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诛杀权臣,元子攸最终还是身死国灭了呢

发布时间: 2021-11-07 02:04: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古代皇帝被权臣架空,为何很多皇帝不用斩首行动直接杀了权臣呢?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可能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皇帝都是言出法随生杀予夺的九...

为什么同样是诛杀权臣,元子攸最终还是身死国灭了呢

古代皇帝被权臣架空,为何很多皇帝不用斩首行动直接杀了权臣呢?


说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可能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皇帝都是言出法随生杀予夺的九五之尊。但古代其实并不乏被权臣架空的傀儡皇帝。

提起被权臣架空的傀儡皇帝,可能很多人就纳闷了,为什么皇帝不会直接杀了权臣呢,毕竟你是皇帝,下面人都要听你的。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权臣之所以叫权臣,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军政大权,所以才可以称之为权臣,面对权臣,被架空的皇帝根本命令不了下面的人,更不用说命令下面的人去杀权臣了。

那么既然皇帝不能命令下面的人杀权臣,安排几个心腹在权臣进宫的时候再将其杀死,采取这种斩首行动,不是一个更好的办法吗,为什么纵观历朝历代的傀儡皇帝,大部分皇帝都没有这样做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权臣也分强弱。



先来说说采取斩首行动成功的例子,那便是康熙智擒鳌拜。直接将其擒拿,鳌拜的党羽自然是不攻自破。

康熙为什么会成功呢,就是因为鳌拜这个权臣虽然权力很大,但在权臣之中只能算是弱的水平。

虽说鳌拜当时权倾一时,并且“攘臂上前,强奏累日”不顾康熙的反对,强行处死同为四大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但很明显鳌拜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控制朝廷,不然康熙也不会在智擒鳌拜之前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动,以黄机为吏部尚书,郝惟讷为户部尚书,龚鼎孳为礼部尚书,起王弘祚为兵部尚书,在关键岗位安插自己人,防止鳌拜党羽反扑,然后再智擒鳌拜。

而鳌拜杀苏克萨哈呢,更多是因为八旗内部的矛盾。当年在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以后,鳌拜出自皇太极亲统的两黄旗,自然坚持立皇太极的儿子为皇帝,而多尔衮有两白旗支持跳出来争夺皇位,虽然多尔衮最后没成为皇帝,但成为实际统治者摄政王,自然是打压鳌拜所在的两黄旗。

等到鳌拜成为四大辅佐大臣以后,自然是要打压两白旗。而苏克萨哈就是出自正白旗,当年更是多尔衮的心腹,所以这才是鳌拜强行杀苏克萨哈,可以不顾康熙反对,其他实权人物也没有反对的根本原因。


所以总结来说鳌拜这个权臣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大权,因此康熙自然可以对他进行斩首行动。

再来说说强大的权臣,皇帝是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汉献帝与曹操。按照史书记载,汉献帝其实并非是昏庸无道之主,而是一个有心振兴汉室的聪慧之主。

但汉献帝被曹操架空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反抗或者说反抗成功曹操呢。因为曹操掌握了大权,汉献帝根本没有反抗的空间。

因为汉献帝在位之时,东汉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汉献帝当时连吃饭都成问题了。而曹操是一手一脚的打拼下自己的基业,然后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算盘将汉献帝接到自己地盘,可以说当时大权都在曹操手上,朝廷上下都是曹操的人,根本没人听汉献帝的,所以汉献帝自然没有反抗余地。

最后再来说说皇帝如果反抗真正掌握大权的权臣,下场是何其凄惨。


北魏的孝庄皇帝元子攸,面对权臣尔朱荣,就采取了斩首行动。将尔朱荣骗进宫中以后,自己亲自动手加之埋伏的心腹帮忙,将其乱刀杀死。

但尔朱荣这个权臣死了并不代表元子攸可以掌握大权了。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手握重兵的成员可不同意了。

光是拥有兵权的尔朱兆和尔朱世隆出兵,就攻破洛阳,生擒元子攸。尔朱兆对于元子攸可谓是恨之入骨,将其如同狗一般用链子栓起来,不久后元子攸被尔朱兆下令勒死,下场可谓是凄凉至极。

最后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总结来说权臣其实也分强弱的。有的权臣看似是权倾一时,但并没有彻底掌握大权,只要他一身死,党羽是不足为患,所以皇帝可以通过斩首行动来夺回大权。

有的权臣彻底掌握了大权,皇帝根本不敢采取斩首行动,因为无人可用。而且就算冒险采取斩首行动成功,但杀了这个权臣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这个权臣的家族成员或者心腹党羽都掌握有实权,自然不用同意皇帝这么干,到时候群起而攻之,皇帝不但夺回不了大权,反而会下场凄凉,所以很多皇帝面对真正掌握大权的权臣,是不敢有丝毫反抗的,因为不反抗还有一时风平浪静,还可以苟活,如果反抗的话,即使成功也会换来狂风暴雨般的反扑。

所以说有时候不是被架空的皇帝不反抗,而是认清了现实,知道反抗没用,所以干脆听天由命坐以待毙了。

因为权臣的权力虽然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都有很大一部分党羽,如果杀掉了权臣会有新的人出来接管,而皇帝就会面对权臣党羽的报复,甚至可能是造反。
因为皇帝已经被监视,皇帝被权臣架空,他身边的人都是奸细,他一举一动都被权臣知道,无法杀了权臣。
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竟然都已经被权臣架空了,那说明也没有能力养死士,更别说杀权臣了。

傀儡皇帝亲手杀死权臣,之后却被迅速反杀,他比康熙帝差在哪呢?

