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画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23 10:55: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5

《彩画集》是一本由(法)兰波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彩画集》精选点评:●「我的天真只能让我悲哭,生存是人人必须扮演的滑稽戏。」梦一般的兰波,也让人心碎。也许一切就是这样,继而梦也

彩画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彩画集》是一本由(法)兰波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彩画集》精选点评:

  ●「我的天真只能让我悲哭,生存是人人必须扮演的滑稽戏。」梦一般的兰波,也让人心碎。也许一切就是这样,继而梦也转冷了。代后记的文字好真实,催泪。此版的封面太美了,不由地再赞一次!

  ●兰波“诗人应该是盗火者” 尼采说“上帝已死”;比尼采晚十年出生、早九年逝世的兰波,少年时在墙上写“上帝去死”(尽管弥留之际,他似乎信了上帝) 聪颖、敏感的少年,十六七岁离开家乡小镇,去了大都会巴黎;遇到了魏尔伦(对他的记忆有如太阳照耀我,永不熄灭)…… 短暂的文学生涯,17—19岁,如流星般短暂、璀璨。 “弃文”欧洲流浪,又逃离欧洲文明,来到非洲;因病返回法国,一直希望可以死在埃塞俄比亚,弥留之际一直说“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我送到码头……” 《地狱一季》&《彩画集》散文诗篇 比较了下王以培先生译文,用语显得更贴近现代;但看完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分析完兰波写作手法后,感觉王道乾老先生的译文更贴合兰波,译文中词语与词语的疏离、贴合、拼接,有种直接读到了躁动少年的感觉。

  ●终于逼自己读完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觉的像在读改革和政治的颂歌。我不喜欢政治。

  ●四面八方,都是厚厚的地球,别无所有

  ●带了这本书去东极岛旅行

  ●地狱一季比彩画集好,诗人必须是通灵者,是窃火者,他必须亲自去寻找自身,经历一切形式的爱,痛苦,疯狂,他要成为一切一种伟大的病人。兰波的写与不写都是一种完成,他的人生就是他的作品。(文后王道乾的故事也读了令人心碎)

  ●译兰波该是王道乾先生最好的归宿吧。

  ●书的封面好看啊。

  ●重度中二病患者兰波......

  ●2019.6 又一本被我看瞎的书。看它的时候脑海里全是《全蚀狂爱》的兰波和魏尔伦。我认为以我的道行读波德莱尔和兰波还是欠缺太多。应该在充分读过19世纪中期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历史之后再读这些诗人的作品。

  《彩画集》读后感(一):我已进入含的子弟的真正王国

  从来就被当做小孩子的人,突然获得了看清一切的能力,他会举着火炬一路跑过侧身而视的人群,只留下人们的无语凝视。

  他从小就知道要去往很远很远的地方,仿佛是召唤,又不彻底的召唤,这使他的灵魂痛苦抽搐。他不得不饮下毒药来保留精华。他不得不借助于“言语的炼金术”。在思想的领域里没有兰波的位置,因为他是一位诗人。他是连接思想、引出思想的人。

  没有想要引用他的诗句来说明什么。只是他的声音如此稀缺,断裂的亢音变成杂响,没有人喜欢。今天这个时代似乎很讲究理智和逻辑了,人们似乎无法忍受兰波这样的小孩获得什么,因为那是大人的专利。他们也不会理解他如何,他的命运,只是将诗人的名号套在他头上,只是人们又知道诗人什么?

  “言语的炼金术”。罪恶,善,劳动,科学。这么多母题在这里相遇,一个小孩的身上?不要忘记,诗歌不是胡扯,更不是给理性服务的。啊!含的子弟的真正王国,是给那些强制行动的诗人们和燃烧者的。

