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一本由[日]佐佐木正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一):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佐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一本由[ 日 ] 佐佐木正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一):我们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佐佐木正美全新打造的经典书籍,这本书虽然看似不厚,但里面的内容却适用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因为他本人就是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他比我们更懂得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其实这本书我很早之前就已经收到了,但是一直没有看。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的时候我以为他是我们共同的一种爱好,一种理想,在我们共同的呵护下它能够茁壮成长。读这本书我才发现《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真的是一本关于孩子的书,关于我们自己孩子的一本书。 在这本书里边它将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好的父母,如何更好的去呵护自己的孩子,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健康成长。因为对于孩子来讲并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我们要做的事对于他们全方位的教育。使他们能够真真正正的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快乐,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能够成为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对于孩子,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呢?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干涉的,但有些东西是不需要我们干涉的,甚至是不能去干涉的。因为孩子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爱好。就像这书的背后有这么一段话“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他长大盛开。花儿有时候可能不会开,有时开的不尽如人意。但这就是养育孩子的义气所在。请以一颗真实孩子的心,温柔且有智慧的培育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这句话虽然不长但是我们细细的去品真的非常的有味,因为在《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这本书里边他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孩子的时候,除了我们告诉他这些可以做,这些不能做以外,我们还能够看见孩子的成长,我们能够倾听孩子的诉说,聆听他们的心声,以及做自我调整以及改变。因为我们并不是圣人,并不是什么都是对的,也有些时候真理可能会在孩子的一方。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这本书里边还着重讲孩子青春期的养育,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青春期,也都知道青春期是非常叛逆的一个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里边,我们更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家的温暖,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健康。《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这本书真的适合每一位家长去读。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二):对孩子,看见成长、倾听内心、发现改变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所吸引了——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又想到了自己很久以前看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在这部电视剧里面我非常喜欢女主人公苏明玉,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就是一个不好的童年,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所给她带来的影响。 在这个人物身上,我反思一个原生家庭,所给一个孩子带来的影响在后半辈子会很久。有的人很幸运,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会发现自己童年的缺失,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去治愈原生家庭所带给他的伤害。可是总有一些不幸的人,他们没办法发现自己的不快乐,他们没办法治愈,他们一直在和痛苦进行着挣扎。 其实,我们在看电视剧所塑造的很多人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关于咱们社会现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儿童的教育方面,家长应该怎么做。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一切,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这才是我们应该所重视的。 很多人都会说,我第一次做父母我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也是他第一次来成为你的孩子,他也什么不知道,咱们都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没有谁天生都会什么东西,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这一方面,我们会发现他给我们试错的机会很少,我们应该学会提前去学习,在前人的经验当中学会去总结,避免自己出现一些非常常规性的错误。 在《我们的孩子》本书里,作者就教会了我们许多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去相处,在整个成长的过程当中,作为家长,你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应该怎样去调整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边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在这本书里面,作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家长,如果你能体会孩子的体会,感受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一切,给予孩子高质量和有智慧的爱,孩子的心灵也必将变得丰富而温暖、辽阔而宽广,他们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都希望将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可是到底应该怎样让他们把这些东西把握住呢,这些是需要我们家长来思考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如万物般各式各样的存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以成人般的尊重和看待,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倾听我们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情绪与欲望。在文章里面,作者通过不同的文章向我们讲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关注他的成长,引导他的成长。 这本书很特殊,它没有目录。正是因为它没有目录,就好像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是没有什么规矩可循的,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去学习。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三):听,是花开的声音
