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14 14:00: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有史以来哪个朝代吏治最败坏?本人首推清朝笑谈清朝的买官卖官文章提交者:沉醉不醒,加贴在,铁血杂谈[深水区],铁血论坛,http:...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有史以来哪个朝代吏治最败坏?

本人首推清朝
笑谈清朝的买官卖官

文章提交者:沉醉不醒 加贴在 铁血杂谈[深水区]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这是我发在历史区的原创文章,转到深水区来的,写清朝的捐官制度。

我记得中国历史上好像所有的朝代里面只有清朝是把捐纳作为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的,其他朝代虽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这样成系统,而且作为国家一项重要财源来组织经营。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因此仅仅山西一省当年1年内捐县丞1万2千人,甘肃半年鼓捣了1万7;雍正年间督考国子监,就是考察那些纳过捐,但还没有正式到任正在等缺的候补官们,结果1万多监生里面9千5百余人不及格,甚至接近6成人交白卷,(这不是我随便编个数字危言耸听,八股文是非常难得,不会就是不会,四书五经里面拿句话出来让你破题发议论,没点真功夫也就只能交白卷了);乾隆时期规定白米20石可捐县丞1个,北京城几乎所有的旗人都拿发给的老米换了个官;嘉庆晚年间国库空虚,捐生人数捐到了22万;……可怕啊,当时全国只有1300个县,竟有20多万候补在虎视眈眈。雍正的3个模范总督,李卫是雍正家奴,鄂尔泰是祖宗余荫,田文镜是捐纳出身,竟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捐纳之风如此猖獗以致清朝后期官场内几无净身士人,前期正牌子进士、同进士出身的“正途”官员是不与纳捐的“异途”官员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后期自然而然就没有这种禁忌了,原因就是因为拿钱买官的人太多了,一眼看去密密麻麻几乎都是花钱买来的顶戴。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靠这种取士制度,不亡才叫没天理。

有一个笑话挺有意思:山西一个土财主,6岁时家里人给他捐官之后等了80多年终于等来了同知的委任状,家里接到后立马张灯结彩,在门头高悬一块大匾:斯文人家,于是有人出对联:年过八旬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尤未熟不愧“书”生(谐音为同知的同和生疏的疏)。

本来捐纳的腐败弊病人人都知道,不想多说的,可是就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再罗嗦两句吧。一个知县,明清时代一年俸禄不过区区60两白银,官员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就靠这些钱基本是没门了,明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折火耗和踹谷堆,收钱的时候多收些熔炼手续损耗费;收粮的时候在谷堆上狠踹一脚,掉下来的扫扫也就算自己的零花钱了,别笑,张居正老人家就是靠这个养活自己的,而且只要不太过分老百姓一般也能接受,毕竟官员的薪俸收入确实是少。可到了清朝问题就来了,清朝雍正时候实行了火耗归公,火耗没有了,又时兴用制钱顶粮赋(解释一句,清朝时代官价1两白银合铜钱1200枚,可实际银贱铜贵,黑市价格1两白银只能换800枚铜钱。百姓交租用制钱,1200枚才抵1两赋税,可官员转身就能换1两半白银,因此清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雪花,很大一部分是这里飘出来的。)可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宋朝用的方法是刺激民间商贸发展,所以当时世界财富总量80%在中国;蒙元靠抢劫屠杀起家,进中原就顾了“杀尽天下张王李赵刘”了,除了将中国人口从1亿2千万降到4千1百万之外毫无建树,经济发展一塌糊涂;明朝靠的是跟今天电力、能源、交通部门差不多的办法,实行国家专营,不过那时候专营的主要是盐、铁、茶和马;清朝就很让我无奈了,当时有人提出倡导商业发展,皇帝不许,可康熙又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钱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哪来?捐官。捐一个知县白银4600两,国家和个人双赢,可谓两全其美啊,可花4600两买个1年工资60两的官,不贪还等什么?这一贪~~~老百姓可就倒了霉。

