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复明”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陈近南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吗?
明朝灭亡开始,陈永华(陈近南) 据说陈永华曾化名为「陈近南」,以「玄天上帝」信仰为掩护,成立这一秘密组织。该会以异姓结盟,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尊化名为「万云龙」的郑成功为龙头大哥,从事反清复明的行动。日后并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流派,成为让清廷头痛不已的秘密社会势力。「天地会」, 陈永华(陈近南)——台湾教育的倡导者,字复甫,福建同安人。陈永华父名陈鼎。陈永华明朝天启七年1627中举人;1644年中进士。甲申之变后回乡躬耕,永历二年(1648),郑成功攻克同安,授陈鼎为教谕。清军攻陷同安,陈鼎在明伦堂自缢。当时陈永华十五六岁,为博士弟子员。清军人城后,陈永华出逃。当时郑成功占据厦门,图谋恢复明朝江山,于是延揽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陈永华,郑成功与他谈论时事,后并且高兴地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后授予参军,并以宾礼相待。 但据考证,陈永华此人平时不善言谈,只有在部分政见等政治方面的谈论才能发挥。 陈永华建设台湾,以「足民食」为起点。他亲往各地,教军屯田,储备粮食;教民煮糖晒盐,以利民生;教匠烧砖,改善民居。同时划定行政区域,励行里甲互保,使民众安居乐业。衣食俱足后,又兴建台湾首座孔庙,奖励教化。同时规划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来培育、拔擢人才。 郑成功以台湾数十万军民为根本,在陈永华一干人等的策划下,郑成功在台湾开始和日本、暹罗、安南各地通商;开通闽、浙、粤等地的通商管道。陈永华死后,葬在今台南县柳营乡,后来清朝把他的骸骨迁葬回泉州,现存的仅是空冢。此外,民众为感念他的德泽,还设庙祭拜,就是今日府前路上的「永华宫」 永历十二年(1658),郑成功与诸将讨论北征之事,很多人都认为不行,只有陈永华力排众议,认为可行。郑成功很高兴,于是派他留守厦门,并辅佐世子郑经。郑成功对郑经说:“陈先生是当今名士,我留下他辅佐你,你应当以老师之礼待他。”1662年,郑成功攻克台湾,授予咨议参军。1662年5月,郑成功病死台湾,其子郑经继位。郑经很是倚重他,军国大事必询问他。永历十八年(1664),金门、厦门丢失,陈永华随郑经回到台湾。第二年,晋升勇卫,并加监军御史之职。陈永华亲自考察台湾南北各社,弄清开垦情况,回来后颁布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土地刚开垦时就一年三熟,不仅戍守之兵,而且当地居民都可以丰衣足食。在农闲时候又进行军事操练,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后私。 1665年陈永华向郑经提出“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但郑经认为:“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纯朴,若能举贤才以助理,经过一段时间教养生息,便能赶上中原地区。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创建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各府、州、县设立“府学”、“州学”、“县学”。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设立“小学”,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为了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规定台湾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准充入太学,仍按月月课。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于是,台湾人民“自是始奋学”。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施行,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陈永华在承天府宁南坊择地建造圣庙学院。1666年春正月,圣庙建成,旁建明伦堂。三月,又建学院,陈永华亲任主持,聘请礼官叶亨为国子助教。学校初建,急需大量的教育人才。陈永华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延聘大陆知识分子渡台,“以教秀士”。另一方面,当时迁居台湾的明代遗臣“多属鸿博之士”,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协助传播中原文化。 