“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想必大家对于诸如此类的话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吧。是啊,应该有很多人像我一样,生活在这样传统教育理念的原生家庭中,自卑、迷茫,甚至感到压抑,觉得哪里不合适,又不知道差点什么?看完这本书,相信大家内心会更充实一些,对于教育理念多了一份体悟。而我在这里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说一下令我感受深刻的几点教育理念:
教育是心灵的碰撞。正如作者所说“倾听孩子的心声,看见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不管是哪一年龄阶段,都一样适用。但做到这些的前提,一定是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对待自己还是很包容的,鼓励发展想象力,愿意让我大胆尝试,但慢慢的当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当我长大了,她却“变了”。来自妈妈所谓的爱: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速成品、机器人、复制品,请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发展健全的人格吧。
别让假象迷惑了你。“为了不挨吵而乖巧,为了得到某种奖励而委屈自己……”当小孩子无比懂事,甚至接近完美的时候,你就要反思了。这种“假前进”,这种小大孩的姿态,让我想起同事的孩子,表面上特别成熟的小学生,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向同伴宣泄不满。你强压式的教育,带来的不是优异,甚至会是沉默中的爆发,而且这样过度干涉,无形中的枷锁让孩子迷失了自己,无法培养出主体性和独立性。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
我们属于这个社会。初入社会,越来越发现自己有社交恐惧症,虽然不知道跟我一样的其他朋友经历了什么,但我觉得,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我的父母朋友少,不怎么来往,不善于交际,与社会很少发生关系,反观善交朋友的那些人,他的父母一定也是朋友众多,家庭很社会化。之前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作者告诉了我:父母丰富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去看见,去用心倾听,你要知道,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学着改变自己的行为,与孩子一起成长,愿我们摆脱固定思维,用爱滋养,静待花开。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四):家庭与孩子
伴随着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的开始当爸爸妈妈,我意识到90后的我们也将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家庭”。从前,我们还是父母的孩子;现在,我们是孩子的父母。
我开始思考许多问题,也有很多担忧。在这个时候,佐佐木正美的书《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给了我深深的共鸣。
我的原生家庭过的并不是那么幸福。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精神折磨。
我出生在江苏的农村,打小就由外公外婆照顾。从我懂事起,他们就告诉我要“吃苦”要“节约”。就这样,在三年级以前我都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甚至连讨要零食的欲望都没有,因为这些从不被允许,“花钱”就是“罪恶”。三年级以后,我回到了父母身边,但这一切并没有迎来改变。我姨照常给我妈送一些我妹的旧衣服,其中有一件“Adidas”的运动服,她和我妈说我妹就穿了一次,名牌扔了可惜送我穿(我妹比我小2岁,比我高了半个头,我瘦小,我妹那时候就很壮了)。那时候我也不懂,反正都穿了那么多年旧衣服了。结果当天体育课成为了全班的笑柄,宽大的“Abibas”包裹着我,嘲笑着我穿山寨,还山的那么明显。
“听话”也是伴随着我多年的成长。刚升入一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变态的数学老师。她会让同学们上去黑板做题,做不出来的同学会被她狠狠的用木制三角尺打头,打手心,用污秽的语言进行羞辱。那时候我害怕去学校,每天哭闹不想上学,说老师打人,外公外婆从不相信我说的话,认为是我做错了,才会被老师惩罚。后来外公外婆实在没办法,喊来了我的爸爸妈妈,我就这样被抓着衣领,毫无尊严的被拖到了学校,课间被很多同学都看到了。他们和老师说该打就打,她们相信“严师出高徒”,警告我“听话”。从此后的七年我没交到一个朋友。后来我考上了高中,他们还说多亏当年老师打的好,不然以我怎么可能考上?
看完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也想到了我自身的经历。将来,我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不想让他(她)重复我的童年。为此,我做出几点总结。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用实际情况辅助孩子进行逻辑思考。
2.爱孩子。爱一个人是希望他过的更好,而不是用谎言和暴力控制他,索取回报。
3.反思自己。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乖孩子”就一定是个好孩子吗,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作为父母,是不是更该想想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希望每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五):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最近有看一些关于原型家庭的书,总体大纲都差不多。突出讲原生家庭带给小朋友的影响至远,从小要给足爱与安全感给小朋友。 与其它忆不一样的是,有几篇让我醍醐灌顶
“孩子所期待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过多的给予,是过度保护;而即使孩不愿意,父母也单方面的说,这样做,为你好,或做自己觉得为孩子好的事情,则是过度干涉,比起过度保护,我们更应该警惕过度干涉。”在这里,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对孩子抱过多的期待,养育孩子的过程要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不要因期待过多的回报而去过度干涉孩子,否则一味的干涉孩子成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主体性等生长力就会被埋沉掉,不再发芽。在生活中,其实这样的例子比比皆事,身边不乏小班开始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家长朋友到处安排兴趣班、学而思等班级,不可否认,自己曾经也有段时间动摇去思考,想去报名,或者试试,但是,清醒的看着自己的钱包以后,觉悟了,此时穷是件好事?
