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25 08:32: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美]曼瑟尔·奥尔森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集体行动的逻辑》精选点评:●个体理性导向的集体非理性●一般翻译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不过行文十分之无聊对马克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美]曼瑟尔·奥尔森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集体行动的逻辑》精选点评:

  ●个体理性导向的集体非理性

  ●一般 翻译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 不过行文十分之无聊 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批评个人认为不成立

  ●我太难了

  ●沒有經濟學基礎的看前面部分,不懂的翻來覆去看幾遍還能慢慢理解,看到後面直接演變成讀成一團漿糊。但前面部分還是很讚的。

  ●规模是核心问题所在;个体会倾向于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除非有合适的激励。

  ●翻译太蛋疼了

  ●先看了后半部分,似乎没有太多原创 前两章还是很不错

  ●为此书激情脱发三百根。绝对是这辈子最后一次看了。

  ●晦涩难懂的译文背后,其实本书的逻辑简单清晰

  ●咬牙看到第五章,彻底弃书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同在屋檐下的逻辑

  首先,我得跟你说清楚,看这篇书评纯粹是浪费你的时间,你最好看到这里就“后退”去看别人的评论。

  这本书是国产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安迪喜欢的作家写的书,所以我买来看完了。

  奥尔森教授关于集体行动中“搭便车”现象的说明,也可以用中国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来打比方。我想到了我截止到目前为止的五段“同在屋檐下”的经历。

  第一段,在初中。初中三年我都住学校宿舍。一间房里六张床,每一年的舍友都在变。在搞卫生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人是认真搞的。我想给自己颁个奖,但我也不满意我搞的卫生。

  第二段,在大学。我大四上期中段就只身来了深圳,和三位舍友相处的时间不到四年。有两位大侠从来都不主动也不去刷厕所,我对她们可谓“恨之入骨”。阳台的卫生我也包了,也许在她们眼中,我是个喜欢搞阳台卫生的奇葩吧。我不想说,我每次搞卫生的时候都在心里默默诅咒她们。

  第三段,是第一份工作的值日。第一份工作在厂房里上班,所有的非销售员女员工都要搞卫生。具体内容不赘述。这次,我终于遇到比我还认真搞卫生的人了。心中曾闪过佩服,后来又觉得不该如此。“为什么不换个工作?毕竟要求财务去搞厕所卫生的工作并非多数啊。”我时常这样在心中默默念叨,却直到公司要搬到更偏远的厂房后才下定决心离开这个“鬼地方”。

  第四段,和第三段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第一份工作公司提供的宿舍。一件小房间里四张床,偶尔满员,多数情况下是两个人,有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不堪回首的岁月,总之,隔壁卫生间的卫生我包了。

  第五段,是现在,我和一对夫妇合租一个小套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间。人少了,卫生状况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我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厨房呢。

  人少一点,可供观察和参考的对象就少一点,做事的专注度也就更高。搞卫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基本上你有手有脚有工具就能做好。我知道比我懒的人,总会遇到比他们更懒的人。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二):很短,例子挺有趣的

  奥尔森的理论是关于集体行动的。他主要探讨的是由共同利益需求组成的集体是如何行动的。在(这种)集体中,个人总是理性的,他们在集体中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以这一理性人假设为基础,认为个人会自愿采取有利于集体的利益的行为,则是错误的。当每个人都意识到其他人也是如此时,理性人不会主动承担个人或组织行动的成本,就没有人会自愿行动了。

  这种搭便车的行为的原因,一是个人无论行不行动都能享受集体的利益,二是在集体中他行动的作用和收益是微乎其微的。奥尔森通过经济学的数学模型说明:当个人收益最优时,他提供的集体物品远不及最优,且集体人数越多时两者差距越大。但这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行动而达到群体最优,因为集体利益是共享的,他也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例如在非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普遍增加产量会导致总利润下降,但没有单个企业因此限制产出。因为这有利可图的,而且单个企业几乎不对价格有影响。这种市场中的集体利益是排外的,而行业中追求政府的减税或提高价格时,利益又是相容的。这些是大集体的情况。

