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实务管理上几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担当、技巧也的确无懈...
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实务管理上几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担当、技巧也的确无懈可击,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人蜀中之后,曾因骄奢无度、被诸葛亮赛后主刘禅废为庶民的前长水校尉廖立,正徙放于汉山,听到噩耗,大为哀痛地表示:‘指葛丞相死,我一辈子都要老死在这儿了!因为伪造军情被废为庶民的前尚书令李平,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更伤心得发病而死。李平被流放后,经常对友人表示,相信有一天诸葛亮一定会原谅他而再度重用他的。原蜀中大老张高,本来对以空降部队掌握盖州大权的诸葛亮颇不服气。但在出任丞相长史,和诸葛亮朝夕相处后,不禁感叹道:“明公(诸葛亮)有赏时,远方之人只要有功,绝不会被遗漏,惩罚时,只要有罪,再亲近者也逃不掉;爵位绝不予无功之人,刑罪也不避尊贵大官,所以贤人、愚人均可感受他的大公无私而努力工作,不去计较个人利害。” 且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光是这种让政敌都感动的磊落政风,的确称得上古今难得的大政治家。仁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的最后下总评道:诸葛亮为相国,安抚百姓,倡导礼仪规范,裁减官员,尊崇制度,开诚心,布公道。做事尽忠而有益社会者,虽是仇人也必有奖赏;违犯法令而做事怠慢者,虽是亲人也一定处罚。承认错误,努力改过向善,虽是重罪,也会加以原谅;巧辩脱罪,变本加厉,虽是轻罪,也。必加以戮诛。善再小也必会受到奖赏,恶再小也必会遭到贬滴。处理行政工作以精练为主,重视事情的本质,要求事事确实,对虚构好表现者常公开责备c是以邦域之内,皆敬爱又热爱之,刑法和政令虽严峻却毫无怨恨者,以其用心公平面劝戒明确也。称得上是懂得治理之道的长才,即使管件和萧何,也比不上他。诸葛亮虽然对兵法和军事学,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但实战方面的才气的确不是太高,一生中败战多于胜战,除了早年自己当“配角”的当阳之役,几乎沦于溃败外,其余的情况倒还尚能掌握得住,战败以后的损失均不大。不过,诸葛亮的确是策略规划长于战术应用,陈寿批评他应变技巧不足,是相当有道理的。由于小说的渲染,将诸葛亮塑造成“未卜先知”的“半仙”,让人觉得他事无巨细,大小通吃(因为别人的智慧差他太多),甚至因而误解诸葛亮独断独行,不懂得用人和培养人才,所以最后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诸葛亮无法达成恢复汉室的宿愿,倒不是他治理蜀国效果不彰,除了蜀国本身的实力太弱外,应归于对手太强(曹操、曹丕。司马懿、孙权的确皆是一世之选)以及本身运气不佳所致。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但有陈寿所言“大公无私,令人钦佩’的人格和政风,而且他谦虚下人,广纳各方意见,对人才的培养更是不余遗力。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特别强调“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储葛武侯集》的《便宜十六策》中他写了一篇《纳言》,表示:“纳言之政,谓之谏净,所以采众下之谋也/’主张在上者应广纳部属之言,才不至于“失政”。另一篇《视听》中更表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采纳士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目当其目,众音住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是以“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虽然,《便宜十六策》有不少史学家以其文体认为可能非诸葛亮亲笔作品,但身为丞和日理万机,由“秘书’代笔,将其意思作完整表达,以见之于”公文”中,的确有可能。即使如此,文辞或许不‘’真”,但精神仍是诸葛亮的。诸葛亮不但说,而且也彻底地去作。出任宰相后,他特别在丞栩府中,成立“参署,’的机构,其目的在于“集思广益”以采纳更多人的意见。《董和传》记载诸葛亮叙述他和童和共事七年的感言中表示:“”董幼宰(董和字)和我共事七年,碰到事情决策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一定会反复表示他不同意的看法,因此我们常往返地讨论再讨论,有时甚至十余次之多·。如果大家都能象董劝宰一样勤恳认真,不但对公事有好处,也可以使我在作决策时,不致造成太大错误。”他谈到早年和朋友相处的情形。徐庶是位头脑清晰、绝不马虎的益友;刊崔州平交“屡闻得失一;后来的胡济更是“数有谏止”’。这些朋友都是以提供“谏言”’,而让诸葛亮深为感激、终生难忘。他更客气地表示,自己“资性鄙暗”,所以有时无法完全理解和采用,温他和查和、徐庶、崔州平及胡济四人的关系始终和好,因此相当鼓励大家不疑于直言的精神。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北征军团公布的(劝将上勤攻已缺教)之文,公开表示希望今后请将士能勤于攻击诸葛亮的缺点,才算忠于国家的人。他曾听从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驰援在汉中和曹操陷人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征求邓芝和孙权的策略;遵从马稷“攻心为上”战略,以为南征蛮夷的主要精神指导。或许这些也是他个人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属不要被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才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异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虚心纳谏.的作风.才能获得。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诸葛亮诗》中便写道:“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广。”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评论道:“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问己之示,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是法儒混合体的。他重视制度,拟定管理条例时,必须以理性立场,现人人都可能为恶,严格执行所有的法令,陈寿便称他刑法和政令都很严峻。但执行上他则重视领导,在上者必须为人君、为人师、正己才能教人。《便宜十六策》的《治国篇》: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上则东正矣。本者,经常之法觎矩之要也。这段文字;明白显示制度的重要性,国家有国家制度,家庭有家庭制度提治理的根本。《君臣篇》则写道:君以施下为六,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援臣,上下好利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见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这段文字则显示诸葛亮之重视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不可光说不练,做好榜样,才能使政令贯彻,这便是他以身作则的儒学精神。诸葛亮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本分,一丝不苟。