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因有自知之明而取得成功的人急求,历史上有自知之明的成功的人,要两个人,要有具体事例,最好用一个词概括事件苏格拉底,“他们说...
历史上因有自知之明而取得成功的人
急求,历史上有自知之明的成功的人,要两个人,要有具体事例,最好用一个词概括事件刘邦,“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有哪些历史人物为了保护自己而背叛别人?
他是苏德战场上红军的头号战场叛徒,堪称苏联版”汪精卫“。
他在列宁格勒围城战中任沃尔霍夫方面军第二突击集团军司令,1942年被围后,突围失败被俘虏。
注: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是苏联军工重镇,著名的KV、IS坦克都是基洛夫工厂生产的。
他在被捕后迅速投降,并:
1、发表《我为什么走上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道路》的公开信;
2、成立了一个“解放俄国人民委员会”;
3、进行反共宣传,谋求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俄罗斯”。
4、1944年下半年,成立了俄罗斯解放军,人数达近10万,为纳粹德国效力。
他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将为德国人服务的苏联公民统称为“弗拉索夫的追随者”。
不仅仅因为他拥有苏军降将中最高的中将头衔,更是因为他投降的时间点,是列宁格勒围城战最艰难的1942年。作为高级将官,在危急时刻不仅没有以身殉国,反而沦为了敌人的宣传工具,极大地打击了被围困军民的抵抗信心。
弗拉索夫及其追随者于1945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被以叛国罪逮捕,并被全部判处死刑。
PS:列宁格勒围城战苏联军民报告死亡人数达64.2万人。列宁格勒植物研究所有28人因饥饿死亡,但数吨育种样本全部完好无损。
再PS(无关事迹):他1938年作为苏联军事顾问被派到中国,帮助校长训练国民革命军~
陈咬金等人明明都是开国功臣,为啥有选择自污保命的?
自古至今,开国功臣的下场无非两种,第一种自然是封王拜相,而另一种则是比较凄惨,极有可能抄家灭族;尤其是功绩越大的人,越容易遭受皇帝的警惕。前有西汉的韩信,后有明朝的李善长和蓝玉等;所以有些自觉有可能会被“清算”的开国功臣们,都会采取一些“自污”的手段来保命。而这里要说的,是唐朝的六位开国功臣。
TOP、6 唐俭
唐俭是北齐尚书左仆射唐邕之孙,隋朝戎州刺史唐鉴之子,由于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交好,所以李渊在太原起兵之时,自由聪慧多谋的唐俭参与了谋划,后一路平步青云,官至中书侍郎;在公元619年时,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获,狱中从元君实口中得知独孤怀恩要造反。独孤怀恩驻守蒲州,唐俭遣人揭发独孤怀恩谋反。
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拜为礼部尚书,授天策上将府长史,封莒国公,特赐免死罪一次。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后,朝廷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突厥,一面派李靖进军。李靖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于乱军之中逃生,后授民部尚书。其实此时唐俭已经明白,唐太宗对自己起了杀心;于是唐俭采取怠政自污的方法,脱离了官场,因而安享晚年。
TOP、5 程咬金
程咬金骁勇善战,善于使用马槊(三板斧并不是说就是用的斧头);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后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关键是程咬金不论是在李密麾下还是在王世充麾下,都是颇受重用;不过在王世充进攻故州时,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厚待二人。然而程咬金和秦琼厌恶王世充为人狡诈,故而转身共同降唐。
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早已听说他们的名声,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统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官又一路迁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而且在讨伐突厥的时候,程咬金也是立下颇多战功,按理说,程咬金算是唐太宗的心腹,为何后来会做出屠城杀降之举来自污呢?不得而知,不过程咬金被罢官后不久又再次被启用。
TOP、4 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族叔,在隋末时任右勋卫,为了躲避辽东之役,长孙顺德逃匿于太原,成为李渊府上的一名门客;在李渊准备起兵之时,长孙顺德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在李渊起兵后,长孙顺德官拜统军,先平霍邑,后破临汾,又在桃林生擒隋主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
李渊称帝,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中与秦叔宝等征讨李建成余党,应该是属于李世民一系吧;唐太宗称帝后,长孙顺德获封食邑一千二百户,又特赐宫女,可谓备受恩宠;但这长孙顺德明明不缺钱,为何还要做出贪污索贿之举呢?其实唐太宗也不明白,因为长孙顺德早年是极为反对贪腐行为的。
TOP、3 刘弘基
刘弘基是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早年以父荫为右勋侍,为避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关系极为密切。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后随李世民征战,讨伐薛举,大败宋金刚,平定刘黑闼,进封任国公。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刚刚继位时,义安王李孝常与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因密谋反叛被处死。刘弘基因与李孝常有交往,也遭到牵连,被免官除名。但幸好没过两年,刘弘基被起用,出任易州刺史,恢复封爵,还被征拜为卫尉卿。而且在唐太宗亲征辽东时,已经几乎算是退休的刘弘基再次被启用,担任前军大总管,而且这刘弘基海英作战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当真是老将威武啊;不过其与李孝常之事,算是人生中的一个污点吧。
TOP、2 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年少时以打铁为业,力气奇大无比,隋末时期,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以勇猛闻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尉迟敬德先是隋将刘武周的部将,后几经转折,投奔了李世民;李世民见尉迟敬德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之后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而且还是他亲手射杀的李元吉。后来论功行赏,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定为头等,每人赏赐了一万匹绢,齐王府的府第及其中钱财器物,都赏给尉迟敬德,还拜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后来尉迟敬德也不知为何,与其他重臣突然关系恶化,并借此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并且在晚年是谢宾客不与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杀了李元吉的缘故,才以此自保?
