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谣记》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1-02-02 10:55: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寻谣记》是一本由王烁(anusman)著作,千寻·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寻谣记》读后感(一):老一辈的奇幻,口述史的魅力作品首先,最打动我的还是老人们的真实故事。被调包的小孩,瘫痪的老

《寻谣记》的读后感大全

  《寻谣记》是一本由王烁(anusman)著作,千寻·晨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谣记》读后感(一):老一辈的奇幻,口述史的魅力作品

  

首先,最打动我的还是老人们的真实故事。被调包的小孩,瘫痪的老伴,听上去老调重弹,但读到这些故事发生的细节,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其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曹阿姨口述史,她并非自己父母亲生。但是她如何被奶奶安排,进入现在的家庭,她的亲身父母如何被蒙蔽真相,痛失孩子,这些细节,让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依然惊讶愤怒和恐惧。

然后,我把书中某些故事讲述给家人听,他们也都非常震撼。看,真实的故事,魔幻程度不低于电影小说。

最后,还是制作团队的出心,我觉得好棒。回到真实。制作团队不是抄写,或者从书里面直接找素材画出来,而是对真实的老人进行一对一采访,还参与老人某些生活轨迹,这就很有connection啊!

书中老人何大爷创作的书法,里面有个鸟的形象作者为每个故事创作的字体标题,如愿就有圆圆的团圆的氛围。制作团队创作思路从三条路回归到一条路根据原始素材,暗含天意的排序出现借鉴的英文小书香蕉鱼举办的新书签售会活动

感谢香蕉鱼书店和王烁老师和出版制作团队的签售会。让我了解到一个作品成形后的这么多故事。非常棒的作品,非常棒的签售会。

  《寻谣记》读后感(二):闲逛的人在深入观察生活

  

从朋友那蹭读了这本沉甸甸的书。一本很难归类的书,出版方定义是“图像小说”,CIP分类是“儿童小说”,其实这书既非国外的“graphic novel”,也非儿童向读物(当然孩子读也没问题的);这个形式让我想起Nora Krug的《Belonging》,但那个是完完全全的纪实回忆录。《寻谣记》准确地说应该是用图文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寻找散落民间的童谣的历程,有纪实也有想象,有故事也有写意。如果漫画语言里有散文的话,这本书应该属于这个类别吧。

特别明显的直观感受是,这本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创作者自己的风格——真的难能可贵。从目录页开始,手写手绘扑面而来,正文还没开始呢,拙朴写意的调子已经起来了。

目录

整个讲述大体还是按时间线来的。开篇的节奏很舒缓,讲寻谣的小队伍怎么建立起来,从哪里开始寻,其中小伙伴熊熊的形象实在太可爱了,把戴帽子的小河的主角光环抢了去,我一直在看熊熊的动作表情,悠闲靠在椅背上的熊,皱眉思索的熊,开心大笑的熊,开车像睡觉的熊……

接下来便是寻谣过程中遇到的老人们,节奏开始有了起伏。老人们的儿时大概是70年代前后,他们的故事也跟那个年代紧密相连,说起来也没什么异于常人的精彩剧情,但总会让人回想起一些过往的历史。这些事情如果没人听,也就静悄悄变作历史的尘埃无人知晓了,但记录总归是有意义的。讲到他们的故事时,漫画画风也会随之变化。

现在想起书里那些老人家,在北京城区坐拥自己的楼房,每天逛公园,唱歌,真挺幸福啊。我们这一代也一样捱啊忍啊,到老的时候,也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吗?——跑题了不好意思。

相比其中有温度有口述历史价值的故事,我更爱看书里那些写意的篇章,像是歌里平淡又有味的间奏。书的视角是寻谣过程中的所见,有一句话我很喜欢:闲逛的人是对生活有着深入观察的。寻谣不得的闲逛时刻,会出现躲在岩石间的小猫,偷藏松果的松鼠,望着远方的小鸭子,乌鸦和松枝的虬影……(我喜欢的好像都是小动物的观察……)

“透过柿子树的月亮显得很可爱”

回到书名里的“谣”,虽然书里只能看歌词,但稍微也能得到些乐趣,比如这首《劳动最光荣》,我想大家都无法用普通话念完这首童谣,看一眼脑子里旋律就出来了……

还有这首《我戴上了红领巾》,看这词,我有理由怀疑这是我们小时候那首《上学歌》的前身。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大雾)

书的最前面有一篇张玮玮的推荐序,读来非常熨帖(搜了下网上竟然找不到这篇文字),原话已经记不清了,大概说一位从前常跟小河吵架的朋友,感叹说小河变了,不愤怒了,不批判了,张玮玮则另有一番评价。我想起从前看的小河的现场,听他唱那首《寻人启事》,“他们他们去哪儿啦”,招魂般的歌十分震撼。这么些年过去,小河还在“寻”,但并不是躲进名为“童谣”的安全屋去了,他还是在找有力量的东西,做有力量的创作,在书里也能略窥一二。

不得不说这书很考验读者的耐心,要是真抱着看“小说”的想法翻开,故事可能没法满足期待,想看漫画的,恐怕这漫画又太“私”了。须得等到一个心绪平静的时刻,一段可以无所事事的时间,跟着书里的步调走上一遭寻谣路,最后发现没得到什么,又好像有点隐约的快乐。

  《寻谣记》读后感(三):寻谣记——寻找那些遗失的回忆

寻谣记

大学的时候,我迷上了民谣,那时候喜欢的音乐人有万晓利、钟立风、李志、周云蓬等等,他们的每一场演出我几乎都会买票去捧场。那时候李志还没现在那么火,票很好买,在上海的一个live house,演出结束后还能和李志合影。因为认识一些音乐圈的朋友,有一次还和万晓利、周云蓬等人一起去了绍兴,一起喝酒、唱歌。在这些人里面,小河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因为严格意义上讲,他做的属于“实验音乐”,不是民谣,包括他的乐队“美好药店”,作品风格都是很特别很先锋的。那时候和钟立风比较熟,他为我的戏《默默与粘粘》写了主题歌,有一次在北京,他邀请我去看小河的现场,印象中是在一个剧场,舞美道具也都有戏剧的影子,可能因为我是搞戏剧的吧,小钟觉得邀请我去是很合适的。就在后台,遇到了小河,还和他一起拍了张照片,小河给我的印象特别好,亲切自然,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像他的音乐那么实验。很多年后,听说他信了佛、戒了酒,不再做什么实验音乐了,开始真正亲近普通群众,和人民一起唱歌,就是这一次的“寻谣计划”,很多人说小河变了,没那么尖锐了,从前的锐气荡然无存,每天都是笑呵呵的,也不与人争论了,谁说他,他都说“好”。而我恰恰认为,这是小河的进步,而不是退步。有的人可以一辈子做愤青,做朋克,而有的人可以走得更远,想得更深。这两种道路并没有哪个好,哪个不好,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的。

小河

年轻的时候,总喜欢表达自我,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别的,作品也都是从自我出发。年纪大了以后,看待事物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真的愿意接近普通人,去听听别人的故事。从“寻谣计划”开始,我就在关注,我认为这个点子真的很好,把我们快要遗失的童谣找回来,不仅是找回那段旋律,找回的还是一段段往事。《寻谣记》这本书真实的记录了这个计划从最初的形成到中间执行的过程,最可贵的是书中记录的这些中老年人,他们的故事。很多年轻人都说和上一代人无法沟通,比如他们喜欢跳广场舞,喜欢听那种我们认为很土的音乐,我们不理解也不接受。事实上,我们从未真正去了解上一代,他们为什么喜欢那些音乐,为什么喜欢那些颜色,是与他们经历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当你真的走近他们内心世界的时候,才懂得,才了解,才释然了。

小河和大爷

《寻谣记》的文字是小河口述,王烁整理加工的,画也是王烁画的。曾经买过他画的《门先生》,喜欢的不得了,一个在国外留学过画漫画的人,却坚持用毛笔,用简单的黑白配色画画,这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这是王烁独有的风格。在翻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惊叹,啊,画得真好啊,线条那么流畅,充满了童趣却又不失哲思,还有一种小时候翻看小人书的感觉。关键是,王烁用毛笔把小河画得惟妙惟肖,而里面所有的文字也都是用毛笔写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景山夜游”一章中,用了中国传统的竖构图,上面题字的形式。又有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影子,又结合了漫画的灵巧,这种融汇创新非常难得。

真正感动我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翻看目录便可知,这本书的用心程度,绝对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随便做出来的,而是通过仔细构思、倾注所有感情做出来的一本书。从“缘起”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开始,到“漫游”,几乎涵盖了北京好几个有名的公园、景点。到“摆渡”中的“曹阿姨口述”、“孙大爷和曹阿姨的故事”、“吴阿姨口述”,再到“困顿”中的“邰大爷的故事”,“老田的故事”,再到“如愿”中的“何大爷口述”。这本书最大的篇幅都与“人”有关,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大爷大妈,他们在唱出那首童年民谣的同时,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人生故事,每个人的故事都打动了我,如果我们不去坐下来和他们聊一聊,那么,他们就是公园里一个个陌生的大爷大妈,擦肩而过,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而因为一首歌、一段音乐,我们与他们产生了连接,知道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便不再是普通的个体,而是独特的,无法取代的个体。

在最后的“回响”的篇章中,有几页大幅的绘画,虽然还是黑白色,但是有一种在梦中的感觉,好像小时候用的蜡笔,不知道王烁用了什么方法,让整幅画看上去都有着笼罩在灯光下,却又朦胧温馨的感觉。新年那天,小河举办了一个音乐会,邀请何大爷上台唱歌,他们唱着“我们又长大一岁”,台下的观众都很开心的与何大爷合唱。有一张画是熊熊、何大爷和小河三个人,熊熊背着手风琴,小河拿着他那标志性的乐器,我太喜欢这张画了,看到的时候,就莫名流出了眼泪,这一定是内心充满爱的人才能画出来的呀!

