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发布时间: 2022-06-18 12:01: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9

拿破仑为什么能登上当时的法国政治舞台他是个刺猬型的人。狐狸者,是那种对任何事都抱有热情的人。刺猬一生只干好一件事。他从小时候起,...

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拿破仑为什么能登上当时的法国政治舞台

他是个刺猬型的人。狐狸者,是那种对任何事都抱有热情的人。刺猬一生只干好一件事。他从小时候起,就是为了在欧洲大地上成为主宰者。
主宰欧洲的种子,从他在法国的贵族学校里受到异视和排挤时,就已播下。那时,他的岛国科西嘉在法国的征服中失败,并且臣服。他要为解放科西嘉而战。
并不和谐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他孤寂的性格。这种性格将他推到自己的幻想中。他用仇恨思想,以及大量从书中汲取的营养,来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己作为军事战略家的基本视野。
与其说他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不如说他生活在3000年前的罗马。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恺撒的生平,是他狂热了解的对象,他整天在古罗马英雄的事迹和思想里滋养着自己的灵魂。他其实是个古罗马人。他的征服事业也将证明这一点。
在他几十年的征服事业中,他永远都在拿亚历山大,恺撒,查理曼大帝这些历史上的伟大征服者作为坐标,甚至将他们的征服计划作为自己的计划,比如,他一度打算效法亚历山大,征服东方,踏平印度。在征服欧洲及埃及的每一个时刻里,他念念不忘的是,古代的英雄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做过些什么。
离他的时代最近的一个“伟人”是奥地利强人腓特烈大帝。当他终于成功地走进腓特烈曾经居住并工作的宫殿时,他久久徘徊不去,感受这位伟人的气息,并且,将腓特烈大帝遗留的配剑,作为自己最得意的战利品,从此以后配戴在自己身上。
当他失败被困于小岛上时,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长久反省,这时他拿自己与东方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相对比:“我没有他幸运,他有4个儿子而且个个忠诚,能征善战。”
是的,这个家伙,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征服欧洲的伟大成就。他是个孤寂英雄。随着他获得辉煌的胜利,他虽然成为一个被崇拜的强大符号,被视为传奇人物,但他身边却缺少同心同德者。最后导致他无法挽回的失败的,也由于他身边人物的背叛之举。连他的兄弟都背叛了他。
他的力量来源于他的想象能力,以及个人的精准判断力。想象力帮他确定要到达的地方,而判断力则让他实现意愿。“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的辉煌成就完全可以印证这句话。他兼具诗人和数学家的才能。他的情书和家信数量无限之多,语言热情似火,他凭借自己的想象确定进攻的方向,但同时,他又有着深刻认识现实、判断现实的眼光。他每打一场仗,都在事前做足充分的准备。他只有进行过精密的计算,计算出自己有稳胜的把握后,才出击。
这种计算的才能,在他16岁时就已显现。在军事学校读书时,他就喜欢计算,例如土伦港这样的军事要塞,应该在哪些点上,布置多少门大炮。对军事策略的学习,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一项技能,一项特长,对他来说,却跟生命一样重要。
所以,在他不到20岁便获得自己的第一场军事胜利时,他其实早就为此做了大量充足的准备。当无能的指挥官将岗位让给他后,他生命中酝酿了近20年的能量便瞬间爆发了。从此,所向披靡。只要在战场上,他便是自己的神。
在他的人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艰难条件下的冒险。有些冒险他获得了胜利,比如在英军的追击之下入侵埃及,比如从埃及单身突破英军海上封锁,潜回法国争夺最高统治权。但有一些冒险,却最终葬送了他自己的梦想,以及他自己的生命。这几次冒险是:深入俄罗斯,莱比锡之役,滑铁卢之役。一个人毕竟只有一辈子,如果不冒险,便只能让英雄的凯歌戛然而止,余下的生命便只能在碌碌无为中依靠回忆过去打发。明知不可为,但他也要碰那凶多吉少的运气。
