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当时的欧洲人有多爱中国?当时的欧洲人是对中国有多狂热?我们都知道在18世纪的欧洲是极为喜欢中国文化的...
十八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当时的欧洲人有多爱中国?
当时的欧洲人是对中国有多狂热?我们都知道在18世纪的欧洲是极为喜欢中国文化的,在当时的欧洲的大街小巷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子。而且在那个时候,但凡是一些富贵人家,家中就要放着一些中国运来的瓷器以及茶叶。而且欧洲人喜欢喝茶的习惯也是因为喜欢中国的茶叶而养成的。
在当时的中国热,在欧洲已经热到了但凡是当时的一些贵族在出门时候就只乘中国的轿子。并且但凡在街头上面出现一点来自中国的物品,它的价格便很快会被抬到很高,并且不久就会被抢购一空。当时在欧洲越是高层的精英,越是有钱的富豪,便越是喜欢花钱在中国的物品上面。
就是连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粉丝。他甚至把孔子的画像挂在了家中,每天向孔子朝拜,并且在伏尔泰的认识中,儒家所信仰的儒家五义:仁义礼智信,便是他所追求的那种平等自由。因此伏尔泰他还把中国人称为最有理智的种族。
而当时中国的瓷器也在欧洲风靡的很,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便是瓷器的意思。在欧洲人眼里,中国便是一个瓷器大国。当年从欧洲出发到中国的传教士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去学习中国的瓷器技术以及农业技术,还有茶叶栽培技术。
但是可惜的是,中国当时自以为是天朝上国而不去学习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的技术,这就导致中国的国力开始下降,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热后来在欧洲渐渐的衰退了。
十八世纪为什么在欧洲大陆掀起中国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藏既久,蓄势待发。一朝被引,即成疾风。所向披靡,倾倒一方。
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产物,是人情和人性表现的载体。所以文化不管什么类型,产生自哪个民族或地域,因为有人性这个媒介,一经接触,就会相互吸引,进而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乃至相互交融。当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会很快交融,有的甚至还会发生摩擦,以至战争,例如宗教文化,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和17世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都是。但大的趋势是交融,而交流是它的过程。
一般来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除此以外,生产力发展的先后,也会对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欧洲人自17世纪起就开始摆脱农耕文明,开始了工业文明。他们的文化遂转型为“工业文化”,而我们直到现在,虽然生产方式已经工业化了,但文化形态基本上还保留着农耕文明的特点。因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工业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质力量和以“普济众生”为己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这种文化的特点是阳刚文化,强力文化,它是进取性的,是岀击型的。而我们的农耕文化是一种阴柔文化,它是封闭性的,是守成型的。
今天讲的这个题目就跟西方这种“工业文化”的特点很有关系。因为是岀击型的,所以它要输出他们的文化,首先是他们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这就必须派传教士;因为是进取性的,求知欲很强,急于了解世界的事情,并且拿回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初的西方传教士就起着这双重作用:一方面向非基督教国家输出教义,同时从对象国获取信息和情报。这就形成了欧洲人对中国发生兴趣的初潮。这股初潮的主要“弄潮儿”是欧洲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都有双重的素质:虔诚的布道士和执著的科学家、探险家。
初潮
直到元代,西方人才知道中国的真实存在。此后,传教士们开始翻译中国文化典籍
利玛窦
在元代以前,西方人对中国所知甚少。最初他们只知道有个产“丝”的地方,就把那地方叫“赛丽斯”,后来又叫“契丹”,再后是“奇那”。中国有史料说,罗马人曾在6、7世纪派使团来过中国。但欧洲却找不到这样的证据。反正西方人直到忽必烈的骑兵横扫欧洲大陆时,才知道中国的真实存在。13、14世纪之交马可·波罗的历险,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兴趣。但那是个别人的行为。官方行为约两个半世纪后,即1583年才获明代万历皇帝的准许。在这前后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等国都派出了传教士来中国。其中最成功的是天主教大本营梵蒂冈派出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 attieo R icci,1552 -1610,图)。
