表现。此外还有英国等国进行的自由主义改革也十分重要。
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指导原则。民族主义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强调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穷国富国实行互利,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资本主义产生后,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阶级,这个时期的民族主义一般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民族主义运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范畴的民族统一、民族复兴运动,那就是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这种民族主义的代表。另一种是反对外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实质上属于旧式的民族独立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它们反抗封建统治,反抗外来侵略者,但缺乏新的奋斗目标和纲领,即使提出也不能付诸实施。这些运动的领导力量也是旧式的封建王公或农民。由于缺乏能够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基础,也就决定了运动必然失败的命运。具体说来,德意志统一运动是比较纯粹的民族统一运动,主要目标是排除民族统一的外部干扰;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清除外族统治势力; 日本明治维新的终极目标是排除外来侵略势力,但首先表现为推翻卖国的幕府的封建统治,其次表现为废藩置县,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这三国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爪哇、阿富汗、印度是比较纯粹的反对外国侵略压迫的民族起义,但有附带的反封建性质;伊朗、中国主要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但也附带有反对外国侵略的性质。亚洲革命风暴的斗争都没有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封建阶级领导的暴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只有日本掌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日本的民族运动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
社会主义有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社会,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在提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时说:“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在这句话里,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被表述为“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是全新的历史潮流。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革命中爆发的工人起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等等,凸显这一历史潮流的活力。但这一运动实际上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作出了贡献。
6.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基本线索
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的反殖反封斗争构成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第一条基本线索。对此,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中国近代历史的另一条基本线索是近代化。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向: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而走向近代化的角度说,是取得了进步。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完全是一个封建国家,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它们既是“强盗”又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西学的传入,使得封建古老的中国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因素,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历程。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电讯。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的军队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建立了自己的海军。甲午战争到清末“新政”期间,又开始编练西方化的“新军”。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也经历了近代化的革新。自清末“新政”开始,以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为主干的封建统治机构,被外务部等一套履行近代政治和社会职能的新行政机构所取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开始形成美国式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度。在教育制度方面,科举制度被废除,建立了从蒙养院开始直至中学、大学的近代学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也陆续产生,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制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7.如何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
分析影响与分析背景的方法基本一致,我们的教材只分析了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忽略了对中国文化和外交的影响,至于对列强尤其对英国的影响则只字未提。
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丧失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由一对矛盾变为两对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由一个变为双重任务;清政府被迫开始进行一些改革。经济上,列强利用特权疯狂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列强开始在中国创办近代企业,中国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军事上,中国军队开始使用西方的武器。文化上,西方利用基督教开始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利用澳门、香港的报刊书籍了解西方,萌发新思想;利用西方的军事技术、基督教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提出改造中国的几种方案。外交上,清朝被迫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被迫了解西方。