说句实在话,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情每朝都有,花钱买了官那就至少要收回投资成本了,我在看野史的时候读过一则故事非常有意思:康熙朝一个官员到任,先询问当地物价情况,问到当地鸡蛋价贱,1文1枚,老父台焦急万分,马上拿出3万枚铜钱派人到市场上买了3万个鸡蛋,市场蛋价陡升,养鸡人家欣喜万分,给县太爷送了金匾;照我们的智商,这位老公祖就该把鸡蛋按照3文一个卖出去赚个满怀了,可老大人爱民如子,不做那投机倒把的事。过了100来天,老大人又去询问市场情况,居民见了这位老父母亲切万分,反映现在鸡价很高,(都拿去养着生蛋了嘛)大人又着急了,回去就对下人说:现在鸡价高,正好我那些鸡蛋孵出的小鸡也该长大了,100文一只卖出去平抑鸡价,于是士人大悦,又送金匾。年终考评:卓异。老大人又在上面使了一把劲,升官去也。3万的本钱,300万的利润,还落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佩服啊佩服,这可比现在当官的“研究,研究”高明了不知多少倍,所以说我们的官员素质还有待加强。跑题跑题~~~就此打住。可这么一搞,那297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阿,清朝又不许自由贸易,无法进行资本冲销,那些中间成本转来转去还不是又加到老百姓头上。这些捐来的官们在下面横行无忌,老百姓可就倒了血霉,山西黑查山一带民风向来很好,康熙早年征西的时候路过,百姓还送给军队粮食1200石,康熙亲笔写“民风淳朴”树碑立传;可到了乾隆年间这里竟然民不聊生,扯旗造反,乾隆派傅恒征讨,花费库银300万两,直杀得黑查山变了颜色。最后追究其原因,康熙路过后所有到任的官员全是捐官,没一个好东西,蚂蚱腿里熬油脂,臭虫头上刮漆粉。百姓上告,上面受理的还是捐官,再往上还是捐官,实在没活路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就要骂我了,因为史书中写买官卖官最猖獗的是东汉和明朝,没有清朝什么事,至少清史稿没写。我说没写并不等于没有,东汉地主势力太强大了,地方武装战斗力甚至超过了中央军,西汉时期开疆拓土是为了威震中华,文帝时长安离西北边境只有几十里,可西汉末期西北边境到长安走路要几个月;东汉皇帝在开疆上没什么作为,可地主武装代替了这一职能,因此匈奴最后是向曹操全面投降,地主把持买卖中央的官,当然没什么禁忌了。明朝太监当国这一结论是清朝下的,但实际上明朝一直是实行文官统治,皇帝在明朝权势甚至干不过大学士,因此靠一部满族人写的明史,很难得出公正的结论,至少我是不大相信明史这部书的。清史稿就更不可靠了,厚厚一本书除了歌功颂德还有什么?写的清朝花团锦簇一般,皇帝无比英明,臣子无比忠诚,看了之后真是恨不得让康熙再活500年。可清史稿是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清史稿的原始资料,皇帝的实录也就是皇帝的起居注有问题。

皇帝是绝对不能看实录的,更不能改,因为史笔如铁。第一个看实录的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弑兄夺嫡,逼父退位,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看了实录。但他毕竟不敢改,只是另找人大大的美化了他一番,因此二十五史里面独独唐史是两部,而且截然不同。第一个改的就是朱棣,朱棣靖难起家,名和言比李世民还不如,所以他改了实录,亲生母亲不要,把马皇后当了亲妈,但他后面的明朝皇帝没有改的,倒不是不想,是不敢,一大帮文官死死的盯着,随便说说也就算了,真要动了歪脑筋,给骂个狗血淋头绝不夸张。清朝就大大不同了,皇帝是主子,官员一律是奴才。看看《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一类的书,皇帝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就不要记档了,那个就从档里抽出来吧。”这个档是什么?实录。满清遗老们以这种东西为素材写出的玩意,可能记载买官卖官这种丑事么?

也不是清朝所有人都对买官卖官闭口不言,有说的,但是下场很惨。(这个文字狱的案子很有名)。乾隆年间湖南耒阳有个书生叫贺世盛,写了一篇文章痛斥卖官制度,知县接到举报后大怒,把贺世盛抓来非刑拷打,让其明说:是谁卖的官,是谁当的中间人,谁买的。可贺世盛总不能明说:是乾隆卖的官,户部当中间人,你买的吧?于是就给定了罪:“妄诋朝政,肆其悖逆”,本人凌迟处死,他自己的儿子,他兄弟的儿子16岁以上处斩,16岁以下的孩子和妻子、女儿发配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上报后,朝廷大臣签字同意,乾隆批复时候宽宏大量:“特宥赦之,改为处决”。不凌迟了,斩首,其他照旧。谁还敢说买官卖官?那叫捐纳,不是卖官。就好比不是失业是下岗,不是降低是负增长一样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又跑题了~~抱歉抱歉,不谈时政,不谈时政。

不想多写了,再写下去就不叫笑谈了,变成了一句一行泪,一字一掬血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看到了中国的科举考试,叹为观止,认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选官制度,后来依此创造了现在的英国文官制度。可是如果他们深入的看一看,看一看科举考试后面的血和泪,看一看清朝捐纳制度造成的结果,他们还会那么想么?

