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面孔》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11-24 12:10: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日本的面孔》是一本由刘晓峰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298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日本的面孔》精选点评:●重读别有一番滋味●写得很差●还没读完。。。●神奇的国家啊~●挺好不偏不倚。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锦集

  《日本的面孔》是一本由刘晓峰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298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的面孔》精选点评:

  ●重读别有一番滋味

  ●写得很差

  ●还没读完。。。

  ●神奇的国家啊~

  ●挺好 不偏不倚。

  ●刘老师人很好,书写的确实一般

  ●导师出品,绝对佳品。与日本有关的凡此种种,一个中国古典文学出身的日本史学者深刻而独特的视野,精妙的笔法更是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后面尽是作者的个人生活随感了。。

  ●先览其书、后遇斯人,也是有缘啊。想起那段强行起床第一节课坐在第一排仰着脑袋听老师在课上操着东北腔侃侃说平家的日子。

  ●实在!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一):不算太好

  对日本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很好奇和钦慕,看到这书的名字就借来看了,但书的内容没有名字来的实在。

  标题有点故弄玄虚了,内容没有什么体系,有点像东摘西凑拼接起来的书。日本的面孔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没有很好的诠释。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二):烂书一本

  因为南都的推荐,匆匆买来阅读,忍住性子翻阅一半,便实在受不得受骗上当的气,把书甩到了一旁。

  一本东拼西凑的集子,像极了从网上左右粘贴而来,凌乱地揭开“日本的面孔”,实则效果,却像极了瞎子摸象,越说越不是个模样。

  如果是要讲故事,那也需要绚丽的文字技巧,只可惜,既没有服人的说理,又没有生动的描述,这本书,既不是好看的故事,又不是贴切的描述,更不是深刻的说明。只能说,是本烂书了。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三):灰色的日本

  本书借自青羊图书馆。

  爱人知道我自去年对日本研究的兴趣,所以在借书时也会有意帮我挑选一些我感兴趣的书,本书就是一例。感谢她。

  作为知日文从系列,本从书作者都来自旅日求学多年的学者,能把其在日本多年的学习生活体验、观察介绍给我们,做比较阅读之意。

  作者以研究历史为主,重在从日本的历史入手比较中日发展轨迹的不同,并借其中日本学者的嘴告诉我们来自日本的声音,虽然可能刺耳,但终归真实。

  文章系统性不强,主要是作者的感受为主,通读下来,我喜欢:琉璃藏系列/闲话科举/板桥道情/“杂种”:思考日本文化得一种前提/汉字背后的东亚史/河原者:日本的暗部

  这几篇文章,并对其中中日间不以黑白相对,间以灰色对待颇为认可。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四):明暗之间说日本

  刘建峰

  □媒体编辑,北京

  我们常常问,德国对自己的侵略历史能做深刻的反省,为什么日本不能呢?我相信对许多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一直萦绕他们心头的问题。《日本的面孔》一书中的《日本的明与暗》一文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回答。1946年,美国占领当局开始对日本的战争参与者及参与团体进行严厉整肃,以便在日本新政府中彻底消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影响,在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手中的黑名单上,囊括了战争时期活跃一时的大批人员,除日本共产党外,各党派无不受到影响。从1946年1月到1947年7月,先后被革除公职的有208778人,但是这场以根除军国主义,加强日本民主化进程的整肃运动却在1948年骤然结束,并且177261人被很快释放。原因何在?作者写道,“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日本转向世界。”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亚洲美国需要有一个可以信赖的盟友一起遏制苏联。二战后期,美国在亚洲的重心在中国,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美国失去了这一战略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所以日本的战略地位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整肃运动很快就草草结束,这也为以后日本不能对侵略战争做出深刻反省埋下伏笔。1957年,东条英机内阁时的大臣、A级战犯岸信介出任日本首相。此外,美国占领当局对日本的间接统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间接统治的后果就是原有的政府机构和统治体制得以存续。

