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五十年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09 16:58: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故宫五十年》是一本由那志良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一):660.20.41《故宫五十年》—那志良。从民国十四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到一九六五年台北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100字

  《故宫五十年》是一本由那志良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一):660.20.41《故宫五十年》—那志良。

  从民国十四年(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到一九六五年台北故宫落成开幕,故宫国宝经历了战火离散,最终分隔海峡两岸。如果国宝会说话,它们愿意安身何处? 记得那志良先生,是源于一句话,“翡翠无红一世穷”,那先生的一位学生写到,师生二人在古物店里遇到一块翡翠,学生尚在犹豫,老师便说了上面那句话。很奇怪的是,那位学生姓名和具体缘由毫无印象,这么多年,单对那志良先生和那句话记忆犹新。 《故宫五十年》的记述平静、安稳,像是底下风起云涌表面平静无波的深潭。时代的重创、人事更迭的利害较量、国宝迁移的风险预设还有各种详实的第一视角资料,国宝颠沛流离的命运让人唏嘘。 《故宫五十年》更像是一本工作手册,记满了客观的工作详情,时光和局势的变化体现在一次次的装箱、运输、清点、登记中,以国宝迁徙为节点,每一次都是中华民族的切身之痛,外族入侵、兄弟阋墙,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国宝悲恸无言,也许这是我们的命运,置之死地而后生,断骨疗伤,永不忘记。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二):故宫-中国的文物财富

  从近代史以来,中国历经的无数次战争,使中国的古物满目苍凉,而其中最为令人愤怒的火烧圆明园,是本就已经满目疮痍的中国文物迎来了又一次巨大的冲击,而如今,现存的古物每一件都是我们中国的财富。 中国现存现成的古物,我们从记载中可以收获到很多的相关知识,他们并非只存在于书本的了解中,或者说他它们是活生生的属于我国的财富。 我看很多舍书友都说读完这本书有一种特别沧桑的感觉,我读完这本书之后,除了有一种特别沧桑,还有一种很沉垫的感觉,仿佛我国那些国宝中承受的千百年的沉淀,都通过作者那志良的笔下,而后进入读者的眼中。 读这本书说到心里感觉很沉垫,因为这些书中记载的文物,它不只是我们中国的古物,在他们的上面还记忆着我们中国经历了岁月长河千年的沉淀,所承受过的遍体鳞伤,中国文化理念所有的进步。 在书里介绍了故宫博物院从成立到鼎盛时期,再到后来文物的南迁北迁各种经历,后来故宫文物的复员和各种展览,这些东西都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是中国最宝贵的国宝。 有一种职业叫做文物修复师,其实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个职业有什么作用,其实无法理解不能接受的原因给基于我们的不了解,在每一个文物上面都寄托着千百年的情感,而对于每一个文物修复师来说,每一个文物都像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可以选择不理解,但是不可以选择去恶语相向。 看这个书之后,我仔细的去搜索了一下关于故宫文物的一些书籍,更加系统的了解一下关于一些文物的相关知识以及现如今置放位置,说实话感觉自己的了解还是不够多,以前上学时看的历史书上一些文物的照片只是简单略过,压根没仔细看过两眼,听说前段时间梵高的画集被盗,不知道这样的人的目的出于什么,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文物是国家的宝物,每一项都是国家的财富。 对这个作者也有很大的一种钦佩感,这本书能够写作的如此感人,如此优秀也与作者的深厚功底离不开,虽说以前对这个作者没有很大的了解,但是这一次有对他有了很大的好感,就听说作者是一个在常年在故宫工作的人,由此可见,他对故宫的了解真的是很多,以及他对故宫的深厚感情也是让人震撼,很喜欢这本书,很好的阅读体验。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三):虚幻的枯燥与真实的快感——读《故宫五十年》

  角度系列20200515“非虚构”类文学读多了,总会有些恍惚。文字的真实性是否经得住反复诘问,始终是个没法下定论的事情。又或者,唯一的定论就是没有定论。而在这无法预知的真实性之下,是写作者主客观的多元混杂。创作的自由被层层打开,然后一一合上。于是读者不得不狼狈逃窜——困在意义的中间层里,一方面很难从作者的文本里辨认出可以依赖的真相,一方面淹没在数据和材料的海洋,打破不得而挣脱不能。

  阅读《故宫五十年》的体验大抵如此。那志良老先生在故宫工作凡数十年,自二五年始,至九八年止,中间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等等历史时期。本书内容涉及的主要是民国年间到建国,整体时间虽然缩短了,但选截的部分却更加可读:在时代大环境里的颠沛流离。