此刻,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而是和他们一样平等的人,愿意倾听、愿意一起唱歌,和他们走在一起,“为人民唱歌”的小河,为大爷大妈画画的王烁,多可爱啊!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一本漫画文字集,希望在寒冷的冬夜,你能打开这本书,感受到他们心中浓浓的“爱”,也可以扫码聆听“时间的回声”,我们记忆中的那一首童谣。

童谣歌词

  《寻谣记》读后感(四):可以不读《寻谣记》,但别再错过它告诉你的生活

  假如愿意用日常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几个小时,去置换一段历史的话,你将发现,《寻谣记》是一本好书。《寻谣记》是王烁代小河立言的故事,是寻找寻找历史的人,记录记录童谣的笔。用纸与墨分开的距离,要用时间去靠近,要有平和的心境,才能读得通。

  假如愿意用日常生活中平平无奇的几个小时,去置换一段历史的话,你将发现,《寻谣记》是一本好书。

  历史并非只有江山社稷与帝王将相,也并非遥远的冷硬的;历史是上一秒的光,是一切无法再回头经历一遍的形与意。历史在人的心中,是无数碎片。历史的碎片可能是一丝气味,一个惊觉,一种声音,一首歌谣,等待另外一些人去寻找。

  《寻谣记》是王烁代小河立言的故事,是寻找寻找历史的人,记录记录童谣的笔。用纸与墨分开的距离,要用时间去靠近,要有平和的心境,才能读得通。

  做编辑一不小心十余年,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对于《寻谣记》,倘若不是出自姚湘竹之策划,也就大可能错过。认识姚湘竹有多久,已经不记得了,彼此熟悉信任,却是因为另一位如今已在另一世界的朋友。2019年我们都度过了艰难的一年,但总归我是最容易混过去的那一个,也是今天可以尝试把那些话说出来的一个。往事与私事是否应当示人,平日里有着不同的标准,但在《寻谣记》面前,或许可以稍为不同。一本关于童谣的书,为什么要记述曹阿姨的身世、何大爷照顾老伴时的窘迫?因为看到生活本身,才能看透一首童谣,以至一本书,它们不是无根之草木。只有以生活为背景,你才能看懂,小河在认真地倾听与收集,王烁在认真地写和画,姚湘竹和千寻的小伙伴们,也在认真地策划、编辑,将《寻谣记》送到你的面前。

  而作为读者的我发现,自己还可以读手写字体,还可以在那略有些絮絮叨叨闲话家常的文字里得到细微的触动,还可以不问得与失,只说一个“好”字。那是之前作为编辑的我几乎遗忘的——有些出版公司,在“项目”与“发行”的导向下,早已忽略了真诚与生命力,甚至忽略了“人”。

  摘抄几句。文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得品味图画。

“陶然亭(狗),天坛(人)。像一个人在遛狗。”(P32)/“玉渊潭(人),月坛(酒壶)与紫竹院(石头)。像是一个喝醉酒的人在看石头。”(P33)

  有趣的想法,感觉自己平时看地图都白看了。

“景山夜游”(P73—P89)

  像一轴轴画卷,图上的字体是半行半草,但静下来看,也可以看明白的,而且其实后文附录中有印刷体的文字对照。

  需要的是一点心情,不要急于抛下或跳过。

  中间插了一段回忆,是不同的画风,不同的字体。你不用走,作者会带着你走。其实一本书是如此的,作者创作得“重”,编辑策划得“重”,你读起来,心却是轻的。

“它抱着松果偷将其藏在地下,一边藏一边抬头看,之后又跑了一段,藏另一处,而手中清楚看得是没有的东西。它假装埋了松果后,又爬回树上去。”(P126)

  写一只与童谣、与唱童谣的人都无关的小松鼠。

“当晚我的好朋友来家看我,我们三人就坐着,没说什么,只是坐着,也不知想什么。”(P137)

  写特定年代里人的反应,没有那些夸张的哭泣或愤怒,才是真实,可与另外一些记录对照看。讲过往事,再讲童谣,什么逝去,什么传承至今,所谓江河万古流,也不外乎是精致一个等级的歌谣。

“那条河绵延数里,长得可以到月亮,但就是到不了家。”(P146)

  不说。

“音响大师”(P183—P186)

  用四页纸抖了一个“包袱儿”,闲适。

  不仅是邰大爷、小河与王烁的闲适,也是编辑的闲适。

“小朋友当真会见到太阳便唱太阳的歌,而见了小猫就唱小猫的歌吗?”(P331)

  一句话,已经近乎“诗三百”而“思无邪”的境界。

  《寻谣记》是我在2021年读的第一本书。2020年,我们都累了,急需某种治愈。人和人之间的沟壑如何填补,焦虑与恐惧的阴影如何消除,只有生活本身才能给出答案。《寻谣记》指出一个可能的方向,教我们在抚平内心的褶皱之后,再次出发,用命运去回答命运,用生活去治愈生活。童谣不老,歌声不老,封面温柔的绿色,是生命说:我在。

  语言未能表达万一,都在书里。如果你一定要错过《寻谣记》,我也没有更多的说辞。只希望我们都不要再错过的,是它告诉我们的生活。

  (司南 2021.01.03.于素衣轩)

  《寻谣记》读后感(五):编辑手记|做书是一件越往后越难的事

两年前,大约这个时候,我与总编姚湘竹一起参加了音乐人小河发起的“胡同童谣”项目的第四场。

“胡同童谣”是一个公益项目,现已更名为“寻谣计划”,目的是寻找即将消失的老童谣,并用“今天的声音”重新唱响它们。

我们原就有意与“胡同童谣”合作出版,参与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用书记录“胡同童谣”历程的决心。同年12月,我们找到了《门先生》的作者、漫画家王烁来参与制作这本书,并一起与小河商量出最终方案——以图像小说的方式讲述“胡同童谣”。由此拉开了为期近2年的《寻谣记》创作之旅。

作为我负责的第一本书,做《寻谣记》期间遇到的每一件事,对我来说几乎都是第一次。在收到稿件后将近一年的磕磕绊绊的升级打怪式做书路程里,“直面惨淡的人生”已经成为日常,“成长的阵痛”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直到书下印之后才后知后觉到,做书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是个长久纠结的过程,期间你会遇到无数个不确定,并清楚自己要为这些不确定负责。或许做书不难,真正难的是有勇气面对这些不确定,并找到属于这本书的确定。

关于“寻谣”的意义,小河的团队已经说了很多,而作为“寻谣”的编辑,我想讲讲一个萌新编辑出版初体验的感受,以及我们是如何让这本改编自“寻谣计划”真实故事的图像小说不显得不那么普通的。

编加初体验之闭门羹

(首先要学会不满意)

《寻谣记》不仅是我做责编的第一本书,也是我司出品的第一本图像小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双向的初体验过程,在做书的过程中,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这里,必须要感谢作者王烁给予的耐心与理解,他是一个卓越的创作者、艺术家,每一次我们提出新的修改要求后,他都会迅速作出调整并交出远远高于预期的稿件,几乎毫无怨言。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编辑工作,而且编辑的内容一半是PDF,一半是文档,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是抱着对稿件满意的态度(因为作者所交稿件已足够完善且几乎连版面都安排好了),在确认框架和文档没有问题并与作者进行第一次修改交流之后,我便准备交给美编正式排版了。(事实证明我是草率了。)

有经验的同事看过发排稿件之后,立马指出了几个问题:目前的手写字并不规范;对作者的叙事癖(话痨)应该有所取舍,避免冗长;整本书的框架、篇章名需要一个大的调整才能更符合出版标准。做书的确比想象中的更严谨、更规范。

举一个原稿不规范的例子,这里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标点符号不规范,后来又陆续增加了其他细节,你能发现吗?

