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寂寞》是一本由[印]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爱与寂寞》精选点评:●比较难读。但是有许多闪耀的观点,但是这个翻译者让我很火大!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的确比较难翻,但是也不
《爱与寂寞》是一本由[印]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寂寞》精选点评:
●比较难读。但是有许多闪耀的观点,但是这个翻译者让我很火大!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的确比较难翻,但是也不至于你这样暴殄天物吧!
●你管这叫宗教还是哲思呢,反正一秒放下焦灼。好书!
●灵修
●和Brandon讨论到:爱是哲学。 他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哲学。
●一碗来自印度的鸡汤,喝的我消化不良。
●闻道容易,得道难哪
●这本书是前任推给我看的,然后我大概断断续续用了差不多一周看完了。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很绕,特别的绕!全书基本上都是以问答形式概述出来的“爱”与“寂寞”书里所提的“爱”也就是作者认为的“爱”是很难找到的,若是对对方有嫉妒、占有、控制等等都不算是爱。但是试问有谁可以真正做到这样,不过都是普通人罢了,有这些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书里“寂寞”的那一部分,简洁来说就是自己应该正视自己的“寂寞”,了解自己的“寂寞”,不要逃避自己的“寂寞”,要与自己的“寂寞”沟通。我个人还是挺喜欢“寂寞”这一部分的。而对于“爱”的部分,个人还是觉得非常的绕,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爱这种复杂的感情又怎么能定义,还有很多不理解吧,可能我才19岁阅历还不够多,需要多看几次。btw 我也没有和前任说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受,怕是感受不同
●自主的自我教育是重要的事 思想与心灵是经验观念的展现 个体构成常识 总觉得克的理念过于圣贤化 且有些偏执
●有点深奥·
●比较鸡汤了
《爱与寂寞》读后感(一):完全放下自我
关于爱,关于寂寞,关于悲伤,关于所有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这里都没有答案。
唯一能告诉我们的事情是,当你想要追问什么,什么是爱?怎么克服寂寞?怎么摆脱哀伤?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只会继续的禁锢自我,继续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继续无法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继续必须沉溺在你不想要的那种情绪中。
不逃避、不否定,不压抑,抛弃自我的那些执念和所谓的目的、意义,仅仅是观察。
观察你做了什么,观察寂寞是什么,观察什么不是爱,剩下的,在你无我的那个状态下,没有任何执念的那个状态下,你会得到所有的答案。
然而太难了,大部分人无法放下自我,你们也许这个时候会想,怎么才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去观察?
当你又怎么考虑问题的时候,你离事物的本质又远了一步。
不要去找寻任何东西,当你感到什么,你就去观察,去了解,去倾听,因为你无法做什么,只有当你无所求的时候,你求的东西才会自然显现。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不想要或想要的东西本身,所以放下自我,才能看到那个东西。
我想见过它的那些人,是没有办法描述它的吧。
《爱与寂寞》读后感(二):爱是什么
我试图理解他所说的——
「思想」是基于记忆、语言/命名和刻板印象的,而思想的过程/方式被他叫做「心灵」,心灵倾向于寻找和依赖「模式」,而模式是限制的。
这些都会阻碍我们直面事物、去和它们沟通。正是这些让我们痛苦、寂寞、依赖、气恼……
只有抛开这些,离开思想的层面,不再我执,才能去直面、认识、沟通——那才可能产生「爱」,这是另外一种境界——而「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他无处不在提及「爱」,但却不去定义它,他会说:这不是爱、那不是爱。
我怀疑这样传达的效率。书中有一些对话:他将用他的理论(在他的理论基础/框架上)去说服和解释,如果连所谈论的「爱」的定义都不一样,真的恩能够对话吗?
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解,一套超脱层面的理解。
书中也有不少发问者:但在他看来都是低一层的问题。
他并不直接回答低一层的问题,他“责备”人们为什么呆在这一层。
他的解决方案都在上一层,所以他谈论很多上一层的概念。
他也告诉人们如何进入“上一层”。可是怎么做,你明白了吗?去沟通?怎么沟通呢?