1674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叛乱,受耿精忠约,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臧监国,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台湾政务,遂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1680年3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病逝。郑经亲临吊丧,谥文正。清翰林学士李光地听说陈永华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贺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 台湾外志-----陈永华 冯锡范同郑经回台,见永华把握重权,而诸事方正敢为,且又屡受微讥,心实忌之。姑为阳好,阴与国轩奸谋。轩教锡范解辞兵权以许之,范喜其善策。一日,会永华于公所,范曰:“自愧扈驾西征,寸功俱无,归来仍居其位,殊觉赧颜。诸凡检点明白,即当启辞,杜门优游,以终余年。”永华信以为实焉,归来即先上启,解辞兵权。经以示锡范,锡范曰:“伏甫勤劳数载,形神已焦。今欲乞休静摄,情出于真,宜俯从之。但其所部将士,可交武平伯焉是。”经依锡范议,允永华告辞,将所辖部旅交刘国轩。轩启辞者再,经令命至三,轩始统永华军,而锡范仍任侍卫如故。永华方悟为锡范所卖,悔之无及,心大悒怏。 永华退居无事,偶尔倦坐中堂。有顷,左右见永华起,揖让进退,礼仪甚恭,似接客状。宾主言语,唯唯应诺,徐而睡去。逮觉,即唤左右将内署搬徙,让居客。左右问其故,永华曰:“瘟使者欲借此屋,吾业许之。”左右曰:“瘟使者欲何为?”华曰:“到此延请诸当事者。”左右曰:“谁?” 华曰:“刑官柯平、户官杨英等,余尚有不可言者。”嗟吁而已。数日,永华死,继而柯平、杨英等亦死,悉如永华言。(清 江日升《台湾外志》刘文泰等点校 齐鲁书社2004年1月版) 鹿鼎记 [编辑本段] “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鹿鼎记》写这位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的确写出了一位出色的帮会领袖的不凡气概。 陈近南在第一回——也就是原来的“楔子”--便以惊鸿一瞥的姿态出现。那时顾炎武、吕留良、黄宗义几位反清文士在月夜舟中秘密会议,不料早有官兵扮成船夫,一一听在耳内,揭发出去,他们提到的反清人物,转眼之间便有灭族大祸。杀死这些官兵灭口,回头重新点亮蜡烛,自报姓名,便是陈近南。 陈近南与另一位同宗的总舵主陈家洛比较,显然成熟及有真实感得多。对于陈家洛,金庸着重写他的武功、谈吐、抱负、感情,但写陈近南,金庸更着重写他所组织的帮会,他的统领才能及权威,他的政治头脑。陈近南的处事方针,永远是从大局着想,包括收韦小宝为徒,让他当上青木堂的堂主。他了解天地会的兄弟,懂得容忍他们的短处,紧紧维系他们的团结一致,推进“反清复明”的目标。 事实上,作为一个组织的领袖,武功是次要,目光。判断、公正的处事方式才是最重要,陈近南能够服众,就是因为他除了有很高的武功之外,还具备这一切条件。 但是陈近南也有他的极限,那就是他的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的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陈近南似乎还有可批评之处。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就算对郑王爷忠心,对他儿子客气一点可以了,岂能任他喝指?而且反清复明是公,郑王爷对他的“知遇之恩”是私,又岂能公私混淆?金庸写陈近南,是抱着同情了解的态度,但并不赞成他的封建思想,写陈近南的愚忠,正是点出这样的英雄也有重大缺陷,令人惋惜。 公私不分,是陈近南的致命伤,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是他的缺陷,但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可能不过是社会常规,在现实生活中,毕竟这种例子很多,特别是在商业机构,把父亲的雇员当奴仆指使的“少开”何其多,把东主的子女当主人服从的雇员又何其多,纵有人认为不好,但习以为常,不依此精神办事的人反而觉得标奇立异了。 陈近南的致命伤,其实也是“台湾郑家”的致命伤,郑克爽轻视陈近南,千方百计除去他,结果延平王一败涂地,郑克爽投降,接受清廷封赐,在北京不住受韦小宝的同僚上门滋扰侮辱,后悔已迟。要是“郑家”不纵容家人多方破坏陈近南的事务发展,“台湾郑家”纵不能反清复明,也会有一段长时期海外称王,箝制陈近南,郑家无异自毁长城。 倒是康熙——又是康熙,真的“明见千里”,把公私分得清清楚楚,他跟韦小宝这好朋友大谈为君子道,怎样是“一人奉天下”,而不是“天下奉一人”、怎样做皇帝的人不可叫天下的人不要自私自利,但自己却去自私自利,还以为自己的自私是为公,怎样做皇帝是上天给他的恩典、做得不好上天要另派一个人来做,总之皇帝不能把天下看作是自己或自己一家所私有,必定要为百姓服务才对。 因为康熙明白公私之道,所以康熙便成功,而台湾郑家便败在他手下。可惜,说是容易,实行起来,康熙少而郑家多,要做陈近南,恐怕空负一身才华,到后来也要死于无名之辈的手上。 不过,有趣的是,像陈近南那样有才干的人,总是要依附在郑经那样的人之下,宁愿为忠臣而把君主的事业发扬光大,也不自立门户,闯出自己的事业,像诸葛亮,也要刘备三顾草庐才出来,为报知遇之恩而代他打天下,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阿斗这样的人服务未免不值得,但不是为了报恩,卧龙先生恐怕一生高卧草庐之中,这公私之间,又如何分辨? 