但真要改起来并不容易。作者在交稿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PDF,而我需要打破这个已经成型的pdf和自己满意的标准重塑这本书。

重塑,重塑与再重塑

(重塑“寻谣”的权利)

重塑的过程确实很痛苦。

在原来的计划中,《寻谣记》最终会以一本书的形式呈现,书中会包括王烁所画的正文、童谣、北京公园地图,还有寻谣团队写的真实“寻谣日记”。但在稿件完成后,我和设计师发现,如果把这些内容全都归置到一本书中,不仅书会很厚重,内容也不尽清晰。这不是我们想做的那本好翻好看的书。于是我们又与王烁商量,将原本在书中的“寻谣日记”部分单独拿出来,做为书的别册,而正文部分则用不同颜色的纸来区分呈现。

我们很快通过了这个方案:王烁改编的“胡同童谣”部分用白纸呈现;公园地图用荧光绿;王烁记录自己寻谣的部分,则是荧光粉。

而对《寻谣记》的框架结构,也在尽量减少内容变动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个超大调整:

旧新目录对比

王烁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作者,这是做《寻谣记》过程中最有乐趣的一点。在确认最终目录之后,他提议重画文中童谣。在书中,童谣起到的是过渡老人故事的作用,原本是绘画元素的拼贴加机打字的童谣,但在衔接上下文时,风格的断裂会引起一定的阅读不适。王烁则重新统一了童谣的画法:

旧新童谣对比旧新童谣对比

这样一改,童谣部分变得统一、容易识别起来,也更有趣了!(好作者真的很重要!)

当然,重塑之路还没走完,在设计师排完“寻谣日记”部分之后,我又对别册存在的价值产生了疑惑。因为别册中选用的文字都已发表于“寻谣计划”的公众号上了,这样完全拿来改改就出版让我在良心上很是过不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对“寻谣日记”进行大改造。

最初别册设想的样子

改造的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是制作一张与书中地图对应的“寻谣说明书”,第二个则是做一份“寻谣小报”和童谣卡。考虑到“说明书”三个听起来就让人丧失了想读的欲望,我们最终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最终做成的“寻谣小报”和童谣卡

剩下的似乎只有封面的设计了。在原本的想象中,《寻谣记》就应该是一本古朴的书:裸脊、好翻开、柔软……这种古朴来自王烁的画,来自古老的童谣,来自老人。因此在今年初的北京订货会宣传上,大家所见到的《寻谣记》还是一本“土红”的“老书”。

最初的封面

但我们随后想到,除了找到老童谣之外,“寻谣”的意义更在于“让老童谣发出新声音”。一个大胆、突破传统的封面会更适合这本书。

方向有了,设计师很快就作出了封面的初稿——一个荧光绿的封面。(好设计师真的很重要!)

最终封面大家都知道啦

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设计一时爽,流程火葬场)

我从来没有想过做书是一件越往后越难的事情。

“《寻谣记》之‘创作地狱’”结束后不久,紧张的校对工作就开始了,而我们又决定要上线摩点众筹平台,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我还需要与设计师一起商量摩点附加的周边方案和预算,以让出版时间和众筹时间尽量互不耽误。

更难1.0校对已把你拉黑 在最终的内容都敲定且重新排版完成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校对过程。这让参与校对的同事体验到了一种阅卷的乐趣。(不是这样的。) 因为正文部分的文字均为作者手写字,如果要修改错字,他需要先写纸上,再扫描到电脑上,最重新把字给修到图里。为了方便修改、减轻作者的工作量,也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最终决定先将一二校合并整理在一起再交给作者修改。

实际修改的要比图上显示的更多

而对于校对来说,难处在于作者的手写中存在很多繁简混用、部分字体不规范的现象,这就需要参与校对的同事熟悉文字的正确写法并且眼神要好。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书中的《高考》一章,讲述的是一个70年代女工人通过自学,参加高考改变自己人生的故事。这一章的巧妙之处在于,通篇文字都使用了那个年代还在用的二简字写成,只在章节结束后,才附上文中用到二简字文字的对照表。

从校对图可以看出,改完这章的校对老师一定满脸生无可恋

更难2.0 印厂已把你拉黑

其实要说复杂,《寻谣记》的装订也不算特别复杂:内文三种纸,其中一种要做可折叠的插页,裸脊工艺,内封烫黑,报纸折叠后包住童谣卡,最后再加个封套套住书和报纸……(肯定有比这更复杂的书吧。)

发给印厂的文件

由于在出版的同时还要兼顾周边的方案,强信息量的工作让我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本书最终用了五六种特种纸来制作。 棘手的是,如果有加印的话,这些特种纸随时都会面临缺货的可能,而一旦缺货,我们只能重新找可替代的新纸。(愁)

更难3.0设计师已把你拉黑

在开始阶段,我们就认定,《寻谣记》自带IP的属性是适合摩点众筹平台的,虽然对众筹到的数量没有报太大期望,但是众筹达成的自信我们还是有的。这一点在众筹上线当天就得到了印证,在10秒内,我们的众筹目标就已成功达成。

借着《寻谣记》参加众筹的机会,我与设计师们也顺便过了一把制作周边产品的瘾。 考虑到这是第一次参与众筹,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决定先从常规款入手,从帆布包、门帘,到雨伞、袜子、纹身贴等等,我们一共设计制作了10种周边产品

周边产品全家福

现在来看会觉得当时做这么多周边产品真是脑门一热就决定的事情,制作的内容有些太复杂了,以至于在制作详情页的时候先感受到了一阵眼花缭乱。而对于文科脑来说,成本核算和采购的时候更是复杂乘以10。 但想方案的时候、拿到实物的时候,所体会到的兴奋感会冲刷掉一切烦恼。虽然一众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一次做这么多东西了,但我与设计师们都做得很开心。希望收到货的朋友们也能同样感受到我们的开心。

做一本书的小小收获

(社恐症被治好大半)

因为做《寻谣记》,我收获了太多。

当初考虑到编辑无需太多社交而转行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还会跟老人坐一起喝酒,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在大清早去公园实地观察北京老年人生活现状。 在创作《寻谣记》之时,王烁自己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走访和资料整理工作,期间我们“寻谣记小分队”也和他一起前往公园踩点,观察老人的生活,回访参加活动的老人。而其中一起喝过酒的年过八旬的何大爷,到现在也一直有联系。

而更多的收获,则是在编辑这个职业上的。 虽然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勇气说《寻谣记》一定是本经得住考验的书,但负责《寻谣记》的经历确实塑造了我。 原本我以为做书会是一件顺水而行的事情,但对现在的我来说,做书意味着永远不能放弃自我怀疑。一个编辑对书的标准应该远远高于自己的、作者的、行业的和读者的,当一切进行得太顺利时,反而更需要停下来仔细想想这个过程是否正确了。

对于一个新手编辑来说,能遇到一个有容错空间并让你放手去做的公司,实在是大幸运的事。“寻谣”不易,真心感谢这段时间中同事、作者王烁和小河的演耳团队对我的帮助、支持与包容。 希望老童谣还能回响,希望老人会被记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出版人杂志”,作者火包。

  《寻谣记》读后感(六):关于寻谣记

  

编辑和我说,让我写一篇关于书的文字,其实我也想过这样的事。但要是仅仅介绍这本书,总觉得做起来意义不大。我是想将做书过程中的细节都能写出来,一是对看过书的人能有些回应,二是或许对正在做相关创作的人也能有一定帮助。所以,下面这篇文字与其说是书评,倒不如说是创作札记,其主要功能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为遇到相似问题的人提供一种可能。

2.这是我第一次与人合作做一个项目式的漫画,我试了一些新方法,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3.写给看书意犹未尽的人。

4.最后,可以捋一下,为之后的计划做个准备。

目录

因为没想到会写这么多字,所以写了个目录大致介绍一些下面的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记

这段文字主要是记录整个做书的过程。

第二部分:书中记

这段文字集中写书中内容如何思考和绘制的。

第三部分:书架

这个部分记录能忆起的所有帮助过我的书们。

因为字数过多(甚至显得有点絮絮叨叨吧),可以只看觉得可看的部分。我也只是想将其作为个记录写出来,让自己过上几年再看的时候有个念想。

前记

缘起

每件事情都有一个缘起,而至于缘起的前面到底还有没有另一个缘起,当时是全然不知的。在做的过程中,它们才慢慢出现,某些时候,我感觉到或许是它们在指引着我做下去。

初识

这本书的起因源自好友菜小龟(微博:菜小龟南下广州打拳得了第一名,是位极有趣的诗人)的夫人,她是这本书的设计师,或许是由于这重关系,编辑找到我。

那是18年的圣诞节前一天,天气很冷,我们约在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处名为“玉河一号”的地方见面。我本来计划着坐地铁到东直门吃碗热乎乎的和府拉面(主要是可以续面且那个素汤十分吸引我),但时间算的还是太紧,导致到了东直门已经完全来不及,最后只能我一人先去会编辑,留妻子自己在那吃面。

到了后,沿着街走,经至一条名为“东不压桥”的胡同。那段时间老城区有了很多改造,本是想买瓶水,但沿着河竟无一家杂货店。饿着肚子向北走,有一处小径,找到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子,总算是圆了吃面喝汤的愿。

