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种方式形容雨》是一部由伊莎贝尔·普拉尔执导,比亚内·梅德尔毕碧安娜·贝格路易斯·霍夫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千种方式形容雨》精选点评:●雨本身就有一丝伤感与哀愁的意味。落在身上的雨才是最真实的。闭门不出的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是一部由伊莎贝尔·普拉尔执导,比亚内·梅德尔 / 毕碧安娜·贝格 / 路易斯·霍夫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精选点评:
●雨本身就有一丝伤感与哀愁的意味。落在身上的雨才是最真实的。闭门不出的儿子成了全家人的焦点,大家都想问他为什么,想告诉他没有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但首先他得自己打开门。父亲忍无可忍后,把同儿子的一切回忆与事物付之一炬的夜晚,全片也迎来高潮,加上配乐的烘托,父亲情绪的宣泄,母亲在一旁映衬着火光默默流泪,女儿选择旁观与沉默,唯独儿子,依旧感受不到他的情绪。过分关注后是放任不管,之后父亲的逃离,母亲的视线转移,同时都忽视了女儿的感受,还好女儿没有误入歧途。最后三人的离开,对一家人以后的生活来说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矫情到让我不敢相信是真的。一个从头到尾没露过面的儿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交流,时不时地从门缝里塞出来一张天气预报单。家人软硬兼施,用爱感化不行,歇斯底里也没用。导演描画了不同家庭成员对此类情况的处理方法,却就是不说儿子为了什么变成这么狠心的样子。
●Mike真实存在吗?是吧,也许那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也不愿意轻易放弃的理由吧。
●7分。#德国影展 一个抑郁、从不踏出房门的哥哥,一个叛逆、纠结在女同关系中的妹妹,一个忍无可忍、酗酒暴躁的父亲,一个溺爱儿子、放弃所有的母亲,还差点和儿子同学差点发生关系,乱。各种情感揪扯,无力。 最后下了一场雨,所有问题解决了,大家和解了。一部神奇的电影,治愈。
●OST我之前循环了挺久,于是顺利被骗走90分钟……
●拍得特别美,摄影音效都迷人,就是没明白为啥儿子要蛰居实在难有共情,而且片子太太太太丧了,无解的问题,忍耐无果、暴躁也无果,只能选择逃避,一家人都在以不同形式蛰居着
●具像化现代青年与家庭剥离的过程 很多地方很刻意 过多地渲染家庭成员中每一位“我”的感受 视角比较时代 题材好 够文艺 但也感觉到导演明显的嫩
●一家人到底可以为彼此做到什么程度呢?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多大程度内可以自己控制呢?
●德国电影展 有趣!偏就不把话说明白,偏不让你看见男孩,就连为什么都不告诉你。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呢?事件激起其他家庭成员心里的矛盾一层层荡开,“we are leaving”的放下,放在了心房湿漉漉的角落。
●消失在房子里的大哥麦克,用房门堵住了家里每个人的情感,电影讲的就是三个家人在心里的堰塞湖崩溃之前不断的寻找出口的故事,最后湖水回溯退去,细腻流动。 妹妹那条线有意思。父母的出口是回应的话,她的出口是关注。在家得不到的关注,在闺蜜CP那里找补了。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观后感(一):丧的方式有一千种,为何你偏偏选择了形容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地主家的莉莉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9896267/
面对不出房门的孩子, 母亲从为他做饭买衣服到在门前哭泣,到找到感情的替代品,到最后崩溃不回家不做饭…… 父亲从在房门怒吼到把玩具烧掉,把注意力转移到病人身上,到最后踢门泣不成声…… 一家人从在房间门口哭泣到在房间门口吃饭、睡觉,到最后离开房间里开mike,感情从愤怒到心痛到崩溃到平静又再次崩溃,直到最后接受现实,放下执念。 丧的方式有一千种,为何你偏偏选择了形容雨。 房间内的mike已经不重要,他是否会出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和妹妹放下“强迫他们满足自己期望”的执念,我们以为的爱是否他人需要的爱,是否又用所谓的自私的爱绑架他人? 故事以房间做为主线的索引,四散开的3个主角不同的故事支线都非常有意思,补充了主线略微单一的缺憾。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观后感(二):落在自己身上的雨,才是最好的雨