TOP、1 李孝恭
李孝恭是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在李渊称帝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改为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攻占三十余州,俘获朱粲。后又转任信州总管,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并因功被封为赵郡王。公元621年,李孝恭成了夔州总管,大造战舰,练习水军,李靖为副将,灭萧铣,受封荆州大总管,成功招抚岭南诸州。
公元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公元626年,赐实封一千二百户。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在唐太宗继位后,又任礼部尚书,以功封河间郡王,好游宴,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
众所周知,其实唐朝战功最大的人,除了李世民外,就是李孝恭了;李世民平定的北方,而李孝恭平定的南方;但是却被人告谋反,当真是可笑,天下都是李家的,他谋谁的反?实在是因为战功太显赫了,尤其是唐太宗任命其为礼部尚书,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也难怪他晚年不理世事,整日享乐了。
历史上“常作惊人之语,多有骇人之举”的人物有哪些?
他们生前都说过哪些惊人之语,做过哪些骇人之举?我认为这句话形容的人物就是阮籍,在魏晋历史上,阮籍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他曾经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但为了生存他伪装成一个疯疯癫癫的人。
虽然阮籍的父亲阮瑀在阮籍不到3岁的时候就逝世了,但是阮籍自幼好学,立志远大。因为年少时期的阮籍生活在建安后期及魏文帝和魏明帝期间,受到奋进时代的感染,所以有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然而历史好像在嘲讽他,他还没实现理想就遇上一个坏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司马家族夺取曹氏政权后的时代,当局者对士大夫实施高压,动不动就举屠刀是问。很多士大夫屈于司马政权的淫威,只好顺从,听命做官。
因为阮籍少年得名,司马政权也注意到他了。于是司马昭派了个特使去找阮籍,可特使还没开口,阮籍就已经喝醉倒地了,而且每一次人家一来他就要喝醉,这一醉就是60天,司马昭最后只能放弃。
阮籍为人豪爽不做作,但又是一个言语谨慎的人。他不把当时的伦理及制度放在眼里。比如,他的母亲死的时候,按礼说要守孝不能吃喝,但是阮籍不管那一套,守丧期间仍然吃吃喝喝,更离奇的是,他对那些前来吊丧之人,喜欢的就翻青眼,不喜欢的就翻白眼,搞得被翻白眼的人都很生气。
曾经,阮籍邻居家有一个美丽少妇当垆卖酒,他经常光顾,喝醉了也不顾忌,就在少妇脚下睡觉,人家丈夫回来看见后,也不觉为奇。还有一次,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未嫁就夭折了,尽管他不认识对方的父兄,但是还是跑到人家家里哭丧,哭完就走了,人家也不知道这人是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尽管阮籍至情至性,但是在政治场合,他从不乱点评当世之人,即使喝醉的时候也不点评当时政治。正因为阮籍至慎,在司马氏政权时代,尽管苦闷但还不至于被杀。
阮籍不喜欢唠唠叨叨,有时候就以翻白眼等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对讨厌的人“白眼”相待,对喜欢的人则变成“青眼”。
阮籍母亲去世,官员嵇喜参加葬礼,阮籍看不起他,就翻起了“白眼”。
不久,嵇喜的哥哥嵇康夹着琴,拎着酒肉来访,阮籍喜形于色,当场露出了“青眼”。
奇人非奇人,道可道,难道眼看见的就是真的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