吃完后,我便去玉河一号那边等编辑,演出的地方暂时还没开门,我便坐在河边,北京的冬天没风的情况下,温度还好,加上午时有阳光,在外面呆着还是很舒服的。我在一处台子上坐下,看着旁边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姑娘与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者,姑娘在练一套拳,老人则在旁边看着。看了一会觉得总这么盯着人家也不好,会乱了气。便移步旁边,去看河,我惊奇的发现在冻住的河里竟有鱼,细看又发现鱼也是冻住的,且冻住的时候还有动作,看起来像是一张用冰拍的照片,很是有趣。

不一会小龟先来了,骑着辆共享单车,招呼后我们俩坐在台子的花坛边,他给我看他新打印出来的东西,还特意给我带了一包。其实我们并不知道该如何交谈,彼此都不太会说话,便就那么坐着。一会编辑们就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小龟的夫人木,也是第一次见这本书的发起者姚老师与本书的编辑火包。

等到时间,我们几位便进去演出的场地。场地空间不大,但很开放,房子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改建的,在原有的院子上,加盖了一个玻璃房,大概有三层楼的高度,院子里面很暖和,有很多植物,院子的一侧是咖啡厅,透过咖啡厅最远的窗子,便是我们刚刚呆的河边的台子。

【图1:胡同童谣-第五回现场】

我在这之前已经许久未看演出,所以显得格外兴奋。一方面是因为小河(大学时常听的音乐人)的表演,另一方面是因为和妻子一起听。

我们俩坐在第二排与小龟一起。座位有三排,每排有四五个可坐三人的沙发,在开始前,我们每人拿到手一张纸,正反面印着两首童谣,纸上还印着胡同童谣四个字,与空间中一幅裱在框中的字是一样的。

【图2:胡同童谣现场的歌词】

从开场后一直到结束,我深深体会到小河在这个项目上的用意,这在之后做书查找资料的时候也被反复印证。我觉得这场活动最大的意义便在于音乐与人之间的关联,音乐在其中显现了很本质的东西,这是很厉害的一种落实。所以,有些时候我觉得对小河项目的解释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那种东西你只要一到现场,便能完全的感知到他在做什么,我也认识到有些东西经思虑后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呈现的美好。

对我来说,那次演出像是一个反复拍打我的浪,这些浪在每每我有好主意的时候会冲刷掉一些不必要的部分,让它更加清晰。有时候又会提示我,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让我回想的话,这场活动印象深刻的有几处地方:

1.何大爷唱的两首歌前讲的故事。关于《我们又长大一岁》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现场的讲述中侧重于师生一起唱歌的部分,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尤其那段时间我刚刚当老师,听到这样的师生关系,让我感叹那个年代的温情。但这段故事在事后的回访中,我听到了前面的部分「那个时候孩子们都住在很远的地方,有的孩子家里是没有家人的,有的有家人也因为回去太远,家中并无足够的食物,而只得呆在学校」,这一部分讲出来,与视频中说的那段完全是另一种感受。

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故事,但究竟讲不好(请原谅我用词不准,其实它们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只是我如果将其写为具体的悲伤或痛苦,又成了另一种错误)的部分,还是讲好的部分,我的做法是根据童谣和具体的章节节奏去判断,并且一定要还原老人讲述给我的那种角度,因为同样的故事,讲述者选择如何去讲述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在当下的一种态度。其实好多事情的好坏都是两面的,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具体落实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它的复杂程度基本上是不可言说的。

2.何大爷在唱另一首童谣《卢沟桥》前讲述歌词「桥上狮子数不清」,并非是数不清桥上每个柱子上狮子的数量,而是每个狮子的模样,每个柱子上不一定是只有一只狮子,有的是母子一起的,加之年代久远,多数狮子相互交缠,已然模糊难辨了。

《卢沟桥》中有一段关于骆驼的发音,也与正常的不同,它将『luo tuo』 发音为 『le te』,芦花一片白的白字,也不同,bai发bo。

这两段讲述在之后的工作中,呈现为两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其一是故事的讲述中,人在特定时代的记忆,以及他们通过童谣而记下的那些美好段落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文字直接写出来的歌词永远代替不了音乐本身,小河的工作一方面展现了音乐与人的关联,另一方面对于音乐和旋律的收集还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我查询了大量资料后,发现竟没有一本是可以完全还原当时声音和旋律的童谣或儿歌集)。

3.小河在演出期间无意加入的孩子与老人的互动,像这场中的《小鞭一甩》,词中因为提到了羊与牧羊娃,所以小河便让台下的孩子在歌词中有小羊出现的地方,学小羊叫,很是妙。

【图3:《春明儿歌集》】

这点在我查找资料的时候,也曾见过,记忆较深的是周作人先生题书名的《春明儿歌集》中,有很多与事物有关的儿歌【儿歌和童谣的问题我们下面再说说】,都有类似的意思,孩子们在见到一个动物或者一种天气时,都会模仿或做出反应。

在听完第一场活动现场后,我们都非常激动,想到要和自己喜爱已久的音乐人一同完成一本书,作为做书的人来说,可能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但其实谁都没有想到,这本书一做就做了两年之久。

开笔

我自己长时间养成的一种习惯,便是每开始画画前均要先写半小时的字,我叫这是“开笔”,写顺了之后再开始画东西,这种习惯也慢慢的带到工作中,变成画漫画之前也先要有一段“开笔”,但这个开笔,不是写字,而是先画一篇漫画,可以很随意的画,絮絮叨叨的画,因为它们就是和练字一样,是为了写顺了后,做正式的字而用的。《大稿行记》是最早的一篇《寻谣记》的开笔作品,我将其完整的放出来,对于熟悉与小河初识的日子很重要。

【图4:大稿行记】

说句题外话,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漫画的最大意义在于:对小事情(或者常规上被认为没必要记录的事情)的记录与表现。有这种想法的起因有二,一是在教书时,学生多喜欢做架空和宏大的故事;第二种是基于用图像讲一个故事的成本考虑,漫画似乎是最低廉的,那么用漫画去做一个大故事,我倒是觉得有点不必要,因为对读者来说,漫画肯定不会是最好的观看对象,或许电影会更适合些。另外说到电影,我想也没人愿意用几亿元投资去拍一部讲一个人一天吃了什么,然后怎么洗了睡的故事。但漫画可以(或许也是我自己的迷之理论),所以有段时间我刻意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花很大的篇幅去讲一些很没”价值“的故事,《大稿行记》便是其一。

在第二次见小河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曾有过一个想法,那是与最终的《寻谣记》最相近的一次,我的计划是去老人家里画速写,细细的画,将家中所有的东西展现出来,加之手上有的自愿者们的寻谣笔记(现在被做成了寻谣小报),再配上歌词(最后被做成了单独的童谣卡片)与乐谱(与小河商议过最终没有用,原因有二,第一是写谱子需要找很专业的人去做,时间上太久,来不及入书,且成本很高。第二是将谱子放在书里过去这么做是因为没有录音,单现在若可以方便的听到录音,那这样做的意义便没那么大了,因为大部分人还是看不懂谱子的)应该可以呈现一种不错的阅读感。

那时,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何大爷家画(书中最后一位老人,也是小河找到的第一位老人),说来奇妙,我之前是看视频中想象的何大爷家,人对空间的想象有时候会偏差很多(这里有一点比较好玩,很像漫画,比方说,我从视频中得到的是一个真实空间中截取的样子,那么当它的呈现完备到一定量的时候,我是可以复原整个真实空间的,但问题也在于,故事中无须让空间居于和主体平齐的位置关系,过渡的展示空间会干扰故事的流畅度,那么比较好玩的事情就是:我们在真正的空间中提取了故事,但又因为故事的展现将空间变形。就像这里我对空间产生了错误的复原,但我想我想象的这个空间一定有故事的黏连,它早已经不是何大爷真实居住的空间了)。我最初想象的何大爷家应该是个大的厅堂,一边是一个接着阳台的部分,阳台很大,光线也十分充足,家中养了很多花。但最后我去的时候,发现这些与我所想的全都不同。

绘本?漫画?亦或是叫”图像小说“的东西

第二次去见小河,我和编辑们其实是有些准备的,但现在想来,我们可能都不清楚各自的准备具体是什么样子,即便我们用言语去表达,我想各自脑中那个图像化的书,也可能会被误解。但基本上,我们所理解的两个方向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误会。其一是做个绘本,这个绘本也不是故事性的,或许都算不上真正的绘本,倒像是一个增强图像版的CD歌词。另一个是漫画,但我想我们各自想的也都不一样,最后我们用了个词”图像小说“,尽管我很不适应这个词汇,但这个新词更加有限定性,没那么多干扰。而实际上,我到完成之日,也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一本图像小说。