我觉得我大概需要读更多来懂他。
《爱与寂寞》读后感(三):修身养心
这些年我一直很提倡不间断的自省。也许有人说,哪有这么多事情要反省。或者有人说,我没你这么高境界。其实,自省,不是逼迫自己在每件事情里认错,更不是包揽所有责任和委屈。自省是跳出自我,去思考自我。这是不是高境界的表现,我不知道,可我确信的是,这么做可以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一遇到事情便会抱怨,听听他们抱怨的内容吧,都是职责对方的,不满意大环境的,很少有人可以全面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自省,可以思考自己在待人接物上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发展或结果,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推卸则责任。在和亲人,爱人,朋友,同事,同学的相处中,我们应该时常去反省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我们是否把家人和爱人给我们的包容和谦让当成习惯,然后我们是否把这样的习惯带给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中,开篇提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包含了责任和真诚。责任,“就如同自由一般”。
“人际关系根植于过去,必定会造成脱序”。爱人之前做了什么伤害你的事情,你是否一直记着,永生不能原谅?同学昨天说了伤害你的话,你是否一直记住,并且憎恨这个人?上司今天表扬了你,你是否一直记着,优越感提升,洋洋得意?与其说学会处理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不如好好的思考和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你能保证自己的心永远不收到伤害吗?那么收到了伤害便不再爱他人,不再爱这个世界了吗?
爱是什么?我占有你,我感觉自己很富有。爱人会说,你很重要。可这样占有的爱,也许让人依赖的,是这份自私霸道的感觉罢了。试问你和爱人之间是否犹如知己一般,是否彼此真诚,是否互相尊重。
爱是什么?耍小聪明的人,占小便宜的人,是无法了解爱的。爱是一种动机,它是一个事实,一种行动。它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思考模式。
你遇到一件美妙的事物,你爱上了那一瞬间,你渴望再次体验,于是当条件再次出现,你便带着过去的记忆去比较,于是你怎么也体验不对,看不到那份美妙了。所以我的观点是,请保留每一次不同的体验,不让过去的记忆操控了你的爱。请不要说“她不再美丽”,“他很笨拙”,这些话一说出来,就是一个个毫无意义的比较。所以说,现在的事物和过去记忆里的事物比较,就失去了欣赏的美。把现在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人比较,使人失去尊严。别说你一直在关注,才得出这样的观察结果,这不是爱,这是批判。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因为你们的比较狭隘了心灵,创造出一个可笑的模式,却一直说着这是爱的表现。
爱,需要去交流,被了解。你是否和因为爱一个人而感受到的悲伤交流过?你是否了解心中的遗憾?我并不逃避悲伤和遗憾,我去观察它们,去了解自己。和悲伤交流,去了解遗憾,并不是在自我封闭,更不会带来孤独和寂寞。大多数人很少甚至从不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反而空虚。我不会因为父母生我养我,我必须爱他们。也不会说爱人让我不高兴了,我不该生气,因为我必须爱他。更不会觉得对朋友同学同事的好是因为爱。应该反过来说,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对待父母有了一份责任,对待爱人有了一份真诚,对待朋友同学同事有宽容谅解和尊重。爱,只有在保持交流的前提下,才会灵动起来。
那么爱是什么感觉呢?当人能描述出来,标记出来,都不是爱。你听别人说,那不是爱。你卷入一场控制和被征服的思维,那不是爱。你要了解爱,心灵则需要沉静下来。爱没有远和近,分与合,过去与将来。爱没有恐惧,没有等级,更重要的是,没有“你”和“我”。这种不存在“你”和“我”的状态,克里希那穆提举例说,就好似人处在美景之中,便会有忘我的经验。可是,如果人追求爱的理由并非纯粹,那么就不是爱。有人选择用性去爱。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这种人是在逃避自我。这样人的生活中充满了自我,所有的一切被标记上“我的”,于是他们只能在性中短暂的忘记“我”。于是去依赖这种感觉,变成奴隶。性本身不是问题,一直去想着,去放纵,无节制,就是问题。或者,有人说,爱使自己快乐,所以这个人要用爱来充实自己,赶走恐惧,寂寞和空虚,这也不是纯粹的爱。它是自私的,封闭的思想。真正的爱是一种存在状态,它是自发的,没有结果和目的的。人们用日常生活的习惯去填补空虚,所以产生了更多的寂寞,因为那一切的本质都是自我为中心的。
人们每天去学校上课学习,去公司上班,去餐馆吃喝,去娱乐场所玩乐,可还是有大把的人喊着自己感到寂寞和空虚。这是为什么呢?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很好,他认为,人们用嘈杂的声音充实自己的生活,换来的是闲扯。人们打着获得知识的旗子,目的却是金钱和地位。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中很孤立的存在,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东西,一旦这些拥有挂上自己的标签,一切都变的孤立起来。人们一味的追求大量的拥有,必定会感到孤单寂寞吧。那么,怎么摆脱这种孤单和寂寞?克里希那穆提发现,大多数人都很满意自己,从没想过改变。这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人们缺少自省。改变自己的艰难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为什么不想做,也许是习惯了自己的存在模式,害怕陌生的新的自我吧。