  小集体中的不同在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很大,当个体不行动时其他人可能感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停止行动,导致集体利益消失,个体也可能加入行动。但当部分成员对目标有特别的兴趣,或能获得较大比例的收益时,即使其他人不愿意付出,他们也会因较大的利益行动,这就是小集体中的剥削。所以在实现集体利益的有效性方面,大集体的动员难以自发,需要有非集体的刺激和收益,或者强制性的要求(如税收);小集体由于个人的兴趣或收益较大,则更可能成功。

  奥尔森对英美的工会,美国医学会和农场局等集团进行了分析。工会曾经限制雇佣非工会成员强制工人入会,用暴力强制工人坚持罢工间的工作。农场局会限制企业对非会员的交易,向会员提供可观的资助金红利。医学会对会员在医疗事故中提供诉讼保护,限制医院中非会员的就职。相关的游说集团,表现为某种认同或权利需求的集团,实际上是大集体的副产品——以出售非集体利益来增加会员的。在大集体中,个人为集体付出行动,总是因为非集体的利益激励和某种强制性的要求。

  奥尔森反对将集团看作为了集体利益、本能,或实现一些功能而自行组成并为集团效力的理论。他认为集团中的个人总是理性和利己的。他没有完全反对社会地位和心理追求的作用,在小集体中这些激励的是常见和显然的,但也是个人的、非集体的。在大集体不会出现利他的行为。作为理性人,即使个人是无私和利他的,但由于在集体中难以造成影响,他也不会行动,这缺少实际意义和效率。

  奥尔森分析的主要是以利益因素集成的大集体。他认为自己的理论对于那些非理性的、非经济性的宗教或慈善等集体不太适用,因为其中集体的和个人的目的和利益差别是模糊的。一种心理学的分析会更好。奥尔森的理论是一种形式的分析,理论的重点在于集体中人的数量影响人的行动,他批判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思想,越平等越可能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所以理论也有精英主义的色彩。搭便车现象可以通过强制要求、非集体激励解决,实际上集体激励(如传统道德)或组织分层也可以。按照赵鼎新的观点,人类文明发展是在解决搭便车困境上实现的,搭便车理论在社会科学中具有核心地位。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三):就是一篇 存起来的读书笔记

  作为经济学系列丛书,第一章开头开始,确实有别于法学著作的读书进程,更费时间也更耗脑力去理解其每一步论证的关系与逻辑。本书的书名很好的概括了其特征和其所想要论证的主要内容,逻辑性可以说是本书的特点了,用一套没有漏洞的逻辑推论推翻一个看似并无问题的观点,并围绕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对其作出延伸推衍出更多有关于集体行为的理论,也将其所反应的现象和其体现的规律触角伸到了政治领域和我们的生活。所以本书,除了其本身的经济学特点,其所有关的专业性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人们,依然能起到很好的启发思考作用。

  本书一来就对著名的“集团理论”进行了逻辑严密的批驳,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论断乍一看无论是从生活角度上还是从一般的逻辑来说仿佛都无懈可击,处在集团中的个体为了所处集团的共同利益付出努力,很多时候我们都少了对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个别单词加以推敲的尝试和努力。个体、集团、共同利益,仔细区分这其中概念的关系度,曼瑟尔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以“理性人”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就将集团理论从逻辑上推翻了,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而个人付出努力一方面不能保证获利可以使其在扣去付出的成本后仍然有所收益,一方面由于集团大小因素的影响,个人是否愿意付出努力还要考虑“搭便车”等现象的出现。“成员对集团利益有着共同兴趣,但却对要付出的成本没有共同兴趣”所以集团理论与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这一假设是矛盾的,暂不说是否完全不正确。

