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房客》是一本由王栋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最后的房客》精选点评:●很有意思的小说,各个小故事和最后的大故事相得益彰,型散而神聚,尤其是各个房客最后竟然是虚拟人物、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的房客》是一本由王栋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房客》精选点评:
●很有意思的小说,各个小故事和最后的大故事相得益彰,型散而神聚,尤其是各个房客最后竟然是虚拟人物、让人拍案叫绝。
●小说的故事叙述方式很有特点,我个人认为读起来很有意思,很愿意继续阅读下去,甚至想2、3天就读完它。情节联系延续紧密,人物关系的设定悬疑而有深意,丝丝相扣。看到现在,感觉剧情紧张吸引眼球,期待结尾的精彩收尾。阅读中
●没有凶杀、没有警匪、更没有侦探,一个与众不同的悬疑故事。
●那几个小故事真棒,居然还能融汇到一个大故事里,作者太有才了!要是能改编成电影就更好啦!
●王栋牛逼
●多个小故事汇入在大故事中,故事情节新颖不乏味,出众。继续阅读中,推荐给大家。
●还没看完迫不及待推荐给大家,剧情反转在反转,强烈推荐。
《最后的房客》读后感(一):好久没这么酣畅淋漓看过这样一本悬疑推理小说了
如题所述,疫情期间没有什么比宅在家看书更爽的了,最后的房客这本书有环环相扣、高潮迭起的情节,意想不到的冲突,高潮迭起的剧情,能看得出作者在写作时早已有了清晰的逻辑思维版图,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让我有一气呵成读完的欲望,好奇下一秒能发生什么,总是能看到反转,最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释重负,期待作者的其他佳作。
《最后的房客》读后感(二):结局令我惊讶和感叹!
终于在鼠年到来前把这本书看完了,结局惊讶,情节的速度把控很好,感觉不停的让读者在烧脑、猜想,那个“人”是谁?读这本书全程没有给我压力感,情节连贯,不着急不拖拉,情节中有紧张也有细腻的叙述。书中前部分的节奏正常,后半部分紧张加速,反转的情节称赞,看过不少科幻片和悬疑片的我,给这本书评价满星,它值得!
期待作者将来有新作,有机会再来拜读!
《最后的房客》读后感(三):小说叙事结构的挑战与创新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主要功能是讲故事,尽管 讲故事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但小说一旦离开了故事,便会成了无本之木。
鲍温在《小说的技巧》里说:”小说家的技巧,首先在于会说故事。”王栋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房客》,恰恰给这种文学创作观点找到了注脚。
诚然《最后的房客》(以下简称《房客》)所讲的故事,跟一般的小说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没有离开小说创作的宗旨。
讲故事,在文学术语里又叫叙事。叙事是要讲情节和结构的。我个人的创作体会是结构比情节更重要。
也许是《房客》的作者王栋跟我有相同的创作感受吧,所以他的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这部小说最大的看点是叙事结构的突破,或者说是尝试。
首先,《房客》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模式,也不是传统的倒叙和穿插的路数,跟现代派作家的脱离故事本体的象征,以及蒙太奇或意识流,也有根本区别。作者所做的努力,实际上是在保留传统结构的框架下,做的某种突破。
小说的开篇先详细地介绍了故事发生地的环境,交代了张锐强,武向天,吕辉等人物的关系,他们其实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故事的开头,只是一个引子。这些人物在这本书里,是讲故事的人,但作者巧妙地又把这些故事,跟这些人物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使小说的叙事结构发生了变化。
其次,作者在叙事结构上,并没有离开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三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这种叙事手法,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十日谈》,但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主题。
尽管一个一个的故事,看上去是零散的,独立的,碎片化的,但如果细心地把他们串联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大概是作者创作这本书的精心之处。
再次,《房客》在叙事结构上,奇妙地运用了传统的“线性结构”和“画画结构”,使小说的故事变得玄妙,增加了可读性。
但作者并没有像现在的一些年轻的网络作家那样,为追求悬疑,打破时间观念,在时空上来回穿插,让人眼花缭乱,并以此来吸引读者眼球。
作者在写作上,还是中规中矩的,是在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所以他的叙事结构更有机地体现在“写实结构”与“象征结构”的结合上,使读者看了以后,感到很舒服,很自然。
而不是像有些这类题材的小说,编造的痕迹明显,让人看了以后,觉得别扭。由于叙事结构得体,《房客》这本书还是比较接地气的!