克里希那穆提说,爱是祝福,不是快乐。如果爱仅仅是快乐这一种感觉,那么当你爱上一个人,而那个人却不爱你,你只有悲伤。可真正的爱是超越快乐的,当你沉淀自己的心灵,你会发现你还是心中有爱。“只有当心灵非常安静,不自私,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爱才会降临”。因为真正的爱是一份祝福。这份祝福不仅仅给了你爱的人,也庇佑了你自己。
-------------------------
另post一份在微博。
《爱与寂寞》读后感(四):认识你自己
在我最低迷的阶段,我找到了一份聊以糊口的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时间却很长。我还是接受了,在工作中我开始参悟哲学,每天总是在思考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逼仄的小屋,四面都是玻璃,毫无隐私的空间里,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断地问着这三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明确的,偶尔有一两个不愿回答的,总是怏怏不乐,不耐烦地皱着眉头,有时也会指责于我,“别总问我,你说说你是谁,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
我被他问住了,是呀,我是谁呢?我认识自己吗?一个名字,一张身份证,一纸聘书,就能证明我是谁了吗?如果改个名字,换个身份,我又是谁呢?哲学可不是这么好学的,只是问几个问题,就把我难住了。我去图书馆借书,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一长排的哲学书目中,《爱与寂寞》跳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一本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的哲学读本。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是印度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 向西方介绍东方哲学智慧的人,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宗教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13岁时,他就被一个由俄国人、美国人共同成立的“通神学会”认定为是世界导师,加以培养,他既不属于东方宗教,也不属于西方宗教,而被信仰各个宗教的人所崇拜。然而,他却奋力跳出了这个耀眼的光圈,脱离了通神学会,他一生致力于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反对权威。他有无数的追随者,但他却宣扬解散学会,决不成立任何宗教,因为他认为,信仰是个人的事,与组织无关,组织会限制个人的信仰,影响人们追寻真理的脚步。
无数的西方名人都对他有着迷之崇拜,他不赞成宗教组织,但宗教却崇拜他,佛学家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禅"师。
克里希那穆提就像东方哲学般神秘,小时候,他也曾因为读书不好,考试不好,被老师毒打、罚站,因为他说自己就像有空的漏洞,什么东西进去了,又会原样的出来,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就算是被通神学会奉为未来的世界导师而带到英国学习时,他还是读不好书。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如何能接受教条式的教学?大众的通俗教育又怎么能教育一位人类的精神导师?
所以如果你不是读书的料,考试不好,恭喜你,也许,你会是一位哲学家呢?
我感动于克里希那穆提的是,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迹,然而他否认任何通灵的说法,不承认任何的神迹。他的思想从未受过任何人的影响,他由通灵学会扶持为世界导师,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为他建立了世界明星社,追随者遍布全世界,然而他却毅然决然解散所有为他而设的组织。记者问他,你没有了追随者,一个人怎么生活?他说,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五个人听我的话,而且照做,就绰绰有余了。
读这本书,我不单单是要领悟书中的道理,更是要了解作者写作的初衷、写作的目的。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该是,不要盲从、盲信任何思想。如今我们有了丰富的物质与娱乐生活,但我们的思想却是极端贫乏的。为什么鸡汤流行?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只能人云亦云,以别人的思想标榜自己的进步与时尚。
为什么现代社会的人总是热衷于参加各种组织?因为这是最省力的事,可以不必思考,跟随组织的理念,由别人来思考,自己跟着做就行了,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而组织的领导者也绝不是如克里希那穆提般睿智、无私,总有种种的限制和自私的考虑,而组织里的追随者也会丧失找到真理的勇气。
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面对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克里希那穆提终生的努力。人总是在逃避自己,认识自己是痛苦的,而逃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候是沉溺享乐,有时候是随波逐流,有时候是折磨自己,有时候是拼命努力,而跟随组织是最让人心安的逃离方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文章、书、电影、媒体在教育你,该如何,不该如何,无论那些看起来对你多有用,实质都是你借助逃离自己的工具。如要多读书、多运动、吃素、信仰宗教、做自己想做的事、找三观相合的爱人等等,他们在叫你放弃一种思想的同时,又灌输一种新的思想给你,而这些新的思想后面是什么,细思则恐......
