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记忆》是一本由[俄]玛丽·瓦西里奇科夫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柏林记忆》精选点评:●很真实,让我有一种在偷看别人日记的罪恶感。●二战柏林记忆,七月事件亲历。●终
《柏林记忆》是一本由[俄] 玛丽·瓦西里奇科夫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记忆》精选点评:
●很真实,让我有一种在偷看别人日记的罪恶感。
●二战柏林记忆,七月事件亲历。
●终于看完。很有感触。首先作者作为白俄没落贵族、公爵千金流亡柏林,供职德国外交部,亲身经历“七月秘密”失败,她的日记可以说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其次,让我感慨的是德意志民族的血性、气节和毅力,就算头顶是纷纷的炸弹,他们依旧会尽力帮助他人、做该做的事、努力工作、重建家园——哪怕隔天家园会再次毁灭。 最后,对他们来说,可以用古龙水当酒精灯只为烤一只烧鹅,饥肠辘辘时依旧惦记咖啡,白天被轰炸躲防空洞,晚上却会开着车满大街找生蚝店,口红、烫发、鲜花也是不能少的——这是对生活多么地热爱才会做到。真的是感慨。
●几乎全是关于人物和事件
●第一次觉得有钱真好,这本书是个白俄贵族妹子每天发的朋友圈。因为好莱坞电影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瓦尔基里行动被人熟知,但是这本记录了德国913行动背后反抗势力日常生活的日记绝对叫人大跌眼镜,格林童话般左一个公爵右一个男爵一会一个城堡一会一个家族领地,残酷无情般的自觉和牺牲,确实武德充沛,最后的结局依然是承袭了贵族出身决定的势力在纳粹覆灭后各个大神归位。有钱也太特么好了,一边苟利,一边岂因。
●9
●二战炮火下的一个奇女子,在无数个空袭肆虐的夜晚,她以男人们都无法拥有的韧性和冷静一次又一次坚强面对。玛丽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总能在旁人眼中不堪忍受的生活里凭借自己的感性去挖掘人生的乐趣。 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个飞行员朋友,在晚礼服外罩了一件雨衣便出发作战了,最终迎来了陨落的悲惨命运……玛丽在调侃的语调下寄托着自己无法忘怀悲恸记忆与独特思考。 另外,封面很有厚重感和写实风。
●在书店偶然看到。日记难免是琐碎的,不过蜜丝能在这样的情形下坚持写日记,而且是以一种超然的角度去看待是很难得的。
●入不了主人公的生活情鏡,讀到412頁終於放棄。不過日記下面附上的人物、大事件注解非常棒,必細讀。☕️
●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战争的另一面,有些历史更生动真实…
《柏林记忆》读后感(一):那个时代真疯狂
好心情,送上点儿;好快乐,添一点儿;好开心,多一点儿;好滋味,来一点儿;好给力,再加点儿;好幸福,凑齐点儿。祝你周末高兴点儿,日子幸福点儿。
走走停停还是对你的印象最深刻,我又踏上曾经一起散步的林荫路;聚聚散散还是对你的眷恋最情浓,我又回放曾经一起听过的老歌。亲爱的朋友,我想你了。还好吗?祝福你开心无限,幸福常伴。
《柏林记忆》读后感(二):【转】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里,切以暴治暴,遭殃的是人民
作者:彭双俊(台北医学大学共同学科助理教授)
关于大动荡时代的历史纪录,日记算是来自社会层面(时空上)最直接的第一手数据。它是个人亲身经历历史事件后的主观感受陈述,不矫饰、较无预设主题地记录许多不为人知的内部消息,尤其是作者本人若是亲眼目睹到整个重大历史事件过程的话,对研究者来说这份数据就极具价值。
《柏林日记》的作者玛丽‧瓦西契可夫(1917-1978)原是白俄罗斯的公主,因俄国大革命(1919)流亡德国,投靠贵族亲戚。二次大战时居住在柏林,且在外交部情报司工作,又因本身贵族关系,视野与交游很广,能接触到许多「大人物」,并参加他们的聚会;就在这样的时空、工作和身分条件能让读者透过这本书,一天一天地感受当时生活在纳粹德国的那种滋味,特别是贵族阶层的活动。