赤壁之战时,奉刘备之令到东吴,孙权爱其才,要诸葛亮之见诸葛谨设法留下诸葛亮。但“知弟莫如兄”的诸葛谨表示:“我弟弟诸葛亮委质于人,义无二心,弟之不留于东吴,犹如我诸葛建不会投靠其他地方一样。”后来,诸葛道出使蜀汉,诸葛亮也只接接待他国使臣的礼节来对待多年不见的“老哥”。除T公事会面交谈外,兄弟俩从未私下接触过。诸葛兄弟彻底遵守人臣之节,是中外古今难见的。身处战乱之世,如果不懂得如此审慎,势必会遭人猜疑,而影响任务的完成。相同的,刘备不但称赞诸葛亮对自己是“如鱼得水”,还将身后大事完全委托诸葛亮,毫无猜疑,相信他对诸葛亮的人格必有相当深人的观察吧!不过,诸葛亮虽大权在握,却非常懂得自制,南征回来后,声望达到空前,使另外一个辅佐大臣李严深为疑虑。故意写信建议诸葛亮趁机进爵封王,接受九锡。对这件事,诸葛亮坦然地表示:我是位东方才能低下的上人,辅佐先帝,井不胜任,但却承蒙错爱,位居人臣之首,所得的禄赐也够多了,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之恩未报,便妄自尊大,乃与义不合,对我没有好处的......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认为诸葛亮拥有大权,却不失节制,绝不跋扈欺上,代替皇帝行事,因此很少人会怀疑他有墓位自立的野心,的确做到“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在蜀中这种好摆龙门阵好拉关系的社会环境里,实在是不简单的事。当然也有对他大权独揽深为疑虑的人,廖立、李严、张裔虽颇不服诸葛亮,却还相信其人格。但有位叫作李递的官员,充分表现对诸葛亮的反感,常自作聪明的分析,诸葛亮这种权臣,功高震主,有天一定会和皇帝产生权力冲突。到时候不是篡位,便是身败名裂。诸葛亮听到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把李进视为自己的监察人,暗自警惕,不可有越分的表现。及诸葛亮死后,李锡仍不放松,他上疏后主表示:“‘诸葛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野心勃勃,又长年镇守边疆,臣常担心会发生g外。如今诸葛亮g死,刘氏政权从此得保,西戊也可以静息,全国大小应为之庆祝才对啊!”刘排和蜀汉大臣们正为诸葛亮的噩耗哀悼,见此疏文,自然大发脾气,认为李逸恶意低毁公忠体国的贤臣,立刻将他下狱治罪由于再也没有像诸葛亮这种会保护自己政敌的人替他求情,李遨;便被处以死刑。诸葛亮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则,力求改变东汉官员企图享乐、浮华淫逸的官场风气。他生活十分俭朴,井常以春秋楚相孙叔敖自比,从他在最后北伐前给刘禅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财产,便可看出这一代权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端正社会风气。为了反对东汉以来厚养风气,诸葛亮途命将自己安葬于前线的定军山下,不必运回成都举行国葬,以免浪费铺张。他还明确表示,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必有随葬器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后阶段仍坚持原则,力行俭朴风气,实在难能可贵。诸葛亮相信治国必先治家,所以对自己的子侄要求至为严格。他到46岁才得于,所以早年便将兄长诸葛谨的次子诸葛乔过继自已名下。_诸葛亮北伐时,诸葛乔也跟随到前线,为加强其锻炼,诸葛亮特别安排他担任山区押解军粮的工作,相当辛苦。要冒风雨。又有跋涉崇山峻岭的危险。在写给诸葛控的书函中,诸葛亮特别提到这件事:“乔儿接道理是可以留在成都的,但现在诸将的第二代子弟.都在前线运送物资,大家应该同甘苦才对,所以我特别令他率领五百多名兵士,和众子弟们相同,担任运粮工作。”很不幸地,诸葛乔在街亭之役时,为保护粮袜安全,在撤兵过中,和敌人力战而死。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鞠躬报国的典范。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位贤与能浑然一体的偶像身上,也并非没有人生败笔可寻,比如他的连年北伐。
诸葛亮自27岁隆中决策走出卧龙岗,全面主持刘汉集团27年,其中在最后8年中,他工作的重心就是北伐曹魏,先后五度出兵,直至公元234年征战途中病逝五丈原。尽管《三国演义》对“六出祁山”不吝笔墨予以描绘、褒赞,但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一无所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北伐注定是不能成功的。
主观方面,诸葛亮天才地设计了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战略蓝图,蜀汉才能以最弱的力量,周旋于吴魏之间,鼎足之势方成。但诸葛亮仍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成功地指挥过官渡之战,为统一中原奠定坚实基础,也没有像周瑜那样指挥赤壁之战,一举促成了政治格局的确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主要是表现在攻城掠地的局部战争上,他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政治家的大局观大智慧及纵横韬略,军事大对决的实质是政治大对决。从这个角度考察,诸葛亮似有目不视睫或顾此失彼之嫌。
客观方面,当时曹魏版图数倍于蜀国,兵多将广国力强大,政权也非常稳固,而蜀国在三国中最为弱小,地势封闭,又连年烽火人心思定,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医疗战争创伤,富国强民。如若穿过穷山恶水的蜀道,强行以弱小之师与精壮之旅正面作战,大获全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作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又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于是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如此,诸葛亮也难以免俗,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选择,屡败仍屡战;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受先帝托孤”死而后已,认为成功与否是一回事,做与未做又是一回事,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主张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打大打,解决统一问题。其实一国兴一国亡,个人的去留又怎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北伐“后果很严重”:“蜀兵数出,国弱民疲”,“劳军扰民,内外交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本来疲弱的蜀国局势更危,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也就灭亡了。纵有经天纬地才,无奈一切东流水,这可能是做人最大的痛苦。当病榻上的诸葛亮感到五丈原秋风刺骨,想到五伐曹魏无寸尺之功,同时自己的身体又像蜡炬成尘一样慢慢消耗殆尽,其心情可想而知,即令今人也不免洒上一掬感怀之泪!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及对其本人过高的评价,当时及稍后的人也是颇有非议的。《蜀记》:“士大夫共论诸葛亮,多讥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张俨《默记》说:“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崔浩《典论》:“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守穷崎岖之地,而以为萧曹亚匹,不亦过乎?”