一个人的缺席,一家人的奔溃。
然而奔溃又能怎样,生活还得继续才是啊。有雨的的天空没有阳光,既然下雨了那就躲一躲吧。
导演选取“进不去的房间”为空间基础,对于缺失的长子Mike用过激的方式选择逃避,周围亲密关系的三个人分别用三种过激的方式来弥补这种缺失。在前半段的发展中,父母和妹妹的耐心被逐步耗尽,父亲一把火烧尽Mike的物品后,三人另择出路。
偏心的母亲选择了另一个“Mike”寄托对儿子的爱,给他做早饭,给他买沙发,给他穿Mike的衣服,给他洗头。除了面对Mike,母亲总是赢家,在女儿吃了母亲给Mike同学准备的早餐时,母亲将逆反女儿吐在她手上的早餐又抹了回去,她赢了。在母亲与Mike同学充满情欲的摔跤时,他将“假Mike”狠狠压制在身下,无论“假Mike”如何拼命反抗,尽管母亲无法斗赢Mike,但此刻,她赢了。
暴躁的父亲将情感寄托在瘫痪在床的老头身上,面对老头,他总是平和充满爱心,并用极端的方式为老头谋求便利,但这里逻辑就有点令人不解了。
叛逆的女儿在母亲眼里近乎透明,为了获得爱,女儿与好闺蜜抢男友,在我理解她只不过是想获得闺蜜的爱罢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喜欢闺蜜的男朋友,无从知晓。
本片作为导演的长篇处女作有很多亮眼之处,也有叙事断裂的小遗憾,毕竟用相对平均的三个视角在90分钟里讲完整故事还是很难的。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观后感(三):抑郁症的危害,被写进了这部电影里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忽视一个概念,那就是单个和整体。比如以家庭来说,一个成员,是一个个体,整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如果过分强调个体,那么整体的意义就会模糊,甚至于很多时候,整体就不复存在了。相反,如果过分在意整体,那么无形之中会给个体予以压力。个体的个性就会被消磨殆尽。所以,当个体与整体相逢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度,在这个度的范围内,或许有一个平衡点来均衡所有人的利益。
有时候这个平衡点,叫做相互理解,互相尊重。通晓这个平衡点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非常和睦的。他们充分尊重个体的权益,同时对于整体的关系又会是无条件的捍卫。长此以往,这也是一个家庭的以稳定的根基。
不过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述的却是一个消极的故事,这个故事里,这个根基被动摇了。一个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家庭最终支离破碎。而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就在于成员们过分的强调了个体的权益,最终使得这个主体被忽视,被破碎。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看似一个文艺的名字,但是反映出来的却是一个社会问题。面对着某一个群体,我们应该斥之以何为。一个德国的普通家庭,他们正在遭遇一次变故。哥哥不知为何变得非常自闭,整天将自己锁在房子里不出来。不与外界交流,任何人都不能劝说哥哥逃离这个房间。父母对此毫无办法。
这应该是一个日本传过来的社会现象,这种人被叫做“蛰居族”。他们仿佛对这个世界失望了,然后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整深居简出不同任何人交流。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因为哥哥的这个举动而变得风声鹤唳。家庭开始有了裂痕,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暴戾,但是那种愤怒却无处宣泄。从此,父母以及妹妹开始各自敌对。