  紧接着作者又将集团理论的适用对象进行分类。有根据地区分大集团与小集团,因为大集团中个体付出难以形成较大影响,所以个人付出成本与其所受利益不足够吸引其付出努力,而且无论他是否为组织出力,他都能享受其他人带来的好处(搭便车),所以集团理论在大集团中没有较广的适用性。但并非完全否定,后期作者也提出了更多适用于大集团的规律,如何提供一些非集体物品来吸引潜在成员的加入,也列举了在社会生活中,国家作为一种大集团的表现形式,其税收也是通过非自愿的方式收缴的。进一步论证了在大集团中集团理论的存在值得怀疑。

  但不同于大集团,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任何集体物品以外的正面诱因就会给自己提供集体物品。而且在成员规模不等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不等的集团中,集体物品更容易被提供。但集团成员不会以符合他们公共利益的水平来提供集体物品,所以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而这其中也能通过逻辑推理加上经济学知识得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这种现象。作者不仅能进行经济学分析,也将生活中的小国家盛行中立,大国不成比例分担多国组织等政治现象联系起来,可见此书的实用性,确实为看待问题的本质提供了视角。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区分,在我看来是本书比较着重的区分之一,作者同时也对排外集团相容集团等做了比较,得出在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中不同的成员面对市场的不同举动。从集团理论的适用入手,作者进一步给出了在不同集团不同市场中更科学的经济方法,激励机制等。

  在我看来第一章是整本书后续分析的基础也是整本书逻辑的起点与基点。而后作者从一二章逻辑推演继续延伸,以公会为例,得出“某一形式的强制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而后又将其理论用以分析国家理论涉及政治领域。

  整本书并不繁琐,其所包含的逻辑线条清晰明了,虽因为其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在读书之时全神贯注加以思考所以耗时不少,但本书本身可以说十分精炼,虽然围绕集团理论展开,但没有在阐述之时过多赘述,每一条逻辑都完整而简洁。充分让我们体会到经济学分析的有趣,又能将经济学所得拓宽范围,以生活为例多领域的揭示了许多现象本后的本质。不仅是经济学专业的读物,也能普通人成为开拓眼界锻炼思维的启蒙之作。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四):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困境

  这本书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本书的主要论点在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进行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即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组织起来采取合作行动,尽管作为一个集团它们有理由这样做。(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这里只要求集体中的成员做“理性”行为。然而小集团是例外,小集团比大集团更能增进共同利益。小集团与大集团有质的不同。

  这一论点是作者进行对传统理论的两个问题的辩驳后提出的。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传统理论的两个缺陷:一是传统理论认为大集团会以与小集团相同的方式采取行动实现某种功能。

  二是传统理论认为意见完全一致就可以实现集体目标,也就是说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的倾向。

  对于第一个缺陷,作者在第一章进行了反驳。他利用经济分析的工具证明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外部的正面的诱因就能给自己提供集体产品。大集团的观点不能适用于小集团。

  对于第二个缺陷,作者明确指出了这种论断的完全错误。他认为较大的集团不能增进自身利益,在第一章中他提出了三个独立的原因:

  一是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越小,集团获得的集体物品的数量越低于最优水平。

  在小集团理论中,奥尔森教授分析,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达不到最优水平。原因:一、由于不能将其他成员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享用之外,一个成员只能获得他支出的费用所带来的部分利益;二、成员能够免费地从那人那里得到集体物品会削弱他自己支付成本来提供那一物品的动力。

  由此得出,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二是集团越大,越不可能出现可以帮助获得集体物品的寡头卖方垄断的相互作用。

  三是企业越大,组织成本越高,在获得任何集团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越大。

  总而言之,集体利益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不论是否付出成本,都能够均分利益,也就是“搭便车”现象。主要由于这种性质,如果成员作为“经济人”都做出了理性行为,大集团一般不会为自己提供哪怕是最小数量的集体物品,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在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之外,奥尔森教授还分析了集体利益的种类。一是“相容性”的,二是“排他性”的。而集团的行为排外或相容取决于集团寻求的目标本质。

  “排外的集体物品”:市场条件下的集体物品。逻辑链是,“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得到的收益数量固定有限。