此外,这本小说在叙事上故事的根基是比较扎实的。鲍温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没有小说,这是小说都应该具有的最高要素。”
故事人人都会讲,但怎么讲得好,讲得精彩,讲得引人入胜,却是大有学问的,学问之一就是如何奇妙地安排故事结构,在这方面,《房客》小说的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
尽管,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虽然试图在突破传统叙事结构上有所贡献,但没有跳出传统的模式。
我个人觉得,这是作者更注重故事的现实生活性使然。跟那些80后90后的青年作家相比,王栋的小说更重视生活本体的真实性,他更强调写实,追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在叙事结构上也不虚头巴脑,所以,出现在传统的突破时谨小慎微也是很正常的!
事实上,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上真正突破传统是非常难的,作家们写了这么多年小说,目前成功者很少,《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试图突破传统,最后也难跳出窠臼,他的文学贡献是魔幻的写作方法,只是在叙事结构上做了“微调”。中国的作家在这方面还没有成功的范例。
难能可贵的是《房客》的作者在写作时,已经有这种突破传统的意识,而且在叙事结构上做出了大胆尝试。
用新颖的叙事结构,讲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大概是王栋小说创作的初衷。我觉得王栋选择这条创作路子是对的。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大量的真实的故事发生,作家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艺术地再现这些故事,反映人物命运,彰显人性的东西,恰恰是每个作家所追求的!从这个角度说,80后的王栋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转自京城著名作家刘一达先生
《最后的房客》读后感(四):世间所有奇妙都是灵魂的写真
我曾经读过王栋的几个中短篇小说,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在小说中营造的那种奇妙的氛围,在这一代青年作家中,像他这样写作的——剥洋葱的叙事方法,缓慢的节奏——少之又少。不久前,王栋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房客》(作家出版社,2019年9月版),多少让我有点好奇,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他的叙事方式适合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若是继续采用这种方法,难度太大了。我说难度太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作架构上的难度,一个凭借奇妙想象阐释的故事,既想做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又想做到合情合理、行云流水,这需要脑洞,更需要精神质量。二是阅读上的难度,非常规叙事往往不是凭借故事的整体性和曲折程度吸引读者,而是靠寓意,靠言外之意触发读者的想象,唯有寓体的诗性和现实性兼而有之,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刷屏成为日常行为,普遍流行浅阅读,一部不以线性逻辑叙事的长篇小说,是对读者耐心的极大考验。
然而,在《最后的房客》阅读过程中,我欣喜的看到了一束光亮:大众文学的外貌和精英文学的灵魂在这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聚合。它提供了若干证据置换:比如关于哲学、社会学、意识形态的形象描述,比如关于金钱、容貌、社会热点的抽象表达,尽可能让读者获得体验式的阅读效果。虽然没有达到超然状态,但至少让人看到了那群人的真实存在。布鲁克斯、沃伦在其编著的《小说鉴赏》一书中指出:正如我们富于想象力地进入小说境界时那样,小说使我们扩大了经验,并使我们对于自我可能遭遇的情况增加了知识。小说是进行中的生活的生动体现——它是生活的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演出,而作为演出,它是我们自我生活的一种扩展。
《最后的房客》采用的叙事路径符合大众文学的基本特点,即人为设定某个不具有特殊含义的空间,却在这个空间里衍生出不同寻常的故事。由于租住的公寓突然停电,四男一女,五个不同职业的年轻人集聚在公用客厅里聊天,大家商定每人轮流讲述一个故事,以打发时间。这是小说的前半段,暗指的第六位房客并没有出现。正如是,为了吸引听众,故事必须精致、奇妙而独特。
第一轮,吕辉的故事《黑盒子》以人的欲望为底色,简单明了,富含哲理;张锐强的故事《上帝之眼》演绎了好莱坞式的惊悚,令人扼腕;云端的故事《彩票事件》穿越时空,呈现无厘头的失落;武向天的故事《空山灵雨》超凡脱俗,解释镜像与现实的复调,所谓实即是空;唯一一个女孩肖萧的故事《飞翔》微风拂面,却惊心动魄,相当符合人设。实际上这一轮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心灵,或者说是在虚拟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第二轮,故事的实质发生了微妙变化,吕辉的故事《此人》出现了反讽的细节,那个阴暗角落里的男人,原来就是故事中的“我”;武向天的故事《左眼》类似于梵高重生于北京,那个叫高凡的青年画家,一样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但他真的有梵高的才华和后世的运气吗?女孩肖萧的故事《犹在镜中》那个女主角通过镜像获得青春容颜,其实她自己就是一面镜子,这不是现代科技的克隆,而是生活的真实演绎;张锐强的故事《审判》则是对话体的伪科幻真游戏,如果说科幻是为了仿真的话,现实何尝不是游戏的翻版?云端的故事《夜》是个连环套,悬疑小说家被自己虚构的故事在梦中杀死,亦真亦幻,真伪莫辨。略萨认为,作家写作的起源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以及用自己的想象和理想制造出来的世界替代现实世界的愿望。”第二轮故事上升了一个层面,即是在替代中发现超我的存在。
