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1-25 10:56:4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是一本由(南非)库切(Coetzee,J.M.)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精选点评:●深刻的反思中。。。●“一个有道德原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1000字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是一本由(南非)库切(Coetzee,J.M.)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3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精选点评:

  ●深刻的反思中。。。

  ●“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 哲思的内容很有意思,值得反刍

  ●以我对“思想家”类型的小说作者的看法,库彻谈不上深刻,然而有生机且思维执拗,几乎到了毫不幽默的地步。虽然作了性别倒置的处理,但这本书的内容必然会被库彻本人生平研究所援引。

  ●看得挺费劲的……其实大段的叙述细想还是很可以琢磨一番的,但是个人兴趣大多集中在人物描写上了……库切是多闲多理性才能干巴巴写这么多出来

  ●喜欢看学院派作家的一个很大原因是看他们如何将自己积累的文学理论化作小说结构的一个部分,又不能显得突兀和卖弄。一边拥戴传统,一边又背叛传统写法的各种樊篱。随心所欲的让人嫉妒。

  ●库老师是真·文学英雄(还是最喜欢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个人口味,十分喜欢这本,但无奈作品的整体性实在不强,与其说文体有待讨论,倒不如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这本书确定一个“文体”。但作品里的问题探讨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睿智而隽永。

  ●个人觉得说教感太强了

  ●一种读着停不下来超级过瘾的感觉。已经成为读过最喜欢的一本库切。

  ●库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一般来说不属于小说的内容包罗于小说其中,并因此形成了辐射状的突破。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一):节奏。

  4.3下完。庫切的又一嘗試沒有像喬伊斯那樣故意寫的很難懂的偽自傳不知道何題材的小說。這本書整體來說很散,演講稿也寫的很拖沓不知重點,我認為作家故意的,因為他本身就是卡夫卡式的人物,他說的再多再詳細仍舊是個不受多少人歡迎的孤僻者,他心有非洲,可非洲沒他,他心有人性,可人性難傳播,所以他故意寫的很支離破碎,寫的鋒芒畢露,只會遭到攻擊,會讓他更孤僻,人和植物一樣有趨向性,何況主人公就是被人不理解而被攻擊的人。說到現實主義,我認為所有的主義都是片面的,包括我這句話。我們還不如少談點主義,多做點有意義的事。關於非洲文學,只能歎息,吃不飽談什麼空話,歐洲人欠非洲人太多太多。關於人與動物,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說人有理性簡直是胡扯,這是片面的,人有時比畜牲還不如,何不換位思考,其實話說不圓,事也做不全,人與動物很難和諧。再說邪惡的問題,我認同性惡說,人生下來就是動物,他之所以變成人是因為他具有人的理性,而不是空有人的皮囊,當然人心中具有兽性,要想控制,須努力。這書不怎麼好讀。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二):冲着他留给人的好印象

  库切的小说,我一口气买了五本,冲着他留给人的好印象。我一般不愿意买小说,买得多是文学批评方面的著作,或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这类“哲学丛书”。简言之,我很看重书的工具意义,好像它们纷纷对应一口幽井。我希望它们值得反复看,每次重读都有受益。因平时对小说写作不着迷,读完库切的书,也就有些后悔,觉得用处不大,要是弃之暗室,似有不敬。现在书橱里确有一些书不值得收藏了,得到晴日,一概淘汰。我急于得到的是一个索引或一盒微型胶卷,对现有观念造成震动,然后的劳动场面,由我去开展,不用引路人过分热情周到。比如交友也是如此,十年来,新朋友寡有,多是泛泛之交,旧交也日益疏远,很难就教,虽有壮阔之心,也无处问津。所以,三十岁之后,不求天降知音,只要貌似友情的指印在树林,我就毫不颓丧。我也不太会胜任他人的知音,脾气古怪得连坡地上的黄雀也讨厌。回头说库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类似讲稿中,卡尔维诺的那本结集无疑是瑰宝,安贝托·艾柯的是别开生面,却不能激励我,还有其它一些,我不记得了名目,我买下它们,就是渴慕那些心灵,并急于得到他们的许诺。库切的诺奖受奖演讲稿也是瑰宝,它与这本小书的旨趣应是一个喉咙出气,结果是双双出奇,是观念的奇葩,给我不小的刺激。他在实现自己的写作设想时,相当稳重,抽丝剥茧,却又让人一下子分不出爱憎各自所占的比重。可惜的是,至今读不到他的一些文学批评,猜它们也是生龙活虎,让人不易摸着边际。从今天开始,神秘无比的寒假就来了,我可以在旷野中搜肠刮肚多日。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三):可黑猩猩怎么想的呢?

