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讲述终明一朝的所有藩王(包括亲王 郡王)生平事迹的书籍

发布时间: 2023-04-01 04:00:1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沈庄王朱幼:大明最长寿的藩王,一生谨守本分,明朝标准的贤王,成化七年(1471年)九月初三,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张进禄、山西潞州知州...

有没有讲述终明一朝的所有藩王(包括亲王 郡王)生平事迹的书籍

沈庄王朱幼㙾:大明最长寿的藩王,一生谨守本分,明朝标准的贤王

成化七年(1471年)九月初三,监察御史巡按山西张进禄、山西潞州知州孙珂,及潞州判官冯徽三人,一道遭贬官,发配沿边卫所任职。 之所以会受到这样的重处,与就藩潞州的沈藩有关。

孙珂、冯徽到任时,沈藩沁源王朱幼埼出于跟地方官府打好关系的心理,专程设宴款待两人。 谁知饮到酣处,孙、冯二人竟然酒壮色胆,向朱幼埼索要女乐助兴 。宣德以后,宗王的实权几乎被剥夺殆尽,可不管怎样宗王在藩地是君,名义上与当地官员属于君臣关系,相关官员需要定期入府觐见。身为臣下,向郡王索要女乐属于蔑弃礼法、目无法纪。

其后,张进禄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任山西巡按,巡视到潞州时,沈王朱幼㙾设宴款待。因孙珂、冯徽两人也是御史出身,与张进禄有旧,遂邀请他们一同与宴。 席间,三人旁若无人地对朝政得失挥斥方遒 。妄议朝政属于大不敬之罪,在某些朝代可是要掉脑袋的。

沈王府教授孙达纳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被潞州知州孙珂查知后,不顾同城之宜一本奏疏就捅到了朝堂之上。作为反击,孙达也将孙珂在王府宴会上的表现捅了出来。你个小样竟然敢告刁状,孙珂转头就通过张进禄的关系,将孙达收押,并施以杖刑。俗话说打狗还需看主人,何况是王府属官,这么搞明显是不将他朱幼㙾这个藩王放在眼里啊,不给你们点厉害瞧瞧,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遂将三人在宴会上的表现通通具书上奏朝廷。于是乎事情闹大了,明宪宗亲自出面发话称三人“难照常例处罪”。

“ 诏旨未下,而珂恃进禄之旧,遂讼达于进禄,收而 杖 之。王因通奏以闻。命官会鞫得实问拟如律。上以进禄等三人宴饮王府放肆狂言,及索女乐蔑弃礼法,难照常例处罪,遂皆谪之。 ”(《明宪宗实录》)

朱幼㙾,生于宣德七年(1432年),为明太祖朱元璋曾孙,首封沈王沈简王朱模之孙,沈康王朱佶焞嫡长子,生母沈王妃韩氏,是明朝宗室之中有名的贤王。

贤王一词 出自于 《孟子·尽心上》, 本义是指有德行的君王 。进入帝制时代,演变为对诸侯王的赞美之词。 每个朝代对“贤王”有各自不同的定义 ,比如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八贤王,在宋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他的原型燕王赵元俨,在 历史 上虽然也以贤王著称,可主要表现在孝心及文学之上。

明朝对贤王的定义,以永乐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主要标准为, 上马能安邦定国,在内少惹是生非 ;后期经过削藩,宗室已经实权几乎被剥夺,成为了被圈养的吉祥物, 标准也随之变为能安分守己,不给朝廷添乱,最好在文学上能有所建树,给宗室增光添彩 。

朱幼㙾的贤,是有传承的。 沈藩始封君朱模为明太祖的第二十一子,原本藩地为辽东沈阳,是故封号为沈王 ,本当与四哥燕王朱棣等联手驰骋北疆,护佑家国平安。可还没来得及之国,就风云骤变,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践祚帝位。永乐六年(1408年),明成祖将弟弟改封到山西潞州,以原晋藩庆成王遗留的郡王府略加修葺,改造为沈王府,便打发弟弟之国。