  我将其分隔成虚幻的枯燥和真实的快感两部分。

  那志良在《故宫五十年》里的记录,可以剥离成连贯的两层:外层是整体时代的动荡不安所导致的故宫文物的被迫迁徙,内层是故宫被迫迁徙之中所表现出的虚静和沉稳。前者指向了真实的快感:预设或不可测的困难,以及最终解决、顺利结束的畅快;后者则描摹了文字背后的枯燥,读者焦急与人物缓慢之间的落差,营造了错位的枯燥和等待的惶恐。

  读那先生对文物的记录,其实颇为有趣。因“九一八”事变而要搬运时,时间尚且宽裕,“古物馆”共61735件,“图书馆”“文献馆”没有总计的数字,但各自都在十万册上下。到了上海,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检查:“从民国二十三年一直到二十五年”,重检的包括“书画五百九十四号,同期二百一十八号,铜佛一百零一号,玉佛一号”。这些编码背后,是故宫人的奉献与执着,也是遭遇不公的无言抗争。而这份复杂的心绪,那先生在字里行间的表达里,通过语气的曲折委婉得以展现。百度上对故宫文物的一系列事件定义为“冤案”,而那先生的笔下只有“这是命里注定的”依据轻描淡写。如果读者违背作者的愿意,剥开“同事们说”的伪装仔细看过去,一眼是历史境遇变迁后的风平浪静,深层的则是专注的心意和诚挚的爱护: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行为本身的过失却并不容质疑。因此,所谓的命中注定只是对惩罚的重新命名,而“原教旨”的本义关注的依然是对文物的爱护和工作的细致。

  书本的后半部分,铜版纸印刷了几页文物的画像,有意思的是并没有标注出文物暂告段落的命运:重返北京故宫还是远走台北故宫。我想,这或许是对那先生的某种不曾言明的致敬。在书籍里,它们合二为一;在时空里,它们绝世独立。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四):五十年的故宫风风雨雨的传记

  关于故宫的书和影视作品是很多的,像祝勇老师的《故宫的隐秘角落》,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故宫,尤其是综艺《上新了,故宫》更是带我们探秘了很多故宫未开发的地方,但是这些都只是让我们看见了现在的故宫,而那志良老师的这本《故宫五十年》打开我关于故宫的前世今生,更主要的这是一本档案一般的书籍,里面作者从紫禁城改名故宫说起,是因原由都写的很清楚,甚至附上了当时的文书稿件,档案记录,图片记录。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讲述探究和了解了故宫在民国的时期,在战乱时期,故宫的前身都发生了什么。

  书里关于故宫的东西六宫的宫殿,一目了然的读者排列出来,甚至写明了每一个宫殿的前身和改名后的情况,看清宫剧里总喜欢提到的那些宫殿,其实你会发现很多原来在清时期都没有住人的,皇后不一定住在翊坤宫,太后也不一定住在慈宁宫。所以看清宫剧,还不如看《上新了故宫》

  在《上新了故宫》这个综艺里,有一期提到了文物南迁,而在这本《故宫五十年》里,我再次通过那志良老师的还原,看见了故宫南迁的前期筹备,运输途中,南迁后,以及中途发生的人事变动都事件。让对南迁有了一些印象的我,更加明了的知道了南迁的过程,中间发生的事情。文物南迁原没有我们相信的那么简单,有来自各界的威胁,也有运输路上的威胁,更有个人之间的争斗,那个时候的故宫暗藏汹涌,前途未知。

  如果说我们平日看见的是故宫的华丽,是文物的美丽,那么在书中我第一次看见了故宫的运作,工作人员是怎么在日常的维护运行这偌大的故宫的,对于文物他们有抱着什么样的一颗心,因为书中涉及到了很多档案,我默默的记录下了一些展馆,打算有机会去故宫的时候去针对性的去看看。说起故宫,大家想到的北京,但是在台湾的故宫,却也是一片天地,是故宫分割出去的,这次在老师的书中,第一次了解文物在台北的保管和迁运过程,真的是很难得。

  今日我们所见的故宫,来之不易,是这些故宫的人一代代的维护守护才有的我们今日可见的故宫,故宫里的文物因为有他们才能重见天日。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好像一辈子都探寻不完它。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五):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史