雄心和幻想,成就了他,也最终毁灭了他。
这位刺猬型的人物生活极度节俭。他基本上是一位十分克制自我的人。在战争的岁月里,他仅仅只需要的奢侈条件是:大量干净供换用的衬衣,以及一大盆热水。他可以在热水中一泡几个小时,他所有的计算,灵感,策略,基本上出自水中。
他虽为欧洲最强大的征服者,最权威的人物,但在感情上,他却永远象青涩的16岁少年。他用心爱慕了大半生的那位女人,约瑟芬夫人,大胆辜负世界上最强有力男人的爱,拿这位强者的感情和思念作为供自己耻笑和玩弄的对象,并且最终爬上了别人的床。
战争之余,他享受着万民景仰,但他远远不是一个风情万种的男人。权力是春药的自然规律在他身上并未有效显现。他不会逢场作戏讨人欢心。如果说情人,他的情人数量太有限了,屈指可数。
他的热情,他的特长,只有在战场上,以及国家治理这种大事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别的事项上,他与普通人无异,甚至比很多普通人更笨。
他的头脑装了太多重大计划和宏伟梦想,乃至在儿女私情,生活细节上,他就算想投入热情,却不过是个值得同情的笨拙小孩,乏善可陈。
这个狂热而永远不缺乏理智的家伙,最后我要来谈谈他的人性弱点。是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往往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克服人性的普遍弱点。很多方面,他也是如此。他内心十分冷酷,对待动辄导致成千上万个生命灰飞烟灭的战争,他等闲视之。与战场上死去的同胞和敌人相比,反而是战场上的一条流浪狗,更能赢得他发自内心的伤感眼泪。这种冷酷是他成为强人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他也曾经自我剖析,觉得自己的内心异常冷酷和坚硬。
但是,他的冷酷并非绝对的。对待亲人,对待部下,他又拥有过多的怀柔。诚如他自己感叹的,他没有成吉思汗那般幸运,随着他自己的发迹,他给予他的兄弟姐妹的极多,但他们从来没有为此感谢过这位当欧洲主宰者的哥哥。他们永嫌不足。
他对待背叛的部下,也没有采取果敢的惩罚措施。在莱比锡之败后,面对出卖他的叛徒,他竟是毫不加惩戒。明明握有手下重要谋士富歇和塔列朗的通敌证据,却宽恕了他们,并且仍然重用他们。
如果不是家人胡作非为的内部腐败,以及手下一些吃里扒外者的通敌叛变行为,他不会倒掉,或者不会跌得那么快,那么惨,乃至根本没有爬起来的机会。精明的他,不可能不会理解这些最基本的道理。
我想,这就是他最大的弱点。而这种弱点,也许自有其道理。就算精神活在古罗马的英雄时代,在头脑中时刻与古罗马征服者为伍,但一个血肉之躯的人,是无法完全斩断与现实的联系的。否则,那将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而孤家寡人,就算握有最高权柄,他的内心却因为死寂般的孤独而无法获得快乐。
他,用这种对待亲人和部下的怀柔向现实作了一些妥协。为此他获得了一些常人的快乐。为人子为人兄的快乐,思念心中女人的快乐(尽管后来被证明这非常不值),以及那种与部下朝夕相处互相依存的快乐。他保留了一部分人性的弱点,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保存了一部分作为常人的快乐之源。而这,也许是他未能实现更伟大更彻底成功的原因。
虽然总与人周旋,内心却总是孤寂。这句发自他本人口中的话,证明了他需要这种快乐。他可以使自己伟大,但他一生6万多封海量书信证明了他也需要常人的感情。
这也是200多年后,拿破仑这种人物还能引起我唏嘘的原因所在。
拿破仑欺骗了当时的法国政府秘密从埃及带兵返回法国发动政变赢得了政权然后登基称帝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殖民地有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欧洲各国除英国外,其余各国都向拿破仑臣服。他还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伤残老年军人院)。
英雄是不会甘于宿命的,拿破仑是一个具有军事才能的人。他的理想是掌握权力,所以他可以登上法国的政治舞台。
实事造英雄

法兰西第一帝国曾经无比强大,为何却在1812年开始走向了衰落?