但是就这样,父母每一天的耐心对待都不能唤起哥哥任何一点点的回应。终于父亲开始奔溃了。他烧掉了哥哥的一切,然后去照顾老人企图发泄自己,母亲亦是如此,他找到了自己儿子的一个好友,试图在他的身上重新倾注母爱的力量。而妹妹则是与自己的闺蜜厮混在一起,试图逃离自己的家的紧张的气氛。
不过这三个人的努力最终化为了泡影,即使在外面看似很精彩的活着,但是哥哥一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于是,妹妹与自己的闺蜜闹翻了。因为哥哥的朋友回错了意,母亲最终的母爱依旧是收了回来,父亲某天夜里酒后砸了同事的车子。一家人重新聚在了一起,此时的哥哥依旧是没有任何的言语。
绝望的父母终于妥协了,他们不再去理会自己的儿子究竟如何,转而与自己的女儿重新组成了一个集体。父母最终决定带着女儿搬离这个让他们伤心难过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马上就继续了,但是某一天夜里,女儿看着窗外的落雨,心思又回到了那个让她伤心的地域。
这是一个沉闷的影片,同样沉闷的就如同那个蛰居族的哥哥一样。一个人的情绪是会毁了整个集体的。影片从头到尾都在验证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试探着自己所处集体的底线。父亲处在与自己儿子相处极限的边缘,一开始,他以为自己是有耐心的,但是后来渐渐的这种耐心就变为了暴力,最终父亲崩溃了。
母亲觉得自己那些无处安放的母爱,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带那些缺乏母爱的孩子,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儿子才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形式,以及任何人都不能替代自己的儿子的地位。同样的,当你为别人倾注母爱的时候,你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理解的。
而女儿则体会到,即使是一言不发地哥哥,才是陪伴自己最久远的亲人,起码他不会毫无底线的谩骂自己。这种家人带来的感觉同样是无可替代的。最后,妹妹同自己的闺蜜绝交了,即使她曾经带给自己无限的欢喜,但是这种看似美好的欢喜,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关系。
明白了这一点的一家人,除了哥哥之外,重新走在了一起,他们彼此相依偎,彼此互相体谅,最终决定要重新开始。在话别的时候,只有妹妹稍作留恋,而成人世界的父母则是选择了最优解。他们毫不留恋的离开了自己的儿子,就像挥别昨天一样。当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时候,与之对应的只有妹妹真正的在乎曾经的哥哥是不是在淋雨。
一人自闭,全家受罪。理解与尊重,从来都是维系一个家庭最好的纽带关系。
《一千种方式形容雨》观后感(四):关于蛰居族
因为种种原因,2月份的观影量快赶上我以往几个月的总和,大部分电影看过之后过几天就无感了,有一部电影看的时候波澜不惊,但是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它就是德国电影《一千种方式形容雨》。
这部片子在德国电影节上映,属于比较小众的电影,要分类的话属于德国的室内剧类型,围绕房屋内发生的故事展开,反应德国家庭的真实生活。
(以下有剧透,慎点)
剧情概要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的德国家庭里,大儿子Mike突然选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几个星期过去了,父母和妹妹依然无法接受他的古怪行为,开始用各自的方式去开导、自我排解,最终全家人放下执念,选择离开。
影片正常叙事线里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Mike的正脸,连一句对白也没有,偶尔闪过一道影子或者从房里迅速伸手拿东西,更多时候家人只能透过门下缝隙的影子来观察他。但是影片里每个人都活在Mike的阴影下,有点像《蝴蝶梦》里那个从未出现的前妻丽贝卡一样。
Mike跟家人的“沟通”只剩下一张张天气预告的小纸条,不管家人跟他说什么,问什么,他的答复永远是天气预告,躲在房间里的他看着各个国家的天气预报,唯独对自己家的“暴风雨”无动于衷。
不过生日,不理汪星人,活得像个空气,会吃东西和上厕所的”空气“。
第一个被Mike的“行为艺术”激怒的人是父亲,一个严肃的德国人形象,中产阶级,跟很多中国家长对待网瘾少年的做法一样,撬门、断网断电、大声呵斥、带去看精神科医生,然而这些强硬的措施毫无效果。