  小时候很傻很天真,从电视里看见皇帝住在皇宫里,以为故宫里面一直住着皇帝,后来才慢慢知道那里面确实住过皇帝,只不过是好几十年前的事了。 第一次对故宫有很深的了解,是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知道了文物工作者的不易,也更加明白了我想守护文物的决心。当时看到故宫需要修复人员,我就想以后我要考上关于文物之类的专业,以后去故宫修文物,可是世事无常,我并没有上文物类的专业,只好从纪录片和书籍上更深地了解故宫,正好遇见了《故宫五十年》这本书。 《故宫五十年》是把毕生精力都花在了守护故宫文物的那志良先生所作。这本书皆是那先生的亲历、亲见、亲闻。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讲述了尤其是抗战期间,那先生和同事们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在颠沛流离中护送故宫国宝、疏散后方的种种历史细节。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说文物了,何况带着文物奔波的那先生和他的同人们。他们把那些宝贵的文物一个个编上号,装上箱,开始了护送的征途。他们先是对文物进行了南迁,另外,在此期间,还举行过展览。 护送路上艰难万分,他们一方面要完整的护送文物,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侵略者对文物的觊觎。终于,在1947年的十二月九日,文物复原的工作完成了。 复员后的故宫,到了当时的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开始开放参观,有了现在故宫博物院的雏形。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文物迁运到了台湾。迁运到台湾的文物,被一些大家们一一摄影下来,分类编成了一部款印谱。 那些文物迁到台湾之后,要求参观,于是临时组建了一个简单的陈列室。后来,在亚洲协会的协助下,成立了四个展览室。1961年,在多次协商下,文物开始了赴美的展览。 紧接着,又系统地讲述了文物的保管和文物迁运台北的事。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了开幕典礼,台北故宫博物院诞生了。故宫五十年的经历也落下了帷幕。 如果要看中国古代建筑精髓,要去北京故宫;而要看旧时皇族珍玩,那没有哪里比台北故宫博物院更适合了。希望有机会两个故宫博物院能合体办一次展览,让我们这些文物迷们大饱眼福!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9)9.42019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叶君 萧寒 / 王津 亓昊楠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六):溥仪深恨的人里有他,故宫却因此福泽深厚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颠沛流离,虽然这是时代进步中必须要付出的一些痛苦,但溥仪显然很难忘记这些让他痛苦的人,比如说推翻清朝、导致他失去帝位的袁世凯,再比如武力占领紫禁城并把他驱逐出去的鹿钟麟。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第二十二步兵旅旅长鹿钟麟随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反戈,回师占领都城,鹿钟麟与留守司令蒋鸿迂等人密切配合,不费一枪一弹就完成了任务,并率军对驻守景山、紫禁城的守卫部队缴械,溥仪也被迫于11月5日迁出紫禁城。

老照片

  鹿钟麟能完成如此壮举,与他的身世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1884年3月,鹿钟麟出生在一河北望族,同宗鹿传霖曾为清朝军机大臣、太子太保、 东阁大学士。

  鹿钟麟虽然科举未中,但他投军后与冯玉祥等人相识,在武昌起义后一同发动滦州起义,1916年再次与冯玉祥相遇,从此追随冯玉祥建功立业。

  虽然紫禁城里没有了小皇帝,但溥仪及其身边的人无时不想再回去,国内也有很多复辟势力在活动,紫禁城的命运祸福难料。

  1925年9月,清室善后委员会决定将紫禁城变成全民所有的博物院,这也就成为我们所熟知的故宫博物院的诞生。

  那志良在1925年就加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做文物清点工作,对故宫博物院的经历如数家珍,在他著述的《故宫五十年》一书中,从亲历者的角度,回顾了故宫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鹿钟麟在故宫初期的积极保护作用。

  那志良回忆,故宫成立前夕,有人主张把文渊阁里的一部四库全书,拿出去付印,以这个理由把这套四库全书运走。

老照片

  《四库全书》可不是普通书,它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是中国古典文化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

  如果任由他们取出故宫,该书有散轶甚至毁弃的危险,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人想在文渊阁和文华殿之间砌个墙,把《四库全书》保护起来,他们跟鹿钟麟协商,鹿钟麟立即派工兵一营连夜砌墙,并设岗监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没人敢打《四库全书》的主意了。

  1926年1月,冯玉祥被逼下野,鹿钟麟任国民军前敌总司令,段祺瑞早就对冯玉祥等人不满,与奉系联合驱逐国民军,鹿钟麟也只能撤出故宫,这样的结果让故宫里的人很忧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鹿钟麟确实做了很多贡献。

  但在故宫的历史上,应付国内各路军阀,还不是罪头疼的,日本侵华导致的国宝疏散后方,以及百万件国宝在战火中南渡北归、西迁东还,期间的颠沛与流离,才是故宫文化的淬炼和升华。

封面

  抗战胜利后,随着内战中果子军的节节败退,酱子开始想办法把故宫文物往东南搬,故宫里的文物精品再次遭遇分拣、搬运,造成了两岸文化的一种割裂。

  《故宫五十年》写尽了50年故宫史的沧桑变迁,里面的45幅历史和文物照片,更是体现了故宫的坎坷和珍贵,令人观之动容。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七):五十载风雨兼程,护住国之“根”与“魂”