  “相容的集体物品”:非市场条件下的集体物品。逻辑链是,集团扩大——集体物品供给自动扩大。

  也就是说,相容性集团更有可能实现集体共同利益。

  但“搭便车”问题仍是难以解决的。于是奥尔森教授在第二章提出了一种“选择性激励”机制:进行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来使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体的行动。具体来说:惩罚不承担成本的人,对其进行罚款或批评;奖励承担成本的人,给予他额外的收益。

  奥尔森教授在一二章阐述完主要论点与解决策略之后,在后面几章着重研究大集团,试图证明美国的许多大型经济组织不得不建立特殊机制来解决大目标带来的成员吸收问题。

  本书三至六章论述了工会制度、国家和阶级正统理论、压力集团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在这四章中,作者分别肯定了集团强制、政府干预对保证工会稳定、维卫员工权益的作用,批判了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 ,剖析了多元论和无政府观念对压力集团理论的实现造成的障碍,强调了游说组织在推动集团“大成员 ”进行集体行动、实现集团利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奥尔森教授认为“选择性激励”的机制并不能帮助大型组织完全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因为不仅仅是“搭便车”心理,组织成本的增加也是大集团无法实现共同利益的原因,“有选择的激励”势必会增加组织成本,且其成本的增长与集团规模的扩大成正比。正因如此,本书不仅仅阐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更揭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五):理解认为开源不可行的重要观点 ———— 《集体行动逻辑》

  

开源之道图书共读书友评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背后有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向集体贡献公共物品的人,首先计算这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他付出的成本大于收获的利益,而且还会白白让他人享用,那谁也不会干。 我们可以简单类比一下:全体软件开发人员是一个集团,所有的开源软件就是公共物品。 有一个门槛对于开源来说很简单,几乎所有的开源软件的开发,都是为了解决创始人自己的“麻烦”。因此,他开发的软件首先对自己的利益就是足够的,在开源之后,他有可能收获更多,这是初始动力。 书中有一个假设,对于开源是不成立的:开源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不会逐渐上升,而是相反,越多的人参与开源生态,开发成本就会越来越下降。因此,大集团和小集团的对比,在开源社区就不成立了。 书中提及的“多数人剥削少数人”的现象,在开源社区当然存在。但是,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一个开源生态包含很多很多不同的开源组件,我可以是其中一个开源组件的贡献者,同时也是其他开源组件的纯粹使用者。甚至我仅仅是使用者,仅仅提过1~2个issue,这也是繁荣开源生态的一种行为。所以,开源才会激发出越来越多的集体贡献行为。 还有一个基础假设,也应该受到挑战: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成本与收益,不同的人可能会不同。我觉得写代码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这不是“成本”而是“收益”。这样一种黑客文化的力量,能够极大的颠覆“经济人”假设。 ———— 庄表伟 开源社理事思考开源为什么能够成功固然重要,观察和学习认为开源不可能的思想也非常的重要,《集体行动的逻辑》就告诉我们,相容性集团即所有人参与将蛋糕做大的集团即使存在,也要看个体和集体的利益是否一致,这两个问题叠加起来,足够让我们去理解和消化的了。这本书对于理解开源集团(共同体、基金会、社团等)在中国能否建立起来至关重要。 ———— 适兕,开源之道创始人

选择本书的源头和脉络

适兕有个毛病,那就是对于书上引用的内容的追溯,以至于书是越读越多,曾经和UCloud的季兴华交流,他说:“书应该越读越薄,而不是相反。” 我几乎是每读完一本好书,就会被书中所引用的更多的书买到。举个例子,当我在读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的时候,他在第一章就引用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解析彩虹》,于是两本大部头就都到手了,甚至有的时候在将第一本搁置起来,读起来了第二本。有机会和大家再分享我这种奇怪的阅读体验。不知道是不是和唐诺先生的有认同。

