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伊斯兰讲话》是一本由[美]约翰.L.埃斯波西托[美]达丽亚·莫格海德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谁为伊斯兰讲话》精选点评:●说的全是好话,论证过程不给力●把全书中
《谁为伊斯兰讲话》是一本由[美]约翰.L.埃斯波西托 / [美]达丽亚·莫格海德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为伊斯兰讲话》精选点评:
●说的全是好话,论证过程不给力
●把全书中所有msl字眼换成中国人民,会发现这和朝廷御用文人的洗地话术如出一辙。如出一辙的死妈。只不过左派蠢,朝廷鹰犬坏
●用直观数据科普有关穆斯林和伊斯兰的基本常识,但数据毕竟是粗暴的、含糊其辞的,甚至有时是不理性的。因此这本入门读物的呼号功能远胜于思辨和解决具体问题。用数据驳斥偏见,盖勒普公司有功劳更有苦劳
●这份调查较为客观的反映了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对于世俗问题的看法,可以看到的是,宗教问题不是恐怖主义唯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双方政策的互动和调整,以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沟通
●当我们给伊斯兰贴上各种标签,是否也在把温和的大多数穆斯林推向抗争呢?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方法学上稍微存疑,因为涉及到敏感问题的话,怎么问的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还是揭示了一部分我们忽略的现实
●我认为伊斯兰世界首先应该反思,其次才是辩解。
●没办法达到序言中那种批判地阅读的高度。作为一个对伊斯兰知之甚少的人,这本书读来还是很流畅,也能获得不少普及性的知识。
●有用
●标新立异后做一份调研报告,几个观点来来回回讲,凑了快三百页,每页字又少,附录都快三分之一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成见无可避免,重要的是对自身成见的警惕和对他人的宽容。书中太刻意去抹除我者与他者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理解与同情。
《谁为伊斯兰讲话》读后感(一):看看就好
内容大量使用了穆斯林世界民众的观点,可以对抗西方偏见。问题是谁揽镜自盼不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呢?孩子是自己的好,文化也一样。作者一律全收不分析不批判,说服力不够。只适合用于网络砖战。
中国人看此书别有一番滋味。同样的困局,同样的冲突,同样的诉求 ,同样的歧视。说理解吧,现代化或西化以深,看那抱残守缺的态度实在不快。说批判吧,那些鄙帚自珍的言论怎么看都像made in china。站洋大人一边,条条标签自己都有,你也配姓赵。站穆斯林兄弟一边吧,炸弹砍刀核桃糕,咱也没少挨。想来想去还是外交部说的对“听其言观其行”。“寄希望于普通民众”。
《谁为伊斯兰讲话》读后感(二):冲突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关对错,无关正邪。忽略眼前局势,可以看到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留下来的,留得住的必有其恒久的价值,那边是真理吧。
这是一本有关伊斯兰教信仰、妇女问题和极端主义的社会调查报告。看过之后主要收获是
1.了解了伊斯兰教是有关和平、骄傲、公平和自律的一门信仰,极端主义或者其它不过是借宗教之名来解释极端行为的合理性,以及吸收更多追随者;
2.不要用自身的视野来制造偏见,伊斯兰妇女不需要解救,他们有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3. 全世界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多达59个,占世界国家比例超过25%,穆斯林人口高达13亿人,相当于一个中国,且聚居于世界主要产油区,海运航线附近,享有悠久的历史,牢固的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可以说伊斯兰教是人类文明的集成力量。这样一股力量搁谁谁忌惮,这么一想,美国以自由和民主之名肆意干涉,抹黑,制造冲突和矛盾就可以理解了。
相互理解,和平共处是一种美好的期望,而现实是大大小小的冲突才是人类历史的主题,说穿了不过是对力量的忌惮!正如莎士比亚《李尔王》里傻子说的,人们因为我说真话鞭笞我,正如因为我说假话鞭笞我,而我缄默不语同样会受到鞭笞一样,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谁为伊斯兰讲话》读后感(三):【一些摘录】
代数algebra一词来自阿拉伯语al-Jabr。
【为什么在穆斯林世界广泛缺乏民主】
1、西方从君主制过渡到现代民主政体,从神权王国过渡到现代世俗民族国家用了几百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革命和内战。产生于二战后的穆斯林世界的政府,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2、欧洲殖民者对穆斯林地区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在20世纪中期,殖民列强给这些国家划定边界,自拍非民选的统治者。
2.1、南亚,在独立前夕,英国人划分印巴、穆斯林为主体的克什米尔划归印度,导致印度教徒、穆斯林之间的流血冲突,以及孟加拉建国,还有延续至今的克什米尔地区冲突。
2.2、法国人为黎巴嫩设定边界。
2.3、英国人设定科威特、伊拉克边界,划分巴勒斯坦和外约旦。
武断划定的边界,不代表民意的统治者,产生脆弱的民族国家和不民主的政府,使独裁主义的文化得以延续。欧美在穆斯林世界支持专制,是为冷战及石油考虑。
3、以伊朗为例:
3.1、英、苏让巴列维成为国王;
3.2、51年民选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将石油工业国产化;
3.3、英美情报机构策划政变,推翻摩萨台,伊朗进入国王独裁统治;
3.4、79年伊斯兰革命......