另外,附上清朝捐官价目表,可比超级市场都丰富,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当时1两白银约和现在150—200多块钱的购买力。大家看看,衡量衡量自己能当个什么官。

乾隆三十九年的价钱:京官里面:郎中五品官,银9600两,主事六品官,银4620两,地方官里面:道员四品官,银16400两,知府四品官,银13300两,同知五品官,银6820两,知县七品官,银4620两,县丞就是副县八品官,银980两。

光绪二十六年的价钱:京官:郎中2073两,主事1728两,地方官:道员4723两,知府3830两,同知1474两,知县999两,县丞210两。

价钱降低到也不为通货紧缩,实在是捐官太多了,等不上实缺,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所以越捐越多,越捐越滥,越捐越贱。
每个朝代都有其吏治败坏的时代。。
我比较不出来。。。

如果说清朝败坏,那汉末的时候呢?

汉朝经历几次宦官、外戚专权,哪次不是天下百姓受苦、民不聊生。。而且当时的人们必须由官员推举孝廉或者皇帝赏识才能步入仕途。。又有几个官员能毫无私心的推荐人才。。这也导致当时某些官吏既无才又无德。。当然汉末还能买官,但买官的这些人还不是压迫百姓。。
说起来我倒是觉得清朝的官吏比汉朝的时候好得多了,虽然可能无德,但大部分还是有才的。。
清朝时,百姓的生活也比汉朝的时候要好吧。。

你们说清朝败坏,大概是因为中国被侵略时,中国掌权的朝代是清朝吧。。其实这只能说明清朝时中国科技的落后。
而掌权的清朝对侵略者采取求和措施,这说明清朝掌权者的懦弱。(不要说是朝臣的问题,虽然有这方面因素,但清朝时的中央集权已经达到顶峰,我想只要皇帝态度强硬、坚决一些,朝臣反对也没什么用吧。)
吏治应该没汉朝那么腐败吧。。。不然清末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出名的大臣了。(比如:左宗棠、林则徐等)你看汉末的官吏,有名的挺多,但都是想要自己当皇帝的。。。。
土地兼并最严重是在汉代。。(汉末就是因为地主豪强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才苦的。。)
要说还是清朝首当其冲,因为在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腐化,吏治败坏,军队腐朽,民不聊生.
补充:秦朝在秦二世时
西晋 南宋 隋末 唐朝在开元盛世以后 元末

每个朝代都有吏治败坏的时候
清朝中末期,就是鸦片战争前,卖官鬻爵,和绅就是最好的证明,吏治相当败坏~
应该是唐朝!!杜甫有首诗是专门写的酷吏!唐朝的属武则天当朝时段的最为猖狂!

为啥整个封建社会都没有打破,王朝寿命不过三百年的魔咒?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封建王朝的历史规律,整个封建社会都没有打破。封建王朝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一人独大的统治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治理这么大的国家要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封建王朝更多考虑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封建王朝统治时间越长,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的矛盾越明显,矛盾激化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武装斗争,统治阶级就面临着被推翻的风险。

我国的封建王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君主一个人就掌握着整个天下。只要君主的决定出现一点失误,就会给底层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这是君主集权的最大弊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纵然是在英明的君主,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就会激化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

每一个开国的君主都知道自己的江山来之不易,所以基本上所有开国君主都是励精图治的君主。但是封建王朝继承的方式都采用嫡长子继承皇位的方式,不管君主下一代的嫡长子是不是有治理国家的能力,都有资格继承皇位,这就增加威胁国家安全的风险。

阶级矛盾在封建王朝是无法消除的,底层的人民群众总是和统治阶级有着矛盾。这种阶级矛盾在开国的时候很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的量会积累成质的变化,阶级的双方必须有一方妥协,双方都不让步,只能通过武力解决。

中国有着辉煌的5000年历史,在这期间我们经历了23个朝代和混乱割据的时期,纵观整个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王朝,不管他是繁荣还是衰败,他的统治时间都没有超过300多年,秦朝时期延续14年,汉朝虽然407年,但是他们也经历了东汉西汉,中间王莽篡权中断了15年,晋朝155年,唐朝289年,宋朝319年,但是到后面南宋苟且偷生,勉强超过了300年,元朝98年,明朝276年,清朝276年。

一、古代封建王朝因何而败?

