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24 13:22: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中国新闻社会史》是一本由李彬著作,上海交大出版的281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新闻社会史》精选点评:●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生动好读,可作为编年史的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新闻社会史》是一本由李彬著作,上海交大出版的281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新闻社会史》精选点评: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生动好读,可作为编年史的辅助读物

  ●李彬老师的力作!

  ●从新闻生产的进路来索解新闻史本身很有意思,可惜书是讲稿辑成,很多地方未及细化,也有些粗糙

  ●新闻学研究课程汇报的书目。李老师写作很有个人特色,风趣且直言。

  ●有见地的历史

  ●语言更为活泼明快,和一般的研究类教科书不同。前面的部分都不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部分弱了些。

  ●李彬老师的文字通达明义。最后一章,明显阐述与我相异的价值观,但不妨看看李彬老师如何把他所秉持的价值取向玩转。

  ●八卦无处不在

  ●梳理、框架、分层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一):两种史观的杂糅

  恭喜这本书成为我在豆瓣标注的第100本已读书目~

  从将它取下书柜的那一刻,就希望能从中有所收获,不过读完后却发现有些失望。

  李老师的大名贯耳,但书中两种史观的分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建国前,特别是民国时期写的实在精彩,或许是因为我将本书看成了一本历史书,不过这也正符合李老师推崇的大历史观的写作角度和现代化范式的写作思路。

  关于辛亥前后以及中国报业最精彩的民国时期,本书有很多别具一格的说法,确实做到了将新闻与历史结合,给予我们许多新闻之外的知识。

  但在建国后,却换了一种体例,从哲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新闻发展,有些看电视突然换台或是说中文突然变成英语的感觉。

  也许是因为刘建明老师新闻哲学观的引导,总之最后一部分似乎与前面格格不入,更多是在宏观上表明环境,而微观上仅以几篇文章说话,似乎有虎头蛇尾感。

  但只因为民国时期的精彩,本书就值得一读。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二):资料丰富,“新左”气息浓厚

  总体来说,这本书作为“新闻社会史”来讲的话,还是不错的,结构新颖,资料充实。特别是书里的讲的很多逸闻趣事颇多,让人感到历史本身的鲜活。现在学校里的历史课之所以让个感到枯燥无趣,我觉得主要的讲历史的人把历史讲坏了,本来很鲜活生动的历史到了他们嘴里就是干巴巴的“公元多少年了”,当然,枯燥的教材也是个大罪魁祸首。

  虽然这本书还不错,但我还是认为它是一本属于给人喝“狼奶”的精神食物。书里处处透露着“新左”的气息,虽然作者貌似公允的也谈到别的观点。这点在李彬谈到“文革”的时候表现的特别突出,为了阐述他的文革观,甚至不惜花费好几页的篇幅来阐述或引述非主流的文革观。这样的观点一点都不新鲜,网上很流行,特别是那个“铁血论坛”上。在这些“新左”的眼里,文革就是莺歌燕舞、安居乐业的典范了。最极端的是那个k竟然把文革成为一次宗教改革运动,晕死。这些人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还是脑残了。

  在这些流行的言论里,有一点就是说毛的工业化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这个我没有确实的证据,真希望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学者解答一下。

  虽然本书貌似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但我感觉作者的史学功底比较差,谈到历史的时候,间有硬伤。如说到国民党残害共产党人的时候,把李大钊也算一个受害者了。其它的比如史量才事件等等。感觉作者的历史还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虽然他也在书里引用过一些诸如高华等学者的著作。

  现在年轻的粪青越来越多,可能和他们受的这么貌似公允的狼奶教育有关。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三):做懂历史的人——《中国新闻社会史》

  有了基本上是批判的眼光, 我们就有充分的自信, 可以去真正的看一看历史了. 传说以前高级干部们可以看到所谓"反动分子", "帝国主义反华势力"等人物写的"大毒草", 为了让干部们端正思想, 还要随着每本书, 配上一本"解毒"的小册子. 李大同在《冰点故事》里也提到这样的情形. 如果你把"解毒"的灵丹妙药装到了脑袋里, 走到哪就带到哪, 那么就算是读到再耸人听闻, 再难以置信的东西, 你的主张也很难改变. 另一方面, 如果遇到了所谓"春秋笔法", 遇到用历史事实来阐述自家观点的文字, 也就是所谓"用事实说话"的东西, 我们也能有很清醒的认识.

