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形成》是一本由[英]玛丽·伊万丝(MaryEvans)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现代社会的形成》精选点评:●今年的读书清单可以从这里面选了●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说,书
《现代社会的形成》是一本由[英] 玛丽·伊万丝(Mary Evans)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社会的形成》精选点评:
●今年的读书清单可以从这里面选了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说,书的内容是“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当然,只包括西方社会,实际上是以英国为主。作者在全程运用概括的语言,这使这本书像是一本庞大的社会史著作的概述。由于缺少明确的主线和贯穿全书的观点,繁杂的内容堆砌让书看起来琐碎而平淡。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会觉得读完收获寥寥;而入门读者被铺天盖地又言之不详的史料和评论砸得晕头转向。不知该书应该如何定位。 在我看来,本书唯一的优点是在书中一些地方结合时代的文学作品来说明当时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体验。这个视角生动易懂有趣。
●是一本比较简明的书,看到了自己很多思想的起源。整个丛书还读了浪漫主义革命。都是很有启发的书,不过浪漫主义革命现在已经忘了讲了什么了
●作者列举了从十六世纪至今的重要书籍说明现代、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区别。所谓现代即是宗教、世俗政权这类能控制与规划人类日常与精神生活的力量已褪去。国族、民族、阶级甚至性别都是可以质疑而非命定的,这给了人定义自己自由同时也让人迷失,最终个性化的现代社会形成,人类紧密联结的时代不再。
●很空泛
●纵向叙述和充实的史料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完并且觉得意犹未尽,更像是一本关于“现代社会形成”的导读,毕竟时间跨度500年,简短精要的叙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历史事件的堆砌。本来三颗星,但是给这个系列出版物的纸质,翻译(尤其是总是能翻译出英式幽默)普遍优秀多加一颗星。这种“导读”类的文章自有其价值,既可专供研究者,也可随手拿来翻阅一二,整体来说这个系列都蛮不错的。当然作为一个英联邦国家的历史学家,似乎还是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亚洲文化呀;所以如此看来,横向的思考要自己去完成了。(˶‾᷄ ⁻̫ ‾᷅˵)
●这类书在我眼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知识检验”——只要能够无障碍的阅读,基本就算是对西方思想史、政治史等领域内容有所掌握。作者论述了一整本,其实大部分是以自己的语言在组织史料以及观点罢了。
●过了一遍历史 现代社会会好吗
●合法卖淫不是恩格斯说的,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说的
●全书116千字,作者言简意赅地从英国的角度对1500年以来的欧洲社会做了梳理,英文标题对于理解本书主旨更有帮助,作者社会学和女性主义视角不时在书中出现。翻译工作还算扎实,反映翻译有问题的朋友可能欠缺一些社会学的专业基础。LSE性别研究系教授2006年的作品,值得信赖。
《现代社会的形成》读后感(一):宗教改革推动现代社会的形成
欧洲是近代文明诞生的地方,也是现代社会形成的地方,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算起,无论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这些艺术家,还是牛顿、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亦或是康德、罗素这些哲学家,还有更多其他领域的杰出代表,都是欧洲大地孕育出来的优秀人材。这些人不仅带给欧洲大地巨大的变革,更加奠定了现代社会各种理论体系的基础。以至于我们现在提起欧洲,都会不自觉的想到科技领先、环境优美、人民富足等等这些词汇,可见,自从现代社会在这片大地建立起来以后,对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体系不断加强,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已经成了发展中国家构建文明秩序社会的学习样板。 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欧盟、欧洲一体化这些词汇,各个国家虽然有着不同的政府领导,但是在价值观以及发展方向来看,欧洲有着高度的统一性。而在十六世纪以前,欧洲同样有着共同的信仰,基督教把整个欧洲大地都归纳到在共同的思想体系之下,国王的君权必须收到宗教神权的认可才是有效的,不仅仅是国王的加冕,甚至是王后和继承人的确立都需要教皇承认其地位,宗教牢牢把持着欧洲的最高权利。直到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而要改立王后,在教皇不允许的情况下成立了英格兰国教,自此,欧洲各国开始了摆脱宗教的控制,由此引起的宗教变革引导了现代社会的形成。 当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起,摆脱教会控制的欧洲国家开始了自己掠夺财富和移民的浪潮。