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二字源于《周易》。《周易·贲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二字源于《周易》。《周易·贲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国古代,“文化”本指“文治教化”,是与武力征伐相对而言。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他将“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来用,才真正出现“文化”这个词。在《辞海》中,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所以,从“文化”的内涵来看,“文化”的实质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主要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物和精神产物对人类自身的教化作用。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时间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指周秦到清中叶这三千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指从远古一直到现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有的学者认为,是指远古至清晚期以前,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界定为从远古到近现代新儒学,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中国封建社会及之前的所有传统文化,而且包括近代文化和“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并从中探讨中国人文教育思想内容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的内涵在于注重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完善,主要是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和态度,践行做人之道,实现人格的健全和谐。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素养,就是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内在相对稳定的品格,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之中。因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应当并重,应当都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人文教育思想”就是以人类创造的文化为基础,以文化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为中心,对当代人及后代人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产生影响和作用的文化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人文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立于不败之地和不断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源泉。《周易》中首次出现的“人文”二字,其作用是“化成天下”,其境界是“文明以止”。因此,如果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丢掉中华民族的根本,就是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以,在社会人文教化中,只有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去,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熏陶净化人们的心灵,不断培育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儒家文化是以家庭为中心,以家族伦理教化为内容,注重在家庭教育中培育人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品质。并且,儒家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孝”,认为家族成员只有具备“孝”的品质,将来才能为社会和国家作贡献。所以,儒家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人文教育思想成为中国人文教育思想的主流,在社会人文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什么东西了。中华民族之所以存在,因为中国文化存在;而中国文化离不了儒家。”(梁启超:《儒家哲学》,载于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之长和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传承发展,其主要因素在于儒家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