对英国的影响:政治上,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经济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军事上,打败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进一步树立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文化上,开始树立西方尤其是英国文化的优越感;外交上,彻底改变了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格局,英国成为中英外交中的主动者。
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属于英国、法国、美国,标志亚洲开始从属于西方;中国开始成为英、法、美的商品销售市场,标志亚洲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表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以后历次战争的影响都可以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分析。
8.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半封建”指封建主义遭到破坏但没有被清除,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但远远没有达到战胜封建主义的程度。“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政治上,西方国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主权国家地位丧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国的主权政府。封建势力通过控制国家政权,继续维持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产生、发展,其后在形式上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中国近代的政治体制出现了一些近代国家的因素,如共和政体、议会和政党制度等。
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手段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中国经济的独立地位丧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继续存在,导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同时也出现了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文化上,封建势力继续用封建思想维护其政治统治,阻碍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特权,进行文化侵略,培养列强的代盲人和信徒;同时,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成果传人,中国出现科技、教育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等近代文化因素。
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的结果,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
对中国的影响:非洲、拉丁美洲已被瓜分完,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①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 激起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边疆危机、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官兵英勇抗争;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加剧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④ 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也传播着进步和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材料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生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威廉和玛丽共同即位,威廉称威廉三世。它开始从议会多数党中挑选大臣,协助统治,这个时期,辉格党经常占议会多数,所以,辉格党长期执政,而托利党执政时候很少,此后,两党轮流执政局面形成。在此期间,英国的内阁制也基本定形,华尔-波尔执政时期,经常以财政大臣身份主持内阁会议,成为实际上的首相,议会内阁制的确立,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有效统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条件。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中世纪,在欧洲很多地区,却出现过地主圈占土地的现象,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的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中和毛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进行圈地,最初,贵族地主只是圈占公有土地,后业,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家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一些新贵族也加放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年流浪,英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辛辣地斥之为“羊吃人“。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工场和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在大量土地被拍卖,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落入富有的资产阶级手中,此后,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通过议会颁布了一系列圈地法令。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法令,英国有六百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是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于是经营农场或牧场的人也就成为农牧场业资本家,他们雇佣工人,利用大农场的资金,场地待方面的优势进攻耕作制度,对土地衽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产量,同时,牛羊由放牧改为圈栏饲养,工人进牡畜品种,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和出口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原料和粮食。
十八世纪,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更加猛烈的展开,1700——1801年,议会共通过节2208项圈地法令共圈地占领349万英亩土地,通过圈地运动大批农民丢失土地,流离失所,自耕农完全被消灭,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的条件
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重要来源,是大规模的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和海外贸易。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南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因此,英国居民的海外生活早已有之。