西班牙占据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大片地区,英格兰在美国东海岸建立了殖民地,欧洲国家不仅在新大陆上掠夺财富和征服当地人,移民们还把欧洲社会结构带入了这片新大陆,现代社会制度在更多更广泛的地域。十八世纪涌现出的一大批诸如女权运动和独立运动更进一步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自从宗教改革以来的几个世纪里,发生变化的与其说是物质生活条件,不如说是人们对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同社会关系的认识。这一系列观念的改变不仅包括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反思,还包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人们也开始重新思考对待自然的态度,知识界也不再普遍认为基督教能够诠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科学知识带给了人们思想的启蒙,理性的驱使下,新的生产方式带给世界新的财富和社会的进步。技术革命的兴起,更加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的社会越来越有了现代社会的模样。
《现代社会的形成》读后感(二):1500年以后现代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这是一本英国学者对于西方,特别是欧洲现代社会断代的历史研究著作,书中赞同的是将现代社会的起点定义为1500年以后,即16世纪以后。为何要把时间定位为这个时间呢,原来在16世纪初,产生了两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是一场新教发起的对传统的天主教的挑战,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改革,颠覆了罗马帝国所倡导的天主教政教合一的政权体系。其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奔走呼告,积极倡导新教,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对封建贵族的挑战,欧洲民族主义逐渐抬头,被压抑的人逐渐从宗教忏悔中转变为了逐利,国家的统一意识也有了增强。这一切是建立在15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下,落后的封建旧制度和教会日益成为新兴阶层的阻碍。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一场要复兴中世纪以前建筑、艺术曾经有过的辉煌,但在绘画、雕塑的背后却是个人自由、平等、人性的表露,大卫、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讴歌和对天主教会的鞭挞。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的表现,他与宗教改革共同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下,对于旧的上层建筑革新的渴望,也代表着现代社会的开始形成。
也有观点认为,现代社会应该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算起,其代表的是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体现了人民思想的觉悟,而笔者以为法国大革命固然体现了人民思想的觉醒,但其实已经代表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潮,在荷兰、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风起云涌,彻底的革命已经势不可挡。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解放的是人的思想包袱,从人性压抑到逐利剥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的珠宝黄金、黑奴被运回国内,而更多的新教徒为了避免迫害,也为了追寻心中的梦想,踏上了美利坚的国土,也追求建立其自由和平等的国度。哥伦布的大西洋远航诱发着资产阶级的欲望和殖民掠夺,一场全球殖民掠夺也已开始。
现代社会的发端固然与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有关,但接踵而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帝国主义战争,将现代社会的基石进一步打牢。书中提到的现代社会,就是西方社会经历的资本主义社会。
《现代社会的形成》读后感(三):(转载) 西方现代社会路在何方
文 / 段超
在全球化形势下,“现代”及其衍生的“现代性”“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诸概念,不仅描述了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甚至表征了全人类的基本处境。那么,现代社会是怎么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内在矛盾是什么?它将走向何方?英国社会学家玛丽·伊万丝(Mary Ivans)所著《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现代社会这一母题,综合考察了自16世纪以来形塑现代社会的重要历史事件与思想事件,勾勒出现代社会从破晓到黄昏的发展轨迹,进而从其病灶和症结入手,探讨了应对危机的出路和迎接复旦的可能。