虽然如此,诸葛亮还是成为了后世人们心目中丞相的楷模。历朝历代丞相无数,但一提到丞相,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诸葛亮,这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及后世民间艺人的渲染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出笼有关系的,此外,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渴望也是一重要因素。
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少数几任皇帝尚能励精图治外,其余大多属荒淫、昏庸、暴虐、无能者,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或可成为皇帝与臣民之间的调节器。遇到了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便能吃上几顿饱饭,遇上了不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就要卖儿鬻女,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误打误撞中运行了偌多年。屈指细数,贾似道、李林甫、严嵩、蔡京辈
竟如过江之鲫,长期生活在这些人霸主鞭下的老百姓,渴望良相出现。诸葛亮毕竟曾让蜀中“连年大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死后又有“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的清廉形象,自然让劳苦大众念念不忘。杜工部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个“寻”字,就是社情民意的无声体现!
诸葛亮自27岁隆中决策走出卧龙岗,全面主持刘汉集团27年,其中在最后8年中,他工作的重心就是北伐曹魏,先后五度出兵,直至公元234年征战途中病逝五丈原。尽管《三国演义》对“六出祁山”不吝笔墨予以描绘、褒赞,但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诸葛亮的北伐行动一无所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其实,诸葛亮北伐注定是不能成功的。
主观方面,诸葛亮天才地设计了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的战略蓝图,蜀汉才能以最弱的力量,周旋于吴魏之间,鼎足之势方成。但诸葛亮仍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那样成功地指挥过官渡之战,为统一中原奠定坚实基础,也没有像周瑜那样指挥赤壁之战,一举促成了政治格局的确立。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主要是表现在攻城掠地的局部战争上,他可以神机妙算玩弄对手于股掌之中,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需要政治家的大局观大智慧及纵横韬略,军事大对决的实质是政治大对决。从这个角度考察,诸葛亮似有目不视睫或顾此失彼之嫌。
客观方面,当时曹魏版图数倍于蜀国,兵多将广国力强大,政权也非常稳固,而蜀国在三国中最为弱小,地势封闭,又连年烽火人心思定,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医疗战争创伤,富国强民。如若穿过穷山恶水的蜀道,强行以弱小之师与精壮之旅正面作战,大获全胜的概率几乎为零。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作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又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于是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如此,诸葛亮也难以免俗,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选择,屡败仍屡战;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受先帝托孤”死而后已,认为成功与否是一回事,做与未做又是一回事,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主张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打大打,解决统一问题。其实一国兴一国亡,个人的去留又怎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北伐“后果很严重”:“蜀兵数出,国弱民疲”,“劳军扰民,内外交困”,“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本来疲弱的蜀国局势更危,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也就灭亡了。纵有经天纬地才,无奈一切东流水,这可能是做人最大的痛苦。当病榻上的诸葛亮感到五丈原秋风刺骨,想到五伐曹魏无寸尺之功,同时自己的身体又像蜡炬成尘一样慢慢消耗殆尽,其心情可想而知,即令今人也不免洒上一掬感怀之泪!
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及对其本人过高的评价,当时及稍后的人也是颇有非议的。《蜀记》:“士大夫共论诸葛亮,多讥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张俨《默记》说:“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崔浩《典论》:“亮不能与曹氏争天下,委弃荆州,退入巴蜀,诱夺刘璋,守穷崎岖之地,而以为萧曹亚匹,不亦过乎?”
虽然如此,诸葛亮还是成为了后世人们心目中丞相的楷模。历朝历代丞相无数,但一提到丞相,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诸葛亮,这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及后世民间艺人的渲染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出笼有关系的,此外,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渴望也是一重要因素。
在封建社会里,除了少数几任皇帝尚能励精图治外,其余大多属荒淫、昏庸、暴虐、无能者,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或可成为皇帝与臣民之间的调节器。遇到了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便能吃上几顿饱饭,遇上了不好的皇帝、丞相,老百姓就要卖儿鬻女,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误打误撞中运行了偌多年。屈指细数,贾似道、李林甫、严嵩、蔡京辈
竟如过江之鲫,长期生活在这些人霸主鞭下的老百姓,渴望良相出现。诸葛亮毕竟曾让蜀中“连年大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死后又有“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的清廉形象,自然让劳苦大众念念不忘。杜工部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个“寻”字,就是社情民意的无声体现!
看到越来越多的对诸葛亮负面的评价,心中很是愤闷。说诸葛亮不行的,都以“那是《三国演义》看多了,里面对他太夸大了”为根据,甚至于得出“诸葛亮是常败将军”的结论。
呜呼,此何等人耶?