逛公园

演出之后的一周后,我和木与姚老师约着去公园转转。大家都说"只是随便去转转,找找寻谣的劲儿",其实心里都各怀“鬼胎”。我这边想着借这次去公园,想出这本书该怎么做。许是好事多磨,又或是时候未到。我们那日去公园并没见到什么唱歌的老人,从天坛西门进去后,仅看到了一位学京剧的年轻女子和她的师父(一个老奶奶),他们站在道旁,背后映着古松,有种老味道,我们站定看了半天,自己心中其实十分开心,有种在旧书店淘到好书的感觉。我们几个靠在栏杆旁,听了会忽然发现老人倚靠的栏杆上有只小松鼠,它也不怕人,停了一会又迅速的窜到树上。那之后,我们绕了很大一圈,也没发现有可取的地方,于是那日的天坛之行便告结束。

又几周后,我们又约在地坛和紫竹院。紫竹院是我这次做书最喜欢的一个公园,它很像我记忆中儿时的公园,我们从东门进去,先是看到有很多老人在进门处的小广场聊天,后又转到草坪的小径里,姚老师看到园子里的竹子和我说,你看,这就是湘竹,我一看还真是。姚老师名叫湘竹,所以这段与紫竹院的记忆尤其深刻,湘竹很漂亮,竹竿上有着黄绿相间的斑纹,且看起来要比全绿色的竹子光亮很多。

我们沿着小径走,经过一条河,向前是一个老式的零食店,里面是过去的那种玻璃方形柜台,很有儿时的味道。在零食店的外面是一座桥,桥边有很多鸽子,有孩子围着给鸽子喂食,有些鸽子挤过去吃食,有些或是吃累了,躲在桥下晒太阳。我们沿着桥向岛上走,又顺着小路拐啊拐的,忽然发现了一队人,那是第一次在公园见到真的合唱团,人数相当多,几乎把岛上的一块空地占满,人群又顺着延伸到每个小径中。合唱团配备齐全,有各种乐器,还有专门的歌本。我们互相对视,从各自脸上,能够读出大家那份捡到宝的喜悦。

【图5:紫竹院的合唱团】

实际上,在我们单独重走寻谣路的这几次里,倒也遇到了不少这样的事,但归到书上面,又觉得无从下手,困扰我们的问题依旧是那么几个。

作为资料,这几次出游在事后回想的时候,其实还算是有些帮助的。

我去过很多次紫竹院,其中有一次是看到合唱团的据点在活鱼食堂附近,我在地图上找,却没有这个地方。在网上搜索,发现活鱼食堂在过去是存在的,之前的活鱼食堂算是文人的一个小聚点,以池中活鱼现杀现做得名,北岛和郭沫若都曾写过。现在虽然没了这个地方,但那个年代的人们依旧以此作为的据点的名称,想来也是很有故事感的事。

另一次是从南门进去,在南门的廊子里呆了会儿,廊子里面很热闹,特别是最里面的部分,有的时候人多的感觉像在动物园的熊猫馆(可能是那个感觉加上有竹子)老人们都带着饭来,先是拉一段时间,然后吃饭一起聊天,吃完再聊一会,继续拉和唱,然后四点多再各自回家做晚饭。廊子对面的小丘,算是一处人不多的安静之地,我记得有一次去遇到了很好玩的事情,小丘的里面有两处亭子,一处较高,一处较低,在较低的亭子里有一位吹箫的男子,看上去十分腼腆,应该是第一次来外面吹箫,我担心自己看他太多让他紧张,便侧过身子去,他自己吹了一会,刚刚觉得放松的时候,便来了位老人,老人看起来是常来公园的老手,拿着一柄二胡,说我们俩来一曲吧,便不由分说的拉上,吹箫的男子也只好硬上,看表情让人感觉那男子很痛苦,但老人拉的开心,还一直劝说他要放松,说来公园就要大家一起玩才对的。奏罢三曲后男子放松些,可不巧的是,又从对面上坡下来一中年女人,女人拿着一个麦克风音响(这种综合的设计恐怕只在中国有的,很是奇怪,声音巨大,且音质极差),她坐到亭子里说,我们三人来一曲吧,男子见势,立刻收了箫逃走了。最后老人也没再拉,坐了会儿便也走了。只剩女人一人。

那之后,我又去过几次紫竹院,还特意去那个亭子瞧瞧,想着或许还能遇到那男子,但再也没见到他。

【图6:亭中所见】

说起这段,如果仅从女人在亭子中的时间点介入,或许意思会偏差很多,至少给人的感觉是女人孤单一人在亭子中似乎在等待什么人。又或许在老人与女人在亭子中的段落介入,意思又不一样,讲故事是件挺奇妙的事情。在《寻谣记》中也有好多类似的段落。其实故事是发生在有人介入并思考时,就像阅读一般。

手中的资料

这本书做起来的方法和我过去的工作方式差很多,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来源太多了。且这其中我都不甚了解,如果借着自己的想法完全去造,我觉得那样太自大了,况且自己也根本做不来。所以,一切在期初做的时候,需要整理和收集完备的资料。

最开始的时候,编辑从演耳那边(演耳是做寻谣计划的团队:您可在微信找到所有的寻谣计划的文字)要到了手里大部分的资料,它们大致有三种。

1.自愿者的寻谣笔记(这部分在演耳的公号上也能见到,也就是现在寻谣小报的一部分内容)

2.所有做过活动的歌词(类似图2)。

3.前几期由Figure(寻谣计划的视频团队,可在bilibili上搜到)做的视频。

这三种资料是那段时间里我能拥有的唯一材料,如果从现在的《寻谣记》向前推,这三个里面都有提取和帮助我的地方,当然凡事都是两面的,它们也将我困在其中。

自愿者笔记为我提供了一个很详实的关于如何去寻找老人的记录,但以做书为前提,读下来的感受是:不可复制与不太适合画。这些记录是基于一个以寻谣为主体的目标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找到老人,并将其带入到活动中去。所以,大部分的笔记呈现的细节均是在去哪与找到之后的描述。另外,自愿者是很难遇到一位合适老人的。有段日子我还根据自愿者列出的单子和地图去重走,但一无所获。

笔记的好处是它忠实的提供了一种结论,即寻谣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你遇到了合适的老人,也会因为种种问题他们会回避参加之后的活动。另一面,能找到一首合适的童谣也十分的难,大部分童谣不是仅一句的词,就是没有调的歌。就题材上说,有的童谣又过于强调教化意义,或是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在寻谣团队看,都是不太具备传唱价值的。

再则我发现,小河和自愿者在寻谣过程中有从迷茫到清晰的变化,但那是很细微的一种感觉。就像有些事,做完之后再回忆,会淡去些不重要的地方,将其简化为一种从“计划-实现-完成”的过程,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将每天的思绪和行为都记录下来,便会发现决定事情成败的并不一定是回忆中那些内容,或许是一些极其细碎无用的东西。

像3,视频和照片对我帮助在于,它可以很明确的从视觉到视觉,我甚至可以根据图中的样子去现场再看一遍,所以视频在某些方面看是一个图版的笔记,我一直很想看看未经剪辑前的视频内容,想着那里或许会有更多的细节,但只可惜无缘得到。

另一方面,这种从视觉到视觉的干扰也是最大的一种干扰,如果我真实的还原了视频中看到的东西,甚至视频所摄的地点发生的事件,我会总在想这么做的必要性在哪呢?如果记录本身更为重要,那么倒是直接拍摄会更好些。

那段时间我的脑子紧紧被资料套住,像是紧紧缠绕的绳索,我即担心太过脱离它们会让故事与主题无关,又觉得如果我根据这两者而来,将其转化为漫画,那么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挣脱这两个绳索是半年之后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是自己不够勇敢,总想着能利用现有资料做出一本书,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坐在屋子里闷着想就能憋出来的。这之后我想明白了,我手中的资料最大的问题在于,当时自愿者采集的目的并不是去做漫画,所以自然能用到漫画里的内容会非常的少。那么,我需要做的工作便是,重走这条路,并用漫画去记录我看到的一切。但这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寻墨记

在结束大稿拜访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想着经由《大稿行记》的劲儿可以持续的画个没完,但事与愿违。有天我忽然觉得这么做下去似乎走偏了,这会让寻谣记变成一部名为《小河活动观察集》,或者《小河探访录》的书。(其实倒也没什么不好,借着这本书,我与大学时的偶像有这么段相遇,然后将其记下来,也算不上什么坏事,只是这不是这本书要做的事情而已)。

于是我开始寻另外的一个路子,和往常一样,我用了一个新本子“开笔”,并将其命名为《寻墨记》。

第一页上记:

“提笔所写之时,望着笔还是能忆起它们之前的感觉,但是真的许久没碰它们了,自从嫄上次送了ipad之后,我有一段的不适期,后,最终还是被其方便之处所吸引,许我还是追求方便传达的人之故,但每每至一处,也总在些磕绊之感,至上次与木(设计师)、竹(书的发起人)二人同逛天坛公园后,曾试着在电子屏上做一二幅画,但终究不连贯,总存在断裂之感,或许是懒惰之故,一直又苦于开墨、试纸。回想自己当初做此记之时,这已然是非常之方便的了,故思此总觉得惭愧之极,今又拾起来本子,心情似乎又近了故去一步”。