  是职责、是担当、是民族自豪感……翻开那志良老师所写的《故宫五十年》一书,透过一件件携着时代气息的事迹,其毕生献之于故宫博物院守护精神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那志良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姿态傲然、脚步坚定,他们一生未有大富大贵,但却愿意把文物佳酿护在手心中,用生命去捍卫它们,使得后人能够通过这些璀璨的历史文物,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喜与忧:与时代同行】

  从民国14年10月1日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日起,这个机构便经历着与时代同行的喜与忧。北伐之前,直鲁联军包围故宫,军队直逼神武门;清室遗老与民国的无聊政客,表面上是噤若寒蝉,暗地里无时无刻不在打算着如何使宣统回宫的算盘,故宫博物院不得不一再改组。

  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大家都认为,这种不死不活、苟延残喘的局面一定会结束的,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一定会得到政府的同情援助,没想到却收到了由经亨颐执笔的关于废除故宫博物院的提案。于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辈们,便有理有据地和经亨颐展开了文字辩论。这场辩论,着实精彩。

  经亨颐认为,故宫博物院首先取名就很不妥。他认为“故”这个字有怀念的意思,故宫二字不免有禾黍离离之感,同时他认为故宫博物院内的物品,实在谈不上“博”,他嘲讽说,这个不合用的组织,倒不如改名为“废宫奢侈品陈列所”。

  读完提案,张继先生以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主席的名义,上政治会议一文,驳斥经亨颐谬论。他回应说,故宫二字仅仅表示以前彼处曾为“宫”而已,欧洲各国,以旧时皇宫改作博物院者,不一而足,且多以某宫某官冠于博物院上,而为之名,譬如巴黎的“狼宫博物院”等。

  经亨颐认为,皇帝物品不过是天字第一号逆产,应当拍卖,然后用所得款项在首都造一所中央博物馆,最多可将清宫物品中有可以供美术研究所分别陈列,不必特设一室。张继回之,法国大革命,其雄伟之风,激昂之气,迈越往古,为后来各国革命者之先导。然方其拍卖法王室之产业也,亦有“与历史有关之建筑物物品等除外”之令。况且故宫已经收归国有,成为国产,何来逆产之言论?

  此事经政府会议讨论,一致认为有维持原案的必要,故宫博物院岌岌可危之势,至此总算告一段落。

  【南迁与疏散:枪林弹火中的守护者】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由于担心文物的安全,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开启了大规模的搬家工作。直到次年三月中旬,中央才决定,所有档案部分暂且放在行政院的大礼堂,其余的完全运往上海。第一批文物安全南迁后,民国22年,大家又开始装运第二批箱件了。除了装箱打包搬运之外,还有专人负责南迁文物的编辑及清册工作。每每提出一件东西,有一位职员报出号来,大家在账册中找到,便交给鉴定人去鉴定是不是真东西。譬如一挂朝珠,要有鉴定人报出珠的粒数及材质,再到上面附件的佛头、佛头塔、大记捻、大坠脚、小记捻等的数量及材质,然后说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如果一律是真货,就交还本院。如果有一种东西是假的,全挂朝珠边要由法院放在另一个箱子里,另行封起来。

  日本侵国后,故宫文物有急于向后方疏散之必要。故宫博物院运了80箱精品到长沙,再转运贵州,但这只是故宫收藏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1万多箱文物,还保留在南京朝天宫故宫分院里。几经辗转找到宝鸡接洽贮存地点后,作者那志良便同同事一起赶往宝鸡,将七千二百八十六箱文物搬运好、核对好。

  “将文物搬到陕西省中最富之区汉中去”“将文物运到四川成都贮存”……接到一个个指令后,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冒着空袭的风险、艰难辗转,终于让七千多箱文物在“天下秀”的峨眉大佛寺武庙住了下来,一直到抗战胜利。

  【迁往台北:当时已惘然】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在抗战期间,移存后方,除了把书画及图书随时提出来晾晒之外,其他箱件,不准开启,工作仅限于保管。这些文物被分三批运至台湾后,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编辑流转工作。

  全书文字朴实,读者可以一气呵成。近代中国的这段岁月一下子跃然纸上。中华国宝的颠沛流离让人感慨万千。大批的文物守护者在颠沛流离中,细心护送故宫国宝,可以说这本《故宫五十年》的史料价值非常珍贵。

本文标题: 故宫五十年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1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书中漫步》读后感1000字一边焦虑,一边成长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