想批驳他们,可惜自己不太能写,就转载几段看看在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吧:
晋武帝司马炎,叫陈寿编订诸葛亮的文集,编成之后,陈寿呈献给晋武帝,附上了一篇“表”。陈寿在这一篇“表”里,畅论诸葛亮的一生如何多彩多姿,也强调了他死后梁、益二州的人民,“至今”仍十分对他怀念,“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表”中的“至今”二字,是指的“直到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上表的一年,距离诸葛亮去世的一年(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已经有了四十个年头。
陈寿在“表”里说,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不仅荣膺刘备的三顾,也深受孙权的“敬重”。到了刘备死后,后主继位,诸葛亮综揽军政,“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办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抬遗,强不侵弱”。
这几句“论定”诸葛亮的治绩的话,是当时一般人的“公论”,陈寿并未“过甚其辞”。事实上,出于陈寿之口,更为客观。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参军,于马谡战败以后连带地被诸葛亮处罚。陈寿本人,也曾经为了某一件事,被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处罚过。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张俨(吴国人)《默记》云:“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孙权的黄武八年,也就是黄龙元年,蜀、吴缔结了盟约,要共同消灭曹睿的魏国,立盟约就要有盟书,在盟书中,有关于诸葛亮的一段。它赞美诸葛亮:“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却没有一句话提到吴国的丞相或汉、吴两国的国君刘禅、孙权。这是中外古今任何条约所没有的特殊文字。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诸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去逝后,遗命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二十九年后,魏将钟会征蜀,军至汉川,曾亲至诸葛亮庙祭奠,并对诸葛亮墓予以重点保护,命军士不得在附近放牧樵采。对敌国的已故统帅如此尊敬,此等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尚不多见。
南朝时,梁将陆法和征蜀,率大军到白帝城,对部下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刘禅被俘后,一日何为司马炎喝酒,司马炎“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司马炎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言语之中,也透露出了对诸葛亮的敬佩。
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至诸葛亮曾隐居过的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恭恭敬敬地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
在他去世的消息到达之时,各地的老百姓自动为他戴孝,戴了很久黎东方教授说,“我在1938年进了四川,见到川北很多地方的人头缠白布。他们并不是穆斯林。有人告诉我,他们的祖先为诸葛亮戴孝戴久了,缠白布缠成习惯,不缠就会头部受凉,因此而永远缠下去,子孙相沿,直到今天”。
诸葛亮死后,各地的老百姓,都要求给诸葛亮建筑一个庙。后主的朝廷中的官僚,认为这不合于“礼秩”,不许老百姓如此做。老百姓一面纷纷在路旁设祭,一面再度向后主直接要求,至少为诸葛亮立一个庙,立在成都。后主的朝廷中的官僚,仍然不许。步乒校尉习隆,与中书郎向充,向后主上了一个表,说:汉朝自从开始以来,功臣立庙的颇有前例。诸葛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不应该让他“烝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
杜甫对诸葛亮极为崇拜,写下了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诗: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古柏行」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夔州歌十绝句」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陆游也深为诸葛亮的奇才和胸襟所打动,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推崇倍至:“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入蜀后,诗人拜谒诸葛庙,千载而下思其为人,感慨更深:“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谒汉昭烈帝惠陵及诸葛公祠庙》),“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感旧》)。甚至认为他是千古奇才,远超战功赫赫的管仲:“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而当他理想落空时,想起古人的风范,更是感慨万千:“千秋有管葛,看镜汗吾颜”(《昼卧》),“登堂骨高遗像,千载愧吾颜”(《感旧》)。
在诗中对诸葛亮表达敬仰之意的还有:
元微之诗
拨乱扶危主 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 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 应叹古今无
文天祥诗 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 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 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 操懿真英雄
李商隐诗
蜀相阶前柏 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 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 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 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 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 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 梁父吟成恨有余
白居易诗
先生晦迹卧山林 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 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 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 令人一览泪沾襟
胡曾诗 咏史.南阳
乱世英雄经百战 孔明方此耕作乐 若垂蜀王三顾来 争得先生出草庐
呜呼,此何等人耶?
想批驳他们,可惜自己不太能写,就转载几段看看在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吧:
晋武帝司马炎,叫陈寿编订诸葛亮的文集,编成之后,陈寿呈献给晋武帝,附上了一篇“表”。陈寿在这一篇“表”里,畅论诸葛亮的一生如何多彩多姿,也强调了他死后梁、益二州的人民,“至今”仍十分对他怀念,“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表”中的“至今”二字,是指的“直到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上表的一年,距离诸葛亮去世的一年(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已经有了四十个年头。
陈寿在“表”里说,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他不仅荣膺刘备的三顾,也深受孙权的“敬重”。到了刘备死后,后主继位,诸葛亮综揽军政,“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办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抬遗,强不侵弱”。
这几句“论定”诸葛亮的治绩的话,是当时一般人的“公论”,陈寿并未“过甚其辞”。事实上,出于陈寿之口,更为客观。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参军,于马谡战败以后连带地被诸葛亮处罚。陈寿本人,也曾经为了某一件事,被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处罚过。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张俨(吴国人)《默记》云:“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孙权的黄武八年,也就是黄龙元年,蜀、吴缔结了盟约,要共同消灭曹睿的魏国,立盟约就要有盟书,在盟书中,有关于诸葛亮的一段。它赞美诸葛亮:“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却没有一句话提到吴国的丞相或汉、吴两国的国君刘禅、孙权。这是中外古今任何条约所没有的特殊文字。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诸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去逝后,遗命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二十九年后,魏将钟会征蜀,军至汉川,曾亲至诸葛亮庙祭奠,并对诸葛亮墓予以重点保护,命军士不得在附近放牧樵采。对敌国的已故统帅如此尊敬,此等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尚不多见。
南朝时,梁将陆法和征蜀,率大军到白帝城,对部下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刘禅被俘后,一日何为司马炎喝酒,司马炎“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司马炎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言语之中,也透露出了对诸葛亮的敬佩。
