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9 12:06: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本由[英]诺曼·斯通(NormanStone)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一):黑暗与梦魇读完作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10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本由[英]诺曼·斯通(Norman Stone)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一):黑暗与梦魇

  读完作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熟悉了作者叙事的习惯,再读本书,就感觉简单多了。

  不过本书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更容易读,更容易厘清思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是按编年体的格式来写一战历史的,本书是按战场来记叙二战历史的。对于大部分对二战已经有了了解的读者来说,更方便寻找感兴趣或者不了解的部分阅读。这几点是非常人性化的改变。

  本书是“二战”入门普及读本。从两次大战之间、德军突进、巴巴罗萨、珍珠港与北非战场、苏联反击、狂热与憎恨,混乱与延误、纳粹主义,共产主义、西线与东线等几个部分,对将读者带回到“二战”扣人心弦的凶险时局,对二战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性描述,提供的细节虽然不多,但是作者关于战争的见解和分析还是挺深入的,解析了一场欧洲战争如何演变为世界灾难,再现了一个扭曲了科学与人性、漫长而崩裂的黑暗时代。

  如果说一战是传统战争向现代化战争的转变,那么二战就是思想主义之间的战争。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欧洲各国的帝国主义、苏联为代表的的共产主义等,让二战的斗争目的比一战更复杂。书中作者对主宰战争的各国领导人的心理分析也让读者更容易了解二战各个战场战斗的形式。

  与一战的结局差不多,各国消耗殆尽时,签署停战协议。读完两本书就有种感觉,一战二战最大的赢家都是美国。战争的前期,美国都没有参战,而且为参战国提供武器、贷款等还能赚取客观的利润。后期即使美国参战,也有些渔人得利的感觉。也可以想得通,美国的迅速崛起,因为其他国家战后恢复耗费相当大,无力与其抗衡。现在世界上也有些地区还有种战争,而巧的是,这些战争都有美国的身影。读史使人明智,利益终归是最大的矛盾。

  “二战”是横亘在现代人心头的一个梦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下,在绝望和怨恨的浪潮中,有关人类进步的观点悉数遭到了彻底的否定。七十多年来,它的阴云一直未曾消散。就中国而言,二战给我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一个战场。可惜书中没有涉及,只记叙了欧洲战场的战事。但是私人感觉欧洲战场的战争还是打得比较保守的,毕竟各方势力思虑太多,而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是毫无保留的,打得彻底而惨烈。所以私人觉得没有记叙亚洲战场尤其是没有记叙中国战场是本书的一大遗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二):法西斯统治下的二战阴霾

  我想如果有哪一次大战离我们最近的话,那一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比一战惨烈,不仅在上网人数上的巨大差距,还在于参战国家和军队的数量上,以及二战对世界格局的更加持久深远的影响上。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是否会永久的和平,或者说是在一个课间的时间内保持和平。答案是显然的。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世界秩序通过和平协议的签订,也伴随着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确定,得以重建世界秩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成为立历史潮流,五大洲迎来了普遍意义上的一个黄金和平发展时期。不过,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终止战争,反而让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此消彼长,世界和平是人类永远的追求。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历史,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作为上世纪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影响深远的两次世界大战,看似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我们认真研究这两段历史,认识战争发生的本质以及主要矛盾体、参战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对人类未来和平发展的巨大意义是不能忽视的。我们研读这两次世界大战史,就是为了铭记历史。

  众所周知,二战有两大主战场,以欧洲为主的西方战场,以亚洲尤其是中国为主的东方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黑暗的年代》一书里,英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作家、两次世界大战研究专家诺曼·斯通浓墨重彩的介绍了二战期间西方战场的主要交战国的攻守、战役的转折、诺曼底登陆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全景式的展现了那场战役的惨烈和世界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如果说,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两大世界强国对欧洲各国发起的战争影响范围广、对整个战役起着重要影响的话,那么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日之战却是整个战役被世人忽视最多、影响被种种低估的一个主战场。当75年前纳粹德国派出的威廉·凯特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就此结束。不过,作为东方主战场的战役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的“帝国梦”,反倒是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依然做着帝国梦的日本朝野看到了翻盘的机会。应用的中国人们和亚洲其他各国人民正在与日本侵略者作着艰苦的斗争。直到美国于1945年的8月,在日本本土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后,日本侵略者才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美梦终究难以实现,伴随着日本侵略者签署的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才终于宣告结束。