这本日记是由作者的弟弟加上批注整理编纂而成,记录时间是从一九四○到一九四五年,数据并不是非常完整,一部分因战争的关系遗失,另一部分则出于特别的因素而删除,而那些部分作者再以回忆录或书信方式串连。记录关于史陶芬堡暗杀希特勒事件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因为参与者多是一些德国贵族,就是与玛丽‧瓦西契可夫有接触的亲朋好友,让读者能略知这个连盖世太保也搞不清楚的神秘行动。
本质上作者是站在同情(德国)人的立场来记录历史,而她以第三者--非德国也非盟军--的角度来观察德国人对战争的感受,才能打动人心,怜悯身/生为德国人的悲哀(来自战争发起国所讲的话,恐怕得不到任何同情的)。玛丽‧瓦西契可夫多次强调一点,盟军一直不愿去区分「好」的和「坏」的德国人,逼使德军内的反纳粹势力没有发展空间。书中记录许多德国人民对纳粹的憎恨与诅咒,却因盟军(特别是英美)的围剿而别无选择地继续为国奋斗。然而一切以暴治暴,遭殃的是人民;英美对德国的狂轰滥炸于纳粹信仰者是罪有应得,但是对没有选择的无辜百姓却是太残酷了。因为在那个疯狂的时代里,人们被迫选边站,不是只有德国、奥地利和苏台德的德意志人民而已,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也得选边站;俄国境内的其它民族也因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或斯大林的暴政,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简单逻辑下被迫投靠纳粹或支持苏维埃。然而,一旦敌军获胜,他们的下场就非常凄惨。书中对英国将当时投靠纳粹的亚塞拜然人和哥萨克人于投降后交还给斯大林的不义行为特别记上一笔,因为他们大多被枪决、吊死或送到古拉格去。
相较于《安妮的日记》陈述犹太人悲哀的命运或戈培尔日记里呈现纳粹疯狂的思维,《柏林日记》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立场的观察,就以战争手段来看,在斯摩棱斯克发现遭俄国人杀害的四千多名波兰军官遗骸、英国皇家空军哈理斯元帅的轰炸理论,还有书上没提及美国专为德国准备的原子弹,代表正义的美英(苏?),其赶尽杀绝的程度绝不下于纳粹德国。
《柏林记忆》读后感(三):《柏林记忆》:个人视角下的微观二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而关于二战的各类历史文献与论著,一直以来,也可谓是汗牛充栋。世纪文景新近引进出版的这本《柏林记忆》,凭借作者的特殊身份与本书的独特视角,理应在上述书籍文献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书作者玛丽(蜜丝)是白俄流亡贵族,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长期在立陶宛、法国和德国等地流亡。在为期六年的二战的大部分时间里,蜜丝都在德国生活,并在德国外交部情报司里担任重要职位。显赫的贵族身份和政府核心部门要职的工作,使得蜜丝跻身于德国外交界和上层知识分子圈子。因此这样一本二战日记,就明显不同于一般平民的战时日记,而是包含了德国外交界和上层社会重要人物动态等第一手的信息。不只如此,作为1944年“七月密谋”(旨在刺杀希特勒,推翻纳粹德国政权,跟盟军讲和,以挽救德国命运的政治行动)的核心参与者之一,本书记录了“七月密谋”从酝酿到策划,从具体行动到功败垂成之后的后续结果等丰富而完整的信息。后世研究二战时期的德国政局,尤其是研究“七月密谋”的始末,本书理应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参考文献。
如果只有上述高层政治的运作信息,《柏林记忆》会成为一本重要的论著,但显然不会像其问世之后的反响那样,如此地受到关注和讨论。在《柏林记忆》当中,除了关于二战的种种运筹与决策之外,更多的内容,则是平民和知识阶层在战争当中的日常生活细节。类似二战这样人类历史上最高强度的战争之一,固然是无比惨烈的。在书中,长期忍受空袭后的歇斯底里,生死难测、命如蝼蚁般的卑微感,和因物资极度匮乏带来的饥饿、困窘与恐惧,都让人感同身受、唏嘘不已。然而,或许人类天生拥有对抗黑暗和渴望生活的勇气。在如此种种的残酷之外,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类似蜜丝这样的知识阶层,在战争当中,也仍然可以看电影、喝咖啡,时不时地享受大餐,甚至就连战争中德国全面禁止的跳舞,对于蜜丝所在的外交界来说,也享有豁免权。生存与毁灭、希望与黑暗、挣扎与沉沦,如此种种的矛盾、纠结与张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蜜丝的笔下,都被展现无余。如果说书中的上层政治信息,是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的话,那么如此丰富的关于战争中日常生活的叙写信息,则为社会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素材。