【图7:寻墨记第一则】

自这一记之后,又隔了一两天,我又提起笔写下一记。看前几页的文字和画,常让我又回想起刚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可谓毫无方向。一会写写字帖练笔,以为开笔之后可以有所情绪,但抱着这样的思维去做的事情,一般都是无果的,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无疾而终。

前门会友

在大概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一边每日开笔,一边又在寻找资料,但找的资料越多,发现问题越大,有时候竟因为如何绘制一个老的的店铺招牌,去寻找历史图片,想着可以从中发现老人们提到的真实样貌,但可以想象的是,即便我真的找到,也可能不是老人说的那个,更何况我根本没这般的幸运。另一面,我觉得即便我将我能找到的当年的场景还原出来,也还是会有纰漏之处,这些东西一旦被呈现出来,让某个专事此学问研究的人看到,恐怕要笑掉大牙吧。想到此处,便觉得一身寒颤。

那次稻禾约我去前门坐坐,一是好久没见面了,二是顺便可以逛一逛书店。我们约在前门的无印良品吃饭(主要是人不多,还可以吃完在旁边看看书)。我和稻禾说,我最近特别愁,画不下去,觉得哪条路都走不通。一条是带图歌本,觉得意义不大,二是无字的图画书,觉得又太像个人创作与活动关系不紧密,三是历史性很强的漫画,觉得心力憔悴,知识量不够。

稻禾拿来我的本子,将她所听到的我的描述论述成简单的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画出寻谣笔记里面找相应老人的漫画,第二部分是接一个跨页的童谣,文字要用打字的,便于儿童认字。然后一个个这样的下去,直到把故事讲完。整体感上应该不错。我听完之后松了一口气,想来是我之前想的过于复杂了,其实好像并没有那么费劲,我似乎也忘了我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只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好便好了,重心还是在于怎么呈现的清晰,不让读者和我一起背负这般沉重的困惑。

那段之后,我开始了一条新路,一个是画了新的本子《老人集》(那时候还没要定名为寻谣记,再则写了寻谣记的本子,总觉得还是会失败,便写了这个名字),《老人集》针对的点是假想每个在寻谣笔记或我自己去公园里观察的老人的故事,不用想他们之间的关系,只需要将看到的记录下来就好,篇幅都不长,最少一个对页,最长五个对页。这样一个个的画下去,再笔熟了之后,再转到正题,去画笔记中的老人和故事。《老人集》共画了五本,后又加了《老人集-续》与《老人集-注》两本,总共七本。

【图8:老人集】

另外稻禾给我看了她说的那种机打字体和童谣的跨页展现,是台湾歌手林祥生的一张专辑《头摆头摆》【图9】,头摆的歌词是用绿色的机打字体呈现的,然后加上毛笔绘制的儿童形象,很是有趣,另外我现在看的时候忽然发现,不晓得设计是否也看过这张专辑,因为它也是绿色和黑色的专色,有些事情真是很奇妙。

【图9:头摆头摆】【图9:我的绘制图】

这之后我模仿着《头摆头摆》这样的方法,把童谣的跨页也绘制出来。【图9】

重访老人

在进行的近一年的整理和思考后,有一天我与编辑说,恐怕以现在手里的资料很难成一本书。现在手里的资料指的是上面的三个,经过整理后,得到了:童谣跨页,自愿者们记录的寻谣笔记与每场活动的视频。这三者可以有很多种组合,但怎么组合都好像少点什么。

编辑和我列出了两种最大的可能

1.以活动为主线,胡同童谣那时候有五期活动,将每次活动作为一个关键点,年末的放在最后,然后中间用自愿者笔记去串,加上童谣配合做节奏调节。

2.全部以自愿者的记录为主,在这之上加故事,大部分故事需要在视频素材和笔记中找与编,然后配合着加入童谣。

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两者中有一个内容是不变的,已经确定好了,那便是童谣。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趋向原始的文本。一个要在一个大概的基础上塞入不同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路径也不是一下子思考出来的,也经过了一番折腾。每种可能又细分了小的问题,并一一尝试了下。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一种关联性,特别是第一种,如果将原始的文本直接“翻译”成图像(漫画),理论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节点之间的内容太平了,如果每个节点之间都是这样的感受,那么整体就会呈现出一个分散状态,或者看起来就是一个个的节点。而这些节点之间的串联并不是唯一的可能,就像前一天在这个公园找到了老人,然后隔天又在那个公园找到,这件事本身也是很随机的。如果不经思考的将这两者连起来,读的人便会只读到两个断线。所以,我们急需故事。

我和编辑说,可能要从自愿者入手,先聊聊他们去公园的时候没有记在笔记上的内容(主要倾向于感受和看)。于是我们联系到了林强(自愿者中找到老人数量最多的人),我们在一个夜里约在了南锣鼓巷地铁站附近,我在视频里见过她(见到实体的人很奇妙),我们找了一家安静的喝茶的店(那家店是我一直觉得很迷惑的一家茶店),我说了来意,林强很乐意分享自己当时的所知所感,我说可否一个个的讲讲你记得的老人的故事呢,其实这些在视频和笔记中也略有提及,但林强作为第一采集者,她所讲述故事的角度还是很重要的,我用笔一个个的速记(用图的方式)下来,然后我又说,我们想把这本书做成和老人相关的书,体现他们在时代中感受到的童谣(我也不知道我会说出这些,因为在见林强前,我脑中还是有点乱的),林强说那太好了(我想她当时也不确定我们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聊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记了八九个老人的故事。让我有了很大的底气,觉得这本书可算有个通道了。

【图10:在现场的记录与去老人家的整理】

回家后便开始画,将一个个的故事展开,因为刚刚听过,所以选择一个视角去讲述就好了。做到平实即可。这样书总算是有了点“肉”了。

做了大概一个月后,忽然有一天我问林强,说可不可以帮忙约几位老人,我还是想去探探本人。第一次约到了书中的李阿姨,其过程就完全是书中39-46页的内容,包括我们看到的一切,只是那次不是小河和熊熊去的,而是编辑和我两人去的。我拍了很多照片【见图11】,这些家中的照片,若不是以这样的一个主题作为支撑,那么它或许就是寻常之物,就像我们平时加家中放置的所有东西一样。

【图11:从照片到漫画】

李阿姨因为是京西大鼓的传承人,之前是受过报道的,李阿姨为我们拿出了当时写的新闻稿,是两页的打印纸,上面还做了标注与笔记。李阿姨平时在27号院(内务部27号院,是专门做社区艺术的一个团体,从最开始我就知道他们,因为他们是我法国的朋友,我觉得他们的活动是与社区融合最好的一个范例)学习书法和国画,李阿姨给我看他学的国画,国画的老师是央美的老毕业生,底子很好,且讲的很细,我看李阿姨所作的笔记极其细致(笔记均是在废纸,废发票上记得)。深深为其感动,不知道自己老的时候是否还有激情和兴趣学这么多东西。我想李阿姨一定在过去也是个很好的学生。书中的故事,按照李阿姨所讲的内容,完全誊上去,其中所有的内容均只是靠讲述得知,并无图片参考,故而处理图的时候,也有些困难,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部分画的略微具体了,设计和我说,觉得应该再简单些,我照着做了,实际证明设计的建议很对。【见图12】

【图12:从繁至简】

拜访何大爷

与何大爷约是拜托林强打的电话,然后我发了信息后又打电话约的何大爷,这次也是和编辑一起去,我们到的很早,何大爷给了我们几个时间段选择,我问说您一般什么时候出去公园,何大爷说今天太冷了,不去了,我说那要不就赶早吧,我们约在了八点多,我和编辑匆匆忙忙的赶过去,何大爷家住在月坛公园与玉渊潭公园之间,小区是九十年代的小区,楼层很高,带电梯。因为楼有些年头,楼上的楼号没了,我们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最后才找到,原来就是我们进来的第一栋楼(有时候,觉得这些临时出现的经过,和故事的内在动力有些相似)。摸着电梯上去,然后敲门,本以为家里没人,很久后我和编辑说要不试试直接推门进去吧,怕是何大爷听不见。推门发现是开着的,进了门再招呼,何大爷从屋里出来,穿着一身羽绒服对我们笑,好像就该这么进来似的。何大爷给我们倒了水,沏了茶,还说桌上的干果随便吃,我们便坐下聊天,聊了一会何大爷进屋,我们发现有一会没出来,便随了进去,发现何大爷在整理自己写的书法,这下才知道,原来视频中拍的屋子原来是这样的结构。我们一一看何大爷写的字,桌子上的,床上的,柜子里的,墙上的,几乎满屋子都是字。又一会门外进来一人,喊着何大爷,何大爷出门招呼,我探出去发现是位奶奶,年纪不大,她好像知道我们来,说:“呦,你们来啦。”然后开始自我介绍,指着墙上的一个贴纸说,我是居委会的,每周都会来家里看看独居老人。我事后回想,何大爷或许把我们当成是电视台的了,所以顺带着叫了居委会的也来,或许能聊些东西,有时候想想老人真是很可爱。居委会的奶奶进屋和我们介绍何大爷,又说何大爷每天都起得太早,何大爷说自己睡不着,我问说几点起来啊,何大爷说两三点,起来写字,写累了七点多再睡。反正一个人生活,想干嘛可以干嘛,也不用在乎什么规定。我想着何大爷在夜里写字的样子,脑中有了很好的画面。这些内容如果不来家中,怕是得不到,而若没有那位奶奶的引子,这些琐事或许又不会被人提及,对于旁观者来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等同且陌生的,那些满屋的书法在这个时候忽然和何大爷有了一重关系,这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在这之后,我又去找过几次何大爷,有的是专程过去,有的则是托着事顺便过去。与何大爷也相互熟识,记得第一次去见何大爷,他便拿出藏了十几年的老酒让我选,怕是他觉得我很能喝,但我酒量很差,我们一行三人喝了不到半瓶的二锅头,回到家后我便吐了,幸好之前录了音做了记录,不然怕是白去了。