  我想说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二战中的中国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是被远远低估的,这需要世界重新认识那段历史,只一点是毋容置疑的。

  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来看,忘战必忧。只有铭记战争的惨痛记忆,珍爱和平的来之不易,人类才能拥有和平的未来。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壮大世界正义和平的力量,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发展,消除饥饿和疾病,改善世界环境,也许才能真正拥有持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三):历史书里的“隐秘的角落”——读诺曼·斯通《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很难具体评价。题材的宏大和篇幅的窄小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不能从内容的层面进行太多的苛责,因为诺曼·斯通要做的是是“填充”而非“铺陈”;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对填充物再三咀嚼,追求容量和质量的平衡。于是,很多作者不经意之间“一笔带过”的细节,在此情况下显得分外耐人寻味——

书本第48页,作者写了这么一段话:

“与此同时,法国民众开始遭受德国占领军的无情盘剥。为了防止德国人控制法国海军,英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海港凿沉了法国海军的大部分舰船,同时,其余地区的法国海军将领也与英国签订了协议。就在这个令人绝望的时刻,墨索里尼加入了战争。”

这段话的背景,是德军穿越阿登森林,绕开马奇诺防线闪击法国得手,英法联军被迫展开“敦刻尔克大撤退”。

在讲述这段话之前,作者首先肯定了法国人的牺牲。“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它是以法国士兵的牺牲为代价换来的。”随即,作者交代了法军负责掩护撤退并最终约18万人被俘。

姑且不论前文对所谓“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表达,到底是吹嘘居多还是肯定居多,但毫无疑问,在对法军负责掩护撤退这一事件上,作者的表达显得有些含糊:事实上,一开始因为法国舰船缺乏,主要负责撤退的是英国的军舰,而军舰渡的,基本都是英军。在法国相关人士(此刻,戴高乐还不算正式领导人)的“要求”下,后续的军舰和民用船只才开始撤退法军。

回到这句话本身,诺曼·斯通提到的“英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的海港凿沉了法国海军的大部分舰船”,中国的读者一般不会太留意,而且相关的书籍也一般不会提到。但这一历史事件在丘吉尔本人的回忆录里,却被表述为“在我一生参与的决定中,只有这个决定最违背人性,最使人感到痛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弩炮计划”。

1940年7月3日(巴黎于6月14日失守,6月22日德法停战),英国海军抵达阿尔及利亚的奥兰港,向港内的法国海军最高指挥官让·苏尔开出条件,要求其率领舰队驶出港口与英军一同战斗。或者,自行沉舰。而法国指挥官则认为,既然德法两国已经停战,那么自己就必须接受当时法国政府的指挥,因此严词拒绝了英军。让·苏尔很快宣布舰队进入战斗状态,但他始终认为英军不会开火,而英国人则从当时战争形势的角度考虑,认为这支法国舰队威胁太大,必须进行处理:旗舰“胡德号”(就是日后围剿“俾斯麦号”的那艘船)率先开火,直接击沉了法军旗舰。战斗爆发。

最终的结果是,法军旗舰“布列塔尼号”被击沉,“敦刻尔克号”和“普罗旺斯号”主动选择搁浅,“斯拉特斯堡号”狼狈逃窜。“敦刻尔克号”后来又被英军轰炸了一次,而这三艘舰船在1942年维希法国灭亡前自沉。