朱模相当识时务,也相当能适应新的 形式 ,因此在德六年(公元1431年)五月薨逝后,朝廷给予了“ 惇厚乐静,谨礼奉法,未尝有过”的评价,并赐谥曰简 。“一德不懈曰简”,意指坚持德行毫不懈怠,这一盖棺定论给得相当到位。沈简王朱模将这一品质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使沈藩成为有明一代少有的贤王家族, 也因此宗室人口并不算少的沈藩,在宗室之中存在感相对较弱,低调不太引人注意。

因其嫡长子的身份,朱幼㙾于正统八年(1443年)九月获得赐名,很快便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八月被册封为沈王世子,以东城兵马赵智之女赵氏为沈世子妃(注《明英宗实录》册封世子妃的记载有两次,不知当以何为准)。顺便说一下,朱幼㙾虽然是嫡长子,却是沈康王朱佶焞的次子,嫡子身份让他占了很大便宜,且《明实录》查不到其庶长兄的任何记载,估计没能活到成年。

天顺元年(1457年)九月,沈王朱佶焞去世,享年51岁,赐谥曰康。 天顺三年(1459年)七月,沈世子朱 幼 㙾袭封沈王,就此开启了其超长待机的藩王生涯,也延续了沈藩贤王的传承。 事实上还未袭爵,他就展现了自己孝的一面。

天顺二年二月,还是沈世子的朱幼㙾上疏朝廷, 称其父沈康王“坟所狭隘,无地可立庐舍”,请求朝廷在陵园外围再恩赐空地数亩 。对于沈康王的葬礼,朝廷派出有司专门协助朱幼㙾治丧,各种规格都是亲王标准,并没有短了他的,比如其陵园世按照藩王的顶格五十亩划定的。因此在问过工部的意见后,明英宗一口回绝。

“ 奏下工部,覆奏王府造坟地 亩 已有定制,沈王坟例应地五十亩。若复增益,恐各王府援例不便。上是之,遂不与。 ”(《明英宗实录》)

对父尽孝,对宗室,朱幼㙾也尽到了宗主的义务。如成化十三年(1477年)三月,黎城王朱幼(土爰)薨逝,生前因“年老无子”,为身后计曾向提出援引晋藩广昌王例,以堂侄、清源王朱幼㘧的幼子镇国将军朱诠鏴为嗣子。为此,朱幼㙾在其去世后立马上疏朝廷重提此事。次月,朝廷复函同意朱诠鏴过继给朱幼(土爰),以镇国将军本职奉承黎城王宗祀。

朱幼㙾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因此鼓励宗室多读书,为此多次上疏为自己及宗室或求取书籍,或请求御赐书斋名称,单弘治、正德年间《明实录》有记载的就多达十余次 。如弘治十七年(1504年)赐予朱幼㙾《五经四书集注》;弘治十八年先后给西阳王子朱勋(氵壮)的书院赐名勉学;西阳王诠钲的书斋赐名好古;正德元年(1506年)十一月,赐宜山王朱诠满《四书集注》、《洪武正韵》各一部;正德四年(1509年)六月,赐沈府辅国将军朱勋注《皇明典礼》、《为善阴隲》及《孝顺事实》各一部。这些记载的末尾皆有“从沈王请(奏)也”之语。

当然,请赐的次数多了皇帝也烦,所以有时候会不给,如正德三年十二月,朱幼㙾连续两次上疏求书,第一次给侄子辽山王朱诠釴求书时,明武宗大方的给了;可轮到为其子宿迁王朱诠鎀求取《御制盘龙诗》时,直接以“不与”打发了。

身为贤王在不犯事的前提下,自然还要学会拍马屁及适当的为皇帝分忧,以搞好关系 。天顺六年(1462年)二月,朱幼㙾与受封洛阳的伊简王朱颙炔上疏朝廷,称今年是圣上复位六周年,他们想赴京进行朝贺。进入正统朝之后,此前经常会出现亲王进京觐见已成绝响,因此被明英宗一口回绝。可他并不气馁。