北魏末年的孝庄帝元子攸,因为成功实现了汉献帝刘协、魏废帝曹髦等前代傀儡皇帝的未竟之志,亲手杀死欺凌自己的权臣,更留下一句 【宁为高贵乡公(曹髦)死,不为常道乡公(曹奂)生】的豪言,被很多后世论史者寄予无限同情。

然而,如果仔细考察元子攸登基前的生平,以及他在那场大肆杀戮朝官大臣的 “河阴之变”中的作为,只能得出如下结论: 他自己本就是一个勾结军阀、杀戮同宗、阴谋夺位的乱臣贼子。

作为北魏皇族,当他联合了京城禁军势力,勾结了尔朱荣率领的北镇将士,早已达成了清理朝堂、“大行诛罚”的一致意见。

甚至他在尔朱荣挥起屠刀之时,还依旧以为尔朱荣只是遵循帝国过往惯例,在政变后诛除胡太后一党朝官,好顺利掌控朝政,对此亦持默认态度。

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尔朱军入京只有万人,迟早必将北返。将尔朱荣当做一把任他们诛除异己的刀。

而尔朱荣的胃口显然远比他们想象得更大,一方面和元子攸、禁军首领费穆等虚以委蛇,让他们误以为这只是一次有限度的党同伐异、除旧更新行动,不遗余力提供各种便利;

而真正计划却是假祭天之名云集百官,快刀斩乱麻将整个朝堂彻底清洗,从而一举解除自孝文帝太和改制以来,帝国积郁的众多积弊;进而利用杀戮上千公卿的性命立威,恫吓帝国上下,一举实现改朝换代,达成既成事实后,再以中枢名义压镇四方,掌控整个帝国,成为名至实归的新朝皇帝。

因此,新帝元子攸的那些党羽,如他的表兄弟黄门郎王遵业、著作佐郎王延业兄弟,之前与他暗通的光禄少卿郑季明,开门迎驾的河内太守李遐等,皆一同惨遭杀害。

图穷匕见的尔朱荣,又特遣兵士,闯入行宫,囚禁元子攸,杀掉他的兄长彭城王元劭和弟弟霸城王元子正。此时突遭剧变,从踌躇满志的新帝沦为阶下囚的元子攸,心情可想而知。

元子攸听闻,绝望之下,遣人转告尔朱荣,玺运已移,天命有在,自己愿意退位让贤,尔朱荣可立刻即位。当然他亦心存侥幸表示,如尔朱荣仍愿“存魏社稷”,便可另请高明云云,以示要挟。

诛杀了乱世枭雄尔朱荣的帝王元子攸,是否能挽救北魏王朝?

帝王元子攸是否能挽救北魏王朝?

元子攸根本没办法挽救北魏,因为元子攸后来被尔朱兆活活勒死了。原因就是他杀了尔朱荣后没有赶尽杀绝,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侄子尔朱兆都从元子攸的手下溜了出去,而这也是元子攸和北魏最后亡了的原因。

公元530年,当时身为北魏孝庄帝的元子攸靠着自己的谋略,把乱世枭雄朱尔荣杀了,而从那时起北魏的全力就落到了他手上。元子攸本来壮志踌躇,想一鼓作气复兴北魏,但是他的一个疏忽直接让他的梦想破灭了。这个错误就是他没把朱尔荣一脉赶尽杀绝,给自己和北魏留了个炸弹。

元子攸虽然杀了朱尔荣,但他没有把朱尔荣的家人赶尽杀绝。一年过后,朱尔荣的侄子朱尔兆就率军直接攻到了洛阳城底下,而元子攸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逃命去。但因为他逃得太匆忙,一匹马都没备。最后元子攸因为城阳王元徽的坐视不理,很快就被抓到了。城阳王虽然逃走了,但也没逃几天就被他自己的亲信杀了。而朱尔兆因为连着打了很多败仗,心里不舒服,就拿元子攸来赌气,最后元子攸就被活活勒死了。

由此看来,元子攸虽然有谋略,有本事杀了当时的乱世枭雄朱尔荣,但是他不够胆大心细和狠辣。他没把朱尔荣一脉赶尽杀绝就是他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误。正是因为他没能杀了朱尔兆,他才会狼狈地逃命和狼狈地被抓走。因此,元子攸挽救不了北魏王朝也是有原因的。

帝王元子攸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挽救北魏王朝,因为北卫灭亡已经成了定局。
元子攸根本没办法挽救北魏,因为元子攸后来被尔朱兆活活勒死了。
不能,当时的北魏王朝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能够挽救的了的。是没有任何的能力能够挽救回来了。
我觉得诛杀了乱世枭雄尔朱荣的帝王元子攸不能挽救北魏王朝,因为当时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同样是诛杀权臣,元子攸最终还是身死国灭了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18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明朝要设置特务组织去监管人民如果扶苏,刘据,杨勇,李承乾,朱标,爱新觉罗·胤礽在地底下遇见会怎样聊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