本书封面选用了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名作《宫娥》(1656年),可谓深具匠心。作者认为,这幅画体现了“对现代世界多样性的认识,以及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人的自我意识。”(VII)也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内在精神乃是自我意识及其认同。福柯认为,《宫娥》再现了一种建立在注视之网(视线关系)基础上的权力秩序和结构,因而是一种“再现的再现”和“缺席的在场”(《词与物》)。萨特指出:“注视使我们跟随我们的为他的存在,并且向我们揭示了我们对他而言才存在的那个他人的无可怀疑的存在。”(《存在与虚无》353)正是在他人的注视之下,自我意识才呈现出来。可见,《宫娥》所体现的“再现的再现”或“缺席的在场”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正是现代性的核心——根源于自我意识的主体性(参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现代性蕴含着文化(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前者源自工具理性的霸权,后者源自生命体验的冲动。舍勒关于现代性就是“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的论断,揭示了审美现代性的革命的一面。相比而言,波德莱尔对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的表述更为周全。由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现代社会一方面层层突破了宗教、王权、男权等等逻各斯变体的束缚破茧而出,另一方面又陷入了自己编织的理性罗网不能自拔(参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本书将“现代”界定为1500年以降的历史时期。16世纪,欧洲北部的宗教改革催生了现代世界的精神驱动力: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改革相呼应,南部的文艺复兴从感性层面促成了“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米什莱语),人们开始在宗教之外进行“自我塑造”(格林布拉特语)。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合力开启了欧洲的世俗化进程,引发了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一系列连锁效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这一进程相表里的,则是自我意识—主体性的觉醒与抗争。当然,作为现代社会的破晓时刻,16世纪更多地是中世纪的延续。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刻画了君主充满嫉妒、愤怒、和野心的“人性”,但其统治权力至多受到贵族阶层的挑战,普通民众没有登上政治舞台,人人有权参与政治的民主观念还远未形成。现代人格的成熟还要等到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作者认为其重要标志是男女性别的“发现”。
启蒙运动没有出现女性巨匠,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所抱持的政治理想也都没有认识到性别问题,但现代性别意识已经开始萌芽。18世纪,男人和女人首次被视为两种不同的性别,“女人不是男人的变体,有别于男人,是‘女性的’”。(59)如何建构男性和女性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英国小说关注的核心问题。菲尔丁捍卫了女性的择偶权,奥斯丁倡导婚姻应建立在理性关系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这些作品对婚姻的建构和重新协商既传达了启蒙思想,又强调了思想的价值、对他人的理性认识以及更加强烈的社会民主意识。”(69)耐人寻味的是,对启蒙思想最具艺术震撼力的批判来自一位女性作家。“科幻小说之母”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成功地塑造了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形象,反映了18世纪关于权力、理性、科学和性别的各种论争。弗兰肯斯坦这位“现代普罗米修斯”拒绝承认自己理性之外的任何权威,他的悲剧深刻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局限性,也预示着随后两个世纪出现的新问题:“新的生产方式给世界带来了新的财富和新形式的社会冲突及社会倒退。”(74)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人类许多灾难都可归因为社会变革滞后于技术变革(《全球通史》)。社会结构的墨守成规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现代人总是处在一种被撕扯的状态。在这种典型的现代处境中,产生了两种相反的文化姿态:浪漫主义的怀旧和激进主义的前卫。在英国,前者的代表是拉斐尔前派(19世纪40、50年代)。该派主张“回归从前的生产状态,大体上就是工匠只做手工产品的状态。”(111)其深受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与哥特风格影响的画作,带有明显的怀旧色彩,旗帜鲜明地拒斥现代社会的工业技术。后者的代表是布卢姆茨伯里派(20世纪初),其成员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对20世纪的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派拒绝接受传统社会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和观念,包括对性别鸿沟和国家权威的质疑:“容许性别模糊(实际上是反对强势的性别决定论),开明对待其他社会团体的思想和影响,拒绝不加辨别地效忠国家、国教和君主。”(131)特别是其开放的性别主张,在欧洲文化史上乃是第一次。在其影响下,性别政治成为文化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性革命”中达到高潮。
