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11-16 20:36: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永恒与时间》是一本由先刚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永恒与时间》精选点评:●在回来的车上读了些,下午又捡起来开始读,感觉思维非常畅快,突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于是草草翻过。世界时代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永恒与时间》是一本由先刚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与时间》精选点评:

  ●在回来的车上读了些,下午又捡起来开始读,感觉思维非常畅快,突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于是草草翻过。世界时代是一个有意思的构想,世界毋宁说是现在——超出世界之外也就说要引入“过去”与“未来”,听起来非常灵知。在《论人类本质的自由》那里,谢林老调重弹,反过来去证明了来自基督教的教条:“善是恶的缺乏”,其闪光点大概就在于一个进化论的自然概念,然而又在上帝之上设立了“绝对者”,不得不说这一点让我深恶痛绝。作者写书表露主观意见太过,黑料颇多。谢林当然还是一个哲人,不过不是什么天启哲人。

  ●。。先刚老师偶像包袱好重啊……

  ●作为一个兼修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人,我不喜欢先刚在书里时不时表露出的、对以上二者的尖酸讽刺。书本身还不错,但只是以国人标准来说。放到大环境里可能也只能算二流。

  ●博士论文哇

  ●泛读。

  ●看得出先刚对非德国观念论形态哲学的蔑视

  ●国内研究谢林的一部力作。

  ●先刚老师是吐槽大师。比如:“谢林这话却没能传到黑格尔耳中”好奇好奇好奇他们怎了呢。“因为黑格尔去年已经因疟疾去世了。”_(:зゝ∠)_

  ●写得像哲学玄幻小说。真正的哲学精义,恐怕就集中在丁师中哲式概括里了“太一无为,万物自化”。似乎找到了郭象庄子注的打开方式。

  ●看着玩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一):好不容易看完了

  我2年前买了这本书,一直看不下去,昨天喝多了才一口气看完的。我对先刚老师向来十分尊敬,不过就这本书我觉得还是得吐几个槽:

  1.可读性比较差,不然我也不会拖两年,偶尔还有错别字,不过可以理解,从德语翻译过来的嘛。

  2.经常有“没有经过哲学训练的人民群众”之类的话乱入,我想人民群众也不会搞这种书来看,我不关心人民群众怎么样,我只关心其他的谢林研究者怎么看,然后作者怎么看,我想看到同行讨论,而不是人民群众真2之类的。

  3.内容主要集中在《世界时代》的四个版本上面,虽然四个版本的内容每次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大家都比较希望看到整理好以后的一些比较对象性和课题化的内容,比如永恒概念,时间概念,分离概念之类的,而不是你报到版本1怎样,版本2怎样。这种细琐的考察适合国际谢林大会,而不是博士论文。

  4.忘了。

  期待先刚老师关于柏拉图的新作,这几个月看了先老师几篇论文,感觉先老师还是很厉害的。

  虽然吐槽别人的博士论文,但是自己写还不一定写得好。

  不过总体来说,在国内这种环境下,这本书的意义是很大的。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二):中后期谢林

  