其实,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没有思想的并不可耻,这世上多得是那些为别人而活,还自以为拥有自己独立人生、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人。
读书不用多,读些真正有思想的经典就行。一天一本书完全是不必要的,为读书而读,便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同样写作也必是有感而发,虽然稚嫩,但却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如果为了日更而写,写些没有思想的文字,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如果你只是为谋生而读书写字,那么你也得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它不是来自于书本的拼凑,也不是自我的呻吟,它应该来自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本性、勇于面对自我、不被环境所左右,这是极难的,却是克里希那穆提所提倡和建议的。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相见恨晚,只有缺乏追寻的勇气。人生纷乱,愿克里希那穆提是指引我的一盏明灯。借助于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我走出了那个逼仄的小屋,我无需再问问题,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无论这世上是否有人爱我,无论在这世上是否有人陪伴,寂寞或孤独是成长路上的助力。那些难不住你的,也必将成就你。
以下摘录自克里希那穆提:
我主张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你不能透过任何宗教或法门而达到它。我绝对坚持这个观点。既然真理是无限的,没有任何束缚而又无路可循,当然也就不需要人为组织了。没有任何组织有权利强迫人们专走特定的一条路。如果你了解了这点,你就会发现信仰根本无法组织化。信仰纯属个人之事,你不能也不应该使它组织化,如果你这么做,真理就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同时也变成那些懦弱的人和暂时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的玩物。真理无法屈就于人,人必须通过努力来亲近它。高山无法自动移到你的脚前,你必须不畏艰险地穿过山谷,攀过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山顶。我不愿意属于任何宗教组织,请你们务必谅解这点。再一次地,我坚持主张没有任何宗教组织能引领人们见到真理,如果为了这个目的而成立人为组织,必定造成人们的依赖、软弱和束缚,既阻碍他们的成长,也使他们残缺不全。个人的特色一被抹杀,便无法见到那无限的真理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身为社长却又解散它的原因。我这么做完全是自动自发的,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我已经说过,我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类获得彻底的解脱。只有当人们获得理性与爱之间的和谐,才能获得不朽的永恒。绝对真理就是生命本身,我要每一个人都像晴空中的飞鸟一样快乐,无拘无束,独立自主,充满着自由的至乐。你们已经等了我十八年,我告诉你们,你们必须从纠结不清的烦恼中解脱,要做到这点并不需要宗教组织。这个世界上可能只有五个到十个人能真正了解我的话,而且能够把不重要的琐事放下,专心在灵性上精进。至于那些懦弱的人,没有任何宗教组织能帮他们找到真理,因为真理不近不远,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你们要打字的时候,便使用打字机,你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把打字机供在神坛上,但是当你们一心想成立宗教组织时,你们却在这么做。所有的新闻记者问我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你有多少追随者?人们都从信徒的多寡来判断这个权威是真是假。我告诉他们我不知道我有多少追随者,我也不在乎这一点,即使只有一个人得到解脱,也就足够了。你们总以为只有少数人握有通往至乐境界的钥匙,其实那个钥匙就是你自己。在你净化自己的当下那一刻,你已经身处彼岸了。你将会发现,依赖别人带给你快乐、安慰和力量,是多么荒谬的事。 如果你没有爱一一你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崇拜所有的神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改革贫穷、从政、著书立说、写诗一一你仍然是个死了的人。没有爱,你的问题会永无止境地增加;而有了爱,去做你要做的事,就没有危险,没有冲突。爱是美德的精髓。《爱与寂寞》读后感(五):一本很薄的书,却要用很长的时间来读
一本很薄的书,却要用很长的时间来读。
《爱与寂寞》书名抓住了我的眼睛,抓住了我的心,想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去爱,什么是寂寞,如何摆脱寂寞。
可是,看不下去,随时拿起看两章放下,随时带在身边,还是因为《爱与寂寞》书名的魔咒。草草看完一遍,除了满脑子记得作者提了大堆大堆的问题,还有就是大段大段的文字,其他的不记得了,也没什么实际收获。还是没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怎样去爱,什么是寂寞,如何摆脱寂寞。只记得作者说,爱不是这样,不是那样……那爱到底是什么???