  让我们先说回到《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是如何被找到的,其实读开源相关经济的过程中,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是绕不过去的,毕竟“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大家都能找出现实中的例子,而开源的成功却颠覆了这些理论,所以会被一直引用、探讨。但是一直没有在意。但是,如果它绕不过去,那么总是会遇到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Jono Bacon 先生的 《The Art of Community》可谓是开源共同体的运营的“圣经”了,尤其是第二版当中采访了知名共同体的领袖们,那么恰好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采访Tim O'reilly 先生时对于Social的探讨:

But in the end, social is everywhere. Wikipedia is social, for instance. In his wonderful new book, Reinventing Discovery, Michael Nielsen says something like “Wikipedia is not an encyclopedia. It is an online city whose principal export to the net is an online encyclopedia.” And of course, this is true of open source development communities as well. —— Jono Bacon 《The Art of Community》 second editon 498页

  然后我就去找 《Reinventing Discovery》这本书,大多数时候是去豆瓣,一般搜索英文版,如果有中文版的话会一并显示在搜索结果中的,那么竟然运气非常之好,竟然找到了这本:《重塑发现:网络化科学的新时代》,由知名的译言·东西文库所翻译,(因为另外一本《失控》而得知这家优秀的翻译机构。)毫不犹疑,立即阅读起来,然后也找到了Tim O’Reilly 先生所引用的原文:

维基百科不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是一座虚拟城市,这座城市对世界的主要贡献就是上面的百科文章,不过这座城市本身也有自己的内部生活。这所有的页面——交流页面、......、共同体页面和文章页面——都反映了维基百科内部的关键任务,并帮助运行一部百科全书这样庞大的工作拆分成了许多更小的任务。而且,正如一座运转良好的真实城市一样,这种分工并不是某个中央委员会能够提前决定的,它是根据维基百科”居民“——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们——的需要和欲望而有组织地涌现出来的。 引自《 Reinventing Discovery:The New Era of Networked Science》在线协作模式

  现在这段引文也是我常常讲给别人听的,不过没有读过桑内特先生的书的话,城市学恐怕不会有几个计算机程序员愿意去了解的。总而言之,从现代城市的角度去理解开源共同体,会有完全不同的视角。按此不表,适兕会在日后的布道当中,会给大家继续阐述这一观念,当然,也会在开源之道共同体当中实现和验证。

  在《Reinventing Discovery》 一书当中,作者Michael Nielsen 是从开放科学的视角出发的,开源的成功不过是其希望学习的例子罢了,在作者给出的建议当中,即最后一章关于“开放科学的当务之急”当中,认为想要让开放科学可行,需从个人利益符合集体利益方能实现,所举得的两个例子非常的经典:

瑞典:在一个人人都靠左行车的国家,你是不可能通过自己靠右行车来掀起改革运动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Henry Oldenburg让更多的科学家发表论文。奠定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交流。

  意思就是想要让开放科学在这个世界上流行起来,需让:

解决集体行动问题的秘诀就在于要设法让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变得一致起来。

  那么在集体行动问题上,卓有成绩的两位大家:Mancur Olson 和 Elinor Ostrom, Olson即是我们所选择的书籍:《集体行动的逻辑》,堪称公共理论的经典之作。

  于是,索性就推荐到开源之道图书共读列表中了,既然大家都绕不过,那么就必须相遇。

  以上即是适兕和本书的一段追溯小史。

本书的主要观点

  这里不妨将译者对于本书观点的总结如下:

