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的悲剧》是一本由[日]法月纶太郎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二的悲剧》精选点评:●反正什么都记得……就是不记得看过这本书【等等。二货悲剧其实是话唠的胜利,写个日记那么多
《二的悲剧》是一本由[日]法月纶太郎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二的悲剧》精选点评:
●反正什么都记得……就是不记得看过这本书【等等。二货悲剧其实是话唠的胜利,写个日记那么多废话【不对……以及法月之所以会超·烦恼只是因为想得超·发散同时又超·爱讲道理吧……【快醒醒这个分数也太高了吧!
●第二本未经泄底而命中结局的推理小说。
●倒不如说是爱的悲剧
●第二人称也太噱头了,和最后一个逆转一起去掉有什么关系吗……土味三角恋,展开一些谜之爱情小说描写和日记,但真的不太像OL,法月的谜之手记推理伪解答也很尴尬。
●看完最后一段彻底泪崩T.T
●带病读完。
●想不到是个爱情故事,还是八点档剧情。
●最后有一点点罗嗦。看到信的那里真是又感动又纠结,真好。不过最后这种把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说一遍,把所有可能性都推一遍的结局,确实有点和题材不搭。
●相比一的悲剧感觉要好的多,虽然读的还是很不流畅,但这个真的是悲剧
●看完了,读过的法月老师的第四本长篇!好精彩啊!某种意义上来说法月老师作品里的人物更像正常人呢,充满各种各样的纠结和烦恼。某种意义的叙诡确实很不错。五星推荐!对法月老师好感继续上升哦哦→___→。。。
《二的悲剧》读后感(一):二的悲剧,很二很精彩。
同居一室的姐妹,从小分离的兄弟,是爱错还是错爱?拭目以待!
承继《一的悲剧》而来,“新本格”上乘名作
更臻文学与美学结合的完美化境!
“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年度10大推理小说!
二的悲剧,很二很精彩。
《二的悲剧》读后感(二):任是狗血也动人
第二人称真的很有好感,一开头在繁华都市中踽踽独行的描写吸引住我了。虽然一开始就交代了凶手,不过对这两个女孩的故事还是很好奇的。推理成分弱一点,其实故事真有点狗血,不过奈津美的日记把我感动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浓烈的感情,怯懦的心。自己跟自己的意志拔河,说出真相还是不说呢。唉,如果勇敢一点坦率一点,也不会有这个悲剧了。脑海里总是有一个画面,春光明媚的一个下午,一对青年男女在繁华的街道上相遇,他们凝视着彼此,从此不再孤独。
《二的悲剧》读后感(三):披着推理外衣的爱情悲剧
今天刚刚看过了法月纶太郎的第二本书,《二的悲剧》,感觉一般吧!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说,不是成功的,甚至不如前作《一的悲剧》。尽管一如既往地在结局出快速反转几次,但通篇来看,仍然比较平淡,精彩程度不够,基本没有什么诡计,结尾也不出彩。不过,如果从爱情小说角度来看,还是比较有特点的,看完之后,不由得对主人公的命运感到惋惜,真的感觉是个悲剧。也许这就是日系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的一种写法吧,已经不单单是写推理写诡计了,而是在讲故事!总之,如果喜欢本格推理的人,觉得这么厚的一本书很一般,如果喜欢看故事,特别是主人公的凄美爱情,那么应该觉得不错!但是,不太适合我的口味,我喜欢纯本格的古典推理!