古代封建王朝的衰败要么是内忧,要么是外患,秦朝时期内部统治四分五裂,汉朝时期由于外戚掌权,皇权逐渐失去控制,唐朝时期民族起义,外族入侵,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大多都是内忧外患,贵族生活腐败,不注重管理,百姓负担过大,导致了王朝覆灭。

二、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中国古代以来都是农耕为主,所以君主都追求着疆域的广阔,这样百姓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但是即使疆域面积不断扩大,但是耕地的面积却无法扩大,养活了这部分人口,另外一部分只能听天由命,因此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到了王朝后期,统治者总有懒惰的出现,前期的统治者辛苦劳作,后期的统治者没有办法体会到百姓的痛苦,导致王朝的危机加重。

三、王朝后期君主昏庸无能

中国历史上不乏因为外族入侵而导致灭国,如果要去打仗,百姓肯定免不了要受一番苦,到时候农民起义又会出现,矛盾只会增长,所以中原王朝永远无法摆脱300年的历史,发展生产力或者扩展土地资源永远无法达到平衡。

因为社会安定下来之后,人口会迅速增长,等到土地与人口不匹配的时候,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消灭大部分人口,随后便会迎来新的王朝。再说帝王,开国帝王一般都很英明,后面出现的帝王一般会一代不如一代,会越来越昏庸,所以封建王朝才会撑不到三百年。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

封建王朝一般持续个百来年之后,国家就会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之后,新的大一统王朝又会重新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分配会重新洗牌,现存的土地能够满足现有的人口,所以社会才能安定下来。如果国家遇上大天灾,颗粒无收,老百姓吃不饱饭,那么又会出现农民起义。如果统治者能够处理妥当,那么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如果不能,那么王朝就会被颠覆。

像秦朝,秦始皇在民间大肆征收民夫,很多百姓都无法投入到社会生产中来,于是就出现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老百姓对朝廷十分不满,所以秦朝才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再者一个国家发展久了,贫富差距肯定会越拉越大,穷人手上没有土地,而富人的土地却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穷人就会出现反叛心理,于是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统治者懈怠朝政

开国帝王很英明,一般接下来继任的帝王也不会太差,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一样,都是出了名的开明盛世,然后再接下来的帝王一般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很多帝王根本没有经历过磨难,不懂得体恤百姓,只知道吃喝玩乐,等到祖先留下来的基业被他们挥霍完了之后,国家也就离灭亡不远了。如果每一个帝王都像李世民、朱元璋那样,那么相信封建王朝想要度过三百年还是不难的。

这也不是什么魔咒,只是王朝在最后总是有的君主的昏庸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我们的有着非常长的历史,这这段历史岁月中我们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了很多的王朝,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王朝可以不断延续下去,不管怎么恢宏的王朝最终也会走向覆灭。秦始皇期待着自己的王朝可以传至万世结果到了秦二世就被推翻,更不必说五代十国中不断的更迭了。

建业容易,守业难。先辈们的努力和智慧建立了王朝,那么王朝的发展就在于后人了。但是往往继位后的君主前期还可以兢兢业业的治理国家,后期就开始痴迷于享乐之中而荒废了政务。人民群众产生不满那么朝代就可能进入新的战争中去。“从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的道理一直都是这样的,创始人们往往勤苦有着雄心壮志,但是后辈们可能就贪于享受荣华富贵,从而导致朝代的衰败。