  《中国新闻社会史》这本书事实上被当成我们新闻史的教材, 老师上课举例子基本上照着这本书念. 所以打开书看到里面的几个事情, 都觉得似曾相识.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对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本书让人们有机会看到一些不属于主流历史论点的珍贵史料, 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想了很多办法来往好的方面解释这些史料, 不过并不讳言它们揭示出来的问题, 它们和主流历史观不和谐的地方, 更没有冲着别人的耳朵大喊"就是好来就是好". 应该说, 这是一个学者基于自己立场做的符合治学精神的解释. 尽管我并不能完全认同他的某些观点, 不过我能够看出他在写书时候的严肃认真的态度, 并深为之感动.

  我个人觉得看完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历史观的修正. 因为长期接受一个模式的历史观教育, 在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开始萌发独立思考的种子以后, 我便很容易产生逆反, 对原来自己接受的东西有一个全盘否定的倾向. 但是任何事情发展到今天, 都是有它自身的成长历程的, 都不是孤立的事件. 要理解中国现在的媒介生态, 更是如此. 中国形成媒介严管的紧张局面, 如果只理解为中国还不够开放, 法制法规不健全, 人们观念未转变等等, 是肤浅的, 并没有涉及问题的根本. 这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也许历史在某一个时期是可以选择的, 但偶然的选择叠加在一起, 却只能导致一个必然的结局.

  就像书中讲到辛亥革命一样: "我们不知道革命和改良哪一个更适合中国, 我们只知道历史选择了革命." 而同时, 历史教科书的论断仍然余音在耳: "...的事实充分说明, 改良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同样是历史选择, 一个充满了无奈和迷惑, 一个却可以理直气壮, 气吞山河. 到底哪个对? 我们也是历史中人, 我们尚且还处在这一段历史的影响之中, 我们尚且要为三五年前的事情立传, 身在此山中, 怎识真面目? 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温情的敬意"的眼光来看历史. 假设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 假设两派谈论的不是是否保留清政府, 而是是否保留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样都是"是否保留现政权", 你难道会把主张推翻重来的人称为革命党? 你恐怕只能管他们叫反革命, 这是一个跟"乱党"的含义没多大差别的字眼.

  读一读历史, 对现在是有好处的. 因为不阅读历史, 不知道历史, 那么历史就会不断重演. 你很容易在读完我们的历史之后, 反躬自身, 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为一个生活在体制内的新闻人, 我们要学会适应体制, 并且让我们的行动在安全的前提下, 产生最大的影响. 这不仅是聪明的方法, 更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查看本文全文请点击

  http://lishuhang.cn/blog/index.php/268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四):重点推荐《中国新闻社会史》

  本文要重点推荐的是《中国新闻社会史》,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彬教授. 这本书被我们的中国新闻传播史老师当作事实上的教材来用, 简而言之就是照本宣科…我们的同学一开始听到他引述的中国近代报人的奇闻异事, 都觉得很新奇, 买来这本书一翻, 才发现全都是来自这本书, 连标点符号都不差. 囧.

  其实这本书名为新闻社会史, 但是专业性并不强, 没有生硬的列出一大堆事件, 年表来让大家背诵. 说它是社会史, 比说它是新闻史更符合实际. 所以任何一个对人文研究感兴趣的人, 都值得读一读. 我觉得这本书提出的历史观, 对修正左粪和右粪都有理论上的功效. 他不用大道理压人, 只是摆出事实, 所以震撼效果是很强的.

  很可惜我没有能力把书里面最有趣的东西介绍出来, 我能够总结的只有最核心的理论部分. 接下来的概述可能会有点枯燥, 但确实把整本书的最核心的内容尽力概括了一下. 如果能挣扎着看完, 也一定会产生仔细读一读的兴趣. 也许在一个比较高的门槛之后, 回头看会容易得多, 也有趣得多.

  这本书讲述的历史以三种范式为基调: 革命化范式, 现代化范式, 还有民族国家范式. 但凡历史书, 因为讲的历史事实都是一样的, 所以, 根本区别就在于历史观. 这本书的历史观介于革命化与现代化二者之间. 那么革命化实际上就是传统教科书的语气, 定位面向人民大众; 现代化就是所谓”精英史学”的语气, 把时代发展的评判标准定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而不是以仁人志士牺牲的惨烈程度来决定(比如袁伟时对义和团的批判), 定位是社会中上层的人士和知识分子. 可以看出, 革命化范式偏左, 现代化范式偏右. 而民族国家范式是本书提供的一个新视角.