“独自努力做什么,并非勤奋的表现。勤奋是一种为在伙伴们中间发挥某种作用而努力的姿态。” 比如,小朋友独自学会认字、读书,如果没有将学到的文字、词语、句子,与身边的朋友同学沟通时运用起来,或在写作文,日记也没有使用,那么独自学习即使是学到了东西,却不会使用到各种场景,并不能算是学以致用。除此以外,也有些同学,是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很少参与班级同学的活动,只是一味的学习、刷题,除了爱学习以外,可能是社交能力的薄弱,长此以往,容易陷入孤立状态,每个人都不是孤岛,小朋友的世界更不是,对于我来说,更喜欢小朋友之间单纯朴素的友谊与不害羞交友性格。像我们带孩子去公园玩时,哇,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吹泡泡玩具,孩子也不用害怕什么,自己过去,和他们玩起来,然后还会边玩边说,这边有风,这样可以吹更大一些,或者自主想办法说服其它小朋友可以借来玩玩,玩玩后,各自回家,一点社交压力也没有,一切随意又随性。当小朋友尝到这样的甜头以后,自然慢慢会理解到,小朋友的世界就是开心就一起玩,喔,不给我玩,看看能不能说服你,喔,说服不了,也没事,我们去找其他玩的。真是单纯又短暂的友谊。
“不可因孩子听话的好孩子而疼爱孩子,孩子是先有了大人的疼爱,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孩子” 在餐厅、公园、游乐场,相信大家也会看到一些父母会这样跟小朋友说“如果你再吵,爸爸/妈妈就不理你了;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走了;如果xxxxx,就xxxxxx”小朋友是因为知道爸爸妈妈爱自己,有时候会发发小脾气,撒撒娇,也是情有可原,也许正正是这样的原因,家长才要抓住机会,更要和孩子搂搂或者抱抱,或得倾听孩子,听听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还建议,多抱抱孩子,多宠宠孩子。没错!我也是极度同意的,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爸爸妈妈疼爱,这是正常的,既然我们爱孩子,为什么不表达出来爱意呢?经过多次实践,简单的抱抱,和搂搂或者说句我爱你,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止哭。
“叛逆期的3岁与6岁,狗都嫌烦”---不少家长和我都有经历小朋友这个年龄。的确!真的很烦,因为小朋友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计划,明明教过教会的东西,却转头就忘,提醒他时,还被反骂一下,我就知道,不关你的事之类乖等.....明明以前不是这样的子呀,为什么这段时间会变成句句反驳,还能说出长篇大论跟你争辨?除了忍忍忍吧,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这样自我安慰以外,没想到在书里也找到另一种答案。 原来这个逆反,是小朋友从对大人无条件信赖走向反抗来确立自我的阶段。而在美国追踪调查100名反抗力强与100名几科没有反抗行为的儿童,结果发现,在反抗强的100名儿童之中,有80多名,生活中很有主见,具有很强的意志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在几科没有什么反抗行为的100名儿童中,仅有25名儿童有这些优点。看到这里,我就自我安慰更强了,这就好比钓鱼时,鱼咬鱼钩时,拉力越强,想想是不是更能钓到一条更大的鱼?但是如果只强行只想将鱼拉上来,那么,钓鱼线则会被拉断。 这本书对我收获最大就是这个了。当孩子跟我顶嘴时,我安慰自己要以温柔的父母的心享受孩子的反抗边操纵“鱼竿”将孩子拉到我身边。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六):《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育儿书籍,由日本的佐佐木正美著作,周志燕翻译的。 本书着重在谈两件事,第一满足孩子的需求。第二,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我们先来谈谈本书提到的第一件事。 以下这段话是我小时候玩雪的回忆: 穿上厚厚的外衣,带上帽子围巾,最后带上最重要的手套,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要去玩雪啦! 白的天,白的地,眼前的树木、田地、房屋……一切都是茫茫雪白,乍一看有点刺眼,再一看白的可爱。 在这清净的农村,大片的雪地里,还不曾有“小画家”作画,那么就让我来作一副心中的图画吧。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将两行脚印,印入这片雪白。时而密,时而疏,时而展现一个圆圈,时而又冒出许多桃心,仿佛这片天、这片地都属于我一个人,任由我洒脱不羁。 记忆中还未曾下过这么大的雪,我用带着手套的手捧起雪花,晶莹剔透,仔细一看还真有画中那样的棱角与花纹呢,一时感到激动又欢喜。 这么厚的雪,正适合用来堆雪人。于是,我熟练的堆起了一个大雪人,最后把我的帽子带给了它,看着眼前这幅作品,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 小时候只要开心就好,哪管天寒地冻,当然也还没有懂得欣赏雪景的地步,只觉得好大片雪地,我要玩个够! 孩童时代想要寻找更多的欢乐,更多有趣的事物;是好奇心与探索欲正浓之时;是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最为高涨的时间段。 感谢我的父母“放心”的让我在茫茫的白雪中,编织了一个雪白的童话王国。 正如我小时候玩雪的经历,我的父母满足了我探索和亲近赞大自然的需求,于是每当我面对雪时,都是开心快乐的,而且充满了正能量。 以上说到了有关我本人的一个小插曲,意在说明:“育儿”这个名词中,主角是“儿”,也就是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包括他的心理、脾气、性格、爱好、需求等,然后要根据这些方面去满足他的各种需求,才有可能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正如本文中的一句话: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孩子先有情感上的依恋与满足,而后才有人格上的自信与独立。 接下来才能谈“育”,也就是养育。这一点也是本书提到的第二件事。 本书在谈如何养育孩子时,侧重点在于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 接下来我还是以我的原生家庭为例,来谈谈原生家庭的那些事。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不懂得教授给我什么大道理。在我的眼中,父母就是两只勤劳、淳朴而又善良的蜜蜂,他们努力采蜜来养育后代,而且因为花粉与蜂蜜的作用,使得我们这个小家庭也总是甜甜蜜蜜的。 我就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于是挫折在于我,那也只是不快乐的瞬间。我的身上有父母留下的满满正能量,它们会帮助我在不快乐时变的快乐,在快乐时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 这就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因此我还是同意本书的观点的,也希望已经荣升父母的人士,可以多看看这类育儿书籍,因为: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七):如何阅读我们的孩子