作者认为,这种文化分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社会心理因素(134)。战后,凯恩斯出版《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批评“和约的制定者是其偏见和文化的囚徒,他们所制定的和约不仅会破坏德国经济,还会影响整个欧洲的经济。”(136)实际上,“一战”不但没有弥补反而加剧了这种分裂,现代性深陷于自身的二律背反之中。一方面,“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具有跨文化、跨民族的特性:它承认(往往是间接地)工业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无论在任何民族语境下,它所建立的生活方式都是相似的。”(146)现代派文艺和思想也十分活跃:艾略特的《荒原》表现了战后西方社会荒凉的精神图景,西美尔的《货币哲学》确认了金钱关系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特征——孤独。另一方面,法西斯主义崇尚民族和国家,宣扬父权和核心家庭的宗法秩序,“坚决抵制现代主义所代表的一切:民主、文化多样性、文化宽容,以及以理性、世俗的方式治理社会世界的观念。”(154)吊诡的是,法西斯主义与现代主义并非异质性的,二者共享了工具理性的冷酷无情。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齐格蒙特·鲍曼)。正如作者指出的:“20世纪一个极具悲剧性的悖论就是法西斯主义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个传统:规训社会世界。”(154)从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来看,“二战”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欧洲文化进一步分裂的结果,“二战”是“一战”的延续。在列奥·施特劳斯看来,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与法西斯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反击共同构成了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参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在考察了尼采、韦伯、涂尔干、法兰克福学派(哈贝马斯)、后结构主义(福柯)等关于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性)的种种批判(他们一致认为“社会世界在向一个缺乏价值的世界转变”)(193)之后,作者对社群主义健将、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观点表示了认同。泰勒驳斥了尼采、韦伯、福柯等人的“基本错误,即认为如果一种善会招致苦难或毁灭,那么它一定是无效的”(192),他维护启蒙运动的价值和理念,特别是其开启的一种无限可能的意识,致力于通过重建“神对人的肯定”来克服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参泰勒《自我的根源》755)作者认为泰勒的思想有助于调和自然与文化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从而缩小西方社会的文化分裂。
在不到200页的篇幅里,《现代社会的形成》从性别问题切入,将线性叙事与专题分析相结合,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破茧而出”却又“作茧自缚”的历史命运,以及西方思想家们试图克服现代性二律背反而付出的卓绝努力,达到了历史感和思想性的平衡。读此书,亦有裨益于我们反观自身,思考在另一种现代处境中何以自处。
2019年7月30日于威海
《现代社会的形成》读后感(四):《现代社会的形成》笔记
序言
〇 约翰·厄里(John Urry,1946-2019),“旅游凝视”理论
〇 保罗·吉尔罗伊(Paul Gilroy,1956- ),《英国的国旗下没有黑人》《黑色大西洋》
第一章 现代的形成
〇 克里斯托弗·马洛,16世纪英国诗人、剧作家,《帖木儿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迦太基女王狄多》
16世纪还远没有形成人人有权参与政治的民主概念,例如马基雅维利和12世纪威尔士的吉拉德(Gerald of Wales)的作品,但这两位作者都认定,统治者应该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有效的统治者,而不是学会如何分享权力。
第二章 理性、革命及回应
〇 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
“啊!我的美洲!我的新大陆!”