  除了,继续推进的人类俗套;就是,永无休止的生活挽歌。

  有天下午在楼下的小广场,坐在黄木椅上看书。看《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穿溜冰鞋的孩子们轻盈滑过,追逐,吵闹。他们还真是兴高采烈啊。这里从没有怎么蓝过天,总是灰白。

  这不是八堂课,这是一本小说,由八次演讲的过程构成。这是诺奖得主库切的实验小说。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一位衰老却刻薄尖厉的小说家,到各个地方演讲,主题关于现实主义,动物权利,宗教问题,情欲等等,库切叙述演讲的观点,演讲的过程,演讲完毕的对话,细节,故事。一个想法总是被从各个角度来对待。这八堂课显示了小说如流水一样多样而柔软呈现世界的可能性。再往后发展,它们就成了库切在《凶年纪事》里用的那种结构了。

  库切小说里最有魅力的就是那冷峻的思辨之美。小说家式的思辨,抗议理性秩序的阐释力。

  这种阐释力弥漫于小说里的每个章节。选取其中一篇为例,看看库切思辨的过程。

  比如书中第三课“动物的生命”,伊丽莎白来到一所大学进行关于这个主题的演讲,这篇故事里展示的是库切对“人对待动物的方式”的质疑,扩展看也是对人的工具理性的质疑。

  这是个什么演讲呢?

  演讲一开始叙述的是一个估计我们中学时都学过的一个实验:黑猩猩智力测试实验——当然这是人类的说法。实验内容就是,每天定时给黑猩猩香蕉吃,突然有天,把香蕉吊起来。猩猩够不到了。然后……  

  然后就是扔个箱子喽,猩猩于是占到箱子上把香蕉弄下来了。啊,猩猩知道,猩猩知道想要吃香蕉该怎么做,猩猩成功了。

  接着,又一个箱子,但是挪不动啊,里面塞满了石头。啊,猩猩还是知道,知道把里面的石头掏出来,猩猩又成功了。

  经过种种类似的吃香蕉考验.....

  于是,人类说,猩猩还是有点智慧啊。这是科学家苛勒1913到1917年做的实验,实验结果写成了《人猿的智慧》。

  可是呢,可是这里面有问题。库切写小说采用这则材料,当然紧跟着要挑问题啦。

  他首先引用了卡夫卡那篇著名的短篇《致科学院的报告》,一个叫红彼得的猿猴向科学院做演讲,证明:经过种种努力他达标了,可以进入你们这个人类社会了。在科学院里,他讲述了母亲被人类杀害,自己被人类虐待,然后有天要发奋做人的经历。终于,他的智力达标了。他于是站在人类组成的科学院前,说道:“接受我吧,你看我现在穿着燕尾服,在你们的剧院里做成功的表演,回到家里我喝你们人类的红酒,这不是很人化了吗。当然,唯一不足的是你们给我准备的那个母猩猩还只是半驯化,晚上睡觉可以,白天她那常常不自觉露出的野兽目光我如今可受不了啦。”

  库切推测卡夫卡是看了那本《人猿的智慧》后写出这篇小说的。篇中红彼得的猿猴身份与颇具理性的叙述口吻之间的张力成功呈现出一种讽刺和悲哀来。

  接着库切在那个实验和卡夫卡小说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当人类说“智慧”的时候,当人给黑猩猩的所谓“智慧”设置标准的时候,其思维过程是很狭隘的。人类把“黑猩猩懂得如何吃到香蕉”当做智力,可黑猩猩怎么想的呢?也许当香蕉吊起来时,它感到好奇呢,为什么这次跑到那里了呢?他们放错地方了吧,他们是要给我做个游戏吗?他们不喜欢我了吗?也许它有很多很多丰富的想法在头脑里翻腾。

