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故事是什么?“匈奴未灭,何以为家?”x0dx0a——西汉名将霍去病x0dx0a霍去病(前140...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故事是什么?
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权是谁的诗句
怎么看到网上有好多版本?有人说是日本首相说的。日本人说得出这么豪气的诗吗?日本人盗版的?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五言律诗。出自《班超传》: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意思是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意思就是不要金钱,只要有奋勇杀敌的兵器。
《班超传》讲述班超的生平。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
扩展资料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一点不感到难为情。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西北方匈奴的不断入侵中原,是汉代四百多年来在边境上一直存在的隐患。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汉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为历朝统治者所重视。班超(32年—102年)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位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祖国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班超传》
出自《班超传》: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意思是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意思就是不要金钱,只要有奋勇杀敌的兵器。
《班超传》讲述班超的生平。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扩展资料:
《后汉书》中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在西域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的一生。文字雅洁,叙事流利,头绪虽多而脉络不乱。人物形象鲜明,写来有声有色。
范晔(398-445),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年轻时曾入刘裕之子刘义康部下为冠军参军;刘氏取代晋朝称帝,封刘义康为彭城王,范晔入补兵部员外郎,后来任荆州别驾从事史。428年(元嘉五年),因父亲去世辞官,后来历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432年(元嘉九年)冬,因在彭城太妃丧葬期间聚会酣饮,以听挽歌为乐,被贬为宣城太守;后复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445年(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因与散骑侍郎孔熙先兄弟等人谋立刘义康为帝,被丹阳尹徐湛之告发,于同年十二月被以谋反罪处死。
范晔少承家学,博学多才。他所著的《后汉书》,是继《汉书》之后记载自汉光武帝刘秀至汉献帝刘协近二百年史事的重要史书。由于范晔生前未完成全书,后来梁朝刘昭为之作注时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补入,成今本一百二十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班超传》 百度百科-《班超传》
是霍去病的诗句:“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不求连城璧, 但求杀人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事实上整个诗句应该是这样的:
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
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权!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十七岁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扩展资料:霍去病人生经历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儿子,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元朔六年,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元狩二年,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歼敌4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
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和卫青发起的对匈奴的进攻性战争,改变了汉朝长此在对匈奴战争中的守势状态,一举打败匈奴。从而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在漠南地区的边境安全,此战为汉朝进击 匈奴最远的一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霍去病
又有人说是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诗句:“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个很让人郁闷,但是应该不是真的。
事实上整个诗句应该是这样的:
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
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权!
还有另外几个版本,在“醒握”和“醒掌”、 “握杀人权,求杀人剑”和“握杀人剑,求杀人权” 之间来些个排列组合,从诗句流传的多样性就可以知道,作者、年代也就无从可考了,不过不管怎样,总是咱们国人的作品,支持原创力量!!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
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权!
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
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是什么意思??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意思就是:匈奴还没被消灭(或者打败),怎么能够成家呢?
不过你这话本身是错的.原句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个倒装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