  《彩画集》读后感(二):地狱的占星师

  兰波是一个早慧的诗人,以至于早慧成为他永生的罪恶,他在十九岁时已是处于昏黄的深秋,很难想象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写出地狱一季,他在世三十七岁,像是一个戴着破旧的帽子,四处游吟的通灵奔波腐朽的占星师。 高卢人授予兰波只可自残不可消灭的筋骨肌肤与坏血统,基督教的传统使他甘愿走向地狱之夜。但他觉不会觉得这些东西是正确的。“赞美诗,一句也不要。”是他在终章中所说的。 他的文字是缺乏理性与逻辑的。很多诗句与段落是断章的状态。你不能指望一个求通灵宗教士去讲什么逻辑。逻辑是他所摒弃的对象。语言与神的联系才是他需要的。这种缺乏逻辑的肆意妄为的虚幻,充满地狱之火的喷薄,热情,悸动——是那种懊恨、苦恨的倾泻。 他的情人魏尔伦和他的关系也不会是什么爱情的东西。他拒绝和外界的联系。他认为“最有趣的乐事”是“可以嘲笑自古即有的骗人的爱情,羞辱那些谎话连篇的夫妻伉俪……” 他的结局就像他在终章永别中说的那样“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算一步。 地狱一季里面创造的幻象可以说是让人顶礼膜拜。不过缺乏基督教洗礼的中国人虽然能够大致神会其中的一些象征物,如果想要真正领会,还是来日方长。

  《彩画集》读后感(三):兰波的话“诗人应当是一名盗火者”

  何谓盗火者?盗火者即普罗米修斯,他违抗大神宙斯,将火种带给人类。那么“诗人应当是一名盗火者”,指的是诗人应该作为普罗米修斯的后代,但兰波仅仅想指明这样一种反抗威权的道德态度吗?兰波会附和这样一种浪漫派的陈词吗?或者,我们必须将这样一种反叛与僭越引入对文学语言的思考中来,才能从兰波所谓“言语炼金术”的意义上标明诗人的位置。作为普罗米修斯后代的诗人僭越的是上帝对万物的命名,诗人盗取了上帝为存在命名的权利。但诗人的命名殊异于上帝之命名,上帝之命名是给出存在,让存在者在场,而诗人之命名是给出缺席,他通过这样一种命名活动质疑命名的合法性,他索寻语言的极限,这极限即是被语言试图极力言说但却无法言说的独一之物标记出来的语言的沉默,属于语言自身的缺无。“这种语言,综合了芳香、音响、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与思想连结起来,又引出思想”,言说这一语言的诗人必然应是一位“通灵者”,通灵意味着超越自身,意味着主体的消散,通过主体的消散通灵者进入外部,进入遮蔽于主体知性的对象化、知识化面纱之下的独一之物,“他进入不可知境界,这时,他在迷狂状态下,失去对他所见的景象的理解力,真正有所见”,成为通灵者意味着成为“他者”,而这一“他者”是在语言制造的缺场中向我们走来的,在那缺场中,命名者自身被否定了,言说者的可辨析的声音在言说的风暴中被撕毁。“‘我’是他人,另一个人。如果铜发觉自身是铜管号,它一点也没有错。”通灵者在独一之物中发觉了它们的音乐,这音乐通过语言的物质性(声音、文字)向我们暗示出来,但也仅仅是暗示,一旦语言的跫音超越此间,它便自身毁损,但语言必定期图接近彼处,那此间与彼处震颤的临界点,即是语言之源。语言说话,语言通过言说自己的沉默说话。

  《彩画集》读后感(四):瀑布

  瀑布,瀑布至高无上,充满了万能的感觉,我正在看着瀑布,一般来说,瀑布有两个部分,一是属于自然的瀑布,它是现在的真理,第二则是瀑布属于假象,对于一切形象都是假象的观看而言,能看到的瀑布,都是影响我们看到真正瀑布的障碍。

  这里并没有瀑布和神的随意替换,或者神的场所,也不是瀑布中有一个神,有一个所有神中的一个,瀑布唯一的可以被说清楚的是它缺乏,我们都很清楚那里并没有我,因为我第一次看见瀑布,因为我刚才看见瀑布。不存在瀑布中的一个人,或者有一种东西从瀑布中的分裂,瀑布上出现了一个说话的脸庞,都没有。

  到了这里,就意味着一切刚开始发生,这是最古老的原始王国,在我看到瀑布的第一眼以后,我随即将视线移动到了别的地方,我又看见了树林,听着鸟的叫声,身后的空中,一个太阳,使得我的身影投影在这幕墙上,这一切组成一个景观上的”自然界“,这与单一的,活的瀑布,拥有一种天衣无缝的接洽,合适,在那些闪烁的边缘,在那些石头上,我第一眼看到瀑布,它是这一切中的唯一的一种生灵,因为光和体积,因为响声。

  瀑布,在看到它的时候,它是神和我们之间的一种遮挡,而在这整个环境中,站在远处,我们看着那个闪光吼叫的瀑布,我们则知道,他是神最具体的一个显示。我们站在远处的栈桥上看着它,因为它源源不断的倾泻着水流和变化的光线,似乎是人具体的思想和满足感一样,使得观看证实着一种伟大的现实,而这又使得和它亲近拥抱的人可以随意的在其中捕捉和截取。