法兰西第一帝国曾经无比强大,但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在1812年开始走向了衰落。其实它衰落完全是因为政治策略的原因,对外扩张加剧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财政压力。在政策的引导下经济情况急剧下降。所以造成了曾经无比强大的法兰西,在他最鼎盛的时期走向了衰落。

在德国统一之前,英法是一对天然的敌人。因为地理上隔绝于欧洲大陆,英国在欧洲的利益,都仰赖于欧陆势力的均衡,法国的持之以恒的强盛,让英国如芒在背。尤其1740年后,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商品产量,英国更加依赖欧洲市场对其产能的消耗。资产阶级统治下重视工业的法国必然也会有不断旺盛的市场需求,这更让英国不安。

为了反制英国,拿破仑作出的选择是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大陆体系,实行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拿破仑希望以这种方式击垮英国的经济,迫使其臣服。可是欧洲各国接二连三的希望从这种毫无利益可言的体系中逃脱,拿破仑只得不断征伐。这一系列战争之后,拿破仑的第一帝国却走向了土崩瓦解。

一个越战越强的法兰西帝国,却在它的统治达到鼎盛的时候,很快就走上了末路,拿破仑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原因。维持霸权的战争吃掉了法国太多的劳动力。除了征兵之外,战争造成的平民死亡、残疾都加剧了这一情况。此外,新扩张的领土尽管替法国本土分担了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财政用于镇压反叛和维持漫长的战线。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利,元气大伤,自此之后拿破仑帝国由盛而衰。此战失利后,法国军力受到严重削弱。此前被军事胜利掩盖的国内矛盾也更加突出。反对拿破仑的势力与其它欧洲国家相互勾结,进一步削弱的法国国力。
有兴盛就会有衰落,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事情都是要遵循,都是不能被打破的。
因为拿破仑的疯狂的侵略,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反抗。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还有,长时间的征战不管是侵略国还是被侵略国家,都是不好的事情,对于经济和民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帝国都会由兴盛发展到衰落,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有人说西方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

当时的拿破仑控制议会(1799雾月政变,相当于现在日历的11月9日,当时的法兰西共和国日历很有意思,他们都是使用的文雅而有诗意的名字,比如说热月,芽月,果月,花月等等。)并且控制了督政府,督政府的无能使军人感到强烈的不满,普遍军人都是对于督政府无能而感到极大的愤怒和沮丧,所以即使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其他人发动政变的,只不过拿破仑那个时候相当有威望,并且极其得军人爱戴,督政府正是恐惧于这一点,才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除掉拿破仑,但是他们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干掉拿破仑,那样法国人民对于政府会直接失望。
更有甚者,这会导致法国的内战。
督政府绝不允许这点,他们还要控制法国呢,因此督政府的狂热支持者需要拿破仑合理的死去他们才能重新控制法国。
过了一段时间后,拿破仑提出远征埃及(1797年),但是督政府没有向埃及输送援军,拿破仑就明白他与督政府之间必须有个了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于是拿破仑秘密计划了所有事情,他得到了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当时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大资产阶级其实在观望,只有很少的在支持督政府,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就意味着在当时已经控制了法国的一半)。
自此拿破仑开始了他真正传奇的一生。
1793,土伦战役爆发,这是外国干涉法国内政的结果,土伦之战保王党分子与外国勾结让法国人民感到相当不满,他们自发组成军队,但尽管是1793年,其实早在1792年法军就已经试图强攻土伦,但以失败告终,1793年是拿破仑崭露头角的第一场绝对性战役,结果:法军得胜,联军被逐出土伦,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