与此同时,英军在北非达喀尔港重创“黎塞留号”战列舰,该舰3年后经美国人转手,重新加入同盟国序列。

总结而言,就是英国人击沉了法军旗舰,重创了四艘主力战列舰(其余非主力舰船暂时忽略)。其中,三艘在1942年自沉,一艘在1943年重新加入战斗。

而在诺曼·斯通的笔下,事情是英国人凿沉了法军大部分舰船,同时其余地区的法国海军将领与英国签订了协议。

从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一表述唯一的漏洞,就在于“同时”这两个字对史实的出入,但整体并没有太大问题。而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法国读者多半不太会认同这样的表达——这是一场“盟友怕你投降,于是赶在敌人之前杀了你”的闹剧。所以,尽管我们不能对斯通的表达加以学术的批评,但其实还是能投射一点人道主义的关怀。

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篇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其中“伯”“克”“段”都暗含了作者的批判性态度。在当代,这种春秋笔法未免会显得过于晦涩而不太被读者喜爱。但是如果对照历史的事实来阅读书籍,这些小的“隐秘的角落”,还颇为有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四):个人意志的战争化形态,以及不可避免的惩罚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黑暗的年代》在内容叙述上稍作调整。虽然依旧以时间为序,但重点围绕重大战役展开。通过描述战役发生的前因后果,擘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变动。这种变动,往往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虽然这种动力更多是由人民创造的,但往往一些具有非凡意志或成就的人,也在左右历史的走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将历史引向辉煌的顶峰,有的把历史拖入苦难的深渊。希特勒以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盲目乐观心态和毫无理由的坚持,妄图建立一个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的宏大帝国。可惜,不顾客观事实,单靠一腔热情,所谓的胜利只能是昙花一现,所谓的帝国梦想只能是南柯一梦。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凡尔赛合约》的签订中宣告结束。这个条约,严重制约了德国经济,影响了民众生活,一种越来越不满的情绪在德国人中间蔓延,“这是希特勒手中最强有力的王牌。”他戳破了《凡尔赛合约》的谎言和伪善,摇身一变,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人。这无疑与他极富煽动性的演说有关。哪一个国家的民众愿意在别人的欺凌下生活呢?再说,希特勒还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蓝图。

  在希特勒出人头地、展现力量之后,奥地利“开始出现想要加入德国的骚动”;但泽这个自由城市,“给出了热烈的回应,强烈要求将但泽并入德国的版图”。这些国家或城市,可能有一种江湖小弟一定要找个带头大哥罩着的心态,但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种族主义归属感。只要想一想建立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强大的日耳曼帝国,就够让人激动上好一阵了。希特勒正是利用这种种族心理,建立起一种泛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团结日耳曼民族、驱逐甚至消灭犹太人以及其他被视作“劣等民族”的人民的统一战线,开启了他穷兵黩武的功伐生涯。遭受苦难的不仅仅是交战双方的人民,还有与战争似乎不相关的“劣等民族”。《辛特勒的名单》这部影片,描述的就是这种残酷驱逐、杀戮的一个缩影。

  依照作者所说,希特勒是一个“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但是又被民众及追随者捧到了一个名不副实的高度,个人崇拜的疯狂,让希特勒经常处在一种虚幻的自信之中,理智被激情战胜,指挥靠直觉做盾。尤其是在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相继被攻破,法国也成为德国的手下败将之后,更是洋洋自得、不可一世,又将苏联列入攻占的目标。据说,希特勒曾这样说,“我们一脚踢开门,房子就会塌掉。”事实证明,不经大脑考虑的主意是盲目的,不结合实际制定的计划是愚蠢的,遭遇回天乏术的失败后毫无意义的坚守除了浪费生命,再无别的结果。最终,希特勒的力量几乎被苏联消耗殆尽。这就是单纯激情的后果,虽然追随希特勒作战的也有诸如“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等著名战将,但仍然架不住这种随心所欲的战略指挥,偏执、狂热与盲目,造成了众多战役的失败,希特勒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可以说,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发起者,他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同时,也因为他改变了世界秩序,重塑了世界格局。这种格局,是世界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武力争斗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逼迫,背后隐藏的则是希特勒、斯大林、张伯伦、丘吉尔、罗斯福等一众政治人物切磋过招、冲突妥协的最终结果。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战争依然没有停止。回顾历史,是为了不重蹈覆辙。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不在意这一点。

  正如黑格尔所言:“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五):纳粹德国投降75周年:两次世界大战还留给人类多少教训?