  可是,猩猩老兄,你这些想法都不对啊,站在你面前的人类想让你进行的思维是:用那个箱子吃到香蕉。你想那么多干嘛,你得想怎么吃到香蕉。好的,这就对了。

  “每一回,苏尔坦(猩猩的名字)都被迫去想比较无趣的想法。从纯粹的沉思冥想(为什么人类要有这样的习惯?),它被推向低贱的、实用的工具理性(如何用这个得到那个?)。从而倾向于把自己看做仅仅是个生物体,长着一个需要满足的胃。”

  红彼得或苏尔坦都被监禁过,它们的同类被人杀死过,也许它们还会想一些有关正义的伦理问题。可是按照人类看来,它们能想的只有能不能吃到香蕉的问题。

  是啊,人类哪里只是把动物这么看待,也常常把同类这样看待呢:一个生物体,长着一个需要满足的胃。

  这正是让人反感的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尤其在如今,尤其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就更他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基本上,这个国度的教育乃至以后整个一生的生活就是被做黑猩猩实验。

  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慢慢被规训为去全力思考如何够到香蕉。人类还把“如何够到香蕉”总结成一套套的东西,那正是充斥于各个讲座各个图书排行榜上的成功学大师们的经验总结。

  可是,这一点也不智慧,一点也不有趣,而且有点恶心。

  在另外七堂课里,库切用锐利的思辨去谈论了各个习以为常的问题。通过他的小说,一堵堵坚实的观念之墙被刺透,我们感觉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进入到更自由的区域。

  是的,小说就是这种归结不到任何体系里的东西,它天生反对丑陋、没有想象力的东西。它总是反抗,反思,质疑,它最终想要做的就是保存美好。

  傻乎乎想了一会儿后,天就更阴了,我就上楼了。再回头看下轻盈滑过的小盆友们......

  如果孩子们能够永远兴高采烈,那该多好啊。

  2019.10.1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四):库切作者简介

  1.库切小传 J.M.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1940年2月9日生于南非。其父为南非 荷兰农场主后裔,其母有德国与荷兰混合血统,双方的母语都为南非荷兰语,但 在家中却说英语,库切从小也接受英语文化的教养。其二战归来后任职于政府, 库切八岁时,因政见与种族隔离制度的政府不同,失去公务员工作,全家搬到外 省城市伍斯特(the provincial town ofWorcester),其父在该镇一家罐头厂谋得文 职。库切从乡村小学毕业时,其父到开普敦开业做律师,后因挪用信用帐户的钱, 欠下巨债,从此破罐破摔,沦为酒鬼,家庭也随之陷入贫困。全家生活开支及债 务负担都落在做小学教师的母亲身上。母亲性格坚强,有男子气概,毅然承受起 家庭重担,但极端溺爱两个孩子,造成库切一方面依赖她的呵护,一方面又强烈 逆反、渴望独立的心理。 库切16岁考入开普敦大学数学系,从此独居在外,打工谋生,并毕业时获 得文学和数学双学士学位,1963年通过硕士论文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60年大 学毕业赴英国,立志成为一名庞德那样的大诗人,却只能先后在mM和国际计 算机公司做程序员谋生。1965年离英赴美求学,1969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 校获文学博士学位,其后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1972年因未获得绿 卡,被迫回到南非,任教于开普敦大学英文系。自1984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 水牛城分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开始在芝加哥 大学任教,2001年成为芝大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2001年离开南非,移居澳大 利亚阿德莱德。 库切1963年结婚,1980年离异,生有一子一女。其子23岁时死于一场意 外事故。库切性格孤僻,不苟言笑,两次荣获代表英语小说最高荣誉的布克奖, 两次拒绝出席颁奖仪式。库切是一个近乎僧侣般严格自律、意志坚定的人。不饮 酒,不吸烟,不吃荤。通过长途骑行来保持健康,一周七天,每个上午至少花一 个小时写作。

  2、 库切的身份问题与小说创作背景 纵观作家库切迷离复杂的人生背景,可以发现他一生都摆脱不了几个尖锐的 冲突,而这些冲突不但被写入他的小说,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他小说的面貌。

