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一心想要兴国最终却上吊自杀,你觉得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崇祯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明朝早已经腐朽不堪,在内部朝纲腐...
朱由检一心想要兴国最终却上吊自杀,你觉得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崇祯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明朝早已经腐朽不堪,在内部朝纲腐败,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在边境又有着后金的崛起。另一方面就是崇祯皇帝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多疑的性格。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是由我们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且明朝时期坚持不纳贡不和亲,从来不向外族势力低头,而且明朝坚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此明朝被后人称为最有骨气的王朝。
在将近300年的历史中,虽然出过朱元璋,朱棣这样的千古名帝,但是大部分的明朝皇帝还都是比较平庸的,在治理国家方面一塌糊度。崇祯皇帝朱由检在17岁时登基,但是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虽然朱由检励精图治,想要重现祖辈们的辉煌,但是却最终无力回天,在李自成法军攻入北京城之后,不甘愿做亡国之君的他选择在眉山自缢身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朱由检失败的原因。
一.内部农民起义军四起
明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军四起,老百姓只要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不会造反,可见当时明朝的老百姓生活有多困苦,崇祯时期,陕西大旱,整个陕西省几乎颗粒无收,而崇祯皇帝在听到消息后不仅不打开国库赈灾反而还要继续征收当地的赋税,更过分的是他竟然下旨将陕西境内的流民当做叛军诛杀。崇祯皇帝的此种作为更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于是天下农民起义军四起。
二.边境后金的崛起
在明朝边境后金开始崛起,当大明朝正忙于内斗之时,努尔哈赤则带领他的军队在草原征战,后金的军队非常善骑射而且连年征战使他们军队战斗力很强,面对这样强敌的冲击,崇祯皇帝也是非常头疼,特别是在袁崇焕被杀之后,整个大明王朝已经无人再可以抵抗努尔哈赤和他的骑兵。
三.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多疑的性格
崇祯皇帝的政治手段也是非常不成熟,最初魏忠贤和东林党相斗还能相互制约,但是崇祯皇帝上台之后立马诛杀魏忠贤,而且还不扶持拥护自己的势力,使得在朝内东林党一派独大,这种局面也使朝纲更加混乱。
而且崇祯皇帝性格多疑,对袁崇焕崇祯皇帝最初十分信任但是后来就开始慢慢怀疑他,最终抓住袁崇焕的一个小错误就将他诛杀,而另一外大将孙传庭也是被他极度的不信任,甚至被囚禁了起来,这些也使的明朝军事实力大减。
朱由检死后,李自成当了皇帝,号称大顺,那么李自成死后,在同一个皇城又有谁当了下一任的皇帝?
你说的皇城是指北京吧!
李自成进入北京不久,吴三桂就引清兵入关,攻入了北京,李自成退出北京城。
随清兵进京的皇帝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是顺治。
但顺治皇帝不是在李自成死后才当上的,并且到现在也不知道,在退出北京后,李自成是怎么死的,死于何时何地。
李自成推翻明朝,子孙后裔却为反清复明而死,全家殉难吗?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亲率五十万大军直抵北京城下,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被迫自缢身亡。李自成亲手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坐在了乾清宫的宝座上,自称大顺永昌皇帝,但他可能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孙后裔竟然会为了明朝,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以致于全家殉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很快就撤出了北京,准备回到陕西恢复元气,再与清朝争锋。结果李自成的错打了算盘,清军一路尾随而来,大顺军接连失败,损失惨重。李自成又集结起20万军队,准备抢在清朝前面夺取南京,作为东山再起的地盘。
结果在九宫山发生意外,李自成被人打死,一时间群龙无首,大顺政权分崩离析。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大顺军还是很有实力的,因此南明、清朝都积极派人拉拢,特别是清朝,“移文招抚一只虎李锦六次,人信不还”。一只虎李锦就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因李自成无子,过继给李自成为子。
此时南明的巡抚堵胤锡非常具有战略眼光,派人主动联络李过,面对着民族大义,李过知道南明实力弱小,但还是率着自己的十几万兵马归顺南明。隆武帝得知后,下诏“钦赐李锦御营前部左军挂龙虎将军印,御改名曰赤心,并封其母高氏(指的就是李自成的妻子)为贞义一品夫人”。