中后期谢林(从自由论文开始)的总问题可以被看做是有限性(多)的发生学问题:如何从绝对的一过渡到有限的多。首先,有限性的起源是偶然的(无据的):这里的偶然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有限性的可能性本身就是偶然的(从纯粹的绝对中演绎不出这种可能性,它只能被理解为是一种收缩,一种“被吸引到绝对中的他者”);另一方面,有限性的现实化依赖于一次“分离的行动”或者是一次决断(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区别在晚期谢林那里特别得到强调,前者对应着“否定哲学”的维度,后者则对应着“肯定哲学”)。其次,时间本身位于有限性的层面上(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谢林的复数的时间,每一种时间都对应着一种有限性,即对应着一个物,时间内在于物(这完全颠覆了康德的时间观)),所以思考有限性的起源也就是一个“时间的系谱学”的问题:在这里,谢林给出了从原初的,纯粹的绝对向有限性过渡的诸个阶段(尽管在不同的作品中这个过渡的程序有一定的差别)。最后,这个过渡必须被构想为总是-已经发生的,仅仅只能从有限性中出发对其进行洞察(但它绝仅不停留在有限性上,用谢林的话说,解释物,穿透物),而这实际上也是唯一可能的对绝对本身的洞察——因为绝对本身只能在这个差异化过程中被把握。(关于谢林体系中的这个从本原出发和走向本原的双重结构可以参考本书的附录一) 此外,谢林对于物的理解还是相当有趣的。上面已经说过,谢林主张自己的哲学是以穿透物的时间的方式来解释物:他强调我们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物的在场上,而应该把物看作一种活动受到限制的产物(扩张力受到阻碍形成物)。在这里可以将其和德勒兹做一个对比:德勒兹同样强调在场性背后的“生产过程”,但德勒兹一定会拒绝思考一种限制作用,他更可能会把实存的物看作是诸强度(远不止两种)在互相作用之间达到极限的结果;更进一步,德勒兹可能还会说不能完全像谢林那样将潜存和实存对立(双向生成)。而且德勒兹一定也会反对仅仅把物与物之间的差异思考为一种“量的差异”(在谢林那里,他们本质上都是绝对者,或者说都是同一普遍进程的结果),至少他明确地说过,singularity不适用于质或量的范畴。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现实层面上,谢林对于收缩和扩张的思考也不简单地是一种二元论,毋宁说,扩张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个收缩的维度——在这里想想zzk对于根本恶的论证就够了,这两者的关系十分类似于驱力和欲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沿着这条思路,还能进一步对斯宾诺莎和黑格尔做出比较)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能忽略掉晚期谢林中基督教哲学的要素,特别是他的哲学中有关命运和所谓未来(父与子在世界灵魂中的和解,作为尼采主义者的德勒兹对此必然不会有什么好感)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看,谢林要比黑格尔更符合那个“作为种子的绝对精神”的比喻,毕竟谢林并不回避作为本原的绝对,他也不排斥被他称为否定哲学的世界按照逻辑在可能性层面上的预先展开,只不过他认为他需要用他的肯定哲学来弥补前者。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三):《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读书笔记之第一章

  该书分为八章,分别是:

  第一章,谢林的哲学生涯;第二章,关于世界时代哲学;

  第三章,谢林对于永恒和时间的先行理解;第四章,作为世界时代哲学的本原的“绝对者”;第五章,流溢与时间原则,永恒开端;第六章,自然与生命:永恒时间;第七章,分离:时间的实现;

  第八章,谢林的时间学说。

  第一章 谢林的哲学生涯

  本章的大致内容如下。

  (1),谢林通过厄丁格尔接触到雅各·波墨的思想。波墨——厄丁格尔的影响痕迹在谢林早期哲学就清晰可见(比如神秘主义思辨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并不像一般学者认为的,谢林从1809年的《自由论文》前后才接受波墨的影响。而夸大波墨思想在谢林哲学中的影响也是无益的。因为波墨的思想也是继承前人的,尤其是古希腊的神秘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等。黑格尔也受到波墨——厄丁格尔思想的熏陶。

  (2),谢林在费希特的“知识学”影响下,写了两篇论文:《论一种哲学形式的可能性》与《自我作为哲学的本原或论人类知识中的无条件者》(1795)。费希特虽然是谢林的哲学导师,但这不意味着谢林这时候是在重复费希特的思想。真实的情况是,谢林从一开始就走的是自己独立的哲学道路。和缺乏哲学史素养的费希特不同,谢林原初思想的源头是多方面的,比如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柏拉图等。即使没有费希特,谢林也会走上自己的“探索哲学本原”的道路。