还是心有不甘,一个能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30岁彻悟,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影响的人及其著作,不可能那么不堪一击。反思,或许是自己太过浮躁,太急于寻找答案,目的性太强,所以,反而求而不得。这次决定静下心,慢慢看,不考虑时间,不计较多久能看完一本书,慢慢地去认识
给三星,是因为这本书,初次真的很难读,,还会再去多看看作者克的其他著作,作系统性理解
前言部分——对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的认识
1895生于印度,30岁觉悟。1986年过世,享年90岁。
任何一种约束心灵解放的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和主张都无法进入真理的国度
克的主旨:要从根本改变社会与人生,必须先改变个人自我的意识。
他一直教人进行自我觉察,教人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狭隘性等等的弊害。……打破意识束缚,进入“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这个广大的空间,正是人的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探索生命中复杂的问题需要热情,需要一颗不被任何特定信念或结论所羁绊的心灵,而且愿意有得很远:不是指时间的长度而是指深度(自己没有特定的信念,也没有办特别的宗教信仰,热情还在,也愿意走远)
一:人际关系中是否有秩序
秩序是什么?自由是什么?人际关系又是什么?
(人际关系)关系就是社会……存在于你我他之间……是社会的结构。人际关系是社会的结构和本质……在人际关系中,秩序是必要的,准确也是必要的,秩序是美德,是非常精确、非常纯粹、完全的p3
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人际关系的状态下活着
生命是一种关系,生活也是一种关系
人际关系包含责任,就如同自由一般,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关联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就是存在
(秩序)秩序(zhì xù)是一个词语,意思是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来自秩序的释义)
暗示服从是脱序,接受权威是脱序,与人相此是脱序,人际关系里的知识带来脱序,人际关系一旦不存在,一定会产生脱序。……了解脱序后,顿悟、觉察及观察,秩序自然就会出现。至于没有范本,不是蓝图,来自于对脱序的了解。(秩序)
(自由)心灵总是追求自由的——愈有智慧,愈警觉,愈觉察,就要求的愈多。心灵之所以服从模仿是因为服从,依循模式是比较安全的服从比较妥当,服从后的情形:全然拒绝自由,认知,独立。只要服从,就不可能有自由。
如何处理人际,不让心灵受到伤害和扭曲——爱
纯真的心灵不会受到伤害,不会伤害人(自己的心灵似乎不那么纯真清明了)
爱是什么?经由否定,找到爱
二:快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爱是什么 ?为什么快乐在生活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探究爱:必须摆脱特有的偏见、个人特质、性向以及我们对爱的期望……把所有一切放下,以便探究……还要有非常敏锐的心灵,美好清晰的心灵,从自由的感觉开始。
有几件事相关联着:性、嫉妒、寂寞、归属感、友谊、极大的快乐与害怕
性活动的一个因素就是完全自由,如果在知性上有自由,人有热情,那么性便会有他自己的地位,而不会那么重要了。p15
禁欲的心灵是一种完全没有影像的心灵,没有印象才是禁欲的心灵。而心灵才会永远纯真。“纯真”意味着心灵没有受到伤害或伤害别人——它无法伤害伤害别人,所以也无法被别人伤害,但仍然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这样的心灵是纯洁的心灵。倒是,那些立过禁欲誓约的人是一点都不纯洁的;他们无止境地和自己征战者。(这段话自己读了4遍有余,资质愚钝。禁欲的心灵和立禁欲誓约的人完全是两回事。禁欲的心灵永远纯真是纯洁的,立禁欲誓约的人却是不纯洁的)p16
爱和快乐的关系是什么?快乐,享乐,喜悦是什么?