在何大爷之后,我又单独跑过几位老人家中,得到了很多故事,或许老人们只当是一段回忆说一下,但没有这些老人毫无避讳的述说,恐怕也没这本书中的内容。所以,我很感谢他们,而对于这本书来说,我也仅仅是将其讲的故事老老实实的画出来而已,我心里存着那份感动,也尽量让这份东西也传达的准确些。

转折点

有了老人的加持后,事情似乎一下子顺利起来,在探访故事后,我又理了一些日常在公园中收集的故事,加上小河和熊熊的寻谣过程,这本书大致上已经成型了。在整理故事的时候,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让人震惊的东西,那便是老人讲的内容似乎是不同年龄的段的,有的是小时候,有的是初中,有的是高中,有的是工作后,有的是现在。老人们为什么选择讲这些故事呢?我不得知,但这些故事所展现的关联,便成了一条明显的时间轴,如果在纵向的找到它们存在的历史年代,变会有一条与老人平行的历史线,在总结出两条线后,我才真正的踏实了。这才算是合理的顺序,一条以人的构建的历史线。【见图13】

【图13:双重时间线】

在这条线的基础上,所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将童谣按照每个故事的内容给出一个潜在关联,例如58-61页,选择了《小小科学家》《我家有个小姑姑》《我戴上了红领巾》《放学歌》四个童谣,加入它们的目的,便是承接前面李阿姨讲的儿时上学的经历,相应的童谣周围的图,也会配合着年龄而来。按照这样的工作结构,很快我们便选出了该用的童谣,这样童谣的安置也是有道理的了,不是随机来的。

【图14:精确的顺序,部分】

姚老师和火包在看了整理出来的第九版后,又理了一条更为精确的节点线索【见图14】,我们按照章节又将之前以年代划分的故事重新调了一遍,这样,年代的线索被藏在了里面,章节的功能就是寻谣,我觉得这种处理很妙。时间线那个虽然很好,但或许它显现的不是寻谣,而是另外的东西,有的时候真是一重重的发现与求证的过程,最后才能慢慢磨出来个东西。

添枝加叶

在前面的基础上,书的雏形基本上和现在看的差不多了,但是只有内文。我自己想加些附录进去,便画了现在的几个部分,关于玩具的,关于游戏的,寻谣地图与参考资料。

关于玩具

在探访曹阿姨的时候,吴阿姨也在(就是书中《高考》的那位阿姨),她说你既然做童谣,你可以问问我们一个同学,他专门收老玩具的,也会唱很多老歌。经此一介绍我来了兴趣,此间经过便写在了《玩童》一节中,我跟着谷大爷去了他放玩具的小屋子,屋子非常小,满屋子都堆着玩具,看上去很乱,他儿子在大柳树开旧货店,算是也和谷大爷有了相承。谷大爷一个个的给我介绍玩具,我站在屋子门口一个个的拍,拍完之后拿事先准备的尺子量,再记在笔记本上。并询问当时玩具的尺寸和玩法。我想着从这些玩具中挑些带声音的玩具,倒不是一定要和童谣产生关系,只是对于孩子来说,带声音的玩具或许也是一种很特殊的类别,它或许会和童谣有些相似感。【见图14】

【图14:玩具测量图、实际拍照与书中的图】

关于游戏

有一日,从南城回来经双井,竟发现有北京市方志馆的存在,想去看看,但工作太多,索性只好在网上搜,可惜没查到什么可用的。意外的收获是首都图书馆的民国藏书可以线上预览,非常得心意。我把与童谣和儿歌相关的书先搜了一遍,能通读的通读,读不了的,便去孔夫子寻复制文件,买回家来读。

这些书大致上分三种,一种是幼儿园的类似教案一样的东西;二是各地童谣和儿歌的集结;三是幼儿园的实用操作范例。这三种书中,后两种对我有很大帮助,但第二种中各地童谣收录并不算严谨,按照自愿者和小河走访的资料看,有些被写为北京的童谣,实际来源应该是关东地区或河南与山东一带。所以,这类书的帮助并不一定很大,但这类书中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在于,他们会标注一些东西。

【图15:幼稚园游戏160种】【图16:儿歌一百首 马精武编 商务印书馆 1947】

而后一类书,侧重于游戏方法,多带图画注释,有的画得很好,比起现在的说明图,似乎要更让人能看懂些。且因为大部分书均是黑色印刷的,所以在表现方法上很统一。这类书中又分两种,一种是符号性的说明图,例如将一个人画成个黑色的人形符号。【图15】另一种是素描式的,这种看起来还原度很高,且动作准确,可以从图片中猜出大致的活动方式【图16】。

【图17:《孺子歌图》内页】【图18:《孩提时代》】

另外,有关童谣的书,必提的自然是《孺子歌图》【图17】与《孩提时代》【图18】,其中《孩提时代》包含两本书,《中国的男孩和女孩》+《童话中国》)这两册书国内都有翻译,只是《孩》这本的印刷过于简陋,不过作为资料,它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这两本书便是前文所提的收录中国童谣的书籍,它们均是外国人编纂的,《孺子》中比较吸引人的是对童谣的采集与呈现(书中每首童谣均配有一张照片),只可惜书中没有曲谱,《孩提》中的《童话中国》与童谣更相近些,其中所述采集者通过不同方式让孩子做游戏的段落尤其可爱。

寻谣地图

这个想法其实特别简单,也是我当时去公园时一直想摸清的事情,便是找到老人出没的时间与分布的地点。虽然这么做有些纰漏,例如图中或许没办法考虑季节,因为我不可能花一年的时候去做这件事,但基本上这图中的内容是有百分之八十的准确率的。

在此之前我没画过地图,想来画地图应该不难,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问题,到底是二维的平面展示,还是三位的立面展示呢?如果二维的展示,是否需要将地图完整的按照二维图的方式勾出来呢,我最开始将地坛公园画成二维的,画成后觉得还行,但在遇到玉渊潭,尤其是景山的时候,进行不下去了,景山的地形在二维图上非常奇怪。而且若是忠实的展示二维图的全部,那么景山很容易看不出是什么了。对于地图的功能来说,就变得很弱了。所以又从景山开始,将图画成了三维视角的,好在只有这两种选择,不然地图真的要画到爆炸。刚开始我本想一根根的草画,但画了一半发现实在是太晕了,于是改成画出两只草的模板,在图中复制,再修改草的方向。这五幅地图画了整整两周的时间,其实画的功夫倒是不难,只是在于呈现上,琢磨了很久。

参考资料

这一段的我将其移到下面的“书架”上,因为实在是太多,所以是可看可不看的内容。

成书

成书前还有几个部分的内容需要补一下,一个是目录,二个是页码,三个是环衬。而在这之后便全是设计师的工作了。

目录

目录是在完全确定了具体的页码和顺序后才开始写的,一遍写成。那段时间我见LALA发了一篇吉本三平的漫画,觉得非常喜欢,便第一次试着在网上的拍卖代购店上拍了两册,可以说目录的功劳要归功于吉本三平与田河水泡,另外我也找了些的参考资料。多半是过去的糖果挂板和游戏棋的棋盘的版式,最终试了几版,还是选择用小河和熊熊的头像做二方连续图案。再加上版框与栏线,并模仿古代书的样式绘制了目录。【图19】

【图19:模仿吉本三平的纹样+版框而来的目录图】

页码

与之前出版《门先生》时遇到的问题类似,页码是该手写成汉字,还是该用数字字符呢?然后选定了之后,该放在什么位置呢。设计师列了几个选项,我试着写了几版,最终都觉得页码太干扰画面了,这本书的图像比起门先生要复杂很多,若都是毛笔同样的画面,倒是可以再用汉字手写页码(只是要累死设计师了),最后权衡考虑,我们还是决定用机打字。且能保证看清即可,无须很大。最后印出来的书,也证实了此选择的正确,另外页码只出现的正文的故事部分,章节页和标题页是无页码的。