  (3),谢林对斯宾诺莎的推崇。

  (4),众多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康德认为他的三大批判是进一步展开哲学体系的前提或基石。而费希特指出,三大批判根本不是稳定的基石,而是预设了太多前提没有澄清,比如自在之物,不可知的先验自我,可思而不可认识的理念等。谢林认为,康德只是给出了结果,但还缺乏前提。莱因霍尔德、黑格尔、叔本华都在激烈抨击康德哲学的“被给予”特征。

  (5),耶拿时期(1798-1803)是谢林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光。但“世故的排斥”最终压倒了谢林,使其“出走”。

  (6),卡罗琳娜与谢林的关系,以及对谢林的影响。他们结婚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出走耶拿,到巴伐利亚的维尔茨堡,这是一个天主教为主的保守之地。

  (7),《整个哲学特别是自然哲学的体系》(简称为,维尔茨堡体系)在系统性和完整性上都超过了《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后,谢林在构思更庞大的体系,但并未完成。

  (8),谢林辞去教职离开大学,在黑格尔发表《精神现象学》之后,两人关系恶化。简言之,长久以来,黑格尔每当有求于谢林时必定会好言相向,然后在达到目的之后便保持沉默,直到下次有求于谢林,如此往复,直到他感到自己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谢林的提携和帮助。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诋毁了谢林思想。在谢林发信与黑格尔交流讨论的时候,黑格尔拒绝回复。之后,两人的交往就终断了。

  (9),《关于人类自由的本质的哲学研究》(1809),是谢林最后一部公开发表的哲学著作。海德格尔对“自由论文”很吹捧,但这篇文章只是谢林哲学的片段而已。

  (10),通常的哲学史研究对于谢林哲学就到1809年为止。对他以后的哲学要么是忽略,要么就是一笔带过,再不然就是站在某种意识形态下无的放矢地攻击。比如,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对谢林和叔本华的篇章表明他根本不懂这几位哲学家的学说。

  (11),谢林后期哲学保存在他的庞大的手稿里。谢林的后期哲学已经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这些研究正在改变人们对谢林,甚至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重新认识和评价。

  (12),谢林从1810年底开始构思“世界时代哲学”体系。

  (13),《世界时代》由“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组成,以展开绝对精神从最初到最后的演化过程,其深邃的思辨使得《世界时代》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以“时间”为主要问题的哲学著作。

  (14),必须强调,和当代的某些流行思潮不同,谢林对于“时间”的思辨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始终与“永恒”结合起来。理解时间必须以对于永恒的理解为基础,反之亦然。而当代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以为从某些生活体验或者精神状态就可以把握“时间”的真义,这是幼稚的想法而已。同样错误的是,之关注“永恒”而忽视“时间”的真实存在。

  (15),《世界时代》的出版一再搁浅。在慕尼黑大学的图书馆曾经保存着《世界时代》第一卷《过去》的12种手稿,也就是12种不同的版本。谢林的写作一再地从头开始,而且一直围绕“过去”打转。这些手稿在1944年的战争中被毁。唯一幸免的是《世界时代》1811年和1813年的排印稿。

  (16),谢林在1827/28年,以《世界时代体系》为名字教授过课程。本书可以说是《世界时代·原稿》(1811/1813)的延续,谢林做出了比较完整的表述,但它更多的是带有提纲性质。

  (17),谢林讲授过《近代哲学史》。谢林和黑格尔,都是历史意识强烈的哲学家。哲学作为理解把握精神的本质及其现象的学问,其第一步应该从真实存在的精神——历史,尤其是哲学史——入手。除了谢林和黑格尔以外,很难再找到精神视域与之相比拟的哲学家。

  (18),黑格尔在自己的哲学里看到了精神演进的顶峰,而在谢林看来黑格尔哲学只是一个环节,而谢林自己的“世界时代哲学”才是精神的最终完成。爱德华·冯·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试图协调谢林和黑格尔的对立,甚至把叔本华的体系也包容进来。