  《日本的面孔》中《什么支撑着今天的日本?》一文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使我想起3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那是在工厂第一次看到一台打开的日本电器设备的内部,整齐的线路布局使我很吃惊,因为当时我看到的中国电器内部都是布线零乱不堪,只要把线头接对了就万事大吉。那之后我们逐渐从日本的汽车、照相机、各种电器领略了日本人的精雕细琢,领略了日本的匠人文化。日本非常看重匠人文化,并且有他们独特的“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战后的日本产品一度曾是价廉质劣的代名词,但是他们最后把日本制造打造成了精品的代名词,他们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匠人文化”。这种“匠人文化”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匠人们拥有极强的自尊心,对于他们,工作做得好坏,和自己的人格荣辱直接相关。“匠人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作者在文章中总结说,“敬业、认真”。这种敬业和认真被全社会接受和发扬,成为日本社会的常识,为什么日本可以制造出世界第一流质量的产品,已经一清二楚了。

  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国文化,从中国文化传统入手,可以看到日本的另一面。《汉字背后的东亚史》、《扶桑故事汉辞章》,谈的都是汉字与日本文化的渊源。日本学者加藤彻曾经提出,“汉文曾经是东亚的世界语,是日本人教养的大动脉”,“重阅古代以来日本历史中的‘汉字’、‘汉文’,会懂得日本人怎样思考、怎样尝试、怎样构建了这个国家”。加藤彻的目的就是反思中国文字和文化对日本产生过的重大影响。对于有些日本人排斥汉字的主张,加藤彻反问:“大米也是从中国传过来的,我们提倡不吃大米怎样?大米之外,从酱汤、茶到大萝卜,这些标准的‘日本食品’都是从中国传来的。那么发起一个在日本不喝酱汤、不饮茶、不吃大萝卜的运动又怎样?”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我想到最近看到的一篇报道,大意是韩国的年轻人现在开始热衷于学习汉语,因为韩国史书是用汉字书写的,由于不懂汉语他们连自己的历史也看不懂。加藤彻问道:“朝鲜半岛和越南排除掉了汉字、汉文,得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得到。”的确,他们否认汉字、汉文在他们国家的存在,也就是在否定他们的文化历史。

  由日本对汉字的重视想到我们的教育对中文的轻视,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教育,英语似乎大有盖过汉语的气势,不但升学要考英语,找工作也要考英语,评职称也要考英语,报纸的字里行间也夹杂着英语单词,甚至报纸刊头也煞有介事地起个英文名称,惟恐老百姓一看就懂。人们说话谈吐间也不时蹦出个把英语单词,以此显示自己的教育背景和身份。我并不反对学英语,而且我主张最好要精通英语,甚至多门外语,但是汉语是我们思维的基础,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没有了根,如何在中国立身呢?外人尚且觉得汉字如此重要,我们更应努力学习。为了迎接奥运,政府与民间都在积极推进全民学英语,依我看,与其学几句能欢迎外国朋友,给外国朋友指指路的蹩脚中式英语,博得外国朋友一粲,不如踏踏实实多掌握些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外国朋友会更喜欢中国。

  《日本的面孔》作者东渡扶桑求学十载,之前就是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熟稔中国古典与现当代文学,除授业解惑外,常有散文、小说、诗歌问世,到日本后,选择了日本史专业,最后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因此他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日本,以严谨的史料和数据支撑他的文章,观点当然也颇有见地,绝不像我等之流用记者的眼光道听途说,浮光掠影便匆忙成书。全书不论从宏观处落笔还是从细微处着手,都能娓娓道来,读来既开阔眼界又增长知识,字里行间更给人阅读的愉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刘建峰 / 南方都市报)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五):日本的面孔,中国的面孔

  日本的面孔,中国的面孔

  董炳月

  读者对一本书的理解直接受到读者与著者关系的影响。如果读者与著者相识,那么对著者的了解就会与对书的理解交织在一起。这样,书作为一个文本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可能会受到某些影响,但读者对该文本的理解也会更深入,并且能够通过该文本重新认识其著者。我读刘晓峰的文化随笔集<日本的面孔>(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8月版),就是这样。与晓峰相处有年,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友谊宾馆第一次见面时他那种出家人式的、近于漫不经心的从容。本以为对他已经很了解,但读了<日本的面孔>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从前的了解依然是有限的。换言之,<日本的面孔>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知识之博,性情之真,才艺之多,是他用这本随笔集中的五十多篇文章展示给我的。从该书"琉璃藏"一辑所收的五篇文章,我发现了他写小说的才能并感到惊奇。他曾经是诗人,现在好像还写一点。如果他潜心写小说,应当能够把小说写得和他的诗一样好。显然是因为有过此类"文字训练",该随笔集中的文章远离了学院式的艰涩,很有可读性。