【图20:安徒生的剪纸】【图21:瑞士剪纸】

环衬

读者最先打开书的第一页便是环衬,起先不太会注意它,但我发现好多老漫画书和民国的书还是很在意环衬的,我想着也试试让环衬变成内容的一个小甜品,比起没有图的环衬,有个东西在起码要看着亲切些。画的时候我回忆去《安徒生的剪纸》那本书,里面有句话我记忆犹新,大致上是这样说的,说安徒生每次都会一边讲故事一边剪纸【图20】,纸张在安徒生的剪子下,像盛开的花朵一般。而当我再去看安徒生的剪纸时,并且真正去操作后,会发现这真是太难了。我本想模仿安徒生的有故事的剪纸(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安徒生的剪纸也和漫画一样有层级和序列的),剪出一个环衬来,但技术太难,只能作罢。换成其他办法,我去网上又搜了搜,发现有种类似的剪纸,是瑞士剪纸【图21】,同样很繁密,也分出空间结构来展示故事。我试着去做了下,相较安徒生的好一些(安徒生的太难了,看来天才之所以被称为天才,还是有难以企及的过人之处)。我将此确定下来,又去找合适的边框,我记得idea有一期专门讲过书籍里面的各种花式框线,但找了一圈发现并不是很合意思,于是找家长的民间工艺的书,找到一本美国的素人艺术家的剪纸作品【见图22】,一下子便决定就用这个图的边框了(其实这幅图的精彩之处在中心的花瓶,花瓶上是细密的镂空图案,这些图案则是一个故事,有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瓶子,其原因也是这个,就是瓶子上的图案有一部分其实是故事性的,而将故事性的图案绘制在一个立体的实用物品上,本身就又多了层表现)。

【图22:Memorial for William Soule, Exxpressions of Innocence and Eloquence, Yale, 2006】

有了剪纸风格,边框线,剩下的就是里面的内容了。我做了两版。第一版是只有乐器在前环衬,大家奏乐在后环衬。又做了一版是,小河和熊熊在前环衬,小河和熊熊还有老人在后环衬。

最终选择了后者,其实最大的原因在于,乐器做成轮廓的剪纸,会看不出乐器的内容。但要是把提琴和手风琴的弦都镂空,又有些影响黑白关系,故而只能放弃,选择了后者。【图23】

【图23:前后环衬】

至此,我的部分已经全部完成。剩下的便是交给设计师和编辑了。

在书的设计上,设计师用了八种工艺。且其中的纸是从五家不同的纸厂进来的(我有种感觉是设计师释放了自我),这五种纸我们拿到书的话也能看到,一种是正文的白色纸张,一种是寻谣地图的绿色纸张与粉色纸张,一种是书封的荷兰板(荷兰板也试了三四种,最后选了进口的荷兰板),还有外面的书套,以及报纸的纸。

在网上看的话,这个绿色看起来像荧光绿,但实际上在手里它不是荧光的颜色,而是一种比较稳的绿色,加之设计师又附了层触感膜,让这个绿色摸起来很舒服。

【图24:去印厂】

在印刷的时候,我也去看过两次,但设计师和编辑是一直在盯的,至少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耗在印厂,非常辛苦。或许因为这次的工艺太过复杂,让我觉得上次门先生在印刷时的记忆似乎比起这个简单很多。

我之前是没见过书中赠送的童谣卡片的,拿到的时候我看着觉得可爱极了,原来设计师将文字玩了一把,很是天真可爱。

这本书的内容至此差不多了。其实设计的部分设计师有可能有更多的细节,但作为旁观者,我不得而知,我很感谢编辑和设计师,没有他们也没有这本书。做书在这个年代像是在做个一项传统手工艺,需要时间和耐心,这么说倒没有对立电子书的意思,既然存在便于存在的好处,或许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有段时间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是在做到一半的时候。

“若是我能活到七十岁,那这本做了两年的书,便占去了我生命的1/35。”

人的一生又有几个1/35呢?

书中记

这部分是书中内容的完整思考。我尽量将自己所想的都一一拿出来。就算是与大家交流吧。如果对人有所帮助那便太好了。

首先书中的内容按照前面所说的,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1.故事

2.童谣

3.过程

故事

该部分分为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去直接拜访老人,将故事录音整理,结合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笔记。除了某些隐私部分,刻意隐藏了针对性,我用了其他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完全忠于原始叙述的。第二种是根据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因为有的老人只在走访时录音得来的,没有联系方式,是完全随机的,这部分因为没有见到真人,也只能通过重走发生地,并结合想象画出来,所以这部分应该可以说是半真实半虚构的。

第一种情况的具体工作方法:

第一步是整理资料,在去走访老人前,其实通过自愿者的联系,你可以先从自愿者提供的资料和之前收集的所有资料中先过一遍。熟悉已经有的部分,并清楚(除非这是第一位老人)整本书的结构规划,想想该问什么问题(但一般都是常规的聊天而已),对于我来说,因为我不是专业的记者,并不太会引导被访者,但我能做的就是通过事物去发现,所以询问和拍摄素材是比较重要的两方面,其余的部分需要按照现场的情况去应变。

*但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要带着一个很强的取舍感去选择你遇到的内容,因为去拜访一次的机会很难,且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状态会差异很大,每次见面能接收到的信息是不同的。并没有所谓的熟悉了之后会更加"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于采集来说,每次的内容都没有一个高低之分,所谓的高低只在用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有可能一个特别不起眼的东西,在绘制的时候会起到大作用,所以,一定要不惜一切的记录所有你第一感觉或看到的东西。然后尽可能的将其详细的记录,例如拍摄一个账本,要将所有面都拍摄到,哪怕是账本中空白的部分,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部分,并不一定是有内容的才是重要的。

录音的作用是有的,但对于漫画来说,图像还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听的时候,建议用一支笔同时记录,并在回答完问题后,对记录时产生的绘制上的疑点进行重新提问。

【图25:提问记录与正稿】

【图25】例如,老人说自己家在山中,她会提及很多地名,这些地名一般在网上是很难查到的(前车之鉴),因为有的地名或许是当地人才会用的叫法,这时候一定要追问,找出一个参照物,例如一座现有的已知的山(所以在去之前做功课还是相对重要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老人去在山上标出家的位置,以及所提到的其他地名(在故事中用功能性的地名),有了这些之后回到家后在及时的补充,并重听录音,可以帮你梳理一下叙述者的角度,以及帮助你想象一个当事者在当时所有的观看角度(这时候对空间的想象派上了大用场),例如一个老人在说她家住的山能看到故宫的黄瓦,你在查了位置后,会判定出那个距离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联系当地能搜到的一些图片(当然能去走走则更好),去构建一个场景感受。有了这种感受后再去顺一遍故事。

然后是誊写文本,将叙述的故事反复听几遍,然后用一个在书中合适的角度(所以角度其实应该列出一个通篇的结构图)去讲述这个故事,在这里只管文本,将故事讲明白。但漫画中的文本不同于文学的文本,其关键之处要配合转化图像的需要,如果一段文字用图像很难绘制,那么便是文本选取时的问题(其实并不一定是问题,但在整体上看,它会干扰节奏)。故而在写的时候脑子里面要有一个能画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去写。写好后我这边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直接绘制出来,然后在所有书中的故事都绘制完后,再调整一遍图像,按照阅读的节奏来。再一种是先不绘制,待到一个段落明确后,再去一同绘制。这两种方式都有利有弊,先绘制的方式可以保证一种特有性,每个故事的表现或许会更完整一些,但缺点是每个故事之间或许因为绘制间隔不同,画出来的东西也差异较大。第二种则是与之相反的,所以一切还是看自己的选择。

第二种情况,因为没有一个可采录的对象,故而需要通过资料去补充故事,并且再人空缺的情况下,去补充除了人以外可以补充的内容。例如实地走走,感受一下街区的样子,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找准时间,例如老人常常买菜,锻炼,聊天的时候去,看看街区与平时有何不同。如果可能的话,试试扮演成一个老人(心里觉得就行),去走访一遍,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等等。

所涉篇目:《所爱》《我的身世》《高考》《如愿》《玩童》

具体的工作方法:

先去读和听一遍现有的资料,然后去按照所提及的走访或查老照片和视频,有时候还会搜索到一些文学的记录,如果有空的话,都可以读读。想象一下除了用正常的表现手法外,还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让故事更合适一些吗。(或许是一种补充遗憾的方式)

所涉篇目:《银色的河》《蛐蛐》《烧饼》《幸福》

童谣

该部分没什么可说的内容,如果说的话就是选取童谣一定要和上下文有关联。如果是随机的选取,则没有依据可言。最后会站不住脚。

过程

其实除了故事外,大部分的内容还是过程,过程即如何串联故事,所以它必定是在故事之后的。过程的选取原则对我来说有几点。

1.作为连接前后文的基本存在。

2.在整体上要考虑到一个人的变化心态。

3.尽量在故事的筛选下,顾及原始材料的真实性,

本文标题: 《寻谣记》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8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寻路英国》读后感摘抄《美国大师系列之伍迪·艾伦》经典影评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