  (19),曼弗雷德·弗兰克认为,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源于谢林。谢林在1814年受聘到柏林大学讲授哲学,在当时引起轰动。但是黑格尔左派、马克思、恩格斯、齐克果等人对谢林的哲学讲授感到失望。他们渴望谢林带来哲学向“现实”的转变,但发现谢林带来的仍然是“精神中的、概念中的现实”。马克思希望费尔巴哈写一部专门批判谢林哲学的著作,但费尔巴哈回信表示他根本不把谢林放在眼里。

  (20),谢林的晚年,是德国哲学界的庸俗唯物主义、法国的孔德实证主义、英国的功利主义,以及各种对哲学本身的拒斥流行的年代。

  (21),谢林于1854年8月20日去世,其墓碑上刻着如下几个大字:纪念德国的头号思想家。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四):关于世界时代哲学

  关于世界时代哲学

  ——《永恒与时间》第二章笔记

  (1),本书研究的基本目标:系统重构谢林的世界时代哲学的本原理念;谢林的《世界时代》留存下4个版本(1811,1812,1814,1815),本研究试图重构世界时代的一般理念的这四种不同的系统表述;表述谢林的时间学说,并且与当代哲学对它的歪曲划清界限。

  1,题解

  (2),谢林在《天启哲学导论或肯定哲学之奠基》(1842/43)中曾这样表述雅各布·波墨的“自然”概念:波墨在每部著作中总是从头开始,阐释开端。即使使用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概念来澄清波墨的这些阐释,也是徒劳的。谢林对波墨的这一评论,也可以用来看待谢林自己的世界时代哲学。

  (3),谢林的《世界时代》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全面而透彻地研究时间问题的哲学著作。

  (4),很多德国古典哲学家都认为要在哲学体系内探究哲学问题。谢林甚至认为:任何处于体系之外的命题都是错误的,只有在体系中,只有在活生生的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才有真理。

  (5),谢林对“历史”的释义。他采取了“历史(Historie)”的希腊原义,即作为知识、叙述和故事。这种意义上的“历史”甚至是体系的必然形式,因为“过去的被知道…知道的被叙述”。

  (6),谢林对哲学研究的要求:首先,找到体系的本原;其次,体系应全面,不排斥任何事物;最后,必须找到一种发展或前进的方法,不跳过任何中间环节。

  (7),本书研究的尝试是:以世界时代哲学自身以及“时间”问题为基础,探究世界时代哲学的本原理念。

  (8),一般的谢林研究,都是先把谢林哲学的发展划分为几个分期,再划分若干阶段。一些哲学家甚至认为,谢林太容易受哲学史上的哲学思想的影响,而缺乏自身的统一性。这种说法欠妥。

  (9),谢林哲学的转变之间不存在一个陡峭的断裂点。

  2,《世界时代》的文本问题

  (10),少数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谢林的《世界时代》哲学的重大意义。但此方面的研究仍然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相关的文本离散;其二,世界时代哲学本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谢林前后期哲学的关系,使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失败的”。

  (11),世界时代哲学的四个版本的排序:《原稿》(1811),《二版》(1813),《81号手稿》(1814),《残篇》(1815)。《81号手稿》是《世界时代·片段汇集》(格罗奇 编)中较独立的一篇,年代不详。其重要性在于理解《世界时代》版本之间的联系,被认定为1814年,这是本研究的观点。《残篇》的组合方式有问题,这是谢林儿子组合的。但其中的核心部分,即:VII,206-209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可以被看作是《81号手稿》的延续或深入讨论。

  (12),大多数关于《世界时代》的研究局限在《原稿》上,原因在于其完整性,但本研究同样重视其他版本。谢林在1820-1827年间在埃尔兰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讲授也可被看作是广义的世界时代哲学文本。

  3,对早先几个研究的评论

  (13),当代的谢林研究,很多并不是为了研究谢林,而是为了得出有利于其他世界观的结论(比如基督教,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他们对谢林思想的讨论,很多与谢林不相干或与谢林思想相反。至于谢林自己的思辨的目的,他们不知道。