《二的悲剧》读后感(四):彼此身份的隐瞒
标题已泄底。
开篇那段第二人称的叙述堪称无比引人,后面的故事与案件更是扑朔迷离。在东京,身为编辑的女主之一清原巧高中时暗恋的二宫,二宫将其误认为清原高中的好友葛见(也是与清原同租者),清原没机会解释,一直用葛见的身份与二宫交往。
葛见与清原租住在京都,葛见有个渣男男友三木,但葛见在心里也喜欢二宫。惨案开始:因对三木的情感纠葛与误会等原因,清原被葛见杀害并毁容,解剖尸体,于腹现一钥匙,法月纶太郎与父法月警视登场,开始破案,法月之女性朋友容子(还是玩乐队的)亦来相助(怎么也只是个配角而已),纶太郎推此钥匙乃清原日记本的钥匙,经证,果不其然,此日记还被葛见拿去复印过。
后,葛见于蹴上水坝堕亡,死因:自杀,日记本亦消失,东京那边的久能警部与法月合兵一处,据悉,葛见死前曾见过某人,法月疑日记本在此人手中。
同一时间段,曾“潜规则”清原数次的“色鬼”作者龙胆被人暴打。
所幸,葛见寄了份日记复印件给渣男三木,通过阅读清原的日记,法月知道了与葛见和清原交集的二宫的存在,也知悉了一直被二宫误会自己身份的清原的苦恼。
然,二宫,在六年前就自杀了,清原见到的二宫,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仅仅只是清原臆想出来的“幻影男子”呢?一切,都如真似幻,法月,能破案吗?
名侦探自不会让众人失望,法月做出了真伪二解答。
关于伪解答,没什么好讲的,关于解答,给几个提示:二宫父母早离异;清原曾写信给二宫解释自己身份,但二宫不在家,没收到信,信被打回,后来二宫电话中告诉清原要寄往房东田原那,让其代转;清原日记本上记有二宫电话号码,可警方打过去,对方却说此处无此人。提示完毕。
所有线索都已给出,猜不到真相或想验证真相的诸位请往下看:
以下涉及泄底,慎入:
伪解答:关于二宫的一都是清原妄想出来的,但葛见在强看了清原的日记本后信以为真,遂杀清原,后葛见知道真相,决心要惩罚龙胆,反被龙胆从高处推下身亡,龙胆的是他自己拿来做伪证用的,日记本亦该在龙胆手上。
真解答:真凶是二宫的弟弟,叫田原,因为他们父母离异嘛,所以分别随了父母姓,田原在街上被清原认错后,田原也将清原认为了葛见,因为他哥哥当年喜欢的是葛见,但田原喜欢清原,后来葛见堕亡是因为她去见了田原,可田原又不是二宫,怎么会喜欢葛见呢?推这个杀自己女朋友的凶手去死还差不多,至于龙胆,也是田原在看完日记后去打伤的。
完。
附:部分书中的解答内容:
《二的悲剧》读后感(五):故事,从“你”开始(by:冬阳)
你站在书店,看到了《二的悲剧》这本书。
其实你不确定今天是不是要买本书回家打发时间,甚至不确定有个明确的动机便走入书店,可能只是天气热想吹个凉自然走了进来,也可能是进书店这个举动本身就是在打发时间,而且出自最基本的反应,走进新书陈列的区域,低头看看最近出了什么书。
你心想,或许小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类型很多,而且精彩的故事一看就无法放手,这感觉挺美好。只不过,你知道自己阅读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取舍,更称不上养成习惯,生活中诸多琐事已经够恼人了,阅读不过是忙里偷闲而已。
你左顾右盼,很多资讯进入眼里:该选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跟随大众口味一读的书呢,还是花点时间找找你真正感兴趣的一本?
你的目光停留在《二的悲剧》这本书上。
封面美感还不赖,这是你选书的依据之一,至少透露出某种用心;但主要吸引你的,是书腰上的那句话——以第二人称为视点的小说。
你忘了之前看过哪本,同样是以第二人称为视点的小说,印象中整个人都被拉进了故事一般,挺新鲜有趣。咦?难道书名《二的悲剧》中的“二”字,指的就是第二人称的书写方式吗?还是表示有某个连贯顺序,得先看过《一的悲剧》才行?
