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马懿学管理》是一本由赵玉平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跟司马懿学管理》精选点评:●有点道理●看百家讲坛的视频好棒~●借古说今,风趣幽默!●说的挺有道理的●百家讲
《跟司马懿学管理》是一本由赵玉平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司马懿学管理》精选点评:
●有点道理
●看百家讲坛的视频好棒~
●借古说今,风趣幽默!
●说的挺有道理的
●百家讲坛系列里最有实效的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好书!
●送肥猫的。
●看了不到十分之一就放弃了,没觉得哪儿学的多好啊,一看,我靠!评分还挺高,真是不理解。我又没发现美!!!是不是我也得学一学这些类似厚黑学的东西啊,是不是不能光有理想,还得有“术”还帮我实现理想啊?
●惊喜地发现赵博士的每本书在豆瓣上评分都很高,我越来越有豆瓣好友的眼光,最近迷上赵博士的“麻辣说三国”系列。
●对于三国的历史 早已熟读于心 本书对于司马懿很多事件的研究很透彻 一些语录非常经典 发人深省 学习的目的全在应用 所以 看你怎么用了
●挺逗的
《跟司马懿学管理》读后感(一):此书给我的感受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通俗易懂,既学到了历史,也了解了很多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但提出了问题,而且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总结起来,看完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如何做出选择;
二个是怎么面对困难;
三个是教育小孩子的方式方法。
《跟司马懿学管理》读后感(二):司马你不容易
司马你不容易啊,曹操时候你受气,曹丕时候你谦谨,曹睿时候你驰骋,曹奂时候专权。你这一生好像十分生动的讲解了,忠臣怎么变成佞臣;文艺青年怎么变成阴谋家的过程。而且你教子有道,修身有术。前半生几乎没做过什么大事,死后也被人嘲笑。但是你才是真正的赢家。你告诉了我们什么叫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跟司马懿学管理》读后感(三):一面照见历史与现实的明镜
司马懿,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成长于乱世之出,经历了乱世,也致力于平定乱世,为后世奠定了良好的基业,却也是导致司马氏篡位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究竟如何?我们无从知晓全部,只能通过后续的一些记载来推测其行为和人品,并以此为镜,探究司马懿的一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和三国时代大多数在战火中踏上征程的人们一样,时光在屡次濒危、朝不保夕的乱局中仓皇流过。而在司马懿和他的团队面前,还横亘着错综复杂的内外危机
于内,除了指挥作战的本领时刻都要受到考验之外,皇帝的戒心、奸佞之徒的排挤,使他随时有可能被迫置身于政治风暴当中。然而聪明的司马懿早已察觉到两股势力给自己带来的危机感,及时在权势的战场上排兵布阵,建立自己的政治联盟。如果没有这种化解危机的管理智慧,没有与盟友的分工与同心同德,司马懿的团队不会在政治斗争当中稳操胜券,为司马氏创立江山基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外,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孟达、公孙渊,他的敌人无一不是最难缠的对手。要战胜对方,司马懿需要的除了智谋之外,还有强大而狠辣的内心世界。
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司马懿对官场中的险恶与艰辛可谓了如指掌。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沉稳、内敛、表面温和的性格特质,而这些恰恰是管理者最应该具备的。这种性格特点使得他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妥当处理事情,这种能力使得他不断赢得别人的信任,与此同时,加强自身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储备成为优秀管理者所需的个人素养。
面对阶段性的成功,这位富于学习能力的管理者并没有骄傲,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前进策略,他并不满足于即时的回报,而是深深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并始终坚持从经验和教训中,从别人身上吸收新的营养,用心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为打好下一场硬仗,乃至缔造下一代的功业做足准备。
作者赵玉平是2019年度央视“百家讲坛”节目收视率最高的明星学者,本书延续他“麻辣说三国”的风格,将司马懿拉下历史的舞台,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他的一生进行分析。《跟司马懿学管理》详述了司马懿在当时的种种经历,对比了他与当时其他重要人物在性格和处世原则上的差异,直视他人生中的波澜起伏,探究他走向人生的顶峰,铸成辉煌事业的过程,从而在人们面前重新塑造了司马懿的形象,有因有果,娓娓道来。
总之,《跟司马懿学管理》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司马懿所处历史背景及其成长之路,有助于我们了解他卓越的才能和多重的人格。如果说司马懿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读者真实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本书也像是一面镜子,不仅照见历史的一个侧面,也将历史的明灯反射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点亮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看到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拥有怎样复杂而又充满理想和信念的内心世界。