一般认为,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奥尔森教授在本书中明确指出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可以设想到,购买同一种商品的消费者作为一个集团,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意识到生产供给这种商品的垄断集团抬高价格或政府增加税收是商品价格上升均会使自己受损;或者,在同一个产业部门中就业的工人们作为一个集团,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认为自己的工资受到了压制而低于应得的水平。那么在此情形下,集团中的一个成员回如何行动呢?具体是,如果某一个消费者打算去抵制来自生产者或供给者方面的垄断或去对立法议员进行游说疏通由他们提出和通过减税的议案,或者,某一个工人打算组织罢工或争取议会通过和实施最低工资法案,其行为准则是什么呢?换言之,如果这个消费者或工人花费几天时间和支出若干金钱来进行这类活动,他付出了成本(时间和金钱),但究竟能得到多少回报呢? 如果由于某个个人活动使整个集团状况有所改善,由此我们可以假定个人付出的成本与集团获得的收益是等价的,但付出成本的个人却只能获得其行动收益的一个极小的份额。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只要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购买这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都将获得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集团越是大,分享收益的人越是多,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份额就越小。所以,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在得出这个一般性的结论之后,奥尔森教授对集体行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毕竟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是客观存在的。 奥尔森教授首先对集体利益作了区分,具体有两种:一种是相容性的,另一种是排他性的。顾名思义,前者指的是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是相互包容的,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公司在向政府寻求更低的税额以及其它优惠政策时利益就是相容的,即所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种正和博弈。而后者指的是利益主体在追求这种利益时却是相互排斥的,如处于同一行业中的公司在通过限制产出而追求更高的价格时就是排他的,即市场份额一定,你多生产就意味着我少生产。这是利益主体之间是种零和博弈。 可以看出,当根据这种集体利益的两分法而将各种各样的集团也相应地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两类时,他们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不同的。排他性的利益多少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既存利益”,这时集团碰到的是“分蛋糕“问题,固然希望分利者越少越好,分利集团越小越好,故这类集团总是排斥他人进入。而相容性利益集团遇到的是“做蛋糕”的问题,在把蛋糕做大过程中总是希望“做蛋糕”的人越多越好,集团规模越大越好,故这类集团总是欢迎具有共同利益追求的行为主体加入其中,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奥尔森教授有这样的判断: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就有可能事项集体的共同利益。 可话说回来,相容性集团实现其共同利益仅仅是种可能,因为它还是绕不开集团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倾向问题,还是要解决集体与个人之见的利益关系问题。为此,奥尔森教授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它要求对集团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它包括正面的奖励和反面的惩罚。具体是:对于那些为集团利益的增加做出贡献的个人,除了使他能获得正常的集体利益的一个份额之外,再给他一种额外的收益,如额外的奖金、红利或荣誉等;而惩罚就是制订出一套使个人行为应该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一旦某个成员违背,就对之进行惩罚、通报批评或开除乃至法办等。 尽管奥尔森教授为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这种“有选择性的激励”手段,但他对组织集体行动并不奢望,原因在于集团规模大、成员多使做到“赏罚分明”得花费高额的成本,它包括有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以及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等。显然,不仅仅是收益分享问题阻碍了大集团实现其共同利益,而且组织成本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也使之难以为继。本书名为“集体行动的逻辑”,实际上恰恰说明的正是“集体行动的困境”。 但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小集团。奥尔森教授特意申明:上面关于大集团的观点都不适用于小集团。小集团之所以冠以小的称呼,是因为成员人数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收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在此情形下,小集团的每个成员发现,一旦他为集体利益去行动,他从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为之而付出的成本。这时,个人利益才会与集体利益相一致。 奥尔森教授的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开源的现实思考 在一个“搭便车“成为日常的本土制度和文化里,其实能够意识到”搭便车“本身就非常的不容易了,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地域空间的复杂的共同体(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语),对于开源软件这个细小的领域来讲,九牛一毛而已。 