继承制度使得君主的能力参差不齐。古代的时候君主的继位是按照血缘,这种情况下君主的德行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旦继位的君主德行不好那么朝代将会遭受很大的灾难。我们看历史上一些亡国的君主的口碑都不太好。秦二世亲信奸臣,昏庸无能;商纣王残暴苛政。所以说君主的德行也是使得朝堂更迭的一大原因。再加上任用奸臣或者是改革措施的不当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这些都是一个王朝覆灭的一些原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那么一个朝代可以存在下去但是如果人民群众的利益被破坏那么这个朝代就很有可能覆灭。人民群众一直在历史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也就是三代,即夏商周,其王朝寿命都是超越300年的,其中,夏朝约470年,商朝约500年,周朝约790年。三代之后大一统的朝代中,秦享国14年,但作为诸侯国的秦国享国560余年,两汉享国400余年,两晋享国150余年,隋享国37年,唐享国289年,两宋享国近320年,元享国98年,明清各享国276年,也就是说,三代之后,秦、汉、宋享国时间都超越了300年,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300年魔咒。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主要包含了两组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我认为这种制度的利弊是随着两种矛盾的处理好坏而变化的。
1.君权与相权:
利——集中人财物力办大事 弊——由于中央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或权相之手,没有相互制约,无法平衡,所以导致昏君当道或者宰相专权
2.中央与地方:
利——处理得好就能维护,巩固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弊——处理得不好,如果中央力量过强,过分削弱地方,就会导致地方积贫积弱,如果地方力量过大,就会导致地方割据,分裂国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

1、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两点:土地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皇帝总揽天下大权,包括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的权力,同时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
3、皇帝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官僚制度的趋向是皇帝任用亲信随从以取代和驾空庞大的官僚机构。皇帝相信的是身边的仆从,而不是正常的决策行政系统。针对相位即外朝亦即正常的行政办事机构,常采取两种方法以制约其行政职能: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因此,秦汉时代建立的丞相,魏晋时代就被尚书取代;魏晋后期更是出现了中书省,取代了尚书;东晋时代出项了门下省,取代了中书省;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同样是内朝挑战外朝的例子。古代正常的行政决策制度,有朝议制度、谏议制度,而这些在内朝决策中荡然无存。
4、中央对人身控制严密:(1)最早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如“什伍组织”,把百姓编入什伍之中(管仲制定,以10家为一什,以5家为一伍,什有会长,伍有伍长,对基层进行控制,有上报制度、惩罚制度);再如商鞅“连坐法”,把伍、什通过户籍办法编制起来,相互告发和同罪连坐。一般来说,郡县长官为皇帝直接任命,郡县之下有乡(10亭为一乡)、亭(10里为一亭)、里(25家为一里)、什、伍等组织,它们管理人民、土地和赋税,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结果是使得平民失去流动的可能。
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职正体。
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产物加强了古代帝王的个人权力,在某些程度上,巩固了封建制度 。
从上而下的管理中缺少了大量的积极创新能力.发展单一而迟缓并且很难得到自下而上的凝聚力。