刚拿到书看到《我们的孩子》这个书名时,脑袋里响起的是纪伯伦那句“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那么,佐佐木正美先生想表达的“我们的孩子”,是何种意义呢?我是带着这个问题看完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是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这几乎是每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尤其是对儿童心理学感兴趣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阐述了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面临何种发展任务,会形成何种品质,需要何种亲子关系或人际关系等。而佐佐木正美所著的《我们的孩子》则像是为父母准备的关于这个理论的使用指南,通俗易懂,情真意切。
在解读埃里克森的发展观时,佐佐木正美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观点:
1、关于表扬:“在孩子表现好时过度表扬孩子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表现好时的‘过度表扬’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当他们失败时,父母到底有多么失望。”
父母们听到的最多的育儿建议估计就是去肯定孩子,但是如何肯定才是恰到好处呢?一方面,被肯定的应该是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坚持,另一方面肯定需要是适度的,与孩子的行为匹配。孩子是天生的“真诚检测仪”,过度表扬就像是“真诚”里加了点“诱惑”,而孩子会品尝出来。
孩子们会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表现得特别乖巧,但是“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乖巧行为的孩子,内心映射出的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主动性的缺乏”。这种美好的假象会在青春期褪去,像是经过一个漫长的潜伏期后暴露出它的症状。而逆反,是他们自愈的必经之路,“是孩子们从对大人的无条件信赖走向反抗以确立自我的阶段。”对此,佐佐木正美强烈建议,面对孩子的依赖和反抗,请父母们不要仅仅抱持着“忍忍吧”的想法,而是为孩子们感到欣慰。
2、关于自立:“自立并不是指‘无论什么都自己做’。”
向外寻求帮助和支持并不等同于依赖,而是意味着对关系的某种信任,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无论什么都自己做的人,其实是拒绝和他人发生连结,对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在不信任感。而建立基本信任是婴儿期(0~18个月)的发展任务,这个任务的达成取决于婴儿的需求是否能被父母看见并被充分满足。这里所说的需要,不仅仅指食物,还有温暖、抚触、安慰,以及对愉悦的回应等等。父母养育孩子,总是希望他们能自立于这个社会,而“能在社会上边发挥主体性和协调性边生活的人,才是自立的人”。
3、关于爱:“母性之爱是无条件疼爱自己的孩子,父性之爱是教导孩子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活的规则。”
佐佐木正美提出的“母性之爱”与“父性之爱”,并非指给予者是妈妈或者是爸爸。“母性之爱”可以来源于爸爸,“父性之爱”可以来源于妈妈,它们也都可以来源于重要他人,并非只限于生养的父母。佐佐木正美强调这两种爱的先后顺序:孩子只有先拥有“被充分疼爱”“有人花大量时间倾听自己的愿望”“有人接纳自己的一切”等体验,才会对他人怀有善意和信心,进而与他人产生共鸣。
4、关于父母:“越孤独的父母越依赖孩子。”“越是孤独的父母,越会过度期待孩子。”
当父母把自己的快乐和希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爱,而是控制和压榨。当孩子发现自己是父母唯一的快乐来源、精力所注,会感到不堪重负。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双方都能有自己的空间。“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将父母从孤独中拯救出来。”父母需要把视线和注意力分一部分到孩子之外的生活里。如果父母不能寻找到除孩子之外的快乐,就会更多地从孩子身上索求快乐,其结果可想而知。
除上面所述的观点之外,佐佐木正美关于勤奋、自尊心、优越感的解读也都具有启发性,值得一读。至于我最初的疑问,现在合上书,我觉得佐佐木正美想表达的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身为父母,我们比其他人更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爱;同时,他们也只是我们的“孩子”,而非我们,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性。每一株树木既会具有自身种群的特性,也同时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模样。我们要尊重孩子身上的差异性,这是爱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八):《我们的孩子》:孩子永远惯不坏