〇 托马斯·拉克尔(Thomas Laqueur,1945- ),《孤独的性:自慰文化史》
17世纪同时存在三种有关宗教和知识的传统。第一种是“旧”欧洲的传统……第二种可以被定义为“世俗的”或进步的信仰,继续接受上帝的信仰,但拒绝迷信,维护个人质疑和审视宗教的权利。第三种最激进、最富革命精神,完全拒绝上帝的存在。
自17世纪以降,欧洲逐渐形成对待儿童的“现代”态度,建立以爱情而非社会功能为基础的婚姻的愿望也日益强烈。
〇 劳伦斯·斯通(Lawrence Stone,1919-1999),《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 英国现代文学三大奠基人
丹尼尔·笛福
塞缪尔·理查森(Samuel Richardson,1689-1761)
《帕梅拉,又名贞洁得报》【有中译】
《克拉丽莎,又名一个少女的历史》(Clarissa)【代表作,无中译】
《查尔斯·格兰迪森爵士的历史》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
第三章 技术革命
〇 亨利·卡门(Henry Kamen),西班牙著名历史学家:
对待赚钱的新态度的关键不在于新教教义,特别是加尔文宗的教义,而在于众多加尔文教徒的难民身份。
Golden Age Spain
Early Modern European Society
Who's Who in Europe, 1450-1750 (Who's Who)
ain, 1469-1714: A Society of Conflict (3rd Edition) [3 ed.]
ain's Road to Empire: The Making of a World Power, 1492-1763
The Spanish Inquisition: A Historical Revision [4 ed.]
△ 伯明翰月光社(the Lunar Society of Birmingham)
〇 威廉·戈德温(William Godwin,1756-1836),英国哲学家、小说家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的丈夫,《政治正义论》《卡勒布·威廉斯》
〇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1865),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
《玛丽·巴顿》,《妻子与女儿》,《南方与北方》
〇 白芝浩(Walter Bagehot,1826-1877),《英国宪制》
“民族建构”是他那个时代的一个新现象
〇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维多利亚时代著名文艺理论家
《时间与潮流》(Time and Tide),《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有中译)
19世纪英国的哥特复兴既是厌恶新技术结果的产物,也是对过去,尤其是对中世纪进行选择性阐释的产物。
19世纪存在诸多悖论,其中之一就是既有对过去的怀恋,又有对新秩序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广泛认识。……事实上,19世纪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跨文化叙事,就是对一种破坏性的人类关系的描述。这种关系是19世纪女性和男性行为规范的产物,在这种行为规范下,女人和男人的社会行为应当遵循各自清晰明确的路线。
第四章 备受质疑的现代性
“新女性”的出现:
阿诺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1867-1931) 《老妇谭》《平凡人和他的妻子》
D·H·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 《儿子与情人》《虹》
H·G·威尔斯(H.G.Wells,1866-1946) 科幻小说作家,《时间机器》《星际战争》
※ 布卢姆茨伯里派 Bloomsbury Group
伍尔夫(1882-1941)、凯恩斯(1883-1946)
基本态度:拒绝接受传统社会生活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和观念
〇 乔治·丹吉菲尔德 George Dangerfield (1904-1986)
《自由主义英格兰的奇异消亡》The Strange Death of Liberal England 【好书,无中译】
一战后的悲观和反思:
齐美尔,卢卡奇,伍尔夫,艾略特,普鲁斯特
☆ 奥威尔,《通往威根码头之路》(The Road to Wigan Pier)
共产主义最为打动人心之处在于,社会世界能够以可预见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思想。这种理念还同现代主义的诸多价值感相符:住房作为居住的机器的理念,为保持健康而进行身体训练,以及在家务劳动中机器的使用,这都间接体现了一种观点:即世界和个人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不应是随意或是偶然的,而应是由理性决定并相应组织起来的。(p.145)
现代主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世俗的民主世界的生活体验:在人类历史上,宗教和宗教信仰第一次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事物。
第五章 历史变革
朱丽叶·米切尔《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
〇 德里克·塞耶(Derek Sayer,1950- )
《资本主义与现代性》
《二十世纪之布拉格:一个超现实的历史》
△ 法兰克福学派同布莱希特的争论
〇 凯茨·托马斯 Keith Thomas,1933-
《宗教与魔法的衰落》(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 现代自我的塑造
现代世界中的迷失的人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另一个主题是现代自我具有性别、种族和阶级的多重身份。这两个传统共同传达了一种关于现代自我的理念,即现代自我是一个异化的、迷失的人,深陷波德莱尔所说的“这可怕、凄凉的画面”之中。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