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弊病

保守,形而上学
重农轻商这种思想是一种。
盛世华夏,悠悠思想。思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朝代的灵魂,也是一定时期的真实写照,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的思想文明相互融合,吸收,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经过萌生,发展,逐渐形成了体系。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一、多元性
盛世华夏,具有深厚的思想根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派别之间争相发表论见,儒家以“仁”为核心,调节人际关系,追求和谐;道家追求无为而治,知足常乐,顺应自然;法家追求依法治国,倡导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墨家追求“兼爱”、“非攻”、“尚贤”;兵家重战争谋略计策,到底还是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追求和平。总的来说,中国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墨、道、法、兵等各家并长的体系,充分体现了其多元化的特性。
二、包容性
中国社会的思想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早在诸子百家时期,各派思想相互攻讦,同时又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各家博采众长,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提升。以儒家为例,在董仲舒时期,他以儒家思想为本体,融合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创立了新的儒学体系,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处于统治地位。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思想不仅内部之间相互包容,同时更吸收了印度,波斯等中原王朝之外的文化思想,中原思想与域外思想相互借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三、扩展性(外延性)
中国社会思想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也影响到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体系)的形成与世界的文明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例,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而儒家中的朱子学思想于13世纪20年代就开始传入与中国邻近的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近代,随着华人的不断外移,朱子学开始传播到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等国。东南亚的华人还把朱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论国、平天下”作为他们个人发展模式;作为他们“安身立命、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新加坡政府甚至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具体化,赋予现代化和新加坡化的内容,把其当作一以贯之的治国之纲。20世纪中叶以后,东南亚更是兴起了一股朱子学研究热,他们把朱子学作为解决西方物质文明给社会带来弊病的方法,认为朱子学是治心之学,加以推崇。
欧洲人知道朱熹是从16世纪开始的,其影响主要在知识界。17—18世纪,朱子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等许多启蒙思想家都曾研究过朱子学,并从中吸取营养。美国到18世纪才由来华传教士传入朱子学,但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对朱子学的研究却出现了热潮。
道家思想也对世界文明了产生重要影响。有资料表明,早在6世纪中叶,老庄思想就和汉译的佛教经典一起传入日本。7世纪中叶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17条宪法”,就包括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江户时代道家思想开始在日本普及,不但产生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注释及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有关老庄思想的通俗读物。1935年,日本学者冈田茂吉还借鉴道家思想,提出了风靡全球的自然农法。号称日本当代“老子”的加岛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亲切的语言,叙说自己对道家思想的亲身感受,首发两个月,各大书店纷纷脱销,竟然成为同类专著的佼佼者。
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据德国电视台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老子还是德国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国人”,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
道家自然无为、去伪存真、知足不争等理念,在文明高度发展因而其负面问题愈发显现的当代社会,自然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四、持续性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与中国古代的文明历史一样,不曾断过,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思想内涵最丰富,最具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经过春秋时期孔夫子创立,到西汉董仲舒发展新儒学,至此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流,占绝对统治地位。到宋朝时期,成为了具有官方哲学的思想。在明末清初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虽然遭到批判,但也持续发展了下来。如今在全世界掀起的国学热,更是中国思想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最好印证。正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传承与不断持续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曾长期领先。
五、经世致用性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尽管遭受到各种非儒家思想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多次批判和冲击,但并没有消失在文化舞台上,而是表现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在于它的实效性——经世致用。
儒家经典《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代士人,尤其在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做官所必须的教科书后,大力研习儒家经典,更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抱负,希望能上解庙堂之忧,下许黎民之苦,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大同社会,这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乃至各国思想文化如银河灿烂之星,汇聚于银河中,熠熠生辉,他们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人类历史上的灿烂之花,照亮着人类前进的历程。

唐朝的根本弊病是什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集权制度的一次巅峰,自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玄宗皇帝,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大局面,四海安定!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一蹶不振,至后期又遭遇宦官专政,乃至宦官废立皇帝的局面,兼有党派之争、藩镇大将割地自封、外戚专权 的三大弊病。
说到根本,对于封建制度来讲,皇帝——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之对于唐朝,颠覆性的灾难始自“安史之乱”,造成安禄山造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边镇大将拥兵自重成为自唐朝以后历朝历代皇帝回避的必然,比如北宋设立枢密使、采取更戍法,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另外一种极端,却也说明了北宋太祖皇帝有鉴于唐朝弊端所采取的过激措施。
到了唐晚期,宦官开始把持朝政,讽刺的是哪怕是太宗皇帝时期太宗亲称为“将军”内侍高力士,也从未敢过多提及朝政;此外,外戚专权也是一大痹症,导致外戚和宦官集团轮番争夺朝廷大权,不仅如此 党派之争也尤为严重,比如“牛李之争”“东林党人”等等,共同促成了这座帝国大厦的坍塌!
1.藩镇割据。唐代的地方势力的发展日益强大起来,成为威胁中央的隐患,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
2.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弊病,但唐朝从唐玄宗晚年开始日益严重,统治者不理朝政,之至成摆设。
3.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长达八年,对唐王朝的经济基础是一次重大打击。唐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已逐渐减弱。
藩镇割据。