9世纪晚期,已筹建海上舰队。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地处新航路的英国,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拥有欧洲啊大海军和舰队的西班牙控制欧美之间的大西洋水域,号称“殖民先锋”的葡萄牙控制着绕过好望角的东方航道。一连串的英国探险家,欲避开强敌,开辟从英国东北、西北经大西洋前往东方的航道,都没有成功。于是,英国人闯入西属美洲,贩卖该地区最需要的布匹和黑奴。布匹是英国生产的,黑奴则购自非洲。霍金斯就是第一个奴隶贩子,他的表弟德雷克更因劫掠西班牙船只和殖民地的海盗行径名噪一时。这些活动都得到英国女王的支持,英国海盗式劫掠使西班式遭受惨重损失。西班式国王决定远征英国。由于西班式封建势力强大,工业不发达,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多用于宫庭开支和迷补外贸亏空,而流失到工业较发达的荷兰、英国、法国,国力大为衰落,结果被新兴的英国击败。无敌舰队的战船败,标志着西班式海上实力丧失和英国海上霸权开始确立。英国海外殖地扩张的政策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同。基本组织形式是,商业垄断公司,由工场主和商人集资组建的公司。从政府获得贸易和殖民的特许权,甚至拥有自己的陆海军。有修建要塞和兵工厂的权利,有权宣战和讲和,管理殖民地,审判和惩处殖民地殖民。公司所得利润按股分成。东印度公司就是其中势力最雄厚的,伦敦公司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从此,英国不断在印度,北美积极进行殖民扩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海外利益更加重视,为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而发布《航海条例》,旨在排挤荷兰在国际贸易中的中介作用,引起第一次英荷战争,由于荷兰的繁荣,并未建立在本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以本国产品,为海外贸易主要货源的英国实力优于荷兰,结果英国夺得大量商船并攻占新阿姆斯特丹,摧毁了荷兰的海上优势。18C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英法七年战争,对打败法国,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北美、印度和西印度群岛,1757——1766年,仅孟加拉一地,东印度公司所获财富即达万镑,七年战争后的五十五年内,英国又从印度掠夺了近十亿镑财富,在此期间,英国殖民者又从贩卖黑奴的肮脏贸易中获大量金钱。殖民者劫掠非洲黑人为奴,并把他们当做商品进行贸易,从中获得的巨额利润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非洲是欧洲殖民者最早侵入的第一块大陆,1415年,葡萄牙国王率一支舰队侵入北非,占领休达,这是欧洲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15世纪40年代,葡萄牙从西非海岸猎捕黑人贩回欧洲,是奴隶贸易的开始。16世纪,由于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衽“种族灭绝”,矿山,种植园缺乏劳动力,非洲黑人能适应热带气候下的劳动,具备种植热带作物的技术,第一批黑奴被运往美洲,1510年,西班牙王室颁发贩奴执照,贩奴成为由政府支持的“合法”行业,奴隶贸易泛滥起来,霍金斯开创了英国人贩卖黑奴的买卖。后来,英国凭借雄厚的资本,强大的海军,夺得了解情况0年内每年向西属美洲输送近五千名黑奴的特权。成了最大的奴隶贩子。
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英国到底得到了多少财富,无法精确计算,但是,据英国剑桥1962年出版的《英国经济的发展,1688—1959》一书称早在职688年,英国的国民收入就已经有10%来自海外,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了法国,法国被近将加拿大,俄亥俄河流域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非洲塞内加尔的法国商站及除名个商站以外的印度法属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在殖民地的大肆掠夺。据统计,英国在北美建立的哈得逊公司,1670——1720年间的财产额增加了倍,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757——1815年间,从印度掠夺了高达成0亿英镑的财富,印度因而被称为是“英国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其间,1770年,英国人在孟加拉地区竟用囤积全部大米的办法榨取更大的利润,因而夺取的一千万人饿病而死,1741年,英国人克莱武赴东印度公司任职员时,年工资只有5英镑,但全开支却要素40英镑,他在印度想方设法进行搜刮,1760年回国时,已经成为一名大富翁,携带来5万英镑的巨款,回国后,他以贿赂手段进入议会,甚至还取得了爵位。以后,他被英国政府委任为孟加拉总督,驻印度英军总司令,为了鼓励英国人去殖民地掠夺更多的财富,英国议会还通过决议,表彰“罗伯特-克莱武勋爵为我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英国参与奴隶贸易,最初,英国只是向北美等地贩运黑奴,1713年,英国取得了向西属拉美贩卖黑奴的权力,一跃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国,据理力争931年出版的《英格兰史》统计,英国从开始贩运奴隶到期8世纪的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共向美洲贩运了五百多万名黑奴,通过奴隶贸易,英国大发其财,仅利物浦在职783——1793的11年内,就向西印度群岛出售了三十多万名黑奴。平均每年获利171.8万英镑,许多奴隶贩子把赚来的钱用于国内投资。比如,英国著名的冶铁业大老板安东尼·培根就曾在1768年——1776年间靠贩奴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投资冶铁业成为冶铁业巨头,同时由于奴隶贩子主要是把本国的工业品,如纺织品、玻璃制品、烟、酒、刀、剑、枪支和其它金属制品运支非洲出售,扩大了国际市场。然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出售,运回本国和欧洲需要的棉花、靛青和木材等工业原料,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
同时,海外贸易也不断增长。1697年,输出总额约为350万镑,1770年,激增至1420万镑。
增加国内捐税和大量发行公债,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第三条途径。1688年——1755年,全国捐税额由181万镑增为668万镑。国债发行额则由1697年的2100万镑增至1782年2亿3千万镑。总之,圈地运动、殖地掠夺、贩卖奴隶、海外贸易以及增加捐税和发行国债是18世纪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五大主要来源。它客观上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并提供了大量的自由雇佣劳动力。
不列颠岛煤、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工业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同时,岛上的地形地貌,也便利于开凿运河。从1750年开始,兴起了开凿运河的热潮。经过40年努力,全国运河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同时,水流湍急的河岸,往往也是设立水利纺织厂的理想场地。
英国还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手工工场,17到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不仅是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和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他们大而焦中,如1736年,一个大尼绒工厂,往往拥有600台左右的织布机。手工工场高度发展,在这种工厂内,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日益专门化。为把手工生产转化为机器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机器实际上就是由一个个最简单的工具组合而成的,把一个生产过程分解成一个个最简单的工序。同时,也培养出一支熟悉生产过程,了解生产中存在问题,肯人发明和使用机器能力的熟练工匠队伍。他们成为工业革命的技术骨干。
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些工匠们就想方设法地改进生产工具,提高产量,从而导致了工业革命。由于当时英国,首先具备了这些条件,因此,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走向现代