尽管蜜丝在德国外交部情报司里,并不算是特别高阶的官员,但她还是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和积极的记录,保存下了关于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在她刚入职外交部时,外交部情报司的每名职员,都在为戈林元帅的新生宝宝织衣服,极权统治之下,个体对于上级领导的效忠与献媚,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纳粹德国对于身犯叛国罪的犯人,还会采用斧头砍的方式处死,纳粹政权的前现代和反文明特征,在这样的细节当中,也得以清晰传递。
二战是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的战争,而对于那些在各自国家当中,已经处于边缘阶层甚至敌对阶层的人士来说,效忠于战争中的哪一方,成为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话题。蜜丝之所以会为纳粹德国服务,源自纳粹政权视苏联为敌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为纳粹服务是可以接受的。同样的考量在苏德战争的过程中反复上演。根据书中的记录,在战争当中,大量苏联少数民族战俘自愿为德军服役,其中有高达150-250万人是出于对纳粹德国的意识形态认同,而类似哥萨克人这样苏联建国之后,一直予以排斥和打击的少数民族群体,在苏德战争当中,也成为德国人进攻苏联的重要先头军。另一方面,类似蜜丝这样的俄国移民为德国政府效力,只是为了生存而做的选择,无论是对于纳粹政权,还是对于德国这个国家,她本人都缺乏足够的国族认同。正因为如此,在“七月密谋”中的那些德国军官在商讨如何重建德国之时,蜜丝在日记中,真实记录下了她对此的冷漠和不以为然。在二战这样的大乱世当中,个体对于国族与政权的认同变迁,显然是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这本《柏林记忆》,同样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信息。
本书的另一个特殊贡献,恐怕是通过蜜丝的视角,真实记录下了欧洲的皇家贵族阶层,在一个后帝制时代里的逐渐消亡的全过程。德皇威廉二世在荷兰的悄然去世,普鲁士王子在布鲁塞尔一家医院的去世,其他各家贵族的后代在战争中远离前线、艰难生存、乃至于最后融汇于普通国民当中的经历,都被有着群体发声意识的蜜丝一一记录。从帝制社会到现代社会,自然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进步;然而对于蜜丝这样的贵族一分子来说,这样的记录,多少有些“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凄凉挽歌之意。如是种种,各位读者可以在书中。自行体味。
如果你对二战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又不满足于市面上一般性的宏大叙事作品,那么这本《柏林记忆》,或许适合成为你的案头之选。
2019.2.4下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19年2月16日首发于参考消息网。)
(附)《柏林记忆》一书读书笔记:
1白俄贵族侧写整个欧洲贵族文化的死亡,P2以平静而优雅,面对残酷而丑陋的现实,P4白俄流亡贵族,长期在德国、法国和立陶宛生活,P5详细记录暗杀希特勒。
1940年:P12昔日贵族找工作、谋生存的不易,P15国际关系对人境遇的影响,苏德此时友好,作者还替英国公使馆工作过,P18每个人在为戈林元帅的新生宝宝织衣服,P22纳粹德国采用迷你断头台,特殊案件诸如叛国罪,用斧头砍,P27复活节巧遇普鲁士王子,P32普鲁士王子在布鲁塞尔一家医院的去世,P35德国皇族被调离前线,担任参谋,希特勒不希望他们战功彪炳,P45霍斯特曼的艺术沙龙对纳粹主义的潜在对抗。