自此李过、高一功所率领的大顺军余部改名“忠贞营”,正式加入南明朝廷,来抵抗清朝。接受南明“整编”后,李过就率领大军与清军展开几次恶战,特别是在1448年的争夺湖南之战正,“忠贞营”几乎收复整个湖南,但关键时刻内部有人“捣乱”,导致功亏一篑。
所谓的“捣乱”就是南明朝廷内部的党争,当时督师阁部何腾蛟同节制忠贞营的大学士堵胤锡矛盾非常尖锐,因何腾蛟急于争功,造成功亏一篑。这里插一句,虽然大顺军接受了“整编”,但南明朝廷依然对它们不信任,加上此时又抱上了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的“粗腿”。
大顺军余部坚持抗清,在湖南、广西等地转战五年,但处处受到南明朝廷的排挤。特别是在大西军加入后,忠贞营的主力离开广西,北上夔东。这里插一句,李过也是没有儿子,于是收养李来亨为子,此时忠贞营主力由李来亨率领,李过已经病死。
返回夔东后,大顺军各部反清武装遥相呼应,组成了著名的“夔东十三家”。他们虽然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但依然向南明效忠,坚持抗击清朝,积极配合南明的军事行动。比如清军大举进犯云南时,“夔东十三家”组织兵力进攻重庆,一度牵制吴三桂的主力。
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
在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在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亲自率领起义军攻破了明朝京都。当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在绝望中自缢殉国,明朝宣告灭亡。
就在这一年五月,如史可法、马士英为首的南方明朝遗臣就在南京拥立了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元“弘光”,是为弘光皇帝,历史上将明朝在南方组建的政权称为“南明”政权。
有些人也好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如果当时崇祯皇帝跑到南方一带,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
而且,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天子,而且当了十七年的皇帝,是明朝公认的最高统治者。如果落难逃到南京,靠着皇帝的绝对权威也能凝聚明朝遗臣,保持朝廷各种势力的团结。崇祯皇帝一生很多决策虽然饱受争议,但是个人能力都比后来南明政权的弘光皇帝朱由榔能干百倍。
当时北方遭遇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入不敷出,这也造成国家经济重心都在南方。当时崇祯皇帝把北方放弃去南方,就相当于抛弃了不良资产。而且,明朝退守半壁江山可以在北方最头疼的内部农民起义与山海关外清军两线作战之苦,坐着看李自成与清军在北方的互相斗殴。
再想想,清军入关之后能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很大一部分借口就是打着消灭“闯贼”与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如果崇祯皇帝还活着,这个理由也不成立,满清能不能吞下北方以及是否能入关都成问题。
但仔细想想,崇祯皇帝如果逃到南京重建明朝政权,是不太现实也不可能的。如明朝晚期朝廷面临一个重大难题就是没钱,在李自成攻城之前,朝廷穷到无法给守城官兵发饷银,这也使官兵们主动投降。如果崇祯皇帝逃到南方,也很难解决没钱的难题,南明政权与明朝都不可能像李自成军队拿到抢劫地主阶级的大户获得饷银。
困扰明朝后续发展一个最大问题不是钱,却是人。南明无论在军事还是在内政上,都缺乏治国安邦能挑大梁的人才。虽然南明的史可法铮铮铁骨,能力却很一般,扬州城近一日被攻破就是例子。试想想,江阴城在当地士绅组织下却抵御了清军八十一天的进攻。
可以看到,崇祯皇帝逃到南京,也面临着身边无能臣的状况。他也不是那一种慧眼识人的帝王,不会挖掘人才。不过与南明其他皇帝来说,崇祯皇帝最大优点就是具有凝聚力,如果主持南明大局,不会像弘光朝廷那样失去对将领的控制。
当时历史形势分析,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很大的可能会延续国祚,但不会是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的南明存在。那时,中国会再次进入如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时期,在中原大地上南明、满清、李自成,谁重新一统天下,也要经过一番博弈较量。
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绝望中自缢殉国,大明王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同年五月,以史可法、马士英为首的明朝遗臣们在留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元“弘光”,是为弘光皇帝,历史上将这个明朝在南方组建的政权称为“南明”。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拥兵百万的南明弘光政权仅维持了一年时间就被南下的清军所攻灭。之后,南明还经历多个由流亡宗室组建的小政权,但都未能改变颓势。1662年,随着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在昆明被绞死,南明在大陆的抵抗彻底宣告终结。
南明政权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几任皇帝的身份存在争议,由此导致了南明内部不同派别的法统之争,结果造成大量内耗,严重削弱了抗清力量。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初崇祯皇帝跑往南方,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呢?