这时候客厅的蜡烛快熄灭了,但电还没有来,张锐强用最后一个故事《夜II》结束了上半场。AI的出现,改变了《夜》的本质,故事回到了现实中,但这个现实不再以故事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假设人类曾经存的方式呈现。正如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因此一切虚构,其核心都是为了找回人的“本我”,这也是故事下半场表达的本意。
五个年轻人找到了一间密室,在密室的桌上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盒子,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摞打印好的文稿,文稿记述的正是他们上半场讲述的11个故事。五个人的行踪是否被房东所操纵,并非问题的关键,或许大众文学必须借助套路设定来表达世情,但从根本上说,这个故事指向的是被叙述者的灵魂,亦或世间所有奇妙都是灵魂的写真吧,小说家的责任就是以独特的方式留住那奇妙的瞬间。
回到文本,《最后的房客》有点烧脑,但更多的是象征与解构,是正儿八经的插科打诨。作者王栋灵活采用了互联网介质特有的游戏性叙事模式,以“十日谈”的“串珠”方式付诸于文本,在严肃的话题中融入“无中生有”“欲辨忘言”“边界消弭”的题旨,对窘迫的人生处境进行近似严苛的追问。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这部作品的话,也许可以这样表述:现实中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忽略了,当某个问题被提起,实际上已经成为过往,不可更改。
——转自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马季老师
《最后的房客》读后感(五):独特的悬疑体验
适逢假期,利用三天时间读完了青年作家王栋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的房客》(作家出版社,2019年9月版)。合卷之际,突然产生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这一来是小说本身带给我的思考,二是我与王栋相识,作为朋友,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王栋共勉,同时也算是对这部作品的一个交待。
前面读过王栋的一些作品,但大多是其公众号上的随笔,如《源远流长中国梦》《电影里的奥林匹克》《一场游戏一场梦》,等等,都很有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记得其中的一些作品我还忍不住作了一些点评,王栋也很谦虚,都分别给我作了回应。王栋的写作范围涉及很广,有散文、随笔,也有影评、小说,从王栋发表的诸多作品不难看出,王栋是非常爱学习、爱思考的,同时也是非常勤奋的,可以说,他的这些好的习惯和养成,也正是我一直关注他的原因。
王栋是一位80后,有正式的工作,据说平时的工作也很忙,他能利用业余时间不停地坚持自己的爱好、不断地创作,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从王栋的作品中还能看出,他对电影、文学、音乐都是情有独钟的,特别是对电影,他可能关注的要更多一些,关于电影的评论,他也写了不少,有的写的非常好,这可能与他曾经在北京电影学院有过一段学习进修的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与他平时的爱好、再或是与他一段时间的思考、更或是与他今后打算研究的方向有关,总之,我认为他对电影研究,以及对电影的理解和见解还是有不少独到之处的。
读王栋的小说《最后的房客》,首先给我的感觉是画面感很强,小说的开篇作者首先是对故事的时间和环境进行描述,特别是对小说环境的描写,是花费了相当笔墨的。读过之后,故事发生的地点——出租房的轮廓,已经基本呈现在了我的脑海。在这一点上,我似乎是习惯的,这与王栋的写作习惯是一致的,这种写法,可能与他对电影的研究和关注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小说的创作与电影剧本的创作肯定是不一样的,是有很大差别的。王栋之所以要在小说中进行这样的描写,我是在读完了全书以后才真正明白的,知道这并不是他的写作习惯,或者说是他的创作惯性问题,而是小说的需要。作为一部故事发生在封闭空间的悬疑小说,其环境对后期故事的发展尤为重要,在这部小说中,几乎每一层楼,每一间房子,甚至室内的每一件家具、摆设,包括墙上的钟表都是有故事的,所以,他在小说的前面做这样的铺垫也是不过分的,或者说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者耐心设置的或明或暗的伏笔、暗示和呼应,读者的一次阅读是不可能完全体会的到。可以说,《最后的房客》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寻味的小说。
再就是这部小说的结构。前面我曾经分别读了作家刘一达和评论家马季两位先生关于王栋小说《最后的房客》评论,刘一达先生评论的题目是:《小说叙事结构的挑战与创新》,重点从王栋这部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作了阐述。马季先生评论的题目是:《世间所有奇妙都是灵魂的写真》,评论除了强调这部小说给人的真实感和深刻性以外,也同时指出了王栋在这部小说的创作结构上的探索与尝试。