作为一名有两个孩子的已经有十年育龄的母亲,我看过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但是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的佐佐木正美老师的这本书真的可以算是一股清流了。其中的很多观点都非常颠覆现在社会的育儿观念以及普通父母的育儿模式。
我认为他最核心的理论就是“孩子永远惯不坏”,这一点跟西尔斯的亲密育儿法非常相似。西尔斯提倡回应孩子的每一个需求。对于难养型气质的孩子,西尔斯简直就是倡导有求必应。而佐佐木老师提出的对孩子“过度保护”,更是让人乍一听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我本人是一个有点“折中”的妈妈,我并不提倡虎妈那一套铁血的教育法,比如对小婴儿采取“哭声免疫”,给上学的孩子拼命施压之类的。我们家的兄弟俩在小婴儿的时期都是“高需求宝宝”,老大必须贴在人身上才能睡觉,老二则是“吃奶狂人”,不管是生气了还是伤心了都要吃一吃奶,所以他直到3岁7个月进幼儿园那天才断奶,但是就像一个仪式一样,我们约定上了幼儿园就是大孩子了,大孩子不吃奶。就这样很自然地断奶了。但是婴儿时期是“龟毛宝宝”的他们长大之后反而比较好带了,去幼儿园从来不哭闹,跟同学交往都很顺利,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除了小男孩天生的惊人活力让做母亲的我体力上比较吃力以外并没有什么太闹心的事情。
我想这就是佐佐木老师说的,因为家长的“过度保护”而带给了孩子很多安全感和信任感,让他们能够十分放心地去应付这个世界。
但是我之所以说自己是个“折中”的妈妈,是因为我并没有做到佐佐木老师对待孩子那样宽容博大的态度,虽然佐佐木老师说,只需要“给孩子世上最接近纯粹的爱”,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些想要得到回报的感觉,反思之下,感觉惭愧。孩子来到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带来好多快乐和成长,真的不应该对他们有功利的想法。
佐佐木老师因为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看问题非常透彻,他说,所谓的“乖孩子”,只是说能给父母带来方便的孩子。他们要求少哭闹少,但是只是这样而已,“所谓的乖孩子,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过分的听话和乖,代表的是不自信和自我意志的薄弱”。读到这里,我想到了《隐秘的角落》里的“数学奇才”朱朝阳。在电视剧第一集中朝阳的爸爸妈妈因为朝阳的成绩而在众人面前趾高气扬。朝阳不仅学习好,自理能力也很棒,母亲一离开就是两三天,他都生活得井井有条。看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这样的乖孩子,谁不想要?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好孩子朱朝阳的内心里有着深不见底的黑暗角落……
《隐秘的角落》剧照,侵删此外佐佐木老师关于青春期恋爱的讲解也十分到位。因为我的大儿子十岁,虽然说小男孩可能成熟较晚,但是早晚会来到这一天的。佐佐木老师说,“所谓爱情,即一种爱自己的情感”,“是‘占有欲’的代名词”。这一点太对了,因为爱情而在年轻人之间造成的血案也不在少数。还是要教育孩子打造宽广的胸怀,多多为别人着想。
最后引用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的一句话: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希望我们的孩子都成为第一种人。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九):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看见,倾听和改变
作为一个育龄四年半的新手妈妈,这几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儿书,发现大部分育儿书籍都有一个好的共性,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当初成长中的缺憾,进而在自己的养育过程中,尽量去避免产生重复的缺憾,给孩子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们的孩子》是拥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将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
全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
0-12岁是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样,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阶段,孩童时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这个时期。童年时期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将来一生的性格。
在我们曾经的孩童时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够听见我们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难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更别说能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那里总是不被理解的,大人们总是希望还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来成长。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长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应,长大后总是会暗暗想着,等我们养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改变。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发现孩子在我们面前其实天生属于弱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来帮助他们决定一些事情或
者说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这种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听见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复着我们当初成长的轨迹。