  (14),很多人认为世界时代哲学是一个“失败”,这一成见在很大程度上被海德格尔及其追随者给盲目夸大了。但对谢林思想的误解,只是那些“小字辈”的偏见。谢林哲学中“死的东西”是它的神学思想。即便如此,也不能认为谢林是个保守的卫教士。谢林哲学里神学相关的内容,很多都是反对基督教教义的。

  (15),福尔曼斯从神学立场对谢林的世界时代哲学进行诠释。他认为,世界时代哲学的意义在于“用有神论克服泛神论”。福尔曼斯的诠释是肤浅和错误的。

  (16),舒尔茨在1955年发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在谢林后期哲学里的终结》是二十世纪谢林研究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著作。

  (17),海德格尔对谢林思想的肤浅或片面认识,这些认识的影响广大。海德格尔对谢林的《自由论文》之价值的夸大,其社会环境原因大概在于当时的德国国家处境。但实际上,谢林的《自由论文》并不像海德格尔所夸大的那样重要。

  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与时间》中试图以时间得出“存在的理解”。但海德格尔实际上做的只是基于人的生存状态(所谓的“时间性”)的经验主义或心理学的分析。海德格尔还把形容词和副词实体化,并在本体论上置于比真正的实体更优先的地位,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18),魏兰德不经批判地采用了海德格尔使用的术语来理解谢林,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魏兰德将“人类经验”当作普遍性来阐释哲学的“基础或前提”,这与德国唯心主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经验是个人的,何以普遍必然?!魏兰德一方面说谢林对时间是未思考的,一方面又说谢林有时间学说,这一自相矛盾很可笑。

  (19),哈贝马斯,《绝对者与历史——谢林思想中的内在矛盾》。哈贝马斯认为,谢林的世界时代哲学是一个尝试,即把之前的同一哲学中绝对者阐释为一个为历史性的上帝,或者说“把无限的上帝思想为有限的,把永恒的上帝思想为历史性的”。哈贝马斯认为,谢林的尝试是失败的,因为历史性的上帝尽管是历史性的,但却不是上帝;而永恒的上帝尽管是上帝,但却不是历史性的。但是,哈贝马斯的看法是错觉。因为他忽视了谢林对“神性(Gottheit)”和“上帝(Gott)”的区分。神性是非历史性的,但上帝却可以是历史性的。而且谢林还区分了两种意义的永恒,一是纯粹的永恒,无时间性;二是现实的永恒,绽开的永恒。现实的永恒是对时间的超越。因而,哈贝马斯所言的上帝和历史,永恒和时间之间的鸿沟,已经被谢林克服了。

  (20),曼弗雷德·弗兰克认为,需要对“时间”进行思辨的基础上谈论“历史”。弗兰克对比了黑格尔的逻辑学辩证法和谢林设想的“把时间当作一种实质辩证法的原型”(实质辩证法)。黑格尔的“形式辩证法”没有考虑时间,谢林的“实质辩证法”考虑时间关系。弗兰克认为,谢林在《世界时代》中的时间理论撕破了永恒的纽带,从永恒中解放出一个平凡的世界。但谢林并不试图这样做。弗兰克忽略了谢林关于两种永恒的区分,也忽略了“可能时间”和“现实时间”的区分。弗兰克跳过了谢林的方案,而自己给出一个解决方法:把矛盾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区分开。此时矛盾的事物在另外的时间并不矛盾。但问题在于,矛盾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谢林始终坚持永恒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但弗兰克论述的谢林的时间理论只停在可能时间的层面,而没有进入更困难的问题:即,如何从可能时间过渡到现实时间,或如何从理念过渡到现实。这对于谢林和黑格尔都是大难题,而黑格尔选择忽略它。

本文标题: 《永恒与时间》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61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读后感大全你需要一个系统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