尽管已经有经济学教授通过严谨的数据证明,搭开源的便车,长时间算下来,其实是亏损的,可以参考开源之道过去的文章,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仍然是继续搭,继续跟随,继续说别人掐到了句子的脖子。 那么从开源这个集团(按书中的group来理解)来说,如何成为其一份子,作为创始人,是希望一旦这个集团成立,就是相容性集团,因为只要项目活跃起来,对于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有益的,因为落入任何其中一部分的成本都是不划算的,这也是Linux、httpd、Kubernetes等项目背后的集团能够良好运转的重要原因。那么在其中无论是个体,还是公司、组织,能够参与贡献,而不是搭便车,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美国的文化中,人们结社是自由的,注册成为法律实体也是非常之灵活的,君不见大大小小的开源相关实体: 软件自由保护组织(SFC)的来龙去脉 软件自由法律中心(SFLC)的来龙去脉 Debian 为什么没有成立非营利基金会? NumFOCUS 的来龙去脉 Eclipse 的成长和发展 Cloud Foundry 基金会简史 这就形成了一种可以随意组织的大小以开源为志业的集团,进而成为一个共同体(community),也就是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会集团。如果将之放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体的语境下,政府是唯一被承认合法的集团,或者是经济实体,那么开源这样的非金钱激励的集团,后者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可能性。那么政府又该如何去鼓励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了呢?要知道,开源是无处不在的存在于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日常当中的,交通、通讯、衣食住行、交往。 那么这个相容性的集团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了,更何况“搭便车”在中国则有更为深刻的历史缘由和脉络,凡是公家的,人们是理所当然的“搭便车”起来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是和自己家楼底下的花园没有太大关系。 除了以上“搭便车”、相容性集团形成等的思考之外,开源之道这边还有一个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中国在1949~1980这段历史,是一场激进的社会试验,那就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这是承认失败的,但是也是让整片土地粘上了沮丧的情绪,离开直接的经济利益谈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一个无形的手在纠缠着,那意味着不可能,意味着乌托邦,意味着不符合人之常情与马斯洛金字塔定律。 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即使政府想明白了,动用国家机器成立了这样的利益集团,那么问题显然是参与其中的个人或具体的“单位”,也就是常说的“单位人”和“社会人”,他们个人的利益如何和这个利益集团能够达成一致?其实,很多有政府背景的事业单位、联盟组织都尝试过,但是始终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最多是建立一个渠道,让各方的人进行一个沟通。 最后,开源之道想表达的是,奥尔森教授的这本小书所表达的内容,其实已经被开源非营利组织的成形所击败,人类社会还有一种力量是奥尔森公共选择派所忽略掉的,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公益以及民主制,以及商业利益集团商讨的common interest部分的力量。但是奥尔森教授的观点是强有力的,这也给很多不愿意相信开源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们以坚定的信心和力量,而且是深入人心的,开源之道至今仍然能够遇到很多人来持该观点来诋毁开源。 作为个体,如何使思考成为可能? 人放在世界是渺小的,要为生存而奋斗,努力工作!也需要抱团取暖,和他人合作,形成更强大的力量。所以,人必须去驱利,利他主义也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在很多科学家都证明过的: 《自私的基因》 《超级合作者》 《合作的进化》那么在开源软件或开源产业这个细小的领域内,作为一名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从业者,或者是围绕信息产业的相关职业的人,是否会将某些领域内的软件视为众多公司的公共利益的部分,其实对于Ta要求是过高了点。不是每个人都有Richard Stallman,Eric S.Ramend 、Bruce Perens的视野和精力,或者是Linus Torvalds、Tim O'Reilly 等既具有天赋,也具备能够把握机会的人,要知道开源的世界之所以能够形成一种经济上的、社会的力量,是因为其背后还有无数个普通的贡献者,也就是说开源是民主化的、平民化的。 那么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普通的个体,当然是要看到实际的利益才去采取行动,如果能够看到参与开源所带来的利益: 能够获得来自这个共同体的拥有丰富经验的人的指点 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做 平等是入门的基础 做的事情,因为是公开的,具有很大可能性被商业公司注意到 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对投入的项目和集团进行选择,自己的风险会降到最低当然,开源也有蛮多的挑战,可能让很多人敬而远之: 所有的都必须公开讨论,这让很多人迈出第一步就困难重重,尤其是本土的文化和教育所导致,求教最好是私人的,是大家默认的法则。 互联网毕竟是现实的增强,而不是相反,在教育网内成长起来的开发者,视野和协作能力都大大的折扣,跳出这一步也非常的不容易。 需要延迟满足,不像商业公司的实习或入职,就有马上兑现的经济能力 社会信任机制,往往可能被煽情者利用,除了时间和精力而不能获得真正开源(共同体)上的奖励
本文标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3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感谢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事儿读后感100字《优势谈判》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