1796年,第一次意大利战役,奥军战败,法军得胜。
1797年,埃及战役开始,1798年,拿破仑回到巴黎,开始准备发动政变。

1799年,拿破仑正式发动政变,控制了法国军政,同年,第二次意大利战役爆发,奥军在马连戈(亦称马伦哥战役)和法军展开绝对性战役,奥军战败,神圣罗马帝国土崩瓦解(当时的奥地利帝国即是神圣罗马帝国,现在简称神罗)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
1804年,拿破仑登基称帝,开始筹备入侵英国。
1805年,奥军在乌尔姆战败,被迫撤离维也纳,拿破仑任用缪拉大胆突进,奥军被驱逐到东方的边疆,俄军随后支援,第二天,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爆发,法军舰队全军覆灭,这极大的影响了法军士气,拿破仑必须获得一次决定性胜利重振士气。12月2日,三皇会战爆发(即奥斯特里茨战役),此次奥军和俄军联手,人数达到86000精锐部队,拿破仑仅有5万人,不得不从后方紧急调动兵力,达到7万余人,随即战败了奥军与俄军的联手,(此次战役法军人少且新兵所占比例极大,拿破仑能够得胜,因为他诱使联军脱离高地,这的确能够说明拿破仑的军事才能还是不错的,拿破仑是集中部队,分秒必争,但是奥军和俄军行动迟缓导致奥军首先被击溃,随即奥军仅剩四万人由奥皇带领撤退,这已经很明显的说明了奥军的战斗力并非不足,而是行动太过迟缓,俄军主力又迟迟不到,拿破仑因为普鲁士和奥地利、俄国三个比较大的威胁,在普鲁士赶到之前击溃俄奥联军是必然的。)
1806年,没有赶上三皇会战,正在集结兵力的普鲁士继续集结兵力,拿破仑无法坐视普鲁士的威胁,便决定首先宣战,耶拿会战爆发,布鲁歇尔被击溃,普军惨败,拿破仑击溃了前线普军后成功进驻柏林,但秋毫无犯。
1807年,此年爆发了三次战役,第一次法军得胜,在弗里德兰击溃普军,但没能击溃俄军的主力部队,这也间接导致了第二次战役的困难,第二次是艾劳会战,法军不胜而胜。
那次战役双方都表现的极其英勇,俄军的作战能力尽显,法军基本都被派出去了,本阵只有老近卫和预备骑兵,本尼格森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指挥骑兵冲锋。
拿破仑临危不惧,镇定的让缪拉亲王反冲锋,缪拉明白自己战败就意味着大军团的灾难。
于是缪拉出动了最后一万二的骑兵部队,拿破仑本阵的老近卫军也开始移动,当时名将让*拉纳仍然在,那时候他是38岁。
拿破仑终于取得部分主动,老近卫军的冲锋让俄军异常恐慌,老近卫一向只拼刺刀,因此俄军也比较畏惧,只拼刺刀意味着他们的作战能力极其强大,能够在冷兵器作战中获胜。
本尼格森没有战败,可是他被老近卫的冲锋吓住了,开始撤退。
晚上八点,内伊元帅的部队终于到来,拿破仑转向优势。
最后在奥斯塔斯特拿破仑击溃俄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第四次反法同盟至此瓦解。
1808年,西班牙爆发叛乱,拿破仑决定派遣法军镇压。

1809年,拿破仑在西班牙的事务还没有结束,奥军就突然向法军的占领区发起进攻,柏林遭到奥军的进攻。
拿破仑和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首先奥军得胜,名将拉纳牺牲。但随即在瓦格拉姆一战中拿破仑取得决定性胜利,奥军战败。
1811年,西班牙再次爆发起义,法军吃了亏,拿破仑前往镇压,并且暂时获得马德里(西班牙人的首都,这场持久的战斗号称半岛战争。)
1812年,征俄之战开始,拿破仑调动大量精兵,共计约二十万大军为先锋(第一军)。
第二军,第三军紧随其后,大约有五十七万人。
1813年,莱比锡会战爆发(亦称民族大会战),拿破仑尽管在吕岑等地获得胜利,但毕竟不是绝对性的,莱比锡会战后,拿破仑不败而败(当时是没有军需了,炮弹用完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得胜。
1815年,拿破仑东山再起,在滑铁卢和敌人展开绝对性战役,法军先胜后败,带着不甘退出了滑铁卢(当时拿破仑没有大将可用了,格鲁希又是个死板的军人,只知道执行皇帝的命令,直到皇帝战败后他也殉国了)。
1821年,一代雄鹰,拿破仑终于因病去世(但现在有证据表明拿破仑被毒死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发现有拿破仑身体有毒素,是种慢性毒药),至此传奇的拿破仑陨灭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1815年之后,法国再无像拿破仑一样的政治人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712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果世界上所有人同时尖叫,地球会有什么影响去日本游玩,哪些地方可以深入了解日本的武士时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