思想要为寻找快乐而负责,思想让快乐永垂不朽
喜悦不能转化成快乐,喜悦是自然产生的
不知不觉的发展或碰上,没有可以,这就是爱
三:占有,拥有就是爱吗?
了解心灵才会了解爱
年轻时,心灵更加灵敏、更好奇和更渴望求知,当年纪渐,心灵变得愈来愈具体化,愈来愈沉重,愈来愈庞大,年长的人,心灵顽固,不开放……爱不存在于表面上
心灵:是一种思考方式,想事情的方法,感觉的方式……
因为占有让我们觉得非常富有,所以我们依赖这种感觉,占有,拥有和依赖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爱
没有比较才会给人带来尊严……只要有比较,就不会有爱
四,我们的生命为什么空虚
我们所有的活动导致自我孤立,这样就产生了空虚感,因为空虚,我们用……来填补,但只会增加空虚……大部分人都满意于自己,觉得寻找太麻烦,不想超越……寻找替代品,再一次的孤立
爱一个人就是要与他沟通……你爱你想了解的人
只有当心灵不再以任何方式逃避,直接与寂寞孤独交流时,就会有感情,就会有爱……爱是唯一的改造方式……只有在有爱时,才有交流,寂寞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五,爱的可能
只有在心灵真正的安静时,只有当心灵不再期盼、请求、要求、追寻、占有、嫉妒、恐惧、和焦虑时,只有当心灵真正的沉静下来时,才会有爱的可能。只有当心灵不再投射自我,不再追寻它独特的感觉,要求,冲动,隐藏的恐惧,也不再寻求自我实现或被信念束缚时,才会有爱的可能
观念,信仰和意见总会在冲突中彼此反对和相互破坏,观念是印象,感觉,文字,并不会把人结合在一起,只会瓦解人的关系……只有爱能将人们聚在一起p41
让它自然的来,不刻意寻求……正确地思考、自由、智慧的生活,自我认识变得更深沉,更宽广,才有可能
六,性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把生活弄成了问题?
生活不是肤浅,它要求完整,
性行为本事不是问题,但是对性行为的想法产生了问题,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了性上,原因它是全然忘我的,唯一可以快乐的时刻,是一种完全逃避自我的方法
生活的矛盾:强调我,忘记我
爱是没有阶级的,是唯一的爱,当你爱的时候,没有“你”也没有“我”。只有火焰,没有烟雾p55
七 如何摆脱恐惧
恐惧是什么?如何摆脱恐惧?
我们是害怕事物本来的样子,还是害怕我们以为的样子?1.要克服事物,必须一再地战胜它,到没有问题最终能被战胜,克服,只能被了解
我们为什么想要永久摆脱某种欲望,因为它在烦扰我们……只有心灵全然解脱,全然安静
只有在了解心灵的全部过程,忘却自我时和借着认识自己以解脱自己时,爱才会出现
八,如何克服寂寞
你了解的会结束,但你要克服的不会结束
寂寞,我们知道它,也逃避它……我们宁愿做别的事而不去面对它,和它在一起,了解它。不要克服寂寞,而要去了解它……寂寞是孤立的重点,愈意识到自己,越寂寞,自我意识是孤立的过程,孤立不是孤独,只有当寂寞结束时才有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
九,“我”是空虚的始作俑者
“我”就是空虚,我,是自我封闭的过程,在其中我们意识到极大的寂寞。我们总是逃离,孤立,退缩,认同……寂寞必须转化成孤独……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寻求依赖……要了解悲伤,就必须爱它……,当心灵明白悲伤时,明白我本身是悲伤的始作俑者和感觉到悲伤的人,那时悲伤就会终止……完全孤独时,心灵不再寻求任何事,不摸索,不求回报,也不逃避处罚,心灵真正静止,爱才会出现
十,寂寞是自我封闭的行为
逃避和克服寂寞都是无用的,压抑或忽略这种痛苦问题仍然存在
十一,关于爱的交锋
爱人而无所求,爱必须与自由同在,我们有爱,我们就是一体,
十二,爱与寂寞
关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解寂寞必须要审视自己的生活,当你为自己找出爱不是什么的时候,就会知道爱是什么,我们还要为自己找出死亡的意义,然后就止住恐惧,因此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心灵眼里看到的生活都是全新的,那就是永恒,这就是心灵的本质,成为没有时间的状态,这其中有爱,爱总是新的它是它自己的永恒
十三,有依赖就没有爱
依赖别人意味着恐惧,焦虑,嫉妒,占有,爱不求回报
依赖源自于寂寞,借由依赖而逃避孤独
十四,混乱的根源
混乱的原因,比较 过去的影响
根源:意识的本质和机构内心的混乱,以致外在的混乱
艺术就是把每件事放在适当的地方,把生活放在适当的位置,和谐地活过
十五,爱与美