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至诸葛亮曾隐居过的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恭恭敬敬地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
在他去世的消息到达之时,各地的老百姓自动为他戴孝,戴了很久黎东方教授说,“我在1938年进了四川,见到川北很多地方的人头缠白布。他们并不是穆斯林。有人告诉我,他们的祖先为诸葛亮戴孝戴久了,缠白布缠成习惯,不缠就会头部受凉,因此而永远缠下去,子孙相沿,直到今天”。
诸葛亮死后,各地的老百姓,都要求给诸葛亮建筑一个庙。后主的朝廷中的官僚,认为这不合于“礼秩”,不许老百姓如此做。老百姓一面纷纷在路旁设祭,一面再度向后主直接要求,至少为诸葛亮立一个庙,立在成都。后主的朝廷中的官僚,仍然不许。步乒校尉习隆,与中书郎向充,向后主上了一个表,说:汉朝自从开始以来,功臣立庙的颇有前例。诸葛亮“德范遐迩,勋盖季世,王室之不坏,实斯人是赖”,不应该让他“烝尝止于私门,庙像阙而莫立,使百姓巷祭,戎夷野祀”。
杜甫对诸葛亮极为崇拜,写下了许多歌颂诸葛亮的诗: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庙」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咏怀古迹五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古柏行」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
先主武侯同閟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武侯庙(庙在白帝西郊)」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夔州歌十绝句」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陆游也深为诸葛亮的奇才和胸襟所打动,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推崇倍至:“少时谈舌坐生风,管葛奇才自许同”(《宿鱼梁驿五鼓起行有感》),“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入蜀后,诗人拜谒诸葛庙,千载而下思其为人,感慨更深:“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谒汉昭烈帝惠陵及诸葛公祠庙》),“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感旧》)。甚至认为他是千古奇才,远超战功赫赫的管仲:“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而当他理想落空时,想起古人的风范,更是感慨万千:“千秋有管葛,看镜汗吾颜”(《昼卧》),“登堂骨高遗像,千载愧吾颜”(《感旧》)。
在诗中对诸葛亮表达敬仰之意的还有:
元微之诗
拨乱扶危主 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 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 应叹古今无
文天祥诗 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 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 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 操懿真英雄
李商隐诗
蜀相阶前柏 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 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 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 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 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 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 梁父吟成恨有余
白居易诗
先生晦迹卧山林 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 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 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 令人一览泪沾襟
胡曾诗 咏史.南阳
乱世英雄经百战 孔明方此耕作乐 若垂蜀王三顾来 争得先生出草庐
诸葛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发明家,在三方面均有极大的贡献。
蜀汉统治地区的百姓对诸葛亮极为追思,三国志称为“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因为其出色的治国才能与高尚的品德,十分受百姓爱戴,直到唐朝时(诸葛亮已去世五百余年),蜀地尚有民众自发祭祀诸葛亮的习惯。
当时的人对诸葛亮评价极高,即使是敌国曹魏。诸葛亮在蜀汉广受官员与百姓的尊敬与爱戴,谯周并不赞同北伐,但诸葛亮去世后却首先前去吊丧表示哀悼。季汉辅臣赞称赞其“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诸葛亮去世后,朝廷并未立庙,但百姓每年均会自发拜祭诸葛亮。敌国方面,贾诩评价诸葛亮善治国,傅干评价为“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司马懿评价其行军布阵为“天下奇才”。在魏灭蜀之战,钟会入汉中时,仍令士兵不得于诸葛亮墓旁樵采,还亲往祭拜。东吴人士亦对诸葛亮有极高评价,张俨在默记里将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二位当世俊杰作了详尽对比,论述道:“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后时代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文臣与武将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唐诗与宋诗中有大量赞颂诸葛亮的诗篇。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商隐的“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皆为千古名句。诸葛亮在社会各个阶级都广受欢迎。前蜀高祖王建于永平二年(912年)封诸葛亮为安国王。
蜀汉统治地区的百姓对诸葛亮极为追思,三国志称为“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因为其出色的治国才能与高尚的品德,十分受百姓爱戴,直到唐朝时(诸葛亮已去世五百余年),蜀地尚有民众自发祭祀诸葛亮的习惯。
当时的人对诸葛亮评价极高,即使是敌国曹魏。诸葛亮在蜀汉广受官员与百姓的尊敬与爱戴,谯周并不赞同北伐,但诸葛亮去世后却首先前去吊丧表示哀悼。季汉辅臣赞称赞其“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诸葛亮去世后,朝廷并未立庙,但百姓每年均会自发拜祭诸葛亮。敌国方面,贾诩评价诸葛亮善治国,傅干评价为“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司马懿评价其行军布阵为“天下奇才”。在魏灭蜀之战,钟会入汉中时,仍令士兵不得于诸葛亮墓旁樵采,还亲往祭拜。东吴人士亦对诸葛亮有极高评价,张俨在默记里将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二位当世俊杰作了详尽对比,论述道:“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后时代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文臣与武将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唐诗与宋诗中有大量赞颂诸葛亮的诗篇。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商隐的“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皆为千古名句。诸葛亮在社会各个阶级都广受欢迎。前蜀高祖王建于永平二年(912年)封诸葛亮为安国王。
就国人来说,老百姓最认可的智者形象,也许莫过于三国里的诸葛亮了。诸葛亮虽然已仙逝了许多代许多年,但他的英名却一直显赫于人世间;后世的一些心眼活泛、头脑灵光的人,常常被称为“小诸葛”或者“赛诸葛”——既然和“诸葛”沾上了边儿,就说明其聪明过人、非同一般了。
诸葛亮很有韬略。一部《三国演义》就把诸葛亮的韬略又发扬光大了许多许多。他身在隆中,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虽有治国安邦之本事,却不肯轻易出山,摆了个大架子等那刘关张三兄弟来三顾茅庐,方勉强答应;在和刘皇叔的“隆中对”中,他就把天下大事分析得头头是道。出山后,又屡建奇功,其神机妙算常使“鬼神皆惊”。文才出众的王朗是被他骂死的,武艺超群的周瑜是被他气死的。他活着的时候,一个“空城计”玩弄了司马懿;他死了之后,一个“迷魂阵”又吓坏了司马懿……不简单,真是不简单!
可是,诸葛亮最终的命运如何呢?他居然是被活活累死的!他累死前,也没有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终极目标——没有得到中原。为什么?依我看来,这里头除了天时、地理等诸多因素外,说白了,诸葛亮是投错了人。他虽然是“聪明一世”,投了刘备却是“糊涂一时”。这一时的糊涂却不可以小瞧。这一时的糊涂毁了他的一生!
唉!我到今天也弄不明白,这诸葛亮干嘛非要“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想那主公刘备,除了有个“皇叔”的头衔,几乎别无长处,其文韬武略根本不能与吴、魏两国的主公相比。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关系亲密得连根针也插不进去,哪里会信得过诸葛孔明这个“外人”呢?因此,诸葛亮作为“外人”,根本就管不了那几个铁哥们儿。比如,荆州这样重要的地方,那么多人都想去当太守,可关羽要去,别人就去不成,因为他是主公的“二弟”,你诸葛亮是没有办法的,只有苦口婆心地劝说关云长要谨慎从事戒骄戒躁的份儿。这种情况,关二弟自然不会把诸葛亮的话当回事儿了,所以他敢大意失荆州。但是,关羽若不是被吴人擒杀,纵然败回蜀国,诸葛亮又能将他怎样?挥挥泪斩个马谡倒还可以,但即使是痛哭流涕想斩关二弟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关羽不听他的话,张飞照样不听他的。诸葛亮再大的本事也没能管住一使性子就暴跳如雷的张飞。在关羽和张飞先后死于非命后,他们的大哥刘玄德就更是听不进诸葛亮的话了。刘玄德举全国之兵前去复仇,结果仇没报了,恨没雪了,反倒被火烧连营几百里。刘大哥本人不久之后也一命呜呼了。扶刘备时诸葛亮火烧赤壁折了寿,扶小“阿斗”时他火烧南王的藤甲兵又损了寿。到头来,刘备没扶起,“阿斗”也被他越扶越糟,一直把自己累死为止。
唉!再叹一声,他这是何苦呢!他要投,就投个真正的英主;起码不投刘备这样的一旦自己的利益受了伤害那眼泪就跟自来水似的“哗哗”下流的主儿;要么,索性躲在山影之中,修他和身、养他的性,种好他的几亩地,别管那么多,想来日子也美得跟神仙似的,多爽!