《跟司马懿学管理》读后感(四):有趣的自我完善
本书是由“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整理而来,“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出了不少书,最著名的一本是易中天《品三国》。
虽然书名叫做《跟司马懿学管理》,重点放在“管理”一词上,但它也讲了不少做人处事、子女教育的道理,可看作从历史人物中学习经验,以帮助自我完善。
因为是从节目整理而来,大白话简单易懂且诙谐有趣,很快就能看完,另一方面,即便不想在书中“受教育”,也可以当三国故事书看,历来大家对诸葛亮的事迹非常熟悉,对司马懿了解较少,本书讲的正是司马懿的事迹。
在此,做一点笔记,将书中已经标出来的箴言再抄一遍,以了解脉络和加深印象:
第一讲 重大选择讲谋略
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策略一 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最好是好的敌人
策略二 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了解自己,这叫明白;接受自己,这叫清醒;承认自己,这叫勇气。一个人有了这三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
策略三 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第二讲 当好骨干有诀窍
一把刀最容易豁口的是刀刃,一条枪最容易磨损的是枪尖,一个团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冒尖的骨干。
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同理,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方法一 勤、谨、忍
给能人戴紧箍,给庸人画饼,对有本事的人要加强约束,对没本事的人就得认真引导。
方法二 谦、温、密
第三讲 突发事件巧应对
当你迎合别人、照顾别人感受的时候,不能丢掉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能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
有技巧确实是好事,但是卖弄技巧就不是好事了。卖弄技巧这事说小了叫轻浮,说大了叫心术不正。
方法一 提前判断,矛盾公开
方法二 确认权威,合理行动
权威性跟人际关系的敏感性成反比,越有权威,越不用太在意人际关系。越没权威,越要在乎人际关系。
方法三 借人借势,速战速决
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
第四讲 鼓舞士气有良方
人这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时候高歌猛进,那都不算本事,逆风逆水,走背字的时候,能心态正常,找准出路,临危不乱,这才叫本事。
策略一 保持一致,引入权威
策略二 借助暗示,输出信心
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策略三 调整情绪,合理解释
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失败是人生的营养品,挫折是进步的基石。
成功的人会转化,把挫折、失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人生的营养。
第五讲 竞争矛盾巧化解
我们说言论自由,但言论这种东西,需要的是发表,不能发泄,更不能排泄。
策略一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策略二 看清角色,做出姿态
策略三 以退为进,只守不攻
第六讲 授权之后怎么做
一个领导,适度地进行自我暴露,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增加吸引力,增加支持率。
要想展示才华、能力、闪光点非常难,但是要想展示缺点非常容易,不用刻意展示,大家就能看见。
方法一 事前沟通,充分交流
方法二 斗智为主,斗力为辅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屠刀让人掉头,文化让人点头。掉头的手段不可能带来长治久安,只有点头的手段才能带来长治久安。
方法三 远观忠,近观敬
第七讲 巧抓机遇有办法
很多事情,第一次想做但是没有做,以后就再也没机会做了;很多话,第一次想说但是没有说,以后就再没机会说了。
策略一 建立联盟,获得支持
一个成功者,想单枪匹马、单人独骑成功是不可能的,得有人支持你。
策略二 风格匹配、角色互补
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
策略三 类型匹配,制造认同
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领导。
第八讲 改变逆境靠行动
花最红的时候,也就是它要凋谢的时候,月亮最圆的时候,意味着它马上就要缺了。人生在最巅峰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人生当中,第一个或者第一次永远是难忘的,永远比眼前的好,不是说第一个真的有多么好,而是因为那是第一个。
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策略一 抓住机遇,不留余地
嫉妒相似,不嫉妒不同;嫉妒强势,不嫉妒弱势;嫉妒易得,不嫉妒难得。
一个人做事情,如果人人都觉得你了不起,说明你努力了;如果自己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说明你发烧了。
策略二 内紧外松,留有余地
训练有素的人,遇到遗憾的事,积极地谋划未来;未经训练的人,遇到遗憾的事,痛苦地后悔过去。
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权力要大过才华的话,就会办丢人的事;威风要是大过修养的话,就会招来祸端。