第一个崩溃的人也是父亲,他无计可施之下一把火烧掉了Mike的东西,把他坐过的凳子,玩过的滑板,小时候的玩具付之一炬,熊熊的火光没有引出Mike,反倒是老父亲心痛地直掉泪。
如果只是一般游手好闲的懒汉,看到这一幕应该也有所触动准备“改邪归正”吧(比如《家有囍事》里面周星驰看到父亲流泪决定不再装疯卖傻骗家产)。然而Mike依然无动于衷,看来他是铁了心不与其他人类发生任何交集。
在经历了忍耐、愤怒、绝望后,一家人纷纷选择逃避现实,妈妈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他同学身上。
爸爸变成工作狂。
最可怜的人是妹妹,面对同龄人的嘲笑和父母的冷落,她的青春期更加迷茫叛逆。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最后他们回来的时候,家里如同一个垃圾场,厨房的食物消耗一空,Mike的门口堆满了他的“天气预告”,看上去生活也不能自理的他,谁也不知道在房间里是死是活。
第一个下狠心离开的人也是父亲,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选择而影响全家人的生活,他准备带着另外两个亲人去东京(日本的蛰居者更多,我猜他是想去日本多了解下这个群体,更理解Mike一点?)。
蛰居族=啃老族?
Mike的表现很像近年来在日本流行的”蛰居族“,此词源于日本,原文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笼もり”(罗马字:Hikikomori),日本对蛰居族的定义是几乎不走出自家和自己房间以及除满足爱好等以外不外出的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
2019年7月,蛰居族问题专家、精神病学家斋藤环声称,日本可能有大约200万蛰居族,比日本政府官方估计的115万还要多。斋藤进一步警告说,随着新蛰居族的出现以及年纪较大的蛰居族继续隐居,放弃所有面对面社交的日本人的总数可能超过1000万人。
日本某蛰居者这股风气也弥漫到了其他国家,欧美国家还有中国都存在这样的群体,有一个说法是蛰居族兴起受经济影响,比如日本的蛰居族被解读为8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遗症,80年代经济危机大量的年轻人无法就业,深受打击,到了四十岁依然一事无成,这些人的上一辈是50年代,再结合50后的老龄化问题也被统称为8050问题。这些人可以说是时代的弃儿,算是被动蛰居。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是主动蛰居,他们的说法是:”我又不是自愿来到世界上的,父母就该为我的出生负责到底,直到死亡。“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因为其父母也有这个想法,无条件溺爱导致下一代没有独立人格,无法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看作是父母的依附品。所以有这样想法的人就是典型的啃老族。
自由的代价
Mike留的最后一张字条里,对父母表示了感谢,张口闭口就是车子房子利率电费这些冷冰的东西,除了钱以外他还提到了自由,感谢父母给他自由,可是他好像没有为这份自由承担代价,反而是父母在承受一切。如果没有父母提供房子和食物的话,他只能做个自由的流浪汉,德国”三和大神“。
人当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遵从内心的前提是保持人格的完整,为自己所要做出的选择负责,在这一前提的保证下,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才是自由的。
Mike的”自由“离不开家庭的物质支撑,如果父母不给他房子住,不给他零花钱,他能坚持多久?他的处境其实不算自由,大学都没毕业,也没有工作收入,如何能安安静静蛰居?
如果要做个有尊严的彻底蛰居者,应该学习《叶落无痕》里面的威尔,寄身大自然,安营扎寨,自己捕食、搭帐篷、蓄雨水、做工具,哪怕需要买东西也是用等价劳动换取,跟他比起来,那些吃住都靠父母的人宛如一个寄生虫。
叶落无痕(也翻译为《不留痕迹》)影片的结尾,一个背景很像Mike的年轻人跑出地下通道,冲进了雨里,他究竟是不是Mike无从得知,不过如果他离开父母依然可以靠自己力量一个人在屋里好好活着,不伤害任何人,那我们也该尊重他的选择。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