诸葛亮,你投错了主儿,你糊涂!
诸葛亮很有韬略。一部《三国演义》就把诸葛亮的韬略又发扬光大了许多许多。他身在隆中,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虽有治国安邦之本事,却不肯轻易出山,摆了个大架子等那刘关张三兄弟来三顾茅庐,方勉强答应;在和刘皇叔的“隆中对”中,他就把天下大事分析得头头是道。出山后,又屡建奇功,其神机妙算常使“鬼神皆惊”。文才出众的王朗是被他骂死的,武艺超群的周瑜是被他气死的。他活着的时候,一个“空城计”玩弄了司马懿;他死了之后,一个“迷魂阵”又吓坏了司马懿……不简单,真是不简单!
可是,诸葛亮最终的命运如何呢?他居然是被活活累死的!他累死前,也没有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终极目标——没有得到中原。为什么?依我看来,这里头除了天时、地理等诸多因素外,说白了,诸葛亮是投错了人。他虽然是“聪明一世”,投了刘备却是“糊涂一时”。这一时的糊涂却不可以小瞧。这一时的糊涂毁了他的一生!
唉!我到今天也弄不明白,这诸葛亮干嘛非要“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想那主公刘备,除了有个“皇叔”的头衔,几乎别无长处,其文韬武略根本不能与吴、魏两国的主公相比。他和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关系亲密得连根针也插不进去,哪里会信得过诸葛孔明这个“外人”呢?因此,诸葛亮作为“外人”,根本就管不了那几个铁哥们儿。比如,荆州这样重要的地方,那么多人都想去当太守,可关羽要去,别人就去不成,因为他是主公的“二弟”,你诸葛亮是没有办法的,只有苦口婆心地劝说关云长要谨慎从事戒骄戒躁的份儿。这种情况,关二弟自然不会把诸葛亮的话当回事儿了,所以他敢大意失荆州。但是,关羽若不是被吴人擒杀,纵然败回蜀国,诸葛亮又能将他怎样?挥挥泪斩个马谡倒还可以,但即使是痛哭流涕想斩关二弟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关羽不听他的话,张飞照样不听他的。诸葛亮再大的本事也没能管住一使性子就暴跳如雷的张飞。在关羽和张飞先后死于非命后,他们的大哥刘玄德就更是听不进诸葛亮的话了。刘玄德举全国之兵前去复仇,结果仇没报了,恨没雪了,反倒被火烧连营几百里。刘大哥本人不久之后也一命呜呼了。扶刘备时诸葛亮火烧赤壁折了寿,扶小“阿斗”时他火烧南王的藤甲兵又损了寿。到头来,刘备没扶起,“阿斗”也被他越扶越糟,一直把自己累死为止。
唉!再叹一声,他这是何苦呢!他要投,就投个真正的英主;起码不投刘备这样的一旦自己的利益受了伤害那眼泪就跟自来水似的“哗哗”下流的主儿;要么,索性躲在山影之中,修他和身、养他的性,种好他的几亩地,别管那么多,想来日子也美得跟神仙似的,多爽!
诸葛亮,你投错了主儿,你糊涂!
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1]
经济
诸葛亮画像(25张)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21]
军事
八阵图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22]
发明创造
孔明灯
木牛流马
八阵图
诸葛连弩
木兽
孔明锁
地雷
——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1]
经济
诸葛亮画像(25张)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21]
军事
八阵图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22]
发明创造
孔明灯
木牛流马
八阵图
诸葛连弩
木兽
孔明锁
地雷
——
1.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可说是青年才俊,惊才绝艳的战略家。
2.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施政期间人民安居乐业,纵有征战百姓不觉其苦,堪称一代名相。
3.他心思机巧,发明木牛流马运输粮草。
4.七擒孟获,对少数民族亲和公正,刚柔并济,攻心为上。
5.他勇于承担错误,失街亭斩马谡自贬三级。
6.他娶有才无貌的黄月英为妻,不顾世人嘲笑,且终生爱之如一,是奇男子也。
最重要的是,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耗尽心血。
我敬之爱之,奉为一生良师。
然,手握大权,刘禅不满,略生猜忌,此为遗憾。
六出祁山,有其必然理由,“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但总觉有穷兵黩武之嫌。
明知关羽性情刚硬,刘备让关羽守荆州时没有劝阻,刘备征伐东吴时没有劝阻,未曾直言君主之过,似有自保之意。
为相者柄均衡之重,虽应协调百官,但也得匡正过失,此一点不如魏征多矣。
另,借用陈寿的话来说,“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纵使如此,诸葛亮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值得敬仰。
2.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施政期间人民安居乐业,纵有征战百姓不觉其苦,堪称一代名相。
3.他心思机巧,发明木牛流马运输粮草。
4.七擒孟获,对少数民族亲和公正,刚柔并济,攻心为上。
5.他勇于承担错误,失街亭斩马谡自贬三级。
6.他娶有才无貌的黄月英为妻,不顾世人嘲笑,且终生爱之如一,是奇男子也。
最重要的是,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耗尽心血。
我敬之爱之,奉为一生良师。
然,手握大权,刘禅不满,略生猜忌,此为遗憾。
六出祁山,有其必然理由,“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但总觉有穷兵黩武之嫌。
明知关羽性情刚硬,刘备让关羽守荆州时没有劝阻,刘备征伐东吴时没有劝阻,未曾直言君主之过,似有自保之意。
为相者柄均衡之重,虽应协调百官,但也得匡正过失,此一点不如魏征多矣。
另,借用陈寿的话来说,“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纵使如此,诸葛亮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臣,值得敬仰。
谋略过人,料事如神,尽忠职守。还有一些死板,不然是别人早在刘备不在时就不干了。在关云长这件事上,不知道是他心计让关云长去死还是失策,如果是心计的话那他就算是小气、阴险.(关羽是管不住的,只有灭了,不过用这个方法就是阴招)。个人之见,望网友不同见解的勿口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国公务人员代表,是内外全才,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自己职责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
你怎么看待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
对于易中天教授对诸葛亮的评价,有些我赞同有些不太赞同,易中天对诸葛亮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客观的,唯一不足就是太专一三国志了,从易中天来品三国来看,易中天貌似只看了三国志。
以至于后来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时,只用了陈寿的原话来形容,意思就是说,他赞成陈寿的话,诸葛亮在军事上有所欠缺,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为什么呢,第一,易中天也是个看书的,写书的,单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北伐太简略了看不出诸葛亮什么军事才能,能理解。第二,易中天研究历史,个人觉得评价一个人只从一本书来判断,说明在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欠缺,如果按照易中天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来说,也就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再者也都定了历代军事家以及唐朝宋朝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肯定,人家都说诸葛亮军事厉害,况且那时候没有演义,易中天偏偏说不行,这是要反驳历史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赞美的。
对于诸葛亮其他方面才能就不多说,但对于军事才能毫无疑问是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在诸葛亮介绍里面就有的,如果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有怀疑,可以参考司马懿,司马懿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是从历史来看,诸葛亮军事才能远远甩司马懿几条街,很多人说司马懿因为曹家不信任,所以不打败诸葛亮,不然自己会没命,找这种借口本身就是不成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是屡战屡败,从种种迹象表明,司马懿是真的不如诸葛亮,也是真的怕诸葛亮,如果司马懿都算军事家,诸葛亮为什么不算呢?