美在于你的自我不存在的地方
意识的内容生出意识,而意识已经由时间、经验、痛苦,悲伤而进化。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就不能存在,没有了敏感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美,美只存在于美好事物的盛放中……美与爱都在“你”不存在的地方……
只有当一个人哀伤结束时才会有热情,热情不是肉欲……你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你是时间的主人,寂寞就是当你与所有的关系隔绝时产生的……如果你想逃避,就不能完全专注,那是浪费精力……
去否定,否定一切不是爱的,剩下就是爱……当有爱的时候,行动总是正确的,有爱的时候就会有怜悯,就有美。爱和有智慧的怜悯就是无止境的真理
十六,爱的意义
爱,不能用文字来解释,去看文字背后的意义……大多数人害怕孤独,害怕独立思考,害怕有深刻地感觉,害怕去探险并发现生活的意义。从而依赖,年轻时依赖父母,长大以后仍然依靠别人,依赖所谓的上帝,依赖理想,信念,一旦离开理想,信仰,就失落了,有依赖就有恐惧,有恐惧就有权威,有权威就没有爱……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我们帮助他人时是否是爱?主要看动机是否想得到好处,是否计回报
十七,爱是一种祝福而不是快乐
快乐,美,爱?祝福是超越快乐的,当心灵完全静默下来才会了解美,美是超乎自我表现的……我们只有相当客观地深入检视,就会产生不同心态,那是一种福佑,而不是快乐,福佑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有一种空虚是内外的空洞,总是在寻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快乐,于是就生出来无法完全拥有它们的恐惧,所以才会有抗拒,侵略的情形出现,我们一直去填补内心空洞,但最终仍然无法填满空虚,我们作各种努力,这又是以自我为中心,于是空虚变得更大更深……
十八,爱和哀伤
哀伤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它总以不同形式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热情是少数人才能真正感觉得到的……在没有原因的热情下可以免除所有依赖……大部分人的热情是很薄弱的……悲伤是原因的结果,了解悲伤,必须有热情,完全专注的能力……
十九,爱是美德的精髓
了解快乐,去学习它,不压住它,也不沉溺其中也不否认它……
我们已经活了四十或六十年,每天去办公室,从事社会活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逃避,结果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一无所有,所有的仅是空虚,无聊和愚蠢的生活,浪费的生命。
了解事实是不要发展相关的观念,不要对它有意见……以求知的态度来学习,也就是热情的,热切的,因此,也是年轻的……道德是一种习俗,一种习惯,你只要服从它,就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社会的道德是不道德的
每个问题必须当天解决,当下解决
大多数人都活着二手的世界里,没有最原始,最自然,最真实的东西
爱不是由培养而得来,不分神圣和肉体,意味着极大的自由……爱是美德的精髓,没有爱的心灵根本就不虔诚,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摆脱各种问题,知道爱和真理的美
二十,如何摆脱孤独与依赖
解释
不去问如何摆脱是很重要的,应该问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我知道我有能力的时候问题就消失了……当全部过程被了解时,能力就在那里
二十一,人类能否超越哀伤
只有了解自己的活动,哀伤才能终结……倾听,专注
二十三,谁该对混乱的世界负责
爱的本质只有当我们关心的是全体,而不是某个特别个体时才会出现,当我们关心所有人,就会有爱,然后全体中才能有个人的空间。痛苦的主要原因是孤立感,完全的寂寞,失落感……痛苦了结的时候,才会产生智慧
爱不是快乐,不是过去,不是依赖,不是追求或避免恐惧,爱没有痛苦,爱表示对全体人类的爱,那是同情,爱有它自己的秩序,里外都有,这秩序不经由立法而得
二十三,寂寞,孤独,爱
当心灵看到错就是错,真就是真的时候它就自然安静,爱就产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