  它的概念是这样的: 外国入侵中国并不是因为船坚炮利–事实上, 船不坚, 炮也不利, 是因为外国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 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扩张需求, 这样可以成功的做到全民动员. 而当时的中国, 只是一个文化国家, 人们只有文化认同而无民族认同. 这样, 就是以二三人敌一国, 士兵浴血奋战, 民众麻木不仁, 以为跟自己没关系.中国从文化国家变成的民族国家, 才能打退外国侵略, 从而赢得稳定的建设环境. 所以, 中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应该说是从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战争以后开始的. 这一步不管现在评价如何, 在当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以后共产党所做的一系列举措, 都不应该仅仅从现在人们的视角来看, 而应该怀抱”温情与敬意”的眼光, 设身处地的去思考, 设想我们处在那个环境下是不是也会这样去做.

  比如说, 说到中国人对文革这个历史事件的回顾, 他不仅仅认为现在应该否定把文革轻描淡写, 闭口不谈的倾向, 相反, 他已经看到了我们有把文革时期妖魔化的倾向, 有把文革中发生的一切都粗暴的定性为当权者的反人类, 法西斯暴行的倾向. 也就是说, 这个观点主要针对的不是右粪而是左粪. 可以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 说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他引用的是一个关于文革浪潮中某独立于世外的小村庄的遭遇, 这个村庄相对而言受到文革的冲击和伤害比较小, 没有干部和知识分子可抓; 相反他们通过文革获得了很多史上头一回的体验, 第一次看电影, 第一次开群众大会, 认识乡里乡亲, 青年男女第一次有了不通过媒人而彼此熟悉的机会, 体会到男女平等, 如此等等. 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至今怀念毛主席, 并不是简单的思想被清洗, 而是因为他们真的得到了好处.

  再比如说, 书中提供了一系列建国以来的著名新闻案例, 包括著名的新闻稿, 通讯稿, 名栏目, 重要事件的介绍. 基本上没有必要看原稿, 通过介绍就可以了解这些案例为什么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是重要的. 仔细分析之后, 我们确实应该站在专业的角度, 佩服毛泽东在行文笔法上的流畅, 气势上的大气磅礴, 压倒性的说服能力. 我们也确实要感叹一些树立典型的人物通讯, 写得很煽情, 很有感染力. 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文章没有一篇是好东西. 至少在字面上来说, 有些文章体现的思想并不坏.

  说到这里, 我觉得应该用部分批判的眼光来审读这本书中的每一个观点. 但是事实却可以接受. 作为一本可以被出版的书, 这本书必然要在思想意识上有所屈折, 但是有时候事实本身就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书中说到的一些事情, 已经可以用来反证教科书中某些故意的谬误, 而作为一本严谨的著作, 它本身的史料则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我认为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其历史观提出的”温情与敬意”, 设身处地的思考方式. 有时候当你从反面来思考一件荒唐事情的合理性的时候, 你会给自己找出很多理由, 有时你会惊讶于自己想出来的理由. 在逐一思考正反两面理由各自的合理性之后, 我们应该能形成一个比以前客观的认识. 这并不是找借口开脱和掩盖, 这是我们避免成为愤青, 避免思维走向极端而必须经过的博弈过程.

  http://lishuhang.cn/blog/index.php/237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五):李先生的新书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里做出这样的评价。

  尽管在这本书里,李先生找了大量的实例来使这本书看上去充满风趣,然而实质上,却让人更加的怀疑成书的质量和写书的态度。

  开篇的代序中,除了讲述自己艰苦的求学岁月和著名的师承之外,在结尾我看到了他对于这本书的宏伟设想。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开始强烈的质疑李先生的治学态度。

  在代序中,李先生特意提及了他的恩师方汉奇,并言明方先生对他的学术修养有非常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且妄自以为这是一句惯用的客套之词。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李先生的大著里,他的著述充分告诉我们了这一点,客套客套。

  在关于《大公报》这一段历史中,这一点就表现的非常充分和恰当。我想关于《大公报》所谓的“小骂大帮忙”一案,早有定论,毋用我在此多费唇舌。可是在这本二零零七年出版的这本有关“社会新闻史”的教科书里,又是旧案重翻。

  《大公报》的好与坏,自有百年的历史的评判。

  第一个非共产党的民间报纸在公开场合不使用“共匪”的,是《大公报》。

  第一个报道陕西苏区的记者范长江是在张季鸾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他成名之作《中国的西北角》,是《大公报》。