很多人说,最后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赢得了天下,所以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符合逻辑,第一,诸葛亮是司马懿杀的吗?第二,蜀国是司马懿灭的吗?第三,统一三国是你司马懿做到的吗?这些司马懿一样也没有做到,要说司马懿做到的只是夺取了曹魏政权,顶多就算三分天下之功。
所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对得起杰出军事家这个称号的,后人给诸葛亮的称号也是武而不是文,也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肯定。
以至于后来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时,只用了陈寿的原话来形容,意思就是说,他赞成陈寿的话,诸葛亮在军事上有所欠缺,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为什么呢,第一,易中天也是个看书的,写书的,单从三国志来看,诸葛亮北伐太简略了看不出诸葛亮什么军事才能,能理解。第二,易中天研究历史,个人觉得评价一个人只从一本书来判断,说明在从多方面因素考虑欠缺,如果按照易中天评价诸葛亮军事才能来说,也就否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再者也都定了历代军事家以及唐朝宋朝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肯定,人家都说诸葛亮军事厉害,况且那时候没有演义,易中天偏偏说不行,这是要反驳历史呀,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赞美的。
对于诸葛亮其他方面才能就不多说,但对于军事才能毫无疑问是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在诸葛亮介绍里面就有的,如果对于诸葛亮军事才能有怀疑,可以参考司马懿,司马懿也是著名的军事家,但是从历史来看,诸葛亮军事才能远远甩司马懿几条街,很多人说司马懿因为曹家不信任,所以不打败诸葛亮,不然自己会没命,找这种借口本身就是不成立,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是屡战屡败,从种种迹象表明,司马懿是真的不如诸葛亮,也是真的怕诸葛亮,如果司马懿都算军事家,诸葛亮为什么不算呢?
很多人说,最后司马懿耗死了诸葛亮,赢得了天下,所以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符合逻辑,第一,诸葛亮是司马懿杀的吗?第二,蜀国是司马懿灭的吗?第三,统一三国是你司马懿做到的吗?这些司马懿一样也没有做到,要说司马懿做到的只是夺取了曹魏政权,顶多就算三分天下之功。
所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对得起杰出军事家这个称号的,后人给诸葛亮的称号也是武而不是文,也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肯定。
个人认为易中天老师品三国起码有98%说到了实处。毕竟那个时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所以才会以三国鼎立的形式存在,如果他诸葛亮真行的话就不会有三足鼎立的局面了,他真那么神的话肯定只有刘备一家独大。哪里来的魏,蜀,吴一说了,如果他真的那么神就不会有关羽败走麦城。魏国也好,吴国也好,那一个人才比诸葛亮差啦!正史就是正史,野史就是野史,小说能信几分?写小说的那个不标榜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有几个小说家可以把主角写成配角的。易中天品三国评价诸葛亮一点都不过分,那是他读三国志,以及给三国做注解的裴松之等等史料上查来的,还有之后大量学者一直努力研究得来的,不是他个人在百家讲坛胡说八道吧!我看评价的一点儿都没有问题,中国历史上就是把诸葛亮传的太神了。
易中天是品三国,之所以叫品,并没有妄加揣测和下死定义,所以无论他怎么说是个人观点,文学探讨就是要百花齐放,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反驳,如果非要给易先生蒙上一层色彩,个人觉得不对。至于对诸葛亮的评价,易先生集裴松之注,三国志,三国演义为一体进行文学形象,历史形象,和民间形象为一体分析,也是很客观的,毕竟对两千年的人或事只能根据现有材料分析。
在三国中诸葛亮曾有过两个冤家对手,不过一个是盟友,一个是敌人。盟友者乃东吴周瑜,此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和周瑜是难得一遇的高人,两人虽为盟友,却在对抗曹操之后,各为其主谋利益,斗智斗勇,最终周瑜被诸葛亮斗败,“三气而亡”。(当然此一节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并非史书所载,正史中的周瑜器宇恢宏,文武兼备,当然也不是诸葛亮所能气死之人。)今日,我们所言,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虽然诸葛亮气死了周瑜,但是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诸葛亮也遇见了自己的克星,那就是敌人司马懿。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记载中,都至关重要,因为它都关系到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且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做了丞相,统揽军政大权,那么诸葛亮主要干了什么呢?仔细来看,说白了就是一件事:北伐。

诸葛亮北伐也是三国时期的大事件,因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是一国行为,但是牵动的却是魏蜀吴三国的神经。诸葛亮北伐对象是魏国,但同时也联盟了东吴,不过诸葛亮和东吴之间的配合已经不像赤壁之战时那么默契了。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可以理解,因为当年赤壁之战时,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面临的是生死存亡,所以双方的联盟自然是齐心协力格外坚固,而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刘备集团强大了,有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东吴方面,虽然是盟友,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敌人,或者说魏蜀吴三国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全靠利益牵动。比如樊城之战时,东吴看到蜀汉发展太猛,因此就掉头和魏国结盟去了。再比如虽然东吴方面抢夺了蜀汉的荆州地盘,但为了长远发展,诸葛亮还是派人和东吴进行联盟。通过这些事件,就能看出,一切都是利益的驱动。也正是利益决定了魏蜀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稳定地鼎足而立。