  首先,民族身份问题。库切身为南非荷兰人和德国人后裔,却说英语,在英 国人的班级里接受英语文化教育,是身份尴尬的“假英裔男孩’’。在英国人这里, 他是布尔人,布尔战争中无能的失败者后裔;在布尔人(即荷兰人和德国人的南 非白人后裔)那边,他是说英语的“假洋鬼子",背叛民族的变节分子。在黑人 看来,他是享受特权的白人统治者后裔。文化上他认同英国人,却又深知自己不 是真的英国人,更看不惯英国人的傲慢;民族上他是布尔人,却鄙视布尔人的野 蛮,视布尔人败给英国人为耻辱;感情上他同情黑人,却清醒地感受到黑人对他 的仇恨。 第二,文化身份问题。青年库切的理想,是成为大师级的现代主义诗人,然 而只能靠当程序员谋生,随着时间的流逝,诗情逐渐被生存的严酷所吞噬。走脱 无路之际,库切孤注一掷,跑到美国读文学博士,然后在学术界里谋得一席之地, 终于能够在工作之外重拾文学创作。不过诗人之梦仍旧未圆,直到1974年他三 十四岁时,才发表第一部小说,终于找到自己是个作家的证据了。虽然,接下来 的一系列著作使他名扬海外,在南非国内,由于作品风格不符合政治斗争的现实 9 需要,除了少数文学界人士外,向来不为批评家关注,读者也寥寥无几。直到《耻》 的发表,因为书中对后种族隔离的南非混乱现状有所表现(符合一个诚实的小说 家的立场),但却引起南非知识界和政界左派人士的共愤。这些左派人士,在过 去曾视库切为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战友,现在认为库切背叛了“进步"阵线,纷 纷加以声讨。库切失去了文化界的认同他的旧友。 第三,政治身份。青年库切出走南非,远赴伦敦的原因,除了要圆诗人梦以 外,还包括逃避种族政治的冲突——他错误地估计南非在60年代就要打内战。 南非虽然是他的祖国,可是因为憎恶丑恶的种族隔离制度,他拒绝把自己当作南 非人。但是,他的思想关怀、他的兴趣、他的写作无不昭示着他是一个地道的南 非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或隐或显地书写南非。可以说,没有种族隔离制度的 南非,就没有作家库切,至少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库切。恰恰是南非,以其特殊 的历史和政治环境,造就了库切这位特殊的作家,正如极权主义和政治迫害的苏 联,造就了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这样的作家。他最后的出走,既是他个人生活 上喜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安静的小城环境,更是长期以来对南非政治上灰心失望 的必然结局。 面临民族、文化和政治三重认同上的困境,库切左右徘徊,无所皈依,只能 凭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良心,独立作出判断。超我的良心,势必与时代环境格 格不入,势必产生愤怒的否定性,势必使库切以异样的眼光去书写历史和人性。 这种差异化的视角,正是所谓后殖民小说家的选择。 此外,库切身为文学教授,学术研究对其创作的影响也不可小窥。库切早年 梦想成为艾略特、庞德那样的现代主义大诗人,自中学开始学诗。根据偶像庞德 的指引,他反对浪漫派和维多利亚时代诗人的廉价感情和懒散诗技,研究了福楼 拜、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其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亨利·詹姆斯等讲究艺 术性的小众作家。在德克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他意外地发现图书馆藏有塞 缪尔·贝克特的小说手稿,于是以对这位后现代主义大师的文体分析为题,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此外,库切还发表过关于卡夫卡、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 理查逊、穆齐尔等大师的研究文章,给《纽约时报书评》写过多篇关于当代作家 的书评,其观点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他还撰写过关于南非小说家与南非, 论书报检查制度的文章,对小说与历史之关系,有独到的看法。 庞杂的文学营养体现他的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 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共生共存。辨析起来,由于库切在写作生涯的学徒期,便师法 现代主义的巅峰巨擘艾略特和庞德。而其时现代主义正在衰落,后现代主义风起 云涌,英国的诗歌杂志上发表的多是表现日常生活的小诗,库切成为现代主义诗 歌大师的幻想破灭,而人在后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后现代作家的作品和思想(例

  如贝克特)顺理成章地闯入了他的思想视野,孕育了他的灵感。 正是因为融会了西方文学的众多元素,聚集了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认同的 尖锐冲突,库切才能以一个孤独的精神流亡者面貌,创造出高水平的小说作品, 两获布克奖,并于2003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正如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所言 “J.M.库切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 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 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 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 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3可以 说,库切是后现代和后殖民语境下,大器晚成的西方作家,研究库切作品的结构 特色,对理解此类西方作家如何实现艺术效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文标题: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50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重负与神恩读后感1000字《凡尔赛宫》观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