19世纪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亚、非、美、大洋洲所有陆地板块,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1558年,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在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并抢劫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和港口的德雷克返航后,女王亲自授予他骑士封号,从而鼓励更多英国人加入海外掠夺的队伍,激怒了西班牙帝国国王菲利普二世。为了海上利益和宗教信仰,菲利普二世派遣引以为傲的无敌舰队出海,控制英吉利海峡,打击英格兰,爆发英西海战。这场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标志着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也象征着西班牙的霸权向英国转移。
执政45年的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给英国带来早期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遵守了约翰王和贵族们制定的能够制约国王权力的《大宪章》,维持了王权和议会的平衡。
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的20年,出现了又一位对英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国王——查理一世。他相信君权神授,忽视了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并与议会发生冲突,派军队强制解散议会,从而爆发了英国内战,议会将军克伦威尔脱颖而出。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而之后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使得议会再次被解散。继任者查理一世之子詹姆士二世,一意孤行,脱离议会。英国人民发动了一次不流血的“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摆脱了专制统治。经议会决定,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夫妇共同执政。第一次确定了国王由议会产生,议会高于王权的君主立宪制。
其后,经过三次的英荷战争,英国打败了荷兰,把荷兰赶下了霸主的位置,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其商业触角伸向了全世界。
工业先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生于英国的格里诺克,其祖父、父亲都从事烟草贸易。经过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第一次把自己看作世界性大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市场上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与普通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业,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生产规模大大扩展了。而当时的动力仅限于二千多年前的风车、水排,严重制约了生产。
在瓦特的万能蒸汽机发明之前,英国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其中,专利保护就是一项重要措施。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英国发展影响深远,这使当时所有的人都陷入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中。直到今天,这个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的国家,依然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瓦特之前,工人们已经发明了蒸汽机,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煤。1765年,瓦特在工厂主博尔顿的帮助下,用科学和自己灵巧的手发明了新式蒸汽机,这台机器不仅可以减少大量的煤,而且使人们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产生,最有影响的当属牛顿。许多科学家认为,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时代的大门。牛顿最著名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大定律被称为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牛顿通过自己的伟大著作,告诉世人自然界存在可以被把握的规律,使人类打破了迷信。1727年,牛顿去世,被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这表现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为人类财富的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工业化真正对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意义。他认为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的主要动机,就是谋求个人利益,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供求规律。自由竞争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石。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实质就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亚当•斯密的理论起到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也使全世界资本主义得到发展。1815年,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使人们真正意识到亚当•斯密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当欧洲进行战争时,英国为这些国家提供军服、枪炮等,战争结束后,英国获得最大的利益。,当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用武力迫使别国打开大门,扩张成一个“日不落帝国”。
18岁登基,在位最长的维多利亚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见证了英国革命全过程,开启了维多利亚时代。
由于过多的殖民地和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使英国选择了发展本国。19世纪后期,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上,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经济原因---1、廉价劳动力的大批出现,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沦为廉价劳动力,同时爱尔兰破产农民大量流落到英国,进一步扩冲了英国劳动力。
2、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国债制度、关税保护等手段使资本家积累了大量财富
第三,广阔的国内国外市场,17、18世纪,英国通过多次对外战争获得了海上霸权及对外贸易垄断权;而圈地运动给英国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第四,技术与人才的支持,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组织及管理经验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7、18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也为其创造了条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