天顺七年闰七月,明英宗下旨恢复明宣宗原配、废后胡善祥的后位,并上尊谥恭让章皇后。朱幼㙾得到消息,再次上疏朝廷,称意欲带着清源王朱幼㘧等七人赴京朝贺,再次被明英宗复书阻止。这等行为看似做无用功,实则给皇帝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由于藩王实权被剥夺,王府官员工作相当轻松,成为养老的好地方,因此很多王府官年过七十都“犹不引退”,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是故朱幼㙾上疏朝廷,提请以官职论年岁,各品级王府官达到一定年岁,给予“加秩致仕”。这一建议得到朝廷的一致好评,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闰四月开始施行。

对朝廷而言,朱幼㙾平时就是一好好先生,可当事情触及藩王所剩不多的职权时,他也会据理力争 。弘治十八年(1505年)正月,沈藩稷山王府典仗郑瑀上奏朝廷,称沈府长史等官员受赂。对此,朱幼㙾直接上疏抗辩,援引《皇明祖训》“ 凡王国文武官犯法,王能依律剖断者,听 ”条,要求将只涉及王国内部的案件交由王府自行处置。同时请求朝廷下旨让各王府的属官,自今以后每逢朔望,皆到王府听取他的戒饬,以便让他们学会“奉公守法,勉尽忠义”。朝廷对这两件事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 都察院覆奏谓:‘《祖训》所言,大率酌量事宜,便于处分。 若事 体重大者,一概听王剖断,恐非祖宗本意。其欲令各郡王官属朔望听候戒饬,是乃规戒臣下美意,宜从所请。’从之。” (《明孝宗实录》)

由于出身关系,沈藩只是藩王中的普通一员,无法跟秦藩这个地位特殊的大明第一亲藩相比,何况朱幼㙾仅比当朝皇帝英宗朱祁镇高出一辈,宗室中还有还有辈分更高的藩王,比如天顺六年与其有志一同上疏的伊简王朱颙炔,就比他高了一辈。 因此在天顺年间,朱幼㙾可谓是人微言轻。

可靠着强悍的待机能力,在此后近60年间,北京紫禁城内奉天殿上的宝座主人一换再换,朱幼㙾这个沈王却始终安坐如仪,辈分自然水涨船高。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明英宗朱祁镇驾崩。随即皇太子朱见濡即位,改明年为成化,是为明宪宗。新帝登基,照例要普天同庆,赏赐一下藩王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么多藩王, 赏赐当然要分出不同档次来,被用来作为划分档次的标准为:辈分 。同一档次的各王在诏书中出现的次序, 基本按照明太祖诸子的伦序及嫡庶来 。明宪宗即位时,朱幼㙾作为新皇的叔祖自然在第一档,可沈藩伦序靠后,因此在第一档中排序靠后。

“ 戊戌……上以初即位,赐亲王白金、文绮。鲁王、辽王、庆王、肃王、唐王、郑王、襄王、宁王、周王、沈王、伊王、岷世子各白金三百两,纻丝罗十五表,里纱十五疋,锦三 疋 ,钞二万贯。 ”(《明宪宗实录》)

成化二十三年(1464年)八月二十二,宪宗朱见深驾崩。九月初六,皇太子朱祐樘继位,诏次年改元弘治,是为明孝宗。明孝宗同样以即位大庆,赏赐藩王白金文绮。这一次朱 幼 㙾晋升为新皇的曾叔祖,当然位列第一档,且排名极其靠前, 仅次于同辈的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 。唐王朱桱是明太祖二十三子,照例应当位列朱幼㙾之后,如此排名唯一的可能便是嫡庶之分,唐王一系两代嗣王都是嫡子出生,而沈藩的第二代沈康王是庶子。