佐佐木正美认为,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能够看见孩子行为,要能够听孩子行为背后内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变。改变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的行为。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乖巧听话,但其实每个宝宝性格都不同,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有它自己的过程的,我们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孩子们的童心,给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们的童真尽可能的保持的长一些。
这个阶段,能看见孩子们的行为,能听懂孩子内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才是我们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养育
等孩子们跨过童年时期,进入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孩子们开始接触的更多,也是自身习惯和观点培养的重要阶段。
他们开始更多的和这个社会接触,也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时期,其实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线,孩子们开始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会有着自己的优缺点。
父母们在旁边更多的应该是用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些正确的观点,放手让他们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优点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看,而孩子的缺点我们要不动声色的去引导。
第三部分: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甚至会伴随一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会更稳定,更能温和的去爱这个世界。
作为父母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力给孩子完整的爱,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爱,家庭的氛围和对彼此,对孩子的爱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长的充足的养料。
我很喜欢佐佐木正美老师在书里提出的一些观点,好像自己成长中的缺憾,我现在发现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成长的缺憾也是一种弥补。
养育孩子并不仅仅是关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内心的沟通,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满满的爱意,像呵护一朵花儿一样去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滋养着自己的内心,这也是养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看见,倾听和改变,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十):正确地爱,让原生家庭回归原生家庭该有的样子
1、
原生家庭本身是个中性词,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贬义词。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每个家庭都是有系统排列的,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可能就是从《为何家会伤人》那本书泛滥起来的吧,因为问了“为何家会伤人”,于是,很多人就记住了“家=伤人”。
我们认真地想一想,就算我们生长过程中,家庭多多少少伤害过我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伤人吗?
让原生家庭回归中性词吧。
2、
我们作为孩子被养育,以及我们作为父母养育孩子,其实都是一种磨练,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需要技巧的事情。而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并不在于父母不爱我们,也不在于我们不爱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有爱,却不会爱。
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却不知道己所欲也别强施于人。
然而,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我是为你好”,于是强迫着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吃他们不想吃的东西,却以为自己是爱,孩子是幸福。
这一切,源于父母的不自知。
父母的不自知,主要是经济原因和文化水平的原因。
我们的父母当时不知道,但是,现在我们作为父母了,我们要知道。
原生家庭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伤害的代名词,让原生家庭回归中性词,从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开始。
所以,我们要知。
3、
有所知,才能有所爱。
有所爱,就是自爱,爱他,他爱。
除了少数变态,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
爱孩子却经常自己烦恼,孩子也不高兴,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会爱。
怎么才是会爱?