1941年上半年:P87对苏德战争的敏锐预判,P89战争中的读书时光,德皇威廉二世在荷兰悄然去世,P91苏德战争后,日记缺失两年。
1941年7月—1943年7月:P97贵族们战争中的片刻平静生活,P99德国战争中的全面禁止跳舞,只有外交界例外,P101生活圈子仍以贵族之后为主,P102空袭中的惨痛经历,P106好多城市绵延几里都是废墟,P109昔日贵族们的大聚会,P114战争中照常看电影、喝咖啡,P116黑市物资贵上十倍。
1943年下半年:P121自由德国委员会对希特勒的反抗,P122普鲁士皇族远离战争一线,P124汉堡大轰炸对平民的伤害,P127七月密谋的第一次暗示,P131战争中难得一享的美食,夜晚尖叫——空袭后遗症,P138异议者的重要聚会,P145意大利新政府对德宣战,P147卡廷惨案的被发现,P151男演员只因为预测德国会战败而被杀,P153见证柏林空战的序幕,P158轰炸中平民的惨痛体验,P164战争摧毁一切,P170生死之际的形象描绘,P175柏林空战只造成平民死伤,工业区几乎无损,P179战争中的团结一致。
1944年1-7月:P181战争如此残酷,仍然可以庆祝新年,P190仍向墨索里尼效忠的外交官,P196击落83架敌军飞机的德国空军飞行员对杀人感到痛苦不堪,P216大量苏联少数民族战俘自愿为德军服役,高达150-250万人是出于意识形态认同,P230艺术家在战争末期的自杀,P237毛巾捆紧下巴,预防燃烧弹灼伤,P243作者弟弟加入反抗组织,P256对政变的密谋,P258效忠德军的哥萨克人最终为苏德双方所抛弃。
1944年7-9月:P260对德国缺乏国族认同,只想除掉希特勒,P263见证刺杀行动,P267政变的失败,P280众多密谋者的被捕被杀,P282纳粹的高支持率,让政变缺乏民众基础,P291政变者的勇敢与牺牲,P292兵变几乎成功,但缺乏基础,P296盟军广播参与密谋人士,试图整垮德国,P315兵变后的处决者有上万人之多,P322贵族阶层与希特勒的离心离德。
1945年1-9月:P332从公务员到护士,P335德累斯顿的暴行,P340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偶尔享受大餐,害怕苏联军队的到来,P341贵族气质的逐渐消亡,P347歌剧院的摧毁对维也纳人得巨大打击,P358德国人在大战末期的大逃难,P359大战让贵族阶层彻底消亡,P364法国战俘大多徒步回到法国,不愿等待苏军的到来,P372道听途说的错误,P380活命成为战后作者唯一的希望,P388时隔一年后,重返德国,P396苏台德区的德国人被捷克人驱逐,P397七月密谋的第一本史料出版,P398形势变化后的见风使舵,P399新政党基民盟的成立。
尾声:P402婚礼仪式结合了来自四个不久前还在交战的不同国家的人,P406西克斯的迅速东山再起。
《柏林记忆》读后感(四):《柏林记忆》:这部乱世佳人的战时日记,比《至暗时刻》《敦刻尔克》更加真实动人
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丘吉尔在下议院通报这一喜讯,同时发表了他在“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宣布将在海洋上战斗,在空中战斗,在海滩上战斗,在田野和山区战斗,决不投降,决不屈服。
同为“二战”的受害方和盟友,我们很容易共情于《敦刻尔克》中英法联军大撤退时的壮烈,或是《至暗时刻》中丘吉尔力挽狂澜的钢铁意志。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场让所有国家都损失惨重的战争全景图上,似乎缺少了重要一块。
大战初期,交战的英德双方都没有以对方城市的住宅区为目标。1940年8月,“不列颠空战”爆发时,双方也只是在反复争夺制空权。8月24日晚,德国空军对伦敦投掷了几枚炸弹,隔夜,英国皇家空军即派出80架轰炸机报复柏林。
此后,轰炸平民区的顾虑及禁忌全面解除。
“ 8月25日,星期日
今晚又有空袭警报。塔蒂阿娜出去了,我本来待在床上,后来炮声实在太响,有时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了,最后只好下地窖,也强迫父亲跟我一起下去。”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
这段日记的主人是俄国女爵玛丽(“蜜丝”)·瓦西里奇科夫,她描述的正是1940年8月英军大规模空袭之下,德国本土平民住宅区的真实情况。