随着宁王朱奠培和唐王朱芝址的去世,朱幼㙾成为了弘治朝藩王中唯一一个曾叔祖辈,虽然辈分没涨,可排序升到最高。弘治五年三月,册立皇太子,向藩王通报此事,并给予赏赐时,《 实录》中出现的王号唯有沈王,其余诸王被“沈王等二十三王”所涵盖了 。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朱祐樘驾崩。随即,皇太子朱厚照继位,诏次年改元正德,是为明武宗。新皇登基,依然普天同庆,再次给予藩王赏赐。这一次实录对受赏的藩王及赏赐等第、数额都没有记载,唯一可知的是得到赏赐的沈王,依然是朱幼㙾。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明太祖子嗣众多,年龄相差巨大,是故活到正德朝曾孙并不止朱幼㙾一人 。比如辽藩的长阳王朱豪㙷同样是太祖曾孙,只可惜他老爹庶人朱贵烚不争气,不断作死把辽王之位给作没了,致使他与辽王之位失之交臂,费尽千辛万苦才得以续封长阳王。总而言之,正德初年虽然还有多位太祖曾孙在世,可列爵亲王的仅有朱幼㙾一人。 早已故去的明宣宗也是太祖曾孙,换而言之朱幼㙾是明宣宗的堂弟,明武宗的高叔祖,这就厉害了,也让他成为宗室中的顶级存在,享受的待遇,与天顺朝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 庆藩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今宁夏银川)举兵谋反 。虽然这场叛乱很快被游击将军仇钺以戏剧性的方式平定,可性质与景泰年间的广通王朱徽煠之乱截然不同,这是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八十余年后,明王朝爆发的又一次由宗王亲自领导的叛乱。

更重要的是此次叛乱,给了雄心勃勃想要再现永乐、宣德盛况的明武宗一记闷棍。正德初年,刘瑾在明武宗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激起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双方一直在斗法。此次文官集团认定是刘瑾擅改祖宗成法才导致了这场叛乱,因此要求处死刘瑾以谢天下。说实话这场叛乱与刘瑾有着莫大关系,是他所用非人,才激起了宁夏军士的激愤。 因此明武宗百口莫辩,被迫用处死刘瑾,废除改革措施的办法来平息众怒 。

是以他对朱寘鐇恨得牙痒痒。然而《皇明祖训》这部被特意强调为“一字不可改易”的明宗室最高法典,惩处犯罪宗室的调律为“ 虽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则降为庶人,轻则当因来朝面谕其非。或遣官谕以祸福,使之自新 ”。也就是说按照常理,即便明武宗再怎么对朱寘鐇恨之入骨,都无法将他明正法典,最多只能学自家高祖暗搓搓 的 处死汉王以这种手段来泄愤。

这不是他想要的。好在这条祖训前面有“亲王”这个限定词,而朱寘鐇是郡王,让他有了变通的余地,更好在祖训中还真有一条可以让他变通的内容。

“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除谋逆不赦外, 其馀 所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 ”(《皇明祖训·首章》)

这条祖训虽然针对的对象是皇亲国戚,宗室自然是皇帝的亲属,所以非亲王的朱寘鐇正可以适用这一条吗!如今他犯了谋逆大罪,自然应当让诸王们都议一议,你看朕多开明。若是宗亲们一致认为他应当去死,那朕也只能顺应他们的呼声,可怪不得朕。

“ 丙申,沈王幼㙾、秦王惟焯等各议奏:‘寘鐇罪恶,宜并其子孙肆诸市,以谢祖宗。’奏至,复下法司会多官详议,乃请执寘鐇赴文华门外亲鞫之。是日,上御文华殿,皇亲、公侯、驸马、伯、府部大臣,及六科十三道以次跪奏曰:‘寘鐇大逆不道,宜如诸王议割恩正法。’上曰:‘寘鐇图危社稷,得罪祖宗,既天下诸王及群臣皆欲正法。论出于公,朕不敢赦,但念宗支,令自尽,焚弃其尸以示戒。其子孙台溍等五人,仍置西内严禁之。’ ”(《明武宗实录》)

此时有二十多家藩王存世,却只列出沈王和秦王,并且将朱幼㙾置于有“大明第一亲藩”之称的秦王朱惟焯(秦愍王朱樉刘石孙,与明武宗同辈)之上,可见其在宗室中的地位。

巧的是,安化王之乱平定后不久, 就爆发了刘六刘七大起义 。这场由成语“流里流气”两大主角领衔的农民起义,共历时两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湖广等地,一度逼近京畿,迫使京师九门戒严。远在山西的沈王朱幼㙾,也被卷入其中。