可是到了刘禅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变得已经更加微妙,尤其对于蜀国而言,最为严峻。东吴方面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可进可退,而江东本来也很富足。魏国则地域辽阔,民多兵足,实力最为强大。可是蜀国相比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堪了,一是蜀国地域偏狭,二是比较贫穷,三是窝在山里根本发展不起来,甚至说难听点就是等着别人强大了来灭掉。那么蜀国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杀出去,就像当年刘邦一样。可是杀出去容易吗?不容易!魏延文韬武略兼得,子午谷一计被后世称作奇策,多次身先士卒,在汉中之战大战张郃而不落下风,堪称上将,身为荆州旧部,水战必然也懂,或许可守荆州。擒吕布,主谋是荀攸的水攻计,郭嘉只是附议荀攸的“劝急攻”。破袁绍郭嘉干了啥?官渡之战曹营诸谋士各显神通依然打得风雨飘摇,靠许攸反水从艰难取胜,郭嘉干脆未能出一计。仓亭之战也一样。斩袁谭袁尚更离谱了,第一次进攻被袁尚反爆,后汉书:尚逆击破操。郭嘉提出佯攻刘表等谭、尚自乱。这是条好计,但是佯攻刘表到达西平时谭尚自乱,郭嘉却抽风了,改变主意,劝先打刘表,曹操的《与荀彧书》:(郭嘉)云当先定荆。被荀攸一巴掌扇回去:先定河北!曹操听荀攸的。征乌丸对郭嘉来说纯粹是个悲剧。曹操听他的弃辎重兵贵神速,仅仅走了几十里到无终就破产了。被田畴打脸。郭嘉传后半截的出卢龙那段都是田畴策划的。杀袁尚袁熙是曹操自己的计策,演义张冠李戴给郭嘉。,诸葛亮比郭嘉聪明得多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不管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记载中,都至关重要,因为它都关系到了三国历史的走向。且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做了丞相,统揽军政大权,那么诸葛亮主要干了什么呢?仔细来看,说白了就是一件事:北伐。

诸葛亮北伐也是三国时期的大事件,因为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是一国行为,但是牵动的却是魏蜀吴三国的神经。诸葛亮北伐对象是魏国,但同时也联盟了东吴,不过诸葛亮和东吴之间的配合已经不像赤壁之战时那么默契了。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可以理解,因为当年赤壁之战时,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面临的是生死存亡,所以双方的联盟自然是齐心协力格外坚固,而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刘备集团强大了,有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东吴方面,虽然是盟友,但同时也是潜在的敌人,或者说魏蜀吴三国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国彼此之间的关系全靠利益牵动。比如樊城之战时,东吴看到蜀汉发展太猛,因此就掉头和魏国结盟去了。再比如虽然东吴方面抢夺了蜀汉的荆州地盘,但为了长远发展,诸葛亮还是派人和东吴进行联盟。通过这些事件,就能看出,一切都是利益的驱动。也正是利益决定了魏蜀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稳定地鼎足而立。
可是到了刘禅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变得已经更加微妙,尤其对于蜀国而言,最为严峻。东吴方面有长江天堑作为屏障,可进可退,而江东本来也很富足。魏国则地域辽阔,民多兵足,实力最为强大。可是蜀国相比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堪了,一是蜀国地域偏狭,二是比较贫穷,三是窝在山里根本发展不起来,甚至说难听点就是等着别人强大了来灭掉。那么蜀国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杀出去,就像当年刘邦一样。可是杀出去容易吗?不容易!魏延文韬武略兼得,子午谷一计被后世称作奇策,多次身先士卒,在汉中之战大战张郃而不落下风,堪称上将,身为荆州旧部,水战必然也懂,或许可守荆州。擒吕布,主谋是荀攸的水攻计,郭嘉只是附议荀攸的“劝急攻”。破袁绍郭嘉干了啥?官渡之战曹营诸谋士各显神通依然打得风雨飘摇,靠许攸反水从艰难取胜,郭嘉干脆未能出一计。仓亭之战也一样。斩袁谭袁尚更离谱了,第一次进攻被袁尚反爆,后汉书:尚逆击破操。郭嘉提出佯攻刘表等谭、尚自乱。这是条好计,但是佯攻刘表到达西平时谭尚自乱,郭嘉却抽风了,改变主意,劝先打刘表,曹操的《与荀彧书》:(郭嘉)云当先定荆。被荀攸一巴掌扇回去:先定河北!曹操听荀攸的。征乌丸对郭嘉来说纯粹是个悲剧。曹操听他的弃辎重兵贵神速,仅仅走了几十里到无终就破产了。被田畴打脸。郭嘉传后半截的出卢龙那段都是田畴策划的。杀袁尚袁熙是曹操自己的计策,演义张冠李戴给郭嘉。,诸葛亮比郭嘉聪明得多
易中天就是个耍嘴皮子的。把郭嘉、法正之流的谋士吹上天了。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就要从基础抓起1.单兵心理、身体质素要训练过硬,2.行兵、临战排兵布阵要合适,3.作战器械要先进,4.作战谋略,因地制宜。孙武"演阵斩姬"2个目的1.提高主将威望,2.训练士卒强身熟阵,吴起训练"魏武卒"也是从阵法、身体素质、先进装备入手……。郭嘉、法正、贾诩就是谋士之流,即是参谋还不带"长"的那种,单独带兵就是马谡!人品不好,不能服众。为什么打汉中老刘让法正做副手,打夏侯渊做黄忠副手就这原因。诸葛亮、荀彧、周瑜、鲁肃、陆逊这些才是真正的军事家。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知乎对诸葛亮的评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975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