战争之初的蜜丝蜜丝是俄国最古老贵族的后裔。1919年,两岁的蜜丝随父母离开俄国,成了“无国籍”人士。“二战”爆发时,蜜丝和二姐来到德国,从此未能离开,一直待到战争结束。蜜丝有记日记的习惯。她最大程度上客观地记录了人们在非常时期的普遍命运,为这幅“二战”全景图补上了重要一块。
跟着她的经历,遥远而不可思议的战时生活慢慢变成了日常。
1940年 战争爆发,抵达柏林
1940年1月,蜜丝和姐姐前往柏林求职。战时德国急需语言人才,精通多国语言的蜜丝得以先后供职于德国广播电台和外交部情报司。
开战后的第一个冬天,战事还没那么激烈,生活仍最大程度地照常运转。两姐妹在工作之余,常常和同伴们去夜总会听现场演奏,参加一些外国驻德大使馆举办的舞会、鸡尾酒会,以及普鲁士王公们的家庭宴会。
像所有二十多岁的女孩一样,蜜丝在日记中兴奋地感叹智利大使馆举办的舞会“成功极了,仿佛战前一般”,整场舞会热闹尽兴。
普鲁士王子布尔夏德、蜜丝和阿加·冯·菲尔斯滕贝格“ 1月6日,星期六
在场的年轻男士多半来自柏林市郊的克拉普尼兹军官学校。稍晚,智利红歌星罗西塔·塞拉诺献唱,对着年仅19岁的小埃迪·弗雷德猛叫“俊美的朋友”,让他好不受用!我们好久没跳舞了,一直玩到凌晨5点才回家,一票人全挤进一位名叫卡蒂埃的比利时外交官的车里,他是维尔切克家族的朋友。”
直到1940年3月份,一些同蜜丝往来的上流人士还天真地认为战争将在“圣灵降临节前结束”。然而现实是,公共场所的娱乐活动逐渐被禁止,频繁的停电,限制供水,最重要的食物供给也越来越紧张,开始实行粮票配给制。
慢慢地,一些匪夷所思的战时怪现象也出现了:肉店用死驴肉来做炸肉排;因为近海海域布有水雷及大西洋海战的关系,深海渔船停止作业,鱼类极难买到,但龙虾及生蚝却多到可以无限供应,被人们当作主食一样敞开了吃;像样的啤酒很快就找不到了,但法国的葡萄酒及香槟却在德国境内泛滥......
在物资短缺的时候,蜜丝也经常挨饿,但她会刻意断食以存够足量的粮票,为迎接复活节做一道可口的奶渣糕。
1943年 空袭,还是空袭
从1943年11月18日柏林首次遭到密集攻击开始,直到1944年3月的大突击,柏林总共被轰炸了24次,期间每次前来攻击的机群都多达1000架,投下1000—2000吨的炸弹。
“ 11月23日,星期二
昨晚柏林城中心大部分被炸坏。
我刚收拾完行李,高射炮就开火了,而且立刻变得非常剧烈。父亲带着他的两个学生出现了,我们都奔到厨房后面、平常躲空袭的那间半地下室里。......这时高射炮的炮声突然被另外一种声音淹没——高爆弹!起先很远,后来愈传愈近,到最后仿佛就落在我们头顶上似的。.....有一刹那,一阵碎玻璃如雨点般落下,地下室三片门的铰链同时断裂,一齐朝室内飞来。我们把门压回去,靠在上面,希望能把门固定住。
11月25日,星期五
另一栋被毁的建筑前聚集了一群人,正在围观一位年纪大约16岁的年轻女孩。她站在一堆碎砖上,逐一捡起砖头,仔细擦拭,然后再扔掉。据说她全家都死了,被埋在了废墟下面,所以她发疯了。”
当柏林的平民在空袭中丧生时,蜜丝的姨妈在伦敦被炸死,姨妈的悼念会结束后,蜜丝读索洛维约夫,在日记中写下:“令人绝望”。
大战正酣,蜜丝一家人常常流离失所。在一次“15级空袭”中,高射炮的攻击一波接一波,整栋房子都在颤动。当蜜丝因为剧烈的爆炸声惊吓得跳起来时,蜜丝的父亲则从头到尾坐在一把藤制安乐椅上,面不改色地对她说:“坐好!万一天花板坍了,距离你才会远些……”
蜜丝的朋友亚当说她“仿佛具有传奇动物的特质,永远让人猜不透......自由地高高翱翔在所有人和事物之上”。蜜丝身上的这种气质,也许就是从父辈那里继承的,一种超然物外、坦然面对不可知命运的云淡风轻。
有时空袭警报声会持续一整夜,蜜丝伴着警报声躺在床上看书,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和姐姐一起去做头发,蜜丝调侃说为自己“剪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发型,比较适合空袭”。后来,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轰炸越来越密集,在四周炸弹纷落的情况下,蜜丝竟还能在一片漆黑中坚持练习手风琴。当然,也许正是练琴的时刻,她才能将自己短暂抽离于战争的当下。
1944年 朋友,再见
不管处境有多险恶,现实有多残酷,蜜丝在日记中提到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时,语气总是淡然平静的。她少见的一次感情宣泄,是在听到挚友,德国空军少校海因里希·维特根斯坦阵亡的消息时。
“ 1月25日,星期二
今晚和舒伦堡伯爵一起晚餐,吃到一半,他漫不经心地宣布说海因里希·维特根斯坦已经阵亡了。我整个人僵住......