正德六年五月,就在朱寘鐇被赐自尽后三个月,纵横山西的大盗李华聚集千余名部众,与刘六所部会合,一时间声势大 震 ,兵锋直抵沈王所在的潞州东大门——壸关县。朱幼㙾这位年已81岁的老王爷大为震恐,赶紧向朝廷求救。

“ 癸未……山西盗李华等起,逆瑾党亡命 多从之,众至千人,衣帜皆赤。与刘六等合掠壸关县之赵村,大肆焚戮。沈王乞师讨之。上 切 责镇巡官,令军卫有司失事者,俱停俸戴罪杀贼。 ”(《明英宗实录》)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七月十六,沈王朱幼㙾薨逝,讣闻,明武宗为其辍朝三日,下令按亲王仪制为其治丧,同时赐谥曰庄。“履正志和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庄是一个典型的美谥。 但是《明武宗实录》对朱幼㙾的生平记载,有着重大的失误。

“ 乙未……沈王幼㙾薨。王,康王第二子,母妃韩氏。宣德壬午生,正统丁卯封世子。天顺己卯袭封,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制,谥曰庄。 ”(《明武宗实录》)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两种纪年体系, 一种是帝王纪年法 ,也称王位纪年,包括君主在位年次纪年,及年号纪年两种,比如周宣王元年,洪武二十三年都属于这一体系。 另一种是干支纪年法 ,以天干地支配对,六十年为一轮回,因此也可以起始干支甲子来命名,称甲子纪年法,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就是干支 记年 。

由于这两种纪年法都属于断代纪年,故古人往往会将两者结合使用,引文中的“宣德壬午”、“正统丁卯”、“天顺己卯”都属于这种运用。当下在考究年代时,需要将其转换为现在通行的公历。

比如要推算“正统丁卯”是哪一年,需要分两步来处理, 首先要搞清楚“正统”年号所属的时间段,而后通过万年历查找出最近的一个“丁卯”是哪一年,再以减去60的倍数往前翻 ,当两个时间点出现在同一个区间时,重合的那一年就是相应的年份。正统年号使用时间为1436年至1449年,最近的丁卯年为2047年,减去600后,为1447年,正好落在正统年间,所以“正统丁卯”为1447年。

《明宪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于天顺三年(1459年)袭爵,所以“天顺己卯”为1459年。 如此朱幼㙾在位长达58年,怎么可能去世时只有55岁?

所以只能通过计算“宣德壬午”是哪一年,来修正朱幼㙾的寿数了。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时间段为1426年至1435年。最近的壬午年为2002年,减600为1402年,这一年为建文四年;减540为1462年,这一年为天顺六年,都不在宣德年间。所以“宣德壬午”这个生年显然也是错的。

“午”跟“子”字形相近,“壬子”同样是干支之一,所以会不会是誊写时,误将“宣德壬子”写作了“宣德壬午”呢? 考 最近的壬子年为2032年,减去600为1432年,正好处于宣德年间, 为宣德六年 。

《明孝宗实录》明确记载朱幼㙾的胞弟,沈康王嫡次子(排行第三)清源庄简王朱幼㘧生于宣德七年,朱幼㙾身为胞兄当生于宣德七年前,宣德六年还是合理的。且明代史学家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称朱幼㙾享寿86,是明代最长寿的亲王。按宣德六年算,朱幼㙾享年85岁,以古代的条件,有个1岁左右的误差属于正常范围。

如此朱幼㙾应当生于宣德壬子年,享年85岁。就这么短短数十字,《明武宗实录》竟然出现了两处错误,也是醉了。

朱幼㙾作为有明一代最长寿的,罕见的当朝皇帝高叔祖,虽然拥有超长的待机时间,一生醉心于文学,对潞州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除此之外并无什么建树,以现在的眼观观之就是一占据高位的米虫。可符合明朝朝野对藩王的要求,且也没有像其他宗室那样鱼肉乡里,在明人眼里这是妥妥的一位贤王,担得起“庄”这个谥号。