利玛窦于1582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采取聪明的策略,首先融入中国的社会和生活,经过19年的苦心经营,上上下下结交了许多中国的士大夫(包括当时最大的学者徐光启)甚至京都要员,终于在1601年见到了中国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后他死在中国,生前留下了《利玛窦札记》。他的墓直到现在仍在北京。利玛窦是个很有眼光的传教士,他的工夫并没有完全用在公关上,而用在对中国国情首先是对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研究和翻译上。1593年他已经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主要部分用拉丁语翻译了出来,呈送给梵蒂冈教皇。利玛窦开了个好头。不久他的继任者金尼阁(比利时人)也把“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翻译成拉丁文,并在杭州刊印出来。这是中国古籍最早的西文译本。
当然这两个人的译本还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它们本身还算不上完善的译本。完善的译本过了半个世纪才出现,那已经是清代的早期和中期了。清代早期的康熙皇帝和中期的乾隆皇帝都是比较开明的帝王。他们允许西方传教士继续来中国传教(康熙于1692年宣布基督教对中国“有益无害”),而且还亲自和他们交流。传教士们便利用这个机会发奋地研究掌握中国的方方面面,他们仍把古代经典的翻译当作要务之一。于是经过几代传教士的努力,这些儒家经典系列都有了完整的译本,其中“四书”的完整拉丁文全译者是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F ran ciscu s N oel,1651-1729)。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20余年的努力,于1711年在布拉格大学刊印了他的“四书”全译本和介绍中国其他古代思想家的《中国哲学》一书。“五经”的拉丁文全译本则是由好几位传教士如法国的白晋、刘应、马若索和雷孝思等人完成的。到了乾隆时期,这些古籍又有了法文译本,它们是由法国传教士孙璋、宋君荣和钱德明等人完成的。此外他们还用法文写了《孔子传》和《孔子弟子传略》等这样一些著作在北京出版。这已经是18世纪下半叶的事了。
高潮
高潮形成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有下列几个方面:
中国学成热门
这些西方传教士为了达到更有效的传教布道的目的,作了坚忍不拔的“知己知彼”的努力,对中国国情进行了可以说全方位的了解,不仅是典籍,对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天文数学、科学技术、医学、农业、园林等等都进行了研究,著书立说,出版了不少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许多人因而成了了不起的学者。据记载,1682年,意大利传教士柏应理回罗马时,带回的在华传教士的著作达400多册。同时他们也将大量中国的各种书籍带回欧洲。如1794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国时,光赠送给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的中国图书就有300册。法国另一名传教士马若索为法国皇家文库收集了几千卷中国图书。在传教士写的著作中,语言文字方面的就有意大利人卫匡国的《中国文法》、西班牙华罗的《官话简易读法》、路易十四的顾问傅尔蒙的《中国文典》等;史地方面的如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被译成多种语言)、冯秉正的12卷本的《中国通史》(1783)、特别是A·基尔契的影响最大的《中国》;法国传教士杜赫德包罗万象的巨著《中华帝国志》很受启蒙学者的欢迎。其他如哲学、天文学、医学乃至武术方面的书籍亦不在少数。
19世纪欧洲为什么不再推崇中国?
17,18世纪的欧洲对中国推崇有加,到了19世纪,欧洲不再推崇中国,原因是什么?17-18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热
欧洲为什么会在19世纪后超越中国,领先世界
18世纪中叶(乾隆时期),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古代最有思辨性的著作是老子的《道德经》,它和同时代古希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相比,差距简直是天上和地下。古希腊的哲学是包含各种自然科学的总称。
2,两次工业革命给西方各国的生产力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解放了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如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
3,发动战争,开辟殖民地。发战争财,在航线开辟后,南美洲的奴隶运输到欧洲,许许多多的黑人死在了来往运输的船只上。
4,人们对各种能提高生产力机器的极大需求。
5,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上下各级官员的舞弊,裙带关系等等。正所谓一年清知府十万两白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