几天前我还在柏林的时候,海因里希才打电话到办公室来;他刚去希特勒的司令部,然后补充说他很惊讶,因为在晋见之前,居然没人来取走他的手枪(现在这项预防措施已变成常规),所以他本来有机会当场“把他干掉”!他愈说愈起劲,开始计划下一次再碰上和希特勒握手的机会,将引爆炸弹和元首同归于尽的可能性。
可怜的男孩,那时他一定没想到自己只有几天日子可活!他看起来如此羸弱,总是让我替他担心。
他常提到被迫杀人令他感到痛苦不堪,因此只要情况许可,总是设法射中敌机某个部位,让对方组员有机会弹出机舱逃命。”
蜜丝怜悯海因里希。他痛恨战争、痛恨希特勒,但身为一名军人,他又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成为德国战绩最辉煌的夜间战斗机飞行员后,海因里希不断出任务。每次见面,蜜丝都为他的精神不济而担心。好长一段时间,蜜丝都不愿相信他已经永远离开的事实。
和海因里希一样,蜜丝眼中的不少“好德国人”都生活在巨大的痛苦和矛盾中。蜜丝在情报司的同事中,有不少人正是后来参与策划了著名的刺杀希特勒行动——“七月密谋”的成员。
刺杀实施后,蜜丝和朋友们一开始得到的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伯爵近身引爆了一颗炸弹,“元首”被炸死了。她们还为此兴奋地在屋里跳起舞来。后来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圈套,希特勒抛出假死的消息作为诱饵,包括施陶芬贝格伯爵在内,不少核心成员陆续被捕,最终被凌虐致死。
蜜丝外交部情报司的同事们(从左至右):布特纳、姓名不详、亚历山大(“亚历克斯”)·韦特、里克特(外号“法官”)、亚当·冯·特罗特、乔赛亚斯·冯·兰曹蜜丝在追捕最凶残的时候没有置身事外,反而想尽办法打探消息,找关系营救入狱的同事和朋友们。“只要能够救出亚当和戈特弗里德,我什么都愿意做——还有舒伦堡伯爵。”她的日记从各个角度详细地记录了核心成员们的命运。
此时的蜜丝,远比处于事件中心的人理智和冷静,她早早就意识到,盟军无意协助纳粹政府的反叛者们。事件发生之前,她就警告朋友亚当“他们只想摧毁德国,不管是什么样的德国”。
事件之后,蜜丝预料中的情况发生了,盟军广播电台制作了一期宣扬刺杀行动的节目,导致许多本来可能幸存的人遭到杀身之祸。这批德国精英希望可以和盟军达成协议,建立某种战时过渡政府的希望完全破灭。
“当然,这是盟军犯的大错,或许我们都得为这个错误付出惨痛的代价。”
“ 9月5日,星期二
现在我也应该离开柏林了。过去几周来,我们一直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虽然痛苦不堪,但我早已习惯活在废墟里,日夜嗅闻弥漫在空气中的煤气味,混合着瓦砾堆、锈铁,甚至加上腐烂尸臭的味道,想到柯尼希斯瓦特翠绿的田野、宁静的夜晚和清新的空气,竟令我感到害怕。
往事历历,我的柏林生活似乎就将结束。”
大战的结局越来越清晰,“七月密谋”后不久,身心受创的蜜丝离开柏林,加入了德国红十字会。1945年1月,蜜丝来到维也纳,在继续遭受空袭下的战时医院中担任护士,在奥地利度过了大战结束前的最后岁月。
战争结束时的蜜丝拥有复杂身份的蜜丝,被无法抗拒的时代洪流裹挟至人类命运的中心。
战争初期,她还只是个流连于舞会、爱社交的小姑娘,到后来,在炮火催生的荒城废墟之间,她也能镇定地穿梭。
透过蜜丝的日记,战争不再只是大片儿里的惨烈场景和刻意营造的紧张气氛,而是被还原到了最真实、最原始的状态,一天又一天,布满了历史的细节。蜜丝的超然,让我们看到了战争这块幕布之前上演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贵族,也有平民,听得到炮火声,也听得到交响乐团的奏乐声和唱诗班的歌声。
假如也被抛入非常时期,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维持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内心平衡,看了蜜丝的战时日记,各位也许能收获自己的答案。
(作者:静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