  在这本随笔集的编选阶段,曾经听晓峰说起集子的命名,那时候他准备用的好象是"琉璃藏"。我觉得很好。无论是他叙述的日本,还是那些日本之外的人和事,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琉璃般具像化的"藏"(记忆之库)。正式出版之后书名变成了<日本的面孔>,显然是为了适应"东亚人文·知日文丛"这个丛书的总名称。这个书名将日本拟人化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可以用拟人的方式来认识的。由此我想起鲁迅的名文<略论中国人的脸>,以及与鲁迅文章相关的日本作家长谷川如是闲的<中国人的脸及其他>。"脸"(面孔)似乎是社会研究、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八年前我也曾东施效颦,仿鲁迅先生的笔法写过一篇<论日本人的脸>。多有讥讽调侃之辞,文章一发表,即遭到某日本人的批判。现在回首看去,自己当时看日本人脸的眼光确实有些灰暗、有些挑剔。晓峰显然不是这样的,他看到的"日本的面孔"是暖色调的,善良并且智慧。何以如此?原因在于他是通过日本"文化天皇"加藤周一先生和长期关照中国留日学生的公司老板高松尚之先生去看日本人的脸,而且他本人拥有宽厚从容的心态。

  lt;日本的面孔>一文只是这本同名文化随笔集中的一篇。其实,通过"日本的读法"一辑所收的十七篇文章,读者能够重新认识"面孔"下的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日本来说是根本性的、符号性的。比如战后政治体制、历史观、汉字文化、富士崇拜、匠人精神、秽的观念(其反面即为日本文化中的重要观念"洁")等等。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晓峰对日本的叙述与认识一方面是通过对日本社会的直接观察、对历史文献的阅读进行的,另一方面也有对前人日本观的重新阐释。这种阐释使其"日本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获得了学术史层面的延续性。所以,我更注意那三篇关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文章。这三篇文章中至少潜藏着日本研究的三个差异——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差异,二十一世纪初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差异,在日本生活过的研究者与未曾在日本生活过的研究者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说这本<日本的面孔>比名著<菊与刀>更有助于认识现代日本。如晓峰已经论及的,当代中国人通过<菊与刀>认识日本显然已经近于"刻舟求剑"。我一直觉得<菊与刀>的经典化与其书名呈现的精美意象(符号化的同时也是简单化的意象)有关。晓峰对<菊与刀>的相对化很重要,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菊与刀〉畅销在呼唤什么>在大陆的报纸发表之后,也被东京的华文报纸<联合周报>转载。五月初我在东京曾看到那一期报纸,据晓峰说转载并未征得他的同意。可惜当时没有把那期报纸保留一份。否则晓峰可以去讨一点稿费。

  日前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桑原先生为<日本的面孔>写的评论<从文化角度看"日本的面孔">。文章在阐发了这本随笔集涉及的问题之后,也谈到该随笔集"不可避免的散漫性"。我想,这"散漫性"也与"日本的面孔"这个书名与该书第三辑"永志不忘"(主要是记述个人生活道路与身边人物的回忆性文字)之间的距离有关。不过,这些文字与"日本的面孔"之间也潜存着一种"结构"。从这一辑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完整的刘晓峰。就是这样成长起来、走在"亦文亦史的道路上"的刘晓峰,在看、在描绘、在面对"日本的面孔"。此时此刻刘晓峰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而是作为叙述主体完成了"符号性"的角色转换,作为一个留日中国人在看、在描绘、在面对"日本的面孔"。眼睛与面孔无法分离,因此与面孔相对的只能是面孔。那么,当刘晓峰面对"日本的面孔"的时候,他实际上也成了一副"中国的面孔"。清晰度、表情等等当然有差异,但这副"中国的面孔"与近代以来黄遵宪、戴季陶、周作人等人面对日本时的"面孔"重叠在一起。这些面孔是具有多重意义上的符号,面孔与面孔之间的意义具有个人性同时具有时代性,发现这些意义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日本读者来说同样是重要的。

本文标题: 《日本的面孔》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50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The Ruins的读后感大全停滞的帝国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