明朝藩王多少年历史

明朝的藩王制度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在朱元璋时藩王只有五千到三万的王府卫兵并规定在外敌入侵时可以负责一切大小事务。第二阶段,在朱棣之后藩王只有一个显赫的身份和富贵并无实权。整个明王朝一代,朱元璋的子孙们封为亲王的83人,除了年幼殇亡未能确定封地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五十个亲王府。封为郡王至奉国中尉的,则多得不可胜数。有明一代,在这五十个藩王府系中,除去无子除封,因罪夺爵者外,均延续至明朝灭亡。两百多年间,共册封亲王289位、靖江王11位。其中8位未就藩即薨逝,10位因罪被废,24位至明亡时的末王或被起义军所害、或不知所终,未能按明代亲王规制修建陵寝。还有一位兴献王,因为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陵寝升格为皇陵。其余246位亲王、10位靖江王均建有各自的陵寝。现在只有位于桂林的靖江王墓10座保存比较完好。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每年需要多少钱?

藩王,亲王有一块自己的封地,叫封藩,有自己的官署,有自己的军队,世袭罔替。朱元璋并不相信能臣悍将,守卫国家还是要朱家人,于是从自己开始大肆分封,“皆据要地,以分治天下”,这样虽然解决了骄兵悍将的问题,也编写了《祖训录》对藩王有诸多限制,但依然是败笔之作,并给明朝酿成了严重的危机。

图为明朝版图。

明朝的藩王虽不参与政事,不事地方民生,但大修宫室,广占良田,宗禄优厚,享有极高特权,说句不好听的,就跟养猪一样,初封的亲王世袭,亲王下面的再分郡王,郡王下面再分将军,将军下面再分中尉,级别众多,随着人口繁衍和不断分封,造成了国家严重的财政危机,明朝郑晓《今言》记载:嘉靖以后,天下夏秋税粮出多入少,故王府欠缺禄米,卫所缺月粮,各边缺军饷,各省缺俸廪。

图为湖北钟祥的凤翔宫,为当年的兴王府,嘉靖皇帝出生地。

如果说明初朱元璋虑其宗族太孤,而明中后期朝廷又虑宗族太繁,国家财力难以承受,以此可以看出,各地藩王的宗禄已成为困扰朝政的重大难题,明朝晚期没钱打仗,导致迅速灭亡的原因,其中就有封藩,当年一个从七品小官叫叶伯臣,冒死谏言,提出封藩会导致社会经济问题,结果被朱元璋庾死。

图为1621年长沙府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

以山西为例,朱元璋首封有晋、代、沈三藩,随着分封人口繁衍为例,除晋、代、沈三亲王外,先后分封郡王多达七十多个王号,将军、中尉及郡县主君、仪宾不计其数,极盛时多达九千余人,省内十市中均有郡王开府,其庄田遍布全省,对山西的经济、社会造成深重的灾难。

图为靖江王陵。

到明末时到底有多少藩王,无法统计,只能这样说,每个州郡都有大的藩王,全国1400多个县都有都有食王俸的郡王以下的宗室,有人说藩王有1000多人,有人说有3000多人,也有人说高达3万人,有人说藩王的子孙有500万人,这些都是宗室,占着良田,不用交税,不够,还要大批朝廷养着,把大明给吃空了,最后让吴三桂开拔,崇祯连100万两都掏不出来。

明朝玉蝶有记载亲王,郡王的事迹吗?好像被毁了。

这玩意确实被毁了!
玉蝶相当于皇室族谱,上面记载这明朝宗室的出生年月及父母,至于他们的事迹则会记载在史书上。
自明成祖后明朝的藩王没有任何实权除了安化王及宁王造反之外大多都是混吃等死的角色但这些藩王仗着皇亲国戚可没少祸害百姓官员上奏举报藩王还受处分。(藩王这些事史书记得一清二楚有兴趣可以查查)
明朝先皇玉蝶记载清王,皇子的出生,名字,生母等相关记录。
本文标题: 有没有讲述终明一朝的所有藩王(包括亲王 郡王)生平事迹的书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79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美洲大陆是意大利人哥伦布和亚美利哥发现的,为什么美洲没有一个意大利语国家传统文化是财富的议论文该怎么立意 或者结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