刘一达先生在评论中写到:“也许是《房客》的作者王栋跟我有相同的创作感受吧,所以他的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这部小说最大的看点是叙事结构的突破,或者说是尝试。”可以说,刘一达先生对王栋这部小说在架构上的探索和尝试是肯定的,是给了很高的评价的。马季先生在文中写到:“我曾经读过王栋的几个中短篇小说,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在小说中营造的那种奇妙的氛围,在这一代青年作家中,像他这样写作的——剥洋葱的叙事方法,缓慢的节奏——少之又少……小说《最后的房客》,多少让我有点好奇,因为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他的叙事方式适合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若是继续采用这种方法,难度太大了。我说难度太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写作架构上的难度,一个凭借奇妙想象阐释的故事,既想做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又想做到合情合理、行云流水,这需要脑洞,更需要精神质量……然而,在《最后的房客》阅读过程中,我欣喜的看到了一束光亮:大众文学的外貌和精英文学的灵魂在这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聚合。”
刘一达、马季两位先生对王栋小说《最后的房客》的评价我是认同的,特别是对小说在架构上的探索及尝试的评论是深有同感的。王栋在这部小说的架构上是作了一些思考,也下了一番功夫的,整部小说能够如此流畅地表现,与其巧妙的结构也有一定关系的。这种使用类似《十日谈》式的大故事嵌套小故事的叙事模式,讲述在封闭空间中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特定事件的小说表现形式不仅形式独特,而且故事也很有张力,能够引人入胜。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王栋小说《最后的房客》的故事性。一部小说除了它的思想性、代表性和艺术性之外,重要的还有它的故事性,大家常说的“内容为王”就是这个道理。内容是什么?对于一部面向大众的小说而言,故事就是王,如果没有故事,就失去了可读性,大家就会不愿意读、读不下去,即便是有再好的思想也传递不出去,如此,就更谈不上什么小说的代表性和艺术性了。
读王栋的小说《最后的房客》,我想把它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把握,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篇,主要介绍了故事的时间、地点、场景及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部分是讲故事,这里的讲故事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讲,或者说是作者自己讲,而是故事里的所有人都在讲。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通过解密和反转,把小说的整个故事串了起来。我之所以这样分,是想把小说的结构理得更清晰一些,让小说的层次更分明一些,便于我后面的表述。
在阅读的过程中,第一部分大家可以轻松地阅读,甚至还可以与第二部分自然地连接,但第二部分的阅读就不太轻松了,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不知所云。作者先是设置了一场停电,将5位房客聚集到了出租房一楼的大厅,然后安排大家讲故事,而且连讲了两轮。因为5位房客各自的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自然所选的故事、所讲的故事,以及对所讲故事的理解,再或是各自讲故事方式、风格也都不尽相同,而且他们在讲述时,也都会根据自己各自对故事的不同理解和对故事中人物的好恶而有所侧重并在无形中为其赋予自己浓厚的个人色彩,这些,从人物的刻画上来讲都是没有问题的,但从故事的连续性上来讲,肯定是连不到一起的,这就难免会让人产生阅读上的一些暂时的困惑和疑问,这是要说什么呢?
下面,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小说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有:武向天,职业画家;吕辉,职业导演;张锐强,职业码农;肖萧,CBD投行职员;云端,刚从美国读书回来,大学助教。所讲的故事分别是:《黑盒子》《上帝之眼》《彩票事件》《空山灵雨》《飞翔》《此人》《左眼》《犹在镜中》《审判》《夜》《夜Ⅱ》等。可以说,这些人是各不相同的、这些故事也是各不相干的,与传统的讲故事方式是有一定不同的,读者读起来确实是需要一些耐性的,但这种手法,或者说是写法,却偏偏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启发读者、吸引读者的作用,从而把读者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向深入。我想,这应该也是作者的初衷吧,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应该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作者是在做小说结构上的探索与尝试。读完全篇后,读者这才会发现,各个题材的小故事不仅与讲述该故事人物的性格和经历相契合,也是对“最终谜底”的层层铺垫。数个小故事不仅拓展了小说的深度和广度,也或明或暗的贴近小说主题,如一场游戏带给读者独特的趣味性和阅读体验。
至于第三部分,应该说就小说的故事性而言,是这部小说的点睛部分,至于故事是怎样的惊心动魄、穿越离奇,作者又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巧妙地把整个故事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让人在故事中体验小说所描述的种种场景,以及小说对各个不同人物的塑造,等等,我这里就不再作赘述了,之所以这样,也是想给读者诸君,在思想和思考上留下一些空间,相信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自己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见解!
总之,王栋的这部《最后的房客》是值得一读的,很精彩,同时,其独到之处也能带给人一些新的启示!
——转自著名作家、诗人牧远先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