你想更进一步确认,于是拿起了一叠书中最上面的那本,想找寻多一点资讯。
翻开书页,前头有一篇导读,是一个名叫冬阳的人所写。你不认识他,或是她?参考一下好了,无妨。
小说开端,以初春的京都街头为背景,采第二人称“你”叙述一场巧遇。这个“你”显然是位男性,听到对街某个女子的呼唤,这时“你”回头,看到了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庞——这看似幸运又美丽的相遇,竟是无可挽回的悲剧开始
导读的一开头稍稍简介了小说开端,似乎是个爱情故事,而且还是个悲剧。不过你思索了一下,翻回书籍封面,上头标示着“推理谜”这个书系名,你心想:这不是本推理小说吗?
你翻回书内页,想做个确认。
《二的悲剧》称得上是一部高水准的致敬之作,致敬的对象理所当然是美国推理大师艾勒里.奎因。何以说是“理所当然”?打从作者法月纶太郎塑造出与作者同名的名侦探角色、还让名侦探的父亲以日本警视厅搜查一课警视的身分登场(与艾勒里·奎因的设定如出一辙,艾勒里的父亲理查.奎因正是纽约警局的探长),并享有“日本的艾勒里.奎因”美名时,喜爱古典推理小说的读者们莫不睁大眼睛看,法月的小说能否呈现大师级的说故事功力?
果然是本推理小说,艾勒里·奎因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你一部都没看过,心底暗想这会不会影响阅读乐趣?
你往下读去。
虽然法月的小说中常常可让喜爱奎因的读者发现,借用了奎因某部小说的情节或架构,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不熟悉奎因的读者阅读,因为在法月的精巧设计下,或融入新的谜团诡计,或揉合不同的写作技巧,写成脱离既有原型的独立作品。例如在《二的悲剧》一书中,其中一条故事线以第二人称的视点来铺陈,就相当让人耳目一新。
这样的写法不但新鲜,而且在整部小说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藉由与另一条以第三人称、叙述侦探法月纶太郎行动的故事线缠绕,营造出诡谲的气氛外,并产生了层层包裹的神秘感和虚实交错的迷离感,开创出与前人迥异之路。
然而,法月纶太郎向艾勒里·奎因致敬之处不仅止于人物的身分设定,还包括了人物的性格,这点尤其重要。熟悉法月作品的读者一定常听见以下这个说法:“在法月纶太郎的作品中,常反映了身为作者内心的苦恼;而担任‘侦探’角色的法月纶太郎亦常融入事件中,与当事人同喜同悲,因此获得了‘烦恼作家’的称号。”这一点,奎因对法月的影响尤深。
这不是无谓的模仿,而是两位横跨不同时空与地域的作家近似的遭遇(奎因活跃于一九三〇~七〇年代的美国)。奎因与法月不仅同为小说创作者,同时也都是出色的评论研究者,当两者的创作与研究都以“古典解谜”为标的时,他们很快就遭遇到两个难题:一是解谜推理小说核心诡计的原创性枯竭,几乎被开发殆尽;一是具浪漫主义性格的名侦探在写实主义创作中无可避免的冲突与限制。
前者较容易理解,现今解谜推理小说中所运用的诡计,十有八九早已被前人使用过(一百六十多年发展下来的结果),多只是重新包装、变形或组合而已,魅力或意外性早已大不如前。后者则可从生活经验中得悉,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还有那种非正式调查员身分的业余人士出入刑案现场、追捕凶恶的犯人岂能只在办公室里动动脑就好?法月在《二的悲剧》中自嘲“拐弯抹角地谈论读者不关心的主题,经常中断故事进展的恶习,造成了法月作品结构上的缺陷”,正是过去古典解谜小说全盛时期的特征之一。
烦恼归烦恼,作家仍得找寻出新的写作之路才行,所以奎因中晚期作品里浮现更多社会议题与犯罪意识这项特征,同样在法月的作品中找到呼应之处,只不过在现今的时空背景下,《二的悲剧》展现的不只是一个机巧的斗智解谜故事,更是一个带有特殊美学的纯爱故事
看完导读,你大概对作品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忍不住找个地方坐下来,继续往下翻读,映入眼帘的字眼是“第一部 再会”——故事,从“你一个人走在繁华市街的杂沓人群中”开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