儒家文教与陈永华 [编辑本段] 【1】明郑儒家在台湾的空间实践 台湾依儒学而建构儒家文教形式的空间,是陈永华始创的。明永历十五年(1661),延平郡王郑成功驱荷开台,以陈永华为咨议参军,于是陈永华乃为初辟的台湾展开城乡聚落的空间规划。他首先区分东宁(今台南市)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同时又制定郊野为三十四里,每里都设有社,社立小学。 除了东宁府城中以圣庙学校为神圣中心之外,依陈永华所置村里的构画,则有社。社者即社祭与社学,以教村里聚落中庶民之子的小学也。因此,在第二圈的空间中,遂亦建构了散布各地的村级聚落的神圣中心,而亦是以儒家教化为其性质。而在这两圈的教化空间之基层,就是生产富庶谷类和甘蔗的南台湾肥沃大地,即第三圈空间,因此以三层空间圈而托庇了明郑黎民百姓的身心一如之安宁。 陈永华为明郑台湾的空间规画,其理念乃源自儒家传统,合于《系辞传》所标举的生生大化的天地空间之大义。 【2】清朝儒家在台湾的实践 延平王父子和陈永华在台湾振兴的儒学,属于浙东学派,其时甚短。台湾入清版图之后,台湾儒学以及因之而推展的儒教,基本精神和格局,变成闽学或朱子儒学…… 综合上面本章论述,大体上可以勾画出一个清代台湾的儒家空间实践示意图:最内圈表示文教的神圣中心,包括庙学、书院、文昌祠、关帝庙、妈祖庙等,是台湾黎民之心灵得到德教空间;第二圈表示聚落,是台湾黎民之身心得以避风雨躲灾害的安居空间,由于儒家主张仁慈应及于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应从阳明透达于阴幽,所以聚落空间包含了善养所和义冢;第三圈表示圳水灌溉的农耕大地,是台湾黎民之身心得以获得滋养而不饥馑的生生丰厚空间。 大事记 [编辑本段] 明崇祯七年(西元1634年)生 永历十年(西元1656年)郑成功谋复明室,延揽天下士,兵部侍郎王忠孝荐於成功,授以参军。 永历十二年(西元1658年)郑成功命永华辅佐郑经,亲率大军北伐,入长江,直趋南京。 永历十五年(西元1661年)成功克复台湾,驱逐荷人出境,永华随之入台。 永历十六年(西元1662年)成功急逝,经袭其位,授以谘议参军,草拟一切规章、制度,百政俱举,被誉为当时之孔明。 永历十七年(西元1663年)清靖南王耿继茂陷金厦,永华佐经回台湾。 永历十九年(西元1665年)兼授勇卫,加监军御史,亲历南北二路,教军屯田,煮糖晒盐,教匠烧砖,划定行政区域。 永历二十年(西元1666年)兴建台湾首座孔庙,以永华为学院,教之养之。 永历二十八年(西元1674年)清三藩事发,清廷无暇东进,郑经会师伐清,克臧监国,永华以东宁总制使留守台湾辅佐。 永历三十四年(西元1680年)郑经军事失利,从大陆撤退,永华阴自惭护驾西征无效,忧之而终加上感染流行病,不久即病逝,与夫人合葬天兴州赤山堡大潭山,即今台南县柳营乡果毅后。
反清复明,到底复的是大明王朝?还是汉族?
从清初到清末无数的组织喊着反清复明,返清能理解毕竟那时候民族之间斗争很重,但是复明确实很难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恢复明朝,但是明朝很好吗?最昏庸最无能的皇帝都在明朝,明末农民起义闹得最凶,,怎么那个时候不见得农民起义军帮助朝廷对抗满清。皇帝无能、宦官专权,贪官污吏横行这样的明王朝也能复?第二种解释就是汉族,明朝名族之间融合是最大的,明也有可能指的汉族。但是问题又来了,明朝之前无论汉朝、唐朝和宋朝无论在军事或经济上或者全部都高于明,为什么不叫反清复唐?返清复宋或者反清复汉,这个天下姓刘、李、赵多的是。问题来了者反清复明到底意义何在?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就真想恢复明朝江山,难道郑成功父子两代就真的没有私心,安心反清复明? (别抄书说自己意见)这样来讲吧,明朝的好多东西我们之前都被清朝误导了,所谓明朝皇帝的昏庸也是清朝两百年不断黑成的,另外黑明朝的不是别人,是明朝的腐朽的文官集团,文官与皇权对立,损国利己,且已抨击皇帝来换取自己的声望。我们总是听到魏忠贤如何如何祸国殃民,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但讽刺的是,魏忠贤倒台后,文官把明朝最后的元气统统耗尽了,结党营私,通敌卖国。崇祯之所以打击魏忠贤,除了魏忠贤确实可能有谋朝串位以外,也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概念了。清朝之所以强大,不过也是明末文官党同伐异,有才有能的人都被他们搞死了,当然,明朝灭亡的因素有很多,太复杂了,但是文官集团的腐朽是最主要的,明末时有人说过:国朝大事,十之八九坏在自己人手中。而且崇祯殉国时,也写道:天下文臣人人皆可杀。也是有几分道理。
而老百姓在清军打过来时才发现,以前所谓的腐败昏庸的皇帝比清朝好太多了,而且又是异族,当然选择反清复明了。
话说一句,明朝皇帝任用太监,也是因为文官势大,压制皇权而丢出来抗衡文官集团的。
说的很纷乱,楼主可以去网上看下其他的相关资料,但是清编的历史就不要看了,连历史学者研究历史都根本不考虑不参考清编历史资料,除了阎崇年这种无节操人种。
肯定复汉 自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处处受压破 受排挤 整个政府都为满人所占 所以汉人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反清复明运动(现在称反政府武装) 直到康熙继位他提倡满汉一家亲 政府官员满汉各占一半,民愤才有所缓解。