你爱自己时怎么爱?那就爱别人时怎么爱。这个别人,包括你的孩子。
自爱,就能以己度人,以人类共通的感情为出发点,知道什么是人人都喜欢的,知道什么是人人都舒服的,然后,才能让孩子快乐,自己也快乐。
于是,这个爱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爱他。
而他,自然也会本能的反馈为他爱。
4、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靠本能来交流的。
怎样在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的时候进行交流?怎样在孩子只有简单的语言能力却没有成熟的思想的时候进行交流?
那就是信任。
信任孩子饿的时候是真的饿,信任孩子喜欢的时候是真喜欢,信任孩子不高兴的时候是真不高兴……
在信任的基础上,满足他,然后,孩子便会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进而回馈给你对你的信任感。
自信,信他,他信。
相信自己懂孩子,信任孩子能表达他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得到孩子的信任。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一个良性的家庭关系循环。
5、
每个孩子都是有人格的,所以,父母不要想着孩子会完完全全的听自己的话,那样被培养出来的孩子,只能是提线木偶。
有所知的父母,要懂得每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和培养。
绝对依赖期,要给他绝对的关爱和信赖,以确定他日后立足人类社会的基础。
探索期要允许他犯一定的错误,以让他自己形成一定的判断力。
叛逆期要允许他不听话,以形成他独立的人格。
孝顺,不是说“孝=顺”——这是中国父母最大的认知错误。
让孩子越早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独立人格,孩子以后就越容易成为强大的自我,当然,这不代表事事都纵容。
处处都给孩子规划好,让他顺顺当当的听话,只能培养巨婴,那才是害了他。
6、
从小太懂事的孩子,都是非正常成长的孩子——正常的孩子就要有正常孩子的孩子气,少年老成,小大人,都是过早的承担了大人的义务,会形成敏感、自卑、逃避的性格。
有所知,并懂得爱的父母,不会让孩子“提前长大”,但很可惜,我们中国的很多父母,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代,通常以孩子“懂事”为荣,这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悲哀。
希望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时候,引以为戒。
让孩子只是孩子,让孩子在孩子的年纪做纯粹的孩子,才是他们的幸福。
7、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孩子也天生具有社会性需求。
所以,不管你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都清尊重我们的本性,尤其,要想孩子从小就正常发育,就正确对待他的社会性。
自己多融入社会,让他多融入集体,这样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格会更好,长大以后,与人相处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会更好。
8、
不要攀比。
在整个东亚,尤其在中日韩,父母之间,父母以孩子为武器的攀比,比比皆是。
这会造成,胜,则造成孩子的优越感=自负,败则造成孩子的挫折感=自卑。
我们应该多称赞孩子,多告诉他们人类有很多分工,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擅长而自豪,但不必为自己的不擅长而自卑,更不该去鄙视别人不擅长的事情。
孩子要建立的是自豪感,而非优越感。
自豪感是平行关系,也就是不凌驾于别人之上;优越感是上下关系,即认为自己高于别人。
我们要建立孩子的这种认知,而这个认知的前提,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先这样要求自己。
9、
孩子有了爱的能力,有了平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有了尊重别人的能力,也就有了共情能力。
能悲他人之所悲,能喜他人之所喜。这样的孩子,是心智、情感都正常的孩子,是能融入任何社会阶段的群体的孩子。
我们成年人正在因为忙碌而疲惫,因为疲惫而冷漠,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警惕自己,不要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时时注重他们的共情能力,让他们不只是有智商的发展,更要有情商的发展。
10、
所有的一切,本质都是爱。
只是这种爱, 需要技巧,需要更努力,更用心。
信任他,尊重他,平等地对待他。不因为他不能说话而忽略他的需求,不因为他表达方式不对而夸大他的错误,不应该以我们能做到但他不能做到而苛责他……
一切以他是个孩子为基点,一切以尊重为基点,一切以爱为基点……
观察,倾听,感受,然后,以此为基础,正确地去爱。
这才是养育更好的孩子,以及培养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原生家庭,才是原生家庭该有的样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