【中亚五国】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伊斯兰教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定居民族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宗教气氛浓郁,游牧民族的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则相对较弱。
《谁为伊斯兰讲话》读后感(四):统计的谬误
书中虽然充满了看似翔实的统计数据对比,却总让人感到有些疑惑,仔细检查就不难发现一些明显的谬误。
第二章提到,十个尼日利亚穆斯林中超过七个人强烈支持沙里亚作为立法渊源之一(P63)。
根据书后的附表,尼日利亚穆斯林人口约6300万,占人口总量的45%,即在本书成书的2007年尼日利亚总人口数量在1.4亿。而据新浪报道,2009年尼日利亚教育部长萨姆曾透露,尼日利亚的成年人口中有超过5000万是文盲,约占其全国人口总数的1/3,尼目前是世界上教育发展度最低的国家之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206/18462660444.shtml)
在一个文盲率如此之高的国家,询问普通民众对立法渊源这种相当专业的问题的看法,是否存在严重的样本偏差问题?这种统计谬误对于号称专业人员的作者来说,太不可思议了。
我想可能有人会说,正是因为民众文盲居多,所以专业法律不适合这样的国家,沙里亚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社会对社会秩序的要求,所以应让沙里亚入法,那我真的无法作答,只能反问:这个国家还需要不需要进步?
类似的统计谬误在这本书里还有不少,例如男女生入学比例、接受过中学教育的女性人口比例、约旦男性杀人者的宗教倾向等等。不过相比附录二的调查手记中的一段说明,那这些谬误就都不算什么了。
“设计调查问卷时还要考虑两个重要的问题:调查对象所属国家的政府当局和调查对象本人。。。。他们小心翼翼,努力去预测政府官员担心的问题。。。。在一些国家,最终确定的调查问卷没有遇到地方官员的麻烦。在另一些国家,官方也只是让对问卷稍作调整。沙特处在整个穆斯林世界精神核心的地位,它对本次调查极为关键。沙特官员尤其执着,坚持要求对某些关键问题进行调整,或者直接却掉。”(P238-239)
《谁为伊斯兰讲话》读后感(五):伊斯兰 人类之忧
作者所站的角度有点太乐观,首先调研的是民众,我想说,舆论、战争、恐怖主义等等是民众说了算了吗,即使民众爱好和平,想和平,但统治者要发动战争,会听民众吗?可能舆论一忽悠,民众就跟着上了(1994卢旺达种族屠杀)。世界上恐怕没有谁希望战争,但在人类的长河中,战争从来就没有断过。通过一些不同角度的读物来了解,我对世界伊斯兰教的发展还是持保守态度。伊斯兰教的自我保守,自我封闭性,教派分裂,以及现在伊斯兰教复兴主义强盛,极端主义,名族主义,恐怖主义势头不减,反而不断增加。中东沙特等国目前依然是君王统治,思想保守,革新步伐缓慢。觉得伊斯兰教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要造福于人类,紧跟时代,自我革新的路还很长。
本书是一本通识性读本,作者站在比较积极的立场进行分析说明(最有价值的是书后的副本(图表)),基于盖洛普(Gallup)的数据进行分析。
911之前,伊斯兰并不是世界流行话题的主流,正是因为911恐袭之后世界开始对伊斯兰世界聚焦,而这种聚焦通常伴随着产生误解,本来的无知状态转换为偏见状态。
在以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所主导的世界中,伊斯兰教仿若成为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伊斯兰恐惧症在世界不断蔓延,西欧国家也开始担心伊斯兰化(欧拉伯),欧洲右派势力不断发展(右倾),自2019年“阿拉伯之春”以来,中东北非国家动乱,大量伊斯兰难民涌入欧洲,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加之巴黎恐袭(911以来西方最严重的一次恐袭),德国跨年性骚扰事件,难民危机越演越烈。
中东的动乱影响开始向世界范围辐射,IS的建国,通过现在互联网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想向世界传播,恐怖爆炸活动不断,世界各国(大国)耽于自身利益在进行各种博弈,从而让恐怖主义(IS)得到发展。
现今世界有13亿多穆斯林(激进派占7%,约9100万人),伊斯兰教是增长最快的宗教(其次是印度教,锡克教),穆斯林也是增长最快的人口(高生育率)。
世界(西方)如何对待伊斯兰文化,从911以后,反恐成为一个越来越常见的词,世界恐怖主义也越反越多。各国也应改变策略,调整政策,增加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尊重,增加互信,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纯粹的武力,偏见,歧视,只会让恐怖主义的土壤更加肥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