  文/见识城邦

  75年前的今天,在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尔特,纳粹德国派出的威廉·凯特尔元帅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就此结束。

  这一天成为了“欧洲战胜法西斯纪念日”。然而,这很难称得上是一个值得人们狂欢的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导致了多达7000万人丧生。要知道,当战争结束时,世界总人口还不足25亿。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场战争具有如此之大的破坏性。

1945年5月8日,凯特尔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投降书

  德国投降并没有让地球另一端的日本就此束手就擒,反倒是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依然做着帝国梦的日本朝野看到了翻盘的机会。75年前的今天,菲律宾和冲绳依然激战正酣,日军神风特攻队用丧心病狂的自杀式袭击试图改变战局。8月的两次原爆之后,二战终于最终结束,留下满目疮痍的世界的无数的创伤的心灵等待复苏。

  而就在凯特尔签下投降书的那一刻,他的心里一定还是不甘心的。冥顽不灵的他在翌年的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而作为希特勒身边最忠实的军事顾问和吹鼓手,他至死没有悔过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不管是追随希特勒自杀的戈培尔,还是在狱中服毒身亡的戈林,纳粹德国的高层中如凯尔特这样的死硬派不在少数。尽管在战争的最后时刻,德国百姓并没有出现和日本那样大规模的“玉碎”自杀,但最终的柏林一役中,大量基本不符合参军条件的民众还是拿起了枪与苏联红军死磕。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究竟希特勒给德国民众画了多大的饼,让人们把帝国梦做到了最后一刻?

  举一个例子。1939年二战爆发以后,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势如破竹,他甚至规划起了德国称霸世界之后的样子。他打算在征服世界之后,把柏林打造成为“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在今天德国总理府的位置,希特勒的御用建筑师曾为他规划过一座以罗马万神殿为雏形的“元首宫”,需要修建十年,光走廊就有500米长,此外还曾规划过高达百米的“新凯旋门”以及可以容纳百万人的广场。就算在柏林被围的时刻,希特勒还曾饶有兴致地视察过工程的模型。只不过,随着纳粹德国的投降,这一切也都只能是模型了。

日耳曼尼亚模型

  因为一场野心家可怕的梦,世界付出了代价。提起那些日子,人们的集体记忆里记是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精美的华沙在纳粹的淫威下化作废墟,是580万犹太人被残忍地屠杀。可是,我们也不该无视在盟军轰炸下的德累斯顿,德国人民也曾经历过怎样的梦魇,也不该忘记两颗原子弹的蘑菇云中那些消陨的生命。在炮火纷飞的至暗时刻,人性在极端环境中接受拷问。

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我们记得诺曼底、阿拉曼、中途岛,战役可以有胜利的一方,正义也终将战胜邪恶,但对人类总体而言,战争过后很难有胜利可言。

  对于人类而言,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很不幸。

  1914年,在萨拉热窝一个偶然的刺杀事件之后,欧洲各国迅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火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四年里,依然是做着“帝国梦”野心家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在他们的煽动下,欧洲绅士们以“保家卫国”的名义突破了文明的底线,为此也付出了几千万条人命的代价。

几乎延续了整个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使得德法两国伤亡超过70万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重新拾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曼·斯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第二次世界大战:黑暗的年代》,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两本语言精炼的小书就像帮我们打通了任督二脉,把两场我们认为相对割裂的战争全都连接了起来。

