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2-17 10:56: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2

《日本史》是一本由吴廷璆主编著作,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日本史》精选点评:●不去比较阅读不行。●书太厚都是事实以及数据罗列,正在忍着读下去,自己翻开的书,吃屎也要读完。然后终

日本史读后感100字

  《日本史》是一本由吴廷璆 主编著作,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史》精选点评:

  ●不去比较阅读不行。

  ●书太厚都是事实以及数据罗列,正在忍着读下去,自己翻开的书,吃屎也要读完。然后终于要读到二战日本战败投降了,但是为嘛没有我期待的关于原爆的叙述啊,貌似只字未提。终于读完了(解脱脸)。 用来了解基本历史,再要深入了解的话,还是要读其他的书。

  ●这本书介绍了从神话时期到近现代的日本历史文化. 笔墨着重于日本近现代史.

  ●本来我都不想mark的了。我真的不知道7.3的高分是从何而来。如果想看YY文,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科书

  ●著重於幕末。

  ●资料详实,很厚。受时代限制,讲的不吸引人。

  ●详今略古可能由于日本史料不全,但写历史写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逾史家的本分。

  ●这浓浓的马克思史观。

  ●在戰略管理課上看著玩玩

  《日本史》读后感(一):瑕不掩瑜

  从结构和内容而言,该书对于具体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分析阐述不够深入,且多以论代史,使我有“把结论当做历史史实”之感;从价值取向来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作者和时代的局限,该书的一些学术观点比较陈旧,内容价值取向明显带有意识形态色彩,这就使得作者对一些具体历史问题的评价立场不够客观,等等。尽管如此,这部《日本史》作为众多日本史前辈的合力巨著,仍然不失为中国最权威、最全面、影响最大的日本通识性论著。

  《日本史》读后感(二):吴廷璆《日本史》在中国日本史学术研究上地位是不容否定的。

  这是一本开创性的书!

  中国的日本历史研究(建国以后)的第一本通史,是吴廷璆(1910.7-2003.12)老先生的《日本史》。

  1982年,中央教育部(现国家教委)委托我主编高等学校教材《日本史》,我邀请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史研究室的部分同志共同撰写了这部日本史。【《日本史》前言】

  该书的写作于1975年启动,1994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20年。在这部洋洋百万字的大作中,先生不仅亲手撰写了第1卷第9至14章,还对全书进行了最后把关。不难想象,要从古代到当代,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所有层面综合把握2000多年的日本历史,并着力体现出中国学者的立场和观点,谈何容易!

  时代的烙印、历史的局限在所难免!

  《日本史》读后感(三):这书不应该叫“日本史”....

  看了一百页多,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书不应该叫“日本史”,而应该叫”马克思理论解读日本社会剥削结构“....

  马克思理论只是这个星球上的一种学说,而不是宇宙终极大法。一本一千多页的书凡事都用这个不靠谱的尺子比比量量,从人类一开始有文明就今天剥削,明天苦难,人民生不如死,整个社会处在一片灰蒙蒙的悲凉之中。(这和最近播出的纪录片“京剧”倒是貌似异曲同工啊....)这么写,人类社会就只有两个阶段了,黑暗的共产前,光辉的....

  如此一来,一是让人乏味,二是破坏了日本历史的完整和连贯。历史嘛,重点应该是清晰完整的叙述历史内容,而不是满篇的原因和结论。把现阶段已知的东西展现给读者就OK了,剩下的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揣摩。

  对于中日交往史,书里惯例是和平的友好的,遣隋使,遣唐使....

  但是貌似期间还打了一场“百江村之战”,虽然对于唐朝来说几万人的一仗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可是一场很大很大的仗,应该算“国仗”了吧.....

  然后还继续遣唐使....虽然不能说他们一定很坏,但至少没那么和平友好....

  《日本史》读后感(四):快看完了南开这本<<日本史>>了,说几点看法

  这本书应该是国内目前介绍日本历史比较全面的一本书了.

  几年前是从图书馆里借的,没有看的很细,如今自己买了看,很多细的地方就看出来了.很多日本的年代和地名的由来如今就清楚多了.

  日本人在战后的崛起决不是偶然的,他们对科技的引进和重视,加强中小企业现代化和鼓励创新,很多有预见性的决策的作出,这都是过去几十年乃至当代中国领导层所欠缺的地方.那么大的一个官僚机构,作出的决策却很少有前瞻性,中国企业的转型是那么的缓慢和问题多多,和60,70年代的日本是相差太大了.

  这本书也存在不少缺点:

  1)阶级斗争的思想仍然存在,比比皆是.也许是作者长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的缘故吧.

  比如对于苏联和日本领土争端,作者完全是站在日本一方.对于苏修一番痛斥,感觉回到60年代中苏论战的那个调调上了.

  2)本书成书年代较早,90年代以后日本的历史就缺乏了.

  而且对于战后日本的文学历史发展较少介绍,主要集中介绍这段时间日本的政治史了,事实上像三岛由纪夫,川瑞康成等都是可以介绍的.

  3)关于日中关系,较多的介绍了日中友好往来,比较忽视日中的冲突(虽然日中冲突到了90年代才逐渐激化的)

  看完了这本书,想到了中国对日本的研究问题.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始终是一直坚持的,而且对中国分析的非常透彻,可是中国人口口声声反日爱国,但是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又有多少了解呢?难道仅仅使用日本货,看看日本动画,电视剧就算对日本有深刻了解么?

  中国崛起以后,迟早会在各方面和日本产生严重冲突的,中国的那些浮躁的专家学者们,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自己和国外的研究上吧,少一点走秀,多一份沉稳更好一些.

  《日本史》读后感(五):近现代日本战略操作的一个常见模式

  读完本书,我发现日本战略上有个有趣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主动制造事端,而且常常靠胡搅蛮缠取胜,在近代史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与中国近代在战略上总是被动应战形成鲜明对比。

  概括起来,日本制造事端的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战略上深思熟虑、谋划多年,大多数时候都作好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太平洋战争发动相对仓促了点);

  二是战术上喜欢主动出击、突然袭击,在出击前则特别善于伪装、迷惑对手(像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这种关系国运的重要战争更是无一例外);

  三是在具体操作上喜欢和善于冒险,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制造事端,制造事端的方法多种多样——无中生有、自导自演、歪曲事实、小事化大等等,然后揪住这件事就大造国内舆论,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其国内舆论总是集体一致地、反复滚动地宣传,制造出日本是受害人、日本无辜或者对手欺人太甚的假象,激起全民的愤慨(最近几年中日之间的一些事件还能看到这种特点,比如沈阳闯馆事件、东海春晓油田事件等);

  四是在谈判中特别厚颜无耻、擅长胡搅蛮缠,常常反复坚持其荒唐和无理的要求,在理所当然遭到拒绝以后,毫不气馁、也毫不示弱,继续提,直到把对方绕晕或者惹烦为止。如果对方软弱,日本会在基本满足其要求以后得寸进尺,事隔不久再提要求,一直提到其对手实力所能绝对捍卫的领域为止;如果对方强硬,日本则会审时度势,比较敌我的实力,以决定是卧薪尝胆还是主动出击。

  因此,日本在争端和冲突中常常能获得比它想象的多得多的成果。

  近年的东海争端又再现了日本战略的以上全部特点,这证明由近代史概括出的这一模式依然可以用来观察当代日本的行为。

  主动性,一定要注意日本战略的这个突出特点!

本文标题: 日本史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76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海潮之声十年后 我们的青春》影评精选《诱惑》影评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