策略三 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第九讲 教育子女有讲究
人不缺打老虎的力量,缺的是打老虎的胆量。老虎在眼前的时候,你不怕它,你能把它打跑。老虎在天边的时候,你怕它,它能把你吓倒。
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方法一 沉浸教育,养成习惯
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方法二 母爱教育,培养好性格
方法三 体验教育,提升核心能力
养花得浇凉水,不能浇热水。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第十讲 稳定局面讲谋略
用利益获得普通人的支持,用意义获得高人的支持。
利益点决定观点,一个人有什么利益点,脑中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基本规律。
策略一 力战
策略二 心战
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策略三 智战
《跟司马懿学管理》读后感(五):还在蒙台梭利?千年前的司马懿已经科学育儿了
提起司马懿,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他在三国十大美男中排名第四。才识谋略方面也是可以与诸葛亮相相提并论。 但是大家却经常听书诸葛亮的故事,对司马懿的事迹却鲜有耳闻,大多数只能从一些史料记载中读到,很多都有些晦涩难懂不适合我们普通人阅读,有没有一本即能让我们了解古人事迹,又可以结合现代生活经验学习的书呢? 直到我发现了这本《和司马懿学管理》,才发现原来经典可以和现代管理如此完美的结合。当然司马懿不光管理能力强,在子女教育方面也是非常有建树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赵玉平,乍一听你可能只是觉得有点耳熟,但如果我给你说他是当年《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你肯定就会一拍大腿说,喔,原来是这位作者写的啊。 这本书是电视节目整理而成的,语言直白易懂,让我们不仅仅在了解司马懿这个历史人物性格和生平事迹之外,还了解到他的管理思想以及育儿方法。可以说是以古通今。它开辟了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经典的先河。与以往传统的管理学书籍的枯燥乏味也大不相同。 一、亲子教育中的榜样力量 司马懿出生在乱世之中的官宦世家,不至于担心吃饭穿衣的问题,还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从小就显现出不凡的气魄。司马懿对官场中的险恶与艰辛可谓了如指掌。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沉稳、内敛、表面温和的性格特质,而这些恰恰是管理者最应该具备的。 为什么国外多百年企业,而我国的百年企业却很少呢?常常有俗话讲富不过三代,这肯定就是在家庭教育上出现了问题。 司马懿与现代父母重视孩子的技能教育不同,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有一次司马懿派两个儿子去前线带兵打仗。在部署好之后,两个儿子就各自回房了。 这时候司马懿便派亲信去两个儿子的房间监视,大家肯定会想这司马懿,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防着。其实他是要观察两个儿子的状态。 大儿子司马师回到房间,收拾完毕后倒头就睡。二儿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唉声叹气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大儿子容光焕发,很早就起来检阅部队,将士们也士气大涨,司马懿偷偷观察两个儿子的状态,大儿子精神饱满,二儿子神情倦怠。 司马懿对大儿子很满意,说了句“此子尽可也”意思是这个孩子不错,没让我失望。 从这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来,司马懿子教育孩子方面十分细心,而且更加注重孩子心理方面的教育。 管理不仅仅存在于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里,教育孩子也是一种管理。 司马懿是非常有想法的。他认为教育孩子,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父母当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应该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他们。 比如你希望孩子多看书,爱上阅读,你就不能是一个整天回到家就知道刷朋友圈的父母。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阅读上,我相信你的孩子,即使还看不懂书里的内容,也会学着你的样子翻看绘本,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但是有很多家人都误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没有教育的意义。所以大都把孩子丢给老人来养育,但其实这样恰恰是错过了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导致后期出现孩子被过于宠溺,有很多的坏习惯。  二、“贴标签效应”的反向应用 前段时间微博上曝出一条新闻,一个二十几岁四肢健全的小伙子,在父母去世之后,活活饿死家中。小时候听过的懒人吃饼的寓言故事,没想到也会发生在现实社会里。 小伙子四肢健全,怎么就能饿死呢?原来是父母老来得子,对他十分宠溺。在家中什么都不愿意去做,老两口去世,这孩子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活活在家里饿死了。 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虽然没有这个小伙子这么夸张,但是被宠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也大有人在,家长们总是说,你只管学习,其他的不用你操心。 