  我们不在瀑布之内,不在它阻断光线的那边,我们也不在阴暗生苔的石墙上,即便如此,我们一遍又一遍的感受到瀑布的震撼,我们在梦中看见神秘耀眼的人世,就在我们看到瀑布一样的倾斜着陆的内心。

  《彩画集》读后感(五):如流星般短暂璀璨

  兰波“诗人应该是盗火者” 尼采说“上帝已死”;比尼采晚十年出生、早九年逝世的兰波,少年时在墙上写“上帝去死”(尽管弥留之际,他似乎信了上帝) 聪颖、敏感的少年,十六七岁离开家乡小镇,去了大都会巴黎;遇到了魏尔伦(对他的记忆有如太阳照耀我,永不熄灭)…… 短暂的文学生涯,17—19岁,如流星般短暂、璀璨。 “弃文”欧洲流浪,又逃离欧洲文明,来到非洲;因病返回法国,一直希望可以死在埃塞俄比亚,弥留之际一直说“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我送到码头……” 《地狱一季》&《彩画集》散文诗篇 比较了下王以培先生译文,用语显得更贴近现代;但看完法国结构主义学者分析完兰波写作手法后,感觉王道乾老先生的译文更贴合兰波,译文中词语与词语的疏离、贴合、拼接,有种直接读到了躁动少年的感觉。 1.《地狱一季》

  言语炼金术:“今天,我知道我要向美致敬。” 2.《彩画集》题解

  我们的欲望,缺少的是艰深精妙的音乐。 P77 花红彩绿旧衣装,行为走相吓煞人。P78 与你的麻木不仁相比,我的虚无又能怎样? P82 我们两人到城郊走走散散心。天气阴沉酿雪,这南方刮来的风有废园、枯草地刺鼻的气味。 总不该让我太太像我这般烦难苦辛。上个月淹大水,相当高的小路上竟留下一汪水洼,我太太指着叫我看水里留有很小的小鱼几尾。P92 你的记忆和你的感觉将是你创作性冲动的食粮。P123 我是一头驴,拿我的冤苦张扬叫嚷,直叫得郊区萨宾姑娘都跑来投入我挺着驴胸的怀抱。P130

  3.片段与残稿

  爱的沙漠

  福音散文

  4.通灵者书信 “波德莱尔是第一位通灵者,诗人之王,一位真正的上帝”P178

  5.附录

  关于《彩画集》——茨.托多罗夫(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 与“句法家”马拉美正好相反,兰波是一位词汇诗人:他把词语并列,这些词语的一切铰接相连的关系都被放弃,词语仅仅保有自身所强调的语调。兰波注意写出的事件或句子之间仅有的关系都属于同时共在性质。P201 当不确定性,不连贯性,本体的分割和抽象化四个方面联结在一起的时候,造成的结果是对这许多词句人们只想说不知所云,不仅不知道它们讲的是什么,而且也不知道它们究竟企图讲什么。P213 兰波给文学法规树立了一些文本无所言的文本,人们不知它的意义——正是这一点给予这些文本一种极大的历史性的意义。期求发现这些文本之所欲言,那就是静心剥出它们的基本信息,也就是对于证实指称对象、理解意义的不可能性加以确认。那就是方法,而不是内容——或者不如说,内容形成的方法。兰波发现了这种存在于其自主性功能(反功能)中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受表现和描绘性的束缚,在这种语言中,入门要诀实际上就在不屈服于字词。他找到,也就是说他发明了一种语言,并且继荷尔德林之后,给二十世纪的诗遗留下一种精神分裂症式话语作为模式。P216 兰波的诗句,我用来作为文本的题辞,我就是这样理解的:在他智慧之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混沌。但是,诗人事先就可告慰的是:我们称作他的虚无的毕竟决不可以与困惑相提并论,他总归是要把我们,他的读者,投入这种困惑之中的。P217 6.文末熊秉明先生写的《我所认识的王道乾》(代后记)于1994.1月。整本书做成这样,真是难得。 “我分明看见诗人的灵魂在灰烬中又跳起天鹅最后的舞。” 译者王道乾先生(1921—1993)于1947.10—1949.10法国留学。

本文标题: 彩画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3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二的悲剧》经典读后感有感你的3岁孩子读后感1000字
    Top