  一战之前,德国作为新兴强国经济发达。首相俾斯麦曾经制定睦邻政策。这位为德意志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铁血宰相”深知打江山的不易,并不想与其他列强直接冲突。然而,繁荣面前,德皇威廉二世想要争霸的心却蠢蠢欲动。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衰落,他与俄国争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大陆国家,他又要与英国在海上一争高下。当萨拉热窝想起了枪声,一切变得无法避免。

  有称霸野心的又何止是德国。正在迅速工业化的俄国、坐拥广袤殖民地的英法、民族问题复杂却想过足扩张瘾的奥匈帝国、想要重整山河的土耳其、哪怕是做着巴尔干地区强国梦却受挫的保加利亚……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说:“这是一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

一战中德国的陆军元帅1925年成为了魏玛共和国的总统,最终助长了希特勒的上台

  但它什么也没有终结。出于仇恨制定的《凡尔赛条约》极尽盘剥德国之能事,构筑了战后秩序。讽刺的是,互相牵制的战胜国却没有直接占领德国本土,这也让德国人打心底不觉得自己被打败了,只是遭到了当权者的背叛。于是,区区二十年过后,一战就以升级版重复上演了一次,而且来得更为猛烈。同样起源于野心家的梦想,一战与它的后来者是那么的相似。

  也许,与其说人类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经历了两次大战,倒不如说是一次世界大战的上下半场,中间的那些年更像是纸醉金迷却又暗流涌动的中场休息。就德国而言,这时的魏玛共和国在文化和社会极度开放包容,又在政治上极度对立分裂,就如同在积蓄一股摧毁的力量,让大厦轰然倒塌。如同斯通教授所言,当纳粹德国终于投降,疯狂奋战到最后一刻的德国人却在战后几乎没有了反抗的意识。他们这才从心底认输了。

近年来好评如潮的德国电视剧《巴比伦柏林》宛如魏玛共和国的浮世绘,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柏林的“虚幻繁荣”描绘得淋漓尽致

  1945年9月2日,当各国代表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字的那一刻,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世界格局将会为之大变。世界上有了联合国以及以它为中心的众多国际组织,我们有了全球化。得益于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开始复苏。如果说,一战过后各国都在想方设法摧毁邻国的经济,二战之后大家已经有了长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之后的世界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样子。

  在全球化欣欣向荣、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的日子里,我们可能快要忘了这个问题:我们离下一次大战有多远?

  1962年的导弹危机让核阴云笼罩全球,一度让人类无限接近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清醒过来的美国与苏联领导人在最后关头选择了妥协。之后,任凭地区冲突如何升级、反恐形势如何复杂,过去的75年里,人们似乎并没有多少机会认真想过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但我们知道:它并未远去。

  小小的病毒改变了世界。全球新冠肺炎的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了300万,死亡人数超过了20万,波及的范围已经超过了21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已经让全球化遭到了全所未有的冲击,一场疫情更是让国际新闻把全世界的编剧都逼得没了活路。

  几个星期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接受采访时说出这样一句话:“我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是一场核战争,但新冠疫情的爆发已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这次 “世界大战”的波及面比前面两次都要广,敌人本只应该是病毒。只是,当各国之间、不同社会阵营间开始了无休止的龃龉,人类想要重新鼓起勇气同仇敌忾也似乎变得艰难。

  民粹主义抬头、冒险家们依然活跃。为了避免下一场萨拉热窝的意外、为了阻止又一次“巴巴罗萨计划”或是珍珠港事件那样注定失败的豪赌,或许人们都该收敛起那份血脉喷张,学会重新从字里行间读懂曾经的教训。唯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可以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

  1939年9月1日二战在欧洲爆发的当天,作为联合国前身的“国联”正在讨论的却是如何统一各国十字路口标准的问题。这个世界不该再对真正的危机视而不见。

本文标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59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敦煌本纪读后感摘抄给未来人类的终极12问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