殊不知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即使学习成绩再好,再社会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在这方面,司马懿就做的非常的好,最近几年蒙氏教育非常火热,原来这种体验教育的方式,早在几百年前,司马懿就开始这么做了。 他懂得放手,什么都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包括带兵打仗也总是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 《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司马懿带着大军到街亭附近驻扎,需要派个人到街亭附近去打探,这个任务本身是一有定的风险的,如果被敌军发现,不但自身性命不保,也会有暴露大军的危险。要是放在现代,肯定没人会派自己家人去。 但是司马懿却派自己的儿子去执行任务。他不怕让自己的孩子冒险,还让在这个过程中亲自和自己的的孩子沟通讨论。这就是司马懿教育孩子的独到之处。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在心理学这个现象叫做“贴标签效应”,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暗示效应”。具体是指当一个人被某个词语或名称贴上标签时,这个人会情不自禁的让自己的言行朝这个标签发展。比如一个孩子比较调皮,老师家长就觉得这个孩子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没法专心听课。 那么这个孩子就被贴上了多动症没法专心听课的标签,在之后的课程中他的听课效率越来越低,成绩也越来越差。 但是反过来,当我们了解了这种心理现象之后,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家庭中我们常常发现,自理能力很差的孩子常常搭配一个极度勤快的妈妈。 这是因为妈妈什么都做得又快又好,一开始孩子想帮忙,妈妈却觉得孩子做的又慢又差,还不如自己亲力亲为。最终孩子失去积极性,索性什么都不做了。 那正确的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不妨为孩子贴上一个勤快的标签,多给他体验和参与的机会,每当有所进步,就去及时的鼓励。慢慢的养成习惯,从小事中养成做大事的思维。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其实做小事也是可以有大的作为的,俗话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小事都不愿意去做,那肯定也是没办法做出什么大的成绩的。  三、比情商更重要的是逆商 大家现在知道都财商、情商很重要,其实逆商更加重要。逆商也叫作挫折商,是指人们在遇到逆境时的反应。前一段时间看见新闻上报道,十几岁的孩子跳楼自杀,留下遗书,原因仅是期末考试没有考好。 这就是因为孩子的逆商过低,从小在夸奖和赞扬中长大,受不了一丁点的挫折。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的人生也并不一番风顺的,在司马懿老年的时候就经历了一场重大考验。那时候是曹睿托孤,把曹爽和江山一起托付给了司马懿。 起初两人一起配合的很好,但是后来曹爽身边有是非之人,说大权不能旁落。要想办法夺回政权。于是曹爽就使了一招“明升暗降”免了司马懿的实权。 司马懿当然看出来曹爽的心思,索性告病回家不理朝事。但是司马懿并不是真病,而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在遇到这样的逆境时,很多人都会气馁消沉,从此一蹶不振。但是司马懿却用三个策略一举扳倒了曹爽。 把握机遇,不留余地。司马懿的装病就是在示弱,将锋芒暂时收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嫉妒。当曹爽对司马懿放下防备之后,司马懿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乘一次曹爽出城游玩的时候,司马懿决定行动。 但是单凭司马懿没兵没武器的,能有什么胜算呢?原来当时在古书中记载,司马懿有三千死士,散落在城里,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 这只机密部队的存在,甚至连司马懿的儿子都不知道。司马懿在一夜之间集结部队,占领武器库;关闭城门,切断曹爽的回路;还召集一批曾经被曹爽排挤的老干部做同盟。 在这么短的时间做这么多的筹划,无一不体现了司马懿的缜密思维和超强执行力。 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百分之十的不如意,可能会为你招来百分之九十的灾祸。 应当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以防长大后种种不幸事件的发生。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变化是不同的,所以相对应的挫折教育也会有所不同。 0-1岁是宝宝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那么在这个时候是不需要进行挫折教育的。对于1-3岁的宝宝,我们需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才进行鼓励。 2岁的宝宝会从天使变成魔鬼,那是因为它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就开始“闹独立”,在行动上什么都要“自己来”!总是把不要不要挂在嘴边。 这个阶段也不用过于伤脑筋,家长可以学着适当放手,让宝宝自己去体验,当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去鼓励他自己完成。 3-6岁的时候就可以采取寓教于游戏的方式进行挫折教育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玩游戏。通过玩游戏来学习技能,交朋友,了解规则等等。 这个时候可以学着适当示弱,和宝宝角色互换。让他来当家长你来做孩子,并且适当的制造一些小麻烦来让宝宝处理。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