  也是机缘巧合的同时,范大先生接到张季鸾等人的消息,西安出现了“兵谏”,要他前往采访,于是以一身皮氅换的农夫破棉袄的的范先生进入了对平民不设防西安城,成功的采访报道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是《大公报》。

  作为方汉奇的学生,想必李先生比我更熟知这一段历史。

  可在书中,李先生却时不时地不忘揶揄一番这份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过巨大贡献,为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做出过伟大注释的报界巨擘。

  书中第一百七十五页到一百七十六页这样说:“一九四一年,《大公报》获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年度最佳外国报纸奖,当时远东地区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获得这个奖项,《大公报》是第二家获此荣誉媒体。于是,重庆新闻界一片欢欣雀跃,大家都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庆祝,犹如得到诺贝尔奖死的。其实,这个奖项并不是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无非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新闻学院办法的荣誉,虽然这所新闻学院有历史,有名气,出国斯诺这样的名记者,但毕竟只是一所大学的学院奖而已,今天看来如此兴师动众大肆庆祝未免有点大惊小怪,莫名其妙。”

  说实话,读到这里倒让我有点莫名其妙,我甚至怀疑写书的李彬是不是写那个《传播学的引论》的李彬同志。

  好一个莫名其妙!奥斯卡不过也是一个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诺贝尔更不入流,一是他盗取中国黑火药的制法发家致富,诺贝尔奖更是他个人的创立的一个奖项,更不值得世界人民如此兴师动众每年达斯庆贺了。

  李先生在书中引用钱穆治史的建议,说要对历史“温情的敬意”,还在开头使用了“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掌故,看起来是要秉笔直书,春期笔法了,谁知道竟然是这样一个温情,这样一个秉笔,这样子的一个春秋!

  《大公报》为什么在当时的国际社会环境之下获得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奖项?李先生应该知道,日本鬼子从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八日起至一九四三年年八月二十三日,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而在一九四零年八月十九日的轰炸尤为惨烈,日本海军投入超过一百四十架轰炸机,以零式战机护航轰炸,重庆两千多户民居被毁,称八一九大轰炸。王芸生在张季鸾的授意下写就了鼓舞士气,名就千古的社论《我们在割稻子》(一九四零年八月十九日《大公报》社论)。在重庆空袭中,大公报社屡毁屡建,始终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没有间断报道新闻,积极社论,鼓舞士气,同仇敌忾。因为此,也是因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义无反顾的抗战勇气和民族精神感动世界,赢得世人的尊重与敬意,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才授予中国《大公报》“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这是对中国人民在国难面前,不分党派,共同抗战的最佳注解,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文章报国的同行之间的褒扬,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当然值得庆贺,我们知道不是我们一个人在战斗!

  今天,我们更应该替那时的《大公报》全体同人充满敬意的庆贺,因为这是目前为止,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上,唯一一次获得国际间同行的认可和表扬。

  还有,请注意!李先生,这个奖项不是如你在书中所说是“年度外国最佳报纸奖”。治史最基本的限度做到准确,《大公报》不是李安导演,周润发、章子怡参演的《卧虎藏龙》,不是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而是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新闻学院,在中国抗战最困难的时候,为《大公报》和中国人民顽强之精神所颁发的“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英文名称是“a MissouriHonor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inJournalism”,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第205页的标准译法。

  退一步讲,《大公报》的是非无需我们再次喧嚣尘上。可是对于,我们的党报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的所作所为轻轻的一笔带过,不作任何评论和评价,也颇失学者风范。

  总算理出个头绪,在涉及政治的地方讲范式讲专业,在涉及专业的地方讲政治讲立场,骑墙派的学问做法。就像现在某些高校中的新闻系老师一样:见到所谓的“业界人士”,他们就讲新闻理论,最好是传播学理论,海归派,至少从名词上多少看起来和国际接轨;回到学校面对学生,俨然在深水区玩过的架势,来谈“业界”改革和未来中国媒介的走势之类的宏观命题。完全不考虑今天新闻学生毕业之后就业之尴尬和无奈!

  于是,近两三年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停滞不前,荒诞无比。可高校中新闻系的市场却越做越大,颇有蔚然壮观的气势,可喜可贺,只是可惜,以此贯之,谁知道是什么样儿。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说,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我认为很有道理。

本文标题: 中国新闻社会史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51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荒原狼读后感1000字《星巴克体验》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