首先,崇祯是大明王朝名正言顺的天子,而且当了十七年皇帝,是全体明朝人公认的君父。所以即便他落难逃往南京,其绝对权威依旧毋庸置疑,这对保持南明内部团结稳定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崇祯皇帝一生的诸多决策虽饱受后世争议,但无论如何,其个人能力总比弘光皇帝朱由榔要强上百倍。如果他能吸取明朝在北方的失败经验,以他的政治阅历,至少不会让南明在最初阶段就变成一团乱局。
再次,当时北方遭遇连年战乱,早已民生凋敝,入不敷出,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都在南方。崇祯若是及时放弃北方,相当于抛弃不良资产,保留下优质资产。这对一个想要重整山河的王朝来说非常重要。此外,明朝退守半壁江山还可以避开最头疼的两线作战之苦,坐看李自成和清军在北方“互殴”。
最后,清军入关后之所以能迅速站稳脚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借口就是打着消灭“闯贼”,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可是崇祯皇帝还活着,这个借口自然不成立,满清想一口吞下北方就没有那么容易,甚至要不要入关都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上面说了那么多崇祯跑往南方的好处,接下来再说说存在哪些问题。其实明朝晚期一直饱受一个大难题的困扰,那就是:没钱。在李自成率军围攻北京前夕,朝廷甚至穷到无法给参与守城官兵发饷银的程度。结果导致守城的明军根本无心恋战,李自成还没正式发起攻击,他们就主动打开城门投降了。
那么假如崇祯跑往南方,没钱的问题能得到彻底解决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弘光朝廷也保守财政拮据的困扰。无论是明朝还是南明,都是作为国家正统存在,不可能像李自成的军队那样直接拿刀去“吃大户”。
不过话又说回来,南明的财政状况虽然不理想,但比明朝末期还是强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需要再向北方无限额的“输血”了。因此,假如崇祯皇帝退守南方,财政方面的问题依然严峻,但却不至于陷入空空如也的尴尬境地。
真正困扰南明的问题并不是钱,而是人。无论在军事还是在内政方面,南明最初阶段都急缺治国安邦的大才。很多人都知道南明有个史可法,然而史可法虽铮铮铁骨,但其个人能力确实很一般,扬州城仅仅一日即被清军攻破就是最好证明。与之对应的是后来小小的江阴城在当地士绅的组织下却抵住了清军长达八十一天的进攻。
因此,即便崇祯皇帝跑往南方,他也同样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处境。而且从崇祯以往的表现来看,他也不是那种能慧眼识人的帝王。不过,崇祯的优点在于他是无可争议的当朝天子,其权威毋庸置疑,而且明朝大臣无人不知崇祯皇帝动不动就会把大臣拉出去砍了,这一点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具威慑力的。所以如果是由崇祯皇帝主持大局,最起码南明不会像弘光朝廷那样彻底失去对将领的控制。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很大的可能会延续国祚,但不会是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存在,而是作为留守半壁江山的南明存在。中国会再次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南明、满清、李自成,谁将重新一统天下,那就只能是个未知数了。
参考文献:《南明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