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唐玄宗罢免良相张九龄,改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六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天宝十载,由高仙芝所率领的唐军在中亚的怛罗斯战役中为黑衣大食所挫败,唐朝经营西域的进展受到阻碍,因此唐朝便整顿在中亚的布局,准备趁阿拉伯帝国内乱时,再次发兵。但是唐朝内部也有隐忧。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外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和征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边将专军的局面。
安史之乱经过八年时间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区经过这场战争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生产严重倒退,藩镇割据的原因也与此有关。唐朝从此也失去继续经略中亚地区的实力、埋下日后吐蕃、回纥侵犯帝都长安的危机。安史之乱乃成为唐朝历史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步入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成为唐朝政治的毒瘤。因为安史之乱的教训,朝廷遍地安置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此举原意为加大地方军事掌管力度而防叛乱再起,但因节度使的权力多无限扩增,乃至统领地方军事民政和经济,使得割据形成。
代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宦官拥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后,虽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国家受创巨大,边防空虚,外患严重,东南地区又爆发民变。吐蕃军队也攻入关中,长安一度沦陷。河北降将的不驯与回纥的勒索也大大消耗国力。由于河北诸将的反复无常,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历十四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长子李适,号为德宗。德宗即位后,一直试图削灭藩镇之祸害。建中二年正月,德宗与山南、淄青等节度使之间爆发战争,但是由于补给不足,唐军发生哗变,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这次战争进行五年,虽然最后叛乱首领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此外,从德宗在位期间开始,宦官开始掌控禁军,担任监军,宦官滥权的局面也宣告形成。从此以后唐朝皇帝的废立都掌握在宦官手里。德宗虽然早年起用杨炎为相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改善国家的财政形势,但之后却开始信用奸臣卢杞,并听信其谗言,先后诛杀杨炎和刘晏两位能臣。之后,德宗就对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还对大臣进行特务式的监视。贞元廿一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时唐朝的政治环境已经江河日下。
在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政府增加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政府本企图可借节度使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这些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道(方镇)、州(府)、县三级行政区划。唐末年全国有四五十个镇,除京兆府和周围几个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国其他地方都是藩镇割据的局面。唐德宗时期,河朔一带的藩镇叛乱,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平定,从此之后藩镇之祸日益扩大。宪宗年间虽然平定淮西吴元济势力,各地藩镇继归顺中央,但是却未能除根。宪宗死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又死灰复燃。最后唐朝终于亡在节度使朱温的手中。唐朝后的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之祸的延续,只是一些藩镇已经完全独立而已。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在军事上开始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平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的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诏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黄巢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争战,各地职业军人陆续占据地,甚至自立政权,直至唐朝灭亡后仍未平息,后来五代十国各政权,大致上是唐代晚期藩镇割据的延续。
会昌六年,武宗李炎驾崩后,宣宗李忱在宦官马元贽的协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是时唐朝又出现短暂的复兴景象,时人称他为“小太宗”。宣宗察访政事、加强皇权、抑制宦官政权,也结束牛李党争。大中之治可算为当时腐败的唐朝政治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然而宣宗为人多疑苛察,使得上下莫不粉饰太平;他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服用丹药来长生不老。大中十三年五月起,宣宗由于服用丹药过度,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驾崩。次年二月,葬于贞陵。实际上,大中之治并不稳定。宣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他死后不久就爆发寇乱。
咸通十四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专好斗鸡打毬,寡顾朝政。这时盐价锐升,藩镇战火不断,平民百姓面对连年的土地兼并与严重的赋税丧失生计,终于酿成黄巢民变。875年,王仙芝、尚让和黄巢先后起兵豫鲁,两军汇合后攻破中原数城。黄巢军又挥师南下,所迫城池,烧杀抢掠,在广州大肆滥杀无辜西域商人。因不适应岭南气候,黄巢决意北伐以图大利。渡长江、淮河,广明元年十一月,攻克长安,僖宗逃奔四川。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建立大齐,年号金统。后来,唐军曾一度反攻长安,但因其不得民心而即日被黄巢军驱逐。883年,以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为首的唐军夺回长安。次年,黄巢被手下杀害。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璧江山,造成的死亡总计达830万人,导致唐末国力大衰。此后宦官与藩镇之间再次爆发斗争,僖宗又被宦官挟持到凤翔,而藩镇的军队则在长安城大肆抢掠。文德元年三月六日,僖宗驾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晔。昭宗即位之初还有恢复之心,但藩镇势力已经坐大,加上昭宗提倡的改革遭受失败,至使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天复三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发兵将宦官全部杀死。天祐元年,朱全忠又提出迁都洛阳,长安宫室因此完全被毁。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时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哀帝不过是个傀儡。天祐二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天祐四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于是唐朝至此已然步入灭亡。
皇权不稳,权利都在世家大族的手中,皇帝想娶老婆,和世家去说,人家根本瞧不起皇帝,不同意,所以可以想象世家大族的权利有多大了,皇帝面子都不给
后宫干政吧,武则天把国号都改啦,杨玉环害的唐玄宗连国都都保不住。在封建社会里我感觉主要还是接班人的失误,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制把这问题解决,
本文标题: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77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一碰到含羞草它就会闭合旗袍象征的时代背景以及旗袍与女性的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