恢复明朝
精忠报国和反清复明的区别
精忠报国和反清复明的区别精忠:对国家、民族极其忠诚。报国:为国家效力尽忠。成语“精忠报国”,意思是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形容非常爱国。
精忠报国反映了岳飞对于国家的一个忠诚,反清复明,指的是反对清朝恢复明朝,是对一种封建制度的一个复辟。
精忠报国是指为祖国、为民族而拼搏奋斗,勇敢地抗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行动。
反清复明是指在清朝统治下,由各民族力量结合,组织反清复明的抗争,以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统治的运动
反清复明是正义之举吗
至于说郑氏父子,有没有私心,不好说。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因为让清兵打的没有地方去了,不得已要去台湾立足。中国人总是讲究名正言顺,占山为王总要有个名义,首选就是反清复明了。到了延平王(第二代)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考虑的自身利益吧。
还有一个时候讲反清复明,是在清朝末年,革命党人要宣传革命,但是很多老百姓不了解,不支持,因为清朝也已经统治了N年,很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以满人为正统的观念。这时候为了便于宣传革命,会拿清兵入关的大屠杀说事,来动员老百姓。但是慢慢地,老百姓也开始意识到清朝不行了,革命党人不需要这个借口来动员了;加上孙中山逐渐也意识到排满的局限性,所以开始不再提排满革命,而讲五族共和了。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人的正统观念很是浓厚,国家观念很是单薄。忠君爱国,君在前,国在后。所以是复兴明朝,而非汉唐,因为汉唐之人非我主。再者,谁为正统十可以变化的,以义诛暴,则持正义的一方为正统,这个姓当了皇帝后,知识分子就开始愚忠了。皇帝即使犯错误,你也只能死谏,造反在道义上是要受到批判的。
所以这里面有国家观念单薄+忠君+功利主义的想法(比如造反要有个名义)在里面。
正义是什么?赢的书写历史的人就是正义!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人以及不知道和平为何物的人,价值观是不同的。只有赢得才是正义。
有正义的,有不正义的!
具体看人看事!
有的是为了追名逐利、自立为王,有的是为了保卫一方等,各种情况都有!
反清复明是什么意思
反清复明,是指在清朝统治期间,民间所采取的对抗清朝政权而欲恢复明朝的行为。
国语辞典记载所谓反清复明是指:“推翻清朝宗室,恢复明朝统治。”后引申为:“推翻异族统治,拯救正统中华。”反清复明是明亡后,中国境内一系列反抗清朝统治而要求恢复明朝的运动。其中有在台湾的延平王和清初朝鲜王朝的“反清复明”行动,还有三藩之乱时吴三桂打出的反清复明旗号。
“反清复明”这一口号,贯穿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这种敢于反抗的顽强精神为整个中国历史上之最。
自从清兵入关之后,明朝的遗臣拥立一些宗室建立一系列的小朝廷,史称南明。但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
1648年,最后一位南明皇帝永历帝遣出使罗马教廷,请求教宗出兵协助抗击满清。但十年之后教宗的回书才被卜弥格带到交趾(安南),此时南明政权已经覆灭。
南明灭亡后,不少遗臣不愿臣服于满清,流亡海外。例如朱舜水流亡日本,杨彦迪、陈上川、_玖流亡安南与高棉。中国出现了天地会、哥老会等等一系列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会社。
扩展资料:
排满
清朝晚期,“反清复明”不可避免地被与革命党人的排满主张相提并论,因为二者都极力主张推翻满洲人统治,恢复建立汉人政权。以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将自己的反清革命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抗元起义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视朱、洪二人为民族革命的两大先驱。
革命党人利用各种排满口号激发汉族群众的反清情绪,并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唤醒民众对满清的仇恨。很多满人,甚至于操北方口音的汉人都遭到革命党的杀戮,孙文本人也在清帝逊位后亲往祭拜明孝陵,以示“驱除鞑虏”的胜利,这使得本应是以反帝制为主要目标的辛亥革命很大程度上成了排满革命。
正因如此,辛亥革命时期很多群众并不了解所谓的民主共和思想,以为他们也和天地会等反清组织一样,是要给明朝复仇,这一点在近代作家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有所体现:“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反清复明
本文标题: 反清复明是愚忠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20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